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妙法蓮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

第97講--1994年6月26日

這是在流通分裡面最後一科「約自行勸流通」,就是前面的幾品是約化他勸流通,那麼多的大菩薩他們大慈大悲廣度眾生來流通《法華經》;這裡是普賢菩薩的慈悲勸發眾生髮心修學《法華經》,這樣的「自行」、自己用功修行流通《法華經》,所以叫作「自行」、約自行勸流通,這也就是這一品的來意了。

「普賢菩薩」,這位大菩薩在我們中國佛教是非常有名的,和文殊菩薩一樣。在《華嚴經》裡面,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從開始到最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一直地都是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在成就這件事。現在在《法華經》裡面亦復如是,在〈敘品〉裡面由文殊菩薩開始,到現在最後由普賢菩薩來圓滿,這也可以知道這兩位菩薩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裡面的重要了。「普賢」窺基大師他解釋「德利周備曰普、仁慈慧悟曰賢」,這樣解釋。「德利周備」這表示這位菩薩他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利益,就是這樣的意思,所以叫作「普」。「賢」這個字怎麼解釋呢?「仁慈慧悟」就表示這位菩薩他的內心就是大慈大悲和大智慧境界所以稱之為賢,這樣解釋;仁慈慧悟,就是他自己成就了大智慧、證悟了一真法界、或者在本經上說就是證悟了諸法實相,因為有慈悲心所以他又能教化眾生證悟諸法實相,所以叫作仁慈慧悟。「德利周備」就是他自己修行圓滿了,成就了無量無邊的功德,也教化一切眾生勸發一切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這兩個解釋是通於自利也通於利益一切眾生的。「德利周備」、功德利益是具足圓滿了所以叫作「普」,仁慈慧悟曰「賢」,這樣解釋。賢首國師在《華嚴經》上解釋他的名字,「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這意思還是一樣,他的道德他的功德、在十方世界化導一切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叫「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這至極的至,就是他能夠隨順至極的一真法界、或者換一句話說就是證悟了諸法實相,所以他能夠「順」他不違,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於第一義而不動其實就是不違背的意思、就是隨順的意思,這裡說「至順」就表示他契證了諸法實相了,所以叫無「至順」。「調善」就表示他證悟了諸法實相之後,他的身口意都是非常調善的、非常清凈完美的,所以叫作「調善」(調和的調,善惡的善、善良的善)。「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這樣解釋。如果用〈普門品〉上的話來解釋,具一切功德曰普、慈眼視眾生就是賢了。有些字有些名字,若是我自己我就不會解釋,但是看看祖師的解釋就是非常好,用的那個辭也非常好、而又能夠讚歎菩薩的功德。

這「勸發」的意思,勸就是勸導、發就是發起,普賢菩薩他的大慈悲大智慧用種種殊勝的事情、殊勝的功德,勸我們發起、勸導我們要發起來、要努力地修學《法華經》,從聞思修得入聖道,就是這樣意思叫作「勸發品」,就是勸我們發心從聞思修去修學《法華經》、去學習《法華經》得入聖道,所以叫作「勸發品」。

乙三、約自行勸流通(分四科)

丙一、發來(分三科)

丁一、上供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雨寶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聞,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從東方來」,這約自行勸流通分四科,第一科就是發來,從彼國、從東方到這邊來。第二科是勸發,第三科是述發,第四科是發益。第一科發來分三科,第一是上供,這就是供養諸佛的意思。

「爾時普賢菩薩,以自在神通」的力量,這自在就是無障礙的意思,那個大神通的力量,他的智慧不可測所以叫作神、發出來的作用沒有障礙,智不可測曰神、用無壅礙所以叫作通。這樣的無障礙的神通力量。「威德名聞」,又讚歎他、普賢菩薩他有大威德的力量,「威」是尊嚴的意思,或者說威德就是特別殊勝的道德,所以他能夠名聞十方法界。因為這樣關係所以「與大菩薩無量無邊不可稱數」,這加個大字、可見都是程度非常高的法身菩薩,有無量無邊不可稱數那麼多,都隨從著普賢菩薩「從東方來」,從娑婆世界的東方來到娑婆世界來,這是說他從什麼地方來,但是從什麼國這地方沒有說,但是下文說了從什麼佛國來。「所經諸國,普皆震動」,這正是他的神通力量,他住的國土距離娑婆世界也是非常地遙遠,從他居住的世界到娑婆世界來經過了很多的世界、很多的國土「普皆震動」了,就像妙音菩薩那樣。「雨寶蓮華」,經過的時候再降下來寶所成的蓮華,「作無量百千萬億種種伎樂」,也就是種種微妙的音樂,供養所經諸國的佛,這是上供。

丁二、下化

又與無數諸天、龍、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眾圍繞,各現威德神通之力,

這第二段是「下化」,就是普賢菩薩所教化的弟子,同這些人一同來。不但是這些大菩薩,另外還有這麼多的天龍八部,「大眾圍繞,各現威德神通之力」,這些人也都有威德神通之力的。

丁三、修敬

到娑婆世界耆闍崛山中,頭面禮釋迦牟尼佛,右繞七帀,

「到娑婆世界耆闍崛山中」,這是第三科叫修敬。到了娑婆世界的耆闍崛山裡面,「頭面禮釋迦牟尼佛」,這是普賢菩薩和諸大菩薩這些人,「右繞七帀」。

丙二、勸發(分二科)

丁一、請問勸發(分二科)

戊一、問

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來聽受,惟願世尊當為說之。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

「白佛言:世尊!」發來這一科結束了,第二科是勸發。勸發分兩科,第一科是請問勸發、第二是誓願勸發。第一請問勸發分兩科,第一是問、第二是答。現在這裡就是問,請問就是勸發,所以叫作請問勸發。

