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附子、細辛、吳茱萸究竟有沒有毒?

前幾日,山人為「放飛夢想」(重症痿症患者)開具一調理方:

黑附子30克,肉桂20克,乾薑20克。炙甘草15克,炒白朮20克,茯苓20克,生曬參15克(先煎),北柴胡18克,鹽補骨脂18克,黑杜仲18克,細辛12克,吳茱萸18克,醋香附30克。

囑其9:00、17:00和21:00服用。意思是遵照子午流注之法,在脾經、腎經和三焦經時服用。

三付葯過後,現「放飛夢想」手腳已經變溫,睡覺很沉,胃口也較好起來,只是小腿和背部還是發涼。

《黃帝內經》云:治痿者,獨取陽明。還云:各補其滎而通其俞,調其虛實,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

針灸如此,開藥更需如此:上方黑附子30克,肉桂20克,乾薑20克。炙甘草15克,炒白朮20克,茯苓20克,生曬參15克,以理中湯和四逆湯,目的就是回陽救逆,調理脾胃。但凡重病,得胃氣者,可治,失胃氣,死。鹽補骨脂18克,黑杜仲18克,培固腎元;細辛12克,散腎經寒邪;北柴胡18克,吳茱萸18克,醋香附30克,疏肝理氣,調和中焦。總的來看,就是以治太陰為主,兼顧少陰和厥陰。

上方附子、細辛、吳茱萸等用量看起來很大,其實遠遠不夠。如果是分量再加倍,煎煮合理(有些葯要先煎2-3小時,方可去毒),生曬參是好參的話,三付葯後,不僅僅手腳發暖,應該是全身溫暖。如果按照現代中藥化學分析的話,這個方子是一個可以毒死人的藥方,那麼附子、細辛、吳茱萸真的有毒還是無毒?山人認為,單味葯給正常的人吃,肯定有毒。關鍵是如何是否對證,如何配伍。熟悉《傷寒論》的朋友都應該知道,但凡三陰證,傷寒方里大多離不開類似附子、細辛、吳茱萸之輩,何也?聽山人慢慢道來:

1、附子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均系栽培。主產於四川、陝西等地。味辛、甘,性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功效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臨床用名有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子)。

《神農本草經》:味辛,溫。主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徵堅積聚,血瘕,寒濕,痿躄,拘攣,膝痛不能步行。

《名醫別錄》:味甘,大熱,有大毒。主治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葯長。

藥性賦》:味辛,性熱,有大毒。浮也,陽中陽也。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除六腑之沉寒,補三陽之厥逆。

《湯液本草》:氣熱味大辛,純陽。辛甘溫大熱,有大毒。通行諸經引用藥。

入手少陽經三焦、命門之劑。

《象》云: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腎中寒甚。白朮為佐,名術附湯,除寒濕之聖葯也。濕葯中少加之,通行諸經引用藥也。治經閉,慢火炮。

《本草綱目》:烏附毒藥,非危病不用,而補藥中少加引導,其功甚捷。有人才服錢匕即發燥不堪,而昔人補劑用為常葯,豈古今運氣不同耶?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硫黃,如此數歲。蘄州衛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至八十餘,康健倍常。宋《醫說》載:趙知府耽酒色,每日煎乾薑熟附湯、吞硫黃金液丹百粒,乃能健啖,否則倦弱不支,壽至九十。他人服一粒即為害。若此數人,此皆臟腑稟賦之偏,不可以常理概論也。又《瑣碎錄》言:滑颱風土極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則弛氣使然樂。

虞摶曰: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氣,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葯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葯達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濕。

吳綬曰:附子乃陰證要葯,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脈沉細者,尤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證傷寒往往疑似而不敢用,真待陰極陽竭而用,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此二公之言,皆至言也,不可不察。惟孕忌服,下胎甚速。合蔥涎塞耳,亦可治聾。

《本經逢原》:附子氣味俱厚而辛烈,能通行十二經,無所不至。暖脾胃而通膈噎,補命門而救陽虛,除心腹腰膝冷痛,開肢體痹濕痿弱,療傷寒呃逆不止,主督脈脊強而厥,救寒疝引痛欲死,斂癰疽久潰不收,及小兒脾弱慢驚,並須制熟用之。附子為陰證要葯,凡傷寒陰證厥逆,直中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熱而脈沉細,或浮虛無力者,非此不治。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鬚生附以峻溫散之。

2、細辛

細辛為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漢城細辛、或華細辛的全草。前兩者習稱「遼細辛」,主產於遼寧、吉林、黑龍江;華細辛主產於陝西等地。原植物喜生於林下坡地或山溝陰濕而肥沃的地上,喜冷涼、陰濕環境,耐嚴寒,忌強光與乾旱。味辛,性溫。歸肺、腎經。功效散寒解、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開閉。臨床生用,名稱細辛。

