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不如天算——摘自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之學用者感悟
人的一生,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意外,完全無法做合理的解釋,或許這就是我們人所說的神吧!所以,人的陰謀計算,時常會失靈,時常會失策,因為人總忘了老天也有一算。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這一生,一路走來,我深深領悟到人的渺小,不自以為懂得,就會漸漸明白;不自以為正確,就會道性顯彰;不自我誇耀,就會累積功德。不自以為大,就會長久。我覺得人絕對不可太自滿,不可太自我,更不可太自信。畢竟,人算什麼?人算,不如天算。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用來算的,是一個人的德。德,是生命的通行證。德,能守護一個人的一生。德,亦能幫人化險為夷。積德可以延壽,損德則減壽。中國古人亦有「食祿盡則命盡」之說,意思是:我們不要提前把我們的福報用完,或不要提前把子孫後代的福報用盡。我們應該時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合不合天道。順道而行,很多福報,不用求,自然就會有了。因此,求禍求福,全在自己。
人的命雖然說是上天註定,但是,我們通過學用《道德經》的智慧,還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只要將本來就有的道德天性,擴充起來,亮化自己的品質,多做一些善事,多積一些陰德,這是我們自己所造的福,別人要搶也搶不去。
如何叫行善?有朋友親人問我:我們不做惡算不算行善?怎樣行善積德。行善積德,就是做好事、善事、與人為善,一切以慈悲為懷。有的人問我:行善積德,只有拿錢物救濟貧苦窮人,或捐獻錢物。我沒有錢怎麼去做善事啊!我說:其實,這只是行善的一種方式,無錢無物者可以出力,如扶老愛幼,樂於助人,為病殘老人做好事,救人之危,看見路上有玻璃、有石頭或瓜果皮及時撿起來丟在路邊,在火車、汽車上及時給老殘婦幼讓坐位,或者參加義務勞動等等,這些都是行善積德。
行善並不是讓你有什麼豪言壯語或大筆大筆地捐款,而在於平時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中,平時以體力幫助人,用錢財幫助人,用和顏悅色來對待人以及用善心來對待眾生。在生命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人就是行善積德。不是做幾件好事,去寺廟捐點錢,這樣才是功德,而是看這顆心。功德的大小,功德的做法,不在於形式,而在於至真、至純的一念之間。只要心到了,那麼再小的事情,也有無量的功德,因為你的心量有無限大,真心做事,不論大小,皆有真功德。
心的能力,心的潛能是無限的,每天行善作惡所種下的因,決定了事業的成功或失敗的果。《道德經》第六十三章說「小事做起: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滿懷強烈的慈悲心所做出的一個微小善行,或在一個人急需的時候,所給予的一個小禮物,具有無限強大的力量,而所有的大願踐行蟄伏於潛意識的時候,以指數成長的速度養精蓄銳。一個享受巨額財富的人,可能在過去於類似的特殊情況下,對他人做出了微小的善行。
《道德經》第七章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因為它不為自己生存,所以能長久存在。聖人把自己擺在後面,反而能領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故而能成就他自己。能為別人服務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讓開不爭,是最重要的藥方!別人生長了,我們也生長了!天地無私,唯德是親,一點德善,自招一點福應。耐心行善,盡心布施,清心等待,寬心受苦受辱。持之以恆,上天與佛菩薩必不會辜負此一片冰心善意的。德,能護佑一個人的一生、十生、千生。而善,就是啟開德的一把鑰匙。要讓事情改變,先改變自己;要讓事情變得更好,先讓自己變得更好。我們萬眾一心,祈禱三界安平泰、人類安平泰、地球安平泰、家庭安平泰,這是我們的責任。
註:原文摘自《趙妙果老師講解道德經.學用者感悟集錦》
作者:秀萍
編輯整理:道德經學用編輯部
(悟道心得,不設版權,歡迎轉載)
推薦閱讀:
※道德經聖解(三十九)
※老子《道德經》信解 道解 詩頌
※有哪些事是不管給你多少錢都不會去做的?
※銀嬌到底是道德敗壞還是對愛的歌頌?
※道德倫理必須「頂天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