「白佛言:世尊!我於寶威德上王佛國,遙聞此娑婆世界說法華經」,這上面說他從什麼地方來,說我、普賢菩薩自稱「我於寶威德上王佛」的國土,在那裡「遙聞此娑婆世界」遙遠就聽聞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為眾生宣說《妙法蓮華經》。「與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共來聽受」,說《法華經》這是難遭難遇的一件事,非常稀有、非常尊貴的,所以我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諸菩薩眾、從寶威德上王佛國「共來聽受」,聽佛說《法華經》;這是來幹什麼?來聽經來了,這是這樣意思。「惟願世尊當為說之」,我希望佛慈悲再給我們繼續演說《法華經》,這是他先陳述他的來意。「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滅後,云何能得是法華經?」前面說他來聽《法華經》,這底下就說他要請問、問法。說是「若善男子」和「善女人」在佛滅度以後;佛在世的時候聽佛說《法華經》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若是佛滅度以後了的善男子善女人,他們怎麼才能夠得聞是法華經呢?才能夠聞《法華經》呢?佛在世的時候的眾生業障輕、煩惱也特別地薄少,他們要聽佛說《法華經》也比較容易,也容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現在滅度以後的人多數是業障重、煩惱又厚,那麼這些人怎麼能夠得聞《法華經》呢?這「得法華經」這個「得」字,如果多解釋一下應該說他能夠通達《法華經》的文和義,這叫作得《法華經》。說是我們就白紙黑字的經本子我們得到了、似乎也不是太難,若是能夠通達其意趣那就是要努力了。所以這上面這個問應該包括這個意思在內的,「云何能得是法華經?」就是他怎麼樣才能夠通達《法華經》的妙法之義呢?

戊二、答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

「佛告普賢菩薩: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這底下佛回答。「佛」就「告」、回答「普賢菩薩」的問,就說:假設這個「善男子、善女人」,他若想要求這個《法華經》的話,他要成就這四個條件,這四個條件若成就了,「於如來滅後,當得是法華經」,佛雖然是滅度了,佛法沒有那麼興盛了,但是你有這四個條件的功德你還是能夠通達《法華經》的。那四個呢?「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佛這樣子回答。

這四法,第一個是什麼呢?是「為諸佛護念」。這「為諸佛護念」在聽《法華經》的人來說這是外緣,「植眾德本」,是聽《法華經》的人自己需要有這個條件的,這是內因;外緣和內因。「入正定聚」,是說這個人的程度,這個人到了什麼程度了。「發救一切眾生之心」,這是大菩提心成就了要廣度生了、是他的德行。第一這個外緣「為諸佛護念」,為十方諸佛所護念,這「護」通常應該說是保護,保護使令這惡法不侵犯他,就是使令他能滅除煩惱、滅除一切業障,這「念」就是使令他善根能得成就所以叫作念,護念;一個滅惡、一個生善的意思。「為諸佛護念」這個話,是佛的大慈悲心,一切眾生佛都是護念的,佛不護念誰呢?都是平等地愛護的。但是有的眾生佛雖然慈悲地愛護,但是對他還是無所利益,不能對他真實有幫助、還是有困難;就像太陽雖然很光明,但是你若在一個有障礙物的下邊你還是看不見光明,這就是有這個問題。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夠蒙諸佛的護念呢?我們常常讀《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前面也是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有這句話,這個護念。那個地方天親菩薩(也叫世親菩薩)他解釋…這天親菩薩…《金剛經》到中國來註解非常多,可是流通的《金剛經》的註解都是我們漢人歷代的高僧和現代人的著作比較多,實在來說印度的無著菩薩和天親菩薩也有《金剛經》的註解,也都翻譯過來了,這位世親菩薩他怎麼解釋這個「護念」呢?他說就是根熟菩薩能蒙佛護念、根熟菩薩,這就是根沒熟的菩薩佛雖然護念還是不行、還是沒有效力,這有這個味道。

這根熟菩薩究竟是什麼程度的菩薩呢?根熟的菩薩…我們說是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也是根,但是這個應該說是善根,就是他的信進念定慧,他對佛法的信心、他在佛法裡面用功修行是懈怠、是精進?「信、進」他信的程度怎麼樣?他精進的程度怎麼樣?信、進。「念、定、慧」這個「念」力,在佛法裡面的念力、就是你能夠念多少部經,這個念不是照本念、實在就是誦,其實就是能夠把經論能誦能念下來,能念這個第一義諦,實在應該有這樣的解釋才對。信進念「定」,你在佛法裡面修了定了,還有大智慧般若的境界,就是這幾個,信進念定慧,你在佛法裡面栽培的程度怎麼樣呢?就用這五個,信進念定慧,用這五個尺來量一量,量一量自己就知道自己成熟沒成熟。這就是說根熟菩薩…看文上的解釋,其實即是內凡,來到佛教裡面的人沒入聖道之前就分這麼兩部分,一個是內凡、一個是外凡。這外凡的人,我曾經解釋過,就是雖然是他對佛法也有歡喜心也歡喜學,但是他的心還是向外攀緣的。這向外攀這句話怎麼講呢?就是不與理合、不與法性理相合,是向外攀緣。譬如說我拜佛、拜佛是很好,這是很有功德要讚歎的事情,但是心裏面就是有一個佛我在拜,我是能拜佛的,有一位佛,我不是拜像佛,我是拜真佛,我在這兒磕頭,你有這個取著心,這就是自己的程度的事,這叫作外。譬如說我看經、這有一本經我在看,吃飯、這有飯我還是吃。雖然是信佛還用功修行,不管在家出家,還是取著,念念取著,可是這當然是屬於清凈的了、向於清凈,面向於清凈的方向去了,可是心還是向外取著的時候,那麼這時候這叫作外凡,這樣的時候煩惱隨時會動的。這內凡就不是,內凡是念念與道相應的。我們講的那個故事,說是興平和尚、洞山禪師去拜興平和尚見到了就磕頭,興平和尚說「莫禮老朽」就是這個意思,他的意思你不能有所取著,「凡所有相即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他的心常能與無相的境界相應,但是要通過有相,不能直接到無相去。這修行這件事,你一定通過現在的色受想行識、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從這個虛妄的緣起法裡面通過到第一義諦那兒去的,你不能越過現在的緣起,不可以。內凡就是他在一切時用功修行的時候他不向外攀緣,常能向道上會、其實就是這句話,向第一義諦去理會。你罵他一句、你讚歎他一句,他不隨你舌頭轉的。所以這禪師裡頭有時候說這話很有警覺性,我從今天開始不隨天下老和尚舌頭轉,這句話是非常好。我們說是若沒有修止觀的時候,我看去讀一讀這句話,把這句話找個書法家寫出來貼在自己的床頭天天看它幾遍,那別人罵你一句,心不要動,不要隨他舌頭轉;誰若讚歎你一句,不要隨他舌頭轉,那麼你心就很自在。所以現在這個內凡就是這樣意思,他就是不隨人舌頭轉,但是他還是要讀經的,佛的法語是非常地微妙,要學習,佛的法語就告訴你不要隨舌頭轉,不要這樣子。你常這樣修行、常是與道上會,你的信進念定慧就強起來,那麼這就叫作根熟菩薩。煩惱慢慢調伏了,不是說一下子就清凈、沒那麼快,就是把煩惱慢慢調伏,智慧漸漸增長,逐漸地逐漸地與第一義諦就接近,這叫根熟菩薩,就是內凡。這個內,什麼叫作內?內就是法性、諸法實相的真理,他心常向那上去、而不是在虛妄的境界,他的心不停留在這虛妄分別的事情上,不停留在那裡;若停留在那裡那就是外凡,不停留在那裡、向道上會--內凡。現在說世親菩薩解釋這個護念,什麼程度的人為佛所護念呢?根熟菩薩。就是善根、雖然沒得解脫但是成熟了一點,沒有成熟就是生的意思,生熟、說我們吃的飯你這飯做生了、這飯做熟了,這個熟就是這個意思,就是我們對於佛法、這些戒定慧、苦空無常無我、這些四念處的這些修行法門很生的,這人我是非一來的時候自己完全忘掉了佛法,就按照一般的貪瞋痴去活動,這就是生,就是原來的佛法的這種智慧很生。熟了的時候就是他不生了,就是隨時他的佛法的智慧出現,他不隨人舌頭轉了,所以叫作熟,這熟就是這樣意思。

