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0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
對於活躍在當下的觀眾來說,除了深受其影響的香港與好萊塢電影,國產電影也是他們關注最多的。目前的國產電影在票房上步步高升,但在藝術上卻似乎乏善可陳。爛片營銷,粉絲經濟,當電影變成一盤生意,觀眾迷失在炒作和噱頭中時,可曾想起一百多年來的六代中國導演,其實拍過很多藝術成就足以屹立於世界影史的經典。
1.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秋菊打官司》
導演:張藝謀
影響力:
穿透力:☆
本片是一部關於現實農村生活的影片,講述了農婦秋菊為丈夫討要說法,狀告村長的故事。導演張藝謀很好地繼承了此前中國電影常用的紀實風格,服裝、化妝、布景等緊貼時代生活,一些場景甚至採取偷拍偷錄的方式,盡量還原上個世紀90年代真實的農村生活面貌,這給予了影片無比強烈的紀實感。本片的意義不僅僅是影像本體的高度還原,更在於秋菊一根筋似的「要個說法」的堅持下,中國特色社會政治與法制的剖析。秋菊持之以恆的狀告之路,不但反映了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人對自我權益意識的覺醒,更是對中國社會發展過程的一種很好體現。
2.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大路》
導演:孫瑜
影響力:☆
穿透力:☆
電影《大路》是素有「詩人導演」之稱的孫瑜編導的,是一部描寫築路工人生活和抗日要求的配音影片,它產生於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廣泛創新和大幅度發展的時期——30年代。孫瑜作為我國第一位在國外受過專業電影教育的電影人,較好地將好萊塢敘事和剪接技巧運用到電影創作中。本片與當時其它「左翼電影」相比,對現實主義的觀眾不重在求真,而在於求善求美。築路工人由當時眾多男明星群體出演,他們的日常生活雖被描寫得簡單而富有空想社會主義色彩的浪漫情趣,但人性的光輝卻被合理放大。編導借著對男性力量的讚美,謳歌了人與人之間互濟互愛的生活方式,更抨擊了當時戰爭對和諧社會生活的破壞。
3.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霸王別姬》
導演:陳凱歌
影響力:☆
穿透力:
與其他國產電影相比,本片因為具備少有的史詩品格而成就了它的影史地位,陳凱歌和創作者們放棄了第五代導演此前慣用的「思想哲學電影」套路,轉而嘗試更商業化的路數。本片採用了一個經典的套層結構,把戲劇舞台和現實生活舞台作強烈的對比,糾合著戲劇中的兩性和現實中的兩性。兩個舞台的對照,人性與歷史疊合,加上中國人普遍認同的戲劇文化,西方人所熟悉的同性戀編碼,使本片獲得了東西兩個世界的歡迎。《霸王別姬》的出現可以認為是中國電影的一個特例,更可視作陳凱歌與其第五代導演身份的分道揚鑣。
4.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一江春水向東流》
導演:蔡楚生、鄭君里
影響力:
穿透力:☆
從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開始,佔據早期中國電影觀念統治地位的不是「影像本體論」,而是以「影戲觀念」為核心的「戲曲情節論」。本片的出現實現了一次中國電影美學觀念的轉變,它以抗戰開始到「慘勝」前後十餘年的歷史時期為背景,通過一部曲折動人的家庭悲劇故事,展示了那十幾年裡中國社會變遷的實際情況。影片以張忠良為中心,不僅採取經典戲劇式敘事結構,濃縮了眾多人物和複雜的人物關係,而且構造了很多視覺細節和蒙太奇手法,成為早期中國電影運用銀幕視聽語言進行電影敘事的範本,更成為中國電影在藝術上走向成熟的一個里程碑。
5.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陽光燦爛的日子》
導演:姜文
影響力:
穿透力:
1994年被影史研究者稱之為世界電影史的「大年」,姜文的這部處女作因其獨特性也屹然居於此列。本片由王朔的小說《動物兇猛》改編而成,敘述了文革時期軍區大院孩子近乎扯淡、無聊而又暴力、憂傷的青春時光。《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成功,在於將青少年的暴力和朦朧的愛情,可笑的幼稚與無知等一系列複雜的情緒夾在文革那樣一個混亂的時代中,用當時中國電影鮮有的超現實手法,將主人公馬小軍和他朋友們的生活表現出來。影像的本體似乎是一種閑聊和調侃,而當每一個人觀看完後,則會發現它更是一代人,乃至一個時代的憂傷與成長。
6.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紅高粱》
