不給孩子買東西就哭鬧,用這招兒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孩子在玩具店面前久久徘徊不願走,執意要買「一見鍾情」的玩具,媽媽一般不會輕易妥協,所以結局就是,媽媽在前面氣沖沖的走,孩子在後面哭著攆著......當然這種是好一點的,孩子最起碼不會這麼執拗,還有更慘烈的是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這就讓媽媽尷尬無奈了。

在小小的那個年代,物質比較貧乏,商場里的物品也很有限,所以,見的少接觸的少慾望就不會那麼強烈,小孩子也不會有太大的願望,如果天天可以嚼到上海泡泡糖,吃上一顆大白兔奶糖,就覺得是最幸福的時刻了,但僅僅是這樣,也不是願望都能實現,如果執意糾纏父母的話,父母的巴掌就直接甩過來了,那種簡單粗暴,讓你至今心有餘悸。

所以孩子們都很珍惜得到的每一樣來之不易的小禮物,比如,以前就喜歡攢漂亮的糖紙,看到這些花花綠綠的玻璃紙,就能想到它的味道,它的回味是無窮的,從而感覺童年都充滿了甜蜜。

那現在的孩子就不一樣了,各種新奇獨特的玩意兒越來越多,就是個棒棒糖都能有無數種口味,漂亮的包裝就吸引了你的眼球;各種與動畫片配套的玩具,遊戲,讓孩子們欲罷不能。父母們也不會過於苛刻孩子,能滿足的盡量都會去滿足,為了一個小物件讓小朋友哭的稀里嘩啦的不值得。

所以,導致孩子有這種「叛逆」舉動的因素是多樣的,一方面由於現代物質太過豐富,連大人都難以抵抗購物慾,更別說小孩了;另一方面也是孩子習慣了家長平時對他的百依百順,助長了他的氣勢,所以稍不如意就撒潑打滾。

「用錯方法害了孩子」

帶孩子逛商場,也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作為家長肯定免不了,上面的情景是最常見最普遍的一個,家長需要掌握什麼技巧呢?以下父母的錯誤招數你犯過嗎?.

1.強行帶走

父母勝利了,小男孩不敢再鬧著要玩具,被父母帶走了,「不是我不想買,而是我害怕你了」.這個時候,親子關係就受到了影響。

有些孩子一看家長不肯買,就躺或坐到地上打滾哭鬧,但家長不吃這一套,你哭你的,我要麼打你兩下,要麼直接抱走拖走,才不管你如何撕心裂肺地哭喊。孩子的內心遭到重創,這類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會不斷地和家長對抗,直到長大了家長抱不動的時候,「給家長好『果子』吃。」

2.父母妥協

「我就哭,拚命地哭,讓其他人看著,看到你不好意思,你一定會給我買。」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哭鬧,馬上妥協,最終孩子如願以償。這樣的事情發生過三兩次後,孩子就會很有經驗了,更增強了他下次「哭鬧打滾的信心」.

「專家觀點:孩子哭鬧 買和不買都不對」

遇到孩子這樣「不聽話」的時候,給不給孩子買呢?「我會買」或「我一定不會買」,家長的答案不外乎這兩種。其實,買和不買都不對。

第一,家長沒有說服孩子,買了自己心裡不高興,覺得是對孩子的妥協;不買孩子心裡不高興,於心不忍。這表現出來家長教育孩子的不成熟。因為家長的不成熟才把自己夾在中間,不知所措,這個時候孩子沒錯,因為孩子只是「喜歡,想買」.

第二,孩子為什麼會哭鬧?很多家長說是想買,其實不是,孩子哭鬧,是家長沒有尊重他們。

試想,從孩子懂事起去逛商場,看到的都是「家長想買什麼東西就掏錢買什麼」,但「為什麼我想買東西身上沒錢,向爸爸媽媽要,為什麼他們就不肯掏呢?」在孩子心裡,這是極大的不平等。我們一定要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聰明對策:事先約定--事中提醒--事後總結」

在每次出門前和孩子約定好:「孩子,爸爸媽媽帶你去商場,爸爸要買什麼,你要買什麼,媽媽要買什麼,除此之外,我們什麼都不能買了。可以嗎?」一般孩子會答應,如果孩子有不同意見,要商量好了再出門。

到了商場,孩子遇到不在計劃之內自己還想要的東西時,家長只要提醒他「我們說好的,不能買其他的」,你會發現孩子非常講理,盯著想要的東西,儘管滿臉渴望,但還是會同意:「那就下次再買吧。」還有些孩子在提醒之後還會要,家長千萬不能答應,因為是約定好的,這是家長建立威信,「說話算數」的最好時候。

回到家裡,再和孩子總結一下,「今天你想買的那個東西,我們討論要不要下次買」,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很重視我、很愛我,我一定要聽話」.

「小小總結」

孩子為什麼不聽話,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被告知要聽什麼話。孩子是最講道理的。孩子不講道理往往是因為無理可講。而約定好的事情,孩子比家長執行得要好得多。

-The end-編輯 | 幼兒教師網內容 | 網 絡
推薦閱讀:

有12種東西不能送人 告訴你的朋友們
紐約 唐人街沿東西方向橫穿曼哈頓,佔據了Mott大街、Bayard大街、Pell大街。
上海書評︱林行止:在日本丟失東西……
木耳和這些東西一起吃效果太驚人,立馬讓你愛上它
《影響力》一個人能夠將某種東西給予他人是因為他相信他並沒有失去這個東西

TAG:孩子 | 東西 | 買東西 | 哭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