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喝岩茶嗎?鍾愛岩茶的16個理由

▼ 獨特的地理環境 好山好水育好茶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於東南」之譽。群山逐峰相連,峽谷縱橫交錯,九曲溪水縈迴穿越其間;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夜溫差大;典型的丹霞地貌,眾多山洞陡峭懸崖絕壁;岩凹、石隙、石縫築石種茶,盆栽式茶園眾多;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因而得名;岩坑、岩崖、森林覆蓋率高的遮陰,茶樹承受喜歡的漫散射光,利於內含物質的聚集。

  武夷山主要是火山礫岩、紅沙岩、頁岩、凝灰岩等,《茶經》即言「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爛石,風化養分齊全,結構良好,通透性好,土層好,鉀錳含量高,酸度適中,制茶有獨特的岩韻。

▼ 獨特歷史人文 富於文化特色

  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是繼「絲綢之路」後又一條國際性貿易商路,歷史上被譽為連通中俄商貿友誼的「世紀動脈」,就是以武夷山下梅村為起點。據《崇安縣誌》記載:「康熙十九年,其時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時每日行筏三百艘,轉運不絕。」

  武夷山儒、釋、道三教同山,武夷精舍、天心永樂禪寺、止止庵,岩茶融合了儒家的中庸、佛家的空靈,道家的自然,一直豐富著武夷岩茶的文化內涵。理學大家朱熹「飲罷方舟去,茶煙裊細香」;「天心明月」扣冰古佛望月開悟;白玉蟾雲遊武夷,「至一」「虛白」,止止,止其所止,正是茶人的精神寫照。

▼ 品種花色豐富多彩

  武夷山素有茶樹品種資源王國之稱,豐富的茶樹品種資源是在優越的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的雜交途徑進行基因重組與突變及先民們不斷的人工選擇,選育出千姿百態和不同品質特點的各種優良單株即單叢,又從中優中選優,形成名叢,又從名叢中逐漸更進一步選拔出優良名叢珍稀名叢,如現有的五大名叢「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半天腰」、「水金龜」等。

  武夷岩茶品種繁多,品種資源極為豐富,茶家稱有上千個品種,據史料記載,武夷山茶樹有1187種,茶葉志上記載僅慧宛岩有名字可查的品種就多達264個。武夷山不愧為茶樹品種王國之稱。

  眾多的名叢中,按春茶芽葉生育期的遲早分,有早生種、中生種、晚生種、特晚生種;樹型又有小喬木型和灌木型;有新叢和多年老叢。

  這麼多的單叢、名叢、品種株系,花色品名,讓愛茶人有了更多的選擇及小品種花色、不同時期的多樣性茶對比品鑒。

▼ 小山場小產區的精華

  不知何時起,茶界里有了「小產區」、「小山場」、「小山頭」、「小場域」等等更細分的說法,而岩茶最能符合這種特徵。傳統的岩茶按產地不同分正岩、半岩和洲茶。岩茶產地現在俗稱「山場」。而「山場」的命名,就主要表現在土壤和微域內的小氣候環境不同罷了。

  武夷山山場的形成有著其獨特的複雜歷史地質原因,因而三十六峰、九十九岩,被岩石、斷崖、森林、溪水分割成不同的小微域環境。土壤、土層、氣候流動走向、品種等等不同,而有了著名的「三坑兩澗」---慧苑坑、大坑口、牛欄坑、流香澗、悟源澗為代表,還有慧苑岩、天心岩、馬頭岩、竹窠、九龍窠、三仰峰、水簾洞、象鼻岩、獅子峰、鷹岩等眾多山場。

  喜愛岩茶的友僅以眾多山場不同,而把這些不同山場所產制的肉桂就戲稱為「馬肉」、「牛肉」、「豬肉」、「鷹肉」、「獅肉」、「象肉」、「水肉」等等,甚至鬼洞因鐵羅漢知名,就有茶友追求內鬼洞、外鬼洞的不同來細分;而吳三地的老叢水仙更是追求者何其多,可知每個山場、小微域所產制茶的滋味風格的殊異。

▼ 工藝精湛繁複 造就上等品質

  2006年,武夷岩茶(大紅袍)傳統手工製作技藝被確認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武夷岩茶製作技藝精湛繁複,採摘的早晚不同、標準不同、方式不同、貯運不同,從開始就影響著岩茶的後期品質風味。

  曬青、晾青、反覆做青、初炒、初揉、復炒、復揉、初焙、揚簸、涼索、揀剔、復焙、燉火、歸堆、篩分、拼配等十幾道工序,層層工夫深,製作茶品精。

  天氣不同、鮮葉不同、師傅不同、機械人工不同、製作場地不同、溫濕度不同等等,看青做青,又會形成不同的岩茶滋味湯感,變幻無窮。

  好的原料,精湛的工藝,方能成就岩茶的精品。每一道製作工序都滲透著制茶人的心血、汗水和幾代人的傳承匠心。喜歡岩茶,亦喜歡這種有溫度的手工技藝傳承,每一泡岩茶里,都是溫情的傳遞。

