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

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的中國國家安全利益

一、世界經濟的基礎性矛盾與中國國家安全利益

(一)資源的有限性與發展的無限性是世界經濟的基礎性矛盾

中國走到今天,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已從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成為世界經濟從而世界政治的一部分,中國的概念已經是個世界的概念,中國已不是過去封閉體系中的國家而是與世界聯為一體的和正在發展中的國家,因此中國這時所面臨的矛盾也就不是生存意義而是發展意義上的矛盾。我們封閉的時候,反倒是與美國的關係改善得最快的時候,我們和美國結成事實上的戰略同盟關係;但隨著中國開放和發展,新的矛盾特別是與西方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方面的矛盾也就來了。蘇聯解體後,中國面臨的安全環境日益險惡,西方霸權國家對中國的包圍日益收緊。究其因並不在於意識形態的差異,而在於目前世界常規資源已不足以再支撐一個與西方同等消費水平的東方大國崛起。這是全球化條件下世界的基礎性矛盾。

經濟全球化的本質是資本全球化,資本催生技術,技術加速發展。歐洲是資本全球化的發源地。當時世界常規資源足以支撐歐洲的快速發展;隨後美國出現,美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拉大了世界的常規資源消費總量,以至現在世界因資源匱乏而不足以再支撐東亞的發展。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對資源的有限性並沒有清醒的認識,當時我們有個概念叫做「地大物博」。改革開放使我們解放了生產力,這就如我們為長個子就得多吃,多吃腸胃消化功能就得好。生產力解放對國家肌體而言就是增強了「腸胃消化功能」,但同時也意味著資源消費量增大了。這就是全球化條件下國家發展的帶有根本性的矛盾。現在,中國僅憑國內資源已支撐不起中國的「全面建設小康」的發展目標,人們就得考慮走向世界,參與國際資源的分配,這樣就與西方,尤其是美國這個資源消費最大國家發生了矛盾。

(二)用提前透支資源的方法發展經濟,其結果將無疑是災難性的

處於良性循環中的國家經濟,應該是在GDP總量上升的同時,國內資源消耗總量在下降。如果經濟大規模上升是以資源同比例大量消耗為代價,其結果就是零和。中國目前的資源利用有很多是浪費性開發,為了利潤而浪費資源。我們現在是在依靠非常高的資源消耗來支撐我們的經濟活動,這種透支行為,是對未來不負責任的表現。比如有的月餅、茶葉廠家為了推銷產品,其包裝有的已超過產品的價值。這是資源的奢侈型浪費。為什麼,為了利潤。今天這個商家叫你增加營養,明天那個商家又叫你減肥,減肥完了又叫你增加營養,這算起來都是GDP,但不是良性的經濟增長,對生態也是一種破壞。聽說內蒙古動物越境往外蒙跑,東部地區青蛙往大馬路上跑,有的地方煤挖得地層都快塌了,這些用提前透支資源的方法發展經濟,其結果將無疑是災難性的。

國內資源的大量消耗使中國對國際資源的依賴日益嚴重。據統計,到2010年,國內石油、天然氣、富鐵、富錳、銅等10種礦產已不能保證並需長期進口,鉻、鈷、鉑、鉀鹽、金剛石等嚴重短缺。到2020年,對經濟發展45種礦產資源中可保證經濟發展需求的只有5種。1 1994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是1.9%,到2020年將達到62%,2這意味著中國多一半的資源要依靠海外。學者指出:「如果中國的石油消費也達到工業化國家的平均水平,到2020年可能需要28億噸原油,而中國自己所能生產的部分很可能還不到4億噸。目前到今後世界石油的總產量將只有40億噸,其中可以提供出口只有15億噸左右,即使全部給中國也不夠,實際上也不可能全部給中國。」3西方的高消費是建立在資源的高消耗之上的,是剛性和不能降低的,一降低其國內就會出現動蕩。我們讀馬克思的著作,他說資本主義的喪鐘就要敲響了,結果到現在西方並沒有出現工人階級革命,這是因為西方從資本外圍地區獲得資源來補償了本國工人的損失,使本國工人階級貴族化。世界上哪有貴族造反的?中國現在也出現了「小資」階層,但與西方不同,這部分是靠國內資源滋養的,其代價是讓另一部分人更加貧窮。這是非常糟糕的,我們知道,貧窮是滋生恐怖主義的溫床。

