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總釋經題之【經】(下)!

  那麼對於佛經而言,這個「常」還有特別的含義——凡是諸佛如來金口玉言,由後來的菩薩們所整理的經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作任何的改變。不可以加一個字,不可以減一個字,不可以改變一個字,更不用說一段話,否則佛法經典就失去它的信用。佛經里的任何一個字都是無價之寶,無價之寶就是無價之寶。什麼都不足以喻其之貴。誰膽敢改變一個字,大逆不道!即使錯的,有問題的,也只有保持原貌。那麼,有些經文里確實一些章句、一些段落、一些名相概念用現代的語言風格、語言規則沒有辦法理解,怎麼辦呢?佛法里有通融,講師可以酌情作些變通解釋;但原經本再刻印時,必須仍舊保持原樣,叫作「存疑」。這裡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由於後人在傳承的過程中,在無意中造成了些漏字、錯字、改字的現象;第二種情況屬於古今語言風格之差異,彼國與此國民族傳統的文化之差異,造成了一些彆扭。  佛的法語,是永恆之理,即使那些無量的小法。你修小法,就只能證小果,都是永恆的。那麼要解決一個當下成就、當下大成就的問題,就選擇一個對應的大法。這也是「常」。包括萬法的生住異滅,把它判為是無常;那當我們明白「如來藏」道理以後,無常也是常。比如說死是無常,也是永恆,皆是我們的心變現出來的。一切萬法都是永恆,都是靠我們自在變現。之前把它說為虛妄的,是無常的,是為了逼著我們迴光返照;再照到外面來,那些東西是不是還是我啊?  在這裡涉及到一個外道謗法的問題。現在都還有人講,佛經不是佛自己的手筆啊,是後來人整理的,怎麼可以相信呢?而這樣的人往往最後都是耍無賴。而大乘法在我們這個國土可以說從儒家開始,從漢唐以來已經形成了一種氣氛。儒家的「忠君愛國、孝父孝母,善待一切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之人幼」的思想,是不是大乘佛法的影子?乃至孫中山「天下為公」,更不用說毛主席「為人民服務」,都是大乘佛法的氣氛。過去一些革命先烈如果不是菩薩再來,那他是誰啊?  所以在大陸弘揚大乘法也是佛力加持,我們不能把本土的珍寶丟掉,反而去撿人家的垃圾。要當心,不要被境界所轉吶!不要迷惑顛倒啊!而且我們還要向全世界把這個大法傳播出去,這就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將來不是我們到台灣,不是我們到美國、到印度去請法,而是台灣、美國、印度都要到我們這裡來求法,否則我們對不起如來家業。這個局面我相信很快就會形成,很快!這十來年以這樣的速度發展,古今中外之所罕見。  那麼對於外道的這種懷疑、誤解乃至誹謗,我們有必要澄清兩個重要的事實。佛在世時確確實實沒有留下一個字,為什麼不留啊?我是最近才悟到這個道理,提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我大概在零七年講《心經》,開始印光碟,有位菩薩說:「你講的《心經》太妙了!我看了以後,五六個晚上沒有睡著覺!」講老實話,我並沒有認為我講的經怎麼好,在她的提醒之下,我就來看光碟,看了以後我感慨萬分!我當時就悟到,如果像別人一樣打成草稿來講經,我絕對講不出那種境界。從登台講經第一天開始,我從來沒有打過一次草稿,我就是這麼講,這是什麼道理?這樣講課的時候,我是不是往裡面想?逼著我們的心迴光返照往這裡看,往這裡(手拿一隻氣球手套)看就好了。釋迦牟尼、阿彌陀佛的東西是不是全部在這裡(手套空性)啊?叫自性流露。如果念講稿往外看,你就被文字所執著,這是老佛爺的智慧。  為什麼有些人寫的註解文字非常非常優美,朗朗上口?他是把心用在作文章,搞花架子,法講的並沒有錯,你不容易領會……不可以著文字相,我想佛就是示現這個法。以佛的智慧和神通,他不需要動筆,一個念這些經卷就飛出來,乃至500年之前,2500年之前就可以把秦朝用布寫、漢朝用紙寫……把這些經本全部現出來;乃至我們現在的經書他都可以提前放在這裡。