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理論中廢除五行學說

從中醫理論中廢除五行學說 讓中醫學一直沿著實證研究的道路邁進!青島 仁海中西醫 於殿生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78801090/1.html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是動態的、開放的體系,並時刻保持著推陳出新的良好姿態。即凡是有利於中醫發展的知識,圴來者不拒;否則,圴及時廢除。當代中醫的發展原則依然如此,即,既要堅定不移地繼承傳統中醫精髓,並廢除原有中醫理論中機械的、甚至是糟粕的理論,又要吸收現代科技與西醫的精華,三者缺一不可。筆者認為,中醫理論中的精髓主要在於陰陽學說、整體觀念、治病求本、仲景學說、溫病學說等等理論。目前,中醫理論中的最大糟粕,就是五行學說,她是阻礙中醫學發展的千年桎梏,而由五行學說演變出來的五運六氣說、五行配五臟說、寸口脈臟腑配屬說、心主神明說、肝升肺降說、臟腑表裡說、十二經循行路線說、十二經相互順接說、井滎俞經合原說等等都是僵化的教條,理應一併廢除。首先要認清五行學說是從哪裡來的?她只是古人從自然變化現象中摸索總結出來的客觀規律,她是對陰陽學說的細化。比如說,在一年四季中,春天(被五行學說描繪成「木」)陽氣漸升,陰氣漸衰,夏天(被五行學說描繪成「火」)陽氣極盛,陰氣極 衰,然則物極必反,陽氣盛極就會漸漸衰退、陰氣漸盛,這就成為秋季(被五行學說描繪成「金」),進一步發展,陽氣衰極、陰氣盛極,即到了冬季(被五行學說描繪成「水」)。但事實上,四季的寒溫變化,只是陰陽相互消長制約的過程,而與五行學說沒有根本的關係。再就是脈 搏與四時氣候的相應:如春弦(柔中略帶剛勁)、夏洪(浮大有力)、秋毛(浮而弱)、冬實(沉而有力)。事實上,春天陽氣上升,萬物俱榮,人體也同樣具有勃 勃生機,因而出現「弦脈」,並非與肝臟的功能相同;夏季陽氣盛極,人體為了利於散熱,外周血管擴張,因而出現浮而大的「洪脈」,心臟的功能亦非如此;秋季 陽氣漸衰,陰氣漸長,人體漸漸減少散熱,外周血管漸漸收縮,因而出現浮而弱的「毛」脈,並不能與肺臟功能相提並論;冬季陽氣極衰,陰氣極盛,為了利於保 溫,外周血管極度收縮,因而出現下潛的「沉」脈,這同樣與腎臟的功能不能相比擬。這說明,四季脈搏的變化,只是陰陽的相互消長制約的過程,而與五行學說沒有根本的聯繫。這也就證明 人類與其它動物、植物一樣,都是整個身體隨著一年四季氣候陰陽消長變化而變化----春天陽漸盛則「生」、夏季陽極盛則「長」、秋季陽漸衰則「收」、冬季陽極衰則「藏」,而與五髒的特點無關,自然不是某個臟器的什麼肝主升發,心主火熱、肺主收斂肅降、腎主閉藏等等。因為任何臟器都應該有升降適宜的範圍。試問,哪個臟器的功能春天不會隨著天氣的漸漸溫暖而有生機?哪個臟器的功能夏季不是隨著天氣極度炎熱而極度旺盛?哪個臟器的功能秋季不會隨著天氣的漸漸轉涼而有所收 斂?又有哪個臟器冬天不會隨著天氣漸趨寒冷而有所閉藏?在人的一 生中,如果用五行學說來解釋的話,那麼,嬰幼兒時期可以比做「春」生,少年、青年時期可以比做「夏」長,中年時期比做「秋」收,老年時期則應該比做「冬」 藏。這就足以 證明,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與變化,都需要經過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同時也說明,任何事物的消長過程,都是可以用陰陽學說這一自然界的客觀變化規律來解釋的,她與辯證唯物主義理論是一致 的,從而與五行學說無關。同時,這也充分說明了中醫基本理論的科學性。