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金柱五穀理論到主食漫談
【byb.cn 大鳥】 陳金柱老師是中醫養生熱潮中的一位名人,他的演講時而慷慨激昂,時而詼諧幽默,受到不少人喜愛。可是,就是從他的演講中,筆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為了進一步辨明真偽,提高大家對中醫理論的興趣。下面小子(筆者自謙一下啦,其實俺就是走進中關村網站的大鳥)不顧水平低微,撰文供大家參考。有說得不對的地方,也歡迎大家斧正。
陳金柱的五穀理論對嗎?
好,謙虛了一通後,下面小子就開噴了。大家先來看看陳金柱關於對五穀解釋的視頻。
五穀是如何對應五髒的(見原文章)
在這個視頻中,陳老師提到,根據《黃帝內經》,五穀是豆、大米、粟、小麥、黍。關於豆、小麥、大米這三種主食,好像沒什麼爭議。但粟和黍,小子覺得陳老師的說法存在兩個問題,到底是哪些問題呢?先易後難,我們就從字的發音開始說。
陳老師說「黍」念chou 二聲,音「愁」,而且還特意強調了發音,小子記得小時候背《詩經·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黍這個字老師教的是讀shǔ,怎麼現在變成了chóu呢?到底是俺老師誤人子弟?還是陳老師給弄錯了?
查閱了很多資料,甚至包括康熙字典,小子最還是堅持,shǔ的發音應該是正確的。
除了讀音的問題,還有一點不可理解,陳老師說,粟就是玉米,這個觀點相當雷人。首先,玉米是明朝末年才開始引入中國,到了清朝乾隆、嘉慶兩朝才開始大面積推廣,甚至到了民國初年才被全國的老百姓所熟知。別說《黃帝內經》,絕大多數中醫的典籍恐怕都不會對玉米有什麼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
其次,粟到底是什麼早有定論,那就是小米。就算不去查典籍,也應該能得出這個結論。因為小米一直是中國傳統的農作物,在中國上古時代,就已經成為北方百姓的主食。比如說,大家熟知的伯夷叔齊餓死首陽山不食周粟的典故,那時候小米已經是主食。既然這兩位賢人放話出來,不吃周朝的食物,當然會找主食作為比喻。他們要說不吃周朝的海鮮,那這個秀也未免太假惺惺啦。因此,基本上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會認為,粟就是小米。
如果說,小子說的對,粟是小米而不是玉米,那陳老師的問題可就大了。為什麼呢?因為後面他又說了,粟也就是玉米在五行中屬土,入脾。那完了,不光是小子要挑刺,這要是某個中醫老前輩活了幾百年,還在世的話,一定要找陳老師扭打起來,中醫五行理論是基礎,連這個都動搖了,那後面還推導啥呀?
換句話說,五行中對應脾的主食,敢情從三皇五帝開始,一直到辮子軍入關,中國人都沒吃上?那麼多的強調食療,強調養生保健的歷代名醫還不如抽出褲帶上吊算了。因此,小子還算比較有把握的說上一句,陳老師,在五穀對應五臟方面,您錯了,至少是不完全對。
既然小子不認可陳老師的觀點,那接下來總要說出正確答案吧。俺查了半天資料,問了一圈人,結果呢……
五穀是一筆糊塗賬
在探尋是什麼五穀對應五臟之前,有一個觀點必須要旗幟鮮明的說出來。對應五髒的五穀,必然是中國古人的主食,是大面積種植的。那麼,這個古人,到底是什麼時代的古人呢?考慮到《黃帝內經》的無上光榮和萬丈思想光芒,應該是該著述成書之前的時代。
那《黃帝內經》是啥時候成書的呢?小子不知道,估計絕大部分專家也不知道,沒關係,知道大概就行,應該是不晚於南北朝的時代。通俗的說,忽略掉西晉,包括三國和三國之前的年代。
那麼好了,我們常見的主食中,有幾個可以在第一輪海選中卷包回家,他們是玉米、高梁、紅薯、土豆。至於為什麼是它們,我們後面還要說,這裡先放下。
第一輪海選結束後,後面就有些不好辦了,觀點太多,說法也不一。我們先抄襲下百度百科。
《周禮·天官·疾醫》:「以五味、五穀、五葯養其病。」 鄭玄 註:「五穀,麻、黍、稷、麥、豆也。」《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趙歧 註:「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楚辭·大招》:「五穀六仞。」 王逸 註:「五穀,稻、稷、麥、豆、麻也。」《素問·藏氣法時論》:「五穀為養。」 王冰 註:「謂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也。」《蘇悉地羯羅經》卷中:「五穀謂大麥、小麥、稻穀、大豆、胡麻。」
額滴神吶,種類已經不少了,而且說法也是啥都有,根本不統一。其實,您別著急,還有更不統一的呢,看看通俗的說法。
