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之於李白詩歌
意象之於李白詩歌
在過去的詩歌學習中,我們學過許多詩歌鑒賞的方法,比如朗讀、聯想、想像、鍊字等等。今天,我們嘗試從詩歌意象這個角度切入詩歌欣賞。
什麼是意象?
比如楓葉在自然界中是一個客觀的存在,這種客觀自然的存在,沒有喜怒哀樂,沒有悲歡離合,在詩歌鑒賞上我們稱客觀物象,但它一旦成為詩人的描寫對象的時候,它就融入了詩人的感情,具有了人格意趣,這個客觀物象我們稱為意象。
比如在王實甫的《西廂記》中,有這樣一句唱詞「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這是崔鶯鶯在十里長亭送別張生時的詠唱,當時離情正苦,所以滿山紅葉在崔鶯鶯與張生心中便成了點點離人相思血淚,這時的楓葉便染上了崔鶯鶯與張生無限的離別愁緒。楓葉在這裡就是一個意象。
再比如在潯陽江頭夜送客的時候,白居易由於謫居的心情的惆悵與朋友即將離去的哀怨,所以他感覺到周圍景物是無限的凄冷。於是寫出了「楓葉荻花秋瑟瑟」千古名句,這時的楓葉在白香山的眼中便具有了無限的愁思。楓葉在這裡也是一個意象。
所以當客觀的物象帶上了詩人的感情,思想、人格意趣的時候,我們在詩歌理論上稱之為意象。意象本身是詩人在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情感體驗中產生的一種非常個性化的情感。但是由於幾千年來文人墨客的反覆吟唱,就讓意象帶有某種約定俗成的感情色彩,它不再是一種個性化的表露,而成為整個民族的審美共性。
比如楓葉可能在加拿大是整個民族精神的象徵,而在中國人的心中,楓葉卻表示離情。又如杜鵑在很多外國的詩歌中象徵春天的使者,它的叫聲帶來了春天的希望,然而在中國,杜娟由於望帝啼鵑的故事,在中國人的心中成了哀怨之鳥、怨恨之鳥。的古典詩詞中,不論是明代傅全銳的《杜鵑》「幾年帶血叫蒼天,日暮春殘墮草煙,不信歸家能語諤,化為亡國苦啼鵑。」還是李白的「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杜鵑這個意象都給人們帶來了非常凄婉哀怨的愁思。
在大量古典詩詞中,詩人往往藉助大量意象來表達感情,來創設情境,來表達自己的創作風格。
今天就通過一位詩人的詩歌的解讀來感受一下詩人的創作風格,來體會通過意象來表達感情以及他所創造出來的意境。
這位詩人是誰,先來看這樣一首詩。「 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就安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寥寥數語,李白豪情勃發,狂放不羈的形象已經呼之欲出了。提到李白,我們不由得提到酒,他是詩仙,也是酒聖。李白與酒的故事非常多。請一個同學來說說李白與酒的故事。(醉酒撈月)
李白與酒的的故事有個非常浪漫的結局。不久之後這個老漁夫就聽到仙樂飄飄。李白白袍飄飄,坐駕長襟,羽化成仙而去,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他有如此偉大而浪漫的色彩,連他的死也給他抹上了瑰麗的奇幻的美麗的顏色。
酒給李白帶來了無限的浪漫、無限的傳奇,酒也是李白詩歌中出現的最為頻繁的意象,也是不可缺少的意象,但是有一位詩人就李白與酒的浪漫與傳奇提出了疑議,宋代的王安石這樣說「李青蓮最是淺薄,十句九言酒耳,如何能比追老杜」,王安石的評價相當的尖銳了,認為酒是李白無聊淺薄的宣洩,你認同王安石的觀點嗎?李白借酒要表達什麼感情?我們來放聲朗讀李白的《月下獨酌》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賞析: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角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 --借酒寄託自己的孤獨、無奈和憂傷
烈士擊玉壺,壯心惜暮年。
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漣--敲擊玉壺,吟誦曹操的詩篇,曹操壯心不已,李白功業未成,表明他理想破滅的愁緒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窮愁千萬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雖少,酒傾愁不來 」 --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台--
-------王安石的想法太過於片面了,借酒表達了他的苦悶,酒不僅是李白的心愛之物,更是他表達情感、表達理想的媒介物,她通過酒可抒發他的許多情感,表達了志向,王安石比較現實,王安石欣賞的是比較嚴謹的入世的儒生,杜甫也是現實主義思想比較濃的,比較欣賞杜甫的這種風格,所以他未必能認同理解李白的思想境界,對於李白的豪放自由不太贊成。李白是浪漫派詩人,需要以夢幻境界為基礎,李白的酒也是他構成夢幻境界的必需手段。
