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塔之演變(44)
明、清文峰塔
1、南方地區
福州白塔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矗立在於山之麓。與烏山烏塔遙遙相對,於唐天元年(904年)為閩王王審知為報父兄教養之恩而建造。初建時塔內砌磚軸,外環木構樓閣,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層磚心木塔。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塔被雷火焚毀。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時,改為七層八角磚塔,高41米。因為外面塗上白灰層,故稱白塔。
福州白塔(20世紀20年代德國出版的明信片)
福州白塔(1981年中國旅遊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福州白塔(1986年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福州白塔(1992年福建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文昌塔在南靖靖城湖林村堤岸邊。建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清乾隆八年(1743年)重修,1986年又修塔頂。塔為七層八角樓閣式,高21.9米。靖城鎮過去是南靖縣的縣城,由於地勢低,這裡歷史上水災嚴重,於是人們在城邊九龍江堤岸上修建了這座風水塔,寄希望於避邪,根治水患.
福建南靖文昌塔(1989年華藝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毓秀塔,取「鍾靈毓秀」之意,建於漳平市永福鎮呂坊溪、李庄溪匯合處。塔始建於宋末,原為木構,明末毀於火。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用三合土重建。塔高22米,為樓閣式空心七層建築。
福建漳平永福毓秀塔(1986年龍岩市郵電局出版的明信片)
龍文塔建於漳州南城牆西隅龍文山上,明嘉靖乙未年(1535年)知縣劉天授建石塔其上,後廢。清雍正十年(1732年),龍溪知縣劉良璧建成一座七層石塔,石塔峙立在龍溪學宮(即孔廟)前,世稱為「龍文塔」。塔身通體亦用花崗石砌成八角形,高10米。塔在「文革」中遭受重創,後又被拆除。如今,新建的龍文塔已經不在原址,遷建於龍文區鳳凰山上,成了公園的景觀塔。為七層八角形石塔,塔高39.9米,塔的形制已是完全不同了。
福建漳州龍文塔(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明信片)
福建漳州龍文塔(2004年漳州市委宣傳部編製的明信片)
羅星塔在福州市東南閩江與烏龍江合流處的羅星山上,為了出入馬尾港口的船隻識別方向而修建的。羅星塔原來是北宋時期建成的,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年)在宋代塔座的基礎上重修。是一座平面八角形七層樓閣式石塔,高31.5米,在這座塔身的表面有很多的燈龕,而沒有任何佛教信仰的雕刻題材。
福州羅星塔(清末外國出版的明信片)
福州羅星塔(20世紀80年代福州出版的明信片)
鰲江寶塔位於福建福清上逕鎮逕江北畔鰲峰巔。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由當地信眾集資修建。塔為八角七層仿樓閣式石塔,總高25.3米,塔尖原為石葫蘆,民國初遭雷擊破壞,改磚砌。塔門有兩尊石雕鎮塔將軍。每層塔門旁均鐫刻「願四海寧謐,願五穀豐登」、「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行好事」之類聯句。
福建福清上逕鰲江塔(網路照片)
聯奎塔位於福建永泰縣城南浮尾大樟溪南岸山上。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為紀念宋乾道二年至八年間,七年三科永泰蟬聯出三位狀元而建。1986年重修,石構,八角七層空心樓閣式建築,通高21米。