導演:張藝謀
影響力:
穿透力:☆
作為中國大陸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導演,張藝謀的轉變源自《紅高粱》這部電影,在以《一個和八個》、《黃土地》積累豐富的藝術創作手法後,他以藝術家「造鏡」式的勇氣創造了這部堪稱現代神話的電影。之所以稱之為「造鏡」,是因為其中許多段落都是嶄新的編創,片頭中的「顛轎」,片中的祭酒儀式,片尾的色彩和吶喊,乃至於專為拍攝本片而種的紅高粱,這些全新的創作只為服務於本片的核心價值觀,即恢復人的本來面目,讚頌生命意識,謳歌人的本性。本片的成功不只是首次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而將中國電影帶向世界的成功,更多的是富有中國文化生命力的成功,
7.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神女》
導演:吳永剛
影響力:☆
穿透力:
《神女》是中國無聲電影的不朽名作,影片描寫了一個妓女為求生存與撫養孩子,忍受社會壓榨與惡霸欺凌的故事。編導吳永剛在拍攝此片之前,已在電影界混跡十年之久,作為處女作,他並沒有像其他藝術家一樣拍攝老套的妓女生活,而是抓住人物生活與心理的內部矛盾,強調主人公「神女」在白天與黑夜兩種日子下的雙重特點,突出黑暗的社會與母愛之間的衝突。在視覺造型方面,本片更注重環境和人物的自然融洽,對光影、構圖的運用也以造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為目標,增強畫面的表現力,這些藝術手法使得《神女》滲透出濃郁的民族情趣,達成一種委婉、含蓄的藝術風格。
8.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馬路天使》
導演:袁牧之
影響力:
穿透力:☆
1931年,中國電影進入有聲時代,雖然聲音作為一種介質終於進入了電影,但當時的錄音技術還很差,以至於多採用後期配音。當時被稱為「千面人」的袁牧之,力圖改變這一情況,他通過多方努力,最終在《馬路天使》得以實現其想法。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個精彩的聲畫蒙太奇段落,之後「金嗓子」周璇那幾首經典的上海老歌更將這種視聽感覺推向高潮。
《馬路天使》不僅重視技術改造,而且通過描寫主角們豐富的都市生活,從一些普通人被侮辱與損害的生活中,挖掘出他們內心的崇高和性格之美來。影片不但成為表現30年代上海下層市民的傑出悲喜劇,更凝聚了早期中國電影人對普羅大眾的人文關懷。
9.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黃土地》
導演:陳凱歌
影響力:☆
穿透力:☆
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代表,陳凱歌的名字首先是隨著《黃土地》被人知曉的。本片是由柯藍的散文《深谷回聲》改編而成,陳凱歌任導演,張藝謀擔任攝影,當時第五代中包括藝術、錄音等各個工種的大多數中堅力量都參與了創作。《黃土地》最突出的特點是有意識地擺脫60年代起中國電影舞台劇式、樣板戲式的表現模式,突破了第四代電影紀實風格的單一追求,而以造型和情緒來結構影片。此外,本片不僅用黃土高原和黃河帶給人們視覺上的衝擊,更以大量長鏡頭和凝固的畫面引起人們的思考。《黃土地》中咧著嘴憨笑的莊稼漢,主人公翠巧抗婚之後的悲情吟唱,對天祈雨和安塞腰鼓的群舞,無一不影射著每一個中國人,更是對幾千年來古老的中華民族的隱喻。
10.十部中國影史最佳電影之《小城之春》
導演:費穆
影響力:
穿透力:
《小城之春》拍攝於1948年,那時解放戰爭正處於最關鍵的時期,在當時出現這樣一部描寫「三角戀」的苦悶影片,似乎並不合時宜,當時對它負面居多的評論也確實驗證了這一點。直到80年代,評論家們重新注意到這部電影,它才得以展現光芒。本片並不只是關注社會政治的變動,更多的是闡述人生哲理,站在整個民族的制高點,來述說一種獨屬於中國人的倫理道德。影片將寫意和寫實很好地結合起來,情節、場景、人物設置都儘可能簡約化,騰出更多篇幅來描寫細膩的人物心理和微妙的情感關係,無定性的全知型旁白賦予電影朦朧美,迂迴舒緩的節奏傳達出耐人尋味的含蓄美。整部影片如同靜水微瀾,淡雅而又陳郁,表現出一種優雅的東方氣韻。
推薦閱讀:
※中國人存在幾大無知
※中國農曆常識大全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總論篇(85)
※中國古代四大靈獸介紹(組圖)
※這三姐妹,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人生卻大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