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識》雜誌 ▎「近衛軍」:俄羅斯刀尖上的忠誠與無畏——聞?一
2016年4月5日,普京總統簽署總統令,在內務部內衛部隊基礎上組建新的聯邦執行權力機關——國家近衛軍,以維護公共秩序、打擊恐怖主義、提高執法水平。成軍後的國家近衛軍將擁有內務部內衛部隊的全部職能和權力,同時將列裝更新優良的裝備,接受更好的培訓。這就把人們已經不太熟悉的、從沙皇時代就存在的「近衛軍」部隊帶回到當今人們的視野中。
沙皇的私人安全部隊
俄國是個在國家軍隊中有著近衛軍部隊建制悠久傳統的國家。「近衛」一詞來自於義大利語和法語,它的意思是「保安」和「捍衛」。「保安」的意思是保障個人的安全和生命,而「捍衛」的意思是為祖國和民族的利益而戰。近衛軍這個名稱在17?18世紀的彼得大帝時代就啟用了,並一直存在於整個沙皇俄國的歷史進程中。當時的近衛軍基本上是一個「保安」部隊,是沙皇的護衛部隊。它的基本特點是:由沙皇本人親自組建,甚至嚴格訓練,絕對服從於沙皇並執行沙皇的命令,保護沙皇的生命和行動的絕對安全。從這個意義上說,沙俄時代的近衛軍是沙皇的貼身保鏢,是有軍隊建制的沙皇私人安全部隊,也是一支御林軍、禁衛軍。
忠誠是近衛軍人的第一和唯一標準。近衛軍的人員組成有極其嚴格的規定和限制,只有帝王信得過的世襲貴族成員才能進入近衛軍。到19世紀末,這種貴族成員在近衛騎兵部隊中佔96%以上,在近衛步兵中佔90%以上,而在普通的步兵隊伍中,貴族成員只有不到40%的比例。近衛軍人絕不能與在俄國社會中被視為「低下」職業者如商人、開辦銀行的人和交易所經紀人的女兒結婚,否則一經發現,將被趕出近衛軍部隊。
俄國世襲貴族的派系林立,爭奪激烈,因此,作為沙皇貼身護衛的近衛軍部隊也就常常成為直接威脅沙皇本人生命和寶座的決定性力量。近衛軍部隊被用作謀殺君王、篡權奪位的工具的事例在俄國歷史上也不鮮見。彼得大帝本人就是指揮自己親自嚴格訓練的近衛軍從他攝政的姐姐索菲婭手中奪回了帝王的權力的,葉卡捷琳娜二世也是藉助於聽命於自己的貴族禁衛軍部隊的力量殺死了親夫並登上沙皇寶座的。
無畏是沙皇時代近衛軍部隊的第一和唯一要求。這種無畏是產生於它所擁有的無限制的權力。它可以無命令查抄、逮捕、鞭撻、殺人;可以監控和處決大臣官員;可以對社會施加恐怖和殺伐。他們不怕鮮血,不畏刀劍,為沙皇赴湯蹈火,義無反顧。
在俄國的近衛軍發展進程中,來自義大利和法國的「近衛軍」建制與俄國本土的「禁衛軍」逐漸融合成一個特殊的「近衛軍制度」,而16世紀伊凡雷帝時代「直轄軍」的恣意妄為和狠毒殺伐便成為沙皇俄國近衛軍的另一個發展脈絡。
在1812年反抗法國入侵的戰爭中,一大批年輕貴族軍官在戰爭中以忠誠和無畏建立衛國功勛,贏得帝王的厚愛。他們被授予了「青年近衛軍」這個特殊的榮譽稱號。自此時起,「青年近衛軍」被用作對作戰最勇敢、最堅決、最忠誠部隊的稱號。
衛國戰爭中屢建戰功
蘇聯衛國戰爭初期,俄國傳統的「近衛軍」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十月革命後,廢除了「近衛軍」建制,所以蘇聯的軍隊中一直沒有近衛軍部隊。但法西斯德國入侵初期,蘇聯軍隊一度陷入慌亂無序之中,整頓部隊、恢復和提升部隊的戰鬥力成為須臾不可拖延的任務。在這種形勢下,蘇軍的四支步兵師在斯摩棱斯克與德國軍隊的鏖戰中獲勝,重振了蘇軍的軍威。1941年9月18日,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斯大林和蘇聯紅軍參謀總長沙波什尼科夫元帥共同簽署了第308號命令,對這四支步兵師予以嘉獎:「在反對法西斯德國希特勒匪幫、保衛我們蘇維埃祖國的多次戰鬥中,第100、127、153和161步兵師表現出了英勇和無畏的精神,是遵守紀律和組織性的典範。在鬥爭的艱難條件下,這些師不止一次地使德國法西斯軍隊遭到慘敗,令他們潰逃,讓他們聞風喪膽。」