由於國內資源不足以支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為此要參與國際資源分配,這必然要與霸權國家發生矛盾。地緣政治的本質是解決吃飯問題而非意識觀念問題。我們的一些學者以為只要我們胸懷再博大一點兒,站得更高遠一點就與西方人沒矛盾了,但是我們的基本底線在哪兒呢?台灣要不要?如果台灣都不要的話,那緊接著西藏你要不要?如果你再博大一點連西藏也不要的話,那就無話可說了。最後人家如果像對待東郭先生那樣要你的命,你能再博大一點,站得再高一點嗎?所以,不能太書生氣。有人說「心靈互動」,要有「更高的戰略」,可是我們的最高戰略是實現共產主義,等共產主義實現了一切都好了,問題是現在沒有,因此,現在我們也只能俗氣些,為衣食住行的事而奔波。人不能圖虛名,得先吃飯。現在世界的矛盾焦點是資源因各地區,尤其是亞洲地區的快速發展而出現匱乏。

世界彷彿是一個水庫,資源是其中的水。水庫裡面原來只有一塊海綿就是歐洲,後來北美起來了,而且美國這塊海綿吸水量比較強,於是美歐兩家就平分世界資源,儘管鬧矛盾,但總體來說,世界資源還可能支撐北方七個發達國家。現在更大的問題就是東亞的崛起。按照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資源消耗速度遠遠高於它的再生速度。因為利潤是市場的支柱。現在賓館洗梳用具一天一換,這純粹是為利潤而造成的資源浪費。這不是一國的問題,也不是今天才有的現象。這對中國和世界的未來沒有任何好處,是殺雞取卵。但由於資本在起作用,利潤就是一切,為了利潤,資源透支性消耗便無法控制。由此可以說,市場並非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的最好方式。資本主義必然要把世界帶向毀滅。

國家需要國際資源與個人需要糧食吃飯是同類問題,這與覺悟高低沒有多少關係。道德即善在歷史中只是一個理想的動力,現實的歷史多是由惡動力來推動的。財富在歷史中總是隨暴力前進的。有人說美國衰落,但其前提是美國獲取外來資源的路徑中斷。在資源消費上,美國跟古羅馬一樣,簡直是一個浪費型的國家。古羅馬到最後消費奴隸,當時不斷的戰爭使古羅馬有源源不斷的奴隸補充,大量的奴隸來源和奴隸勞動使羅馬人無所事事,什麼事情都是奴隸干,「垂死的奴隸制卻留下了它那有毒的刺,即鄙視自由民的生產勞動」4,結果羅馬人因不屑勞動反弄的沒有智慧了。後來戰爭中斷,沒有奴隸補充,它就衰落了。美國人現在也是這樣,長期的高消費使美國人也沒有智慧了,大家看小布希,只要有一點兒戰略思維就不至於干成這樣。與老布希比,小布希真的不行。他似乎不讀書或只讀「快餐」書,因而也就沒有大戰略的考慮。這種威廉二世式的思維是長久不了的。美國的大戰略到尼克松、老布希這些人後基本就中止了,因為那一代人是從二戰過來的,又經過朝戰和越戰的挫折。老布希這一代領導人,還有點老謀深算,是老英國那一套,到了小布希這一代就胡來了,去挑戰伊斯蘭的「大風車」。上世紀50、60年代,美國人曾將「和平演變」中國的希望寄托在中國第三代第四代身上,現在和平衰變美國的可能將出現在小布希及其後代們身上。

美國現在的消費水平僅靠本國內部資源是支撐不起的。一個萊溫斯基官司花多少錢?而中國農民的收入只夠買法律教材而不夠打官司,這樣你怎麼嫌他沒有法律觀念?所以說民主建設是要靠資源滋養的。如果一個農民能過上中產階級的生活,遇到問題,他就可以很從容地打官司。現在大家說法律援助,但面對大量蜂湧進城的中國農民來說,這只不過是揚湯止沸。對政府公益性法律援助來說,需要援助的人群幾乎是一個黑洞;而且這個黑洞還在繼續擴大。中國有九億農民,如有一半人湧入城市,其後果都是很可怕的,因為目前城市根本沒有這個容納能力。法國大革命就是這麼爆發的。如果中國農民得不到援助,那遇到不平而又無力自助的農民就只能走極端。

民主是要靠資源支撐的,民主需要程序,程序都需要錢。目前中國的問題不是觀念問題,而是資源問題。中國內部資源已接近枯竭。而美國卻在從容地進行資源高消費。所以說中國一定要走出去,向世界要資源。中國走向世界,這不是霸權,這是我們的權利。我們今天只要求美國百年前向英國人要求的權利,即「自由貿易」。美國人當初向英國人要這個自由權利的時候,英國人不給,不給就打仗,結果美國人打出了一個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但是到今天,同樣的要求,美國人就不答應中國,因為資源太緊缺了,不答應我們也得學習美國,準備應付美國動粗。這跟擠車一樣,已上去的人就不願意有人再擠上車。今天全球化這趟車裡已擠滿了七國集團的人,中國也想上車,可能得硬擠上去,既然是擠車而非排隊上車,太文雅有時是不行的。

