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06-07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http://mp.weixin.qq.com/s/4k3zS4ph2iFW_oZi0MLq1A證道 |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宗教改革五百周年紀念崇拜證道稿)2017-11-10 天國微刊弟兄姐妹平安,看到剛才的紀錄片,看到在路德生命的痛苦當中,在他對律法和自己敬虔的道德的行為追求中,上帝給他開了一條出路。他起初讀到羅馬書1:16-17時,他說:神把律法給我們還不夠,還要在上面加個福音;我遵守律法都做不到,還要在上面加個信心。他覺得這是個重疊的關係,差不多一千年的時間,教會也是這麼來看,直到他看到我們所信的福音是代替的關係,而不是重疊的關係。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做的是一個替代性的犧牲,這是我們所信的焦點。這一事件的神學意義,是一個代替性的死,是一個在我們的不能之上的一個替代,所以我們把它稱為代贖。基督代贖的福音藉著信白白賜給我們,以至於保羅在這裡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在羅馬書一章16-17節之前,保羅四次提到了福音。在第1節說「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特派傳神的福音」,這個福音被稱為神的福音,表明這個福音的依靠,和這個福音的內容。約翰派博說「神的福音表明神就是福音。」接下來的第三節,講到這個福音的內容,「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的後裔生的。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里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從前這福音是藉著眾先知所傳的,並且這福音被稱為上帝所應許的,是基於聖經的福音。第九節再次提到這個福音的時候,說「我在祂兒子福音上,用心靈所侍奉的神」,這個地方福音被稱為祂兒子的福音。父神的福音,就是基督的福音。先知跟使徒所傳的福音,天父上帝的福音,藉著先知和使徒成為一個整體的歷史的畫卷。我不以這個福音為恥,這個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接下來對於一切有個舉例,說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這兩個似乎代表著世界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智慧,在這裡猶太人跟希臘人是一個例證,指到福音要涵蓋所有的文化,要涵蓋所有不同的國家。如果我們在今天,宗教改革五百年的時候,還說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就表明福音不但要救五百年前,也要救五百年後的;不但要救希臘文化中的,也要救儒家文化中的。無論文化如何變遷,西方的文化也在發生一場很重要的改變,所以福音要救一切相信的,顯明這個福音進入一切歷史和文化,可以在任何一種文化中,救那因信稱義的人。要救一切相信的,顯明這個福音超越於一切文化之上的能力。因為神的義正在這福音上顯明出來,路德在他高塔經驗之前,每次讀到神的義,神的義,他就覺得很刺耳,好像把他烤在火刑柱上燒。在希臘文化中,義是跟城邦聯繫在一起的,城邦是追求公義的。神的義高於地上城邦的義,這樣的義怎麼可能跟我們有份呢?一會我們有聖餐,路德講到他在彌撒中,站在餅和杯前非常惶恐,憑什麼我們配去碰它?配去吃這餅這杯?神的義如何向我們顯明出來呢?上帝使它在人所成就的最美好的侍奉中顯明出來,也在人最軟弱最有缺陷最糟糕的境況中顯明出來。所以,當你在這樣一個掙扎的時候,當你的目光焦點在自己身上的時候,你一生有一個最輝煌的時刻,你覺得你好像成為聖潔,二十四小時沒有犯任何罪。也許我們有這樣的時刻,但是隨之而來的時刻就把這個全部摧毀!