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那個世界沒有穆斯林?

說日本沒有穆斯林,是一種無稽之談。

近幾天來,微信朋友圈中流傳一篇題為「日本,一個沒有穆斯林的世界」的文章,文中把日本描述為一個極力排斥伊斯蘭文化影響的國家,稱日本幾乎沒有清真寺,日本政府盡最大的努力阻止穆斯林進入;日本公司會特別標註不需要穆斯林工人;日本女人嫁給了穆斯林,將被她所在的社群和家庭拋棄。文章最後稱「日本給其他國家上了一課,如果人民的民族傳統和身份認同薄弱易碎,那麼面對著外國文化的入侵將毫無應對之力」。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在日本大城市穆斯林文化也不鮮見,據統計,目前在日本生活的穆斯林(含信奉伊斯蘭教的日本人在內)共有約13萬人。近年來日本大量接納伊斯蘭國家的留學生,觀光來日的穆斯林也大大增加。在東京、大阪這樣的國際大都會,清真料理和禮品屋也很多。也許是受「建築基本法」的影響(抗震和防火要求十分苛刻),日本國內沒有世界各地常見的圓頂的「清真寺」,但是由在日本國內註冊的宗教法人管理的「清真寺」達80多處,外觀就是常見的鋼混結構建築,「清真寺」門口掛著阿拉伯文招牌。伊斯蘭文化在這裡都是靜悄悄,一切自成體系。日本人在將其作為文化消費時,並不存在戒心。

近年來日本人在中東北非地區常常成為恐怖襲擊的對象,這讓普通日本人大為不解。而文化的背後如果有政治因素操控,問題就不簡單了。冷戰結束後,日本支持美國發動的所有針對中東國家的戰爭,某主流媒體甚至將美國攻打伊拉克的道理做成動畫講給小學生聽。這有意無意地混淆了文化與政治的界限,將政治與文化要素相連,這就是從「疏遠」到「戒備」再到「敵意」轉化的開始。舉例文章中說日本人對伊斯蘭文化「持負面態度」,原因恐怕就在這裡。

而中國是否應該在對待伊斯蘭文化的問題上學日本呢?縱觀歷史,中國人和穆斯林交往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漢代,其間沒有因為文化原因發生嚴重對立。這因為強有力中央政府,化解了任何將文化現象政治化的風險。安定的政治加速了文化的融合,這也是為什麼現代中國人中的絕大多數習慣於文化上的差異,而非固執地追求宗教原理。

今天中國人和世界做生意,僅「一帶一路」總長度至少9000公里,如此宏偉的倡議,包含的豈止是伊斯蘭文化?中國人想跟相關國家分享這個「大單」,就必須有融合不同文化的心態,這才是中國人應有的世界觀。

發生在巴黎的恐襲事件再次警醒我們,切忌將「文化差異」和宗教背景相結合。我們現在享受的自由、安穩生活,是在尊重每一個「文化差異」的前提下實現的,要保護這樣的生活,就要下決心解決公平教育與法制化的課題,這是釐清、排除種族歧視的重要手段,只有尊重他人的發展權利,才能更好保護自己的發展權利。

當然,法制化是最公平的調整利益分配手段。健全的法制體系,會讓社會出現透明感,可以避免少數極端想法以「宗教」、「文化」的名義與公眾對立。 尤其在現代商業社會活動中,以完備的社團法、商法、民法、刑法、刑事訴訟法等嚴密的法律體系對應涉及民族文化差異造成的各種糾紛,防止一般民事問題敏感化。在這一點上,日本的經驗或許有可資借鑒之處。

推薦閱讀:

溫鐵軍教授在不久的將來能否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個性簽名,這個世界只有你,讓我燦爛的笑,哭的傷心
我想出去走一走,看看這個大世界
世界這麼吵,她們還在採花、入茶、釀香膏 | 茉莉尋香
萬表世界手機版

TAG:世界 | 沒有 | 穆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