五穀的概念是漢朝人提出的。漢人和漢以後人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法是稻、黍、稷、麥、菽(即大豆);另一種說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麥、菽。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只是一種有稻而沒有麻,另一種有麻而沒有稻。麻子雖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纖維來織布。谷指的是糧食,前一種說法沒有把麻包括在五穀裡面,比較合理。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穀中有麻而沒有稻,也有可能。《史記·天官書》「凡候歲美惡」(預測年歲豐歉)下面所說的作物,就是麥、稷、黍、菽、麻五種,屬於後一種說法。大概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漢人和漢以後的人對五穀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連麻都出來了,問題是這麻籽又不是主食(人們主要利用它的纖維來做紡織品),咋對應五臟呢?還有稷,到底這是什麼東東?也存在爭論,有的說這就是小米,得,小子前文算是白說,丟人顯眼了。還有人說這是黍,也就是粘黃米,又壞了,那並列出現的黍是什麼東西?
還有兄弟說是高粱,這觀點更不靠譜,前面已經說過,高粱在第一輪海選中已經感謝過CCTV,MTV,Channel V,灑淚回家了。
除了黍和稷,還有菽也挺愁人的,都說它是豆類,可豆類是一大類,有黃豆、黑豆、豌豆、紅豆、綠豆、蠶豆、四季豆、荷蘭豆、糖豆(說錯了)……到底是誰呀?總不能說這麼多豆豆,都對應一個臟器吧?
既然這五穀都是一筆糊塗賬,那問題出來了,按照中醫理論,這五穀對應五臟該怎麼解釋?
小子已經快昏過去了,不過在昏過去之前,還要掙扎著說幾句。大家在了解養生理論的時候,千萬不要拘泥於某一種說法,詳情我們接下來繼續侃。
中國人主食的變遷
在講述五穀和五臟關係對應的問題之前,我們還是要初略的了解下中國人主食的發展變遷。
中國人,尤其是現代意義上的中國人,其實和古代已經有了非常大的變化。炎黃時代,或者說上古時代,中國人的地盤大致在今天河南西部和北部、山西南部、陝西東部這麼一小塊地域上。嚴格說,黃帝本來就不是農民或者農耕民族的老大,他屬於游牧漁獵民族。主食嘛,那不用說一定是動物性食品為主,比如羊、鹿、野豬、大象(大家不要笑,黃帝時代,河南氣候很溫暖濕潤,河南簡稱豫,象形文字就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等等。如果運氣不好,打獵失敗,那就要碰上什麼吃什麼,漿果、野草,生冷不忌。
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融合後,華夏始祖開始全盤炎化,不在深山老林里瞎跑了,咱們種地。種什麼呢?小米。因為這是中國河南山西那一帶的原生植物。不管現代大家是不是每天都吃大米白面,反正在那年代,五穀之首,其實也就定下來了。另外,粟的變種就是黍,也就是粘黃米,這是小米基因突變的產物,主要是種子內部蛋白質含量提高了。同樣的例子還有大米和糯米。
炎黃部落在北方折騰的時候,南方,也就是長江流域,人們的主食是水稻。這個有考古學證據,浙江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遺址就發現了大量的稻穀化石。隨著中國版圖的不斷擴張,中國人有了第二種主食,大米。大米之所以後來成為中國人絕對的主食,也是有一個發展過程的,宋代的時候引進了越南的大米品種,占城稻,產量「蹭」就上去了。以至於後來明清等朝代,北京一多半官員和軍隊,都要眼巴巴等著從大運河送上來的南方大米過日子。再到現代,袁隆平(小子極度敬仰此人,沒有他的發明創造,我們別提啥養生了,估計還在蒸窩頭吃呢)搞了雜交水稻,其重要的基因來源是海南一種野生水稻。考慮到海南和越南很近,應該算是占城稻的2.0版。
隨著文明的進化,在商周時期,第三種主食傳入了中國,這就是小麥,古代寫做「來」,是不是很像麥穗的樣子?後來「來」被借用到「來去」這個概念上,祖先就專門造了一個字「麥」。小麥源產地在西亞,具體起源地大概是兩河流域,就是今天伊拉克巴格達那疙瘩。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北方,小麥徹底取代了小米成為主食老大。為什麼呢?因為小麥口感好,加上人們發明了石磨,粗糧換成細糧了。
其實小米作為主食是很不利於健康的,長沙馬王堆漢墓被發現後,那個墓主人,一位貴族婦女年紀不算很老,但槽牙已經快磨平了,沒辦法,因為常年和小米較勁磨牙。而小麥製成的麵粉和水稻製成的大米相對來說就容易消化,加上氨基酸含量豐富導致口感更好,主食不用它們,還能用誰?