在宗教改革之前,路德反覆經歷這樣的跌宕起伏。在這種翻江倒海,高山低谷中,你有沒有經歷這樣內心的渴望接近神,渴望來接近他,相信著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我讀到這樣的一切,包含了上限和下限,要救這一切中最糟糕的那一個,一切裡面包括最貧窮的,最卑微的,犯了最大的罪的,所以當保羅說我是罪人中的罪魁,表明這一切裡面包含罪人中的罪魁。感謝主,今天我們來紀念宗教改革五百周年,我知道我們是宗教改革的後代,今天你紀念的是你所屬於的一個更高的國度。馬丁路德是我們的祖先嗎?是的。在屬靈上,這五百年來的聖徒是教會的列祖,我們在這裡紀念的是列祖們的信仰。但就如你看到這會堂裡面的萬國旗,地上的列國,神的福音都已經顯明了,要救一切相信的人,所以我們今天感恩這裡面也包括中國。在1906年的時候,康有為在逃亡,當時他遊歷德國,參觀路德翻譯新約聖經的書房,寫下兩首《頌路德》。其中一首說:兵壘翻經十月中,板扉木榻匿英雄。若無護法強侯在,早與呼斯滑灑風。呼斯,即約翰·胡斯。康有為的意思是,假設沒有德意志選侯的政治庇護,路德也終將成為另一隻被燒死的天鵝。康有為此詩,顯然以路德自況,嘆息在大清,沒有慧眼識英雄的王侯,自己最終難免是一個失敗的路德。路德對康有為的影響特別大。特別有意思,我今天分享的這五百年,福音沒有變,但是教會在改變,社會的情形和世界的文化在改變。希望我們來思想一個問題,既然福音關乎所有的事情,那麼今日的中國,今日的世界,跟五百年前不一樣了,你怎麼去定義和描繪今天的世界呢?後現代的一個世界;科學主義,理性主義的一個世界;世俗化的一個世界;一個不相信上帝,但是推崇一種不相信上帝的普世價值的世界;或者你還可以從其他地方去描繪。五百年的宗教改革,從整個個西方世界的角度,宗教改革開始了古代社會到現代社會的轉化,差不多17世紀就有啟蒙運動,18世紀有法國大革命,你看到這個世界就面目全非,福音在過去的五百年是否在以神的大能,參與影響和塑造了今天的西方現代文明呢?某個程度上不是的。今天整個西方的現代文明,一方面有宗教改革以來福音大能影響的普世恩惠;但是在另一方面,福音在現代文明中變得模糊不清。我們今天承接宗教改革,讓我來問一個問題,宗教改革結束了嗎?或者今天還需要宗教改革的延續嗎?福音傳到中國,似乎也有一個改教到變法的轉變。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有個英國傳教士叫麥都思,在他所編的三字經里,闡明了路德重新發現的因信稱義的福音,「我信之,必得救;我不信,主弗救。」這是宗教改革的唯獨因信稱義的表達。到1868年,林樂知創辦《教會新報》,後來更名為《萬國公報》,再到1889年變為廣學會。那麼,宣教士在華宣教慢慢的出現了一個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心的轉移,歐美的自由派神學已經逐漸壓倒了宗教改革的福音,在歐美教會當中佔據了主流。來華宣教士受到母會的影響,更看重福音對政治、文化的影響,他們既想給中國人帶來福音,又想給落後愚昧的中國帶來自由。既想傳揚福音,又想傳揚西方文明,甚至這兩個目標在二十世紀初融為一體。這是今天福音在西方文化和現代文明中變得模糊不清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如果五百年前福音模糊不清是因著中世紀的教會千年的傳統,在教會的內部使這個福音模糊不清,因為一種看重功德,看重行為,行律法為本,使得福音模糊不清。而且教會本身的千年傳統,使得教會閱讀聖經的時候,對聖經的理解,對福音的把握開始模糊不清。最近這五百年來,不是教會的傳統,而是五百年來的現代文明,五百年來的人類文明的成就,世俗的文化和知識開始極大的影響了教會對聖經的解釋。你明白這個意思嗎?1500年的時候,我們對聖經的理解受到一千年教會傳統的影響,它教導我們如何理解聖經,而我們對聖經的理解逐漸偏離福音。今天呢?今天是這個現代的文化在不斷教導教會如何理解聖經,是這樣的嗎?現代文化影響教會,塑造教會,逼迫教會,教導教會,來按照世界的文化來理解聖經,使得福音在這五百年來現代文化的成就中變得模糊不清。宣教士團體在十九世紀末期從福音到文化的焦點轉移,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士大夫的戊戌變法,類似從宗教改革到啟蒙運動到法國大革命的變革。