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幫:收藏界的害群之馬,「鑒寶」的驚天騙局!

元青花瓷器1929年由英國東方陶瓷專家霍布森發現並公佈於世,如現存於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宮。這樣的元代青花瓷瓶,上個世紀主要由大英博物館等西方公私機構收藏,最近十多年才在國內偶有發現。

供圖:土耳其駐華大使館文化新聞處

撰文:西風

框哥說:「收藏界近十年來一直活躍著一個特殊的群體,人們都稱之為「國寶幫」。「國寶幫」並不是指那些購買仿造瓷器,作為陳設欣賞的消費者,只有進入收藏界,收藏仿造國寶重器,以收藏家自居的人才有資格稱為國寶幫。這個群體的出現和國內收藏熱的興起息息相關。」(關注微信號:NationalGeographicCN)

  上世紀80年代初,景德鎮仿製了一批元代青花瓷器,不料深受歡迎。後來,一些膽子大並精通制瓷技術的人另立門戶,為港台地區和日本客商仿製古瓷。90年代,景德鎮的仿古瓷器開始進入國外的古董店和古玩市場。大量湧向世界各地的仿古瓷,尤其一直被西方社會看重的元代青花瓷器,讓許多國外華僑加入收藏陣營。收藏元青花瓷器的國寶幫始作俑者,就誕生於其中。

【牡丹紋花梅瓶(一對)】

高:42厘米,托普卡帕皇宮收藏

元青花的藍釉是飽滿濃厚的藍色。這對牡丹紋梅瓶採用了幽靜深沉的藍釉。用肥碩的筆觸描畫出瓶身主體上的牡丹以及多種紋飾。元代這種色澤的變化是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從而徹底改變了中國陶瓷固有的審美趣味。

  1980年代末,澳籍華人寧志超稱自家藏有兩隻青花瓶,既然是國寶,能不能捐贈給故宮?於是,寧志超帶著「元青花象耳瓶」回國,要捐給故宮博物院。然而故宮專家鑒定其為新仿品,於是寧志超遂發起一個有51名專家學者支持真品的簽名活動,其中不乏文物鑒定方面的泰斗和權威人物。

  由於故宮對此捐贈品把關非常嚴格,最終未能滿足寧志超捐獻「元青花象耳瓶」的願望。寧志超不甘心滿腔熱血受冷遇,為給自己收藏的元青花瓷瓶驗明正身,開始了漫長的科技鑒寶之旅。從澳大利亞奔波到中國,從花甲奔波到古稀,寧志超在「正名」的路上鍥而不捨走了近20年。「為了檢測,象耳瓶的底幾乎成了篩子」。寧志超的遭拒風波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很多民間收藏愛好者為他遭遇如此不公正待遇而憤憤不平。自此,體制內專家和寧志超代表的「國寶幫」形成公開對抗陣營。在他的呼籲和號召下,「初級國寶幫」正式登上中國收藏歷史的舞台。一些對元青花瓷器收藏和研究情有獨鐘的領軍人物出現在收藏界的視野之中。

  元青花瓷器的收藏,是國寶幫群體迅速凝聚起來的重要紐帶。元青花瓷器1929年由英國東方陶瓷專家霍布森發現並公佈於世,後經美國東方陶瓷研究學者波普分類整理,於1951年和1956年分別出版元青花研究著作,奠定了對其研究的體系。上世紀90年代之前,國內元青花的研究和鑒定都處於劣勢。國寶幫說:「元青花研究和收藏在國內沒有誰先誰後,官方和民間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上。」

