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從史上一首千古絕唱看古人如何過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北宋一代文豪蘇軾筆下的一首名為《水調歌頭》中秋抒懷的詞。詞前小序說,「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曲。」丙辰,即北宋神宗熙寧九年,即公元1076年。當時蘇軾在密州,即今日的山東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獨自一人在密州的超然台上,一邊賞月一邊飲酒,直到天亮,不禁神動思飛,於是揮筆濡墨,寫下了這首《水調歌頭》,給世間留下了令人無盡遐想的千古絕唱。

蘇軾的這首中秋詞,上闕,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闋,因月而感人間之事變,全篇揮灑自如,不加雕琢,而浩蕩之氣,超凡絕塵,感天動地。胡元任的《苕溪漁隱叢話》中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南宋著名文人認為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是寫中秋的詞里最好的一首。

在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啟發人的藝術聯想。一鉤新月,會讓人聯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輪滿月,會讓人聯想到美好的圓滿的生活;月亮的皎潔,又會讓人聯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類許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蘇軾是一位豪放派詩人。當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時,望著那玉盤、嬋娟的明月,不由得神馳千里,感慨萬千。而反映到這首例詞里,遂形成一種豪放不羈、浪漫洒脫的風格。

這首詞一開始就提出千百年來許多人都曾提過的一個問題,就是明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把青天當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問,顯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氣魄。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就曾在《把酒問月》的一首詩中說道:「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不過李白這裡的語氣比較舒緩簡慢,而近三百年後的蘇軾因為是想飛往月宮,所以語氣更為關注,也更為迫切。「明月幾時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驚嘆造化的巧妙。人們從中深切地感到了蘇軾對明月的讚美與嚮往。

而這首詞的最後兩句寫得更為精妙,「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這幾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不乏人情哲理意味。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嬋娟」即嫦娥,也就是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這個典故出自南朝謝庄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間的離別是難免的,那麼只要親人長久健在,即使遠隔千里也還可以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兩地聯繫起來,把彼此的心溝通在一起。「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局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說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見面,卻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嬋娟」也可以說是一種「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神交了!

唐初著名詩人王勃有兩句詩:「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意味深長,可稱佳句,與蘇軾的「千里共嬋娟」有異曲同工之妙。唐朝的另一位著名詩人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還有一位唐朝的著名詩人名叫許渾的《秋霽寄遠》中也說:「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應該說這些詩句都可以互相參看。正如詞前小序所說,這首詞表達了對弟弟蘇轍,也就是子由的懷念之情,但並不限於此。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

蘇軾,不僅是兩宋時代,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藝全才,詩,詞,散文以至書法,繪畫等都有極高成就。無論是詩詞還是散文,都表現出題材廣泛,思想深刻,境界高遠筆力遒勁的特點,在當時及對後世都發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而歷代對於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更是被文壇推崇備至。這首詞彷彿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洒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人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同時,也讓今天的人們領略了古人過中秋節的心境與意境。

中秋節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歷代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是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就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古代的中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有一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而在兩宋時期,八月十五夜,千家萬戶,不論貧富,不論老幼,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親朋好友、鄰居鄉親還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蘇軾從熙寧四年,即公元1071年,被貶出京,外任杭州通判,到在密州寫下這首詞為止,整整五年時間與胞弟蘇轍未見一面。蘇軾從杭州到密州任職時,蘇轍正在濟南掌書記一職,濟南與密州相距並不算遠,然而,他們兄弟倆卻因為各自疲於官事也未不得相見。這首《水調歌頭》正是表現這種手足相念之情。蘇軾在中秋之夜飲酒賞月的同時,還抒寫了與當時的黎民百姓一樣「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當然身處官場的宦海沉浮中的蘇軾不能不想到,兄弟二人都是由於與變法派相左而出為地方官,並備受冷遇的,不能不想到仕途險惡。所以「大醉」遣懷,表現出世與入世,隱退與仕進的矛盾心情。因此可見,他比當時的黎民百姓有多了一層憂思和愁苦。

時至今日,中秋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親友「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無不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來源:中天飛鴻的BLOG

推薦閱讀:

古人《捏骨秘法》 附:更多相關文章
清代王府里的衣服在哪兒做的?
古人內衣才不是你想像的樣子(上半部)
古人:為什麼說天機不可輕易泄露 (l轉)
古人的敬稱和謙稱、敬辭和謙辭、諱稱

TAG:古人 | 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