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人生觀與世間人生觀的根本不同
我們一般所知道的人生觀,比方說:不做虧心事,或者是說好話、做好事,或者是我們希望能夠隨緣的去經歷人間的這些事情,佛教的人生觀到底跟這些人生觀有什麼根本上的不一樣?
首先,就是佛教對於煩惱,對於煩惱的分析非常的透徹;如果在佛教裡面掌握了如何解脫於煩惱的話(也就是說 ,在佛教裡面的解決煩惱是根本性的),煩惱不會對你再造成任何的障礙。但是,如果你是用世間的這些人生觀去作的話,那麼不管你是怎麼樣的知足常樂,不管你是怎麼樣的能夠隨緣、能夠因應你所碰到的狀況,都會是一個暫時的狀況;因為這個裡面沒有一個真正可以根本性的解決煩惱、根本性的放諸四海皆準的中心思想。所以,佛教在這個方面——在處理煩惱、幫我們對治煩惱,乃至於幫我們根本的解除煩惱的這件事情上面,所提示的這些教理跟行門,它的豐富性、它的深入性,是遠遠超過了那些世間的人生觀。
其次,在世間的人生觀所關注的範圍,通常都是落在煩惱發生的那個時間點的前後而已,最多最多也不過就談到人的這一輩子;但是佛教所談到的人生觀,這個生命——人的這個生命,或者是說有情的話呢,那這個有情是橫跨過去、現在、未來的。所謂的橫跨過去、現在跟未來,這個事情並不是說:我們有一個像靈魂之類的東西可以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我們也沒有所謂的意識心、或者細意識、或者所謂的極細意識能夠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但是,我們確確實實有某一種的方式能夠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這個方式到底是什麼?這個能夠貫穿三世的事情,絕對不是我們在世間裡面所聽到的靈魂,或者意識、細意識、極細意識等等的這一類型的說法。除了時間上面的聯繫之外,自然而然因為在時間上面會產生了「我們往生之後到何處去」的這些問題,當然這些問題就有牽涉到所謂的「因果關係」。所以在建立佛教的人生觀的時候,佛教所提供給我們的,當然還有所謂的「到底種什麼因,會得什麼果?中間的關係如何界定、如何釐清、如何掌握?」有許多佛教的菩薩們之所以能夠不會再害怕到人間來,而且是每一世、每一世的都繼續來人間,倒不是因為每一個菩薩都有一股蠻勇,敢於每一世到人間去承受所有人間該受的苦難;其實正因為菩薩們都了解了佛菩薩所開示的「輪迴」的道理、「因果」的道理,從而在裡面掌握機先,所以菩薩們才能夠生生世世的在人間順利的行菩薩道。也就是說,佛教所揭櫫的人生觀,在時間這個層次的話,是遠遠超過只看重這一世的世間的人生觀的。
第三個觀點,既然談到了所謂的「因果」,那因果這件事情,當然不會是只有我們自己一個人;因果這件事情,一定是我們跟我們周圍的眾生互動了之後,產生了種種的關係,那才叫作有因果關係。所以佛教在談的這些事情的時候,所關注的對象一定也不是我們自己而已;實際上,佛教所關注的對象,是一切的眾生有情。這個眾生有情的範圍非常廣,並且佛教所談到這些眾生有情還特別的告訴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即使惡人他也有佛性。」當然,一般的觀眾聽到這一點的時候,可能心裡會起了疑惑說:「佛性,不是聽起來像是很尊貴的東西嗎?那為什麼惡人也有佛性呢?難不成我們也要對惡人好嗎?」那我們在談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必須要確定「佛性」到底指的是什麼意思?一般來說,「佛性」有兩種的說法:一種是大乘,我們如果學大乘佛法的話,那麼學大乘佛法是有一個階位、一個階位的果證可以去證的;當我們證到十住位的時候,就表示我們在那個位階,我們可以用父母所生給我們的肉眼,親眼看到了「佛性的運作」。那個位階的「佛性」,就是跟我們生死輪迴的本體有關的「祂」在現實生活上所展現出來的用處。意思就是說,這個是關於十住菩薩以後的所謂的「眼見的佛性」。那麼一般來說,一般人所指稱的「佛性」呢?比較多的說法是:可以成佛的性質、可以成佛的特性。為什麼佛菩薩要跟我們說:「每一個人將來都具有可以成佛的潛能呢?」其實這就要回歸我們眾生每一個有情,其實他的身上都有所謂的可以橫跨三世的這個本體存在;但是這個本體,卻不是我們現在用任何的世間的思惟——包含靈魂、包含意識、包含像這個所謂的一般人常常講的所謂的梵天像這類的事情能夠函蓋的;這個橫跨三世的主體,其實是《心經》裡面談到的這個「真心」,因為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真心。