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一起讀資治通鑒 / 小飛象9 / 第11頁

一起讀資治通鑒共39頁 作者:小飛象9 提交日期:2011-07-01 13:21  @落紅流水2011 2011-06-30 19:16:03    臣光曰:王者之於戎狄,叛則討之,服則舍之。今樓蘭王既服其罪,又從而誅之,後有叛者,不可得而懷矣。必以為有罪而討之,則宜陳師鞠旅,明致其罰。今乃遣使者,後有奉使諸國者,復可信乎!且以大漢之強而為盜賊之謀於蠻夷,不亦可羞哉!論者或美介子以為奇功,過矣!        孰是孰非?是圍師遺闕,還是?酌情,酌形,酌勢?    樓主怎麼看這段,小子虛心請教。  -----------------------------  司馬光的服而舍直說,看看勾踐就明白了,他表面服了,暗地裡卧薪嘗膽。陳師鞠旅,成本太大,誘以金幣而殺之成本小,合算。至於宜將剩勇追窮寇,有成本當然好,永絕後患,看看倭奴,不就是我們歷代祖宗養虎為患而成的嗎。不過,我覺得美國的文化入侵和文化輸出最合算,即同化對方的思想,又可借高一層的政治經濟體制,科技等綜合實力剝削對方。-作者:小飛象9 提交日期:2011-07-02 20:22  公元前309年 (王權與相權)   l、秦國開始設立有極大許可權的國務院總理(丞相),不同於以往的名義上的相。    筆者感言:前面的歷史可以看到,秦國是有國務院總理(相)的,但是這個國務院總理,職責上僅僅相當於秦王的秘書長,沒有獨立管轄權。從這一年開始,秦國的國務院總理就不是秘書長的角色,而是擁有獨立於秦王的權利(相權),可以撇開秦王獨立管轄某些部門,處理某些政務的權利。這個權利的大小,就要看王和丞相各自的實力了。  秦國後來的權相呂不韋就是靠著這個相權,壓制少年秦始皇的王權,等到秦始皇奪回王權,呂不韋就只好自裁了。  漢唐宋相權都相對較大,到了明朝朱元璋為了獨攬大權,徹底除去相權,製造了「胡惟庸案」,殺得是血流成河。所以明清就沒有了名義上的丞相,但明朝設內閣,內閣分別有首輔、次輔、輔臣等幾人不等,權利還是比較大,起著很好制約皇權的作用,皇帝的詔書,未經內閣蓋章,官員可以拒接。清朝作為最獨裁、最窒息的封建王朝,設有軍機處,但是權利已是很小,蛻變成了帝皇的私人秘書處。  作者:小飛象9 提交日期:2011-07-04 10:17  公元前308年 (秦武王贏盪與甘茂息壤盟誓)   l、秦國和魏國在應縣舉行兩國會談。  2、秦國和魏國達成某些協議後。秦武王贏盪派遣大將甘茂擔任秦、魏兩國聯軍總司令,攻打韓國,並派遣向壽擔任副總司令。甘茂把向壽打發到贏盪面前彙報說:「魏國的軍隊肯定會聽從我的指揮,但我還是希望大王不要攻打韓國。」贏盪一聽,大吃一驚,總司令都認為不應該攻打韓國,這戰還怎麼打?立馬跑到息壤這地方,召見甘茂,詢問原由。甘茂彙報說:「我軍要攻打的韓國宜陽城,是個大城市,名義上是個縣城,其實相當於一個郡,現在大王你冒著別國軍隊隨時可能干預的危險,讓我率軍行軍千里,攻擊宜陽這樣的大城,肯定不可能短期內搞定。我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原來的魯國有一個和曾子同名的人殺了人,大家以訛傳訛就以為是曾子殺了人,有人就跑去向曾子母親通風報信,第一個人跑去說曾子殺人了,曾母不相信,依然神態自若的織布。可是等到第三個人跑來說曾子殺人了,曾母嚇得手忙腳亂扔下機杼,翻牆就逃。』我即沒有曾子的賢名,大王對我的信任也不可能比得上曾母對曾子的信任,到時候我長期領軍在外,肯定不止三個人到你面前告我的黑狀,我就怕到時候大王也像曾母那樣扔下機杼就跑。以前,魏文侯派遣大將樂羊攻打中山國,三年才打下來。樂羊回國論功,魏文侯把一大箱告樂羊黑狀的信給樂羊看,樂羊感動的再三向魏文侯致謝說:『打下中山國,不是我的功勞,全靠您頂住壓力對我一如既往的信任啊!』。現在我甘茂,不過是個外籍將領(甘茂是楚國人),如果我長期領軍在外攻打韓國,杻里子、公孫奭這些人肯定會在你面前說三道四,製造流言蜚語,我又不在你身邊,沒法解釋,到時候你聽多了肯定會起猜忌之心,讓我有冤難申,不但佔領宜陽的戰略目的達不到,大王還辜負了魏王的信任,我還白白受韓國總理公仲侈的怨恨。」