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圖騰的思考——歷史文化反思之五

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後是龍的傳。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台灣]侯德建《龍的傳人》第二段》)

侯德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創作的《龍的傳人》這首歌,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傳到大陸之後,成為了十分流行的一首歌,即使是今天,這首歌仍然是經久不衰。因為很明顯,只要是中國人,都會為自己是「龍的傳人」而感到自豪。中國傳統文化的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和一個民族圖騰,即龍所組成的,其順序排列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這十二生肖中,除了龍以外,其他的十一種在現實中都是存在的,而龍在現實中則是不存在的。但是這十二生肖中,人們卻把龍這種現實中不存在的動物作為了中華民族崇拜的圖騰。然而,當人們對將龍作為崇拜的圖騰時候我卻填了這樣一首詞,這就是:

念奴嬌·龍的反思

追思太古,立圖騰,五帝三皇大禹。開闢中原商甲骨,更有傳承文武。一統強秦,紛爭豪傑,各自均稱主。江山似錦,能留多少詩句。 而今我溯根源,動蕩緣龍,角逐群雄赴。只嘆青天無二日,遺憾腥風血雨。內鬥宮廷,相殘手足,成敗煙雲去。周而復始,誰人尋得新路?

很明顯,我填的這首詞與侯德建《龍的傳人》那首歌相比,就是對龍圖騰進行著深刻反思,這正是我們對歷史文化進行反思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要反思這個問題我們不妨簡要地談談什麼是圖騰。

所謂「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思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等,即作為一個部落的標誌。圖騰崇拜是一種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圖騰一詞在原始人信仰中,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特定的物種。大多數情況下被認為與某種動物具有親緣關係,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關係,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係,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如中國就是將龍作為自己的祖先。

「圖騰」還有第二層含義,就是「標誌」的意思。這就是說,圖騰起到了某種標誌作用。圖騰在原始社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表現為,它是最早的社會組織標誌和象徵;它具有著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係、維繫社會組織和互相區別的職能;同時又表現出通過圖騰,並且得到圖騰的認同,因此受到了圖騰的保護。最典型的就是中國將龍作為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的圖騰。圖騰作為標誌其作用幾乎體現在各個方面,這就是:

旗幟、族徽如夏族的旗幟就是龍旗,一至沿用到清代。歐洲許多國家都以鷹為標誌,這是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傳統。羅馬的古徽是母狼,後改為獨首鷹,東羅馬帝國成立後,又改為雙首鷹。德國、美國、義大利等為獨首鷹,俄國的原始圖騰為熊。後來改為了雙首鷹,表示自己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者。