到了漢代,又有一種重要作物傳入了中國,那就是高粱,源產地不明。高粱在唐朝後開始在北方推廣普及,成為主食之一。高粱的口感其實特別不好,因為富含鞣酸,所以吃起來很澀,而且鞣酸還容易造成便秘,吃進去容易,拉出來難。再加上營養也不豐富,之所以成為主食,實在是迫不得已。
為什麼迫不得已呢?有兩個原因,一個重要,另外一個更加重要。首先,高粱產量還可以,同樣的耕地,能養活更多的人口。其次,最重要的原因,高粱耐鹽鹼,南北朝以後,中國北方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本來北方水很多,五行學說認為北方屬水,在古代是很符合中國實際情況的。但水土流失後,沒水了,大量的湖泊變成了鹽鹼地。這種狀況,尤其以河南北部最為明顯,比如焦裕祿領導過的蘭考縣。同樣的例子,大家可以參考河北白洋淀,那是中國古代北方星羅棋布的湖泊群的殘餘。
由於耐鹽鹼,高粱就紅了。既然自己的耕地種不了小麥,那總不能守著空地餓死吧,就是高粱也得種啊。所以,到現代糧食充裕的時候,高粱就只能去釀酒或者當牲口飼料了。
到了明清時代,歐洲地理大發現,美洲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線中。中國人引來了主食發展的高潮階段,玉米、土豆等都被引進了。由於這些作物多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從泉州或者廣州出發到今天菲律賓、印尼),所以南洋的另外一種作物,紅薯也捎帶手進來了。
其實玉米、紅薯、土豆這三樣作物口感也不咋地,擱在解放前,那都是窮人為了填肚子才吃的粗糧。但它們有著和高粱類似的優點,高產,而且耐貧瘠。
從上面的介紹,大家應該能看出,所謂五穀,從來都是根據農業技術升級、氣候水土的變遷不斷變化的。如今,很多養生專家或者自稱專家的人動輒就跑到《黃帝內經》翻書找噱頭,實在是有點缺乏歷史和地理常識。為了肅清流毒,我們很有必要用繼承和批判的眼光來看古代典籍。當然,作為營養學之一的養生理論,也應該如此。
好,既然是批判和繼承並舉,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如何看待五穀和五臟。
批判繼承地學養生
在談到用批判的眼光學養生之前,我們還要一萬次的強調前面說過的真理,任何科學知識、技能,甚至包括理論體系,都是在動態發展的。因為人類不斷在繁衍,新事物、新理論、新手段也在不斷湧現。我們不能指望老祖先把所有問題都搞明白,食古不化,那隻能一代不如一代,大家最後都要退化成猴子,說不定連猴子都沒的做,只能滅種。
那有沒有靜態的技術或者理論體系呢?嚴格說是有的,比如古代美洲瑪雅文明,隨著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者的入侵,瑪雅人亡國滅種,很多精神文明都已經失傳,從此也就定格在那裡。靜態倒是靜態了,但恐怕沒人希望出現這種場面,更不希望本民族的文化最徹底失傳。
中醫養生理論也是這樣,比如說《黃帝內經》,它是經典,是至高無上的理論,但它也是經過無數代先人不斷發展不斷探索才形成的。比如說這本書的作者被冠以黃帝的名號,這本身就很說明問題。黃帝此人到底有沒有,在歷史學上爭議就很大,他很可能是一個氏族部落的統稱。就即便有此人,當時中華先民還在茹毛飲血的時代,三十歲就是高壽了,別說養生,把肚子搞飽了就是最大的成功。在這種歷史狀況下,怎麼可能由一個上古的人完成一部里程碑式的醫學著述呢?