這份命令接著詳細闡述了這些師為什麼能夠英勇和無畏。一是,他們在作戰時,不是冒失地盲目進攻,而是經過了仔細的偵察、認真的備戰並找到了敵人的薄弱環節後才進攻的。二是,他們在衝破敵人的防線時,不是僅限於向前的運動,而是前後左右同時尋找敵人的突破口。三是,在攻佔了敵人的陣地後立即組織有效的防衛,深挖戰壕隱蔽自己,並進行新的偵察,準備新的進攻。四是,迅速轉入進攻。五是,「在敵人進逼時,這些師沒有驚慌失措,沒有拋掉武器,沒有四散潰逃至密林之中,沒有叫喊:『我們被圍了』,而是有組織地對敵人的進攻予以還擊,嚴厲控制驚慌失措者,無情鎮壓懦夫和逃兵,以此保證自己部隊的紀律和組織性」。六是,這些師的指揮官和人民委員是英勇的和嚴厲的長官,善於指揮,敢於懲處不執行命令和破壞紀律的人。
戰爭初期,這些「為什麼」實際上反映的是對蘇軍的總結和要求,尤其是第5、6條所列述的情況正是當時蘇軍在德國大軍壓境情況下的普遍狀態。所以,也可以說這是斯大林制定了蘇軍「近衛軍部隊」的要求與標準。根據這份命令,這四個師被授予「近衛軍師」的稱號,並且規定要給「近衛軍師」以特殊的旗子和特殊的軍服。1942年1月28日,第一面「近衛軍軍旗」授予了其中的第127師,該師也改名為「第二近衛步兵師」。這個步兵師是蘇軍中的尖刀部隊,以英勇和無畏著稱。1943年6月19日,該師因解放北高加索和庫班地區而被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授予「紅旗勳章」。1943年10月又因突破德國人「藍色防線」的「塔曼島之戰」更名為「塔曼第二近衛步兵師」。1944年5月24日,鑒於解放克里米亞的軍功,該師的名稱上又加上了一個形容詞「紅旗」,全稱就成了「塔曼第二紅旗近衛步兵師」,並且被授予了「二級蘇沃洛夫勳章」。
從此,蘇聯軍隊中的近衛軍部隊迅速建立起來,此後參加過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坦克大戰、強攻過第聶伯河和易北河、攻打柏林之役的蘇軍第4坦克師——康傑米爾諾夫斯克師,以及參加過波蘭戰役、攻打柏林之戰,戰後成為駐德國佔領區的第11喀爾巴阡—柏林坦克兵團也先後被授予「近衛軍」的稱號。
蘇聯的海軍中也同樣出現了一系列有「近衛」稱號的部隊和艦隊。1942年3月,海軍人民委員庫茲涅佐夫簽發第72號命令,授予北海艦隊中的四艘潛艇「近衛」稱號。隨後是波羅的海艦隊的三艘艦艇、黑海艦隊的巡洋艦「紅色北高加索號」,以及1945年9月太平洋艦隊的艦艇被授予「近衛」稱號。直到蘇聯衛國戰爭結束,蘇軍中的近衛軍部隊總計有:11個軍和6個坦克軍、40個步兵師、7個炮兵師、12個坦克師、9個機械化師和14個空軍兵團;海軍中,有215個師和18艘戰艇。至於營連級別的近衛軍部隊則不計其數。
蘇軍的近衛軍部隊有自己的旗子、軍服、軍章。軍官的名稱也有別於普通的軍種。比如,上校、上尉等官稱上都要加上「近衛軍」的字樣,如近衛軍上校和近衛軍上尉等。近衛軍部隊的戰功與榮譽也深刻影響了敵後的游擊區。游擊隊員們紛紛以「近衛」的名稱來表達對祖國的忠誠和誓死與德國法西斯戰鬥到底的英勇無畏精神。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小說《青年近衛軍》就描寫了衛國戰爭時期青年游擊隊員的戰績和功勛。