如果說西醫是科學的話,那麼,中醫比西醫更科學;如果說中、西醫都是科學的話,那麼,西 醫是低級科學,中醫才是高級科學。因為西醫之所以稱之為科學的原因,只是由於其延伸了人們視覺、聽覺、觸覺的功能,而中醫則全面繼承、發展了人類在所有領 域中能夠被利用的智慧。如此,中西醫相對而言,竟究誰更科學,即使一個不懂醫的人,也可足以明了。對於中醫 理論就應該持科學態度,其中的精髓,要堅定不移地繼承;其中的謬誤,也要決不吝嗇地摒棄。對於西醫與現代科技的優秀成果,也同樣要主動地吸收。如此使中醫 理論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適應於臨床需要。    中醫主要是從宏觀研究人體的生理、病理、以及對疾病的診斷、治療的;西醫則主要是從 微觀入手的。從兩種醫學所用的思想特點、以及研究方法來說,西醫知識恰好是中醫理論的補充,是中醫在微觀方面認識疾病的工具。隨著時間的推移,中、西醫師 們已經越來越明了這一醫學發展趨勢。毫無疑問,中醫的振興,就要先大刀闊斧地從理論上開始推陳出新,以期創建在新時期適應臨床的新理論。我是主張五行學說應該從中醫理論中廢除者。有人說,如果將中醫廢除了五行學說的話, 那麼,中醫的理論框架就會癱瘓。可以認為,如果一種理論阻礙了這一學科的發展,那麼,理應廢除這個理論,然後通過去粗存精的方法,來構建新的更適應臨床需 要的理論框架。事實上,如果我們廢除了五行學說這一千年中醫桎梏,然後再現吸收西醫之長,就會使中醫以全新的面目出現,並煥發出她的勃勃生機。五行學說是否需要從中醫理論中廢除,廢除之後對中醫的發展會產生消極影響還是積極影響,應該如何應對其消極影響等,這都是中醫學術界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之一。中醫學術界理應展開大討論,以便為中醫的發展掃平理論上的障礙。中醫為什麼會萎縮?一言一蔽之,那就是某些中醫理論不適應於臨床需要,不能客觀地表現出人體生理、病理等的本質,不能更好地指導臨床進行診療活動。中醫理論就應該在前人的基礎 上不斷地既繼承又創新,以便更好地適應於臨床需要。五行學說,在中醫的發展過程中是有貢獻的,古人用這種方法探索有關醫學問題,也是難能可貴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認識的提高、西醫知識的引 進,很多生理、病理都已經明了,或正在明了,因此,五行學說已不適應於中醫理論與臨床的需要了。五行學說這種僵化的教條思想,只能給中醫後學以誤導,也給巫學神術者假託中醫以迷惑民眾打下了伏筆,因此,五行學說,應該從 中醫理論中剔除。中醫理論只需要陰陽學說,而不需要五行學說中醫的根本就是陰陽學說。無論解釋生理、病理、診斷、養生保健,抑或治療,都是遵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神乃絕」這一根本大法來進行的。然後因受寒、熱、燥、濕四種氣候環境的變化,以及情志方面的異常等因素的影響,導致人體氣、血、津液、神經傳導等異常情況的發生。治療方面,則根據平衡陰陽、治病求本等等原則,而採用相應的方法糾正這些偏差。事實上,在臨床中,無需五行學說,五行學說只會給中醫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中醫理論中除去五行學說,將會使中醫理論更科學、更精確,同時在吸收西醫知識方面也減少了不必要的尷尬。坦率地說,本人無意於標新立異, 只是想通過提出自己多年來在臨床上的見解,為中醫理論的發展,做一些拋磚引玉的工作。歡迎各位師長同道參入討論。先評一下五運六氣學說是否科學引一下老中醫有關對五運六氣的評論:還中醫本來真面目 ——干祖望http://www.fuxzy.cn/viewthread.php?tid=29934「、、、、、、第一是污泥濁水 《易經》、五運六氣   這一大盆污泥濁水中含有大量的膠和漆,要是一沾身上,就難以洗刷得掉, 真是「附骨之疽」。