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凈界法師主講01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凈界法師主講

「小」止觀 ---- 文簡義該,名之為小。

研究「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之目的:(折服現行煩惱)

佛者,覺也,引導我們覺悟宇宙人生之真實相。初學佛者,應覺「苦」的相貌。「苦」為四聖諦之第一諦,亦為修學佛法之匯歸處。若無法生起對「苦」的覺悟,則無法匯歸所修學之聖道。

苦的相貌:(佛云: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盤寂靜)

苦的相貌應由「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來理解。亦即是觀察「現前」之身心。三惡道之苦尚未出現,眾生無法觀察三惡道之苦,故佛陀要眾生了解苦的相貌,是由觀察「現前」之身心而來。

諸行無常 ---- 現前之身心剎那剎那地幻滅。

諸法無我 ---- 在此生滅變異的擾動相中,我們完全無法主宰(無主宰性)。

眾生之身心猶如失去舵手的船,隨著波動的流水,向石頭(老、病、死)駛去。可見眾生之身心分分秒秒,不斷地趨向老、病、死。此即為佛陀要眾生了解的「苦的相貌」。

三界眾生之身心,分分秒秒,皆處於苦諦之中,不斷地被無常大火燃燒。故《法華經》云:「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

此種無常、無我的相貌,實為我們念念無明妄想所顯現,此無明妄想剎那剎那不斷相續,生死果報亦剎那剎那不斷相續,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因此欲息滅此苦惱之果報,必須先息滅無明煩惱。而息滅無明煩惱即必須由「止」、「觀」下手。由此可知修習止觀的目的是為折服我們的現行煩惱,若能息滅煩惱,則業力亦可息滅,果報亦隨之息滅。

此課程理論少,主要闡述修習止觀之次第,每一次第皆匯歸於現前煩惱。

將述此義,大科分四:

甲一、解釋標題

甲二、作者略史

甲三、隨文釋義

甲四、結示勸修 今初

甲一、解釋標題

乙一、總釋標題

止觀

修習 法要

坐禪

天台宗將標題分為人、法、喻三類:

人:能修習受持之人,分為因人、果人。

因人:因地修習之人,在因地之中修習法門,尚未完滿,故稱因人,例如「菩薩」即為因人----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果人:所修的法門已完滿,故稱果人,例如如來、佛 ----《 大方廣華嚴經》。

法:宇宙之軌範,智者大師將法分為教法、行法、理法。

喻:譬喻;例如《大乘妙法蓮華經》以「蓮華」 譬喻此大乘妙法,以淺顯之譬喻,使令我們了解深妙之理。

由人、法、喻三類標題,開出七種立題之法1.單人2.單法3.單喻4.人法5.人喻6.法喻7.人法喻。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為單法立題,其中包括「修習止觀」及「修習坐禪」二法。修習止觀為教法;修習坐禪為行法,即下手處。

「修」:蕅益大師云:「磨練身心、對治習氣名之為修」。亦是說以止觀磨練我們的身心,進而消滅我們的習氣。故「修」,即修正習氣。

「習」:數數地熏習,一次又一次地熏習,非一次即成,必須不停地串習,由淺入深,由生轉熟。

「禪」:禪那,靜慮。靜(止)慮(觀),即為止觀。

「坐」:止觀為心地法門,通於行、住、坐、卧四種威儀,但就初學而言,以坐姿最易相應。身體的擾動(行),易產生掉舉,卧姿易昏沈,障礙止觀,而坐姿既不過於擾動,又不如卧姿昏沈,故為最中道之威儀,亦為修習之下手處。

乙二、別釋止觀

丙一、止觀功德

一、【解深密經】云:「慈氏,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

慈氏:即彌勒菩薩。

若諸聲聞、若諸菩薩僧寶。

如來:佛寶。

聖人(佛、聲聞、菩薩)之內心可結集無量無邊之功德法財,故稱之為「寶」。此寶可分成二類:1.所有世間善法 2.出世間善法。

世間善法:即有為法,聖人自受用之身心輕安寂靜樂。聖人他受用(眼、耳、鼻、舌、身、意)之堪能性非常強,可隨時隨處顯出不可思議之神通變化。例如聖人見眾生若應以地獄得度,則現地獄之相狀使之得度;若見眾生應以極樂世界得度,則現極樂世界之依正莊嚴使之得度。