(三)世界性的財富轉移,本質上不是靠貿易談判而是靠暴力來實現的

19世紀40至50年代,整個歐洲出現動蕩,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對歐洲革命的普遍爆發是非常樂觀的。但是40、50年代英國在對中國和印度的戰爭勝利使大量東方財富被掠奪到西方,整個英國的工人階級在英國發動的東方戰爭中與資本家「共同富裕」,從被壓迫的階級一躍而成為「壓迫民族」。這樣他們的工人階級就不鬧事了。有錢了還鬧什麼革命啊?「巴貝夫」和「布朗基」5式的密謀加恐怖的革命方式也就失去了社會基礎。

有人說,現在中國只要經濟發展,其他一切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但歷史的經驗並不支持這種看法。中國的經濟在1700年佔世界GNP的23.1%,接近整個歐洲的23.3%的水平,此後百年中,中國經濟持續上升,不管是GNP總量或發展速度上中國在世界均名列前茅,1820年中國GNP佔世界的32.4%,大概是同期整個歐洲的1.2倍,但結果是20年後即1840年中國被英國打敗了。1890年中國GNP佔世界的13.2%,是同期日本的5.3倍。6但五年後即1895年中國又讓日本打敗了。那時候中國的財富是非常豐裕的,豐裕得讓西方目瞪口呆。但那時富裕的中國人講究的是養生和「玩」消費:玩鳥,玩古玩,店內寫「莫談國事」。60年代中國還有太平天國革命。太平天國是清王朝內發生的政治地震。落後國家的政治地震,在許多時候是由國際資本的超量入境引起的。當時包括中國在內的受國際資本衝擊的國家解決不了農民解體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法國大革命就是一個例子。1786年的時候,英法簽署《伊甸條約》,這對法國農民是一個大衝擊,農民種地不賺錢,只有進城打工,在城裡,又沒那麼多的活兒干,於是大量流民就留在城裡鬧革命。中國的太平天國革命爆發也是這個原因,洪秀全也是從解決農民土地問題入手並以此號召農民的。太平天國與清朝政府的戰爭使中國元氣大傷,與此相反,日本卻在60年代迅速崛起。日本一開始沒敢跟中國去較勁,對中國也只是「蔽林間窺之」而已。40、50年代,他們在兩次中英戰爭中看到中國也不過「技止此耳」,於是在1894年就「因跳踉大闞」,7一舉打敗中國。戰敗後,中日簽訂《馬關條約》,日本就由此掠得中國台灣。這裡順便插一句,未來中日再發生衝突,日本的第一目標還是要拿下台灣,這是日本地緣政治必需的東西。20世紀初年,中國爆發義和團運動,失敗後八國聯軍進入北京,清政府被迫簽訂《辛丑和約》。從1840年到1900年,相隔僅60年,中國人竟由世界首富國家的大清臣民淪落為「東亞病夫」。中華民國成立到1933年,中國經濟又一次進入快速發展時期,8但從1931年日本就開始侵犯中國,1937年即中國國共開始合作的第二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在戰爭初期被迫痛失半壁江山。

真正世界性的財富轉移或國家經濟安全利益的維護,本質上不是靠貿易談判,而是靠暴力來實現的。清朝時中國是很富的,西方軍人進入故宮見大缸上的金子都要颳走,這說明他們才是窮瘋了,沒錢;中國人是很有文化的,咱們的宮女都能背唐詩,他們進來的那些人絕對背不了莎士比亞。但是中國人卻代表不了自己的根本利益。原因在哪兒呢?就是國防不靈。國家財富並不是隨貿易或GNP上去的。這與胖並不是戰鬥力的道理一樣,窮人家的孩子瘦、精幹,把富人家的小孩兒打得哇哇哭,怎麼富人就打不過窮人呢?關鍵在於他們的財富不能迅速轉化為力量。恐龍是龐然大物,竟然就那麼滅絕了。為什麼?當時的地理環境不允許它自由表現出自己的力量。所以一個國家不能光去追求表面亮麗和豐腴,而要追求隨時可調動的實力。

所以看待財富問題,不要太幼稚,不要真以為貿易萬能。現代人都以為商務是貿易加談判,都在研究「談判的技巧」。其實技巧是在暴力打下的格局中才起作用。霸權的暴力是不講理的,因為世界本質上是無政府的。歷史上中國是早期世界財富增長中心之一,東西方貿易使通往歐洲的阿拉伯半島的人坐擁財富。11世紀開始西方人發動了持續兩百年的十字軍東征,軍人先行,商人緊跟,結果是阿拉伯半島的商路及其運轉的財富便移到義大利人手裡。義大利成了西方世界財富增長的中心。後來西班牙通過世界殖民掠奪而崛起,在掠奪中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國家。1588年英國與西班牙海戰,西班牙戰敗,此後世界的財富增長中心就移向英國。美國在抵抗英國殖民和封鎖中崛起,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歐洲衰落中成為新的世界財富增長中心。