在土耳其托普卡帕皇宮戒備森嚴的庫房裡收藏著40件元青花,其中不乏舉世孤品,在收藏界名聲遠播。

  1992年到2000年,英國牛津大學考古系博士蔣奇棲女士花八年時間爭取到了去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館考察元青花的機會。這是國內陶瓷研究專家團首次出訪西亞、對中國陶瓷史意義深遠的歷史性考察,活動被邀請專家本都是文博界研究文物的專家和學者,由於其中一個專家臨時有事,上海社科院學者許明,有幸一同前往。考察歸國,許明對元青花瓷器產生濃厚興趣,在《收藏》雜誌上發表《通往托普卡比的夢幻之路》一文,引起古瓷收藏和研究領城熱烈反響。之後許明發表文章對自己收藏和鑒定「元青花瓷器」很自信,他自稱兩次集中上手的元瓷,超過100件,而且有不少是重複品。「也就是說,當出現重複的時候,事物的邊界也來臨了。這種感覺給了我信心,我知道這大概就是元代瓷器的概貌,至少它不會相差太遠了。我與不少藏友的交流中,印證了我的感覺。……這麼多人的經驗集中起來,再加上自己的收藏實踐,使我,我們有信心說,對元青花的鑒定,已經不會出現太大的差錯了。」

這是托普卡帕皇宮收藏的體形最大的一隻青花碗,其尺寸是超群的,在全世界都極為罕見。這隻碗的碗心繪有一朵翹枝蓮花,四周環繞白雲錦文、海浪等。外壁繪有翹枝蓮花等精美紋飾,青花及留白交相輝映。

  2003年,《藝術市場》第9期刊發《元青花瓷器的市場調查》一文,許多瓷器收藏愛好者讀此文後,對元青花產生濃厚興趣,因為當時還是冷門收藏,讓收藏愛好者嗅到了元青花巨大的投資機會。

  這篇文章發表前一年,部分分散的收藏者逐漸聚集在雅昌論壇,並於明清瓷論壇形成真假兩個討論陣營,網友常因為真假而互相攻擊,陣營涇渭分明。

  2004年,雅昌網有網友對山東張春生、台州極品王、溫州博古齋、深圳王非忒、內蒙古熬斯爾、許明等人收藏的元青花瓷器和收藏理念大部予以否定,從而引發激烈論爭。雅昌網為保證論壇正常交流,開設探索版,讓發布贗品而不接受評論的網友到探索版去交流,此版塊成為最早國寶幫大本營,「國寶幫」稱謂也在此處誕生。同年,山東景鴻堂藝術網成立,號稱「聚集民間元青花愛好者,共同研究和收藏元青花瓷器」。張春生在2004年第10期《收藏》發表《對元至正型青花雲龍象耳瓶的認識》一文,使很多關注和痴迷元青花瓷器收藏研究的民間人士,紛紛彙集到景鴻堂網和張春生周圍。

  隨後,雅昌藝術網受排擠的部分元青花愛好者也陸續加入景鴻堂。這裡的網民將「收藏瓷器先從瓷片標本學起」、「民間發現元青花整器的概率很小」等觀點全部打入另冊;體制內專家只要認可他們的收藏理念,就是「權威」,反之則是「瞎眼」、「無知」。敢於挑戰「保守專家」、親眼見過國外元青花的活躍人士大受擁戴。這使得許明、寧志超、王非忒、熬斯爾等人頗受支持。尤其是許明,迅速脫穎而出,風頭一時無兩。

景德鎮樊家井仿古瓷店的店員用高錳酸鉀刷洗瓷瓶進行做舊。

  2004年11月,數十位文物鑒定專家及數百位收藏者匯聚濟南,舉行「首屆中國民間元青花藏品研討會」。為此全國徵集了一批元青花實物,經「專家」認真反覆「鑒定研究」,認為大多數是元代典型器和精品,其中25件元代瓷器經收藏者本人申請,李知宴、孫學海等專家給予鑒定並出具鑒定證書。然而,景德鎮陶瓷專家羅學正教授指出,所展出藏品為景德鎮新燒仿品。萱草園主人也認為這是一次非常不成功的研討會,不僅大規模地展示贗品,還被「權威專家」認可並開具真品證書。

景德鎮樊家井小街兩邊近百家店鋪,多數是做仿古瓷生意的,裡面有「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的瓷器,真假莫辨,店主們都聲稱自己是賣仿古瓷,至於到外面成了什麼瓷,就不是他們所能說清的。