既然他能現卻不現,是不是懶惰呢?是不是佛吝法,怕便宜了後人呢?統統不是,這就是表法。  像這樣的講法,每一個人都能講。你不要以為我這個人很有智慧,其實我是最傻的。我原來還沒有出家的時候,我那個師兄經常指著我的鼻子罵:「你這個東西呀,七歲兒童的智力都沒有啊!」我女兒變本加厲:「嗯?七歲?我看爸爸三歲小孩子的智力都沒有!」這是真的!講經說法與文化高低,與聰明怎麼怎麼沒有絕對的關係。把這個道理搞明白了,變成你自己的語言,叫「依義不依語」。你把意思講明就行了,不一定要語言要多麼華麗優美。弘揚大法,每一個人都能夠如數家珍吶!因為我們自己就是這本經。《法華經》《楞嚴經》講什麼?講人怎麼來的,鬼怎麼來的,泥巴瓦塊怎麼來的……你一聽還不就懂?而不是去寫詩歌、搞創作。  把這個道理講明白,你的功德有多大,知道嗎?說了你可不要害怕!這是佛講的——你能講一句《法華經》,勝過太虛空級的大法師——可不是世界級,不是地球級,而是太虛空級的大法師——站在最高的一層天,對普天下無量的眾生講無量的經典,而且把這些人都成就了阿羅漢、辟支佛,他的功德沒有你講一句《法華經》的功德大!你讀《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的偈頌就知道34。有沒有哪一個人不能講一句經啊?如果有的話你現在留下來,我把你教會了再回去,就這麼簡單。講一句《法華經》都這麼大的功德,先把這份功德撈到手再說。每一個人都能做到,這是不是很滑稽啊?在佛法里講啊,聰明反被聰明誤,老實人得大利益。聰明人能講三藏十二部經,但他不明白「如來藏」的道理,祖師大德講,那無非外魔邪說35!許多人明白以後,倒吸一口涼氣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跪在那裡哭,「過去修了幾年幾十年我都白修了,修了無量劫都是白修了」!這叫石破天驚。  那麼,這兩個重要的事實必須要講清楚。雖然講經要空口白牙,自性流露,可是佛走了以後,誰能生生世世代佛傳法?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所以才把佛所講的經典用文字記錄下來,是不是?但是非常慎重,由摩訶迦葉主持,五百大阿羅漢參與,阿難尊者登台,一字一句把佛在49年所講之法說出來,經五百人舉手表決,百分之百舉手方為通過。只要有一個人對一句話一個字提出不同意見,就必須修改。古今中外,有哪一個國家、哪一個經典、哪一部文獻像我們佛法這樣慎重其事啊?那麼佛法傳到中國來怎麼樣呢?同樣如此。佛法的傳承跟其它宗教不一樣,它是由漢朝皇帝禮請而來。後來結集翻譯經典,也是仿照當年釋迦牟尼佛滅度以後印度菩薩整理經典那種方式,皇帝任命當朝宰相或者新科狀元組織全國有進士學位以上的人才,包括高僧大德,組成一個幾百人的譯經道場,一主二副,由梵文譯成漢文,三個人通過,提交大會通過,然後由皇帝批准,進入藏經閣。我們現在看到有乾隆版的大藏經,那就是乾隆皇帝親自過問。  這裡要點明:在乾隆皇帝之前,國家對出家人規定很嚴格,首先必須有進士以上的學位你才能出家(進士學位在封建社會是最高的學位,當了進士就有官做,起碼是七品縣官),而且不光是文采要好,品德也要好。要經過左鄰右舍街坊來評議,你這個人品好不好,再經過官府審批,報到皇帝那裡,皇帝再發出牒度,方可出家。所以乾隆皇帝做了一個好事,也做了一個壞事——有文化沒有文化,只要誰願意都可以出家。好處呢,使許多正直善良之人能夠進入出家隊伍;壞處呢,也使一些下九流混入僧團。  憑良心講,社會上那些人吶,他哪看得起出家人!家裡好不容易有一個兒女要出家或者怎麼樣,他會鬧死鬧活。有些人跟老婆離了婚,竟然還不允許她出家。為什麼?丟他的門風。有些人寧願讓兒子去當強盜土匪,也不願他出家。這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出家人內部確實有那麼一些人莫名其妙的,他不是真修行。那作為在家人,要調整一種心態,你不要管他是真出家還是假出家,你都把他當成菩薩。