現在說是「為諸佛護念」,假設也是按照天親菩薩的解釋,就是為諸佛護念,就是這個人他能夠約束自己不去做惡事、去做善事,能夠不迷惑了,轉迷起悟,常常用佛法的智慧來開導自己、開解自己,這樣的人為諸佛護念,佛菩薩的那個大慈悲心常能照顧照顧你。當然你若用功修行你就會感覺到佛菩薩是照顧你,放逸的人有的時候也會感覺到,只要是佛教徒你能用功修行,初初開始來到佛教來,這有緣的善知識的佛菩薩就會給你一些消息的,如果你常常用功修行,你就會感覺到佛菩薩是和你常常通消息的。不過我們不行,我們總是不是自己自由地可以和佛菩薩通消息,但是你會感覺到,那就是為諸佛護念的意思。

「二者、植眾德本」,第二個條件、植眾德本,就是栽培了眾多的功德的根本、眾多的根本。我們通常說善根、你前一生栽培的善法就是現在善法生起的根本,這樣說好像不是這裡的意思。這裡的意思,這裡說德本應該說是般若波羅蜜,就是大智慧,這個無相的般若的智慧是眾德的根本,就是我們布施也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所有的這些利益人的善法都是德、都是對人有真實利益的事情,但是這麼多的善法功德裡面誰是最重要的呢?是般若波羅蜜,所以「植眾德本」、你是栽培很多的善根了也是栽培了重要的般若波羅蜜了,栽培這個了叫植眾德本。這說「為諸佛護念」是外緣,你本身是做什麼呢?我常常地努力栽培善根、常常地學習般若波羅蜜,是這麼意思;其實簡單說即是四念處即是三十七道品、就是八正道、或者說六波羅蜜、可以這樣說,但是特別地重要就是般若波羅蜜。因為我們在凡夫的時代幾時才能夠得聖道呢?就看你的般若的程度,你般若的程度特彆強,那麼你很快地就能得無生法忍,其它的功德你漸漸栽培。所以有的人他先得初果、先得無生法忍,他沒得禪定,原因是什麼?就是般若的智慧強。有的人你讓他學習般若、那不行、學不來,但修禪定可以、先得禪定,然後在禪定裡面再修般若,這就是你那一個善根強你就先成就那件事。現在這裡說「植眾德本」,不是只是栽培般若,其它的善法也要學習也要修學的,但是重要的是般若波羅蜜。在這裡是說,就是外面看諸佛護念,內裡面看這個人常能不做惡事、常常地栽培善根、常常地學習般若波羅蜜、或者說就是修奢摩他、毗舍那了,就是戒定慧了,也可以這樣說,戒定慧裡面還是以慧為首,那樣說就是他能夠常常修止觀了的,就是這樣意思,常常用止觀來調伏自己的煩惱、增長自己的善法,這樣子這叫作植眾德本,就是修行的意思。

「三者、入正定聚」,他修行、諸佛護念他,而自己又努力地栽培善根,又到了什麼程度了呢?入正定聚、得無生法忍了。那麼這樣說,這個植眾德本是在聖位之前,就是所謂內凡。內凡也不是無因緣來的,是由外凡進入到內凡的,是這樣意思。那麼入正定聚這個正定,這個「正」是什麼?是諸法實相叫作正,這個「定」就是安住在諸法實相上不動,那麼叫作正定,也就是不退轉了,就是得無生法忍不退轉了叫正定。所以正定的對面就是邪定,邪定那就是這個人不相信佛法做種種惡事,這個人決定要到地獄去了,那就是邪定聚。正定、現在說是入正定聚,就是他已經入到聖位了叫正定。這個「聚」,就不只是他一個人,因為已經得入聖道的人很多,現在他也來到這個團體裡面來、來到聖眾裡面來了。這是說為諸佛護念、而自己又能不懈怠精進地栽培善根,修奢摩他、毗婆舍那,那麼他一下子得無生法忍了,入正定聚了。