李白詩歌中最大的寄託就是消愁,李白一生希望能夠大濟蒼生,但抑鬱不得其志。所以在很多詩歌中他都表達懷才不遇的苦悶,如我們熟悉的《行路難》中的「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還有《蜀道難》中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用徒步上青天之難比作蜀道之難,用蜀道之難比作人生道路的艱難,都是他對前途茫然的一種表現,對於人生道路的艱難,他悲憤到「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撂下,離開坐席,拔下一隻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瞻望前程,只覺路途崎嶇,歧路甚多,不知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竟而高呼「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所以李白一方面壯志難酬,滿腔的悲憤;另一方面,現實的黑暗使他相當的憤怒,相當的不滿,這個時候,何以解憂呢?在當時無奈之下,他只能選擇「唯有杜康」,他只能借縱酒表達壯志難酬的激憤之情。借酒構築夢幻境界,但如果僅限於此,僅停留於夢幻之中,李白就不是李白了。他就流俗於魏晉時期那些躲避於竹林之間的竹林隱士了。李白自有他的執著與激情,這些在他的登峰造極之作的《將進酒》中有著非常淋漓盡致的體現,《將進酒》最富激情的詩句是哪句。
一、 開頭,————表現出曠達開闊氣勢,比喻詩人的心胸那麼的寬廣與第二句結合起來,用黃河的浩大氣勢與永恆襯托出生命的渺小
(欣賞前兩句的對比就是傳達出深沉的哲思)
每個同學讀詩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感受
二、「將進酒,杯莫停」喝吧~~~~~不要停傳達出豪放的心胸對自由的憧憬。
找到不同的詩句,但都無不例外地提到曠達、豪放,這就是李白借酒表達的另外一種情思。「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每個人都為這首詩傳達出的曠達和豪放所折服。正是這種豪放,這種曠達,因為這種自信,這種傲岸,讓他的酒完全不同於曹操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的那種蒼涼,也不同於陶淵明飲酒之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的那種恬靜,更不同於阮籍嵇康的借酒遁世的消極與無奈。所以,就是這種酒,這種自信與曠達,讓李白超越了自我,也是這個酒讓他顯得更清醒些。所以,他非常有豪情地詠出最後幾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在他的生命中,「五花馬,千金裘」是一種世俗的生命狀態,代表著榮華富貴,酒讓李白徹底地清醒了,「五花馬」如何,「千金裘」如何,功名如何,利祿又如何,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罷了,所以,李白將詩、酒和生命完全的融為一體。一方面,他借酒表達壯志難酬的激憤,另一方面借酒表達豪放豁達的意氣和胸襟,展示曠達隨意的人格魅力,這是李白借酒傳達的感情和人格魅力。
如果說酒是李白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載體,李白的詩歌中,還有一個意象,雖然不多,但在李白的詩歌中卻是最有個性色彩的意象,就像馬之於杜甫,菊之於陶淵明,梅之於陸游。這個意象是什麼?月亮?大家看一下,馬,菊,梅都能傳達出詩人的性格與追求,李白的詩歌中,大鵬特別能體現他的個性與追求。如《上李邑》,在這首禮拜年輕時候的大鵬之作中,他幾乎以大鵬自喻了,在詩中,他說到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大鵬是如何的不平凡,哪怕在蒼茫無風之時,依然能讓波濤洶湧,他說道「假令風歇時下來, 猶能簸卻滄溟水」。但是如此不平的大鵬,在世界上卻是孤獨的。沒有人理解它,大家甚至在嘲笑他,詩中說」時人見我恆調殊,聞余大言皆冷笑」。世人對他是冷漠,但他卻不以此為意,依舊自信傲岸,「宣父猶能畏後生, 丈夫未可輕年少」,孔子猶有「後生可畏」的感慨,更何況於平常人呢?在這首詩中,李白完全以大鵬自喻了,體現自信傲岸的理想性格。
這裡要問大家一個問題,李白在選擇意象時,為什麼不選擇鳳凰、蒼鷹、鴻鵠作為自己寫作的對象,而要捨近求遠,選擇很多人都很陌生的意象呢?蒼鷹也很矯健、鳳凰也很高貴、鴻鵠也很高瞻遠矚,為什麼不選擇它,而要選擇大鵬呢?
