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氏家族的那些名人們
06-07
自從16年前看了河南電視台播放的紀錄片《黃氏春秋》後,我對黃氏的起源和名 人事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我們黃姓是全國第七大姓,屬於典型的南方姓氏,人口大約有2900萬,大約佔 全國總人口的2.3%。 黃姓主要分布在 廣東、四川、湖南三省,這三省佔了全國黃姓的40%,其次分 布在廣西、江西、湖北、福建、江蘇五省,五省又集中了全國黃姓的30%。廣東為 當代黃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黃姓人口的20%,佔全省人口的7%左右。全國形成了以 長江為分水嶺,以北少黃姓,以南多黃姓的局面。珠江三角洲為黃姓高聚集區, 四川東南部、湖南東部和江西南部形成了兩大塊次密集區。 在歷史的長河中,黃姓子孫湧現了大量名人,《中國名人大辭典》收錄了黃姓 歷代名人613位。自戰國春申君黃歇開始,名臣武將不乏其人:西漢邔(音齊)侯 黃極忠,丞相、建成侯黃霸、東漢文學家、尚書令黃香、太尉黃瓊、黃琬、司徒 黃尚,尚書令、關內侯黃俊,魏兗州太守、亭侯黃華,三國名將黃忠、黃蓋、黃 權、晉代太史令黃泓、南朝宋武將安陸郡公黃回、陳國義陽郡公黃法氍,唐代開 國功臣虢國公黃君漢農民起義領袖黃巢、詩人黃滔,五代畫家黃筌、宋代文學家 黃庭堅、政治家黃震、黃潛善,元代文學家黃溍、畫家黃公望、明代宜春侯黃彬 、政治家黃福、黃淮、學者黃綰、黃道周、思想家黃宗羲,清代海澄公黃梧、畫 家黃慎、政治家黃機、詩人黃景仁、黃遵憲,近代民主革命家黃興,中華人民共 和國大將黃克誠等。 由於正史的卷帙浩瀚和家譜存在的謬誤,今天的黃氏子孫對黃氏的起源、地望分 布、名人事迹的了解很有限。 為了讓今天的黃氏子孫對黃氏的起源、地望分布、名人事迹有個系統的了解,我 有了寫一部書的打算。 書的內容側重於正史中的人物傳記。 為了能吸引讀者,我 盡量寫得生動有趣些。 書名就定為《黃氏家族的那些名人們》吧! 好了,開始吧! 第一章 黃氏的起源和郡望 1 黃氏的起源 上古時期有姓有氏,姓氏有別。在當時,黃是氏而不是姓。 姓是貴族才可以承襲的, 姓的作用是別婚姻,明貴賤。氏是姓的分支。 《左傳· 隱公八年》:「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為氏。」唐孔穎達疏曰: 「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 與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為氏。」也就是說,由於子孫繁衍,同一 姓的家族分為若干分支散居各地,各個分支的稱號便是氏。氏主要是因土而生, 以祖先的封地為氏。黃氏就是贏姓,封在黃,以黃為氏。 也有以先人的官 爵或字型大小為氏的,如司馬氏。戰國以後,人們以氏為姓,姓氏逐漸混而一,至漢 魏,則姓氏無別,統稱為為姓氏。 關於黃氏的起源, 我 認為是伯益之後,贏姓,封於黃,以國為氏。(至於上古 分封於汾水的黃,不知出於何姓,後人式微,本書不論述) 1972年湖北隨縣出土的一個青銅器也印證了黃國贏姓。這件青銅器上面銘文是: 「黃季作季贏寶鼎,其萬年子孫永寶享用。」 這件青銅器是黃國國君為女兒陪嫁而做的器皿,他的女兒有可能嫁給 了隨國的國君。 季贏就是這個女子的姓名,季(第四)是排行,贏是姓。