甚至部分中醫(當然是微乎其微的少數)還認為是中醫「生 命之源」,中醫精髓所在之處,甚至也出了鐵杆「衛道之士」。1957年章次公提 了「五行值得懷疑」之後「言猶在耳」「繞樑之音」未息,全國中醫討伐之聲遍 地烽起,一場「五行大辯論」論了兩年多,弄得章次公成了中醫罪人、歧黃逆子。 四十二年後的今天又提到這個敏感的「國王的新衣」者,是否也要步章氏後塵? 成了第二個章次公或第二個小孩子?那就看你的造化了。   不過讀通了中醫經典著作,沒有憑《易經》來治病的論述,即使接觸過數以 百計的大名醫,也未見到他們用《易經》來治病。不知怎樣一夜之間「起龍翻燕, 照夜燭天」般冒出了《易經》治病。一如出之一轍的柯雲路也在一夜之間發現了 新《黃帝內經》,使早已神通廣大、神迷意奪的神醫胡萬林如虎添翼、錦上添花 而更神采飛揚,把他由柯雲路執筆的美麗神活也更神彩到神之又神。可惜的是禍 福無常,神狗乾郎的神醫神差鬼使的接駕到牢獄裡,終於神飛魄散在神怒人怨聲 中暫時畫上一個休止符號。   儘管中醫又加上《易經》而豐富了你的祖遺寶庫,同時又有《中國醫易學》、 《醫易啟悟》與《名醫與周易》等落英繽紛,滿天飛舞的出版物,一時間遮天鋪 地的出來,正是振興中醫的大好機會,可是不爭氣的打滾在臨床第一線的中醫們, 對此外星飛來的桂冠,受寵若驚地不敢「哂吶」。   再說五運六氣,的的確確是中醫的中心內容,而且昔者你不懂它你就無法成 為高級中醫。它在中醫學的身份、地位、實用,完全和儒家(專業文化的學者) 中的八股文一模一樣,你不懂就根本無法進入儒門,它的身份、地位之高,不言 可喻。但談實用,老實說,比「衛生紙」更不如。衛生紙使你衛生清潔,而它則 反而潑你一身污泥濁水。筆者曾在1999年第20卷4期《江蘇中醫》上發表了「閑 話運氣」的小文章,把它批駁得體無完膚「(33頁)。可能象你大名醫,我則小 人物,而專業於小到無可再小的小科,人微言低,誰都不屑與你計較。再則50年 代與21世紀除夕,時代不同了,思想變化了,所以過了半年,太平無事地一無反 應。你說沒有,那也不是事實,也接到了幾封表示共鳴、欣賞、讚美的嗜痂之癖 的同行或其他讀者的書信。   其實我早就估計不會有人來批駁的,昔者有見識的大名醫,早就否定這個五 運六氣了。如:   何夢瑤(1693-1783)曾謂「運氣之說,拘牽不通,固為有識者所不信」 (見《醫碥·運氣說》)   曹赤電(1878-1956年)在吳鞠通(1736-1820年)《醫醫病書·運氣論十四》 篇後註:「按司天運氣之說,黃帝不過言天人相應之理(這是人與他周圍環境統 一論)。後人以為是年何氣司天,民生何病,拘定何葯,堂千萬人之病,一一與 之盡合,不許一人生他病乎。此皆固執不通之言,誤人不少」。   章太炎(1869-1936年)在《章太炎醫論·猝病新論》(1957年人民衛生出 版社出版)中,也批判這種毫無一用的唯心運氣學說,寫了不少使人共鳴而信服 的言論。——————————————————————————難道這不是實據?五臟相關學說可否替代五行學說 作者:鄧鐵濤 鄭洪2009-09-16 閱讀:2707  出處:中國中醫藥報  廣州中醫藥大學 編輯:http://www.satcm.gov.cn/tsfw/zywh/20090916/102918.shtml五行學說對中醫學有深刻的影響,體現了傳統醫學重視聯繫、整體的特點,但五行學說本身有局限性,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間的普遍聯繫。中醫以五臟配屬五行,吸收了五行學說的精華,又根據臟腑學說的理論,在實踐中超越了五行的限制。因此,中醫的理論可名之為「五臟相關學說」。