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軍:當前東亞安全秩序是怎麼形成的?
我個人感受,歷史研究這些年進展很快,特別是歷史檔案的發掘,證明了過去我們認定的事實,未必符合當時的真實情況。在「再建歷史」的過程中,當時發生的事因我們了解的不準確,尋求解決之道時就未必能對症下藥,因為對病症把脈不準,可能藥方下錯了,結果可能會更不好。當然也有一些自然進程的力量很強大,人為干預的正確與否,有時候起不了那麼大的作用。這是研究歷史過程中通常會有「宿命」感,很多事情是客觀的動力決定的,人為的干預只能加速或者減緩而已,改變不了進程本身。
我在這裡只能做比較宏觀的敘述,把我認為哪些是我們需要再認識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我說的戰後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是說冷戰結束後。二戰結束到現在70年,有兩個戰後。一個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一個指冷戰結束後。我講的戰後是指二戰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為開始。我們現在講的中美關係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的關係,從1949年到現在將近70年的時間,是這個時間段。
70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或者二戰結束,持續到1979年中美建交。我認為,東亞安全秩序的變革中的標誌性事件是中美關係的重大變化。
第二個階段從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持續到現在,將近40年。回頭看這40年的主要特點,比較容易觀察到,也比較容易了解。東亞地區變遷的最突出的特點、最基本的狀況,就是這40年的基本穩定和和平。在基本穩定和和平的大架構中,東亞地區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是歷史性的,也是有全球性影響的,就是出現了持續的發展與繁榮的局面。在國際關係領域有很多研究,有很多數據,因為時間關係我不一項一項談。概括來說,就是在這將近40年的時間裡,東亞繼歐洲和北美之後,成為第三個世界中心,或者說三個世界中心之一,最基本的數據就是世界產品和貿易50%在這個地區進行。所以,保持這個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自然成為全球關注的問題,也是中美關係受到全球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剛才同張老師討論,作為東亞最重要的國家,中國股市的波動對全球都有影響。過去很難體會到,中國人民幣的匯率即便按照官方通報的下降2%,全球經濟就跟著晃動,如果不及時穩定住,一場全球恐慌就有可能發生,後果會很嚴重,當然對全球和中國都不是好結果,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方獲利。如果日本出現浮動,也是如此。東亞特點就是上億人口的國家不少,每個國家的發展都依託東亞地區整體的繁榮。我們講東亞地區繁榮對中國尤為重要,就是因為中國是依託著東亞的繁榮,大幅提升自己的地位。中國並不是一花獨放,而是伴隨這東亞地區的繁榮而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失去東亞地區繁榮的依託,有現在的局面也很難想像,從歷史過程來看很難想像。
東亞地區這種局面的形成是有特殊條件的,即有30多年基本的穩定和和平,最近的大規模戰爭就是1979年2月,中美建交後就這麼一次,中國同越南之間將近一個月的戰爭。印度支那地區在二戰結束後一直在打仗,最初是越南同法國的反殖民戰爭;然後是十年美越戰爭,越南統一戰爭;後來是越南入侵柬埔寨的戰爭,再就是越南同中國的戰爭。1979年中等強度的局部戰爭結束,這個地區再也沒有大規模得戰爭,而是基本穩。當然有一些小的局部危機,如1995、1996年的台灣海峽危機,包括兩次朝鮮半島危機,當前東海、南海的緊張局勢等,不穩定因素一直在。但總體來說,東亞地區能成為第三個世界中心,和這個地區維持基本的穩定和和平是分不開的。由於眼前紛爭很多,回顧歷史有助於看清楚大局。是什麼因素,或者說什麼樣的機制,什麼樣的結構,使這裡維持了基本的穩定與和平?保持這個地區的安全秩序的主要因素,它的主要部分是什麼?我認為有三個方面:
