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淺析 - 哥們乾杯!的日誌 - 網易博客

校園暴力淺析

教師博覽 2008-04-01 10:47:00 閱讀849 評論2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所謂的校園暴力是近年在教育界提出的一個新概念,主要是指發生在學校校園,由老師、同學和校外人員針對學生身體和精神實施的,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包括勒索、搶劫、起侮辱性外號、造謠誣衊、甚至是肉體上的虐待等一系列侵害行為。

校園暴力的現象:

從近幾年學生管理情況來看,校園暴力現象有逐步增長之勢。

按施暴主體來分主要表現有:

一、學生之間的暴力;

學生之間的施暴行為 表現有:(1)從雞毛蒜皮的小事開始形成對立,吵嘴、攻擊甚至大打出手。(2)報復,如因同學舉報自身不良行為,或因玩笑、言語不合以及財物借貸等糾紛,或嫉妒他人成績,用暴力方式報復。(3)恃強凌弱,如對低年級學生、身體弱小者拳打腳踢;在校內外調戲、騷擾女生;索要錢財,不給就打,給對方帶來巨大身心壓力。(4)拉幫結派,聚眾鬧事,打群架。(5)使用殘忍手段(用刀棍暴打、潑硫酸毀容等)導致對方死亡或傷殘,是校園暴力最嚴重的表現。事件多屬個體行為,但影響惡劣深遠

二、教師體罰學生,或學生對教師施暴;

師生之間暴力事件 以往主要表現為教師體罰學生,教職員工對女生進行性侵害等。近年來,隨著對教師暴力行為懲治力度的增強,這類行為明顯減少。相反,教師因處理學生糾紛、評分等引起爭議而遭學生圍攻、毆打的事件卻明顯增加。各地報刊不時有教師與學生爭吵,遭學生圍攻,被毆打致傷殘的報道。日本自1962年以來,每年都會發生中學生畢業典禮後集體對教師施暴的事件。

三、校外人員對校內師生施暴。

校外人員闖入暴力事件 如父母離異,到校搶奪子女;父母欠債,討債人到校將學生扣為人質;因教師管教學生或學生之間糾紛,家長到校與師生發生衝突;流氓入校尋釁,調戲女生,破壞公物,收取「保護費」等。

按暴力形式來看,也可以把各類校園暴力現象分為三種形式:

一、語言暴力。語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號,造謠污衊等一系列對學生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

二、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園兇殺,肉體傷害等一系列對學生身體及精神達到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力量暴力在校園暴力現象中最為普遍。

三、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對學生的精神造成某種嚴重程度的侵害行為。心理暴力的問題常被忽略,但其危害又非常大。心理暴力可能無處不在,而且任何學生和老師都可能成為施暴者。

校園暴力的成因

校園暴力行為是青少年「內」(身心特點)、「外」(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家庭-學校-社會三聯屏障的作用缺失、偏離往往起核心作用。

(一)家庭對校園暴力形成的影響

一個人的人格是否能夠健康地形成與家庭有很大關係。家庭,是青少年走向生活的起點,是人生的第一課堂。因此家庭是校園暴力形成的起源,主要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體現:

1.家庭構成。家庭作為社會生活的獨立單位,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內部結構,不同的家庭結構,會在各項家庭職能的發揮上有所差異,就子女的教育來說,一個理想的家庭應該是父母健在,並且能對子女負起養育責任的家庭。一旦家庭的這種完整性受到破壞,如父母故亡,父母病殘,父母離婚,家庭教育職能往往就會減弱。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大多人格發展都很不完善,性格孤僻,冷漠,偏激,容易衝動,在學校里很難和同學相處,暴力發生在他們身上也變得很自然了。

2.家長素質。家長是家庭生活的主持人,是子女的直接榜樣,家長素質好壞,關係到家庭的幸福和子女的成長。在有些家庭中,父母缺少道德修養,政治覺悟低,經常對社會,對現實流露出不滿情緒,這些反社會情緒直接影響到孩子身上,父母的理念也灌輸到孩子身上,導致他們直接把這些反社會情緒外化成反社會的行為。有些家庭中,雖然父母很有文化,也沒有反社會情緒,但自身性格高傲,總是瞧不起人,父母的這種性格直接影響到孩子性格的形成,這就影響到孩子在學校里和同學之間的相處,很有可能因為孩子的高傲而導致心理暴力發生在他身上。

3.家庭教育。家庭自然構成和家長素質好壞,都要通過家庭教育這個中間環節才能對子女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長責任心不強,對子女缺乏真正的愛護,缺乏正確的教育方法。很多家長一聽說孩子不聽話,就直接打罵,從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也沒有從正面去教育。孩子在暴力家庭中成長,自然會把這樣的性格帶到社會中,帶到學校里。

