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保守黨贏面大,但「投射恐懼」搞不定國內兩大挑戰
6月8日的英國大選本應是2017年西方最無懸念的大選。今年4月,執政僅10個月的特蕾莎·梅宣布提前大選,她對她領導的保守黨在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奪得議會更多席位信心滿滿。然而,短短的幾周內,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選前被視為毫無希望的工黨竟煥發了生機,保守黨和工黨的民調差距從最高的20%縮短到了如今的5%。同時,在短短兩周之內,曼徹斯特和倫敦先後發生嚴重恐怖襲擊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也製造了巨大恐慌。
英國發生的一切似乎很符合一幅亂世的圖景。自去年脫歐公投之後,英國的日子很不好過。經濟上,儘管在公投後沒有立即出現衰退跡象,但從今年年初開始,表現下降明顯,第一季度增長率只有0.2%,是12個月內最低水平,且服務業、零售業、製造業均表現不佳。國內政治上,脫歐公投中48%留歐選票背後的力量並未消失,國內在歐洲問題上的裂痕仍清晰存在。
6月19日,英國與歐盟的正式談判即將開始。談判的艱巨和複雜程度前所未有,談判結果不僅將確立英國與歐盟日後關係,更將決定英國未來十年甚至幾十年的「國運」。而就在這樣重大的談判開啟的一周多前,英國仍要面臨政府更迭的不確定性。接二連三的恐怖襲擊也暴露了英國面臨著巨大的國內安全壓力。同時,恐襲也從一個側面提醒人們,英國退出歐盟卻無法擺脫歐洲國家普遍面臨的問題,英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與歐洲大陸如出一轍——受伊斯蘭極端主義蠱惑的移民或移民後代。
保守黨不拼競選綱領,拼「投射恐懼」
大選通常都是考察選民對當前社會經濟狀況滿意度及對政黨未來政策主張的支持度。此次競選,保守黨和工黨無論在設計競選「信息」還是未來政策宣誓上都差異巨大。在脫歐問題上,兩大黨基本立場一致,即「履行脫歐決議」,區別是工黨攻擊保守黨對歐盟「強硬威脅」的策略不會奏效,而保守黨則認為工黨根本無法勝任脫歐談判的任務。兩者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國內民生和經濟政策上。
工黨競選的主題詞是「希望」和「改變」,提供一個有別於保守黨有限社會改革、保守未來展望的選項。自工黨推出了長達126頁、名為《服務多數而不是少數》的競選綱領後,民意支持率出現了顯著提高。工黨的著重點在於社會公正及投資未來,整個競選路線也是圍繞這一重點展開。工黨批評保守黨執政的七年是社會公正倒退的七年,在教育領域、產業政策方面沒有雄心。儘管保守黨批評工黨仍在走「高稅收、高政府支出」的老套路,但工黨提出的一些政策主張,如鐵路服務國有化、為租金設置上限、取消大學學費等受到了歡迎。
反觀保守黨,自宣布提前大選後競選活動進展不佳。保守黨競選綱領設計沒有搶眼之處,對國民醫療體系缺乏改革意願,其主張的教育和稅收改革措施流於細枝末節。而在包括是否提前舉行大選及一些政策上,特蕾莎·梅一再食言,給本人形象和競選造成了負面影響,也暴露出保守黨內部的混亂。由於考慮到工黨領袖科爾賓形象不受歡迎,保守黨將此次大選設計成特蕾莎·梅和科爾賓兩人的對決,選擇特蕾莎·梅就是選擇「強大而穩定的領導」,而選擇科爾賓則剛好相反。然而,這一策略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成功。選舉前密集的媒體曝光和民眾互動,梅在台前表現並不出色,在應對尖銳問題有明顯背誦套話的痕迹。而科爾賓的表現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對競選綱領充滿熱情,應對批評和質疑態度真誠。
保守黨的競選策略仍是「投射恐懼」。首先,指責工黨領導人靠不住,指控科爾賓在核武器問題上立場模糊、對愛爾蘭獨立武裝態度曖昧等,說明這個人根本不是當首相的材料。其次,暗示一旦保守黨無法獲得優勢地位,工黨可能與蘇格蘭民族黨或自由民主黨組閣。前者將導致工黨在蘇格蘭公投問題上妥協,將工黨與英國分裂的前景聯繫在一起;後者將導致工黨在第二次「脫歐」公投問題上妥協,將工黨與逆轉脫歐捆綁。因此,儘管保守黨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福利方面無甚新主張,但卻是唯一在維護國家統一、履行脫歐決議、處理國家事務上可以信賴的政黨,因此是「維護英國利益的強大、穩定領導」。
因此,儘管在競選綱領上工黨勝保守黨一籌,但很難挑戰保守黨的領先地位。保守黨「投射恐懼」的策略又狠又准,仍有很大可能奏效。而工黨的結構性問題也較難從一次競選中恢復。科爾賓是工黨左翼代表,難以團結布萊爾派的支持者。他的主張受到年輕人歡迎,但疏遠了很大一部分中高收入群體和老年人。此外,工黨在蘇格蘭地區受保守黨和蘇格蘭民族黨夾擊,幾無反手之力,在英格蘭北部的傳統支持地區也受到了保守黨的擠壓。保守黨雖然競選活動不成功,但仍有很大希望贏得大選,甚至在議會擴大優勢。
即使贏了大選,保守黨也難高枕無憂
然而即使這樣,保守黨也不能高枕無憂。只要沒有實現「壓倒性勝利」,即獲得絕對優勢的議會多數,保守黨策劃這場提前大選就沒有達到目的,特蕾莎·梅在脫歐談判上受黨內強硬派及在野黨掣肘的威脅就依然存在,而梅本人的政治威信也會在選舉中受到損害,這均不利於梅政府掌控脫歐談判。
而其面對的兩大國內挑戰——改善民生和彌合裂痕更是難以逾越。此次大選,英國國內問題被再次放在聚光燈下,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公共服務低效,安全環境惡化、排外情緒抬頭。而脫歐時代英國面臨的巨大經濟風險,將放大這些問題。脫歐公投前歐盟可以被當做一切問題的替罪羊,現在嚴峻的國內問題則必須由保守黨面對。
大選更突顯了英國國內在歐洲問題上的裂痕。在大選的辯論中,能清晰聽到民眾對脫歐公投前誤導信息的指責、對二次公投的呼聲,以及政客對脫歐前景的悲觀預期。儘管目前「履行脫歐決定」的聲音在民眾中佔據主流(脫歐派稱公投後超過60%的民眾支持脫歐),但實際上一部分人遠未被說服。保守黨帶著策劃脫歐公投的「原罪」,只要在脫歐談判過程中遇到有任何困難,如需支付歐盟巨額分手費,必定會受到更多責難。
推薦閱讀:
※美國大選政壇女權當道,當代「武則天」撐起半邊天?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這些事仍要高度關注!
※英媒:法國大選影響或比英國脫歐還要大
※2016美國大選超級星期二 鹿死誰手
※美國大選或計錯票 威斯康星州將重啟計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