他即使假出家,以此因緣,他能生生世世出家,比在家人成就快,他造業他受報。  從這兩個緣起,我們應該堅信:佛經一定是諸佛金口玉言,不要有任何懷疑,這叫「常」。至於講經說法要離開經本自性流露,我們也不要執著。一開始學習登台講經,你必須要備課,這要有一個過程。《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那個光碟,現在好多人都能講,脫口而出,不用講稿。你把《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這個光碟兩個小時給人家講完,你等於講了一部《法華經》,等於講了一部《楞嚴經》,那就是精華。你講一句《法華經》都不得了,何況你能系統地把「如來藏」的道理講出來!你功德無量啊!佛在《法華經》講,你為一個人講一句都有那麼大的功德,何況你為幾個人講許多句?更何況聽你講經說法面對的還有天人鬼神大眾36?  第四個字叫「法」,帶有規範之義。凡是佛講的經論和戒律,我們都必須依教奉行,不可以違犯。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成佛由法化生。那麼在有些小的規範處,在佛法里允許通融。比如,佛在世時規定出家人只准穿三衣,你有第四件衣服,就必須在十五天之內供養給別人,否則就是破戒;這是為了破除出家眾的貪心。像這個規範,在大陸就不好施行。你現在穿了三件衣服,都凍成冰棍一樣了,誰還修行啊!作為大乘菩薩修行法,不同於小乘,論心不論事,因地制宜。  但是有兩種傾向要防止:一種是用小乘心態來看待大乘修行。因為大乘人修行不像小乘人那樣規規矩矩、戰戰兢兢,走路都不敢東張西望,不敢看到前面第四步,走路都怕把螞蟻踩死了。這是一種情執,他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楞嚴經》講的「想升情墜」。另外一種傾向呢,防止大乘人自以為明心見性,錯用了心。既然我們是論心不論事,吃肉喝酒怎麼樣長怎麼樣短他無所謂。噁心持法,罪加一等!連小乘的戒律都不知道遵守,你還叫明心見性嗎?「一戒一切戒」,是把這種戒律與我們的智慧圓融一起,在佛法里叫「道共戒」「慧共戒」。戒在定中,戒在慧中。那麼,受持小乘法不能成佛,不能往生;如果小乘法都不能受持,連做人都沒有你的份;乃至做鬼做畜生都沒有你的份,你下地獄。對於佛法絕不可以斷章取義。  這裡涉及到一個很敏感的關於假密宗修行人吃肉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不講清楚,可能會使不少同修誤入歧途,乃至謗法謗僧。現在有許多人很瀟洒,特別是一些所謂修密宗的人——我們照樣吃肉,照樣吃魚,照樣過夫妻生活,照樣成佛……真可怕呀!而密宗吃肉確有其事。那是在一千多年以前,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們由於國內政局的動亂,逃亡到西藏。  當初佛弟子與西藏各宗各派進行溝通,有一個教派基本上能夠接受正法,但是吃肉不能改,所以當時佛弟子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第一,西藏屬於高寒地帶,沒有足夠的動物脂肪,不足以抵抗寒冷;第二,西藏只長草不長五穀雜糧,長了草喂動物,人只有依靠肉食為生,在當時的西藏想到內地搞糧食談何容易?除了少數王宮貴族,要平民百姓吃到五穀雜糧,那比登天還難;第三,西藏人死了以後用特殊的葬禮,講了以後叫你毛骨悚然,他們實行天葬——死了以後,把人剁剁砍砍,砍碎了以後扔到荒郊野外給鳥吃、喂老虎、喂狗,也就是說,當生債當生了;第四,佛弟子考慮到佛法在印度已經遭到滅頂之災,如果在西藏再不能傳承下去,佛法不就斷種了?所以為了把佛法弘揚下去,這個命還要保住。由於這四個方面原因,談判達成共識——行,同意吃肉。但是規定到內地不可以吃肉。  可現在內地呢,不僅發現一些所謂的密宗和尚吃肉,乃至所謂修密宗的居士們也在吃肉,還大言不慚37!這個問題要引起我們重視,這可不得了啊!這會傷害你生生世世38。