福建永泰聯奎塔(網路照片)
福建南平延平區雙塔位於建溪與西溪匯合處的東、西兩岸山頂上,東塔在水東鯉魚山頂,故稱水東塔,西塔在水南九龍岩頂,故稱水南塔。其實,延平雙塔真正的建塔原因並不是為了鎮妖和大火的傳說,而是「施福護財」,「施福」施的是「文運遐昌」,「護財」護的是「民財永阜」,這八個大字就刻在雙塔上的第七層鳳形石匾上。雙塔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三月二十九日興建,三十五年(1607年)六月竣工。
福建南平水南塔(網路照片)
東吳石塔位於福建莆田湄洲灣北岸東埔鄉東吳村,它雄居秀嶼港主航道要衝,是古時入港的主要航標。東吳塔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高約30米,七層八角青石構造。各層門額上刻有「鍾靈毓秀」「海天清梵」、「海山鰲峰」「古剎嘉馨」、「視聖偉望」等字樣。
福建莆田東吳石塔(網路照片)
城關雁塔位於福建仙游鯉城鎮縣體育場旁,系明代尚書鄭紀於明萬曆年間所建。用於科舉張榜,故名雁塔。樓閣式青石結構,六角七層實心,高12.6米。疊澀出檐,無雕刻,塔北面二層上刻有「雁塔」大楷二字,落款為萬曆年間。
福建仙游城關雁塔(網路照片)
槐塔位於福建仙游縣榜頭鎮崑崙村前埔厝後山坡上。明崇禎四年(1631年)建。槐塔為石質構造,呈三層六角形,仿木樓閣式,通高20米。底層塔門兩旁刻有對聯,南門是:斗拱星環槐桂堂開八面,雲從塔應桃花浪滾三層。北門刻「地萃琨煙人倚玉,天開塔影世乘驄」。第二層神像兩邊的對聯是「鵲走三台臨國族,蟬聯五色護魁星」,橫批一是「綱張奎壁」,另一為「紫柏開天」。第三層塔內供有帝君神像,刻有聯「八柱映天新,帝星拱耀;三槐高地軸,塔穎團雲」。
福建仙游槐塔(網路照片)
鳳山石塔又名文筆塔,位於福建廈門市同安區城東的九躍山頂峰。為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同安縣令洪世俊倡建。據傳,同安從宋代蘇頌任丞相以來,至明代的四五百年間,科舉不昌,決定捐獻俸祿,在孔廟正向的鳳山頂上營建石塔,象徵「文筆」。石塔五層,石構實心,六角五級,通高14.25米。
福建廈門同安鳳山石塔(網路照片)
文峰塔位於福建漳州東山東門嶼南部海拔91餘米的文峰山上。明嘉靖五年(1526年)福建巡海道蔡潮到東山巡視,得知東門嶼附近,沉船海難經常發生,就決定在嶼修建石塔作為航標。塔為八角形七層實心建築,高31.7米。
福建漳州東山東門嶼文峰塔(網路照片)
龍象塔位於南寧市青秀山風景區鳳翼嶺上,是明朝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南寧市人蕭雲舉高中進士並擔任朝廷吏部侍郎後所建。原塔八角九層,高30多米,後來被雷電擊塌了兩層。1937年塔拆除。1985年按明代建築風格重建龍象塔,新塔八角九層,高為52.35米。此塔為風水塔。
廣西南寧龍象塔(2000年南寧郵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廣西龍州縣城東邊獨山山頂的文筆塔,是清光緒年間蔡仲歧所建。相傳蔡仲歧到龍州任觀察,見到龍州文化落後,人才缺乏,為培育學風。見獨山上有石似硯,但無筆與之相配。蔡仲歧便在獨山上建起文筆塔,筆硯相配,以期大出人才,振興龍州。後來,文筆塔遭到雷擊和人為破壞,只有半截塔身靜立在獨山之上。2011年重新建設文筆塔及獨山上有關建築。
廣西龍州文筆塔(網路照片)
蓉峰塔位於廣西寧明縣城郊外。塔高五層,約有四十餘米。該塔建於清朝的道光初年,為時任知州伊枕雲籌建。每層均有題名和壁畫。塔門聯:「蓉攀岳峙千重絕,峰接奎垣萬丈光」。從二層起,分別題「珠聯」、「璧合」、「梯雲」、「取日」。
廣西寧明蓉峰塔(網路照片)
廣西貴港市城東五里的羅泊灣上有一座古塔,名曰安瀾,塔高九層約30多米。此塔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這座塔的北大門原有一首「撮土為山陪地脈,引入成事補天功」的對聯,意為這座縣城雖然東有東山,南有南山,西有西山,北有北山,但是沒有中山,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少一,風水地理有缺陷,需要建造中山,以「陪地脈」和「補天功」,縣人才能夠心想事成,五穀豐登,百業興旺。於是造塔代山,以慰民心。