符合春秋時貴族女子未 出嫁前姓加排行的習慣。 而贏姓的祖先,據司馬遷的《史記》卷五《本紀第五 秦昭襄王 庄襄王》記載: 帝顓頊(黃帝之孫)的裔孫叫女脩,女脩有個女兒叫脩織,她吞了一個玄鳥蛋, 生了大業,大業娶女華,生大費,大費輔佐大禹治水有功。禹在受賞時說:「非 予能成,亦大費為輔。」 舜讓家族的姚姓玉女嫁給了大費,大費輔佐舜馴服鳥獸 ,鳥獸多馴服。 大費也叫伯益(柏翳),舜賜他贏氏。 他有兩個兒子,大廉和若木。大廉的玄孫費昌,子孫四散,費昌在夏桀的時期 ,投奔殷商,打敗夏桀於鳴條。大廉的玄孫孟戲、中衍,鳥首人身(有點神話色 彩,證明上古時期該氏族的圖騰為鳥),殷帝太戊招兩人為他守衛疆土,自從帝 太戊(商代中期的王)之後,中衍的子孫世代有功,輔佐殷商,所以贏姓多顯貴 ,為諸侯的較多(包括黃國)。 最後,司馬遷又寫道: 秦國贏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 郯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俢魚氏、白冥氏、蜚廉 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通過司馬遷寫的這些內容,可以看出受封黃國的 贏姓祖先是伯益的玄孫中衍 的後人,受封時間大概是商朝 中期(比秦國立國早好幾百年,只是沒成氣候), 該氏族所處的區域屬於東夷集團 ,圖騰為鳥。 黃國區域包括河南潢川縣全部、光山縣、羅山縣、信陽市、商城縣的大部分及湖 北東北部一帶,面積在10000平方公里左右,國都在今潢川縣隆古鄉。從商代中期 建國到公元前648年被楚所滅,存在了八百多年。黃侯可能會做人,周滅掉商後, 沒對黃國帶來一點不利的影響 。 最早有關黃國記載的史書是《左傳 》 據《左傳 》記載:桓公八年(公元前705年),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 會。。。」可見,當時黃國的實力還很雄厚。 為了報復,楚國於公元前675年「伐黃,敗黃師於碚陵。」魯僖公二年(前657 年)齊 、宋 等中原大國盟於貫 (今 山東曹縣南 ),主要商討對付北進的楚國, 黃國聽說之後,也參加了這個會盟。「貫之盟,不期而至者,江人、黃人也。」 前656年 ,齊、魯 、宋 、陳、衛、鄭、許、曹諸國聯軍發動了攻擊楚及其盟 國蔡國的戰役,迫於中原諸侯的壓力,楚人與中原諸侯盟於召陵,這便是歷史上 著名的召陵之盟。當中原諸侯罷兵之後,楚成王於次年以子文為大將,率師滅弦 ,「弦子奔黃。於是江、黃、道、柏方睦於齊 ,皆弦姻也。弦子恃之而不事楚, 又不設備 ,故亡」 《左傳 ·僖公十二年》說 :「黃人恃諸侯之睦於齊也,不共楚職,日:『自郢 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 故而被楚所滅。公元前649年,楚人以「黃人不歸楚 貢」而伐之 。第二年楚人終於滅掉了黃國。 大部分黃國貴族(黃侯罪過不大,族人沒有受到太大的委屈)和平民被楚人給遷 徙到了楚地,今天湖北的地名黃安、黃崗、黃梅就是黃人在此生活過的印記,一 小部分貴族和平民在國滅前提前逃跑了(他們逃到河南中部和安徽西部)。 這些人為了紀念自己國家,就以黃為氏。 贏姓黃國貴族經過八百多年的繁衍,男丁(成年男子)人數不會少於2000人,這 些人在各地繁衍生息,形成了許多黃氏聚居地。 這些家族到漢魏南北朝時,形成 了許多望族。 漢魏南北朝時的黃姓郡望有10個。郡望也稱地望,是指每郡顯貴的世家大族,是 指某一姓世代居住在某郡,為當地所仰望。