出世間善法:即涅盤。聖人雖能神通變化,但心不浮動,知一切皆為畢竟空,無我、無我所,安住於畢竟空法性之中。

眾生之眼、耳、鼻、舌、身、意猶如爛瘡,常流膿血,不動則已,一動則煩惱惡業現起;而聖人之眼、耳、鼻、舌、身、意,動則功德流露。為何有此差別?由於聖人之內心皆是禪定、智慧(皆是此奢摩他、毘缽舍那所得之果);而眾生之內心皆是顛倒、散亂,故有此差別。

《法華經》:佛雲「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諸佛方便說」。並描述自心狀態「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佛雖為他人開出五乘法,但自受用大乘法門,念念安住於大般涅盤,隨順常樂我凈之功德,由於定慧,而生種種三昧,並以慈心三昧、首楞嚴三昧、海印三昧……等等之神通變化度化眾生。

由此可知聖人之所以能生世間、出世間善法,皆是因地修行奢摩他、毘缽舍那(止觀)而來。

二、【佛遺教經】云:「如等比丘,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佛陀要比丘,二六時中,閑寂靜處,息諸緣務,經常攝心,念所

受法,如此心才能安定,心寂靜安定後,才能深入觀察(知)世間生滅法相(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之真理)。亦是說必須依止「定」的因緣,才能生智慧,才能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之生滅法相。因此,佛陀勸勉我們,應當經常專一相續,精勤修習諸定。

為何「定」能生「智慧」?若心有定力之攝持,則不會散動,增長寂靜明了之心。若心散亂,則易忘失,內心模糊不清,不易起觀,所緣境不易現前。

水能洗除污垢,欲保存清水,必須造圍牆(堤塘),使水不流失。修行人,欲累積智慧水,則必須造禪定的堤塘,才能使智慧水不流失。

三、【大寶積經】云:「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

此處佛陀將有為的功德(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與無為的功德(出家修寂靜)做比較。若以恆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之珍寶供養佛,其功德比不上一日出家修寂靜的功德。

世間樂可分三種:

1. 五欲樂 ---- 此樂夾雜許多的過患,受用五欲樂之同時,內心亦會升起無數的煩惱罪業,無法控制。「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五欲樂猶如夾雜毒素的甜美食物,若每日食用,則累積毒素,終有一日暴發病患。世間的五欲樂(財、色、名、食、睡……),雖是由過去的有漏善業所招感,受用五欲樂之同時,亦創造末來之苦因。故佛陀要我們訶責、遠離五欲。

2. 三昧樂 ---- 為較清凈之身心安樂,雖有安樂,心仍保持在寂靜住。例如四禪八定之三昧樂,有喜、有樂、有舍受,但都不離心一境性,永遠保持在寂靜明了的狀態。

3. 涅盤樂 ---- 為最高層次的樂。

修習止觀即是要達到三昧樂、涅盤樂。

若出家後,放下外在塵勞,每日有一定課,對止觀保持歡喜心,閑寂靜處,息諸緣務,即使未得禪定,也未進入聖道,但所栽培的善根不可思議,「滿設恆沙界,珍寶供養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靜」,珍寶供養佛無法成就解脫,但修習止觀,念念之中生起解脫分,趨向聖道。可見修習止觀之重要。

丙二、止觀體性

「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

--------【菩提道次第略論】--------

「止」 「獨處空閑,作憶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解深密經】-------

「又凡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諸善妙慧,悉皆攝為

毘缽舍那品。」 -------【菩提道次第略論】-------

「觀」 「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

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舍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

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偏尋思、周偏

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缽舍那。」

-------- 解深密經】--------

必須了解「止」及「觀」的相貌,才能止、觀等持,不偏向止,也不偏向觀。

《止的體性》:

【菩提道次第略論】

止的相貌:因地 ---- 必須「以善緣心,心一境性,諸三摩地,悉皆攝為奢摩他品」。

以善緣心 ---- 無貪、瞋、痴。若內心專註於貪、瞋、痴,例如一心想偷他人的財物,則雖內心專註,但非善緣心,則不能稱之為「止」。

心一境性 ---- 先選一所緣境,並專一相續地安住於此所緣境,

諸三摩地 ---- 三摩地,等持,平等不掉舉亦不昏沈,平等持心,於一境轉。

智者大師指出,所緣境不要選在眉間、頭頂等高處,否則氣血易往頭部沖,而造成頭痛,念佛時若太注意耳朵,亦容易頭痛。故所緣境應盡量往下降,例如肚臍或依止大地。

【 解深密經】

修止的環境 ----「獨處空閑」,此為適合修禪定之環境。獨處即一人獨處,若無法獨處,則須與同修止觀的人同住。「空閑」即無太多的瑣事,否則耗損精神、體力,坐禪時易昏沈、掉舉。