▼ 焙火的深邃神秘變化

  武夷岩茶傳統獨到的手工製作技藝,主要在做青和焙火兩個階段。而傳統的焙法,則是用木炭為熱能,至今已三百來年。這種焙法,工藝獨到,焙師技藝高超。所以清兩江總督梁章鉅多次考詢武夷茶事後,在《歸田鎖記》發出感嘆「武夷焙法,實甲天下」。

  傳統的武夷茶炭焙法,既用於焙揉後的濕茶索,俗叫「走水焙」,又用於焙乾茶,俗叫「補火」 、「吃火」、「燉火」等。「走火焙」的火功要高,幾乎接近明火,使茶索迅速散去部分水份,然後攤晾,以防濕茶變紅髮酸。翌日交女工揀去茶梗再焙乾,然後裝箱,待春茶「下山」(結束)後,挑到茶行(庄),進行篩簸、復揀和「補火」 、「吃火」、「燉火」等精製程序。

  在焙火上,根據毛茶焙火的程度可分為輕火、中火、重火三類。炭焙的技術主要全靠「經驗」。從炭焙技術上來說,很多的焙茶師傅的做法不盡相同,其操作技術複雜多變,1、受市場消費需求,2、茶葉品種,3、毛茶情況,4、溫度,5、時間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傳統的岩茶炭焙法,在毛茶、精茶製作階段均要用之。這種用手工炒揉、炭火焙出的岩茶,呈蜻蜓頭、田螺尾,表面油潤,寶翠,佳者顯紅、黃、綠「三節色」。其滋味醇和、香氣純正、焦糖味明顯,葉底軟亮,並有紅邊或紅點。

  武夷岩茶炭焙法是傳統製作工藝的關鍵之一,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此法焙出之茶,不但味醇氣正,獨具風韻,更為耐泡,便於久存,而且具有暖胃功能。

  焙火方式的不同、輕重的不同、次數的不同等,又會形成不同風格的清香型岩茶和傳統型中足火岩茶。不同的風格,以適應不同茶友的喜好,讓喜歡岩茶的友有了不同的選擇。

▼ 香氣的魅力

  岩茶以不但香高,而且富於變化著稱。

  武夷岩茶因小山場氣候所致、品種花色眾多決定、工藝不同影響、焙火方式的改變、沖泡方式的各異,都會形成獨特殊多的地域香、品種香、花香、花果香、果香;杯底香、掛杯香、湯底香、蓋香;蘭花香、水蜜桃、奶香乳香;叢味、棕葉味、木質味、苔蘚味等。每一杯茶香的曼妙變化,都深深吸引著愛茶人去探索。

▼ 滋味的層次多樣性

  岩茶以滋味霸道知名,特別是焙火到位、存放良好的岩茶,更是風味獨特,茶友常戲稱岩茶為「男人茶」。

  岩茶的滋味,苦澀、甘鮮、純爽、濃強、明銳、醇厚等等,愛茶人在不同風格的岩茶中都能有深刻的體會與領悟,以口品、以身品、以心品、以韻品,總能讓人感受到來自岩茶滋味的層次多樣性變化。

▼ 橙黃湯色的液體流動

  從清澈艷麗的黃色,到金黃、橙黃、橙紅,再到老茶的紅透明亮,流動的茶湯律動,跳躍著品茶人的味蕾和身心。

  透過流動的茶湯觀照,是山場、人文、風景秀麗,是開山的號子、採摘的秀麗身影;是製作的手工溫情傳遞,是傳茶人的愛意分享;是泡茶人專註的神情用心。

▼ 岩骨花香的岩韻吸引

  岩韻是「山骨」、「喉韻」及其「臻山川精英秀氣所鍾,品具岩骨花香之勝」;是「香清甘活」,是地土香、風土香;是石頭味、粽葉味、青苔味;是杯底香;是「就中武夷品最佳,氣味清和兼骨鯁。」

  是武夷山茶農、茶人評論武夷岩茶的感覺「不輕飄」、「有骨頭」、「厚重」、「長久」、「齒頰生香」、「過喉潤滑」等。

  是茶界泰斗張天福高度歸納其因果的「由於武夷山獨特的自然環境的熏陶,遂使岩茶品具特殊的『岩骨花香』的『岩韻』」。

  是黃賢庚的「茶水厚重潤滑,香氣清正幽遠,回甘快捷明顯,滋味滯留長久。」

  是武夷山中「爛石加青苔發出的氣息」的「岩韻」最直接、最明白的感覺。

  「韻」,是一種詩意的表述,是韻至心生,是一種耐人尋味的好東西。是詩韻、文韻、風韻、氣韻、神韻、餘韻等等。如安溪鐵觀音之「音韻」,普洱茶之「陳韻」,潮安鳳凰水仙之「山韻」,台灣凍頂烏龍之「喉韻」,嶺頭單樅之「蜜韻」,黃山毛峰之「冷韻」,西湖龍井之「雅韻」等等。這些茶韻當都有其內涵,只是有的易於感覺,有的難於言傳而已,但恰恰給了愛茶人各自心底里最適合自己的內心關照和感覺,每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知音。