二、世界地緣政治要義與體系特徵

(一)國家命運與國家地理版圖息息相關

現在講的地緣政治,很多都浮在面上,講心靈互動,其實地緣政治是有目標和立場的,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如果你在國外,難道你能用這個理論對付自己的祖國嗎?當然不能。國際政治如果失去了政治對象,最後只能弄些數學符號式的東西出來唬人,這對計算機有用,在國際政治中沒有多大用處。國際政治變化多是反常規和反邏輯的,而且變化速度極快,僅憑數學符號是做不出來的。刀架在脖子上,你不能說數學模型沒出來人家就不一定要砍你;農民都知道這時立即要回手反抗,把敵人趕跑,而不是等數學模型出來再做結論。更不會等到數學模型做出來又說「信息不完全」,還「有待於進一步觀察」。這是十足的書獃子的作派。從方法論上說,地緣政治本質上是一門藝術的科學,藝術是人對世界的靈活把握,而不是那種僵化地按照所謂模型製造出來的函數。藝術時常是反邏輯的。9總之,地緣政治,顧名思義,是紮根於土地上的國際政治學,是國家為了維護國家利益的關於對外關係的學問。

國家命運與國家地理版圖息息相關。好象是俾斯麥說過地理決定外交。當我們出了國,就容易理解它的含義。我曾同斯里蘭卡、尼泊爾的學生在印度一起學習國際政治,我們看的是同樣的書,感受卻極不一樣。斯里蘭卡的學生學習國際政治,學得再好,作用也是有限的。大國戰略,對他們來說只是知識而無太多的實用價值。就那一點版圖,其外交只能在一個很小的平台上運轉;這些小國根本沒有操縱大國戰略的能力和平台。儘管斯里蘭卡、尼泊爾的學生回去後有的還當了總統顧問,但他們學習的只是技巧而非戰略意義上的國際政治。小國永遠都只能在大國的縫隙中生存,儘管有時它生活得不錯,像瑞士就是這樣。但大國不行,大國必須有原則,在原則問題上,大國是繞不過去的。因此,大國不能拿小國的眼光來說事。

國家地理版圖對其公民的人生髮展也有決定性的影響。比如拿破崙,拿破崙本來是科西嘉人,他那樣的才幹如果說還是在科西嘉的話,他永遠都成不了拿破崙;只有到了法國,拿破崙才成了世界級的歷史偉人。我從印度兒回來以後,尼泊爾、斯里蘭卡同學一部分也回國了,尼泊爾只能在印度和中國的夾縫中生存;斯里蘭卡只能在美國和印度的眼皮底下思考問題,他們的國家在國際舞台上的作用有限。由此看,我生活在中國,是一種幸運,在中國有廣大的做事平台,況且這還是個正在崛起和壯大的平台,它會拉動巨大的人生機遇,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中國的命運是龍的命運,中國有可使龍鳳飛舞的大的地理空間。如果失去了這個地理空間,我們就什麼都幹不了了。所以李登輝和一些日本右翼分子要分裂和肢解中國。

(二)資源是地緣政治學說演繹的邏輯原點

地緣政治,並不是只與土地相關的學說,但卻是從土地中誕生的學說。這麼說有兩層意思,一是生活資源是地緣政治學說演繹的邏輯原點;二是地緣政治學說本質上是關於人類生活因而是紮根於土地而不是紮根天國的學說。圍繞生活資源,人類對地理的控制手段經過如下演變階段。

1.制陸權。人類生產最初是要解決人類最基本的問題即吃飯問題,因此農業就成了人類生產最初的基礎產業。這樣土地,特別是農業耕地,就成了當時關乎人類生存的第一資源。自然經濟條件下,土地資源的佔有量及使用這種資源的人力即農業人口總量是決定國家力量的主要因素。中世紀時國家土地總量決定人口總量,人口總量決定國家地租和賦稅總量。應徵參軍是中世紀農民向國家交納貢賦的形式之一,因此,地廣意味著人多,人多意味著財源(貢賦)多和兵源多,兵多糧多則意味著王朝或國家強盛。這樣便出現了以攻城掠地為目的制陸權學說。中國是中世紀世界性大國,也是當時世界文明的重心之一,其地緣政治學說中的陸權理論和實踐也相應比較發達。「武經七書」 10為中國古代選拔將領考試內容之一,而制陸權則是其中的絕對主題。