修止的方法 ---- 「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

思惟 ---- 即善取所緣境的相貌。若修數息觀,則以出息、入息為所觀境,於心中分明顯現「息」(所緣境)的相貌。若修念佛,則一句彌陀念誦聽,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於此一念心思惟阿彌陀佛的身相。

作意 ---- 欲取所緣境的相貌,則必須作意,所緣境的相貌不會自然生起,必須作意。百法將「作意」解釋為二意:

1. 警覺 ---- 「警覺應起心種」提醒自己,例如告訴自己「我現在要修止觀」。

2. 引導 ---- 「引心令趨至境」引導此一念心趨向所緣境。

取到所緣境的相貌後,相續不斷地作意思惟此所緣境的相貌,不間斷地取此所緣境(相續作意思惟)。

禪定並不是三二天,或是打個佛七就能得到,必須長時間不斷地串習(如是正行多安住故),因此蕅益大師云:「滴水長流則能穿石」,水滴雖小,但長久不斷(「勤」每日有一定課,相續不斷)滴在同一個地方(「專」所緣境根本法寶不變),則日久必能穿石。

若能如是的修行,則能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此即是名奢摩他。

天台智者大師將所緣境的相貌分為三類:

1. 眾生法界 ---- 一般小乘教法,其所緣境多屬眾生法界之五蘊,例如觀察身、觀察息、觀察受蘊、觀察其明了心、觀察法……..等等以凡夫之有漏五蘊為所緣境,為可思議境。

2. 佛法界 ----為不思議境,密宗、凈土宗之所緣境多屬佛法界,例如觀察佛之正報莊嚴、觀察佛之依報莊嚴、觀察佛之名號功德……..等等,可與他力感應道交,產生皈依的心。

3. 心法 ---- 天台宗、唯識的所緣境多屬心法。

《觀的體性》

【菩提道次第略論】

「止」為無分別住,無法分別所取所緣境之善惡,而「觀」則需經過名言學習,揀別選擇二空真如之理(如所有性)。

如所有性 ---- 為一切法的真諦理。如者,不變也,即二空真如,不會隨因緣改變,不論造惡業、善業,空性一切法如,不會改變。雖然造惡業,內心會產生惡的功能,使令我們得不可樂果報;造善業,內心會產生善的功能,使令我們得可樂果報,但就空性而言,仍舊不變(如),不會隨因緣改變。

盡所有性 ---- 為世俗諦理,即十法界的差別相。

觀察揀擇如所有性(真諦理),盡所有性(世俗諦理),皆屬諸善妙慧,悉皆攝為毘缽舍那品。

【 解深密經】

觀的依止 ---- 觀的生起必須依止身心輕安。觀必須以止做基礎,有止之後內心處於明了寂靜之狀態,才能觀察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才能生起身心輕安。

觀的方法 ---- 身心處於明了寂靜之狀態後,就著曾經學習過的法意,觀察此法,並於三摩地中表現出此法意(所行影像)。

所行影像 ---- 行,造作。即在三摩地中,來回觀察此影像。

我們的身心不斷地變異,虛偽無主,此無常、無我為諸法之真理、諸法之真實相,為本質境。欲以無明顛倒的心觀察無常、無我之真理,則必須從依止佛陀的聖教名言開始,例如「世間無常,國土為脆,四大苦空,五蘊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之罪淵,行為罪藪,如是觀察,建立生死」,由語言文字中,體會身心之無常、苦、空、無我。此觀察屬影像,與本質仍有距離,但不離本質。

本質的影像顯現後,以此明了寂靜之心,依止此名言不斷觀察,因而得到深刻的理解(勝解),此時再將之前所觀的影像舍離,再一次的觀察、勝解、舍離心相……觀察、勝解、舍離心相…….

