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以不斷的歷練,改變可笑的偏見

「沃爾沃的S60和S80一直是我的購車首選,不過覺得S80與自己的性格更像,現在我已經在駕駛它,我也是沃爾沃家族的一員了!」有粉絲在林書豪的twitter上向他請教買車心得,Jeremy這樣回答。2012年3月19日,沃爾沃汽車正式簽約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華裔新星林書豪(Jeremy Shu-How Lin)擔任沃爾沃汽車公司全球品牌和產品代言人,這是林書豪成名後在全球範圍內簽署的第一份個人品牌代言合同,彰顯了他對著名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汽車的信任和支持,也表達了他對中國市場的高度重視。簽約後的好心情也給林書豪帶來不錯的狀態,3月28日,紐約尼克斯,經歷了更換教練風波後迎來一波酣暢淋漓5連勝。比賽後,林書豪現身Steiner Sport的訪談秀,ESPN記者打趣的提問「是不是新車給了你打球的新靈感呢?作為土生土長的美國人,林書豪在大洋彼岸的中國颳起「林旋風」。姚明退役後,中國球迷的失落感終於被修復,中央電視台NBA節目收視率猛漲39個百分點。中國人都很自豪,很開心,連馬英九在會見美國人時也樂滋滋地想自豪一下。對於中國人來說,擁有積極向上,勇於進取精神的林書豪,不管身在何方,都值得欽佩。同樣,擁有純正北歐血統的世界級豪車品牌沃爾沃,近百年來,堅守「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車」的承諾,孜孜追求「環保和健康」的產品設計,並不需要太張揚的宣傳,自然能跨越地區、國界、種族,激發全球消費者的共鳴。

用沃爾沃汽車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中國區董事長沈暉的話來說「憑藉對個人理想的堅持,林書豪成為了全球華人的驕傲。沃爾沃汽車邀請林書豪擔任代言人,源於他不言放棄的進取精神、對卓越的執著追求、大智內蘊的個人特質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他的健康、智慧、品位和素養,與沃爾沃汽車的品牌內涵高度契合,與中國年輕精英階層『安全、低調、高品位』的群像高度一致。」一位華裔作家曾經寫道:「林書豪已經找到了展現自己的模式;一種強大到可以改變偏見的力量,一種可以將人的正反兩面完全揭示的力量,一種可以讓夢想如此真實的力量。」這也正是沃爾沃汽車將攜手林書豪作為全球品牌復興戰略中的標誌性事件的原因。沉穩的個性,暗藏驚人的「攻擊性」今年一月底,《紐約時報》寫到:「為了可以爭取肯揚·馬丁,尼克斯很有可能裁掉後衛林書豪,林書豪持有的是一份非保障合同。不過在上一場比賽中,林書豪打了20多分鐘,得到了9分和6個籃板,看上去挺有攻擊性的。」 《紐約時報》的文章很有預見性,很快,林書豪就讓紐約、讓整個聯盟看到自己的攻擊性。2012年2月11日,在兩大王牌斯塔德邁爾和卡梅隆·安東尼都無法出戰的情況下,尼克斯隊結束了對湖人隊的9連敗和5年多不勝的尷尬記錄。此役林書豪對陣科比,他砍下職業生涯最高的38分7次助攻,讓科比的34分10個籃板相形見絀。「他所做的一切讓人驚訝,他幾乎回應了所有質疑。他是否能夠命中遠投?關鍵時刻,他是否能夠扣動扳機?比賽進行到最後一分鐘,他命中了兩個三分,為我們打開了勝利之門。」主教練德安東尼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喜形於色。如我們所見,在華人家庭里成長起來的林書豪,球場外沉穩謙遜,走進麥迪遜花園,他就會用最強硬的方式向對手宣布,「這是我的地盤!」。我們常說,人選車一定要「氣味相投」,這也是林書豪選擇沃爾沃S80為座駕的原因。沃爾沃S80外觀時尚優雅,車身曲線設計流暢,圓潤車頭和立體突出線條,讓車頭正面造型有如微笑般的表情,讓人感到親切。但其搭載的8缸全鋁發動機排量為4.4升、最大功率為232kW、最大扭矩為440Nm,V8發動機搭載可變凸輪軸正時和可變進氣系統,峰值扭矩高達440Nm。