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悲理念及其現代意義
佛教慈悲理念及其現代意義
孔祥軍
世尊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終於在眼前和內心出現了一個光明燦爛的境界:他已經超越了自身視力和聽力的局限,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障礙,洞悉了過去、現在、未來,覺悟到宇宙人生的真實,把握了終極真理,獲得了徹底的覺悟和解脫,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而成為佛陀。世尊創立佛教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一切佛法都是要把苦海中的眾生度引到無餘涅盤的幸福彼岸。因此,佛教要求以慈悲心腸來關懷一切有情眾生。慈悲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表達了佛教對人生的深切關懷,顯示了佛教救苦救難的宏大誓願和為眾生幸福而忘我奮鬥的犧牲精神。
一、慈悲的蘊涵
慈悲是梵語Maitri—Karuna的意譯。 「慈」是慈愛眾生,給與快樂, 「悲」是悲憫眾生,拔除痛苦,二者合稱為慈悲。佛教認為,慈從悲來,悲必為慈。 「悲」原意為痛苦,由痛苦而生悲情。一個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的痛苦,也就能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產生悲情,自然地由衷地衍生出對他人的友情,並擴展為對一切眾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慈愛。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 「慈名愛念眾生,當求安穩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也就是說,慈就是愛護眾生,當求安樂之事來利濟眾生,悲就是憐憫眾生,同情其輪迴於五道之中,受種種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所以龍樹對慈悲的定義就是「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慈與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慈悲的定義就是「拔苦與樂」。
慈悲在小乘佛教中,原為五停心觀(不凈觀、慈悲觀,因緣觀,界分別觀、數息觀)之一,主要在於對治個人心性弱點的修行方法。慈悲觀主要對治瞠恨心較重之人,因為這樣的人心中總是充滿憤恨和不滿,修此慈悲觀可以柔和其心,令其消除內心的敵意,從而避免由瞠心所帶來的過激和衝突。所以慈悲觀在小乘中只是一種修行法門。
到大乘佛教時,為了突出慈悲的深意,便將慈悲喜舍定為佛之本性, 《大般涅盤經》說: 「善男子,大慈大悲名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隨菩薩如影隨形,一切眾生必當得大慈大悲,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將慈悲喜舍由修行法門提升為佛性的地位,體現了大乘佛教對慈悲的重視,大乘佛教認為證悟成佛必須要透過「慈悲」的實踐來實現,建立了大乘佛教以慈悲為中心的基本特質。
大乘佛教強調慈悲是佛教的根本, 《大智度論》: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後世苦等諸苦所惱,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後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於無量阿僧只劫生死中,心不厭沒。以大慈悲力故,久應得涅盤而不取證。以是故,一切諸佛法中慈悲為大」。就是說,慈悲是佛法中最重大的原則,是佛教的根本所在。大乘佛教菩薩的特徵就是全力踐行大慈大悲的原則,以普度眾生為自己的崇高職責和偉大理想。
二、慈悲的佛學基礎
佛教的慈悲理念是奠立在佛教緣起論的基礎上的。緣起論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由因緣和合而生,也由因緣散失而滅。這是佛教解釋人生、社會和宇宙種種現象產生、變化和消亡的基本理論。從緣起論又推導出「無我」論:就人來說,也是由各種因緣聚會而生,即生理的、心理的多種成分的組合,並沒有一個真正的獨立的自我存在。既然人不能作為自身的主宰,人生無常,畢竟空無,這就構成了人生痛苦、一切皆苦的價值基礎。人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有慾望和追求得不到滿足與實現的痛苦。這就形成人生的一種根本的需要——撫慰痛苦,緩解痛苦,祓除痛苦。佛教慈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而被凸顯出來。