「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前面入正定聚就是由凡而聖,也就是從假入空了,見到諸法實相了;現在「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就是從空出假了,就是由大悲心去廣度眾生了,那麼發心普救、發心廣救一切眾生,他發了這個心愿,當然聖人他發了這個願他不會空發願,他有願就會有行,他真能夠廣度眾生了。這樣說「入正定聚」實在就是見道位,那麼「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就是修道了。他已經成就了諸法實相的智慧,他就在他度化一切眾生上去修行,到那個時候有這個力量,不像我們在凡位的時候身若一動,心也隨著動、這境界一亂心也亂,那不行。這聖人不是,他在動亂的境界上就不動亂,所以發救一切眾生心去救護一切眾生的事情上、他就能修行,他就能與聖道相應,發救一切眾生之心。

我看智者大師解釋這四句話解釋得太高、解釋得很高,解釋得就是「為諸佛護念」是開佛知見、「植眾德本」是示佛知見、「入正定聚」悟佛知見、「發救一切眾生之心」是入佛知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當然這是太高,所以我現在這樣解釋就參考了窺基大師和嘉祥大師的解釋。但我這麼解釋又不完全同他們兩位,可是有多少,你們各位再重看一看,看看古德的註解,自己再想一想,看怎麼解釋好。

「一者、為諸佛護念,二者、植眾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發救一切眾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於如來滅後,必得是經」,你成就了這四種功德,你在佛滅度以後你一定能夠得聞此《法華經》而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了,應該是這樣。

丁二、誓願勸發(分二科)

戊一、誓願護人(分六科)

己一、攘其外難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除其衰患,令得安隱,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若魔、若魔子、若魔女、若魔民、若為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盤荼、若毘舍闍、若吉蔗、若富單那、若韋陀羅等,諸惱人者,皆不得便。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者,我當守護」,這是「誓願勸發」。前面是請問勸發,這件事倒是非常重要,佛在世的時候聽聞《法華經》,那事情過去了,佛滅度以後怎麼辦呢?那麼說出四個條件,你若肯努力你就會通達《法華經》了,這是第一科結束。現在第二科誓願勸發,就是普賢菩薩的大悲願力來勸發一切眾生修學《法華經》。分兩科,第一科是誓願護人、第二科誓願護法,分兩部分,護人、護法。第一科誓願護人分六科,第一科是攘其外難、第二教以內法、第三覆以神力…一共是六科。現在是第一科攘其外難,就是除其外難的意思。

「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五濁惡世的時候,「其有受持是經典」的人,「我當守護」,我要守護這個人,「除其衰患」,就是除滅他的這些倒霉的事情。「令得安隱」,使令他身心都得到安隱自在。這凡夫的確是,這身體的安隱心就安隱,這樣時候才能修行,你若說是有很多的打擊或者身體有什麼病痛,這時候心就不自在不安隱那還能修行!修行就困難了。所以普賢菩薩慈悲保護他「除其衰患,令得安隱」,這可見若是修學《法華經》普賢菩薩為你作大護法,是這樣意思。「使無伺求得其便者」,使令沒有來窺探你有什麼壞事情的時候、就得到機會搞你叫你不安、使無伺求得其便者。誰來伺求想要來搞他呢?「若魔」就是魔王,「若魔子」這個魔可能指天魔,或者是人間的鬼神,來搗亂的都是魔、障礙人修行那就是魔了,或者魔的子。「若魔」的「女」,「若魔民」魔所統率的人,「若為魔所著者」,這個魔著在那個人身上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是他來搗亂、若魔所著者。「若夜叉、若羅剎、若鳩盤荼」。「若毘舍闍」鬼,毗舍闍鬼翻到中國話翻個食肉鬼、這鬼是食肉鬼,也翻個顛鬼,也翻個顛狂鬼,或者是翻個啖精鬼、食人精氣的鬼。「若吉蔗」,前面說過這是起屍鬼。「若富單那」,這是臭餓鬼、熱病鬼。「若韋陀羅」,翻到中國話翻個厭禱鬼,這厭就是鎮伏的意思,其實在就是起屍鬼這一類的,就是用咒術、有這個新死、死屍還沒壞,用咒來咒這個鬼付在這個死屍上面起來,然後命令這個鬼去壞人去,那就叫韋陀羅,就是這個意思。「諸惱人者,皆不得便」,結束這一段,這一切惱亂修行人的這些事情使令他們都不得到機會,你用功修學《法華經》就得安全了。

己二、教以內法(分三科)

庚一、行立讀誦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亦為供養法華經故。

「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我爾時乘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俱詣其所」,前面是攘其外難,現在第二科教以內法,就是外難沒有了你做什麼呢?自己要修《法華經》。修《法華經》你怎麼修學的這些事情,這底下有詳細說出來。這分三科,第一科是行立讀誦。

「是人若行、若立」,這個修行人他若經行的時候或者他是站立在那裡,若行、若立讀此經或者誦此經這樣子這個時候,「我爾時」,我那個時候,就「乘」騎著「六牙白象王,與大菩薩眾」,還有很多大菩薩,「俱詣其所」,到那個修行人的地方。「而自現身」,文上說…像妙音菩薩那個文上提到,他從那邊的佛世界經過多少國土到這兒來,若是在菩薩本身來說菩薩就是在那兒入定了他那個心就來了,心來了實在就是他的化身現出身相來、或者乘著白象王或者乘著大蓮華從虛空里就去了,去了到那裡就現身,我們就看見他了,那叫作「而自現身」。「供養守護,安慰其心」,這時候普賢菩薩還有供養給那個修行人,還來守護這個人,「安慰其心」、安慰實在就是讚歎他,讚歎你用功修行很難得。「亦為供養法華經故」,普賢菩薩這時候來目的也還供養《法華經》的。