2.制海權。但是工業革命出現以後,人類的生存和獲取財富的生產方式發生了變化。過去是以簡單擴大再生產保障生存,現在則是以內含擴大再生產以保障生存,這時的生存已是發展意義上的生存。發展在工業革命出現後,成了決定國家興衰的「硬道理」。這時是價值而非使用價值,是資本而非貨幣成了主導人類生產的目標;於是無限利潤而非有限的貢賦,儲量巨大的礦產資源而非已分割完畢的農業耕地等,就成了資本主義工業化時代國家發展的基礎和國家之間競爭的目標。11資本主義工業講究利潤,講究動力和科技,講究資源,在這種情況下,僅靠地租所獲顯然沒有競爭力。結果是像英國小說作家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在《苔絲》(1891)中所描寫的那樣:農民總競爭不過工人,地主總競爭不過資本家,其原因是工業品技術含量高於農業品。這樣便出現了人類經濟活動重心從農業向工業轉移。而暴力也成了這種轉移的重要推動力。18、19世紀,英國的紡織品質量遠不如印度的,英國在征服印度的同時,也把印度的紡織業用暴力人為地全部摧毀,幾十年時間印度就由一個富饒的東方大國迅速衰落。121813年前,印度大體上是出口貿易國家,可到19世紀中葉,印度已經變成英國工業的主要國外銷售市場。1850年,英國對印度輸出總價值已達802.4萬英鎊,其中棉織品一項即有522萬英鎊,佔英國對外出口總值的1/8,占棉紡織品對外輸出的1/4。在棉紡織業已成為英國經濟命脈的同時,印度也成為英國紡織業的命脈。13這又再次印證了前面所說的世界性的財富轉移或國家經濟安全利益的維護,本質上不是靠貿易談判而是靠暴力實現的觀點。有些學人只告訴南方國家要靠勤勞富國,但歷史的經驗則是,富國更要靠政治,靠軍事國防。19世紀印度和中國的財富向西方轉移,都是從西方人對這兩個國家的軍事勝利開始的。

全球化是資本的本性。因此,資本全球化並不是近些年才出現的,而是隨資本誕生而出現的。不同的只是19世紀西方是直接通過暴力即血與火征服殖民地來為資本獲得利潤開路,到20世紀,特別是70年代世界民族民主革命勝利,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後,西方仍是通過暴力(比較典型的是21世紀初的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為資本在其全球化進程中的優勢地位開闢道路。南方國家為北方國家提供廉價原料和市場。這時的世界矛盾仍是中心和外圍的矛盾,這個矛盾是原先隱於商品內部的價值和使用價值、繼而勞動和資本、工人和資本家的國內矛盾的國際性轉移形式。

這樣,一國經濟的發展,已衝出國界並與世界市場和世界資源相互依存為一體。國家經濟競爭力更多地表現為對世界市場和資源的擁有總量及其控制能力。而與世界聯繫的最方便的載體就是海洋,最簡捷的途徑就是海上通道。在資本全球化時代,誰擁有強大的海軍並有效地控制海上通道,誰就在國際利益分割中居優勢地位。因為與陸地相比,大海是各大陸地板塊之間最方便的通道,控制海洋就能夠及時地讓世界資源流向本國。這正如醫生重視血液檢驗一樣,醫生可通過血液了解身體病因所在,也能通過血液以最短的時間將藥效送到身體發病部位。如果將地球比作人體,海洋也就相當於人體血液,海上通道相當於人體血管,國家可以通過海上通道將國家海上力量迅速送達危機發生地區並化解危機。制海權與制陸權的關係,相當於輸液與吃藥的關係,輸液見效較快,吃藥得通過身體的各個部位再進入血管以達效果。英國和美國都是隨其民族資本崛起而崛起的國家,它們一上來就發展海軍並由此控制了世界。所以在資本全球化時代,海權大國往往也就是財富大國,這與自然經濟時代陸權大國就是財富大國的道理一樣。1588年英國擊敗海上霸主西班牙,此後它也就成了世界財富的中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日益意識到制海權對中國發展的至關意義。今天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近一半,石油進口大部分都要通過海上運輸。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我們不關心海洋,那是不可能的事兒。人的經濟利益走向哪裡,人的關心焦點就投向哪裡。孩子從家鄉到北京上學,父母就得關心北京發生的事,就得看北京的天氣預報。國家也是這樣,其關注點隨利益移動。但利益並不是靠美麗的口頭承諾而是靠槍杆子來保衛的。馬克斯·韋伯說 「部署一打艦隻在一定時刻比掌握一打可以廢止的貿易協定更有價值」 。14伊拉克政府被美國顛覆後,原來伊拉克與一些國家簽訂的石油合同就作廢了。15既然是自由貿易,怎麼能這樣呢?但歷史的事實是,貿易首先隨炮艦而非隨合同同行。任何一個貿易大國同時也都是海上力量大國。海軍更多的是威懾力量。航空母艦多用於威懾。有人說航空母艦沒有用,那可不對。紅海出了事,我們能一個導彈打到紅海去嗎?還得航母出面來解決問題。西方人歷來都是這麼處理問題的,這一點我們也要學,不能書生氣。制海權問題即世界問題。今日之中國大局在於外面世界,我們已不是昔日種地的農民。我們有60%多的石油來自中東地區,龐大的貿易依託海外市場,因此我們必然對海洋、對中國之外的世界予以充分的關注。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制海權在二次世界大戰前,還處在海水平面和淺水海域,二戰後,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美蘇爭霸中,其制海深度已達300米至900米深海領域。16