例如欲觀察苦諦,厭離娑婆,皈依彌陀。此時從觀察無常、苦、空、無我下手,了解每一剎那的身心都不斷地變異(「無常」),不斷地趨向老、病、死,由此可知無常逼惱即是「苦」,苦即是空,空即無我,無法主宰。此即苦的相貌(影像),由於觀察苦的相貌而產生勝解,依此勝解而產生對三界的厭離心,對苦諦產生更深一層的體會,此後再舍離心相,回到無分別住。

例如畫一幅風景畫,第一次畫,似像非像,捨棄之後(舍離心相),再重新觀察、作畫(勝解)、捨棄(舍離心相)………如此不斷重複,每一次畫都比前一次進步,終有一天能畫得和真實的風景一樣。同理可知,若能一次又一次重複觀察苦諦、勝解、舍離心相,則能一次比一次契入。此即為修觀的方法。

修觀的種類 ----1. 正思擇,2. 最極思擇,3. 周偏尋思, 4.周偏伺察。

正思擇 ---- 觀一切法空之智慧。

最極思擇 ---- 假觀,分別十法界的因果。

周偏尋思 ---- 覺照觀察,「尋思」為較粗之觀察。

周偏伺察 ---- 覺照觀察,「伺察」為較細之觀察。

修觀的功德 ---- 1.若忍2.若樂3.若慧4.若見5.若觀。

若忍 ---- 透過修觀,觀察法意,則可加強信心,對佛所宣說之真理,多一分的隨順忍可。

若樂 ---- 觀察真理,了解真理即為功德相狀,法即是寶,因此內心法喜。

若慧 ---- 抉擇,即為觀的自體,為一總相,可細分為「見」「觀」二種慧。

若見 ---- 對境界產生了別的作用(量),此了別的作用有時正確,有時錯誤,而分為現量、比量、非量。「見」則屬現量,內心的智慧見到真理,此為聖人親證無謬之境界。

若觀 ---- 藉相推踱,以佛陀的名言推踱,屬比量,為凡夫之境界。

止觀即「由「念」住心由「慧」觀察」。故修習止觀不離「念」及「慧」二心所。有時修念(止),有時修慧(觀),二者相互調適。

丙三 止觀差別

一、 小止觀 ---- 即今【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亦名【童蒙止觀】。

二、 漸次止觀 ---- 明止觀淺深次第功夫,即【釋禪波羅蜜】。

三、 圓頓止觀 ---- 明天台「圓頓妙觀」,【摩訶止觀】。

四、 不定止觀 ---- 明止觀淺深不定,能大能小,即【六妙門】。

小止觀 ----即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所修習之止觀,因文字簡要,故名為小,又稱為童蒙止觀,為修習止觀之基礎課程,務實地引導修習止觀的下手處,道次第明確,為調伏煩惱之必修課。小止觀亦為其他三種止觀的基礎。

漸次止觀 ---- 說明止觀由淺入深之次第,即【釋禪波羅蜜】。其中解釋四禪八定(釋禪),說明每一種定之內涵,由淺入深。亦解釋到彼岸之智慧(波羅蜜)。【釋禪波羅蜜】之內容主要有二:1.發菩提心之相貌,2.修習止觀之方法。其中修習止觀之方法與小止觀所述修習止觀之法極為相似,但其內容較小止觀深廣、詳細。

圓頓止觀 ---- 說明天台「圓頓妙觀」,【摩訶止觀】。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為不思議之圓頓妙觀。

不定止觀 ---- 說明止觀淺深不定,依修持之人不同而有所不同,能大能小,能淺能深,即【六妙門】。

六妙門 ---- 六種使令我們趨向涅盤之微妙法門。(【法界次第初門】----- 智者大師)

1. 數 ---- 攝心在息,從一到十。即以「息」攝心,數出息或數入息,從一數到十。

2. 隨 ---- 繫心依息,知出知入。較「數」微細,此時不再數息,只注意當下的「息」,知出知入,不再計數。

3. 止 ---- 息止靜慮,名之為止。此時內心明靜不動。

4. 觀 ---- 分別推析,名之為觀。起觀分別此「息」是無常、無我…..。

5. 還 ---- 轉心還照,名之為還。迴轉返照這念能分別的「心」亦是無常、無我、覓之了不可得…..。

6. 靜 ---- 心無所依,妄波不起。內心雖無依止處,無我、無我所,妄波不起,但仍了了分明。

數、隨、止屬定 。觀、還、靜則屬觀。此六妙門皆以「息」為所緣。不屬次第止觀,亦不屬圓頓止觀,隨修持人之智慧不同而有所不同。

【1】

修止 ---- 以善緣心,心一境性。最初要揀擇一根本所緣,例如以佛號為所緣,此後,專一相續安住在此佛號上,此即為「止」。修習止,可使散亂浮動之心,達到明靜不動。此時,內心之煩惱罪業,被禪定的力量暫時壓住,但尚未消滅,如石壓草,尚未除根,故應接著修觀。