庚二、若坐思惟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一句一偈,我當教之,與共讀誦,還令通利。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轉復精進,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羅尼,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得如是等陀羅尼。

「是人若坐思惟此經」,前面說行立、普賢菩薩這樣的來護持他,現在說「是人」這第二段「若坐」,說這個人坐在那裡,他不是行立,他是坐在那裡「思惟此經」就是修毗婆舍那了、也當然是修奢摩他了。思惟此經的時候,「爾時我復乘白象王現其人前」,出現在這個人的前面。「其人若於法華經有所忘失」,他若背《法華經》也可能坐在那裡背也可能或者怎麼樣,若是忘了「一句一偈,我當教之」,我來教他,把那一句告訴他、你忘掉了怎麼地。「與共讀誦」,和那個修行人一同地來讀誦《法華經》,「還令通利」,你忘失就是不通利了,還教你、幫助你能夠通利純熟、這個意思。

「爾時受持讀誦法華經者,得見我身,甚大歡喜」,這時候那個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他看見了普賢菩薩的時候心裏面非常地歡喜、的確是這樣子。「轉復精進」,他以前只能拿出來十個鐘頭用功,現在至少拿十二個鐘頭、十四個鐘頭,睡覺只睡兩個鐘頭或者四個鐘頭,就是又增加了他精進的力量。「以見我故,即得三昧」,因為他看見了普賢菩薩的關係他這時候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就進步了,因為自己修行也努力了,加多了精進,加上普賢菩薩的鼓勵他就有成就了,成就什麼呢?即得定了、「即得三昧」就是得定了。「及陀羅尼」,陀羅尼其實就是智慧。「名為旋陀羅尼、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法音方便陀羅尼」,這個「旋陀羅尼」智者大師的解釋是「旋有入空」、旋者轉也,就是把凡夫的心裏面轉成了聖人的智慧了,或者凡位的修行那個相似的智慧現在轉成真實的智慧、聖人的慧了,就是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的這個「旋有入空」,就是不執著色受想行識是真實有的了,都是如幻如化的、是畢竟空的、無我無我所的了,叫旋有入空。「百千萬億旋陀羅尼」,智者大師解釋是從空出假、通達了世出世間的因果,乃至佛法裡面無量無邊的法門,這個智慧就是廣大了,就是後得智或者是如量智,就是得到這個智慧了。「法音方便陀羅尼」,這法音方便、智者大師解釋,前面旋有入空、旋空出假這兩個是方便,以此為方便得入中道第一義諦那叫作法音方便陀羅尼、是這樣。窺基大師的解釋,他是說你得到前面兩個陀羅尼的人,他為一切眾生說法的時候有個方便,法音就是為眾生宣揚佛法的時候有個前方便的一種智慧、那叫作法音方便陀羅尼,他這麼解釋,不過這是一個證悟的境界。「得如是等陀羅尼」,你成就了這麼多這樣的陀羅尼了。這是他能受持《法華經》的人看見了普賢菩薩、而有這麼好的成就了。這件事在《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上說得很詳細、比這裡還詳細,可以讀一讀。

庚三、三七精進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於三七日中,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而為說法,示教利喜,亦復予其陀羅尼呪,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亦不為女人之所惑亂,我身亦自常護是人。惟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呪。即於佛前而說呪曰:阿檀地檀陀婆地檀陀婆帝檀陀鳩舍隸檀陀修陀隸修陀隸修陀羅婆底佛陀波膻禰薩婆陀羅尼阿婆多尼薩婆婆沙阿婆多尼修阿婆多尼僧伽婆履叉尼僧伽涅伽陀尼阿僧祇僧伽婆伽地帝隸阿惰僧伽兜略阿羅帝波羅帝薩婆僧伽地三摩地伽蘭地薩婆達磨修波利剎帝薩婆薩埵樓馱憍舍略阿曲伽地辛阿毘吉利地帝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讀誦者、書寫者,欲修習是法華經」。前面這個解釋若行若立、若坐思惟只是說一個大概,這底下又更詳細地說了,所以是三七精進,這樣子三七二十一天的精進修行。

「世尊!若後世後五百歲、濁惡世中,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索者、受持者」,這就是他聽人說這《法華經》這麼樣的微妙、功德廣大,他就求索這個《法華經》、去求這個《法華經》,或者求到了以後他能夠受持、或者讀誦、書寫,「欲修習是法華經」,那麼怎麼樣修習呢?這地方說出來辦法,「於三七日中」,三七二十一天裡面,「應一心精進」,一心不亂地精進修行這個《法華經》。這地方只是這麼一說,智者大師因此就編了《法華三昧懺儀》,那說出來怎麼樣修行也說得更詳細了,我們外凡的人正好需要那樣子「應一心精進」。「滿三七日已,我當乘六牙白象,與無量菩薩而自圍繞,以一切眾生所喜見身,現其人前」,你修了三七二十一天的時候、普賢菩薩以一切眾生所喜見的身體顯現在你的前面,「而為說法」,為你講解《法華經》,「示教利喜」,令你得大歡喜,由於普賢菩薩為你說法教導你、你心裏面得大歡喜。「亦復予其陀羅尼呪」,同時還給你一個陀羅尼咒。「得是陀羅尼故,無有非人能破壞者」,就是那些鬼神魔王他們都不能破壞你了。「亦不為女人」所迷惑擾亂,也不會了,那麼這應該說這個人很有進步了。「我身亦自常護是人」,前面是用咒來保護他,現在普賢菩薩說他親身還常保護這個人。「惟願世尊聽我說此陀羅尼呪」。

「即於佛前而說呪曰:阿檀地檀陀婆地檀陀婆帝檀陀鳩舍隸檀陀修陀隸修陀隸修陀羅婆底佛陀波膻禰薩婆陀羅尼阿婆多尼薩婆婆沙阿婆多尼修阿婆多尼僧伽婆履叉尼僧伽涅伽陀尼阿僧祇僧伽婆伽地帝隸阿惰僧伽兜略阿羅帝波羅帝薩婆僧伽地三摩地伽蘭地薩婆達磨修波利剎帝薩婆薩埵樓馱憍舍略阿曲伽地辛阿毘吉利地帝」。