贏盪堅決的說:「我一定不會相信流言,讓我和你在息壤相互盟誓。」君臣二人就在息壤盟誓,贏盪盟誓信任甘茂,甘茂盟誓對贏盪效忠。    筆者感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當領導的經常感嘆好部下難找,其實對於部下而言,一個信任自己的領導更難找。    作者:小飛象9 提交日期:2011-07-04 10:22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角力亡命,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l、解除了後顧之憂後,甘茂著手調遣兩國軍隊攻打宜陽,戰爭的進程果然像甘茂預料的一樣,宜陽方面守軍拚死抵抗,兩國聯軍圍攻了五個月,都沒有佔領宜陽。贏盪身邊的杻里子、公孫奭果然議論紛紛,流言蜚語。搞得秦王贏盪也心神不定,準備召回甘茂,停止對宜陽的圍攻。甘茂回應說:「息壤的盟誓還在嗎?」贏盪一聽,下定決心,立馬說:「還在。」贏盪還從人力財力上全力以赴支持甘茂,再次發大軍奔赴宜陽前線,充實甘茂的軍力,甘茂得到贏盪的有力支援,終於攻佔宜陽,斬殺了韓兵六萬人。韓國的總理公仲侈只好派外交官到秦國求和。  2、秦武王是個大力士,平時喜好角力遊戲,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都被秦武王任命為大官。這一年的八月份,秦武王和孟說比賽舉鼎,結果贏盪經脈斷絕而亡。秦國政府遷怒於孟說,誅殺了孟說的整個家族。秦武王沒有兒子,同父異母的弟弟贏稷在燕國當人質,秦國政府就派人把贏稷接回秦國繼位,歷史上稱他為秦昭襄王。贏稷的母親是楚國人,原來被封為羋八子(而立解釋:羋是姓,八子是她的職務,例如清代的張貴妃,張是姓,貴妃是職務),是楚國人,後來子憑母貴,被封為宣太后。  3、趙武靈王趙雍向北面中山國進攻擴張領土,一直把領土擴張到房子縣才罷休,向西面把領土一直擴張到黃河。趙雍和胡人作戰的過程中,發現胡人的短裝服飾和單人騎射作戰方式對戰爭非常有利,趙雍趁登上黃河邊黃華山頂的機會,就和大臣肥義商量在趙國推廣胡服騎射。肥義認為推行難度會很大,很多人都會嘲笑胡人的服飾,認為那是野蠻人才穿的,不願意接受。趙雍堅定的說:「愚者所嘲笑的事情,賢者卻要看到其中的有利之處,就算整個世界都嘲笑我,我還是要推廣胡服騎射提升趙國軍隊的戰鬥力,胡地、中山,我一定要全面佔領。」於是自己帶頭穿胡服上班。  但是趙國人都不接受胡服,趙武靈王的叔叔趙成甚至為此裝病不上班。趙雍派使者對趙成說:「在私我要聽叔叔的,在公叔叔卻要聽我的。現在我推行胡服,叔叔卻不願意,我怕天下人都會議論紛紛,以為我徇私情。國家推行制度的原則,以有利於國家百姓為根本,政策制度的運行,要做到令行禁止為上。推行道德要從下層百姓做起,推行政策卻要從高位的人開始,我希望叔叔帶好這個頭,幫助侄兒推廣胡服政策。」趙成對使者再三鞠躬說:「我認為我們是堂堂是華夏之邦,有聖人教化,有推行禮教的音樂,是四方少數民族部落紛紛前來效仿,學習的對象,現在大王卻要捨去我們原來高貴的服飾,而去穿蠻族的服飾,實在是變更中華優良傳統,違背人心的行為,希望大王深思熟慮。」使者把趙成的話回復趙雍後,趙雍親自跑到趙成家裡勸說:「我們趙國,東面是齊國和中山國,北面是燕國和東胡,西面是樓煩、秦國和韓國。現在我們沒有騎射的裝備,又靠什麼守衛四方呢?早先,中山國憑藉齊國的強兵,侵略我們的領土,屠殺我們的百姓,引水圍困郜城,不是靠我們趙國的祖宗保佑,郜城就完蛋了。先王引以為終身抱憾的奇恥大辱,所以現在我要推行胡服騎射,想藉此提高趙國軍隊的戰鬥力,抵禦外敵,向中山國報仇雪恥。叔叔你只想著堅持華夏的服飾,不喜歡變更胡服,難道你忘了郜城的國恥了嗎?真是太讓我失望了!」趙成聽了趙雍的一番話,羞愧不已,立馬錶示接受胡服,趙雍當場就賜給他胡服一套,第二天,趙成就穿著胡服去上班了。看到機會成熟,趙雍就開始全國推廣胡服,提倡騎射。    筆者感言:秦武王贏盪這樣講話算數的領導,可惜不愛惜自身,竟死於角力,讓人無語。趙雍一代人傑,為了報仇雪恨,不但善於反思,向野蠻的胡人學習,還善於溝通,說服他人配合,最終立下赫赫武功,但是晚年不能理智處理接班人問題,竟被圍困餓死宮中。