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好這顆心》讀後感

修好這顆心,一個非常富有禪味的題目,僅這一題目就足以讓人蔘悟一生。作者星雲大師為禪宗臨濟宗傳人,文章採用對話錄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了啟迪心智,凈化靈魂的法門,讀後令人深思。

修好這顆心,顧名思義,是指這顆心而非那顆心,是人本原的心,未曾浸染的心,是人之初本善的心。

但這顆本善的心,「性相近,習相遠」,已經離我們很遠,很遠,太久,太久。

安心是世間最難的,西方人有諺「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人心」,如此大的人心要安定下來可想有多難。安心不但讓我們俗人犯難,既便是得道的高僧也猶豫,禪宗公案里記載了這一樣一段禪話,有一次佛教禪宗第二代領導人(二祖)慧可大師,到少林寺面見第一代領導人(初祖)達摩祖師:慧可第一句話就是:「請為我安心」,達摩回答到:「取你心來,我為你安」,慧可說「我心覓不得(心找不到了)」,達摩說:「我已經給你安上了」。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好的運氣,遇到貴人、高人為你安心,安心、找到這顆心還要靠自己。

這顆心究竟哪裡去了呢?它不在功名利祿中,就是在聲色犬馬里,再不就是安在了別人身上,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爭強好勝……佛經說:不安的心,能踏殺一切善法。所以要修好這顆心,首要的是找到這顆心,把心找回來,放回家,放穩妥,安定住了。

達摩面壁十年找到了真心,修成了正果。凡人要花更多的時間或者窮其終生去找尋這顆心。尋找的過程就是修練,找得到是緣法,就得道了。

心若安穩了則天崩地裂又能奈我何!安「心」才能處處牢。

心安定了還要不要修,佛學界是有爭論的。傳說南北朝的時候,佛教禪宗第五代領導人弘忍大師準備傳位給手下弟子,當時沒有競爭上崗,但大師還是想了一個類似競爭上崗的辦法來解決繼承的問題。他對弟子們說,大家都做一首偈語(有禪意的詩),誰做得好就將衣缽傳給誰。座下最用競爭力的弟子神秀作了一首偈語,「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首偈語強調了修為,修行,修心的意思,但是大師看後不以為然。後來禪院餐廳的廚師長(火頭僧)慧能也作了一首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據說慧能是個文盲,在佛教系統里智慧和有文化沒有直接的因果關係。但這首偈最終贏得了大師的贊可,因為這首禪詩強調的是人要發揮本心,本性,無需刻意而為,這種超然開悟的心態更加符合禪宗頓悟的境界。於是大師最終將衣缽傳給了慧能。

這顆心要不要修,如何修,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眾說紛紜。在這個問題上的爭論,不是人視力不及或者說視野不夠寬,而是處的位置和站的角度不同。假使你站在別人的背後,即便視力再好,那怕是1.6的視力,也只能看到人的後腦殼。橫看成嶺側成峰,高低遠近各不同,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星雲大師是強調修行的,修心的,並為修好這顆心開了三十二味「葯」,慚愧心、慈悲心、歡喜心等等,不一一列舉。星雲大師的用意很明顯,用心也可謂良苦,善念裝得愈多,那麼惡念便會沒有位置了,這一點符合經書里「諸善奉行,諸惡莫作」的宗旨。但這三十二味「葯」能不能發揮作用,能不能修好這顆心,還要看人有沒有善根,佛說佛只渡有緣人。星雲大師也說過「一粒種子,你把它放到地毯上、桌子上,它不會成長,因為地毯、桌面都不是它的緣分。它的緣分是土地、陽光、水分。」

可見,人要修好這顆心,就要使自已與「土地、陽光、水分」結緣,善的這顆種子才會在心中紮根、發芽、生長。

事實上,慚愧、慈悲、歡喜等等都是人本心所具有的品質,或者說是人本心的光環罷了,當然不是這「三十二心」所能涵蓋的了的,若以這些求修行,求精進,無異於緣木求魚,騎驢覓驢,徒增笑料耳。

推薦閱讀:

《立命之學》讀後感
孝經讀後感
田園情懷——《瓦爾登湖》讀後感
【讀後感】《梁寧-產品思維三十講》21-30
《無聲告白》讀後感

TAG:讀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