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有料的評論

日期:2014-12-09 09:31:00   作者: 來源:《青年記者》任大剛2014年12月05日16:30前些年,國內都市報相繼推出了「評論」版。這股風潮後來逐漸擴展到雜誌、電視、廣播,門戶網站也相應設立了評論頻道。據筆者估計,鼎盛時期,專職從事新聞評論寫作和編輯的評論圈,全國大概有數百人之多,一時蔚為大觀。但在微博興起的當口,新聞評論出現了衰敗跡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一是選題高度雷同。稍有從業經驗的人都不難估計哪些題材的新聞會在當日的評論圈引起多大程度的關注。二是觀點高度雷同。由於普遍缺乏個案研究能力,更缺乏分析工具,很多評論只需換個新聞由頭,就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媒體上刊登。結果是不同的新聞事件,最後都得出相似的看法。微博興起之後,這兩大敗象使評論迅速淪為新聞產品中的「雞肋」。不客氣地說,傳統媒體上的很多千字評論,除了新聞由頭,實質內容大概幾百甚至幾十字就可以把問題闡釋清楚。有了微博,受眾何必再花時間去看「注水」的文章。傳統媒體評論的衰敗,並不是受眾不再需要評論,相反,很多受眾在跟帖跟評中都聲稱「我是來看評論的」,可見其需求很大,問題的關鍵是傳統媒體提供了什麼樣的評論。不可否認,「抖機靈」式的評論仍然為公眾所喜聞樂見,但它已經變身為「微博體」。在新媒體時代,甚至出現了一種可稱為「智慧接力」的評論,即由某一個人提出某種看法,其他人接著加工概括,反覆進行若干輪,最後被概括得相當精鍊傳神,達到「一語勝千言」的效果。不過這種評論往往只能帶來淺層次的閱讀愉悅感,新聞評論要真正起到引領輿論和凝聚共識的作用,還需要在論據上下工夫,這就要提供比新聞本身更有說服力的材料。一種簡便的方式是約請採訪相關新聞的記者撰寫評論,作為最了解實情的記者,其評論有更為紮實的論據基礎。記者轉型做評論,也是職業轉型的通常做法。相關領域善於公眾表達的專家學者也應該有更多的發言機會。專業化的時代必須提供專業的意見,專家的視野和所掌握的、暫時不為公眾所熟知的事實和數據,是深刻理解某一領域新聞事件的利器。此外,一個「准外行」如果通過閱讀該領域的專業文獻,能比較精確地理解一個事件的實質,也可以做出恰當評論。面對這樣專業化的要求,有人會反問:「難道不懂得冰箱製造技術就不能評價冰箱?」滿足於「製冷效果好不好」之類情緒表達體感表達,這無可厚非。但要引領輿論,就不得不分析「為何好」或「為何不好」,這就需要專業意見了。而形成專業意見的前提是,所提供的數據和事例,也就是「料」,必須經得起反覆推敲和檢驗,而非道聽途說甚至捏造。從一定意義上說,論據本身比論點更有價值,更具說服力。這種有料的評論,才真正可以引領輿論。(任大剛 澎湃新聞社論委員會評論主編)來源:《青年記者》
推薦閱讀:

香港評論(52):九巴工潮隱見政客身影│脫苦海
?北水南下 2015-04-17 10:57:54 歸檔在 我的博文 | 瀏覽 133125 次 | 評論 9 條
網友精彩評論留言彙集(71)
對待弱勢
香港評論(48):車公靈簽往績│脫苦海

TAG: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