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臨證內環境很重要

在中醫學中,內環境是與外環境相對而言的一個概念。其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結構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協調、相互為用,病理上相互影響。

同時還認識到「人與天地相應」(《靈樞·邪客》),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如季節氣候、晝夜晨昏、土地方域等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人類在能動地適應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維持著正常的生命活動。由此可知,要使人體保持健康狀態,就應該做到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及內環境的平衡穩定。

中醫內環境的表現形式

中醫學的內環境主要是指臟腑、經絡等所處的內在環境和基礎狀態。它正常表現出的基本形式是陰陽的動態平衡,即所謂「陰平陽秘」(《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具體形式則表現為氣血運行、氣機升降、寒熱燥濕等之間的相互制衡。

氣血運行:氣血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產生於臟腑又榮養於臟腑。氣血之間關係至密,氣能生血、行血、攝血,而血可載氣,因而常可見到氣血同病。氣血對內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生成與運行兩個方面:

生成不足則表現為氣血量少,進而出現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能力及血的濡潤、營養能力下降;運行障礙則可見氣機不暢而為郁,血行不暢而為瘀。由於血行於經脈之中,而氣可行於經脈內外,因此血瘀往往見於局部,而氣鬱則可遍及全身。

氣機升降:升降出入是氣的運動形式,也是生命活動的標誌。《素問·六微旨大論》言:「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這種運動,不僅能推動和激發,而且可協調平衡人體各種生理活動。

具體而言,一臟之中可有升降,如肺之宣發是升,肅降是降;臟腑之間也有升降,如脾主升,胃主降,但並非每一種生理活動都必須具備升降出入,而是各有側重,如肝、脾主升,肺、胃主降,整體上維持著升降的動態平衡。

升降失調時,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謂之「逆」,如肝氣上逆、肺氣上逆等;上升不及或下降太過謂之「陷」,如脾氣下陷等;不升不降則謂之滯,如肝氣鬱滯、肺氣壅滯等。

寒熱燥濕:這是內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狀態,即溫度與濕度,對許多疾病的發生髮展都有著深刻影響。寒熱是由陰陽的偏盛偏衰所致,如「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素問·調經論》)。燥濕反映的是津液的代謝情況,燥是津液量少,滋潤不足,如臟腑的陰虛;濕是津液量多,滋潤太過,如水濕的停留。

寒熱與燥濕相合,則可形成四種常見的病理環境,即涼燥、溫燥與寒濕、濕熱,進而成為許多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如黃疸的發病多緣於濕,而脾胃的狀態決定著濕的演變趨勢,胃熱者則濕從熱化,脾虛者則濕從寒化,進而決定了黃疸的病變類型,即陽黃、陰黃。

內環境的形成原因

影響內環境的因素有先天、後天及內外之分。先天的因素在於稟賦,包括遺傳、生長、發育等,這些不足都會導致形體的缺陷或臟腑的虛弱,形成「起跑線」上的差距,對後天的影響很大。

後天的因素則非常複雜。因於外者,與自然環境相關,季節、氣侯、晝夜、水土、居處等都會對內環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南方多炎熱濕潤,人體腠理多疏鬆;北方則乾燥寒冷,腠理則緻密。因於內者,則涉及了飲食、情志、勞逸等多個方面。如飢胞無常或暴飲暴食,則易於傷胃損脾;過食生冷,則易損傷中陽,滋生寒濕;過食辛熱,則易形成胃腸積熱;過食肥膩,則易增加脾荷,停濕生痰等。

再如情志,多惱怒者易傷肝,致氣機郁滯或逆亂;多思慮者易傷心脾,致心血暗耗,心神失養,或脾氣困頓,運化受礙等。又如勞逸狀態,過勞則易耗傷氣血,「透支」正氣;過逸則易致氣血缺乏活力等。

總之,內環境的形成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形成的結果,是機體某一方面偏盛或偏弱的狀態。

內環境的臨證意義

機體一旦形成某種內環境,儘管與發病尚有距離,但這種平素的狀態定會對疾病的發生、發展起著背景性作用,甚至決定著發病的易感性與傾向性。

這其間,一則容易招致某種邪氣的侵襲,如清代醫家吳德漢說:「易風為病者,表氣素虛;易寒為病者,陽氣素弱;易熱為病者,陰氣素衰;易傷食者,脾胃必虧;易勞傷者,中氣必損。」

二則可影響邪氣的演變趨勢,如「黃家所得,從濕得之」(《金匱要略》),濕在體內會隨脾胃的狀態而變化,胃熱盛者則濕從熱化,可熏蒸肝膽,脾虛者則濕從寒化,可阻遏肝膽,均可致膽汁不循常道而外溢,滲入血中,發為黃疸。

三則為邪氣踞留提供條件,即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至虛之處即容邪之所。

現代醫學發現,很多疾病的「元兇」是各種致病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立克次體、支原體、真菌、螺旋體等,這些均屬於中醫「邪氣」的範疇。當這些微生物侵犯人體導致各種病變時,就說明了正氣未能御邪或無力驅邪,或在體內有適宜於邪氣生長留居的內環境。

如引髮結核病的結核桿菌,適合在乾燥的環境中生存,因此發病初期多呈現陰虛肺燥;再如引發胃炎與消化性潰瘍的幽門螺旋桿菌,能在胃內的多種環境狀態下滋生,如濕熱、陰虛、虛寒等;又如乙型肝炎病毒,它在肝內的繁殖複製活動適宜於肝內濕熱或寒濕的環境。至於腫瘤的發病,則猶如地上長出異物與土質有關,說明體內肯定有適合腫瘤細胞生長的環境條件。

上述認識,為中醫學臨床處理疾病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啟示:

一是祛除邪氣並非必須針鋒相對,而可以通過調理內環境來實現。對抗的方法往往會傷及正氣,造成兩敗俱傷,而調理內環境則可毀其所依,緩中見功,此即所謂殊途同歸,且代價更小。

二是注意病時與平時的區別,病時自當祛邪治病,平時注重調理改善內環境,使氣血和暢、升降有序、寒熱適中、燥濕不偏,力求陰陽平衡的恆定,惟此才能長治久安。

綜上所述,中西醫關於內環境的論述各有所指,各有側重,中醫學著眼於人體內的大環境,較為粗略、籠統;西醫學則著眼於細胞所處的小環境,非常細緻、具體。實際上,中醫學內環境的異常肯定伴有細胞外液的改變,而酸鹼度、滲透壓、溫度的異常也會伴有氣血、升降、寒熱、燥濕等形式的改變。在治療上,中西醫學均注重改善內環境的基礎狀態,使人體達到「生態平衡」(陰陽平衡或內環境穩態),進而減少疾病的發生,促進疾病的痊癒。


推薦閱讀:

專訪問痧堂李道政——砭法與古中醫大的智慧(更正)
與帶狀皰疹的一次過招
耿蘭書「脾病及肝」理論的臨床應用醫案舉隅
肝臟好不好除了看手指判斷還可以看什麼?
60甲子五運六氣表 鐵杆中醫論壇

TAG:環境 | 中醫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