▼ 四地烏龍茶中 以湯感韻深突出

  烏龍茶按產地及形式不同來分主要有閩北烏龍、閩南烏龍、廣東烏龍、台灣烏龍。茶友常言「春飲花、夏品綠、秋飲青、冬飲紅,一年四季喝烏龍」。可見烏龍茶受眾之廣,而四地烏龍茶又風格明顯不同,閩南以鐵觀音代表的球形烏龍,廣東以「孤高奇香」花香豐富的鳳凰單叢為代表,台灣是以清香型為主,也是走香為吸引人。而閩北烏龍,特別是武夷岩茶是以湯感韻味厚重突出。

  岩茶的韻味,特別是體現在「火功甲於天下」的焙火,以致使岩茶的湯感滋味變化層出不窮,不僅是香,更多的在於醇厚的湯感,又較多的比其它三地烏龍茶更耐存放。

  香高的茶抓人,但總感覺「輕浮」「飄搖」「捉摸不定」「太過艷麗」,而韻深的茶才細品入味、動情、走心、耐人尋味。

▼ 「岩茶之王」大紅袍的帶動效應

  大紅袍的名聲,海內外著稱。儘管它被很多不識茶的友稱為「紅茶」,但「岩茶之王」的桂冠至今無人替代,以致於岩茶目前標準分類就是:大紅袍、名叢、肉桂、水仙、奇種五類,大紅袍被單獨成岩茶一個品類,可見其地位穩固。

  正是太多的喝茶人,不知「岩茶」稱謂、不曉烏龍茶之類,但並不妨礙他們喜歡大紅袍、常品常飲大紅袍、送禮必送大紅袍、朋友之間傳播大紅袍,哪怕連劉曉慶大姐都微博說「我在朋友家喝了一泡紅茶大紅袍,很好喝!」,不知者不怪,且不管她把大紅袍歸到「紅茶」中去,但大V的影響力傳播及雖不懂岩茶,但亦喜歡、知曉大紅袍,可見市場知名度。

▼ 隔年陳的時光轉變

  「藏得深紅三倍價,家家賣弄隔年陳」,武夷岩茶,暫不論有沒有存放、隔年陳後品質更好的理論依據、科學論證,但至少制茶人、賣茶人、茶友間是深信不疑的,岩茶可存放,並且存放一二年後,滋味、湯感更順滑細膩,火氣降低不再燥感十足,品茶人的口感驗證著「隔年陳」的時光改變,也讓賣茶人、買茶人,一時賣不完、喝不完而不用擔心品質變得不好或無法品飲。

▼ 泡法的簡單 易於入門上手

  由於岩茶的精製,特別是近幾年來更多的走向恢復傳統製法,使得所產岩茶,更加的韻味足、耐存放、湯順醇厚,採摘標準成熟、工藝精良、焙火到位,因此,一泡岩茶,即使是初次接觸者,按尋常泡法,不論水溫高低、器具如何、浸泡長短、可泡可煮,皆能簡單的燒水、投茶、沖泡、出湯,而成一道美味,滋味湯感不會太大明顯的落差或難以下咽。

▼ 安全衛生 讓人品飲放心

  獨特的環境、小山場無法擴種、種茶制茶人的惜茶愛茶、繁複的工藝、文火慢焙、耐得高溫水泡等等,都讓岩茶品飲起來更加的放心和安全衛生。

▼ 養生功用的價值

  每一種茶,在安全衛生、原料好、工藝正常、保存得當的前提下,都具有對人體的相應保健和藥用價值。比如消除疲勞、提神益思;消食除膩、止渴生津;利尿排毒、殺菌消炎;補充營養、增強體質;減肥健美、強心健體;調理脾胃、三抗三降等。

  岩茶作為烏龍茶的代表,半發酵茶類,不涼不燥,中性溫和,適應大多數人的體質,特別是存放一二年後的老岩茶,更是溫順醇和不刺激、茶韻下沉通經絡。


推薦閱讀:

任何奇葩的離婚理由背後,都有一場戰爭的落幕
別讓結婚,成為你退步的理由
美國投資移民熱的九大理由
離婚,有時並不需要理由
暴富男拋棄結髮妻最可笑的十個理由

TAG:理由 | 岩茶 | 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