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三代人之間的近與遠
當今的德國祖父祖母這一代人,也許曾經生活在二戰的陰影之下,卻是不存在納粹嫌疑的一代人。他們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身體健康,髮式新穎,衣著時尚,敲著iPad,喜歡四處旅遊,見多識廣,是新一代的祖父祖母。
現在的祖孫三代關係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親密。但親密中又保持足夠的距離,讓這種親密的關係能夠維持下去,不受到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現的矛盾的困擾。理性的德國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第三代來到世上後,大多數德國人奉行的是父母負責孩子的教育,祖父祖母提供參考的生活模式。也有一種說法是:父母親是負責給孩子上規矩的,是嚴格和不講情面的,是唱黑臉的;祖父祖母則是專職寵愛和嬌慣孫輩的,是不講原則的,是唱紅臉的。孩子大多數時間都是和父母親生活在一個屋檐下,祖父祖母有自己的居所。大家各司其職,井水不犯河水。
就像我的鄰居,時不時幫助兒子媳婦照顧孫兒孫女,按理說吧,爺爺奶奶應該在第三代的姓氏上,(注意,這裡是指姓氏,而不是名字哦)有所發言權,但他們老兩口不摻和,隨小兩口決定讓孩子隨了母親的姓氏。他們心裡肯定是有想法的,但想法歸想法,行動起來卻是按照道理來:那是兒子媳婦的私事,是他們在給自己的孩子起名字,他們有決定權,而不是作為公公婆婆的我們。
這個媳婦還是我為了寫文章方便叫做的媳婦,他們已經有一兒一女了,但是還沒有結婚。這也是兒子媳婦的私事兒。輪不到老兩口發言。據鄰居說,孫女出生的時候,媳婦大度地說,要不然老二跟爹姓,這樣爺爺奶奶高興。爺爺奶奶說,可別這樣,還是像哥哥一樣跟媽媽姓的好,不然外人還以為是兩個爹生的呢。我聽了,簡直覺得像網路上的段子一樣好玩,鄰居兩口子也覺得可樂極了,大家笑成一團,就發生在去年的聖誕晚宴上。
鄰居說,兩個孫子孫女每次一來她家裡,就嚷嚷著要吃奶奶做的蛋糕,或冰箱里的草莓或香草冰淇淋。以前媳婦還提抗議說,不能讓孩子們吃那麼多的甜食。奶奶終於忍不住發話了:「我心裡有數的。不會給太多。」鄰居對我說:「在我家裡,我可不會拒絕孩子們的合理要求,那我還是奶奶嗎?在她家裡怎樣,她說了算。到我這裡,就得按照我的規矩來。」她捂著臉偷笑道:「安娜再也不啰嗦什麼了。」
是的,爸爸媽媽的功能不同於爺爺奶奶的作用。孩子每天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不僅有言傳身教的責任,還有給孩子灌輸健康飲食的義務。有的東西不能天天吃,有的事情不能日日做。父母親更多的職責是養育和教育。只要規矩上好了,孩子從小明白做人的道理,懂得為人處事的原則,偶爾被祖父母嬌寵一下,只會感覺到被更多的人疼愛,感覺到人世間的和諧與美好,而不會因此滋生出驕奢和狂妄自大的毛病。因為他們的祖父母也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一代人,他們對孫輩適當的寵愛是不可避免的,但不會肆意否定子女對孫輩的合理教育。只有這種不橫加干涉子女的私生活,尊重子女、尤其是媳婦女婿對孫輩的教育與管教的生活模式,才會有相安無事又親密接觸的祖孫三代的生活模式。
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歷史學家在研究中得出結論,德國的三代人之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相互之間那麼理解、那麼相互幫助。在工業化社會之前,每一代人更多的是各顧各,哪怕有那些想像中的田園風光式的大家庭生活,只是存在於人們的幻想之中。一位十八世紀的婦人,是沒有能力在哺育了自己的八個子女之後,再去幫助撫養自己的24個孫子孫女。這種充滿凝聚力的大家庭的美好畫面來自於十九世紀富裕階層的描繪。真正要實現它,還需要一個世紀的時光。現代人擁有比前人更健康的體魄,更完善的養老保險,和三代人之間更平等、更相互尊重的和諧關係。只有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三代人之間才學會了如何更輕鬆愉快地彼此相處,就像現在許許多多德國家庭所做的那樣。
21世紀的德國人,老少之間或說三代人之間,比以往的任何時代都要更貼近,這既指思想觀念的接近,也指生活方式的相似。德國有關的統計數字得出的結論是:六歲以下的孩子,每三個孩子當中,在一周里,就有一次是祖母或外祖母在照顧。算下來,就是一個月有47個小時,30%多的孩子歸祖輩照看。祖輩們不僅很樂意付出自己的時間與精力,而且10%的退休金也都心甘情願地納入了給孫輩們買禮物的開銷中。