因大鵬的出來氣勢雄偉壯闊,李白屬於豪放不羈,他喜歡的意境比較壯闊的作為自己選擇的對象,如黃河長江這樣的意象比較能體現自己豪放的性格,
————我們學過的《逍遙遊》里提到過的大鵬代表的豪放壯闊的特點,李白除了莊子的賦予的自由豪放及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之外,李白自己還賦予大鵬一種特徵。20歲時,李白寫了一篇《大鵬賦》在大鵬賦中,李白認為大鵬是自由的象徵,蒼鷹和精衛忙於俗物(世俗之物)。而鴻鵠和鳳凰受神仙圈養(受神仙的指使),只有大鵬是自由自在的翱翔天地之間。不受任何任何拘束,而自由是李白靈魂的核心所在,所以李白借大鵬這個意象不僅要傳達出他豪放性格遠大的理想抱負,更主要是體現他對自由的追求,因為李白這個人不願受禮教約束得,他一生需要的是「男兒百年且樂命,何須循書受貧病? 男兒百年且榮生,何須循節甘風塵?」為此,他甚至不參加科舉考試,即使功成名就之後,他願意做的事情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人英。」借大鵬更能傳達出對自由的嚮往與渴望。
大鵬與酒是李白詩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意象,但出現的最多的不是酒,也不是大鵬,而是我們更熟悉的「月亮」,李白關於月亮的詩句非常的多,大家能不能背誦有關月亮的名句,這個組的同學,看我們最終停住在哪個組上?每個組一句,從第一組開始,自己站起來說。————非常多,比老師了解的多了,有些不甚至不敢重複,因為似乎我沒有聽說過。
李白與月亮的關係確實非同一般,當屈原蒼茫問天的時候,人類不過是個非常微小的生靈。當曹操在吟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的時候,他也不過是極力把自己融入自然。而李白不一樣,李白與月亮是平等的。他看來,月可以攬,「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明月可以質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明月可以邀請「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明月可以信任,可以代替自己陪伴朋友,「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甚至明月可以賒,「暫就東山賒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明月對李白也特別夠意思,當他想去玩的時候「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當他想家的時候「月出峨眉照蒼海,與人萬里長相隨」。在李白看來,月亮就是他,他就是月亮,他與月亮融為一體。
在這個意象中,李白寄予了什麼樣的思想特點?不知道同學對這個問題有沒有自己的了解。大的問題:
——李白許多詩歌都有月亮,所以所包含的東西就非常龐雜。如「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表現的是壯闊的美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表達的是高潔理想境界的嚮往與追求。「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寄託的是對朋友的思念。「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是詩人孤獨失意的心情的反映。月亮是宇宙永恆的象徵,「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寄予人事匆匆,人生有限的思考。
相當精彩的見解幾乎可以擴張成一篇李白與月亮的論文了,李白與月亮的聯繫也相當的複雜與深刻,如果單價有興趣的話,可作更深一步的研究,有一篇論文叫做《李白詩歌世界中的月亮》,還有一篇叫做《月亮世界中的李白》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參照這兩篇文章,對月亮在李白詩歌中所代表的一切進行深入的研究。
剛才我們分析了酒、大鵬、月亮三個意象在李白詩歌中表達的感情及創設的意境,其實,在李白的詩歌中,還有很多意象是常用的,如落日,孤城,黃河,這些意象雖然意蘊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特別能體現李白的「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豪放氣勢。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有非常豐富的意象群,這些意象都有約定俗成的含義,我們課前已經布置大家尋找熟悉的意象我這裡也列舉了大家熟悉的意象,大家看看這些意向經常表達什麼感情。
雁 思念家鄉,盼望歸家的感情。鴻雁是大型的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大雁總是結成「人」字或「一」字集體遷徙,所以孤雁更是經常象徵孤苦漂泊的遊子。
梧桐 西方人的眼裡如法國梧桐象徵浪漫,而是經常表達幽冷、感傷、落寞的情緒。
夕陽 日落西山自然給我們衰落凄涼之感,如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也是客愁思家的符號。如我們熟悉的《天凈沙秋思》。
簫 笛聲清亮,簫聲哀怨,笛和簫在古典詩歌里都代表哀怨愁苦的情愫,但簫比笛更為幽怨,更為纏綿些,比如「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那種失落,那種惆悵,以及「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 將軍白髮征夫淚」的那種悲傷的感覺。
古典意象非常地豐富,他也常常是我們閱讀詩歌的障礙,我們課堂的時間有限,不可能一一介紹,希望你們回去查閱更多的資料,,豐富我們腦海里的意象群,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