恰恰從《萬國公報》,從這些西方宣教士開始,路德事迹被中國士大夫了解,在變化失敗後,康有為敏銳感覺到,原來路德才是西方文明崛起的樞紐和起點,在這一點上他看的很清楚。於是他就寫下一篇《孔教之路德》,說中國的改變如同歐美的現代文明,要以儒教的宗教改革開始。而中國儒教的宗教改革,需要一個儒教的路德。梁啟超是康有為的弟子,他便說康有為是孔教的路德。這個是從福音對中國的變化,變成一個自由派影響下的對文化的影響。在二十世紀來華的宣教士裡面,實際上產生了中國的兩個基督教:一個是受到自由派神學影響的基督教,這個基督教對上世界的宗教和文化,政治,藝術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另一個是承接古舊福音的基督教,這個基督教在中國草根中生長。到了1949年,前面那個基督教被扼殺了,但是後面這個基督教在中國繼續傳承,見證福音本是神的大能。在中國家庭教會跟三自教會,代表這兩個不同的基督教。今天中國的教會,跟歐美的教會一樣,與五百年前的教會處於不同的地步,教會在文化政治的邊緣地帶。我想說,這不是今天教會的一件壞事,而是一件好事,也是西方教會的一件好事。剛才影片裡面提到,美國的國民走向一個後基督教的時代,使得教會要去跟隨文化的聲音。實際上我覺得這是一個好事,歐美的基督教經過這五百年,跟現代文明捆綁的太緊,終於從這個狀態中要慢慢走出來,開始走上十字架的道路。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些思考,今日教會面對的兩個挑戰,兩個危機和一個向著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的回歸。教會面對兩個外部的挑戰是教會過去不曾有過的:第一,教會面對五百年前不曾有過的現代國家主義的挑戰。對國家的崇拜,和強大的現代國家的興起,使得基督教的信仰逐漸下降為一種個人主義的基督教,和一個私人領域內的信仰,教會逐漸與現代文化認同,對此缺乏反思的將神,以致歐美教會很久以來原理十字架的道路。第二,教會面臨五百年前不曾有過的啟蒙主義以來強大的理想主義的文化和世俗化運動的挑戰。宗教改革發生在啟蒙運動之前,今天的教會要面對啟蒙運動之後的時代,對理性的崇拜和對國家的崇拜,這兩件事親狗屎五百年前的路德和加爾文不曾面對的。對理性的崇拜使得教會難以堅持聖經啟示的權威性,和信靠一種上帝絕對主權的超自然的世界觀。換言之,宗教改革以後,教會更加積極的介入了世俗世界和日常生活,並且在其中見證上帝國度的擴展。但是在五百年後,教會今天最主要的問題不是跟世界脫節,而是跟世界關係太好。在這個世界上融入太深,以至於不能分別為聖。這是我們今天所面對的承接宗教改革,又與五百年前不同的地方。這兩個挑戰使得福音在今天的時代,不斷受到現代文化的影響,教會和信徒對福音的理解,不斷地心理學化,從全人的救贖下降為心靈的醫治;從上帝國度的福音,下降為個人價值的肯定。因此,在宗教改革五百年後的今天,教會面臨兩個非常大的危機,這兩個危機可以顯明今天全地的教會,雖然有22億人聲稱自己是基督徒,但是全地普世的基督教會從整體上來講甚至可以說是反宗教改革的教會。第一個危機,在神學教育上聖經啟示的權威性和教會對於宗教改革最核心的原則「回到聖經」,對聖經啟示的絕對的信靠受到前所未有的削弱,甚至在主的教會的內部受到普遍而公開的否認。我們不敢說這個比例達到多大,但是可以說,對今日的教會來講幾乎是全面性的。相信聖經是上帝無誤的啟示,聖經的啟示超過人類一切的理性及一切文化的成就,是無誤的啟示,能夠相信這一點的基督教徒和教會為數不多。在這個意義上,普世的教會普遍的成為反宗教改革的教會,因為他們普遍背棄了「回歸聖經」,我們唯獨因著神借著先知和使徒,又借著祂的兒子向我們所啟示的福音,我們唯一的依靠是這個。如果說中世紀的教會是借著道德性的作為,成為我們稱義和道德性的源泉,使我們遠離福音。今天的現代文明,則是借著物質生活和知識成就。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整個現代文明的焦點是因行為稱義?用中國傳統的話來講,中世紀的教會抵擋福音是用立德之法取代了福音,今天的現代文明則是以立功之法取代了福音,同樣的使福音變得模糊不清。