當然,我們現在這樣說的時候,有人會有懷疑說:「我怎麼從來都沒有看見我的真心啊?」當然!那是因為您還沒有機會來修大乘佛法,還沒有機會在大乘佛法裡面能開悟明心;一旦開悟了,自然就會親自能夠體驗這個「真心」祂到底是怎麼回事?祂又是怎麼運作的?到那個時候,一定會完完全全的贊同「每一個人都有這樣子的一個真心」。既然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真心,不管修大乘佛法修到多麼高深的菩薩位階,乃至於最後成佛了之後,這個本心—這個真心還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哪怕是佛陀在前,祂的真心跟我們的真心一樣,我們有這樣的真心,祂也有這樣的真心;只不過就裡面含藏的染污種子而言的話,佛已經沒有了,而我們的真心裏面還含藏著許多染污的種子,如此而已啊!那麼可想而知,不管今天他是善人、是惡人,或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乃至於說牠是一個傍生,只要他能夠在無量劫的時間裡面,逐次去修除裡面的染污的種子的時候,將來有一天他就有可能會成佛,不是嗎?所以,基於眾生皆有這個《心經》上面所講的「心」,或者是《金剛經》上面所講的「金剛」,合起來就是基於每一個眾生都有這樣子的一個「金剛心」的立場,我們說眾生——每一個眾生,哪怕是極惡之人,他將來都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才會說「眾生皆有佛性」的意思在這裡。佛教在面對這樣的演繹的時候,很顯然的會把「眾生皆有佛性」的這個觀點,直接深入的把它放在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所應該建立的人生觀裡面。換句話說,一個佛教徒,一個正信的佛教徒,當他在面對所有一切世間的有情,包括他周圍會碰到的這些親戚朋友,或者是工作上面的夥伴,乃至於各種善人、惡人,或者周圍所看到的貓兒、狗兒……每一個人、每一個有情都有他的「佛性」在;所以,他對於這些眾生來講,理論上他的建立的人生觀也必須要妥善的考慮這一點,才不會失之於偏頗。而這一點來講呢,相信在所謂的世間的人生觀來講,是絕對不管這些事情的;但在佛教的人生觀裡面,這一點就會被納入變成一個重要的考慮。
佛教的人生觀裡面所看重的,除了剛才講的時間橫跨三世,橫跨一切的有情眾生皆有佛性之外,還含括一點就是,佛教所看到的這些空間的範圍,是極其極其廣大的!比方說,我們說如果您將來有一天能夠讀凈土三經的時候,您會發現,在凈土三經裡面描繪出的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那在極樂世界裡面有一個現象:生到極樂世界並且在蓮苞裡面已經出生的人,或者是直接往生不必經由蓮苞出現的聖者在極樂世界的時候,都可以看到他方的佛世界所顯現出來的殊勝的樣貌;甚至這些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也可以在阿彌陀佛的佛力加持之下,往來十方世界去供養其它世界的諸佛。所以,佛教所揭示的這個世界的觀點,不是只有我們現在眼前所看到的人間這麼狹隘,也不是只有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這麼狹隘;實際上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應該是要看到一整個的佛世界,甚至除了一整個佛的世界之外,還有許許多多他方的佛世界。所以一個佛教徒,一個正信的佛教徒,在建立這個人生觀的時候,都必須要把這一點納入恆常的考慮。
所以簡單來講,我們說佛教所揭示的,給大家一個統合的、整體的、正確的,並且不會依賴一時一地的原則而改變的,整個很紮實的人生觀,它的基礎是在於,對於煩惱的根本的掌握,以及最後的這個滅除;也是基於這個時空有過去、現在、未來,然後有許許多多他方世界的有情,所有這些有情之間—彼此之間所產生的所有一切的因果關係。像這樣一個包含煩惱、包含時、空、有情的諸項考慮,已經把我們所想像到的,可以想像到的維度,整個都已經含括進去了。佛教正是對於整個我們剛剛所談到的這些議題,提供一個完整而且理則分明的一個教義跟行門出來。如果真的說要建立一個紮實並且你真的可以現在依循、未來也可以依循,哪怕將來往生之後也可以繼續依循,下下輩子也可以繼續依循的人生觀的話,那您千萬不能錯過佛教所揭示的這些道理。