己三、覆以神力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若法華經行閻浮提,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

「世尊!若有菩薩得聞是陀羅尼者」,這底下第三科覆以神力,用神力保護他。「得聞是陀羅尼者,當知普賢神通之力」,那你應該知道你得聞陀羅尼、那是普賢菩薩的神通力量才能聞到這個陀羅尼的。「若法華經行閻浮提」,若《法華經》流行在閻浮提這個地方的話,「有受持者,應作此念:皆是普賢威神之力」,你能受持《法華經》,也應該知道這是普賢菩薩的威神的力量才能受持的。

己四、示勝因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這是第四科示勝因。說若是有人他能夠受持《法華經》讀誦《法華經》,這是屬於聞慧。「正憶念,解其義趣」這是屬於思慧、思惟,就是或者經行的時候或者靜坐,你內心裏面憶念《法華經》裡面的義裡面的道理,(當然應該有文;文以載道,沒有文字也就沒有道了、也就是沒有義了)所以憶念文裡面的義、而能夠種種地思惟那個義,這「解」在這裡其實就是思惟,思惟那裡面的道理,你這樣子「正憶念」。「如說修行」,如你所為人講說的、如你內心裏面所思惟的,你能夠在奢摩他裡面去修行,就是在定裡面修行。「當知是人行普賢行」,也就是前面那個植眾德本了,「當」你應該知道這個人他在做什麼事情?他就是修行普賢行、普賢菩薩的德行了,這等於是在讚歎這個人。「於無量無邊諸佛所深種善根」,你應該知道這個人他是於無量無邊佛所深種過善根的,這應該說是過去他栽培過善根。「為諸如來手摩其頭」,這應該說是現在他能修普賢行的時候、他能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的時候,「為諸如來手摩其頭」,佛在心在護念這個人、佛的手也手摩其頭,這就表示愛念的意思,這是佛的一個好徒弟,是這樣意思。

己五、示近果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是時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而來迎之,其人即著七寶冠,於采女中娛樂快樂;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即往兜率天上彌勒菩薩所。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若但書寫,是人命終,當生忉利天上」,這第五段、示近果、不是遠果,遠果是無上菩提,這是近果;或者是得無生法忍或者也可以說是遠果。

「若但書寫」,說這個人他不能做那麼多的善根、他只能書寫《法華經》,「是人命終」的時候,「當生忉利天上」,就是三十三天。「是時」有「八萬四千天女作眾伎樂」,她們演奏很多微妙的音樂,「而來迎之」,來歡迎這個人到忉利天上去、命終的時候。「其人即著七寶冠」,他去的時候他什麼樣子呢?他那個人的身體頭上就著上七寶所成的帽子,「於采女中娛樂快樂」。這是他若但書寫就會有這種成就,這是近果。「何況受持、讀誦,正憶念」,何況不只是書寫,他又能受持又能讀又能誦又能正憶念、「解其義趣」思惟《法華經》的義,又能「如說修行」呢?那他得到的果不是更殊勝了嗎?

「若有人受持、讀誦,解其義趣」,他若這樣修行他會有什麼果報呢?「是人命終,為千佛授手」,這個人命終的時候十方即有千位佛把手伸過來要同他握手,會有這種境界。「令不恐怖,不墮惡趣」,十方千佛伸手過來的時候、做這個事情作什麼?使令他不要恐怖,安慰他:你不會墮落惡道的。「即往兜率天上」,這些千佛就把他送到兜率天上去了、到那個地方去。前面那個是忉利天,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過來就是兜率天了。兜率天是第四層天,是「彌勒菩薩所」,到彌勒菩薩那兒去了、兜率內院去了。「彌勒菩薩,有三十二相大菩薩眾所共圍繞」,他是做了彌勒菩薩的弟子了,這彌勒菩薩是怎麼樣情形呢?他是有三十二相的大菩薩所共圍繞,這可見…彌勒菩薩先不要說,圍繞彌勒菩薩那些人都是三十二相的大菩薩眾圍繞著彌勒菩薩的,可見彌勒菩薩不得了,彌勒菩薩當然是等覺菩薩。「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那個窺基大師說過、到阿彌陀佛國去好過到彌勒內院,這是給凡夫說的。因為彌勒內院有什麼問題呢?那裡有天女,彌勒內院裡面有天女,阿彌陀佛國那裡沒有這個事。所以「百千萬億天女眷屬」,這個受持讀誦解其義趣為千佛授手的這個修行人就到彌勒內院去,彌勒內院裡面有大菩薩還「有百千萬億天女眷屬,而於中生」,在那裡化生了。「有如是等功德利益」,這個「受持、讀誦,正憶念,解其義趣,如說修行」,有這麼多的功德利益,所以用種種的勝事、殊勝的事情勸人發心學習《法華經》,這個意思。

己六、總結勸

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若使人書,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

第六科是總結勸。「是故智者,應當一心自書」,自己書寫《法華經》,「若使人書」,勸別人書寫《法華經》,或者「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修行」,應該這樣努力,可以得到這麼多的殊勝功德,這樣意思。

戊二、誓願護法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護是經,於如來滅後閻浮提內,廣令流布,使不斷絕。

前面是普賢菩薩發願來護修學《法華經》的人,使令人得到這麼多的功德,這底下是誓願護法。

「世尊!我今以神通」的力量,「神通力故,守護是經」,來守護這部《法華經》。「於如來滅後」,在「閻浮提內,廣令流布」,各地方都有《法華經》,使令它不要斷絕。這是用神通力故護持《法華經》。

丙三、述發(分二科)

丁一、先述護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令多所眾生安樂利益。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深大慈悲,從久遠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而能作是神通之願,守護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善哉,善哉!」前面是普賢菩薩勸發、第二科勸發。現在第三科是述發,就是釋迦牟尼佛再加以說明,也就是讚歎普賢菩薩的意思。分兩科,第一科先述護法。