3.制空權。戰術的發展無非是攻防空間的發展。機械動力的出現使制陸權和制海權的拓展已覆蓋地球主要平面;二戰前後,飛機的出現使戰爭面臨新的即低空攻防領域,這樣,制空權成了決定戰爭成敗的重要因素。戰爭樣式從平面轉向立體,制陸權、制海權和制空權成了支撐現代戰爭的三大支柱。在第二次大戰中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由於率先獲得制空權而贏得戰場的初期主動。

這裡也需要說明的是,隨著微電子、計算機,特別是技術航天和人造衛星技術的迅速發展,以至到20世紀下半葉信息成了一種可控並因此對人類生活有重大影響的資源。比如一顆靜止通信衛星大約能夠覆蓋地球表面的40%,使覆蓋區內的任何地面、海上、空中的地球站能同時相互通信。在赤道上空等間隔分布的三顆靜止通信衛星可以實現除兩極部分地區外的全球通信。這樣制空權便進一步向太空領域延伸。爭奪太空就成了控制信息資源,並通過控制信息資源獲得國家在世界各種資源分配中的優勢地位的關鍵。1957年10月 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於1970年 4月24日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1號」。2001年10月美國航天諮詢公司蒂爾集團發表報告統計,1957年至2001年約有5070顆人造衛星被成功送入軌道。17人造衛星技術導致全球定位系統(GPS)的出現。這在軍事領域再次引起新的革命。它使導彈精確打擊和精確攔截成為可能。1984年美國總統里根批准實施「星球大戰計劃」,其目標是建立一個多層次、多手段的反彈道導彈的綜合防禦系統。1990年,美國「愛國者」攔截導彈在海灣戰爭中初獲戰果,2002年6月美國退出「反導條約」 並大幅度地調整美國太空政策。這裡應當提前預警的是,隨著外空技術競爭日趨飽和,爭奪信息資源的戰場將進一步轉向深海。

(三)「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現代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基本特徵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基本特徵:從海上說,就是以印度洋為中心,以太平洋和大西洋為兩翼的構造;從陸地上說,則是以大中亞(整個中亞、南亞和中東地區)為中心,以歐洲大陸和亞洲大陸為兩翼的構造。

從制陸權的角度看,大中亞是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中心。麥金德(Sir Halford John Mackinder 1861~1947)認為這裡也是世界地緣政治的軸心。從古代希臘的亞歷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 ,前356—前323 ) 到蒙古帖木兒(Timur-I-lang,1336-1405),再到蘇聯的勃列日涅夫,歷史上凡是造成世界性擴張的陸上帝國多發韌或結束於大中亞地區。誰佔領了中亞,誰就控制了世界:古羅馬滅亡、歐洲黑暗時期及蒙古人征服歐亞大陸都與中亞民族遷移有關。所以這個地方是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關鍵地帶。除地理原因外,大中亞地區恰恰還是現代工業不可缺少的石油和天然氣儲藏量最豐富的地區。地緣政治與資源政治在大中亞地區的高度一致性,使中亞成了近現代世界性大國必爭之地。

從制海權的角度看,印度洋是世界地緣政治的海區中心。印度洋是世界級的海上交通要塞相對密集的海區,它西連曼德海峽東口,北銜霍爾木茲海峽,東接馬六甲海峽西北出口,南面有莫三比克海峽、南非好望角,都是國際大宗能源、礦產資源及糧食運輸必經要道。位於印度洋北岸並被稱為「亞洲命運的旋轉門」的阿富汗一向是海陸大國爭奪世界霸權「大規模匯合的地點之一」 。18

此外,南印度洋西岸的非洲地區儲藏豐富的戰略礦產資源進一步提高了印度洋在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的地位。世界已知鉻礦的96%在南非、辛巴威。南非佔世界石棉的1/10,黃金1/2,錳礦1/3,鈾礦1/5,金剛石1/3。交通運輸方面,歐洲國家所需的戰略原料70%,石油的80%都是通過好望角海路運往歐洲的。