在中醫理論現代化中,可以將五臟之間的影響歸納為促進、抑制和協同三種關係,從多種角度來闡明中醫的整體性與聯繫觀。談中醫離不開五行,談中國傳統文化也離不開五行。在人類的知識演化進程中,先秦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們創造了五行學說,先人們藉五行來歸類萬物,規劃世界,為文化的積累提供了一個基本的階梯。中醫五行學說的發展史中國傳統醫學在理論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於五行學說,中醫作為應用科學,早期運用了五行學說來整理實踐經驗,將經驗上升為理論。相生相剋是五行學說表達各行之間利、害關係的抽象模式。古代五行學說既有體現世界的物質性和普遍聯繫的一面,也有機械僵化的一面,是樸素的機械唯物論。關於五行學說的起源,學術界作過很多的研究。從理論上來看,五行學說的要義有二,一是以「五」為基準的分類歸納法,並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金、木、水、火、土」五類為代表;二是五「類」之間的關係律,主要是相生和相剋,反映了事物間「利」與「害」兩種基本關係。中國傳統醫學在理論形成的初期,曾深深得益於五行學說,從而為人體內部、人體與外界環境建立了一種以五行為中介的體系。囊括自然方面的空間、時間、星辰、數字、氣候、顏色、聲音、味道、氣味,人類生存必須食用的糧食、蔬菜、果品、牲畜……但整個重心在於人體臟器、肢體、五官等結構,還有人的情緒、發出的聲音、排出的液體,以及疾病的癥狀分類等等。這種體系,將自然、社會與人體整合於一體,並通過「類」之間的五行關係模式相互作用,成為中醫整體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五行學說作為一種思想體系儘管相當完整,甚至可以用數學關係來表達,但是並不完美。因為從思想領域到應用領域,在公式體系與實際事物之間,差別極大,並非照搬即可以致用。其難點有二:一是事物配五行的法則是否唯一?二是五行生剋關係模式過於簡單。它不足以全面反映複雜事物的複雜聯繫。中醫學在應用五行學說時一直在不斷地進行調整。中醫作為應用科學,早期運用了五行學說來整理實踐經驗,將經驗上升為理論。但是醫學實踐與五行理論預設之間在當時就已經出現了差異。例如以臟為生命的功能主體,根據「臟者,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的定義,腹腔內正好有五個臟器,因此很自然地可與五行相配。而就在具體相配方式出現了爭議。五臟配五行,在古代的祭禮中已經出現。《呂氏春秋》記載古時祭祀,以春配脾,夏配肺,秋配肝,冬配腎,在夏秋之間則配心。這一配法與現在中醫所用的不同,它是根據臟腑的解剖位置來確定的。現在中醫所用的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配法在漢代才出現,它的相配邏輯似不明顯,實際上它是根據五行之「性」而來。《尚書》說:「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中醫將五髒的功能與五行的各自特性相對應,從而找到配合點,形成了新配法。五行與五髒的配法不同,成為漢代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兩派爭論的焦點之一。經學大師鄭玄認為,後一配法是中醫所必須遵循的法則,否則臨床不能取效。醫學家為什麼要放棄現成的、直觀的、以位置為依據的配法不用?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個配法不能很好地反映五髒的功能。