「爾時釋迦牟尼佛贊言:善哉,善哉!普賢!汝能護助是經」,你能夠保護這部經,你能夠幫助南閻浮提的眾生去弘揚這部經。「令多所眾生」很多很多的眾生能夠得到《法華經》的利益、得大安樂、得大功德。「汝已成就不可思議功德」,這底下讚歎普賢菩薩的願行,說你普賢菩薩久遠劫來已經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了,「深大慈悲」,不是愛見大悲,是那無相的大悲心來度化眾生,「從久遠來」,就發無上菩提心了。「而能作是神通之願」,所以你才能夠「作」、能發出來這樣神通的願力守護這部《法華經》。「我當以神通力,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者」,我現在以神通力來守護能受持普賢菩薩名的,受持普賢菩薩名號的人、釋迦牟尼佛來守護這個人,所以佛和菩薩是合作的來救度眾生。

丁二、述護人(分五科)

戊一、述第二教以內法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贊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這底下述護人,前面是述護法,這述護人。分五科,第一科、述第二教以內法。

「普賢!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的人,「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前面說是見普賢菩薩,現在佛說他若能受持、讀、誦、正憶念、書寫是《法華經》,你要知道這個人就是看見釋迦牟尼佛了、就是見佛了。當然這若是深一點說就是這個人得無生法忍了,如來者諸法如義,那麼就是他見到諸法如了,這個人一定會得無生法忍的了,所以見到佛了。「如從佛口聞此經典」,前面說普賢菩薩和他一同地來讀誦《法華經》,現在說他若能這樣修行就像從「佛口聞此經典」、就等於親自聽佛說《法華經》了,就是這樣意思。「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了,這就是法供養。「當知是人,佛贊善哉」,佛來讚歎這個人。「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就是所謂佛所護念了。「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佛的忍辱衣來保護這個人,使令這個人也是得無生法忍了。

戊二、述第四示勝因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及諸惡者——若屠兒、若畜豬羊雞狗、若獵師、若衒賣女色——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有福德力,是人不為三毒所惱,亦復不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是人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

「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這是第四科示勝因。這個他不會再貪著世間上的榮譽、不會了,世間的五欲樂他不歡喜了,他厭惡世間的榮譽。「不好外道」的「經書、手筆」,外道的經書他不歡喜、不好,也不歡喜「手筆」寫文章這個事情。「亦復不喜親近其人」,那個外道的人、手筆的人…其實世間上的事情都是些戲論,當然他也不歡喜親近這些人。「及諸惡者」,這些做壞事的人,是什麼呢?什麼是惡者?「若屠兒」就是殺生為業的人,若畜養「豬羊雞狗」的這個人,就是販賣這些來圖利的這些人,「若獵師」到山野里打獵的人,「若衒賣女色」的人,也不喜親近其人。

「是人心意質直,有正憶念」,前面是說這個人能遠離這些惡因緣、遠離惡。這底下說這個修行人他內心裏面怎麼樣呢?內心「質直」,就是很敦厚地很直、不彎曲、是就是是、非就是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我們說是不要有是非,這句話應該多一點認識;若是沒有是非人怎麼辦法呢?沒有是沒有非,人就是胡塗了,所以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應該是這樣才對。當然這是一個智慧境界,你搬弄是非使人生煩惱那當然是不對。「是人心意質直」就是不虛偽,實在真實不虛、這個人。「有正憶念」,他心常能夠憶念正法、常能夠如理作意。「有福德力」,就是他有福德的力量,除了般若波羅蜜,其餘的五波羅蜜就是福德,有福德的力量。「是人不為三毒所惱」,這個人他不會為貪心所惱、為瞋所惱、為愚痴所惱亂了,這貪若來了他馬上把這個就滅掉了、瞋若來了馬上把瞋滅掉了,他能滅除煩惱,就是他自己能作主,這個智慧能作主而不是煩惱作主、這個人。

「亦復不為嫉妒、我慢、邪慢、增上慢所惱」,這個人他那一念清凈心、用功修行的心,這個嫉妒不能來惱亂他、也就是他不生嫉妒心,也沒有我慢。「我慢」就是「恃所執我而自高舉」,這「恃所執我」扙恃所執之我,心就高起來了,這分兩個意思說,就是執著這色受想行識裡面有個常住不壞的我,有個我這高慢心就起來,就是這個意思。或者自己有什麼優點那就是所執之我,於是高慢心也起來;現在這個人沒有、他沒有這個我慢。「邪慢」,邪慢是什麼意思呢?邪慢就是自己完全沒有道德、品德完全不好,而還認為自己了不起,認為自己有道德,這叫作邪慢。還有一個意思,自己做了很多的惡事,認為自己做惡事做得很高明,因此而有高慢心那叫作邪慢。「增上慢」就是沒得聖道認為得聖道了那叫增上慢。現在這位修行人沒有這些事情,他那清凈心不會生起嫉妒心、不生我慢、不生邪慢、不生增上慢,所以不為這麼多的煩惱所惱亂。「是人少欲知足」,這個人雖然說是有福德力,但是他少欲知足。少欲就是不多求、就好了、就這麼多就好了,不多求。不多求這個話就是…但不能說一點兒也不求,因為有這生命的存在就是要有一些依賴的事情,他若是得到的很少他心裏面也不懊惱,所以叫作知足,這也不容易、少欲知足。「能修普賢之行」,所以他那個心不在這些事情上,都在戒定慧上用功修行,能修普賢之行也就是能夠修學《法華經》。

戊三、述第五示近果

普賢!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者,應作是念:『此人不久當詣道場,破諸魔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師子法座上。』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卧具、飲食、資生之物,所願不虛,亦於現世得其福報。