《神農本草經》:味辛,溫。主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

《名醫別錄》:無毒。主溫中,下氣,破痰,利水道,開胸中,除喉痹,齆鼻,風癇癲疾,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臟,益肝膽,通精氣。

《藥性論》:味甘,辛。治咳逆上氣,惡風風頭,手足拘急,安五藏六腑,添膽氣,去皮風濕癢,能止眼風淚下,明目,開胸中滯,除齒痛,主血閉,婦人血瀝腰痛。

《本草經疏》:細辛稟天地陽升之氣以生,故其味辛溫而無毒。入手少陰、太陽經。風葯也。風性升,升則上行,辛則橫走,溫則發散,故主咳逆,頭痛腦動,百節拘攣,風濕痹痛死肌。蓋痹及死肌,皆是感地之濕氣,或兼風寒所成,風能除濕,溫能散寒,辛能開竅,故療如上諸風寒濕疾也。《別錄》又謂溫中下氣,破痰開胸中,除喉痹齆鼻,下乳結,汗不出,血不行,益肝膽,通精氣,皆升發辛散開通諸竅之功也。

《本草求真》:宣散腎經風寒。

細辛專入腎,兼入肝、膽。味辛而厚,氣溫而烈,為足少陰腎溫經主葯。凡風寒邪入至陰而見本經頭痛,太陽頭痛在腦後,陽明頭痛在額,少陽頭痛在兩角,厥陰頭痛在巔頂,少陰頭痛在腦齒。腰脊俱強,口瘡喉痹,鼻淵齒蛪,水停心下,口吐涎沫,成無己曰:水停心下不行,則腎氣燥,宜辛以潤之,細辛之辛以行水氣而潤燥。耳聾鼻癰,倒睫便澀者,並宜用此調治,或用獨治為使,俾在表之陽邪可表,而在里之伏邪可除。故書載能通關利竅,破痰下乳,行血發汗。仲景治少陰症反發熱,麻黃附子細辛湯以發少陰之汗。且走腎者必兼肝與膽,膽虛驚癇及風眼淚下者,得此辛散宣通,而令淚收驚除。至書所云服能入腎潤燥,非是火盛水衰,陰被陽涸而成,實因陰盛陽衰,火屈於水而致也。遇此辛以除寒,溫以燥濕,則陰得解而不凝矣,豈剛燥不撓之謂也乎。時珍曰:氣之厚者,能發陽中之陽也。辛溫能散,故諸風寒、風濕頭痛,痰飲胸中滯氣,驚癇者宜用之。口瘡喉痹蛪齒諸病用之者,取其能散浮熱,亦火郁則發之之義也。辛能泄肺,故風寒咳嗽上氣者宜用之。辛能散燥,故通少陰及耳竅,便澀者宜用之。世之論藥性者,每鮮如此體會,但知就燥論燥,而致固執不通,獨不思經有云,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乎。然味厚性烈,所用止宜數分,過則氣塞命傾。承曰:細辛多則氣悶塞不通者死,雖死無傷,近年開平獄中嘗治此,不可不知。若血虛頭痛者,尤宜戒焉。

3、吳茱萸

吳茱萸別名吳萸、茶辣、漆辣子、臭辣子樹、左力純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吳茱萸、中花吳茱萸和小花吳茱萸等幾個品種。吳茱萸及其變種的接近成熟的果實為常用中藥。其性熱味苦寒,有散熱止痛、降逆止嘔之功,用於治療肝胃虛寒、陰濁上逆所致的頭痛或胃腕疼痛等症。

①《湯液本草》:入足太陰、少陰、厥陰經。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肝、脾、胃、大腸、腎經。

  【功用主治-吳茱萸的功效】溫中,止痛,理氣,燥濕,治嘔逆吞酸,厥陰頭痛,臟寒吐瀉,脘腹脹痛,經行腹痛,五更泄瀉,高血壓症,腳氣,疝氣,口瘡潰瘍,齒痛,濕疹,黃水瘡。

  ①《本經》: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

  ②《別錄》:主痰冷,腹內絞痛,諸冷實不消,中惡,心腹痛,逆氣,利五臟。

  ③《藥性論》:主心腹疾,積冷,心下結氣,疰心痛;治霍亂轉筋,胃中冷氣,吐瀉腹痛不可勝忍者;療遍身頑痹,冷食不消,利大腸擁氣。


推薦閱讀:

TAG:轉載 | 沒有 | 茱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