最後,印度洋西北岸的波斯灣為世界最大石油產地和供應地,這裡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1/3。所產石油,經霍爾木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寶庫」之稱。中東是最大的石油輸出地區,所產石油75%用於出口;世界石油進口國主要是美國、西歐和日本, 2000年它們進口石油佔世界各國進口總量的62.1%。其中,美國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隨著中國的發展,海灣地區對中國的戰略利益日益重要,2001年,中國從海灣地區進口的原油份額高於世界其他地區,占原油進口總量的56.2%。中東是世界石油出口量最大的地區,約佔世界總出口量的45%。19尼克松在《真正的戰爭》一書中認為,「歐洲把基本能源從它自己的煤改為進口的石油,這一點大大改變了世界的地理政治結構。中東長期以來是亞洲、非洲和歐洲交界的十字路口。現在中東石油成了現代工業生命所必需的血液。波斯灣地區就是把這種血液輸送出來的心臟。波斯灣附近的海路是輸送維持生命的血液所要通過的咽喉」。鑒於此,尼克松得出結論認為,「誰在波斯灣和中東控制著什麼的問題,比以住任何時候更加是誰在世界上控制著什麼這一問題的關鍵」。20

正是大中亞和印度洋地區豐富的海陸要道使其成為世界地緣政治的中心,而波斯灣和非洲的豐富的資源又使大中亞和印度洋成為世界資源政治中心。地緣政治與資源政治的統一,是現代地緣政治學說的本質特徵。

三、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心區域的大國政治

(一)中亞是世界地緣政治的中樞,也是世界霸權的墳墓

上面已經分析了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基本概貌,現在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世界地緣政治體系的中心區域。21自從蘇伊士運河開通,印度洋與地中海連接後,印度洋北岸地區就成了大國地緣政治利益交匯最密集的區域。這一地區對世界霸權來說,既是戰場,也是墳場。

法國大革命時期,英法矛盾尖銳,為了打敗英國,拿破崙不是直接進攻英國而是出兵埃及,並最終佔領印度並控制印度洋,目的是直接從英國的大後方擊敗英國,拿破崙深知對英國這樣的國家而言,從資本外圍地區打擊它比直接進攻其本土更能達到釜底抽薪的效果。22但拿破崙在其海軍被英國納爾遜的艦隊打敗後不得不放棄這個計劃。拿破崙帝國之後,緊接著就是俄國跟英國的長達一百年的「冷戰」。當時俄國跟英國的關係與二戰後美國和蘇聯的關係很相似,他們從歐洲爭霸開始,到阿富汗爭霸結束。德國崛起後,英俄兩國於1907年簽了協議,英俄長達百年的「冷戰」才算和平結束。二戰後,美蘇爭霸路線則從大西洋和太平洋兩翼開始,最後也在中亞阿富汗結束。

歷史表明,大國力量增殖於地區性守成,消釋於世界性擴張。而中亞在世界地緣體系中的軸心地位反使其往往成為大國爭霸的終結點。而當大國力量觸及中亞的時候,其國力透支性擴張也基本達到盡頭。從古代羅馬到當代美國,沒有一個國家的國力可以長期獨霸世界,更沒有一個大國的軍事力量可以長期駐紮在中亞地區。因此,地區性守成——這是俾斯麥在德國統一後始終堅持的外交原則,也應是中國未來外交遵循的基本策略。中國決不能走德國威廉二世在世界全方位擴張的道路。長期守成式地經營亞洲,才能使中國較久地長期立於不敗之地。毛澤東「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思想,鄧小平的「中等發達國家」的目標,其中都貫穿著長期堅持地區性守成,不做超級大國的國策理念。現在,美國小布希重蹈德國威廉二世的老路,衝進中亞,自封為世界霸主,歷史看,這似乎還沒有成功的先例。23

(二)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區的地緣政治與印度未來安全

在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區有直接利害關係的大國是俄國、美國(二戰前是英國)和印度,他們之間是一種直接博弈的關係。歐洲和中國在這一地區的利害關係則屬於間接博弈關係。

1.中亞地區大國地緣政治博弈

打通從中亞進入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是自彼得大帝以來所有重要政治家的理想。1725年彼得一世臨終前在遺囑中向後繼者明確了他關於世界地緣政治的思想及爭霸世界的戰略目標:「儘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和印度,誰統治那裡,誰就將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因此,不僅在土耳其,而且在波斯都要挑起連續的戰爭。在黑海邊上建立船塢,在黑海邊和波羅的海沿岸攫取小塊土地,這對實現我們的計劃是加倍必要的。在波斯衰敗之際,突進到波斯灣,如有可能應重振古代與黎凡特(今中東和巴爾幹南部)的貿易,推進到印度,它是世界的倉庫。達到這一點,我們就不再需要英格蘭的黃金了。」24

