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語》7.63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三)

  好,我們來看《雪公講要》第二段,他為我們一句一句的說明。「志於道者,道即本心,亦即真心,寂照湛然」。道就是講本心,這個本心也叫真心,它是宇宙的本體,整個宇宙都是真心所現的。但是它雖然能現,它自己是寂照湛然。寂,是講它不動,「寂者不動」,這是定力,它是本定,沒有動搖。六祖惠能大師所謂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是講自性的狀態。雖然是寂,但是它又不是個死的,它是活的,它能照,「照者光明,此是智能」。光明是什麼?它能現能變,它能夠變現宇宙萬有。這是講到光明,自性本來具足光明。光明是講它的智慧,講它的能力,這個智慧、能力都是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能力,無所不能。宗教裡面往往用這個來形容真神,真神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什麼?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真心。  真心,「寂而照,照而寂」,寂和照是同時的,它不是分開兩個階段的事情,不是,同時。既是本不動搖,又能夠能生萬法。能生萬法是講的照,生什麼萬法?宇宙萬物,統統是真心所變現出來的,所以「寂而照」。「照而寂」,雖然變現萬物,但是它的本性還是不動搖。打個比方來講,如同電視機屏幕的畫面,大家現在看到了這個屏幕。屏幕本身它是不動的,它就放在你的面前,它沒有動,沒有動叫「寂」,寂而不動。但是它能照,能照什麼?它能影現萬象。在你的屏幕當中現出人的樣子、事物。大家現在看到我鍾茂森在你面前,後面還有黃山的背景,對不對?這是講「照」,它現相了,我人在動。我人在動,請問那個屏幕有沒有在動?沒有動。「寂而照,照而寂」,又是不動搖,但是它又能生萬法。所以寂和照它是同時的,不是兩個階段,這樣大家就能體會了。我們的宇宙萬有,雖然是不斷的在生滅,但是這個性體是寂而不動。  我們要證得我們的自性、本心,你得修定,因為真心是定的,不是動的。動的是相,你要是隨著相走,你心就動了。從相上回歸到性上來,那你的心就定了。所以儒家也很講究修定,他講什麼?「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知止、定、靜、安,這都講到他修這個定,一層一層往深處去修,修到一定的程度,就是定功定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忽然就突破了。突破什麼?證入了自性,那就智慧現前,就能照。所以「安而後能慮」,這個慮是講智慮,智慮是智慧現前了。智慧現前能照了,待人處事接物種種境界現前的時候,你可以用智慧處理得非常的周詳而沒有錯亂,這叫慮。智慧現前了,這是智的起用,由體起用。「慮而後能得」,你就得,得什麼?得道,回歸本體了。這儒家講的跟佛家講的修行方法完全一樣,都是什麼?修戒、定、慧,而得成就。  「定智湛然,恆在本心」,這個定是講體,智是講用,也就是定、慧。這個定和慧,智慧和定力都是形容本心的狀態。從兩個方面講,本心叫湛然,湛然是透明的、清澈,沒有任何的瑕疵,沒有任何污染,本性清凈、湛然。什麼是污染?妄想、分別、執著是污染。講得更明顯一點,就是我們的念頭,這些就是污染。把念頭放下,你心就定了,有定就自然有智慧,那你就能夠回到本心上來。這是我們的志向,我們修學的目標。底下「《禮記·中庸》雲」,「中庸篇」這也是四書裡面的一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這是「中庸」一開頭講的話,一開頭這三句也涵蓋了全部的聖賢之道。這是講的兩句,三句裡面頭兩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什麼叫天命?雪公解釋說,「天命,是天然而有之意」,這是自然本有的,不是人為的,也不是神創造的,它本來就有,這是講我們的本性,所以「天命之謂性」。  蕅益大師在「中庸」裡面解釋這個天命分開兩個來講,講天和命。天是什麼?是我們的真心,這叫天。命是什麼?命是在不動的真心裡頭動了念頭。一動念頭就成為妄識,佛法裡面講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出現了。阿賴耶,真心所現的,真心,它是依真心而起的,離開真心它就沒有了,離不開真心,真心是它的體。但是它又是動的,一動就到了命,叫妄識。所以天命就是講到的真心和妄識和合在一起,我們叫性識,也叫阿賴耶識,這叫性。天命之謂性,這個性就是阿賴耶,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宇宙怎麼現的?阿賴耶變現的。  底下講,「性是人人本有,故云天命之謂性」,這是阿賴耶識每個人都有,沒有了,你就不是人,你就是佛了。「此即人之本性」,也是宇宙的本性。如果沒有阿賴耶識,就是你沒有念頭了,起心動念都沒有的時候,人也沒有了,宇宙也沒有了。這是永嘉大師「證道歌」裡頭講的,「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有,這是什麼狀態?這個狀態是真心、本性現前,叫大光明藏,跟一切眾生能夠隨時感知。眾生有感,你就能應。你住在哪裡?就在常寂光裡頭。這個常寂光里沒有形相,為什麼?因為沒有念頭。有念頭才有形相,沒有念頭就沒有形相。一有念頭,這裡就叫它「性」,那我們都在這裡頭,我們不能離開念頭。起心動念很細微,我們都未必能覺察得出來,但是我們自己有念頭。