  不過一年,山東景鴻堂在青島藝術品拍賣會舉行元青花瓷拍賣,起拍價從幾百元至幾萬元不等,有的甚至無底價。拍賣結束,景鴻堂在其網站和雅昌網宣布:本場拍賣會無底價部分成交率已達90%多,精品有底價部分成交率已達35%。網友質疑,這些專家既然懂瓷,為什麼會讓這些低劣仿品上拍?雅昌網友小瓷山房評論這次拍賣:「如果那些類似國寶的東西都以幾百元、幾千元、或是幾萬元的價格成交,那確實值得恭喜,證明這類貨品也有市場了。如果成交價都以十萬或百萬元的價格成交,那就悲哀了,只能證明洗錢的規模加大了,也會給真正的收藏界帶來極大的衝擊。」小瓷山房當時的擔心果不其然在後來的歲月中成為現實。

由於仿製古瓷器技術高超,清末景德鎮就成為古瓷器高仿品主要產地。現在,曙光路古玩城早市上有許多難辨真假的「古瓷」,這對收藏愛好者的眼力是個巨大的考驗。

  2005年,鎮江藏家向家林向鎮江市博物館捐贈4件定窯瓷器。由於南京博物院某專家鑒定認為幾件瓷器為仿製品,向家林請國家博物館檢測,其結論全為宋代真品。不久,央視記者走訪了若干專家、仿古大師,同時對文物市場進行追蹤調查,報導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向家林所收藏全部為新仿贗品。向家林屬於國寶幫個體,但他有幾個非常忠實的支持者,仍不懈余力為其辯解「正名」。

全世界範圍內只有托普卡帕皇宮收藏的元青花有明確的傳承記錄,而且這些元青花中有多件為世界孤品。

攝影:楊大洲

  同年10月,「第二屆中國民間元青花藏品研討會」在山東泰安召開,專家學者只是提出理論性內容,並沒有對如何鑒賞元青花瓷器提出指導性意見。

  2006年11月29日,「第三屆中國民間元青花藏品研討會」在廣州舉行,會上,以大量贗品為基礎制定的「世界第一部文物鑒定標準」無疑是個笑話。因為目前世界各國博物館和機構正規收藏的瓷器,都沒有統一的鑒定標準,因為包括元青花在內的瓷器的胎料加工、器形、工藝、繪畫、青料、發色等,都受到燒制時間、氣候、窯爐、溫度、氣氛還原等諸多因素影響而各不相同,綜合性鑒定包含許多複雜的環節,怎麼可能有一個統一的鑒定標準呢?

托普卡帕皇宮收藏的這件藍釉反白大盤極為獨特,工匠在製作完成後,在整個紋飾上噴洒了一層斑駁細密的色點。這種裝飾手法未見於世界其他元青花藏品。

攝影:楊大洲

  國寶幫的江湖依然風波不斷。2006年8月,許明和景鴻堂張春生等人產生分歧,帶領支持者加入中華鑒寶網瓷器論壇,成為元青花指導收藏的權威性代表。同年11月,許明主持召開「第一屆上海國際元青花研討會」。一年後,又籌備舉辦「開封收藏文化高峰論壇」暨「中華鑒寶網藏友藏品展覽學術研討會」,為了增加「研討會」的分量,許明等人與開封市政府商議,由政府擔保、網友贊助經費,派許明到伊朗國家博物館,借3件館藏元青花和藏友的「元青花」一起展覽。這令許明成為網站論壇的靈魂人物,他隨即出版《中國元瓷》一書。然而,除伊朗和土耳其館藏元代瓷器,書中所錄網友送選展覽的「元瓷」基本都是不開門的。(開門:行話,一眼就看得明白的老東西。)

  風波迭起在2008至2009這兩年間,「中華鑒寶網」論壇總版主質疑2009年5月許明組織的上海南匯博物館展出「漢代」地動儀動機不良(確實是贗品,並拿出仿造證據),徹底與許明陣營翻臉。許明隨即帶領擁戴他的粉絲和骨幹,註冊成立「中國收藏家論壇」網站,緊接著策划了「人民大會堂國寶捐獻汶川地震拍賣」活動。然而,《南方周末》刊出《汶川獻寶鬧劇》一文,揭露了主辦者捐給汶川的元青花瓷為贗品的事實。最終汶川縣政府不得不面對現實:不但拍賣泡湯,還搭進去不少前期費用。