如趙郡李氏、清河崔氏、琅琊王氏等 。這些家族的成員世代為官,是當地的名門望族。 郡望形成於漢魏,興盛於南北朝,衰敗於隋唐。漢魏南北朝時的黃姓郡望如下: 南郡黃氏:代表人物西漢邔侯(爵位的第十九級)黃極忠、黃榮盛、黃明、黃遂 ,邔公乘(爵位八級)黃調,關內侯黃敞,東漢司徒黃尚,他們世代居住在邔( 今湖北宜城),東漢廢掉邔侯國,併入南郡。 江夏黃氏:代表人物是文學家、魏郡太守、孝子黃香,太尉、邟鄉忠侯黃瓊、太 尉、楊泉鄉侯黃琬。江夏太守黃祖、竟陵太守黃射。 酒泉黃氏(魏改為西郡):此支黃姓出自漢丞相、建成侯黃霸。代表人物思侯黃 賞(關都尉)、忠侯黃輔(衛尉九卿)、黃忠。黃俊、黃華、黃昂。由於黃霸從 陽夏遷址長安杜陵,又遭受西漢末年戰亂,他的後裔又遷至酒泉,因而稱為酒泉 黃氏。遺憾的是黃霸的後裔在東漢以後出的名人不多,又散居各地,因而比不上 江夏黃氏。 南陽黃氏:中郎將黃顯、三國名將黃忠 零陵黃氏:南陽太守黃子廉、黃蓋、關內侯黃柄 巴郡黃氏:代表人物是蜀國名將育陽侯黃權、黃邕、黃崇 會稽黃氏:代表人物是大司農黃昌 汝南:黃憲、黃允、東海相黃浮、黃穆 洛陽黃氏:時間較晚,是江夏黃氏和西郡黃氏的混合。 巴山黃氏: 以陳義陽郡公黃法氍(今江西崇仁縣人)、黃玩為代表。 這些郡望形成最早的是南郡黃氏,影響最大的是江夏黃氏 ,最晚的是巴山 黃氏。 魏晉南北朝時的黃姓十望到了唐代除江夏黃氏外,其他的九望由於人口遷徙、新 王朝行政區域的重新劃分、融入到新的黃姓郡望等原因不見於史籍記載。 唐代的黃姓郡望, 據現存的敦煌殘卷《貞觀八年 天下姓望氏族譜 》記載:黃 氏郡望四個,分別是濮州濮陽郡(今河南濮陽)、婺州東陽郡(今浙江金華)、 括州松陽郡(今浙江西南部)、泉州南安(在今福州)郡。 後來的《貞觀氏族志》又增添了鄂州江夏郡。 今天的好多南方黃氏是唐末從固始遷出的,固始和洛陽、汝南、江夏、濮陽的距 離較近,外遷的固始黃氏很有可能出自以上這幾個望族。 唐代的五望,據我考證大多出自江夏黃氏。由於史料的缺乏, 我只考證出了 濮州濮陽郡 黃氏的代表人物是唐初開國功臣夔州大都督、虢國公黃君漢,這是封 建社會黃氏爵位最高的(然後是清海澄公黃梧、陳義陽郡公黃法氍)。 由於他是李淵、李建成的嫡系,李世民很有可能銷毀了他的檔案,《新唐書》和 《舊唐書 》都沒有載入他的事迹 。 他的事迹零散見於《資治通鑒》、《舊唐書·李靖傳》和唐代李百葯寫的《夔州 都督黃君漢碑銘》。據史書記載,他字景雲,祖籍江夏, 他做過監獄看守,救過 翟讓,投靠李密後又投奔李淵,因功封為虢國公,食邑三千戶 。兩個兒子河上、 河濤均為騎都尉。 其他的四望在唐初也應該出過不少人物,因為《貞觀氏族志》載入的標準是官居 三品以上者,具體人物待考。 五代以後郡望走向衰敗,本書不再討論唐代以後的黃姓郡望。 第二章 戰國至 三國時的黃氏名人 第一節黃姓最偉大的政治家 ————春申君黃歇 黃歇(?----公元前238年),祖籍黃國(今河南潢川縣),其先祖在國滅後被迫遷 至楚地。 他勤奮好學,知識淵博,四處遊學,侍奉楚頃襄王。 楚頃襄王時代的楚國國力是江河日下,公元前276年,秦將白起攻下巫郡、黔中 。第二年,楚都郢被攻陷。 由於楚頃襄王的老爸楚懷王受張儀的欺騙,被扣留秦國而死。秦國人很看不起頃 襄王,頃襄王很害怕秦國滅掉楚國, 公元前272年楚王派能言善辯的黃歇出使秦國。 這時,魏國、韓國已經臣服於秦國。野心勃勃的秦昭王準備讓白起和魏國、韓 國一起攻打楚國。 軍隊 還沒有出發,黃歇就得知了消息。他趕緊上書秦王:天下沒有比秦國、楚 國更強大的。現在聽說大王想攻打楚國,這好比兩虎相鬥。