(二)社會文化對校園暴力形成的影響

青少年生活在社會轉軌的變化時期,市場經濟帶來的思想意識形態的變化,也使他們受到很多負面的影響。例如,越來越多的遊戲場所,歌廳、舞廳和遊戲機室影響著青少年的學習生活。有的學生為了滿足玩遊戲機的願望,不顧一切地勒索低年級學生的錢財,如果得不到錢,就實施暴力行為。另外,帶有暴力傾向的影視作品、書刊對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形成影響很大。

(三)學校管理對校園暴力形成的影響

學校是青少年繼家庭之後走進的又一個人生重要課堂,學校的管理及學校教育對青少年的發展有極其大的影響,因此學校是校園暴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1.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從某個角度來看,校園暴力是學校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惡果。由於長期在應試教育思想的指導下進行學校的各項工作,使得學校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將大量的精力投注到智力的培養上,而忽視了諸如道德品質、人生理想、生活能力、審美能力等培養。很多學校思想品德的教育內容不夠充實,形式比較單調,不注意青少年的特點,對青少年缺乏吸引力和感召力。

2.教師的教育態度。教師對學生會有明顯的偏好,他們的教育態度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發展。他們對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偏愛有加,而對由於各種原因出現的後進生卻採用了錯誤的態度,有的使用驅趕的手段,治標不治本;有的沒有深入探討教育的方式方法,淺嘗輒止,這些使得在形式上班級的學風、班風似乎有了改觀,但實際上是將班級學生明顯地一分為二,分為兩種受到不同待遇的階層;實際上就是將本來是潛在的行為越軌的主體和被侵害的客體明確化,使得本來可以通過適當教育手段教育好,本來可以轉變的後進生從自身心理上將自己劃分為與教師相對立的一面,也實際上就是將學校教育失敗的後進生推到了社會,留下了社會隱患。

校園暴力的預防

校園暴力預防要則:

(一)少年篇

1、根據研究,平時在校園中行為表現為自大型、凱子型、孤獨型或好欺侮型者,容易被害,故青年學生應注意自身言行舉止,勿成他人侵害目標。

2、慎結交朋友,並讓父母了解自己的交友狀況。

3、選擇正當的休閑活動,勿涉足不良場所(如:電動玩具店、撞球場、舞廳)。

4、避免行經偏遠巷道與人煙稀少處;行經公園、樓梯間等易遭侵害的地點應提高警覺。

5、上下學路線宜多變化,以免被人伺機埋伏。

6、有任何困擾,應與師長、家長討論或要求可信任長輩的協助,必要時可交由警方處理。

7、校園暴力的加害者不會自行停止加害行為,反而會食髓知味,故在受害之後,應主動告知校方或家長,尋求解決之道。

(二)家長篇

1、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規律的生活型態。

2、時時關心孩子、與其溝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生活狀況及行為改變原因。

3、對於孩子的衣著及物品使用等,以合宜舒適為主,勿崇尚昂貴名牌。

4、固定給孩子適量的零用錢,以身作則,協助其培養良好的金錢管理觀念及習慣。

5、了解孩子交友狀況,並與子女的朋友與其家長保持密切聯繫。

(三)學校篇

1、管理上應加強門禁,對畢業學生、休學者、外校生進入校園,應詢問其原因並予登記。

2、加強校內外巡視,對於易發生恐嚇、勒索事件地點加強查巡。

3、與警方保持聯繫,隨時提供相關資訊與線索。

4、加強法令宣導,培養學生知法守法而勇於揭發犯罪的勇氣。

5、導師應與校內訓導室、輔導室以及學生家長保持聯繫,隨時交換意見,了解學生動態。

6、事件發生時,處理步驟為:了解加害學生動機→確定其行為→立切結書以保證被害學生安全→對加害學生給予合理懲處。

7、對有恐嚇行為之學生進行明快處理,不姑息養奸,若其有再犯而情節重大情形,應協同少年警察隊與少年法庭共同處理。

預防校園暴力的學校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本身就是一項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預措施,內容應由以下4部分組成:(1)認知暴力。從什麼是暴力、暴力的表現形式開始,介紹暴力的危害性,和其他青少年健康危險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而通過普法教育,幫助青少年在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的同時,知法、懂法、守法,建立牢固法律意識。(2)安全教育。具體傳授抗暴御辱的方法。如:迷路怎麼辦,遇到壞人怎麼辦,遭遇暴力襲擊怎麼辦等,尤其應重視培養個體獨立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3)人際交流技能。怎樣在日常生活中以積極態度與人交往,以誠懇、謙虛、寬容態度對待他人,控制情緒和解決矛盾衝突的技巧,怎樣建立和保持友誼,怎樣正確和異性交往等。(4)生活技能教育。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充分發揮自身能力;學會正確的拒絕方法;發揮創造性思維來解決問題、避免暴力的能力等。應傳授運用法律途徑保護自身權利的技能,不採取「以暴制暴」的錯誤方式,更不能以「以德報怨」的怯懦方式屈服於暴力威脅。學校衛生工作者必須清醒意識到,教育不是萬能的,必須和依法懲戒結合;對個別屢教不改的「害群之馬」,尤其是那些躲在暴力事件背後的成年教唆犯,應加大打擊力度,不能心慈手軟。嚴打擊發生在青少年身邊的「弱肉強食」行為,對預防校園暴力事件發生有重要的心理震懾作用。