廣西貴港安瀾塔(網路照片)
三元塔位於廣西興安縣高尚鎮金山村委待漏村的山旮旯里,修建於清代。塔全用石塊砌就,外圍是大條石,內部充填小石塊。三元塔截面呈八卦圖形,共五層,高近十米。塔的第一層每面有一個上部呈弧形的石門,共八個,門上方有匾,分別雕刻「漢中霄騰」、「光騰牛斗」、「毓水培風」、「雲路高攀」、「浮圖鞏固」、「聚璧騰奎」、「鴻達旅羽」、「龍翔鳳翥」等文字。
廣西興安三元塔(網路照片)
文筆塔位於廣西賀州市賀街鎮境內,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五層六角,塔高27米。塔體大青磚砌,表面卻呈紅色,上蓋綠色琉璃瓦,門額浮堆黑色「魁星樓」三個大字。
廣西賀州文筆塔(網路照片)
迴風塔位於廣西賓陽縣蘆圩鎮新模村的合嶺山之巔,為青磚砌成的七層寶塔,塔高23.3米,清光緒二年(1876年)由知州葉茂松倡建。塔門兩側為寶塔建成時知州葉茂松題書石刻「秀氣凌雲天上星辰俱動,祥光耀日人間將相迭興」。
廣西賓陽迴風塔(網路照片)
炳蔚塔位於梧州蒼梧縣林水鄉西江南岸的鐵頂角山巔,建於清道光四年(1824年),青磚結構,塔身呈七層六角形,高34米。每層塔檐築蓮花圖案浮雕。首層有清代梧州知事袁渭栓刻的「文巒聳秀」,二層碑額「炳蔚塔」(已遺失)3字,為清代狀元廣西運使陳繼昌書刻。
廣西蒼梧炳蔚塔(網路照片)
凌宵塔位於廣西昭平縣境內,俗稱「文筆」,清末所建。塔高五層,為六角形磚木結構,高14米。塔底層拱門兩側有對聯一副:「兩粵通津石柱擎天扃馬峽,三城保障碉樓沿岸鎮龍坪」,為本地文人梁材鴻所作並書。
廣西昭平凌宵塔(網路照片)
石嶷文塔位於廣西興業縣城西側石南鎮石嶷山上。原塔建於南宋年間,曾於明成化十八年維修,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被毀,乾隆十一年丙寅(1746年)重建。石嶷塔為空心八角七級磚塔,通高22米,疊出檐,葫蘆形剎頂,塔尖如錐,像一支大筆倒插山上,因而得名石嶷文塔。此塔原貌基本保存完好。
廣西興業石嶷文塔(網路照片)
左江斜塔位於廣西崇左縣城東北2公里處,建在左江中的石頭島——鰲頭峰上,處急彎激流之中地勢驚險。該塔是明朝知府李友梅於天啟元年(1621年)建造,當時建三層,清康熙三十五年(1629年)知府徐越加建兩層,成為五層磚塔,塔身高18.28米。據測,塔身傾斜度為4o24′64″。
廣西崇左左江斜塔(2002年南寧郵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廣西崇左左江斜塔(網路照片)
鰲山寶塔舊稱文筆塔,位於蒙山縣城東南角。塔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嘉慶年間續建,「文革」期間被當作「四舊」拆除。現存的寶塔為1985年重建。塔為五層六角形,紅磚鋼筋水泥結構,每層各有塔檐,塔頂用琉璃瓦蓋成,頂尖為蓮花托葫蘆形陶制。
廣西蒙山鰲山寶塔(2000年梧州蒙山新視覺攝影室印製的明信片)
據史志記載,荔浦塔原稱文塔,南宋時這裡曾建有魁星樓。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貢生張憲為祀文昌在此建魁星閣,後因雷雨侵襲魁星閣傾塌,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此修文昌塔,共五層,上層為魁星閣,塑有魁星神像。光緒五年(1879年)知縣周望增建兩層,是為七層文塔。塔高33.4米。為八角七層磚木結構。
廣西荔浦文塔(2000年桂林荔浦縣旅遊公司出版的明信片)
廣西合浦縣城南郊的文昌塔,於明萬曆四十一年(l613年),由廉州知府陳基虞主持修建,是為了改造廉州南隅「形家所忌」的地理風水環境、使之變否為泰的風水塔,以祈求文昌帝保一方平安富庶,文教事業興旺,人才輩出,丁火文明昌盛。
廣西合浦文昌塔(網路照片)
推薦閱讀:
※中國手機市場2018年1月零售檔位情況
※中國十二級謊言
※中國傳統面相術常識:面相算命圖解大全看面相大全圖解
※中國人為什麼不重視抄襲事件?
※中國結算:證券統一賬戶十一期間上線 分兩個階段|平台系統|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