這可以說是中醫對五行配屬法則的突破,或者說是靈活應用。相生相剋是五行學說表達各行之間利害關係的抽象模式。其在「五材」的角度中容易理解,如金克木,木生火等,但類推於其他配屬時,就有必要具體定義生和克的內涵。如東漢王充曾質疑說:「水勝火,鼠何不逐馬?」「一人之身,胸懷五藏,自相賊也?」(《論衡·物勢篇》)實際上,對五行相生相剋在人體上的應用,必須理解為體現各行的協同作用。中醫最早的經典《黃帝內經》就是這樣的。例如相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心生血,血生脾……腎生骨髓,髓生肝……」 所以五臟相生不是心臟生出脾臟,而是指五臟之間的氣血精髓等的濡養關係;相剋如《素問·寶命全形論》說:「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主要是指病理狀態下,各臟之間相助以恢復常態的作用。正如清代醫家黃元御在《四聖心源》所說:「其相生相剋,皆以氣而不以質也,成質則不能生克矣。」所以,五臟相生相剋主要是從五臟精氣和功能的角度,闡明彼此之間相互長養又相互制約的道理。五行學說的缺陷已經成為長期以來中醫教學中令人困擾的問題。教材中的五行學說不得不從最基本的五材概念關係說起,這已經較難令現代的初學者接受;到了實踐中再費力地向學生說明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增大了學生理解的難度。當然,簡單提倡廢棄五行學說,等於將合理的一面也拋棄,這更不可取。按照科學哲學的觀點,知識的進化不能破而不立,應該在針對同一問題上,有能夠容納更多新發現、解釋能力更強並更好指導實踐的新理論,才能取而代之。這裡,我們提出:以五臟相關學說取代五行。五臟相關學說是在五行學說的基礎上,克服其理論的機械性,並綜合臟象、陰陽、氣血、經絡等理論,全面反映人體五臟系統的功能及彼此關聯作用的學說。五行學說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三方面:一是五大類別的特性;二是五大類別之間的關聯性;三是人體與外界相關性。五臟相關學說覆蓋了五行學說的基本範疇,不同在於,五行學說以「五行」為中介作推導,而五臟相關學說以「五臟」為中心來說明。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的功能組合體1.五臟功能是連屬人體的中心五行學說應用於人體其實就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行配人體有臟、腑、體、液、竅、聲、神、志等種類,而五臟是這張配屬表中的核心,其他全部是由五臟派生出來的下位概念,其生克是以五臟為中介的。五臟相關學說同樣認為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連屬臟、腑、體、液、竅、聲、神、志等範疇。但前面說過,五臟之所以為五,是因為根據髒的定義在腹腔內恰有五者,至於其他範疇不一定界定為五,配屬也不必固定。如腑可有六,他與五髒的關係是由經絡等確定的,與五行無關;情志可有七,但都由心所主,病理上則與肝關係密切;竅可有九,與五臟關係各有不同,如耳並不是只與腎相關,還與肝在生理、病理上相關聯……五臟相關學說認為,五臟與全身器官之間的配屬關係是多方位和多渠道的,是長期實踐觀察的結晶,還會在實踐中進一步豐富。他不依賴於某一理論的推導。2.五臟功能各有特性五行學說以五行之性來類推五臟之性。而中醫臟腑學說對五臟功能的認識,更多地從其功能所主、陰陽屬性和氣血運化等分析,有很多超出或不符合五行之性的地方。這些必須以五臟相關學說來歸納。如肺臟,生理功能包括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在五行中肺屬金,金曰從革,有收斂、肅殺之義。