既然《黃帝內經》或者說中國古代中醫理論是動態發展的,那就不要天真的認為,那裡面所有的內容都百分百正確。尤其是一些實際的操作方法或者關於藥性的結論,更是存在著很多時代性,還有地域的局限性。比方說,中國古代的名醫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如今美國一個辦公室白領在吃什麼、想什麼、幹什麼。
前面說的有關五穀的說法就是一個明證,中國人的主食本來就是不斷變化的。所以,非要把五穀給確定到幾種植物果實上,那隻能是自討沒趣。
如果說五穀沒辦法對應五臟,那是不是意味著《黃帝內經》和傳統中醫養生理論的徹底失敗呢?當然不是,這裡小子順便也要批判全面否定中醫的觀點。我們的祖先並不是傻子,四大文明古國和中華歷史上的赫赫威名也不是意淫出來的。中醫理論發展和流傳了2000年,您要說他啥也不是,那不是睜眼說瞎話嗎!真要沒用,只怕連戰國都熬不過去,那可是一個群雄爭霸,非常講究實際的年代。
另外,中醫理論在很多時候,是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種哲學思想。不管你用什麼技術手段,但總體的理論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後人如何根據技術和實踐的發展,來完善和充實這個理論。
比如,中醫和中醫養生都強調辨症,如果硬性的規定一個主食對應什麼臟腑,那壓根就忽略了食用者所處的狀況,症從何來?這不僅不是發展中醫以及其理論,而是在毀他。就像王明當年在中央蘇區乾的那套一樣,看著馬克思的文章,念著共產主義發展的口訣,逼著戰士們扛著長矛衝擊人家的機槍陣地。不僅要把自己搞完蛋,還要連累馬克思大人跟著挨罵。
小子覺得,五臟到底對應哪種主食,應該著重分析如下幾點。第一,這種主食的營養構成。第二、食品的加工和食用方法。第三、食用者所處的客觀環境和自身狀況。
關於營養構成,一般來說,主食裡面除了豆類,大多數都是以澱粉為主要成分,當然,我們也絕對不能忽視其內部的蛋白質、脂肪、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纖維素,由於現在轉基因食品很多,我們也不能忽視食物內部構成的變化,就像大米和糯米一樣,儘管都是水稻,但蛋白質含量完全不同,因此對應的五行和五臟也完全不同。
加工和食用方法也很複雜,煎、炒、烹、炸、蒸、煮,加上花椒還是大料,是否去掉或者增加了某種成分(比如把麵粉做成麵筋,把土豆做成炸薯條),食物的原始特性可能也就完全改觀了。
至於食用者本身的狀況,那就更加複雜了,比如說,一位消渴症患者,本來糖代謝就有問題,您非要逼著他吃很多玉米養生,不被人打死,算你跑的快。
總的說來,如果要把五行五臟和食品對應上,小子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對應食品中成分,比如蛋白質對應腎。當然,具體的劃分方法,小子沒想好,估計也想不好,還是留給專家們去研究和作實驗吧。在下一頁中,小子將舉出幾個實例,供大家思考,如果有精通中醫理論的大俠們,也不妨解釋一下。
用實例看食物療法
實例一:用味精來調理胃病
味精是大家經常用到的調料,它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生產方式是用糧食,尤其是蛋白質含量較高的糧食發酵製成的。不知道大家知道嗎?味精還可以用來調節胃植物神經,可以治療一些原因不明的胃疼,尤其是胃部受寒後的胃疼。
小子小時候就遇到過這樣的實例,當時只是覺得很奇怪,但並不明白其中道理。醫院有個大夫說,他們家從來不買味精,都是去藥房拿點谷氨酸片劑,回家碾成粉末,充當味精。後來,小子知道,谷氨酸鹽是一種起神經傳遞作用的氨基酸,確實能夠調節植物神經。中國人做菜的時候愛用味精,另外,長時間熬制一些肉類的時候,蛋白質通過高溫水解,也可以生成谷氨酸,這就是一些老湯之所以味道鮮美的重要原因。
引申一下,現在很多接受西方醫學理論的營養專家極力反對廣東地區人們喜歡的老火燉靚湯,還有一些長時間熬制的XX膏,比如馬悅凌的固元膏,認為這嚴重破壞了食物中的營養。但中醫理論體系的專家卻比較傾向於這些湯、膏之類的補品。那麼,西醫體系是否考慮了這些湯或者膏中間的物質變化?是否考慮了如谷氨酸鈉之類的物質,對於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作用?中醫是否又考慮了這些變化?是否有根據自身理論去解釋這些變化?是否有大量臨床試驗報告?