談完佛教所建立人生意義,跟世間人所想像到的人生意義的根本上的不一樣,我們不妨也回過頭來來看一看,我們就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世間人一般所想像的「隨緣」,如果放在「佛教的公案」裡面的話,會有什麼樣不一樣的狀況?有這樣一則公案:有一位叫洞山良價禪師,一次弟子問他說:「寒暑來的時候要怎麼辦呢?」就是說天氣很冷或是天氣很熱的時候怎麼辦呢?怎麼去躲避呢?這位禪師就告訴他的弟子說:「那你就向沒有寒暑的地方去啊!」這個弟子接下來就問說:「如何才是無寒暑處呢?」禪師馬上接著就回答說:「寒時寒殺闍黎,熱時熱殺闍黎。」(《瑞州洞山良價禪師語錄》)這意思就是說,冷的時候會冷死你,熱的時候會熱死你。前面一句的話,門徒在問的時候,這個禪師告訴他說:「你應該朝沒有寒暑的地方去。」可是緊接著下一句,門徒再問:「那如何才是沒有寒暑的地方?」的時候,禪師的回答卻是:「冷會冷死你,熱會熱死你的地方。」對於這個部分的解釋,一般常見到的解釋都是什麼呢?都是:「你只要捨棄了對於自我的執著之後,你就不再罣礙於寒暑了,所以不管是天氣怎麼冷或是天氣怎麼熱,你不再罣礙的話,當然就沒有寒暑啦!既然是不管天氣怎麼熱、怎麼冷你都不再罣礙的話,那你不就解脫了嗎?」可是這件事情上面,看起來文字上面好像是可以這樣附會過去,實際上它的意思卻不是這樣!因為這裡面有兩個關鍵:一個就是所謂的「沒有寒暑處」,另外一個就是「寒時,會把你冷死;熱時,會把你熱死。」這兩個看起來完全是天南地北的敘述,實際上講的卻是同一件事情。那這件事情很顯然是遠遠超出了我們之前所講的「隨緣」。因為之前所講的世間的隨緣,您怎麼個隨緣?請問您:是要隨緣說沒有寒暑呢?還是要隨緣有寒暑呢?不管您怎麼說,因為有這兩句話押在那裡,所以不管您隨哪邊的緣,都不對!
所以,以這個例子來告訴大家,之前我們所談的「隨緣」,最多最多就是在世間的層次;而這個公案所顯示到的,是從佛教的根本的義理上面來談的;那從根本的義理上面來談,當然遠遠超過了世間法上面所能夠想像的隨緣的層次。那麼從佛法的根本義理上面來談的時候,這兩句話不僅沒有衝突,而且還圓融一氣!這裡佛法所談的「隨緣」的層次,是遠遠超過之前講的世間的隨緣的。因為佛法所談到的隨緣,它背後的中心思想或者是指導的原則,是基於對於煩惱根本的掌握、跟理解、跟對治;是基於對於無窮盡的時空,所帶來的一個全然的覺知;是基於對於眾生皆有佛性的一個徹底的理解,並且由此發起對於眾生無窮無盡的慈悲心的。基於以上的諸般的這些理解——洞澈了解之後,那麼你才能夠反過頭來降生在人間之後呢,順應人間的這個狀況,然後稍微調整一下你行菩薩道的這些作為。所以我們說,佛教在這方面有一個非常獨特的地方,就是先在佛菩薩所開示的經典義理裡面,幫你建立起很紮實的人生觀。其實我們也不能說這是人生觀而已,應該是說幫我們建立起很紮實、很穩固的所謂的世界觀、宇宙觀,或者是眾生觀,或者是你的菩薩道應該把持的原則,或者是我們在生生世世裡面應該把持的原則。只有佛教,目前我們也只有看到只有佛教在這方面有完整而透徹的說明,可以讓我們一個一個依循去作到的。所以我們說,由於有了這個先期的基礎的建立之後,有了這些紮實的基礎建立之後,接下來再來談,因應人間特殊的狀況有所調節,這個才叫作「真正的隨緣」。所以,真正的全面的隨緣,是等到您親近佛法、了解佛法之後,才會了解它的意思;不然的話,所謂世間的隨緣,永遠都是停留在老莊的層次而已。
——節選自《三乘菩提系列講座之學佛釋疑二——究竟忙些什麼?(七)》
==================================
《雜阿含經》卷一: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來所說法師義耶?」佛告比丘:「若於色,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若於受、想、行、識,說是生厭、離欲、滅盡、寂靜法者,是名法師,是名如來所說法師。」】
更多完整內容請點擊左下方「原文閱讀」
推薦閱讀:
※愛情不只是一種情感,還是一種人生觀
※耶佛人生觀
※《教父》里的人生觀:足以影響你的一生
※李煜的《虞美人》一詞揭露了詞人怎樣的人生觀?
※《古文觀止-蘭亭集序》這篇文章如何體現王羲之積極入世的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