肺的功能中,與金的肅殺直接對應的是肅降。肅降即肺氣向下的通降,但肺同時還主向上升宣,升宣與肅降在生理情況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使氣道通暢、呼吸調勻,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二者不可分割。因此僅從金的特點而只認識肺的肅降是不完整的。如果還局限於五行學說,有關五臟功能的認識就難以整合。五行學說和臟腑學說貌合神離,並行共存而又方枘圓鑿。五臟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互聯繫人體是一個整體,相互存在緊密的聯繫。這是中醫整體觀的基本論點。無論五行學說還是五臟相關學說,都是表達這種整體觀的理論模式。區別在於表達的方式、方法和內容都不相同。1.聯繫模式五行學說中相生與相剋是對事物關係的高度抽象的哲學概括。五臟相關學說繼承這一認識,認為五臟之間促進和抑制的關係。而五臟之間還有不少相互作用是難以用利或害來界定的,例如多臟在共同完成人體某一功能時發揮互補的作用等。因此,五臟相關學說認為五臟之間存在促進、抑制和協同三種作用模式。促進作用,指一臟在某種生理功能中或某種病理狀態下對另一髒髮生的滋生和長養等作用。他包含了五行關係中的相生,也包括歷代醫家總結的反相生、隔相生等內容。抑制作用,指一臟在某種生理功能中或某種病理狀態下另一臟產生的抑壓和制約等作用。他包含五行關係中的相剋、乘侮等內容。協同作用,指兩臟或多臟在完成人體某一生理功能,或者在造成與逆轉某一病理狀態的過程中,共同發揮作用。中醫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些生理活動往往需要幾個臟腑的配合才能進行。例如消化、水液體謝、血液流通等,其中任一個臟腑的病變都有可能影響協同作用的其他臟腑。2.聯繫渠道在五臟配五行的理論中,五臟生克的依據就是五行的生克,是一種代入公式求解性的應用。但五臟相關學說認為,臟與髒的關聯是通過相應的渠道實現的,了解其渠道才能有效地應用於臨床。這些渠道,均與五臟功能或經絡有關,通過氣、血、津、精等精微物質來發生作用。以心與脾的關係為例,可以從三個渠道來體現。其一,血的生成與運行。心主血,脾統血,且脾為氣血化生之源。其二,氣的關係。心主血脈,血行脈中動力來自宗氣,宗氣的充沛則賴於脾氣充盛。其三,痰與瘀,這是從病理而言。脾為生痰之源,痰濁阻滯胸陽,則可閉澀心脈,因痰致瘀。痰瘀相關是心脾在病理上相互影響的體現。五行學說的缺陷已經成為長期以來中醫教學中令人困擾的問題。教材中的五行學說不得不從最基本的五材概念關係說起,這已經較難令現代的初學者接受;到了實踐中再費力地向學生說明理論與實踐的差異,增大了學生理解的難度。當然,簡單提倡廢棄五行學說,等於將合理的一面也拋棄,這更不可取。按照科學哲學的觀點,知識的進化不能破而不立,應該在針對同一問題上,有能夠容納更多新發現、解釋能力更強並更好指導實踐的新理論,才能取而代之。這裡,我們提出:以五臟相關學說取代五行。五臟相關學說是在五行學說的基礎上,克服其理論的機械性,並綜合臟象、陰陽、氣血、經絡等理論,全面反映人體五臟系統的功能及彼此關聯作用的學說。五行學說涉及的主要問題有三方面:一是五大類別的特性;二是五大類別之間的關聯性;三是人體與外界相關性。五臟相關學說覆蓋了五行學說的基本範疇,不同在於,五行學說以「五行」為中介作推導,而五臟相關學說以「五臟」為中心來說明。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的功能組合體1.五臟功能是連屬人體的中心五行學說應用於人體其實就是以五臟為中心的。