全新沃爾沃 S80 V8 0-100公里/小時的加速僅需6.5秒!以不斷的歷練,改變可笑的偏見在紐約,林書豪就是「城市英雄」,他的大頭玩偶被放在蝙蝠俠旁邊,賣得很好,但是隔天,ESPN打出「Chink in the Armor」(穿上盔甲的中國佬)的標題時,全美嘩然。亞洲人、西班牙人、黑人甚至土生土長的美國人都站了出來,他們將視頻上傳至Youtube,告訴ESPN,「你們的說法是多麼的愚蠢。」一個白皮膚、典型的西方少年在一段視頻上說,「你們這麼形容林書豪,簡直就是可笑的偏見在作祟,我們這個時代,人人平等,為什麼還會有這種偏見?」林書豪在事發第二天回應:「我相信他們不是有意中傷,也不會有什麼目的,我不會計較。」翻看林書豪的籃球經歷你就會了解,偏見於他,是多麼見慣不怪的事情。儘管他拿到北加州地區高中聯賽的冠軍和最有價值球員,卻換不來一紙UCLA或者斯坦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即使到了哈佛大學,他所受到的偏見依然沒有減少。籃球世界依然是黑人和白人的天下。「黃種人會打籃球?」這幾乎是林書豪每天都會聽到的譏諷和嘲笑,「不僅是球迷,連教練都會說——別讓那個東方小子得逞。」即使聽到這些鄙視的話,林書豪也從不在語言上回擊。「起初很生氣,回家後不想說話。後來我知道,只有讓自己更加強大,才是真正的回擊。」進入NBA,林書豪在選秀時遭遇了無人問津的尷尬,雖然後來加盟勇士、火箭、尼克斯,頭一個月他照樣被冷落在板凳席的最末端,直到爆發的那天。NBA湖人隊球員慈世平說:「真的是第一次,在美國打球的孩子,不是黑人就是白人,但是在這裡出生、在這裡打球,又能一路走來、打進NBA、他是第一個,而且震驚了世界。」林書豪的確震驚了世界,就像慈世平所說,他在用行動回擊證明自己,用最溫和的話語回擊偏見。就像他在與沃爾沃簽約儀式上的發言:「我欣賞沃爾沃『以人為尊』的品牌理念,相信這是一次雙贏的合作。我希望可以和沃爾沃汽車一起,為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樹立正面的價值觀念和人生態度,共同成就夢想」。低調,高品質,華人哲學拯救「美國夢」林書豪所處的時代已經發生很大變化,他不會遭遇太多的不公和歧視。越來越多的東方人在這裡取得了成功。社會更加公平和開放,原本高高在上的白種人,也已經開始學習尊重和理解。但籃球領域卻是另一回事。一個並不強壯的亞洲小個子對抗只有黑人或者白人的固有世界時,所遭遇的傳統理念上的挑戰絕對不比身體的挑釁來得少。林書豪告訴外界,「你越說我不行,我就越要證明給你看。」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叫他「Linsanity」。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在談論林書豪的個人意義時,他的冷靜、謙虛和智慧,讓人們想到了總是能說出深奧哲理的那個華人偶像。他們都讓西方人頂禮膜拜,也讓東方人揚眉吐氣。李小龍曾經說:「人應該活得像水一樣,可以適應和接受一切,也要像水一樣,擁有極大的能量,去衝擊那些固有的障礙。」在林書豪的身上,人們看到不斷崩解的美國夢在重構。他的推特上有個孩子的留言被轉發過萬次,「我是一名亞洲人。我是美國人。我體型嬌小,謙遜,溫和。不過我也有自己的聲音,我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我希望有一天也能夠像林書豪一樣自信地展示自己。」華人小子林書豪,拿著美國的護照,駕駛沃爾沃轎車狂奔在世界的跑道上,他的車往哪裡開?他能達到怎樣的高度?誰說了都不算,方向盤在Jeremy自己手裡。美利堅直面「唐人街的力量」如何看待美國?中國人的角度,習慣把最美好的詞給這個國家。沒有一個國家像美國這樣引起中國人的複雜感情。它是自由開放、膜拜未來的國度,它是胡蘿蔔加大棒、實施雙重標準的霸權象徵。中國人對這個「美麗的國家」交織著好奇與憧憬,茫然渴望,憤怒又嚮往。龍在天涯,300萬炎黃子孫,散布在美利堅的200多個城市。