服飾如我國瑤族的五色服、狗尾衫用五色絲線或五色布裝飾,以象徵五彩毛狗,前襟至腰,後襟至膝下以象徵狗尾。畲族的狗頭帽。(據傳說,盤瓠為人身狗首形象。

紋身如廣東人稱自己是龍種,綉面紋身,以表示自己是蛟龍之子,入水可免遭蛟龍之害。

舞蹈即模仿、裝扮成圖騰動物的活動形象而舞。如塔吉克人舞蹈就作鷹飛行狀,以表示對鷹的崇拜。

談到了什麼是圖騰之後,緊接著要說明的就是龍在什麼時候成了中國的象徵,最早的龍的圖騰在哪裡?中國最早的圖騰根本不是龍。司馬遷《史記》中我們可以看到,從五帝之首的黃帝,即公孫軒轅開始。《史記》的附錄中又談道,五帝之前還有三皇,即燧人、伏羲、神農(炎帝)。人們又將華夏人說成是炎黃二帝的子孫。但是,當人們將華夏人說成是炎黃二帝子孫的同時,又說炎黃二帝的母親是女媧,我們所聽過有關「女媧造人」、「女媧補天」等傳說似乎說明了這樣的問題。因為女媧有一個「女」字,使我們認為似乎表示的就是母系氏族社會。還有就是中國姓氏中的「姓」字是由「女」和「生」兩個字組成的。從字面上理解不難看出,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是由女性所生。既然是這樣我們便不難推導出,當人類處在母系社會的時候女性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這時又使我償想起了今天我們在一些景區,看到人們將一些因地質變化而形成的岩洞說成是女性的生殖器,並且對女性生殖器表現出一種十分崇敬的心理。不難看出,這就是母系社會對女性崇敬心理在今天仍然有著很大的影響。由此可以說那個時候就有了圖騰,這就是將女性生殖器作為部落崇拜的圖騰。因為在人們看來,女性生殖器表現出一種崇高,所有的人都是女性生出來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入到父系社會之後男性佔了統治地位,這時在部落中又有了新的圖騰。據傳說黃帝統一中原以前是以「熊」為圖騰的。打敗了蚩尤統一中原之後黃帝為了安撫歸附的部落,放棄了原來的「熊」圖騰,使用了一種新圖騰,這種新圖騰就是「龍」,它是由原來的「熊」圖騰的頭部和一種「蛇」圖騰的身子組合而成。後來的龍發展到是數種動物的綜合,這就是馬、牛、鹿、鷹、蛇、鱷等的綜合。龍是馬的頭、牛的耳、鹿的角、鷹的爪、蛇的身和鱷的尾等組成。當出現了文字之後,這一象徵著華夏民族的「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形成文字。人們可以從殷商出土的古老的甲骨文中可以找到「龍」字。還可以從出土的遠古時代陶器碎片上找到「龍」的圖案。例如,1987年在河南省淄陽發掘了一處距離今天6000多年仰韶文化早期的大墓,在男性墓主身邊出土了一條用蚌殼堆塑的龍,這是目前我們見到的最早的龍了,人們將它稱為「中華第一龍」。此外,在內蒙古還出土了一個玉龍,樣子很漂亮,它的身體細長,彎曲成C形,龍頭很像豬。這個豬頭形玉龍也有五千多年的歷史。還有就是在距離今天三千年左右的商周時期,龍常常出現在青銅器和骨器上。那時的甲骨文(中國西北部的內蒙古出土)中就有了「龍」字,僅僅「龍」字的寫法就有一百多種。總之,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七千多年的新石器時代開始,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一直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說明了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澱,即華夏民族、華夏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常令中國人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以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許多國家的認同。

當我們談了上述問題之後所要說明的就是,必須對龍圖騰進行深刻反思。如何反思龍圖騰呢?我們必須先指出龍圖騰的象徵,及其對社會發展產生出的消極影響。因此可以從這些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是表現為龍象徵的是皇權。中國古代的皇帝都稱自己為「真龍天子」。作為具有著至高無上的皇帝來說,是「天上的龍」。我們可以看到,皇帝穿的是龍袍,坐的是龍椅,皇帝所用的一切都有龍的標誌。皇帝的身體稱為是「龍體」,皇帝發怒時被稱為是「龍顏大怒」……而這一切都表現出只有皇帝才稱得上是「龍」,並且在中國只有一個人。

二是表現為與虛無性。這就是說,在現實中是找不到龍這種動物的,龍只是由多種動物綜合而成。

三是表現為非雌雄結合的產物。這就是說,到目前為止,凡是有生命的一切,一般都是雌雄兩性之間進行性結合而產生的(當然,也有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上世紀九十年代英國克隆了一隻非性繁殖產生的叫做「多利」的綿羊,後來一些國家又克隆出了牛、猴子等)。至今我們所聽到的關於龍的各種故事中,無論說的是天上的龍還是海里的龍,或者是大江大河、湖泊中的龍……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龍的父母是誰。似乎使我們感到龍如同吳承恩《西遊記》中那個由石頭變成的美猴王一樣。

四是表現為是一種不食任何食物的動物。這就是說,在十二生肖中,其他十一種動物都是食具體食物的,如馬牛羊等,是食草動物,虎是食肉動物……人們偏偏不知道龍食的是什麼。這樣一來,似乎龍就是一種超自然、超社會的一種動物。既然是超自然、超社會的,因此表現出它是不受任何制約,獨往獨來。說到底,這也可以說龍既然象徵的皇權,就意味著龍不受任何制約。幾千年的中國社會中,帝王就是具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當我們談到龍的幾種特徵之後,最重要的就是指出必須反思龍圖騰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幾千年來我們這個華夏民族不斷地動蕩、折騰,實際上同龍圖騰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不能不說是受到了龍圖騰的影響。為了說明這個問題的,我們不妨對中國與歐洲圖騰進行簡要的比較。