第一,中美之間的戰略合作。中美兩國不是盟友,但是曾經建立過「心照不宣的同盟」關係,即一種特殊的戰略合作關係。這種戰略合作關係,在冷戰後期的實質性內容如在美國有很多著作所論述、新的檔案發現等所證明的,美國同中國戰略合作的某些領域,質量甚至超過美國的歐洲盟友。所以被定義為「心照不宣的同盟」。冷戰結束後引發生了新的變化,中美關係現在又成了東亞地區中相當不確定的因素。這個地區美日之間不可能發生大的矛盾,但是中美之間是可能發生的。中國和越南、菲律賓之間,也會因為海洋領土糾紛等發生矛盾、衝突等,但不會根本改變這個地區的局面。如果中美關係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或者說是逆轉,東亞秩序就會發生根本變化。
冷戰結束後,剛才講的冷戰後期形成的「心照不宣的同盟」也就基本結束了,中美雙方開始不斷尋求維持戰略合作的途徑、辦法,互相了解對方的戰略意圖,希望找到繼續合作的辦法。我憑記憶介紹雙方存在過幾種重新定義關係的建議,這些建議不論是不是雙方都接受的,但是都表現出來了繼續合作的意願,可能媒體造成的輿論氛圍是人覺得中美關係很緊張,或者美國總是「亡我之心不死」,但是我們還是要看兩國政府最終的選擇的導向。介紹幾個概念,一是冷戰結束後,在90年代中期,提出後提出「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隨著領導人的更替,美國方面又改變曾經達成的「建設性合作夥伴關係」的共識,提出「利益攸關方」的概念;現在中方又提出「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美國方面不接受,但也提出建設性的合作。當然這反映出兩國對雙邊關係認知上的差距。但是無論用什麼詞,至少決策層希望建立一種維持合作的關係,背後包含了中美在東亞地區希望繼續進行合作的意願,至少要避免發生對抗。[page]
第二就是美國的軍事同盟體系,這是東亞地區的一個客觀存在的。對中國研究者來說,認識它的複雜性是必要的。美國的軍事同盟體系最主要的是美日軍事同盟,附帶還有美韓軍事同盟,美國菲律賓軍事同盟、相關的還有美澳新同盟,等等。這個軍事同盟體系對中國來說含義複雜,即這個軍事同盟體系的建立最初就是為了遏制——後來變成主要遏制中國。例如美日同盟,1947年在美國政府內部提出,將日本改造成美國亞太戰略的重心,美國對日本的管制最終要向軍事同盟關係發展。這個轉變最初是針對蘇聯陣營,但是這個構想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後那段時間最終確定下來的,後來因為朝鮮戰爭的原因,變成了明確的針對中國。以後與中國在亞太地區積極活躍的展開外交的同時,這個軍事同盟體系在50年代中期建立起來,中國稱之為「新月形包圍圈」,非常明確的針對中國了,在亞太地區主要就是遏制中國。
之所以對中國來說很複雜,也是因為1979年中美關係建交後,中國和這個同盟體系所有國家逐步建立了友好關係。這個同盟成了中國維護自己戰略安全的藉助力量,在東亞地區就是共同對抗蘇聯的擴張和威脅。從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和解和中日建交,到1978年中國和日本簽訂和平條約後,中國對美日同盟的批評大幅下降,這個軍事同盟對中國來說,成了共同維護亞太地區穩定、安全、和平的盟友。現在又出現了新的變化,在我們媒體里,對軍事同盟公開的批評,包括很多研討中對它的懷疑等,變得越來越強烈。美國和日本在蘇聯解體後繼續加強在這個地區的軍事合作的目的到底是什麼?這對中國來說成了一個問題。中國和這些國家繼續保持合作的關係,中美關係則要專門談,比較複雜。有一些地區、,有一些領域,中國的影響力還是達不到的,這是客觀存在的。總之,這個同盟體系同中國有過複雜的關係,將來可能還要面臨怎麼界定和評價這個同盟體系。
第三,主要是在冷戰結束後,逐漸形成的一些多邊、雙邊有關安全問題的機制,包括一些雙邊、多邊的安全論壇。比如有關朝鮮半島的六方會談,它雖然停滯了,但作為一個機制起著重要作用。就解決朝鮮半島的無核化問題,它沒有達到目的,但對控制朝鮮半島的危機不要升高,降低緊張程度等功能性的作用,還是有的。對這個機制的評價應該是從兩個層面。