在別人的土地,他們一代代頑強植根,流過數百年的血、汗、淚,在漸漸融入主流社會的同時,也鑄成今日世界都無所不在的最強大的「他城」景觀--唐人街。美國有多少唐人街?這是一個無法統計的數字,一百條唐人街的說法並不過份。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城市就有唐人街。唐人街,非但沒有因為網路時代和全球化而萎縮,反倒因中國的強勢和華人的新移民熱而擴張。在海外,不是所有的華人都住在唐人街,但唐人街集中見證著華人在海外改變著的命運。「流在心裡的血,澎湃著中華的聲音」,遠離故土的海外華人,繼續著炎黃子孫的傳奇。每一個城市裡的「唐人街」都像在宣告:這裡是Chinatown,這裡卧虎藏龍,住著一群能創造奇蹟的傢伙。黃西,自我調侃的民族更加成熟「在美國,有人嘲笑你的英語發音嗎?」黃西站在復旦光華樓里,有觀眾問。他笑了笑,答:「在美國,嘲笑我英語發音的都是中國人。」這已是黃西在中國的第六次講座。此前一段日子,這位美國最為知名的華裔脫口秀演員,已接受崔永元、柴靜和魯豫三大名嘴專訪,並在清華大學等高校接連講述「一個生化博士的喜劇人生」。如果將時針撥回十年前,黃西的人生是一個典型的「美國夢」:一個東北農村的孩子,十年苦讀,成了美國的生物學博士,但他不快樂。2000年,黃西從萊斯大學畢業,一個人開著破舊鈴木車,在德克薩斯州的山區里呆了三天。他30歲了,這個喜歡薩特和伍迪·艾倫小說的年輕人想:「我總可以有所選擇,也要活得有趣些。」2001年,黃西被同事帶進一家脫口秀俱樂部,第一次看到了脫口秀。他沒完全聽懂台上的笑話,卻仍被莫名打動了。他曾給脫口秀俱樂部老闆打電話自薦。第一個電話打去,對方說:「一個小時後打來。」一個小時後他再撥,對方大罵:「真當自己是個鬧鐘嗎?」他還是認為「該給想像力一個機會」。自嘲總從失敗走向失敗的他,將夢想確定為「到72歲時,我能說我從事脫口秀已經40年了」。機會不期而至。2009年,黃西接到了深夜節目《大衛·賴特曼秀》的邀請。這檔節目是美國收視率冠軍,相當於中國的春晚。2009年4月17日晚,黃西亮相。觀眾一下愛上了這個表情木訥、動作僵硬,操著東北腔英語的中國男人。以抽象數學和邏輯所搭建的奇特笑話,讓黃西在5分鐘內贏得了20次笑聲。如今,這段視頻在You tube上的點擊率超過80萬,在國內網站的點擊量則已超千萬。2010年3月,黃西登上了美國記者年會。他對副總統拜登、美國移民政策的調侃揶揄,贏得了2400名最為嚴肅的美國政客、記者的起立鼓掌。黃西被譽為「喜劇界的姚明」。十年間,他完成了從生物學博士到北美最著名脫口秀演員的魔幻轉身。同為朝鮮族的羅永浩將之稱為「史上最邪門的美國夢」。朱棣文,從科學家到決策者當奧巴馬宣布新政府能源環境政策團隊名單時,華裔科學家朱棣文赫然在列,被正式提名為能源部長。 朱棣文的任命引起外界的極大關注,輿論普遍注意到,奧巴馬組建的幕僚團隊里,華人力量前所未有地強悍起來。現年60歲的朱棣文祖籍中國江蘇太倉,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他是繼趙小蘭之後第二位出任美國部長的華人。早在1987年,朱棣文便開始出任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成為該校第一位華裔教授。1993年,他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97年又因發明了用激光冷卻和俘獲原子的方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從2004年8月起,朱棣文擔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成為首名掌管這個美國能源部下屬國家實驗室的華裔人士。該實驗室每年預算規模6.5億美元,有4000名員工。可見,朱棣文不僅在科學領域的成績有目共睹,在行政管理上也是經驗豐富。奧巴馬在提名記者會上表示:「提名朱棣文是向所有人傳遞一個信息,那就是我的政府重視科學。」其實,朱棣文不光是一位科學家,而且是關注科學研究影響政治決策的科學家。他在早先就曾表示要試著影響決策者。