按照緣起論,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離開因緣而獨立產生和獨立存在,同樣,每個人也都與其他眾生息息相關。從三世因果關係來看,其他眾生的某某在過去世可能就是自己的父母等親人,宇宙間各類生命實質上是一個整體。進一步說,佛、菩薩觀照眾生與己身具有同一的本性,也就是說,一切眾生皆具有存在的同一性、本質的同一性和至善的同一性。佛、菩薩也由此而生起與眾生的絕對平等心,生起為眾生拔苦與樂的慈悲心。這是佛教提出慈悲理念的必然性和踐行慈悲理念的可能性的理論基礎。
諸法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其性本空,法無自性稱為「法無我」,人無自性稱為「人無我」。能夠體會人無我、法無我,就是不執著的智慧,不執著於人及法之有無、生滅。以一種不著兩端的中道觀來看這個世界,不因有而喜,不因無而悲,不因死而苦,不因生而樂,隨時保持清凈不受煩惱,不為無明所蒙蔽的狀態。能觀諸法無我的智慧,必然超越悲喜之情,同時也超越了人我以及物我的分別。在緣起法中,一切的存在,彼此相依相待,並無有一法高於另一法,或者說獨立於另一法之外存在,因而行慈悲者並不高於受施者,慈悲本身也是因緣所成,也是緣起性空的存在。以諸法畢竟空來行慈悲,就是無緣大慈。
此外,佛教的輪迴思想也是慈悲的重要哲學基礎。輪迴的思想是印度文化思想中極其重要的特色。佛教認為,眾生自無始劫以來,因為貪瞠痴的業力,在六道輪迴中頭出頭沒,永世不得超生。輪迴被認為是生命的真實存在,無始以來,生命的本質就是如此,所以生命所受的苦並非一時一世,而是輪迴有多久,痛苦就有多久。對於輪迴無限之苦的體認,更加深了慈悲之心量。因為慈悲本來就是面對痛苦之時所興起的一份同情,當人們面對無可迴避且鋪天蓋地令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痛苦之時,如果他不麻木,那他會具有更廣大的慈悲之情。佛教的慈悲精神並不止於悲憫的情感而已,因為輪迴無限延伸了眾生苦痛的悲觀,更激發出入們求解脫之心切,只要能證悟便能得解脫,這是一份希望。因此,佛教的慈悲,便是由同情的情緒中超拔出來,慈悲行者就不再以情緒去感受這些痛苦,而是用智慧去觀照痛苦。不僅能感受痛苦,更能理解痛苦,以及找出解脫的方法和途徑。這樣才可對症下藥,如同醫生的應病與葯,這才是佛教的應機和對治。
三、三種慈悲
《大般涅盤經》云: 「慈有三緣,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龍樹菩薩依三類因緣將慈悲分為三種: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慈悲。
1、眾生緣慈悲
「眾生緣者,緣於五陰,願與其樂,是名眾生緣。……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曰眾生緣。」眾生具色受想行識等五陰,就眾生身(色陰)、心(受想行識四陰)兩方面來予以安樂,這叫做眾生慈悲。另外就眾生之間的關係,如父母、妻子、親屬等關係來行慈悲,這種局限於親疏關係的,稱為眾生緣慈悲。眾生緣慈悲,可以說是基於「人之常情」而起的慈悲。這種慈悲極有可能囿於人情之私,或局限於家族之內,而不能大公無私地施與一切眾生。所以眾生緣慈悲容易有其局限性。
2、 法緣慈悲
「法緣者,緣於眾生所須之物而施與之,是名法緣。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眾生緣慈悲是給予能令眾生身心安樂之物,法緣慈悲則是給予眾生所需之物,其範圍已超過身心安樂的要求,只要眾生所必須的,可以令其離苦得樂的一切資具,都在法緣慈悲所布施給予的範圍。法緣慈悲的思維方式並不是推己及人的向外擴張式的實踐方式,而是在實踐這種慈悲時,心中並無父母、妻子、親屬等親疏之別,而是就「諸法緣起」的角度,視眾生平等無別,以一種無差別的態度來為眾生拔苦與樂。
3、 無緣慈悲
「無緣者緣於如來,是名無緣。慈者多緣貧窮眾生。如來大師永離貧窮受第一樂。……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相對於眾生緣與法緣慈悲之「有所緣」 (有條件、原因)的慈悲,無緣慈悲就是無所緣的慈悲。無緣慈悲是不存有慈悲意識來行慈悲,所以它的根本精神是三輪體空,揚棄施者、受施者、所施之物的分別來行慈悲。以無緣慈悲來行慈悲者,沒有施者的自得,去除了對受施者的遠近親疏之分,也不會吝惜所施之物,甚至連行慈悲這個念頭都不存在於意識之中,這才是真正的無緣的慈悲。如無私的母愛。
眾生緣慈悲是一般人倫道德的慈悲,法緣慈悲是宗教性博愛的慈悲,無緣慈悲是基於佛教緣起思想的慈悲,是能施與所施自他不二、能所兩忘的慈悲,以無所施而施,無所與而與的方式來行慈悲。就行為來說,雖有施與,在意識中卻完全泯滅此種念頭。行慈悲者並不感覺自己是在行慈悲。心無所緣,毫不執著於差別對待。諸佛的真正慈悲並不在於救助眾生現時的痛苦,而在於令眾生了解眾生的痛苦之源是因不明諸法實相,心有貪著,愛其所愛,恨其所恨,樂其所樂,苦其所苦,才會有這多的苦難。