兩虎相鬥,劣犬也能 利用他們的疲憊,還不如好好對待楚國。我請求說明我的看法:我聽說物極必反 ,如同冬季夏季相互轉換一樣;到了極點就危險,壘棋子就是這樣。現在貴國的 土地,佔有天下兩個邊陲,這是從有人類以來,萬乘大國的土地也沒有這樣廣闊 。先帝文王、庄王及大王,三代不隨便使土地接近齊國,以斷絕合縱國家的要害 。現在大王派盛橋到韓國主持有關事務,盛橋把韓國的土地貢獻給了秦國,這是 大王不用兵,不用威風,卻得到了百里土地。大王可以說稱得上是有才能的了, 大王又派兵攻打魏國,堵塞了大梁的城門,攻下了河內,打下了燕、酸棗、虛、 桃各地,進入邢地,魏國軍隊就像雲彩一樣飛散而不敢拯救危局。大王的功勞也 夠多了。大王停止用兵,使軍民得到休息,二年後再用兵,又吞併了蒲城、衍城 、首城、垣城,靠近了仁地、平丘,黃地、濟陽環城守衛,魏國歸附了;大王又 割取濮地的北面,打通了齊國、秦國的要害,斷絕了楚國、趙國的關係,天下諸 侯五合六聚而不敢相救。大王的威望也算到頭了。 大王如果能保持已有的功勞和威望,取消攻取的心思,涵養仁義的心境,使得沒 有後患,就可以功過三王,名高五伯了。大王如果依靠人口眾多,仗著軍隊強大 ,乘著摧毀魏國的威勢,想用武力使天下的君主臣服,我恐怕會有後患。《詩經 》說: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易經》說:狐涉水,濡其尾。這些是說開始容易 ,結束難。怎麼會知道這樣呢?過去智氏看到了攻打趙氏的好處卻不知道榆次的 災禍,吳王看到攻打齊國的便宜卻不知道在干隧的失敗。這兩個國家,不是沒有 大功,因沉迷於眼前的利益,就換來了後來的禍患。吳國相信越國,跟著攻打齊 國,在艾陵戰勝了齊軍後,返回在三渚的水邊被越王擒獲。智氏相信了韓氏、魏 氏,跟著攻打趙氏,攻下了晉陽城,勝利指日可待,韓氏、魏氏背叛了他,在鑿 台之下殺死了智伯瑤。現在大王妒忌楚國沒有被毀滅,卻忘記了摧毀了楚國會使 韓國、魏國強大,我提大王考慮,不要採取這種辦法。 《詩經》說:大武遠宅而不涉。由此看來,楚國是後援;鄰國,是敵人。《詩經 》說「趯趯 (此字查不出,上面為魚字少裡面的十,下面的橫,中間是比,下邊 是兔)兔,遇犬獲之。他人之心,余忖度之。」現在大王中途相信了韓國、魏國 親善大王,這正如吳國相信了越國。我聽說,對敵人不能寬容,時機不能錯過。 我恐怕韓國、魏國用謙卑的言辭來消除禍患,其實是想欺騙大國。為什麼呢?大 王對魏國、韓國沒有累代的功德,卻有幾代的仇怨。韓國、魏國父子兄弟接踵而 死在秦國的十幾代了。他們國家殘破,社稷毀壞,宗廟毀滅。百姓剖腹斷腸,斷 頭毀面,身首分離,骸骨暴露在草地水邊,頭顱僵倒在地,在境內到處看得見, 父子老弱被系著脖子、捆著手,成為成群結隊的俘虜,在路上相跟著走。鬼神孤 苦悲傷,沒有人祭祀。民不聊生,族人離散,流亡做奴僕侍妾的,充滿了四海之 內。所以韓國、魏國不滅亡,將是秦國社稷的憂患。現在大王幫他們一起攻打楚 國,不也是個過錯嗎? 況且大王攻打楚國將怎麼出兵?大王要向仇敵韓國、魏國借路嗎?那麼軍隊出發 的那天起,大王就要擔憂他不返回,這是大王拿軍隊幫助仇敵韓國魏國。大王如 果不向仇敵韓國、魏國借路,一定要攻打隨水右邊的土地。隨水右邊的土地都是 大河大水,山林溪谷,不產糧食的地方,大王即使佔有了它,也不算是得到了土 地。這是大王有打敗楚國的名聲卻沒有得到土地的實惠。 況且大王攻打楚國的時候,齊國、趙國、韓國、魏國一定全部出兵來響應大王。 秦國、楚國的軍隊交戰而不分開,魏國將出兵攻打留、方興、銍、湖陵、碭、蕭 、相各地,原來宋國的土地一定會全部歸屬魏國。