修觀 ---- 揀擇如所有性,盡所有性。根據聖教量,觀察諸法之 真諦理及俗諦理。本課程主要之修觀為「四念處」。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補充講表

壹、附表一 ---- 四念處

四 ---- 法門之數量;有四個法門。

念 ---- 能觀的智慧。

處 ---- 所觀的境界。

四念處 ---- 以四種能觀的智慧(不凈、苦、無常、無我),觀察四個處所(身、受、心、法)。

四念處可破除五蘊身心的四種顛倒(常、樂、我、凈),由於此四種顛倒,使我們產生無數的煩惱罪業,令我們無法解脫。由於內心攀緣依止身、受、心、法,而生常、樂、我、凈四種顛倒。故欲破除此四種顛倒,必須依止身、受、心、法來破除,故名四念處。

貳、觀身不凈

恩愛情迷,四大緣生,妄有身。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凈;

饒你會庄矜,畫囊盛糞;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觀身不凈】

能觀:不凈的智慧。

所觀:色身。

「觀身不凈」為一色法。

色身為果報中之正報,凡夫愛著世間的果報,其中以愛著色身為第一。故應先破除愛著色身之顛倒。凡夫以美食滋養自已的色身,以美好的衣服莊嚴色身,皆屬於對自己色身的執著,即為「身見」。若愛著他人的色身,即為「欲心」。「身見」及「欲心」皆由色身而起,故應觀察色身不凈的真相(觀身不凈)。

恩愛情迷,四大緣生,妄有身:說明色身的緣起(種子不凈),臨命終時會先進入夢覺的狀態,此時前六識皆不活動,之後則進入中陰身,此時八識俱全(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能夠了別六塵境界,中陰身依止過去業力,而發現父母交媾,循業發現,由於業力的推動,則動一念恩愛情迷,此時阿賴耶識與父精母血之色法四大和合(即投胎)而入母胎。由此可知,煩惱業力(恩愛情迷)為因,父精母血之四大為緣,由此因緣而構成虛妄的色身(妄有身),此色身無自主性,由煩惱業力而生,自己無法作主,無真實性,故稱「妄有身」。此處蕅益大師亦作「種子不凈」之暗示,煩惱業力(恩愛情迷)、父精母血皆不凈,因此色身為不凈之結合,故「種子不凈」。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凈:外相不凈;色身有時會長膿瘡,傷口則膿血交雜。而色身的九孔常排出屎尿等臭穢不凈之物,故色身的外相不凈。

饒你會庄矜,畫囊盛糞:內相不凈;眾生妝扮自己的色身,事實上,色身就如畫了眼耳鼻口的皮囊(畫囊),囊內裝滿了膿血屎尿,故色身的內相不凈。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死後不凈;第八識離開後,色身即會腐敗青黑、膨脹、破裂、流出臭穢膿、腐爛………最後剩一堆白骨,故色身的死後不凈。

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結勸;色身只不過是一堆未爛的白骨,切莫愛著此未爛骷髏(色身)。

念佛感應錄:有一念佛人,臨終時說一偈頌:

八十年來,拖著皮袋;

如今放下,何等自在。

有一老菩薩,一生念佛,晚年時得知自己患肝癌,三日無法入眠,由此可知,凡夫害怕失去色身,故平時必須調伏對色身的愛著,否則臨命終時不容易捨棄色身。

《瑜伽師地論》:凡夫認為這念心即是我,為常一不變的主宰者,而色身即是我所依止的房子,依止此房子(色身)受用一切的境界,房子一但破壞,我即會痛苦,由此可知,凡夫對色身之執著。

參、 觀受是苦

妄想驅馳,吸攬前塵作所依。

業感原無意,苦樂隨因異;

苦果實堪悲,酸辛難比;

世樂雖榮,享盡愁還至。


推薦閱讀:

覺真法師:徹悟人生 第十個故事
三世諸佛凈業正因---道源法師
凈土法門最究竟、最徹底、最珍貴的開示  慈法法師隨緣開示
凈空老法師:十念法,簡單容易,大功告成,極樂作佛!
凈空法師:布施——生財大道;正念——消災免難

TAG:法師 | 坐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