德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老年問題研究家、海德堡大學老年病學學院院長Andreas Kruse教授曾經說道:「當年老的一代學會,不再把目光放在孩子和孫子身上,而是過自己的生活;當三代人之間能夠自由而靈活地相處,大家都能夠做到,保持內心的親近,和外部的距離時,家庭生活就會變得愉快而輕鬆。」在這位學者看來,大家庭幸福生活的公式就是:保持距離感的親密度。不多不少,恰恰正好。不是出於被迫,而是自覺自愿。這就是生活中一種相處的藝術。
人和人不一樣,每個個體都千差萬別。能不能與長輩和睦相處,既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幸運,或者就像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緣分。有的德國人特別喜歡一大家子湊在一起過聖誕節,一起新年守歲,一起過每一個家人的生日,就好像我員工的老婆,公司聚會的時候,她和我聊天,她大概50多歲吧,有六個兄弟姐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伴侶,倒不一定都在婚姻關係中。他們差不多每個月都要聚那麼一兩次,因為12個人就有12次生日,還不把下一代的生日算在內。她和老公既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父母健在的時候,三代同堂大聚會,都是一群愛玩愛鬧的人,與父母親關係特別親近,雖然不是一代人,但人投緣,人以群分,聚會在他們看來就是過節、就是放鬆、就是開心和幸福。父母駕鶴西去後,兄弟姐妹保持了家庭聚會的傳統,並且樂在其中,這是他們之間的緣分和幸運。
德國因為幼兒園的位置常年不足,所以常常可以看見或聽見不同的黨派在呼籲祖父祖母們發揮餘熱,積極照看孫子孫女。午休時,我的財務助手恰恰看見手機上的這類新聞,忍不住抱怨開了。她不屑地說:「嗨,長年累月沒有足夠的托兒位置,這明明是政府的無能啊,政府的醜聞啊,憑什麼轉嫁給祖父母呢?誰都沒有權利支配另一代人的生活啊!氣死我了。」我和她議論了一陣子,她不經意說起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才到夏天就開始憂心忡忡聖誕節得去拜訪祖父祖母,她這位朋友用詞比較激烈,她說:恨透了那些建議,不喜歡看見額頭上的皺紋,討厭聞到衰老、沉悶的味道。而我的助手恰恰相反,她喜歡自己的父母、祖父母,至少能夠調侃他們的個性,喜歡與他們在一起度過的閑暇時光。她說,我這可不是必須做的哈,而是自己能夠喜歡和接納,是自己心甘情願地喜歡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喜歡別人的權利。所以說,親人之間、尤其是三代人之間能夠相互接受、理解、信賴和喜愛,並非什麼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是一種幸運和幸福。這既是給予和付出,也是接受和接納。這樣的幸福和幸運,是需要付出努力,去獲取和去維護的。
德國著名心理學家和精神治療師、哥廷根大學GünterReich教授為幸福大家庭的形成指點迷津,他認為:每一代人都需要過自己的生活,和
擁有自己的生活狀態。上代與下代之間要有一定的間隔,這對於家庭幸福至關重要。父母親起到教育子女的作用,祖父母可以提出建議。在父母親的屋檐下,以父母的話為準則。如果這個規矩不能夠被重視,那麼就會引發矛盾。
聽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當新手爸媽與一歲小寶為了什麼芝麻小事糾纏不清的時候,祖父母能夠忍得住不多言不插手,哪怕這在他們這些有經驗的老人家眼裡看來是多麼可笑。而當祖父母與孫子孫女互動時,當老人們給孫輩們不厭其煩,或稱啰啰嗦嗦地講以前的老故事,或介紹老人眼裡的文化遺產時,父母得做到沉默是金,如果不能夠做到錦上添花的時候。這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不那麼容易的。
三代人之間的相處,需要忍耐,需要平衡,需要理性,光有愛是遠遠不夠的。
在親近與距離之間,在期待與失望之中,在付出與接納之時,少一點衝動與誤解,多一些思慮與規則,讓寶貴的相處時光,暈染著默默的謙讓與靜靜的歡喜。
推薦閱讀:
※八一八德國廚具(雙立人,福騰寶,菲仕樂)那些事兒
※那個秋天最調皮的童話——德國紐倫堡留給我的九大回憶
※德國柏林
※德國的反恐(下)
※如何根據臉型,挑選適合自己的眼鏡框?
TAG: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