齊國人向南面攻打楚國,泗上 一定會被攻下。這些都是平原,四通八達,土地肥沃,使他們獨自攻佔這些地方 。大王攻坡楚國卻在中原養肥了韓國、魏國,並使齊國強大了。韓國、魏國強大 了,足夠向秦國報仇。齊國南面以泗水為界,東靠大海,北靠黃河,沒有後患, 天下各國沒有比齊國、魏國強大的,齊國、魏國得到的土地,保住既得利益,假 裝作為服侍秦國的下級官吏,一年以後,稱帝雖然不能,但他們阻止大王稱帝卻 是有餘地的。 憑著大王土地的廣博,人口眾多,兵馬強壯,一行動就與楚國結怨,卻讓韓國、 魏國重視齊國,送給齊王帝號,這是大王失策啊!我替大王考慮,不如好好對待 楚國。秦國、楚國合而為一逼近韓國,韓國一定會縮手。大王充分利用東山的天 險,圍繞九曲黃河的便利,韓國一定要成為您的關內侯了。然而大王派十萬軍隊 鎮守鄭地,魏國恐懼,許地、鄢陵閉城自守,上蔡、召陵不相往來,這樣以來, 魏國也就成為您的關內侯了。大王一旦親善楚國,使關內兩個大國的土地與齊國 相接,齊國的右邊土地可以拱手而得。大王的土地跨越了西海東海,約束天下, 這樣燕國、趙國不能依傍齊國、趙國。這以後威震燕國、趙國,一直動搖著齊國 、楚國,這四個國家不等痛擊就歸附了。 原文一千多字,這可是黃歇在竹簡上用小刀一筆一划刻的。 兩千年後,讀這些文字,不得不讓人佩服黃歇的文筆。 秦昭王看後,認為黃歇說得有理。就制止了白起出兵,並向魏國、韓國道歉。 派使臣賄賂楚國,結為盟國。 黃歇接受條約回到了楚國,頃襄王大喜過望,鑒於黃歇在秦國的出色表現,升黃 歇為左徒(相當於副宰相)。這時的黃歇大概有30餘歲,可謂春風得意。 秦楚結盟,秦國準備讓楚太子熊完作人質。這是個艱巨的任務,楚王又想起了大 功臣、太子的師傅黃歇。 公元前271年(楚頃襄王27年),太子熊完和黃歇來到了秦國。在秦國,黃歇憑 借博學多才,能言善辯征服了秦國許多顯貴。 熊完和黃歇在這裡也建立了兄弟般深厚的友誼 作人質的第八個年頭,楚頃襄王病倒了,熊完回不去家。回不去就意味著和王位 無緣,他憂心如焚。 機智的黃歇替他出了一個主意。 熊完和秦丞相魏冉友善,黃歇又發揮了他的能言善辯的特長。 黃歇對魏冉說:「丞相真的和楚太子友善嗎?」 魏冉說:「是的。」 黃歇說:「現在楚王恐怕是病得起不來了,秦國不如讓太子歸去。太子如果能夠 即位,他一定會更加恭敬的侍奉秦國,永遠感激相國的的恩德,這是親近了盟國 ,讓太子成為了大國君主。如果不讓他回去,太子也不過是咸陽的一個百姓罷了 ;楚國改立太子,一定不服侍秦國。失去了盟國,斷絕了大國的合約,不是好計 策。希望相國好好考慮考慮。」 魏冉把黃歇的話告訴了秦王,秦王很狡猾,他說:「請太子的老師先回去問問楚 王的病情,回來後再做謀劃。」 黃歇對熊完說:「秦國扣留太子,想以此來牟利。現在您的實力還不能給秦國帶 來好處,我非常擔心。現在陽文君的兩個兒子都在國內,大王如果不在了,您不 在國內,陽文君的兒子一定會即位的。您就不能奉祀宗廟。不如逃離秦國,與使 者一起出去;我請求留下,用死來承擔責任。」 熊完就換衣服扮作楚國使者的車夫出了關,黃歇扮作太子,推託自己有病,不見 客人。 他估計太子走遠了,秦國追不上了,他才對秦王說:「楚太子已經回去了,走遠 了。我該死,請求您賜我以死。」 秦王很惱怒,想賜他自殺。 魏冉說:「黃歇作為臣子,獻出生命來效忠他的主子,太子登基後,一定會重用 黃歇,所以不如赦他無罪放他回家,以此親近出國。」 黃歇回到楚國三個月,頃襄王去世,太子熊完即位,這是考烈王。 公元前261年 ,考烈王任命黃歇為宰相,封為春申君,賜給他淮北十二縣作為封 邑(這些土地的稅收都是黃歇的),包括古黃國舊地。