今年五月份我有幸會見了龍稱法王,龍稱法王在沒有見面之前就已經把《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等一些光碟研究過了。我在揚州講《法華經》時問他:「龍稱法王,我向你請法,密宗講法王、活佛,是怎麼回事啊?」龍稱法王講:「我們藏族人講法王、活佛,就是你們漢人講的住持方丈。第五尊法王還沒有出世,是彌勒菩薩呀!我這個法王是繼承我舅舅的,他原來是方丈。」  其實,哪一個宗派團體都有出類拔萃的先進模範、正人君子,也不可避免有些落腳貨、敗類。真正的密宗,是最上乘的修行法門。明心見性以後,還要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你才有資格進修,七地菩薩都只能做旁聽生。對於修密宗的人,我們從來不讚歎他,也不敢誹謗他,我們不知道他是什麼根機。你自己去考察你是不是這個根機。有一位密宗上師就講我前世是修密宗的,我說我知道不是這個根機,我沒有辦法修,你不要恭維我。  這是從「貫、攝、常、法」這四個字來觀照這個「經」,也有的把「經」說為「門」:不讀經的人是門外漢,不讀懂仍然是門外漢。也有解釋為「徑」:是成佛之路。也有說為「湧泉」:湧泉就是泉水洞。只有把經讀懂,我們才能徹法源底,開智慧。也有把經說為「華蔓、華叢」:這是表想成圓滿之佛要修無量法門。我們平時講的「當下成就」是指成分真即佛;要成圓滿之佛,無量法門都要修,即使魔講的經典我們都要修。你以此方便教化無量眾生,像觀世音菩薩一樣現天相、人相、鬼相、畜生相、泥巴相、瓦塊相,三十二應身遍入一切國土。也有把經說為「繩墨」:過去有一種墨盒,那個小木盒裡面有黑繩,木匠鋸木之前,先用墨盒裡的黑線在切割處打一個黑色線條狀印跡,然後沿著印跡的地方鋸開——也就是把經典作為一種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成佛,必須以經為師,來規範身、口、意這三業。  好,對於「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個經題呢,我們先解釋到這裡。  註:  34.《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若立有頂,為眾演說,無量余經,亦未為難。若佛滅後,於惡世中,能說此經,是則為難。  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令諸聽者,得六神通。雖能如是,亦未為難。於我滅後,聽受此經。問其義趣,是則為難。  35.《達摩大師血脈論》: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儘是魔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  36.《法華經·法師品第十》: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滅度後,能竊為一人說法華經,乃至一句。當知是人則如來使,如來所遣,行如來事,何況於大眾中,廣為人說?  37.《楞嚴經·卷六》: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38.《楞嚴經·卷六》: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講記·第四次修訂版(6)
推薦閱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三十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八十八
第二講《般若品》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第五百六十一卷~第五百七十卷)
般若七十義 11

TAG:心經 | 波羅蜜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