還有中日韓三邊對話,美日韓安全對話機制,美國主導香格里拉國防對話,中國主導的香山國防對話等等;還有中美俄日的機制,東盟10+3等等,現在很多。這些並不都是軍事合作機制,但是不斷討論可以幫助認識這個地區已經發生或者潛在的緊張和危機,使各方能有一個平台坐在一起探討,分析、認識或者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包括官方的,二軌的、純粹民間的機制等也在發揮作用。這可能跟中美戰略合作,美國軍事同盟體系的實質性的作用不能相比,因為解決不了實質性問題。但是在預防外交的領域還是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東亞安全秩序是由三個部分組成,維持安全秩序有三股力量,在這個秩序中,它的核心是什麼?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也是研究中美關係過程中需要尋找答案的問題,我在這裡向同學們講講我的看法。
我前年發表過一篇論文《中美關係與東亞冷戰》,發表在國際冷戰史研究第11期即2013年冬季最後一期。在結論部分提出這樣的觀點:東亞安全機制被設計出來、得以持續30多年,以及今後可能導致問題的關鍵、核心,就是1972年2月中美聯合公報「雙方聲明的」第三條的一段話,中美實現戰略性和解,在地區問題上達成共識並維持這麼長時間,而且未來人們仍然擔心會出現變數的,就是中美兩國「都不應該在亞太地區謀求霸權」,中美兩國「都反對任何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建立這種霸權的努力」。這反映了當年兩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他們願意把它寫在中美兩國歷史上第一個文件中。這是這種秩序得以維持,而且這個地區的基本和平和安全得以維持的重要原因,也是這個秩序的核心理念,或者說是底線。如果這個底線擊穿,這個地區一定會出問題。當然上限可以無止境追溯,我們可以說是一家人,亞洲成為共同體,那其實是不可能的。命運共同體是一個理想,但是行為就像我們所說的道德和法律的關係一樣,道德解決不了人的行為越界問題,這只是一種希望,必須還有強制性規範,這個強制性規範里要有核心理念。
所以我在那篇論文里說這是遠見卓識。毛澤東70年代講過,中國永遠不稱霸。中國與美國共同在聯合公報中寫上這一條,一個是基於中國的理念,二是反對蘇聯的威脅和擴張。70年代蘇聯的擴張威脅了中國的安全。同學們讀一讀歷史,為什麼中國有過不安全感,這個不安全感有一些反應過度是有可能的,但也是因為蘇聯的擴張。美國也有不安全感,這有它自己政策失誤導致它的世界地位大幅下降,也是蘇聯對世界局勢的誤判,把當時西方倡導的「緩和」理解為資本主義徹底衰落的轉折點,以至於採取全球性世界革命的擴張,結果導致全球性反蘇聯擴張的統一戰線,這就是稱霸的後果。毛澤東當時提出一個很直白的口號。古代朱元璋徵求學士朱升對平定天下的戰略,朱升說要「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毛澤東改成「不稱霸」,這是質的不同。朱升的意思是先不要急於稱王,不然會變成所有人敵人。毛澤東改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就是中國人永不稱霸。他對外國人說過,中國稱霸了,你們團結起來把中國打倒就是了。他談話是這樣的氣派。一些國際政治理論認為,國家就是追求權力和權力擴張,就會自動尋求一些目標。剛才我說的客觀的自然力量,人為干預有時候不會有根本作用,也是根據這些理論提出來的。
1972年中美為什麼達成在亞太地區反對霸權的共識?必須講1972年中美處於什麼狀態,東亞地區出現長期穩定和和平,受益於中美之間就東亞地區當時和未來長遠的戰略性問題、根本性問題等達成共識。在此之前,東亞是什麼狀況?就是在這裡發生了當時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持續不斷的大規模戰爭、大國之間的激烈對抗,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國人確信,隨時都有大規模外敵入侵的危險。
如果把1979年分為兩個階段,那麼從中美建交之前地區出現動蕩的原因看,是和中美有直接關係的。如果中美不能達成共識,這個地區不可能有長久的和平,這是東亞的特點決定的。剛才講都不應在這個地區謀求霸權,也反對任何國家和國家集團在這個地區謀求霸權等,仔細分析這段話,在邏輯上可不可以說在這個地區沒有一個國家曾經有過霸權,所以才有中美都不謀求霸權,也反對任何國家和國家集團在這裡謀求霸權?(待續)
推薦閱讀:
※論中國文化基因的形成——前軸心時代的史影與傳統
※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中)1500年之後的歐洲王權國家體系
※在減針的時候,怎樣織才能在邊上形成小麻花?
※【轉】中華民族的形成
※海底玻璃的形成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