15年後,黃歇對楚王說: 「淮北邊界靠近齊國,那裡戰事較多,設為郡縣要方便些。」他獻上了淮北12縣 ,請求封他到江東,楚王答應了他。他在吳國的舊址上建了城,作為自己的都邑 。 黃歇以命救主,換來的回報也不小。戰國四公子只有黃歇出身平民,其他的三位 都出身王族。他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這一切的。 公元前258年,秦國和趙國爆發勒長平之戰,第二年秦國圍困邯鄲。趙國向楚國 告急,楚王派春申君帶兵救援趙國,秦人退兵。 公元前254年春申君替楚北伐,消滅了魯國,讓荀卿做蘭陵縣令。 春申君做楚相這幾年,在春申君的精心治理下,楚國又強大了。 趙國的平原君派人出使到春申君那裡,春申君讓他住在上等的客舍。 趙國的使者想在楚國誇耀趙國的富有,就戴上了玳瑁簪子,在刀劍套子上用珠玉 裝飾者,請求會見春申君門客。 春申君的門客有三千餘人(好像孟嘗君也那麼多,歇公挺有錢的),門客當中的 上賓都穿著綴有珍珠的鞋子來見趙國的使者,趙國使者很慚愧。 春申君擔任宰相的第22年,各諸侯國擔心秦國攻城伐地沒有休止,就互相聯合起 來向西攻打秦國。楚國是合縱首領,春申君是盟主。到了函谷關,秦兵出擊,各 諸侯國軍隊敗退。 考烈王把部隊失利的責任歸咎於春申君,從此以後春申君被楚王疏遠。 門客中有一個叫朱英的對春申君說:「人家都認為楚國是強大的,而您使他削弱 了,在我看來則不然。先王時親善秦國二十年,秦國沒有攻打楚國,為什麼?秦 國越過黽隘的要塞來攻打楚國,不便利;向東周、西周借路背對著韓國、魏國攻 打楚國不方便。現在卻不然,魏國早晚要滅亡,不能吝惜許地、鄢陵,這也許就 使魏國把他們割讓給秦國。秦軍離陳地一百六十里,我觀察到的是秦國、楚國將 每天相鬥了。」 楚國於是遷都到壽春。 秦國把衛國遷到野王城,設置了東郡。 春申君從此前往吳地接受封地行使宰相職務。 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很是憂慮,尋找適合生兒子的婦女獻給考烈王,獻了很 多,最終還是沒有兒子。 趙國人李園帶著他的妹妹,想獻給楚王,聽說楚王不能生育,恐怕妹妹日後不再 受寵。他打起了黃歇的主意。 李園告訴黃歇想做他的家臣,不久告別歸去,故意拖延了回來的日期。 春申君問他情況,他回答說:「齊王派使臣求聘我妹妹,我和那使臣飲酒,所以 耽誤了歸期。」 春申君問道:「聘禮獻了嗎?」李園回答說:「沒有。」 春申君說:「能讓我見見嗎?」 李園說:「可以。」 於是,李園就把國色天香的妹妹進獻給了黃歇,這個女人很受春申君寵幸,不久 就懷孕了。李園就和他妹妹商議。 李園的妹妹趁機勸春申君說:「楚王尊重寵信您,即使是兄弟也達不到這一步。 現在您擔任楚相20多年,可是楚王沒有兒子,如果楚王死後改立他的兄弟,那麼 楚國改立國君後,也要重用他們過去的親信,您又怎麼永遠受寵幸呢?不但這樣 ,您被重用當政太久了,對大王的兄弟多有失禮之處,假如大王的兄弟真的登位 ,您災禍就要臨身了,又怎能保住相印和江東的封地呢?現在我知道我有了身孕 ,可是別人不知道。我被您寵幸沒多久,假如真憑您的重位把我進獻給楚王,楚 王一定會寵幸我;假如我賴天之力生了個兒子,那麼您的兒子就是國王了。楚國 全都可以得到了,與身臨災禍相比,哪一個好呢?」 春申君老了,被這個女人給迷住了,認為她說的很對。 春申君就把李園的妹妹進獻給了楚王,楚王很寵幸她,不久就生了個兒子,被立 為太子。這和呂不韋的做法有點相似。 李園的妹妹被立為王后,李園也受到了重用。 