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緣何突然軟化?怕的不是朝鮮導彈,而是俄媒剛披露的這組數據

作者:闕興明;圖片來自網路

這段時間以來,朝鮮半島的局勢可謂是風起雲湧、變幻莫測。稍前時期,由美韓兩國舉行的聯合軍演更是將局勢上升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令全世界都為之繃緊了神經。然而,最近兩天卻又傳來美朝之間要和談的相互喊話。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於兩天前表態,稱美方願意無條件開始與朝鮮對話,時間可由朝鮮方面決定,內容不限,哪怕談天氣都行。並表明美朝之間的對話「沒有任何前提條件」。對於美國的態度反轉得這麼快的原因,國際社會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被全球各媒體炒得沸沸揚揚。而至於美方究竟處於何種考量?日前由一家知名的俄羅斯媒體對此進行了披露。

12月14日,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美國昆尼皮亞克大學近日發起了關於半島危機解決方式的民意調查,這次民調顯示,只有32%的美國公民表示美國僅可能通過武力解決朝鮮半島問題,而其他的大多數人都相信能和平解決半島危機。

這則消息其實一針見血地道出了美國對朝鮮態度突然服軟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美國如果要對朝鮮半島動武,得不到國內大多數民意的支持。

對於美國能否對外發動一場戰爭,人們常常將決策權歸於美國政府,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誤解。就美國的政體來說,美國民意的集中體現就在美國議會,因為議會的議員是美國的民眾經過選舉而產生的,議會是一個實打實的權力機關,甚至能夠否決美國總統的決議。回顧美國以往參與或發起的戰爭,其實都與民意是否支持有關,如1943年「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國內的民意高漲,都基本一致呼籲對日本進行軍事報復,因此美國加入二戰是其歷史上最順利也最受好評的戰爭;而在伊拉克戰爭發動之前,根據民意調查表明:竟然有高達70%以上的美國國民都支持對伊拉克開戰,結果這場戰爭也打得比較順風順水。而反觀美國的十年越戰,幾乎一直都是伴隨著國內極為強烈的反戰呼聲而進行的,其結果就自然打得異常艱苦卓絕。

根據以上分析,再結合當下的朝鮮半島的形勢,就不難得知,為什麼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要發表這樣的表態了。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部聯邦軍一號稱「魔鬼將軍」的謝爾曼將軍曾說有過一句名言:「戰爭即地獄」。而近日,美國民主黨的兩名議員就在CNN網站上撰文警告稱,「謝爾曼的名言同樣適用於現在,但不幸的是,特朗普總統可能不會認真對待這種忠告,他的狠話及在外交上的笨拙,大大增加了朝鮮半島發生流血戰爭的可能性。」另外,霍普金斯大學的美韓研究所作出了更為直白的警告,稱「朝鮮目前預估當量的核武器若在首爾和東京引爆,可能導致210萬人死亡和770萬人受傷。」由此可見,特朗普政府雖然常常狂言叫囂要在半島開戰,其實來自美國國內的阻力就相當強大。

另外,其實在稍前時間,由於朝鮮不斷地試射導彈與核試驗,就引起了許多美國民眾的恐慌。如美國夏威夷緊急署於11月28日就曾宣布,稱將從本周起,恢復每月一次測試全州警報系統的工作。據悉,在此之前,該防核武攻擊的警報系統設置於冷戰時期,迄今已經長達30年時間沒有啟動了。而夏威夷州就在朝鮮彈道導彈的射程之內,如果遭受核彈頭襲擊,僅僅其中的歐胡島就有超過90000居民會為之丟掉性命。這裡可以看出,雖然特朗普在處理半島危機方面是一次次鋌而走險,不斷的撩撥朝鮮,但美國國內的民眾眼睛還是雪亮的。美國若發動戰爭,國內那些軍火企業當然求之不得,他們都能賺得盆滿缽滿,但兵凶戰危之際,要付出極大生命及財產損失的畢竟是普通民眾。

綜上所述,常言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人類歷史上幾乎從來沒有過一場無緣無故不明不白的戰爭,每一場戰爭都是由多方面的矛盾集中起來,然後發酵到一定程度之後爆發的結果,戰爭雙方或多方都有著自己充分的考量。中國古兵法雲「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就是這個道理,這個道理放諸美國也是一樣。特朗普雖然想利用在半島開戰而轉移視線,化解其「通俄門」政治危機,但奈何美國民眾卻不肯讓他輕啟戰端!

推薦閱讀:

中國新型火箭發射車真的可以「放霧霾」防導彈?
德國戰艦不到兩千噸,將配備400千米反艦導彈
美軍公布轟炸塔利班的血腥視頻:對1個武裝分子也發射導彈
南非海軍的導彈護衛艦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鷹擊18,據說一枚就能幹掉萬噸巨艦

TAG:美國 | 朝鮮 | 數據 | 導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