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逃避自己的軟弱和失敗

從不逃避自己的軟弱和失敗

  □高中梅

  「你讓別人看見,你才能看見別人,大家都同處於一樣的生活,愛恨慾望都無不同。」央視「名嘴」柴靜,在新出的《看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書中,與讀者分享她進入央視十年來最真誠的人生經驗。書中展示了她最真實的一面:樸素、客觀、敏銳、善感,和人道關懷。

  《看見》這本書不同於一般名人出書。它是紀實,也是文學,是個人傳記,也是社會變遷的備忘。十年之間,非典、兩會、汶川地震、北京奧運……幾乎在每個重大事件現場,都能看到柴靜的身影。通過她在第一線的真實記錄,我們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讀懂中國。而這十年,也是柴靜從湖南來到北京,從默默無聞到廣為人知的十年。於她而言,十年記者生涯,並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只是選擇了留給她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在書中,柴靜寫下了自己的錯誤和失敗、內省和反思,她希望能夠一直看見新聞當中的人,不論外在如何,都不把「人」這個字拱手讓出。

  書中有大量對人的書寫。其中有大事件中小人物的命運,也有飽受爭議的虐貓的女人、葯家鑫的父親等。白岩松、崔永元等央視名嘴,也出現在她筆下。柴靜在書中對白岩松的印象是,「白岩松這個人什麼都彪悍,就是不習慣跟女生單獨講話」。柴靜也敢於袒露自己的懦弱,她說:「天性里的那點怯弱,像釘子一樣釘著我。小時候看到鄰居從遠處走過來,我都躲在牆角,打招呼這事讓我發窘。」一直到長大,生活里碰到厲害的人,她還是不善於周旋,只有跟孩子、老人、弱者待在一起,才覺得舒服。

  因此,柴靜在書中從不逃避自己的軟弱、失敗。她回憶了第一次採訪時的潰敗,倉皇逃跑,甚至連採訪本都忘了拿。寫了剛進《時空連線》欄目組連話都不會說、字都不會寫的黑暗時期,2006年採訪「兩會」的不適應,也寫了對故鄉山西經濟發展與環境惡化之間的無奈。柴靜說,很多時候,採訪對象正是因為她的弱點才信任了她,接受了訪問。比如盧安克,比如虐貓事件的拍攝者,比如李陽的妻子Kim。或許,當一個人能袒露弱點的時候,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作為記者,柴靜經常提醒自己要客觀、剋制,可天生的感性、敏感,還是會讓她在採訪中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雙城的創傷》中,她給小孩擦眼淚的動作引起很大爭議,有人討論她是否是「表演性主持」。做葯家鑫案,採訪張妙的父親時,聽到張妙的母親在房間里哭泣,她也會忍不住停下採訪,去房間安慰、陪伴張母。過去,柴靜也會反思這樣的行為,認為自己不夠冷靜和專業,如今,逐漸擺脫束縛的她反而覺得,「太固執於一個律條,非要誇張或者非要掩飾,都是一種姿態,是一種對自己的過於在意」。

  獨立思考,真誠對待自己及他人,是柴靜為人處世的準則。「導師」陳虻直到生命的最後,才說起當初他選柴靜入央視的原因:不人云亦云。諸如她對寬容的看法就很獨特,「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在《看見》的序言中,柴靜最後寫道:「十年已至,如他(陳虻)所說,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這讓我看到,除了智慧外,柴靜還有立場,有非常正常的價值觀。

  如今柴靜依舊在現場,但讓人看到了她的改變。現在的柴靜,學會了不在鏡頭前誇張:「年輕時總意識到鏡頭盯著自己,必須以誇張來完成任務。但到這個年齡,才知道有些人承受的是他人無力改變的。唯一能做的只是陪伴,沒辦法,只能感受。」這種改變的觸發點源自汶川地震。奔赴前線的柴靜選擇了跟一家人回家。山中幾日,有什麼拍什麼,沒有就不拍。只記錄每天日常瑣事的《楊柳坪七日》播出後,觀眾來信:看一遍哭一遍,巨大災難面前,沒什麼比平淡客觀的敘述更打動人心。

  最後想說的是,名人出書屢見不鮮,我們想看的,不是名人的心情文字、炒作緋聞與隱私,而是名人對我們共同身處的社會獨特的看法,看他們敢不敢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說話。讀完《看見》,我覺得這不光是柴靜的個人記憶,也是群體的記憶,甚至是民族記憶的一部分。此刻,我讀到了柴靜很多節目中沒有完成,或不能完成的事;讀到了浮躁時代的正義與良知。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喜歡逃避思考,討厭思考?
為什麼有些人害怕承諾?| 一種確定的未來總讓我想逃
立著男女平權的flag,有多少人是在逃避責任
職場中的我們情緒已失控了,該怎麼辦?(二)
在美國當陪審員 – 勸你不要逃避

TAG:失敗 | 自己 | 軟弱 | 逃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