李園怕春申君泄露消息後而更驕橫,就暗中養死士,想殺春申君滅口,有些人已 經知道了這事。 春申君做楚相的第25年,考烈王病重。 朱英對春申君說:「世上有不期而至的幸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災禍。現在您處在 生死無常的世上,服侍意料不到的國君,怎麼能夠沒有意料不到的人呢?」 春申君問道:「什麼叫不期而至的幸福?」 朱英道:「您當宰相20多年了,雖然名義上是相國,實際是楚王。現在楚王病了 ,早晚要死,而您輔佐幼主,乘機替他管理國事,好像伊尹、周公,國王長大了 ,把政權還給他,這不就遂了南面稱王、擁有楚國的心愿?這就是所謂不期而至 的幸福。」 春申君道:「什麼叫不期而至的災禍?」朱英道:「李園不治理國家卻是您的仇 人,不領兵卻養敢死的武士,日子很久了,楚王死後,李園一定會搶先入宮佔據 權勢,殺了您滅口。這就是所謂的不期而至的災禍。」 春申君又問:「什麼叫不期而至的人呢?」朱英答道:「您讓我做郎中,楚王死 後,李園一定會先入宮,我替您殺了李園。這就是所謂不期而至的人。」 春申君笑了笑,答道:「李園是個軟弱的人,我又對他很好,怎麼會發生這樣的 事兒?」 朱英看意見不被採納,懼怕災禍降臨,就逃跑了。 這以後17天,考烈王去世,李園果然搶先入宮,在棘門埋伏下敢死的武士。春申 君進入棘門,李園的死士就刺死了春申君。英明一世的春申君就這樣死在了李園 這個小人手裡。死時,大概有五六十歲。 黃歇公做宰相的25年,黃姓同宗不少沾他的光。這一時期是在楚國生活的黃姓最 揚眉吐氣的時期。 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李園派官吏滅了春申君全家。 從這看來他沒留下後人, 其實則不然。他的子孫眾多(從他五六十歲還能和 李氏生下熊悍可以看出他的子嗣不在少數),由於做官的原因,散在各地,古時 交通不便,想全部殺掉很難。再者,他為宰相20餘年,織就了很大的關係網,門 下三千吃閑飯的人受了春申君那麼多好處,也會幫助他的後人的。他的後人成為 漏網之魚不是沒有可能。 黃歇和李氏所生的兒子後來繼承王位,就是楚幽王熊(黃)悍。他五六歲即位 ,在位十年。 第二節 邔侯家族 春申君死後的幾十年,黃氏家族沉寂了下來。到了西漢初年,因為有了邔侯黃極 忠,情況有所改觀。 邔侯黃極忠是黃氏家族在封建社會因軍功封侯者第一人,侯爵傳了三世,存在了 七十餘年。 1邔嚴侯黃極忠 黃極忠(?-----公元前167年),臨江侯國人(今湖北江陵人) 。秦末農民起 義時,他揭竿而起,成了一個小頭目(《漢書》卷十六 表四記載他是「群盜長 」)。他的部隊被臨江王共敖收編,後來漢高祖劉邦在攻打第二代臨江王共尉時 ,他審時度勢,幫助劉邦消滅了共尉。 黃極忠在消滅九江王英布的戰鬥中,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漢高祖劉邦於十二年 十月戊戌日(公元前195年11月) 封黃極忠為邔(音其,在今湖北宜城縣)侯 ,食邑千戶。27年後黃極忠病逝 ,謚為「嚴侯」。 徹 侯是秦漢時期二十等級爵位最高的等級,金印紫綬,地位低於丞相。封的土 地受所在縣管理,只從封地得到收入,中央政府指派人員管理他們的事務。設有 家丞、門大夫、庶子等屬官,可世襲。 第二代邔侯是黃榮成 ,他公元前167年(孝文帝十二年) 襲爵,在位九年 ,公元前159年去世 。謚為「慶侯」。 第三代邔侯是黃明,他於後元五年(公元前159年)嗣爵 ,他很有福氣,在位35 年,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去世,謚為「共侯 」。 