景德鎮樊家井一個作坊里工人用高錳酸鉀塗刷瓷器進行「做舊」。

攝影:李昊

  2010年至2011年,許明先後發起成立「上海元青花研究所」和「中華疑似文物保護研究會」兩個民間組織。被「上海元青花研究所」確定為真品的元青花幾乎件件贗品,且造假手段低劣。而「中華疑似文物保護研究會」所作所為也被網友詬病為「荒唐至極!」

  醜聞接二連三。2011年,長期支持許明、並成為核心骨幹成員的杭州企業主余某,註冊「杭州利國文化交流公司」,在許明協助下成立「中國收藏協會科技檢測實驗室杭州分部」,然後與浙江衛視某頻道合作,以每年上繳100多萬元的價格承包推出「鑒寶」欄目。「鑒寶」專家由許明、余某和幾位文博系統退休專家擔任。幾期節目播出後,立刻引起強烈反響,明明是一眼就能識別的地攤貨,總被鑒定成價值連城的國寶精品,譴責之聲如潮湧來。上海《東方早報》對該節目整個環節進行卧底調查,記者從杭州地攤隨便買來幾件「藏品」,整個環節下來,偽鑒定、亂收費等讓人觸目驚心。調查文章一經發表,各種媒體紛紛跟進報道,浙江衛視迫於社會壓力,不得不停播「鑒寶」節目。

用砂輪鏜瓷瓶表面進行做舊,出來的效果更加自然。

  歷年來的策劃早已成為收藏界的「醜聞」,那些始作俑者又從其中牟取了多少不義之財?據調查,由許明策劃組織的「迎世博·民間藏品展示會」活動,以「中華疑似文物保護研究會」專家組聯合鑒定的名義,一次性開據鑒定疑似藏品證書近300份,每份證書優惠價600元(要想展出必須出具兩項鑒定證書),加上所謂科技檢測費、三四百人的報名入場費和專家們的簽名售書費等,真是所得不菲。旁觀者自然也看清了這些鬧劇背後的真正目的。

【藍釉白龍紋盤】

元代,口徑:16厘米,故宮藏

這種不足20厘米的青花小盤在中國只有故宮博物館收藏。

  收藏首先是對古代藝術品感興趣,對其承載的文化、歷史、藝術、工藝技術有強烈的求知探索慾望,通過實物和相關歷史記載來進行求證,從而還原過去的歷史面貌。收藏和保護古代實物,具有非常特殊的文化價值。因而,對於收藏品來說,必須是到代的真品才有價值。

  很多「國寶幫」藏友拿著一眼假的藏品,不聽別人意見,甚至對別人的質疑惡語相向,這本身就違背了務實求真的傳統收藏文化理念。這種不遵守藏道,也不遵守商道,肆意踐踏古代文物藝術品尊嚴的行為,說輕點是不懂規矩,說重點是一種無知的文化流氓行為。

  國寶幫思維不是簡單的個人行為,它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現象,成為收藏界的公害。他們破壞了古玩收藏的基本理念和道德體系,破壞了收藏領域基本遵從「首當真」的行業信條鐵律。收藏不是「大躍進」,更不需要拉幫結派。收藏是一種嚴謹的學問求證和文化修行。而如今,收藏界面臨的問題之嚴重,讓人情何以堪!

註:本文部分圖片內容來自《馬未都說:元青花中的玄機》《瓷器陷阱|景德鎮的高仿特別行動隊》兩篇往期文章。

(文章來自微信號:NationalGeographicCN)

這個寒冷的夜,讓經典好文陪你過。


推薦閱讀:

專家分析鑒寶節目亂象:快速鑒定難保準確
農民看鑒寶節目後欲暴富 一周連盜10座漢墓(圖)
兩地時的雙城記 品鑒寶珀Villeret系列兩地時年曆腕錶

TAG:收藏 | 國寶 | 鑒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