我們知道,歐洲國家的圖騰多是以鷹為標誌,或者是單首鷹,或者是雙首鷹。當我們將龍圖騰與鷹圖騰進行比較的時候可以發現,二者有著不小的差異。歐洲不少國家將鷹作為圖騰可以說,鷹是現實中所存在著的動物。中國將龍作為圖騰表現為龍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完全是人們虛構的。因為一種圖騰是現實中存在的,並且象徵著一種精神,就使人們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奮發向上,如將鷹作為圖騰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表現出,認為鷹具有著一種一往無前的精神。以俄羅斯將鷹作為圖騰為例,其中之一就是表現出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人們勇於探索、勇於進取。我們可以看到,十八世紀以後俄羅斯出現了許多的科學家,如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1792——1856年)提出了非歐幾何,從而對歐氏幾何提出的觀點予以了顛覆。主要表現在:

歐氏幾何認為,同一直線的垂線和斜線相交;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存在相似的多邊形;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可以做且僅能做一個圓。

羅氏幾何卻提出了相反的觀點,這就是認為,同一直線的垂線和斜線不一定相交;垂直於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當兩端延長的時候,離散到無窮;不存在相似的多邊形;過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不一定能做一個圓。他提出的這些觀點為後來愛因施坦創立相對論提供了數學方面的指導。

還有就是俄國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1907年)創立了化學元素周期表,指出按照原子量大小排列起來的元素,在性質上呈現明顯的周期性變化;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或者是原子量相近(如Pt,Ir,Os),或者是依次遞增相同的數量(如K,Rb,Cs);各族元素的原子價(化合價)一致;分布在自然界的元素都具有數值不大的原子量值,具有這樣的原子量值的一切元素都表現出特有的性質,因此可以稱它們是典型的元素;原子量的大小決定元素的特徵;應該預料到許多未知元素將被發現,例如排在鋁和硅後面的、性質類似鋁和硅的、原子量位於65~75之間的兩種元素;當我們知道了某些元素的同類元素的原子量後,有時可藉此修正該元素的原子量;一些類似的元素能根據其原子量的大小被發現出來。正如門捷列夫所指出的,周期律的全部規律性都表述在這些原理中。其中最主要的是元素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隨著原子量的遞增而做著周期性的變化。很明顯,在很大程度上講,就是與鷹的這種圖騰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就是表現出一種一往無前的精神,看準的目標就堅決地走下去。

我們再看看中國將龍作為圖騰的情況,這就是龍這種現實中不存在的、作為多種動物綜合的虛構物正如我們所指出的,由於象徵的是皇權,就是決定著為了從帝王到平民,總是存在著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首先表現在爭奪帝王之位上。我們知道,皇帝在中國古代具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歷朝歷代中皇帝只有一個,而不能有多個,這就是中國文化中所談到的「天無二日,土無二王」。雖然天下不能有第二個皇帝,但是卻可以人為地決定由誰來當「天上的那個太陽」,人間的那個君主。正是因為可以人為的規定,就決定了為使自己成為「天上的那個太陽」,人間的那個君主,必然要進行著你死我活的鬥爭。這裡特別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為了使自己成為具有著至高無上的帝王,父子之間、兄弟之間自相殘殺,歷史上這樣的事是不勝枚舉。