第四代邔侯是黃遂,他只在位了八年。到這時,邔侯國已有原來的一千戶發展為 四千戶。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黃遂不知道中了什麼邪,居然敢剝奪公主的 馬 。漢武帝龍顏大怒,廢除了邔侯國。將黃遂處以鬢刑(剃去頭髮),罰黃遂 為城旦(築城苦力)。 漢代這些罪名不連坐,處罰的僅黃遂一人而已。 邔侯家族有權勢有地位,經濟基礎又好,經過七八十年的發展,家族人丁數量 相當可觀 。在當地,應該稱得上望族了。 2邔公乘黃調、關內侯黃敞 五十多年過去了,漢宣帝於元康元年(前65年)採取寬容的政策,開皇家廟藏 ,查閱舊籍,下詔各級政府尋求先世功臣之後,除罪復家,加爵受賞。 這一次 ,受詔復家的功臣之後有136家,都恢復了爵位(不是原先的爵位,低得多),令 他們按時奉祀先人,世世不得斷絕。 黃極忠的玄孫之子(六世)黃調於元康四年(前62年)受詔復家 ,爵位是公乘 (八級爵位,和黃極忠的二十級列侯錯了 十二級 ,可能有年俸 ,有房子,有土 地,地位可能低於縣令)。 在那個時代,也不錯了,這樣又過了五六十年,到了公元1年。漢平帝又想起了 昔日的功臣後代,他又封113人 為關內侯,包括黃極忠的後人黃敞。不知道黃敞 是否為黃調的後人。 關內侯次於列侯,可世襲,無土,寄食所在縣,位同上卿。 黃敞的爵位由八級的公乘變為十九級的關內侯,連升了十一級。黃敞在王莽執政 時,應該不會受到衝擊。 不久前,我在網上還見到了他的關內侯印。 到了東漢初年,邔侯家族的政治地位就受到了較大的衝擊,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 3 司徒黃尚 到了東漢中葉,邔侯家族又出了一位名人,他就是司徒黃尚。 黃尚,南郡人(今湖北宜城),字伯河。漢順帝陽嘉三年(134年)十一月由大 司農升為司徒(三公之一,位極人臣),138年八月被免職。 據《後漢書》卷六十一 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記載:「尚,字伯河,南郡人也, 少歷顯位,亦以政事稱。」 據酈道元的《水經注》卷二十八沔水記載:「…沔水之左,有騎城,周回二里許 ,高一丈六尺,即騎亭也,縣,故楚邑也。秦以為縣,漢高帝十二年,封黃極忠 為侯國,縣南有黃公墓,墓前有雙石闕,雕刻甚工,俗謂之黃公闕。黃公名尚, 為漢司徒…」 從這幾句話可以看出黃尚死後埋在黃極忠昔日的封地,古人有出生於那裡,死後 葬那裡的習慣,可見黃尚生於古邔侯國。古人有聚族而居的習慣,湖北宜城在西 漢末年未受到衝擊,黃尚就是黃極忠的後人。 由於邔侯國在東漢併入南郡,因而黃極忠的後人為南郡黃氏。由於郡望產生於 東漢後期和魏晉,南郡黃氏在東漢只出了一個司徒,《後漢書》還沒有為他立傳 ,因而風頭比不上江夏黃氏的四世兩公(兩侯爵),一魏郡太守。再者,南郡和 江夏相鄰,不排除南郡黃氏融入江夏黃氏可能。 這一支黃氏起步早,人口眾多(東漢末年,人口應該超過千人),他們應該和今 天大多數黃姓應該有血緣關係。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教你如何與國外政要明星名人交流
※你收藏過哪些明星或名人的簽名?
※你為什麼喜歡孫紅雷?
※哪些藝術家、作家、音樂家、政治家、科學家優秀傳記電影值得推薦?
※[轉載] 全國姓張多少人 姓張名人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