四、慈悲理念的現代意義
在歷史上,慈悲理念的意義不斷得到新的詮釋和新的發展,浸潤人心,生髮作用。佛教慈悲觀念的提出,主要是緣起於對人類的局限性的反思,對人的生命脆弱性的關切,對人生苦難的憂患,這種以人為對象、以人的解脫為本位的人本思想,與以關懷人尊重人為特徵、以人為中心的人道主義是相互會通的,且有相互一致之處。在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的今天,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國,佛教慈悲理念更具有以下嶄新的現實意義:
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提升生活質量。慈悲是凈化的愛、升華的愛,是無私而充滿智能的服務濟助,是不求回報的布施奉獻,更是成就對方的一種願心,集合了愛心、智能、布施、願力就是慈悲,將可去除我們的「貪瞠痴」的痛苦心靈。慈悲是無上寶藏,慈悲是苦難人生的依止,慈悲能熔化剛強的我執習氣,化除貪慾、化除瞠恨心,保持喜悅和寧靜,也促使我們走入人群、服務大眾的喜樂性格,轉化私我,開展寬廣之心,達到心靈健康的有效治療原理。
有助於完善人格,提高修養。佛教慈悲觀念以利他為原則,強調要有利於他人,要為救濟一切眾生而致力行善,這與我們提倡的助人為樂、大公無私,一切以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的集體主義思想,也是相近、相通的。慈悲意識總是和道德感、使命感、責任感以及理想主義聯繫在一起的,越是有道德感、責任感的人,越是追求自我完美的人,就越容易產生慈悲觀念,
有助於提高國民的素質。國民倫理道德建設必須建立在符合人性的本質和要求上。可以說佛教提倡的慈悲理念,符合人性的弱點與優點共存的本質、去惡從善的要求、離苦與樂的願望,以及平等博愛的追求。提倡慈悲理念,必將有助於發揚團結和互助友愛的精神,有助於實踐無私奉獻、濟世利人、救死扶傷、扶危濟困等美德善行,有助於社會公德的完美與職業道德的提高。
有助於生態平衡與經濟可持續發展。佛教強調宇宙萬物的不可分離的依存性,佛教慈悲理念主張尊重他者、尊重異類、尊重動植物的生命,反對濫殺濫伐,任意糟蹋環境,破壞生態平衡。若將佛教平等慈悲理念應用於生態學,無疑將有助於建立完整的生態倫理學,進而也必將有助於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有助於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安全。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沿著「信息高速公路」飛速向前,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全球經濟一體化,人類正處於一個全新的信息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然而,人的精神並未能與科技和經濟同步提高,反而呈逐步下降之勢。信仰崩潰、價值紊亂,成為全球普遍的社會問題,浮躁、不安、厭倦、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與自己、他人及自然界隔離等如瘟疫般流行,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縱慾主義、享樂主義泛濫,道德淪喪,人情冷漠,滋生出貪污腐化、營私舞弊、吸毒販毒、拐騙扒竊、賣淫嫖娟等社會毒瘤,犯罪率直線上升,恐怖事件連續不斷……。以平等、關懷、尊重生命價值為基礎的佛教慈悲理念,實是一種跨種族、跨宗教、跨國界的博愛文化、和平文化和安全文化,有利於調整人的觀念進而導致在行動上維護和平與安全。
慈悲如良藥,心理有了傷痛憂苦,慈悲清涼法水能撫慰受創的心靈;慈悲如船筏,以慈悲的舟航,帶領我們衝破驚濤駭浪的生死苦海,免除在愛河欲流中的困苦心靈;慈悲如光明,有了慈悲的光明,能夠照破黑暗無助的心靈,看清世間的真相而得以安心;慈悲如摩尼寶珠,洗凈心內的雜質使之澄清見底,照破昏迷,化複雜為單純心靈。
佛教的慈悲是在洗滌染污了的心,使之恢復清凈。時時處處進行慈悲,正是時時處處在遠離地獄之苦,因為時時能存慈悲之心,即是時時能起警覺之心,時時能生警覺之心,即能儘力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能洗滌一切煩惱垢,長養無邊諸善根,消除業障,種植福田,獲大安樂。慈悲,無疑是世尊為沉溺於五濁惡世的眾生,開的一劑驅除心理惡魔實現心理健康的良藥。日日慈悲,日日改進,性情胸襟自然能開闊,生活品質自然能提升,必然能夠獲得心靈的清凈。
推薦閱讀:
※你為何會去吃素?
※《維摩詰經》講記-22 大虛法師《指月真髓》真正的慈悲
※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卷六
※慈悲道场梁皇宝忏随闻录
※梁黃寶懺13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