沒有念頭就沒有相、沒有境界了,那有念頭就有相,這是性所變現的相。  底下就講「率性之謂道」,「率性」按古注來講,「無為而安,行曰性之」。無為就是「非由造作而來,即指本性而言」,造作是分別執著,把分別執著放下了,才叫無為。就是你不能有意思了,你有意思就叫分別執著;沒有意思做去,這就是無為而做,無為而為,這不是造作。這個時候只有什麼?起心動念,還有妄想。這個妄想非常細微,它只是有念頭的動,但是念頭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率性。  「本性不動,故曰安」,無為而安,如果到了本性不動,那就是連起心動念都放下了,這個率性就到了極處,就突破了。突破什麼?阿賴耶識所現的法界沒有了,你就回歸到了真心、本性上。我們講的性天,天你就回歸了,這是宗教裡面講的真神,這時候現前了,造物主現前了。造物主是誰?就是你自己的真心本性,常寂光、大光明藏、真如等等,反正講的名詞不同。老子講道,講各種樣的名詞術語形容它,你只能知道是有這麼個意思,不能執著於名相。這是修學最高境界,圓滿了。「本性不動」叫安,安而後能慮,這個時候寂而照、照而寂,智慧圓滿。行,「行曰性之」,行是動念。如果一動,馬上又起了相。但是如果這個念還沒有分別執著,純粹是起心動念,那叫性之。一般我們講的率性而為,這個人也是了不起的,也算是聖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了。在佛法裡面講,這是十法界裡面的佛,雖然還有起心動念,但是沒有分別執著,而且起心動念完全與性德相應。我們表面看他跟真佛沒兩樣。  「即《孟子·盡心篇》所說:『堯舜性之也』」,這《孟子》裡面的一句話,堯和舜性之也。性之是什麼?他們能夠率性,也就是說他們做到不分別、不執著,但是還未必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就成佛了,那是真佛,不是假佛。但是能不分別、不執著,這叫相似佛,跟佛很相似。天台宗裡面講的相似位當中的佛,也很了不起,他不在六道裡面,他在四聖法界最高級的一個果位了。「性之,即是率性之義,動念自然合乎本性」,他有動念,但是起心動念跟本性、性德相應,這叫率性。率性之謂道,根據《廣韻》解釋,「率,循也」,循是順著。「循性不變,即曰道」,順著本性,這是隨順性德,它不變。永恆的都是隨順本性,這叫道,率性之謂道。那麼性和道合在一起,「是謂性體」,這講到的本體。實際上就是我們講到的不分別、不執著的狀態,你才能夠回歸到性體上來。  「就循性不變而言,道即是性,性即是道。」這個道實際上是指所修的德,這個性是講本性中的德。修德和性德,性修不二,修德即是性德,性德即是修德。雖然有起心動念,但是起心動念完全跟真心、自性相應,這叫「道即是性」。那麼「性即是道」,一起心動念,他自然真心、本性的流露,這「性即是道」,這種人是聖人。當然再向上一著,把起心動念都放下了,那是到最高境界了。孔子所說的境界,連堯舜這樣的中國最推崇的大聖人,他們也僅做到不分別、不執著,還有起心動念。這個我們學了佛法,對這些境界也就比較明了了。  再往上提升,這個「志於道」是連起心動念都放下了,那真正叫率性。所以平時我們的修學,就學這個不分別、不執著就好,事事都不要強加自己的意思,「我必須要這樣」,很固執,這些就是分別、執著。孔子,你看他有四種德行,沒有什麼?意、必、固、我。這個意是他自己的意思;必是他必定要這樣,執著;固是固執;我是他的我執。他沒有這些意思,沒有這些執著,他放下分別執著。能夠學著隨順一切的眾生,讓眾生都生歡喜心,跟一切眾生不起對立、不起衝突,這是我們的實學。  「志於道」的志,就是我們立志,向這個方向努力。所以「志者」,《說文解字》裡面講的,「心之所之也」,志就是心所去向的。「心之所之,即守此道而不離也」,我們的心念念守著這個道而不離道。《中庸》裡面講的,「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也就是我們這個志向念念不忘。果然能夠這樣,那你何愁不證道?問題是我們能不能這樣念念不移、鍥而不捨,果然能夠這樣鍥而不捨,那這一生確實證道一點不困難。之所以不能證道,正因為我們念頭裡夾雜,心老是離開道,不能夠一心。不夾雜、不間斷,這個做不到。  「守道不離,即是將心定之於道。亦即『默而識之』之意」,這個「默而識之」我們之前學過,本篇第二章,「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這章。這章最重要的是講「默而識之」。「默而識之」這裡就是講到的心不離道,默是講的定,這個識是講的智慧起用。心能夠定在道上,定力出來了,自然有智慧,這叫「默而識之」。譬如說我們平時念佛,念這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道,它是自性的德號。你念這四個字能不能做到守道不離,念念不移,把心定在這句德號上?道是不可道,這句名號是德,德是它的相。我們從德就能證道,我們念這句佛號就能夠入自性。問題在於我們能不能夠念念不離,不間斷、不夾雜,那你要真正發這個大志。沒有大志,不想說這生成道,那你難免會間斷、夾雜。為什麼?你沒有動力,動力不足。境界來了往往就會受境界干擾,他老中斷。所以真正做到志於道,怎麼做?你能夠一句佛號念到底,死盡偷心,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你這句話就圓滿了,「志於道」,你就做到了。念到妄想分別執著都脫落了,你不僅是志於道的境界,你是證了道。
推薦閱讀:

半部論語治天下 一身正氣成聖功
《論語解悟》為政 第三章
《論語》全文翻譯 2
《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3)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