我們可以看到,其中十分突出的就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商臣已經被父親楚成王立為了太子,但他急於要繼位卻逼父親自盡。父親在自盡之前提出要想吃熊掌,商臣認為這是父親在拖延時間等衛隊來救他。便借口說熊掌難熟,逼父親快一點死,使自己奪得了王位,商臣就是後來的楚穆王。還有就是隋文帝楊堅的次子楊廣,為了使自己能成為皇位繼承人,採取各種手段博得了父親的歡心。楊堅便於公元600年(開皇二十年)廢了太子楊勇,不久立楊廣為太子。楊廣成為了太子之後,又於公元604年8月13日(仁壽四年七月十三日,)害死了楊堅,緊接著即皇帝位。這時又偽造楊堅的遺詔縊殺楊勇,從而翦除了對自己帝位威脅的有關人員。同樣,被稱為一代聖君的唐太宗李世民作為秦王的時候,於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分別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從而成了大唐皇帝的唯一繼承人。這就是迫使李淵立自己為太子,不久父親不得不將皇位讓給了他,使他成為了大唐皇帝。很明顯,這就是為了爭得帝位,父子之間、兄弟之間進行的自相殘殺。這一切都是龍象徵著皇權的結果。因為只有奪得了皇位,才能使自己成為那個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真龍天子」。但是天子只有一個,帝王的兒子雖多,但只能有一個兒子繼承皇位,就決定了想成為「真龍天子」的那個兒子必須清除掉其他的兄弟,甚至清除掉父親,自己才能繼承帝位。這是對於帝王之子之間的關係而言就叫做宮廷鬥爭。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帝王之子爭奪帝位的歷史。

龍圖騰所造成的影響除了宮廷鬥爭中為爭奪帝王之位子弒父,兄弟之間手足相殘這種情況以外,就是所發生的改朝換代。我們已經談過,雖然是「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但並不是說「天上有了這個太陽」,或者是人間有了一個帝王之後,人們就會安分守己。而是說照樣有不少的人會爭這個皇位的。事實上就是這樣,「龍袍」就是一件,「龍椅」就是一把。但是許多人都想穿這件「龍袍」,或者是想坐這把「龍椅」。如何才能穿上這件「龍袍」,或者是坐上這把「龍椅」呢?對於一些野心家來說,就是利用政府的腐敗,人民與政府之間矛盾的日益尖銳化,對人民進行反對現政權的煽動,使之從中得利,從而「穿上這件龍袍」,或者是「坐上這把龍椅」。這裡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就是當他們煽動起人民從事反政府行為,並且發生了民變的時候,便在各處稱王,即「草頭王」。本來只有一件「龍袍」,或只有一把「龍椅」,這時變成了許多件「龍袍」,或許多把「龍椅」。然而,由於「龍袍」只能有一件,「龍椅」只能有一把,就決定了這些「草頭王」自己製造的「龍袍」、「龍椅」,與當朝君主的「龍袍」、「龍椅」只能留一件「龍袍」,或者是只能留一把「龍椅」,其他的「龍袍」、「龍椅」必須毀掉。如何留下一件「龍袍」、或一把「龍椅」呢?這就是他們之間進行著「決鬥」,而這種「決鬥」就不是像打擂台那樣,用拳頭對打,或者是用腳踢。這種「決鬥」是不同政治集團之間的戰爭,並且是將千千萬萬的人捲入進去的戰爭。這就決定了為爭得這件「龍袍」,或爭得這把「龍椅」,是以千千萬萬人的生命為代價的。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又可以說,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個從大一統的王朝,到稱雄割據、內戰,即「奪龍袍」、「爭龍椅」,再到建立大一統的王朝這樣一個改朝換代的歷史。因此十分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同樣我們還可以說,龍圖騰的消極性也影響到了廣大人民中。我們可以通過許多人趕在兔年結婚來說明。只要人們留心觀察便可以發現,兔年結婚的人一般都要超過其他年結婚的人。為什麼兔年結婚的人特別多呢?根據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就是兔年過後是龍年。年輕的戀人趕在兔年結婚就是想著爭取在龍年生一個屬龍的孩子,即「龍子」。因為幾千年來將龍作為了中國的圖騰,龍既象徵的是皇權,同時又象徵的是出人頭地,就使幾乎中國的父母有著「望子成龍」這樣一種心理,從而許多的人趕在兔年結婚,爭取在龍年生一個「龍子」,正是這種心理的表現。然而正如我們所說的,「真龍天子」只有一個,那些趕在兔年結婚,在龍年所生的孩子真的能成為「真龍天子」嗎?這種概率不僅是微乎其微,而且可以說幾乎就是零。對於一般百姓來說他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即使是在龍年生的孩子也不可能成為「真龍天子」的。為什麼他們又想著在龍年生子呢?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對自己生「龍子」的理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頭地。