實例二:南方人和北方人對於涼拌蔬菜的態度
小子是南方人,長江邊的,小時候家裡父母做菜,很少有涼拌蔬菜。即便是像涼拌黃瓜之類的菜,也不是很常見。那時候,小子所住的學校宿舍大院,有一對老夫妻,都是山東人,解放軍南下的時候過來的,就地轉業留在了南方。某年夏天,因氣候太熱,他們在戶外支了小桌子吃飯,其中有涼拌土豆。結果,整個大院都轟動了,大家都跑過來看看,北方人居然能把土豆涼拌著吃?
當然,由於信息不發達,交通不方便,那個時代的人肯定是有點少見多怪。等小子到了北京,才知道吃涼拌蔬菜是北方人普遍的習慣。其道理大概是這樣,北方蔬菜少,尤其是冬天,蔬菜更少,比較缺乏維生素C,而高溫烹煮蔬菜,維生素C損失很大。這對於蔬菜稀少地區的人來說,幾乎是不可以接受的,所以涼拌蔬菜很普遍,也必須普遍。而在南方,由於氣溫相對較高(早些年蔬菜多數是原生態,而且家裡沒有冰箱),蔬菜中微生物包括昆蟲等治病因素較多,如果吃消毒不夠完善的冷盤,很容易造成腹瀉或者感染其他疾病。加上當地蔬菜品種太多,供應充足,高溫烹制蔬菜損失維生素C也不是太大的問題,畢竟不可能全部損失掉。所以冷盤很不受歡迎,久而久之,就養成定勢,很少吃涼拌蔬菜。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出,烹飪和食用方法會嚴重改變食物的屬性,而且,對於很多食物來說,它的養生保健作用,可能是裡面一些很微量的物質在起作用,這又給研究工作帶來相當大的難度。還有,地域差異,人的差異,都是參考因素,到底如何解釋這些現象?恐怕還需要很多的工作。另外,古代中醫在創立這種理論,並用其指導治療和調養工作的時候,是如何分析的?似乎很少見到這方面的著作和觀點。
總之,從五穀對應五臟說起,這裡面有著無窮無盡的話題,而很多問題,對於廣大百姓來說,可能是非常陌生的。小子對一些中國民間的樸素中醫理論感到很憂慮,比如說吃腰子補腎,這個理論很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太粗糙,理解方式幾乎是直觀的思維。這種直觀思維方式最後會造成一個可怕的,駭人聽聞的結論,人吃人是最有營養的。
綜上所述,回到本文開頭,陳金柱老師說,玉米是五穀之一,並且對應脾,這種說法看來也只能看作是陳氏五穀論了。是不是老祖宗留下來的觀點,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能解釋的通,能不能起到作用。畢竟,醫學,就是實踐科學和經驗科學。能治的好病,那才是硬道理。 因此,即使陳老師的五穀論與老祖宗說的有出入,也算是一種發展的觀點吧。
分享原文章來源:http://www.byb.cn/doc_1337-1.aspx
推薦閱讀:
※吃對主食,你才能成功減肥!-今日頭條
※你還在堅持不吃主食,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方式去減肥嗎?
※為主食平反 2 || 糖友要放棄主食
※糖友,教您輕鬆吃主食
※減肥不吃主食危害大 當心癌症找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