五行配人體有臟、腑、體、液、竅、聲、神、志等種類,而五臟是這張配屬表中的核心,其他全部是由五臟派生出來的下位概念,其生克是以五臟為中介的。五臟相關學說同樣認為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連屬臟、腑、體、液、竅、聲、神、志等範疇。但前面說過,五臟之所以為五,是因為根據髒的定義在腹腔內恰有五者,至於其他範疇不一定界定為五,配屬也不必固定。如腑可有六,他與五髒的關係是由經絡等確定的,與五行無關;情志可有七,但都由心所主,病理上則與肝關係密切;竅可有九,與五臟關係各有不同,如耳並不是只與腎相關,還與肝在生理、病理上相關聯……五臟相關學說認為,五臟與全身器官之間的配屬關係是多方位和多渠道的,是長期實踐觀察的結晶,還會在實踐中進一步豐富。他不依賴於某一理論的推導。2.五臟功能各有特性五行學說以五行之性來類推五臟之性。而中醫臟腑學說對五臟功能的認識,更多地從其功能所主、陰陽屬性和氣血運化等分析,有很多超出或不符合五行之性的地方。這些必須以五臟相關學說來歸納。如肺臟,生理功能包括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在五行中肺屬金,金曰從革,有收斂、肅殺之義。肺的功能中,與金的肅殺直接對應的是肅降。肅降即肺氣向下的通降,但肺同時還主向上升宣,升宣與肅降在生理情況下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使氣道通暢、呼吸調勻,體內外氣體得以正常交換,二者不可分割。因此僅從金的特點而只認識肺的肅降是不完整的。如果還局限於五行學說,有關五臟功能的認識就難以整合。五行學說和臟腑學說貌合神離,並行共存而又方枘圓鑿。五臟之間存在密切的相互聯繫人體是一個整體,相互存在緊密的聯繫。這是中醫整體觀的基本論點。無論五行學說還是五臟相關學說,都是表達這種整體觀的理論模式。區別在於表達的方式、方法和內容都不相同。1.聯繫模式五行學說中相生與相剋是對事物關係的高度抽象的哲學概括。五臟相關學說繼承這一認識,認為五臟之間促進和抑制的關係。而五臟之間還有不少相互作用是難以用利或害來界定的,例如多臟在共同完成人體某一功能時發揮互補的作用等。因此,五臟相關學說認為五臟之間存在促進、抑制和協同三種作用模式。促進作用,指一臟在某種生理功能中或某種病理狀態下對另一髒髮生的滋生和長養等作用。他包含了五行關係中的相生,也包括歷代醫家總結的反相生、隔相生等內容。抑制作用,指一臟在某種生理功能中或某種病理狀態下另一臟產生的抑壓和制約等作用。他包含五行關係中的相剋、乘侮等內容。協同作用,指兩臟或多臟在完成人體某一生理功能,或者在造成與逆轉某一病理狀態的過程中,共同發揮作用。中醫認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有些生理活動往往需要幾個臟腑的配合才能進行。例如消化、水液體謝、血液流通等,其中任一個臟腑的病變都有可能影響協同作用的其他臟腑。2.聯繫渠道在五臟配五行的理論中,五臟生克的依據就是五行的生克,是一種代入公式求解性的應用。但五臟相關學說認為,臟與髒的關聯是通過相應的渠道實現的,了解其渠道才能有效地應用於臨床。這些渠道,均與五臟功能或經絡有關,通過氣、血、津、精等精微物質來發生作用。以心與脾的關係為例,可以從三個渠道來體現。其一,血的生成與運行。心主血,脾統血,且脾為氣血化生之源。其二,氣的關係。心主血脈,血行脈中動力來自宗氣,宗氣的充沛則賴於脾氣充盛。其三,痰與瘀,這是從病理而言。脾為生痰之源,痰濁阻滯胸陽,則可閉澀心脈,因痰致瘀。痰瘀相關是心脾在病理上相互影響的體現。3.聯繫特點聯繫特點是指臟與臟在相互作用時的主動與被動關係。