出人頭地是怎樣表現出來呢?我們可以看到,數千年的歷史,並且一直到現在,中國人所想的出人頭地並不是想著成為什麼科學家,某個領域內的專家等,而是想著成為擔任某個職務,掌握著很大權力的官員。事實上就是這樣,只要我們認真讀《二十四史》及有關史書便可以發現,這些史書除了編撰以帝王為主的「紀」以外,佔主要部分的「傳」都是從一品官的丞相到最低一級的七品縣官。這些史書也介紹了一些古代的科學家、發明家,如《明史》介紹了藥物學家李時珍,但卻是將他列在「方伎」這部分中。實際上方伎同戲子(也有將方伎與戲子等同)一樣,屬於不入流的人。那些成為各級官吏的人則是十分高貴的人,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就是這樣,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當我們對龍圖騰進行反思的時候必須指出,這也是社會動蕩、折騰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很明顯,一個國家帝王只有一個,官員卻有許多,但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卻是非常分少,而且職務越高的官是越少,如丞相這樣的一品官與帝王一樣,一個國家也是只有一個。由於龍圖騰的影響,對於廣大平民百姓來說,雖然根本不可能成為帝位的繼承者,但中國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卻使他完全有可能成為各級官員。這就決定了為了爭得某個官職可以不擇手段,甚至進行著你死我活的爭鬥。我們清楚地看到,古代除了宮廷內部為爭奪皇位進行著你死我活的鬥爭以外,就是在官場中進行著爭奪官職的鬥爭,這種鬥爭同樣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由於人們將成為政府官員看成是最高的榮譽,就使人人都想著躋身官場,躋身官場之後還想得到更高的官職。如同爭奪天子之位一樣,雖然官職有不少,但卻是極其有限。這就是說,官職就是那麼幾個,但想得到官職的人卻是很多。當某個人擔任了某個官職之後,對於官場上的其他人來說,並不是安分守己,由他來統治自己,而是也在想方設法使自己成為某個職務,或某個級別的官員。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與宮廷鬥爭一樣,在各級官場上也是進行著你爭我斗,並且不惜一切手段。官場上的勾心鬥角雖然不會像宮廷鬥爭,或者是像佔地稱王那樣,造成國家大的動蕩,但同樣對社會造成了許多極其不利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種情況下不是將精力放在人民的利益上,不是從國家、社會的利益出發,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登上權力高峰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禮義廉恥等,都可以拋棄。我們可以看到,在仕途上表現出得志的時候便到了得意忘形的地步,對於得志者來說,他所聽到和看到的就是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無論走到哪裡,身邊都有一幫人前呼後擁。由於仕途的險惡,當他得志的時候可以說,就意味著跌落的因素早已存在著。一旦他跌落,這時原來對他溜須拍馬、阿諛奉承的人便對他落井下石。不僅如此,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還會對他添油加醋。認真分析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這種狀況使整個社會處在一種折騰之中。這時我們又可以說,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也是一部官場鬥爭的歷史。因此十分值得我們進行認真反思。

我們所談的問題說到底,就是當廣大的中國人以自己是「龍的傳人」感到自豪的時候,卻沒有認識到這種將龍作為圖騰的文化已經給中國帶來了許多消極影響。我們對此進行理性分析的時候便可以說,如果沒有認識到其中的消極因素,沉醉在「龍的傳人」中,那我們將永遠不會從這種內鬥、折騰的陰影中走出來。


推薦閱讀:

狼圖騰
20個瑪雅圖騰
中國百家姓姓氏圖騰
從苗族的風俗信仰及圖騰崇拜看族源
你用來涮火鍋的羊 在古代竟曾被奉為神明圖騰

TAG:歷史 | 文化 | 思考 | 歷史文化 | 圖騰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