其實,泱泱華夏數千年,從來不缺甘茂之類的人才,缺的是英明的君主,更缺一世英明的英主,可見獨裁體制之危險性。    作者:小飛象9 提交日期:2011-07-05 12:46  公元前306年(甘茂畏讒言逃離秦國,趙武靈王向胡地開疆拓土)     1、 秦昭王派遣向壽到剛佔領的宜陽安撫百姓,又派遣杻里子、甘茂率軍攻打魏國。甘茂向贏稷建議,把佔領的武遂歸還給韓國,以便安撫韓國,好專心攻打魏國,贏稷採納了甘茂的建議。向壽、公孫奭向秦昭王提出反對意見,沒有被採納,兩人更加嫉恨甘茂了,經常跑到秦昭王面前給甘茂下眼藥。甘茂想,自己是個外籍官員,和秦昭王的關係又不鐵,率兵打仗還要派個和他不對付的杻里子當他的上司,特別是想到公孫鞅、吳起的下場,越想越怕,趁率兵攻打魏國蒲畈的機會就逃到了齊國。杻里子估計嫉賢妒能的水平不錯,率兵打仗水平不咋地,只好和魏國講和,灰溜溜的率兵回國了。  2、趙武靈王在胡服騎射的改革取得成功之後,開始向外用兵,拓展地盤。向北攻打中山國,一直打到寧葭。向西進攻少數民族部落,一直打到榆中地區。少數民族林胡部落首領只好向趙武靈王獻馬錶示歸附。趙雍率軍凱旋途中,還派遣樓緩到秦國,仇液到韓國,王賁到楚國,富丁到魏國,趙爵到齊國,宣揚趙國討伐少數民族勝利的消息,為趙國製造聲勢,提高國際地位。國務院代總理趙固留在林胡部落管理政務,徵集軍隊。  3、楚王和齊國、韓國再一次組成反秦聯盟。    筆者感言:「一朝天子一朝臣」,是獨裁體制的用人特徵之一,如果甘茂能得到新一任秦王的重用,軍史上的地位未必不如吳起。看來獨裁體制下,讓別人用你,比你自身有才更重要,畢竟有才之士很多,機會卻不多。比如解放後的將軍縣,難道這個縣的軍事素養就高於全國?關鍵是一個帶一個,最後帶動了一批。有才之士千萬別自傲而自誤啊!戰國年代中向胡地開疆拓土的華夏諸侯不多,趙武靈王算是一個了不起的華夏英雄,不管如何,對外戰爭總比對內戰爭要高尚。    作者:小飛象9 提交日期:2011-07-06 18:03  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再度開疆拓土,秦國爭王位外戚掌權)    l 、 天上出現掃帚星,也就是彗星,古代人認為主刀兵。  2、趙武靈王繼續攻打中山國,一舉佔領了中山國的丹丘、爽陽、鴻之塞等城市,在第二輪軍事行動中,又佔領了郜、石邑、封龍、東恆等地方,在趙國的猛烈攻擊下,中山國只好向趙國割讓4座城市以換取暫時的和平。  3、秦王贏稷的老媽,也就是羋八女,現在子憑母貴,是太后了,她有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叫魏冉,同父異母弟弟羋戎兩人,靠著弟憑姐貴,也分別被封為禾襄侯和華陽君。贏稷一母同胞的弟弟分別被封為高陵君、涇陽君。這幾個裙帶權貴當中,又以魏冉最能幹。從秦國前兩任大王,贏駟、贏盪時期,就擔任政府要職了。秦武王贏盪舉鼎意外死亡後,因為沒有兒子,贏盪的一大堆弟弟都紛紛拉幫結派,搶著上位,贏稷靠著魏冉的大力支持才殺出重圍,一舉坐上了王位的寶座。贏稷上位後,魏冉出任秦國首都咸陽的衛戍司令部司令,掌握首都的武裝力量。這一年,秦國的王室貴族,哪些和贏稷爭奪王位失敗的兄弟,趁著贏稷沒有坐穩王位,拉起一班大臣造反,被魏冉用鐵血手段鎮壓,連秦惠王贏駟的遺孀都被處死,武王贏盪的遺孀也被流放到魏國。贏稷的眾多兄弟中,稍微有點不滿的都被一殺而光。這時候,贏稷的年齡還小,由贏稷老媽當家作主,魏冉把持朝政,姐弟倆權勢居於秦王之上,威震全國。    筆者感言:古今中外,王室的王位之爭最是殘酷,冷血,在無上王權的誘惑下,既沒有兄弟姐妹之情,也沒有父子母女之情,有的只是權利的墊腳石和攔路石。這樣的骨肉相殘,幾乎在中國的各個朝代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演。    -本文由<貼庫網>脫水整理,地址:http://www.tieku.org/391494/11.html


推薦閱讀:

一起讀資治通鑒 / 小飛象9 / 第10頁
資治通鑒全譯(此書少見,不收藏可惜!)
一起讀資治通鑒 / 小飛象9 / 第38頁
一起讀資治通鑒 / 小飛象9 / 第7頁

TAG:資治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