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原本名元旦
《歲朝歡慶圖》
在我國,古來即有將新年稱為「元旦」之傳統。元者,始也;旦者,晨也。新年的第一個清晨,日出東方,紅霞萬朵,真是意境悠遠,令人浮想聯翩。此外,尚有「元日」「上日」「端日」「元辰」等稱謂。
先人所定曆法,皆源於長期觀察世界而形成的規律性總結。日乃一晝夜之變化周期,為古人計時之基本單位;月乃月相盈虧之變化周期;而年乃四季即春夏秋冬之變化周期。先人發現,日與月之比大致為1:29.5;月與年之比為1:12;日與年之比大致為1:365.25。由此便產生出一系列不同曆法。
考當今世界通用曆法即西曆之源頭,乃公元前由埃及人最早制訂並使用之太陽曆。太陽曆主要考慮地球圍繞太陽運動而產生的四季交替之周期變化,而不顧及月相盈虧周期,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久之便成為計算時間之曆法的依據。後傳至歐洲,又曾修訂數次,並逐漸被世界上多數國家所接受和使用,我國稱之為公曆,又稱西曆,或曰陽曆。
另有一種曆法,主要以月相之變化(因月球繞地球旋轉而形成)來計月,以每年十二個月以紀年,這樣可體現月相之盈虧,每月以二十九日、三十日相互交替,所以稱陰曆。但此種陰曆之一年比陽曆一年相差十一日左右,當今之伊斯蘭教曆是也。
我國古代之曆法,乃兼顧四季之更迭與月相之變化,即紀年按四季變化周期,紀月按月相盈虧周期,每年十二個月。而兩者所差之日數,則靠閏月加以調整補償,閏月之年,則有十三個月。即所謂「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之法。因而稱陰陽曆,亦稱農曆,又稱夏曆。夏曆之紀月,有定朔(月相不可見)與定望(月相為滿月)之不同。自採用定朔之法(即以月相不可見為每月之首即初一)後,滿月則交替出現於每月十五或十六日,所以民間素有「十五不圓十六圓」之說。
古人發現,為便於計算時間,就必須在四季周期性變化之自然現象中,確定某一起點為歲首,也就是一年之起始。由於歲首完全是人為規定,因此何時算作歲首,往往理解不同,版本各異。中國很早就開始以立春為歲首,而歐洲國家則多以以冬至為歲首,此外尚有以春分為歲首者。在古代西方各國採用的陽曆,就是以春分為一歲之首。到了公元前46年,羅馬帝國皇帝儒略·愷撒廢除陰曆,重新制訂以冬至為一年之始的「儒略曆」,於公元前45年施行。由於當時人們用慣了陰曆,並堅持以朔日為一年的歲首,因此延至冬至第十天為一歲之首。這年的歲首就是「陽曆」的1月1日。從此,1月1日作為一年的開始,一直沿用至今。
至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政府宣布使用西曆,以顯示與國際接軌。但並未使用以基督誕辰為元年之公曆紀年,而是以國號代年號紀年。新中國成立,正式廢止年號紀年法,採用公曆紀年。
上述變故,使我國自己的曆法退居二線而處於從屬地位。儘管歷史上的「元旦」原本是指農曆之歲首的春節之本名,但我國於兩歷並行後,為區別於西曆即陽曆之元旦,便將原名拱手讓於西曆,而將我國農曆之元旦稱之為「春節」。轉眼百年已過,以公曆新年稱元旦之法已約定俗成,難以更改。即所謂習慣成自然,假做真時真亦假是也。
版權聲明:
本內容由邸永君先生授權於 一卷一勺,轉載請標明出處,如有任何合作意向和疑問,請直接與一卷一勺或內容提供方聯繫。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一卷一勺
關注更多活動信息
微信訂閱號:一卷一勺
豆瓣小站:一卷一勺
微博:@一卷一勺
郵箱:yijuanyishao@sohu.com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北三條二十一中學西側
推薦閱讀:
※「DR」世俗的春節/簫凌
※台灣開放陸客赴台健檢 首發團春節前成行 ——中新網
※中國春節具「國際范兒」 不僅是華人節日
※正月初一是春節,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為啥清明節的日期不固定?
※春節來啦,五分鐘辦護照,旅行說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