校園暴力的初級預防

初級預防的措施作用於暴力行為發生前,目的是控制心理-社會病因,防患於未然。整個過程需要家庭、學校、社區的共同參與和密切配合。

家庭應做到:(1)創設溫馨的家庭環境,多和子女相處,充分溝通,滿足親子情感需要,讓孩子從小建立安全感。(2)提高家長自身素質,消除家庭暴力,建立平等協商機制。(3)從小進行是非、品德、紀律教育,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正確鑒別自身言行,增強約束力;養成寬容、理解的好品質;正確處理與同學的矛盾、爭執和糾紛。(4)多和學校積極溝通,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情況。發現孩子與他人的矛盾時,幫助其通過正常、理性的渠道解決,不護短,不推波助瀾。(5)面臨家庭破裂危機時保持冷靜,消除「戰爭」;妥善安排孩子生活,儘力減少負面刺激。

學校應做到:(1)徹底擺脫應試教育陰影,提倡素質教育,發揮所有學生特長,給予他們充分受關注、被接納機會。(2)加強校園安全管理。根據需要組織校衛隊,維護治安。(3)通過心理輔導。排解自卑、孤獨、嫉妒等心理問題和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偏激等不良情緒,提高承受力。(4)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將學生從不良娛樂場所吸引回來。(5)加強教育法制建設,保護學生權益;不隨意開除勸退學生,防止其輟學和流失到社會。(6)對教職員工進行師德教育,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使學校形成良好育人環境。

社區應做到:(1)加強槍支彈藥、酒精、違禁藥物管理。(2)清理校園周邊的歌舞廳、網吧、迪吧等青少年易聚集商業單位,營造良好環境。(3)聯合社會團體,形成威懾力,堅決抵制社會上傳播的暴力色情影視作品、渲染暴力的「紀實文學」、追求轟動效應的新聞等。(4)經常提醒家長注意引導孩子觀看的影視、網路內容,避免接觸渲染暴力的內容。方式切忌簡單粗暴,以免反向強化青少年對暴力的獵奇心理。(5)推廣積極向上的社區活動,取代不健康的課餘活動,減少暴力隱患。

校園暴力的二、三級預防

並非所有青少年在出現故意發動的校園暴力事件前,都有預示性表現。但父母、教師和與他們密切相處的夥伴只要具備一定知識,就能從以下表現中發現一些早期性警告信號:(1)過去有攻擊、違紀行為史,此時重現以往異常情緒,如沉默、社交障礙、孤立、拒絕、受迫害感等。(2)注意力、學習效率、學習成績急劇下降。(3)無法控制憤怒情緒,如在胡亂塗鴉和圖畫中顯示暴力;對些須小事反應異常強烈;破壞財產;尋找武器;有強烈自殺意念和企圖等。(4)原本具有的健康危險行為超常規表現。女生常見者如吸煙、吸毒、無自尊、與父母衝突、離家出走,男生常見者如酗酒、吸煙、藥物濫用、逃學和打架。無論男、女生,吸煙、酗酒、打架等的頻率與暴力傷害之間存在明顯的劑量-反應關係。因此,二級預防應以學校和家庭為重點範圍展開,採取以下步驟:(1)對學校相關人員進行危機干預培訓,提高校園暴力預防意識。(2)發現、識別早期警告信號,對可能出現的暴力傾向進行預測評估。(3)學校建立干預小組,並和家長充分溝通。(4)對高危青少年進行心理矯治,提供指向性干預。

三級預防指暴力事件發生後立即採取行動,力爭將傷害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措施包括:(1)啟動應急機制,確保學生遠離危險;從公安、司法機構獲得及時支援;建立有效聯絡系統,落實個人的危機干預責任;進行院前急救、急診和治療。(2)正確處理慘案餘波,如幫助父母理解孩子對所受暴力的反應,消除恐懼反應;必要時接受精神衛生諮詢;協助性侵犯受害者接受檢查,防治性傳播性疾病;指導受害者尋求公安、司法等後續幫助。(3)根據受害者狀況,提供必要的護理、康復服務,儘力減輕暴力導致的損傷和殘疾。(4)幫助師生接納改造後的施暴者(包括來自少年勞教機構的)回校,真正實現社會回歸

推薦閱讀:

漫長的救贖|百餘名校園暴力受害者,長大後聯手援助被霸凌者 作者:李芮
國內知名學術資源論壇大全 - 男博士 - 麻辣校園 - 搜狐圈子
醉美校園.春花爛漫(遊記組圖)
《Bullying 校園欺凌事件》 BY 氤氳

TAG:校園 | 網易 | 博客 | 校園暴力 | 暴力 | 哥們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