如今,朱棣文正式成為能源部長人選,從科學家蛻變為決策人。《華盛頓觀察》的報道稱,朱棣文的入閣凸現了華人精英和高知的形象,更是對李文和案的一個「輿論」平反。(當年,華裔科學家李文和就遭前能源部長指控為「中國間諜」),如今華裔被任命為能源部長,令不少華人感到公正的來臨。加州參議員余胤良表示,朱棣文的任命是所有美國華人的驕傲,「代表華裔族群的人成為內閣成員是非常重要的大事,這讓我們相信華人所重視的問題也能受高層的重視」。亞歷山大·王,西方時尚圈不再只有黃皮膚的「衣架子」Alexander Wang是出生在舊金山的華裔,18歲時搬去紐約,並在著名的Parsons學院攻讀設計專業,亞歷山大·王二年級時就在 Marc Jacobs 和 Vogue 實習。中文名王大仁,一個土到掉渣的名字,卻是紐約最紅最年輕的華裔設計師。這些年,他的設計作品可謂又叫好又叫座,不僅多次獲得CFDA等頒發的時裝界大獎,設計成衣的銷售也是節節攀升。《Vogue》美國版的「冰女王」Anna Wintour 對亞歷山大·王很是關照,對他日後在時尚界的發展幫助多多,在Alexander Wang 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後, Anna Wintour還親自去他的工作室給予指導。「永遠不會實現自己的願景,因為總有我可以改進的地方。」在個性張揚的時尚圈,Alexander Wang是個無比低調的另類。大家以天才少年稱呼他,他卻一直把自己當個學生。參加時裝周的時候總愛跟在老牌設計師的背後,有前輩稱他「在美國土生土長,卻有中國人特有的謙遜品格」。Alexander Wang因他的M.O.D(「model-off-duty-look」)理念而廣為大眾所知。他曾經說過:「每個人都能穿得很迷人,但是只有在非正式日子裡的穿著才是最引人矚目的。我更喜歡合身、針織的基礎單品,比如一件簡單的背心。如果你能設計出一件不管是女孩,男孩,青少年,或是年長者都可以穿的衣服,那更令人興奮。劉玉玲,好萊塢美麗「進行時」當今好萊塢為數不多的華裔女明星中,當數劉玉玲最搶眼。今年四十四歲的劉玉玲仍是一個標準的有著中國血統的美人兒。勻凈的古銅色肌膚、玲瓏有致的曲線和輕輕上挑的丹鳳眼,她的美麗在好萊塢絕對是獨特的。劉玉玲的英文名字是Lucy Alexis Liu,1968年12月2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的皇后區,可笑的是,她到5歲還不會說英語。劉玉玲的父母都是中國台灣的移民。她父親是一位工程師,母親是一位生化學家,都是知識分子。但移民到美國後他們只能一切從零開始,靠做保姆、勞工等工作才能養家糊口。作為第二代移民,童年的劉玉玲生活非常清苦。那時候能有東西吃就是最幸福的了,劉玉玲現在回憶道:「只要是放在我面前的東西,我都吃。」近年來,劉玉玲在電影中相繼塑造了一系列風格鮮明的角色,加上出眾的個人才能,成為好萊塢最優秀女演員之一。她為美國版 《時尚芭莎》拍攝封面大片,其中一張照片很有意思——美國籍的劉玉玲在領獎台上拿著中國與美國國旗揮舞。她是聯合國難民署慈善大使,從2004 年開始就默默地為聯合國難民署工作。她平時住在紐約,遠離好萊塢,沒拍戲的時候就開著一輛大房車到處跑,拜訪朋友。在多年前的一次品牌活動上,劉玉玲曾接受美國版《時尚芭莎》 的訪問,編輯問她:「上一回覺得自己很美麗是什麼時候?」劉玉玲毫不猶豫地說:「就是現在啊!」 即使她的胸前有一條淡淡的傷疤(以前開刀取出乳房裡一個纖維瘤所留下的,現在還有良性腫瘤在乳房裡),她仍然會大方地穿上比基尼說:「看起來漂亮並不代表毫無瑕疵,有時候狼狽一點或者弄得髒兮兮的,也可以看起來很有美感啊!美是一種『進行式』,粗糙的美感也是美。」
推薦閱讀:

警惕我們心中的「偏見」——《殺死一隻知更鳥》讀後感
你當然可以不喜歡同性戀。
你們有沒有因為偏見而差點錯過一些人或事?
又到金三銀四跳槽季,你被「偏見」了嗎?
【 文化觀察 】高居翰與張大千 "偽作" 案: 一個 "中國通" 的傲慢與偏見

TAG:偏見 | 改變 | 林書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