新俄羅斯的近衛軍:擁有絕對的權力和忠誠
蘇聯解體後,「近衛軍」的名稱被取消,從前的精銳部隊被作為各種「特別任務部隊」使用,但仍是俄羅斯軍隊中的尖刀部隊,參與處理突發事件和緊急情況。「阿爾法」和「維佩爾」特別任務部隊曾參加處置2004年的「別斯蘭事件」。1995年,時任內務部長庫利科夫大將建議在內務部軍隊系統中恢復「近衛軍」部隊建制,葉利欽也簽發了同意的總統令,但因庫利科夫的去職命令未得以實施。在普京主政的2008年?2009年所進行的軍事改革中,蘇聯時期的主要近衛軍部隊都恢復了歷史上曾經有過的「近衛」名稱。
縱觀俄羅斯國家近衛軍部隊建制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一條脈絡,那就是近衛軍部隊由單純「保安」意義上的帝王御用保鏢部隊不斷向「捍衛」意義上的精銳部隊發展,並且最終形成了「保安」和「捍衛」密切相連、交織的體系。如果說,沙皇時期的近衛軍是起始的話,那麼蘇聯時期的近衛軍則是「捍衛」意義上的發展高峰期,而新俄羅斯時期的近衛軍建制則逐漸在向「保安」和「捍衛」相結合的方向推進,將對領袖個人的保安任務和對國家利益的捍衛使命融合成了一個整體。
普京總統4月5日簽署的命令中,有幾點特別值得關注。一是,近衛軍的新建制體現了最強有力的權力的集中:近衛軍部隊指揮權的高度集中和近衛軍領導權的絕對集中。指揮大權集中於新建的國家近衛軍部隊聯邦局局長之手,結束了過去特別任務部隊的指揮權分屬於幾個機構的狀態。而擁有指揮大權的局長只聽命於總統一人。二是,近衛軍部隊的忠誠原則被強調成是第一的和唯一的。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被簡稱為「俄羅斯近衛軍」的新的俄羅斯國家近衛軍部隊與其說是對俄羅斯政府和議會負責,不如說是對總統個人負責。三是,對總統個人的保安和對俄羅斯利益的捍衛變成了二位一體的系統。新局長佐洛托夫一直是普京最信賴的貼身保鏢,由他統領俄羅斯近衛軍證明了對總統的保安和對俄羅斯利益的捍衛的一致性。四是,把與「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的鬥爭與穩定俄羅斯的政局以及社會的任務結合在了一起。五是,把俄羅斯在國外的維和任務與俄羅斯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爭取更大的話語權聯繫在了一起。六是,俄羅斯近衛軍被賦予了極大的特權,其中包括對國家最重要和特殊物資的運送實施監控,對「在武器周轉的領域內和私人保安活動中以及實施本部門外保安的監控」,可以不用得到命令就進行開槍射擊的權力。最後一點是,普京的總統令繼承了俄國和蘇聯的雙重傳統,具有這個國家發展的明顯歷史特點。「近衛」一詞在俄羅斯逐漸演變出了另一種含義,即「近衛軍人」是久經考驗的人,是在刀尖上證實自己的忠誠與無畏的人。
普京總統此令一出,俄羅斯政界和社會的反應異常複雜,有稱之為「及時之舉」的,有懷疑是「權力之爭」的,也有人認為此舉反映了總統權力的不穩固和社會的動蕩。總之,對此總統令如何具體實施不少人尚存疑慮,而靜觀其變是多數分析家的態度。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所研究員)
推薦閱讀:
※SecWiki周刊(第213期)
※【武術雜誌】120
※《新玄機》 雜誌:十二生肖的產生
※雜誌上衣。披肩2
※【武術雜誌】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