「普賢!若如來滅後」,這是第三科、述第五示近果。

「普賢!若如來滅」度以後「後五百歲,若有人見受持、讀誦法華經」的人,「應作是念」你心裏面想:「此人不久當詣道場」,不用很久他就到菩提樹下去了,「破諸魔眾」,能得無上菩提了、不久他就成佛了。他就「轉法輪、擊法鼓、吹法螺、雨法雨,當坐天人大眾中」、坐在天人大眾之中「師子法座上」面,為一切眾生說法了。你若看人受持讀誦修學《法華經》的人你應該這樣想:這個人不久就要成佛了、要轉法輪了、應該這樣想。

「普賢!若於後世,受持、讀誦是經典者,是人不復貪著衣服、卧具、飲食、資生之物」,這個人他對於世間生死上的事情都是很厭惡的、厭惡這生死的事情,所以他不復貪著衣服,也不貪著卧具,也不貪著飲食資生之物、都不貪著了。「所願不虛」,那麼他…人呢,你注意這件事就不會注意那件事,那麼他把世間上塵勞的事情都看破了,那麼他心幹什麼?他心就是修學《法華經》志在無上菩提了,他所願的事情都會成就的、不會虛妄的。「亦於現世得其福報」,雖然他少欲知足,但是他…不要說來生,現世也能得到福德。

戊四、述第一攘外難

若有人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歎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若實、若不實,此人現世得白癩病。若有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疏缺,丑唇、平鼻,手腳繚戾,眼目角睞,身體臭穢,惡瘡、膿血、水腹、短氣、諸惡重病。

「若有人輕毀之」,這是第四科、述第一攘外難。「若有人輕」慢他毀謗他,怎麼樣輕慢他呢?「汝狂人耳」,你這個人是個狂人精神病,怎麼睡覺睡那麼少,不多睡覺不多吃飯…怎麼怎麼地。「空作是行」,你做這個事情你是空作、「終無所獲」,沒有什麼成就,所以叫作空,就是白辛苦了。「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你如果這樣輕毀他的話,那麼這個人得什麼罪報呢?當世世沒有眼睛。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讀…其實在《阿含經》上的,但是《大智度論》也有引來,就是要護這個大牛。譬如說是放牛的人(已經過點了),放牛的人有一群牛,群牛裡面有個大牛,這放牛的人保護這個牛。這是個譬喻,佛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佛教裡面有修行的人、大善知識,我們佛教徒要保護這個人,如果你輕毀他也就是破壞佛法了。我們佛教就是有大德住世大家都借光了,就像一個寺廟裡面由有本事的人來把事情安排好好的,大家都在這裡安心用功修行,不就是借光了?所以應該保護這個人。如果破壞這個人的話,那就是破壞全面的佛教了。很多很多的人,看我們一般的出家人、人家都看不起眼,對大德他就另眼相看,那麼他對他能夠擁護就是擁護全面的佛教了。所以我們現在說修學《法華經》這個人,我們若謗毀他破壞他當世世無眼,你沒有眼睛了,這個人應該讚歎嘛!怎麼可以破壞,怎麼可以謗毀?是這個意思。

「若有供養讚歎」的人,「當於今世得現果報」,你就會得現果報。這《阿含經》上說,我以前也講過,你供養得了滅盡定的這些大阿羅漢都能得現報。現在說這個修行人你供養讚歎得現報。「若復見受持是經者,出其過惡」,你能夠挑他的毛病向外宣傳、這樣子。「若實、若不實」,真實他有不對的地方、或者是不實,你這樣子宣傳的話有什麼問題呢?「此人現世得白癩病」,哎呀!這個病是很難治的。「若有輕笑之者,當世世牙齒疏缺」,有這個毛病。還有「丑唇、平鼻」,這鼻不高、還平。「手腳繚戾」,手和腳都是彎曲相背、這是有這個問題。「眼目角睞」,這眼角邪、或者裡面瞳仁不正。「身體臭穢」,還有「惡瘡、膿血」,「水腹」這就是鼓脹的病了,還「短氣、諸惡重病」,你若輕笑他有這些問題。

戊五、述總結勸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應該遠遠地歡迎這個人,「當如敬佛」那樣子。這是佛、釋迦牟尼佛來「述」、就是讚歎普賢菩薩的發心,也就是讚歎修學《法華經》的人了。第四是發益。

「是故,普賢!若見受持是經典者,當起遠迎,當如敬佛」,這是總結。

丙四、發益(分二科)

丁一、聞品益

說是普賢勸發品時,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

「說是普賢勸發品」的時候。這是第四發益,分兩科,第一科聞品益。

「說是普賢勸發品」的時候,「恆河沙等無量無邊菩薩,得百千萬億旋陀羅尼」這麼多的人得到這個利益。「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諸菩薩,具普賢道」,那麼是見到法性理、破了無明了、得大利益了。

丁二、聞經益

佛說是經時,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

「佛說是經時」,這第二段聞經益。「普賢等諸菩薩,舍利弗等諸聲聞」,這些聲聞都發菩提心應該是菩薩了,但是這裡還稱他本來的稱呼。「及諸天、龍、人非人等,一切大會,皆大歡喜,受持佛語,作禮而去」,這「皆大歡喜」我們在〈囑累品〉講過了,這裡不多講了。

我們蒙佛菩薩的慈悲加持,《法華經》今天圓滿了。也是蒙海公老法師、了公老法師和體通法師心量的廣大,所以會有《法華經》這個法會的出現和今天的圓滿,非常地感謝。也非常地感謝諸山長老、各位大德、各位法師、各位居士,能夠拿出來這麼多的精神時間到這裡來陪著我共同地學習這部《法華經》,所以我非常感謝的。

不過這《法華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諸經之王,是非常地深奧,不是我玅境所能了解的,只是在文字上我們大家共同地念一念、參考古德的註解這樣子學習而已,所以希望各位老法師、各位大德、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多多指教。


推薦閱讀:

淺談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大安法師講授《普賢菩薩行願品》
四大菩薩:觀音菩薩 地藏菩薩 文殊菩薩 普賢菩薩 (轉載自 蓮花合掌) - Qzone日誌
普賢菩薩善德心經  9
普賢菩薩行願品 講記 四

TAG:菩薩 | 普賢菩薩 | 妙法蓮華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