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各時期漢服

「垂衣裳」之後兩千年,又有周公制禮作樂發生。服飾制度及禮樂制度先後確立,以這兩個事件為標誌,宣示華夏族文明時代及族群個性之到來,也因此成為漢服的起點。 乾上,坤下,如同上衣下裳。由乾坤,我們很自然地聯想到陰陽、天地、男女、父子、君臣等概念。上衣下裳之制,正用以暗喻先民對世界秩序的理解——君臣、領袖、官吏(諧音冠履)等,都屬於衣裳。一君二臣(一個褲腰,兩隻褲筒);一領二袖;一官(冠)二吏(履)——以衣裳產生的先後順序,以及各部位的名稱,設置職務治理天下,才是《易》的本意。上古商周服飾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其基本特徵是交領、右衽、系帶、寬袖,又以盤領、直領等為其有益補充。

東周男子服飾

戰國婦女服飾春秋戰國時期,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鬆,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

漢代婦女曲裾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

漢代男子曲裾

漢代官吏袍服

漢代皇帝冕服

魏晉雜裾垂髾服魏晉時期,傳統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採用,但在婦女中間卻仍有人穿著。這種服裝與漢代相比,已有較大的差異。在衣服的下擺部位,加一些飾物,通常以絲織物製成。其特點是上寬下尖形如三角,並層層相疊。另外,由於從圍裳中伸出來的飄帶比較長,走起路來,如燕飛舞。

南北朝雜裾垂髾服到南北朝時,這種服飾又有了變化,去掉了曳地的飄帶,而將尖角的「燕尾」加長,使兩者合為一體。

魏晉南北朝籠冠大袖衫魏晉南北朝時期,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

隋唐婦女服飾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給人一種俏麗修長的感覺。

隋唐侍女服飾

初唐女服

唐代官吏常服袍衫

唐代文官大袖禮服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

中唐女服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其它無太大變化。

中晚唐女服

宋代婦女服飾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

宋代官員朝服

宋代官服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

宋代皇帝朝服

明代儒裙歷經蒙古帝國元朝的野蠻統治,中國在文化上全面倒退。為重塑禮儀與民族自尊心,明朝復國以後,十分重視整頓和恢復服飾制度,上采周漢,下取唐宋,全面恢復了漢族服飾的特點。明代服飾儀態端莊,氣度宏美,是華夏近古服飾藝術的典範,當今中國戲曲服裝的款式紋彩,多采自明代服飾。明代的章服衣冠更趨豪奢,織綉技藝邁向頂峰,文化內涵更加豐富。

明代男子便服棉袍

明代皇后大袖衣

明代官吏常服

明代官吏麒麟袍

明代袞服服飾

明代皇帝常服

明代龍袍


推薦閱讀:

中國歷代政權機構設置?與現代的關係
為何富人要逃離中國?
你的中國星座是什麼?
世界上公認的四大黑幫,中國竟然有一個上榜,幾千年來無人敢惹
日本遇首次沙塵暴賴中國,中國覺得冤不冤?

TAG:中國 | 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