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老照片
哈爾濱市不少街名還曾用國名命名,這些街路多是各國僑民初來哈市時的落腳點和居住比較集中的地區,如日本街(現道里西六道街)、高麗街(現道里西八道街)、比利時街(現比樂街)、羅馬尼亞街(現蘆家街)等;有的是以外國地名命名的,如華沙街(現安平街)、阿爾巴津街(現安發街)、尼古拉耶夫斯克街(現建民街)等;資料顯示,截至1990年末,哈爾濱市2079條街道中先後有600多條街道改過名稱,如高誼街三易其名(哈薩克街、高士街、高誼街),康安路四易其名(康德路、康莊路、康安路、紅衛兵路、康安路)等等。 哈爾濱解放後,一些有奴役色彩的街名都改了名,如協和街改稱人和街,靖國路改稱和平路,興滿大道改稱和興路,康德路改稱康安路等。這時期一些街道的名稱以抗日民族英雄的名字命了名,如正陽街命名為靖宇街,新城大街命名為尚志大街,水道街命名為兆麟街,山街命名為一曼街,同時將江沿街命名為斯大林街等。 「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市的一些街道又改名了,如中央大街被改稱防修大街,友誼路改稱反修路,地段街改稱反帝街,康安路改稱紅衛兵路等等。僅1966年就有41條街路改名。粉碎「四人幫」後,一些街道又恢復原名。 2003年,南崗區奮鬥路恢復了歷史上曾經使用的原街名——果戈里大街,突顯了俄羅斯風情和哈爾濱獨有的中俄文化交融的特色,此舉也得到了市民的認可和歡迎。
「靖宇街」是一條百年老街,全長2公里多,原「分」為兩段,頭道街至十三道街叫「正陽街」,十四道街至二十道街稱「新市街」。街道兩側商家林立,有皮襖庄、大羅新百貨、老鼎豐、正陽樓、同記商場、世一堂、亨得利鐘錶眼鏡店、東興旅館,個個都是響噹噹的「老字號」。「景陽街」在解放前也是分為兩段:從北江沿至承德街段叫「西門臉」;從承德街至南崗坡底段叫「許公路」。靖宇街與景陽街的交叉口是這個大通道的樞紐,站名就叫「景陽街」。從景陽街站有7條始發的有軌電車線路,分別到達道里「偏臉子」(新陽路)、老站(哈爾濱火車站)、沙曼屯(和興路)等。 有著120多年歷史的「太古街」名字一直沒變,這裡主要經營農雜、農具、農副產品和糧食,進城做買賣的農民和城市市民熙熙攘攘、車水馬龍。在其他街道還是土道的時候,太古街已經被修成了石頭道,這條街也是道外最先用長條石鋪路的大街。
道外區的街巷最為有名的要算是「桃花巷」了,雖然這個名字已經消失了多年,不過有些老人現在還喜歡用這個名字。「桃花巷」的西巷口是景陽街、承德街、中馬路三街交會處,交通便利。東巷口與南頭道街、南勛街、太古街、延爽街、天一街五街會合,商家林立。「桃花巷」當時是著名的餐飲服務一條街,客棧多、旅館多,不過很多人記得它還是因為這裡的煙館和妓院。「桃花巷」一帶也是老道外衚衕最集中的地方,有染布的「染坊衚衕」、有小飯館小客棧積聚的「新市巷」、有估衣鋪為主的「仁義巷」,北頭道街附近的「張包衚衕」有著名的張包鋪和范記仁義館,北二道街有賣魚的「魚市衚衕」,還有從北十八道街通往北二十道街的「景興衚衕」。 此次計劃恢複名字的「延爽街」「經商」的歷史比中央大街還要早,是哈爾濱第一條商業街,這裡以賣山海雜貨為主,蘑菇木耳核桃榛子,山雞山兔鹿肉熊掌水獺貂皮,都是純天然的,按等論價,公平交易。平原巷和天一街開飯館和食雜店的多,其中范記獨一處的三鮮水餃最有名,後來在北三道街出名的范記永水餃館當初也是范記獨一處廚子開辦的。 有關人士表示,每一條街道都有一段傳奇故事,故事中都留下了哈爾濱歷史的痕迹,老街名也是城市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街路名的變化也見證了哈爾濱城市的發展和進步。 街路名見證哈埠歷史 除了上面提到的老道外一些街名發生過變化,哈爾濱市其他幾個區一些街路的名字也都經歷過幾次變遷。如修建中東鐵路時期,道里、南崗、香坊不少街道用俄國人名命名,如霍爾瓦特大街(現中山路)、馬克西莫夫街(現宣化街)、利洛列夫大街(現安國街)、瓦爾沙夫街(現安平街)等。1932年東北淪陷後,偽哈爾濱市公署以偽帝制年號和偽善的面孔命名了一些街道,如康德路(現康安路),大同路(現新陽路)、興滿大道(現和興路)等。這時期,還用日文命名了一些街道,如柳町(現柳樹街)、神社街(現樺樹街)等。一個地方的街名,往往可以表現一個地方的文明。它所包羅的文化內涵是極為豐富的,而且形成了一種難以磨滅的、歷史的集體記憶。友誼路過去叫「警察街」,是因1899年俄國人在這裡設立了第一個俄國警察局而得名;「紅旗街」早年被命名為「藥鋪街」,是因俄國人在此辦起了哈爾濱的第一個西藥房。這些街名都形象地反映了這些街道最初形成的面貌,有深刻的時代烙印。
|
|
20年代的中央大街
秋林
中央大街
正陽大街(現靖宇街) 回憶回憶~~有很多地方都不知叫什麼,誰知道告訴下
博物館
哈站
博物館
車輛廠俱樂部
索菲亞教堂,兆麟街
市政府
哈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