第二個危機,就是在教會講台教導上面,唯獨基督和唯獨上帝主權恩典的這個福音,受到自由派形形色色的成功神學和基要派的道德主義這兩方面的極大挑戰。這使得今天的教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成為反宗教改革的教會,因為它反對唯獨恩典的福音,反對上帝對萬事萬物的絕對主權掌管。今天有多少基督徒單單相信上帝在萬世以先唯獨出於他的旨意並且掌握著這個世界的進程和信徒的生命和結局的唯獨恩典的福音呢?多少教會和基督徒相信基督與他釘十字架的福音,以至於願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主呢?從這個意義上,今天的教會有什麼資格來紀念宗教改革呢?紀念宗教改革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悔改和歸正。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對五個唯獨的宗教改革信仰的回歸。我們每一個信徒和每一間教會,向著唯獨恩典的福音回歸。不但是單單的相信,而且是痴痴的相信。你願不願痴狂的相信,痴迷的相信?我前兩天聽到一個教會的會友不信的家人說,你們進入聖約堂這幾個月,感覺越來越瘋了,有點邪教的味道了。你信得越痴,在這個世界看起來越邪。教會唯獨從福音而生,也唯獨從聖經而生,這就是我們要回歸的福音,我們渴望為這個福音癲狂。像路德一樣的,我的生命和良心不會被魔鬼控告的基礎,是我主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福音。如果這個福音不能讓你癲狂,不能點燃你生命當中全部的熱情,還有什麼可以點燃你的熱情呢?所以,求主幫助我們,教會是從受死的基督的肋旁所生的,就如夏娃從沉睡的亞當肋旁所生。歸根到底,讓我們回歸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祂救了馬丁路德,祂今天也能救我;祂救了歷代的聖徒,也能救今天的教會。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不是因為有強有力的諸侯的力量,而是有聖靈的力量,而是因為福音本是神的大能。接下來我們要來到聖餐桌前的時候,願你知道你憑什麼來領杯的,願你知道你拿著這杯這餅的時候為什麼不害怕,為什麼沒有被主擊殺,為什麼可以有自由,有赦罪的恩典,有心裡的平安,有悔改的淚水。求主讓我們在這個會堂中,不僅是用悔改,也是用罪得赦免的平安和自由,來紀念這個宗教改革。我也是聽到一個慕道友,一個會友的家人,來到這個教會,問他有什麼感想,他說看到你們教會裡面的人每個人都像撿了錢一樣。希望我們今天晚上每個人都像撿了錢一樣,因為我們撿的不是錢,乃是耶穌基督,看他為至寶。今天晚上什麼樣的人會來到聖餐桌前呢?就是那些丟棄萬事的人,看萬事為糞土,以耶穌基督為至寶的人。讓他們看到你們彷彿撿到錢一樣,不是撿到錢,而是永永遠遠的生命,我們一起低頭來禱告。主,我們感謝讚美你,求你在我們當中,顯出復活的基督的大能。好像剛才提到馬丁路德的另一首歌中說,我們在死亡當中活著,我們在耶穌基督的死當中與他同死,同復活。我們曉得他復活的大能,我們乃是在這死當中見證了生,我們乃是在十字架中見證了榮耀的君王的冠冕。求你將這樣的經過十字架對付的冠冕賜給今天中國的教會,賜個這個現代文明中的普世教會。求你在全地的教會中,用那曾經點燃馬丁路德、加爾文和歷代改教後代的生命的火,今日點燃我們。願那親自用聖靈給祂的教會施洗的主耶穌基督,用聖靈充滿我們。主,我們感謝讚美你,願你成為我們堅固的保障,願你的國度在我們的當中永無窮盡。感謝讚美主,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聖名禱告,阿們!(整理:謝謝戴志超弟兄錄入)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轉載】天父愛的信
※若望福音詮釋之二
※改造變型男 | 不會選髮型、不會穿衣搭配的福音
※從創世到耶穌:神的拯救(圖文版,上)
※【我的鄉村紀事】福音給我大姐的莫大安慰
TAG:福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