五行生剋框架中的生克順序是固定的,古人用母子、我克、克我等術語表過生克中的主動與被動角色。這種固定順序過於機械。五臟相關學說認為,在臟與臟相互作用時,何者處於主動地位,既與各髒的功能特點有關,也與作用的渠道有關。例如在生理狀態下,先天之本腎與後天之本脾,常在陰陽氣血的滋養方面處於主動地位,供給各臟動力和養分。以肝而言,對腎來說就處於被濡養的被動地位。但在病理狀態下,肝則常常有擾亂他髒的趨向,如衝心、犯肺和侵犯脾胃等,因此被古人稱為「五臟之賊」,這時又處於影響的主動地位。五臟與外界環境之間存在不完全對應的聯繫五行學說在古代理論中是溝通天人的中介。例如通過他,五時、五氣、五味、五穀、五畜、五音等都與五髒髮生作用,成為病因理論和藥性理論的組成部分。實際上,人體與外界存在聯繫是中醫整體論的基本觀點,這在引入五行學說之前已經形成,並非五行學說的推論。五行學說將各種零散的觀察知識整理成體系,對理論構建有積極作用。但他所建立的關係並不完全符合實際。以五行為中介將五臟與外界相聯繫的體系中,包含了大量建立在觀察基礎上的資料,很多是有實踐佐證的。例如臟腑功能與四時氣象、四時陰陽節律的影響有一定規律,五音影響情志和五臟功能也有客觀依據,只是其對應性未必那麼惟一。五臟相關學說要在繼承這些資料的基礎上,重新分析和確立其關係性及影響規律。中醫現代化需要以五臟相關學說取代五行學說五行思維已經影響了人們對中醫核心內容的理解,五臟相關學說立足於中醫理論的特點,既包含五行學說和中醫臟象學說的合理內容,又儘力吸取現代自然科學方法論的認識。五臟相關學說保持了五臟配屬結構,包容了五行的關係模式,最大限度上保持中醫理論的完整性。為什麼提出五臟相關學說取代五行?其重要原因是有明顯缺陷的五行思維已經影響了人們對中醫核心內容的理解。中醫理論現代化,基本要求是邏輯清楚,思維理性,理論自洽。五臟相關學說立足於中醫理論的特點,既包含五行學說和中醫臟象學說的合理內容,又儘力吸取現代自然科學方法論的認識。其方法學特點是:1.在實踐的基礎上保留五的配屬系統。人體五臟系統的劃分是結構和功能的統一體,並非為配屬五行而分成五類,故五臟相關學說保留中醫五臟系統的結構。2. 以系統和結構的觀點認識五髒的相關性。五臟相互聯繫,是辯證唯物主義關於事物普遍聯繫觀點的體現,其聯繫的特點可以藉助系統科學和結構主義的認識來闡明。3. 氣血陰陽為五臟相關的信息單元和控制因子。五臟相關聯的基礎不是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屬性,而是人體氣血陰陽等物質與功能相互影響的結果。4. 證偽與證實相結合,以「癥狀一病機」的邏輯認識五臟關係。中醫對五臟關係的認識,是從宏觀的癥狀中分析病機,從病機中得出臟與髒的相互影響模式。現代實驗手段暫只能起參考作用。5. 以文獻和臨床調研為依據,開展五臟相關的研究。五臟相關學說中的臟與臟之間相關影響的關係式,並非按五行生剋公式推導,而應在文獻中總結,在實踐中驗證,並借用現代手段開展大規模調研來逐一明確,最終整合成新的理論體系。五臟相關學說保持了五臟配屬結構,包容了五行的關係模式,最大限度上保持中醫理論的完整性。不過它打開了五行的封閉循環,形成了全面開放的結構,裡面還有大量內容要充實。例如,理論方面五臟相關取代五行後與中醫其他學說如何協調有待進一步完善,實踐方面五臟與內外環境的聯繫在具體生理和病理上如何體現有待逐個地總結……中醫理論的現代化,有待全體中醫界的努力。(選自《中國工程科學》2008年第2期,標題及小標題為編者加)
推薦閱讀:

跟老陽學八字(五):五行秘義
五行精紀 | 五行精紀 卷八 | 廖中著 |
四象五行與八卦
五行墓庫之土墓
為什麼我們習慣說金木水火土?

TAG:中醫 | 理論 | 五行學說 | 五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