馬漢曾從美國人的視角對俄國在印度洋的意圖也有過分析,他說:「不少人猜測俄國對印度也有野心。這如果是真的,那它就是從中間地帶而不是兩翼發起推進了。研究一下地圖就可知道俄國在波斯的進展不僅會使它靠近海灣,也可能使它跨越阿富汗的山脈,如果暫不考慮阿富汗的艱辛環境和居民強悍性格所造成的困難。這樣,俄國就能在阿富汗及其與北部地區的交通方面獲取良好區位,從而便於進行針對印度的行動。」25

20世紀70年代末,勃列日涅夫在中亞發動了自斯大林以來最大膽和最直接的行動:直接出兵佔領阿富汗,對此尼克松寫道:「莫斯科已經打到離霍爾木茲海峽——西方石油咽喉上的戰略性控制點——不到三百英里的地方。從阿富汗西南部的基地,米格戰鬥機能夠飛到海峽,而在這以前,它們是飛不到這個地方的。」尼克松分析說:「整個西方聯盟戰略地位取決於可靠地獲得波斯灣的原油。而這則需要我們成功地制止蘇聯為在這個地區獲得占統治地位的影響所作的努力。」最後,尼克松呼籲美國政府「不僅必須作好準備,而且還必須使人們看到我們作好了準備。我們必須表示這種意志。我們還必須擁有可以使用的力量。我們在保衛我們在波斯灣的利益時可能冒有風險。可是,如果我們不去保衛這些利益,我們就會冒大得多的風險」。26

20世紀大國在阿富汗的爭霸並未隨蘇聯解體而結束,在1999年波蘭、匈牙利和捷克加入北約的同時,美國借科索沃戰爭成功地將其影響力首次嵌入俄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巴爾幹半島。2001年,美國借「9·11事件」在阿富汗戰爭後將軍事力量有史以來首次插入阿富汗。這樣從西南兩向堵死了俄國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陸上通道。在往後的若干年內,美國將通過整合中亞各種戰略力量,逐漸消化在中亞已取得的地緣政治利益,以確保美國在印度洋北岸地區的制陸權和對印度洋的制海權。為此,布熱津斯基1997年就開始為美國未來的地緣政治謀篇布局。關於中亞地區,他說:「美國的首要利益是幫助確保沒有任何一個大國單獨控制這一地緣政治空間,保證全世界都能不受阻攔地在財政上和經濟上進入該地區。」針對遏制俄國南下的戰略目標,布熱津斯基將亞塞拜然、烏茲別克和烏克蘭列為該地區美國必須「給予最有力支持的國家」,並認為「這三個國家都是地緣政治的支軸」。27其中,處於中亞中心位置的烏茲別克則最具戰略意義。2003年11月,布熱津斯基在接受俄羅斯《獨立報》訪談中,當問及在2003年底是否有必要對上世紀90年代寫的《大棋局》中的觀點進行修改的問題時,他說:「我認為沒有必要做大的原則性修改。顯然,出現了新情況,事態發展有了新特點,這些不能不引起注意。」他再次強調「從戰略的角度看,烏茲別克是中亞的一個關鍵國家」,「烏茲別克是這一地區最重要的國家,因此美國如此重視與它的關係」。282003年11月喬治亞發生親美政權更迭,中亞西大門向西方徹底敞開。

隨著中國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及對中東地區能源的需求的急速增加,中國對其在中亞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倍加關注。隨著中國西氣東輸工程接近完工,中國東中部地區經濟發展就與中亞富油地區的穩定息息相關。1996年4月26日,中國、俄羅斯聯邦、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五國元首在上海舉行首次會晤,建立「上海五國」會晤機制。2001年6月14至15日,中國、俄羅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和烏茲別克等六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六國聯合聲明。無疑今後中國將會在與中亞各國日益緊密的經濟聯繫中擴大在中亞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保證中國西氣東輸管道西端能源的穩定供應。

2.位於世界地緣政治體系中心位置的印度安全

如果說,歷史上中亞地區大國關係本質上是英國人及其後繼者美國人與俄國人的博弈關係的話,那麼,在印度洋地區的大國關係,則更多地表現為英國人及其後繼者美國人與印度人的博弈關係。關於這一點,印度人的認識具有悲劇色彩。

首任印度駐華大使,同時又是印度現代海權理論的奠基人潘尼迦(K.M. Panikkar)在其著作《印度和印度洋——略論海權對印度歷史的影響》一書坦率地說:

「正是由於英國在印度大陸上的地位,才使英國得以享有印度洋的絕對制海權,才使它得以把勢力伸張到太平洋上去的」。「認真研究一下印度歷史上的各種力量,就可以毫不懷疑地認識到:誰控制印度洋,誰就掌握了印度」。「從近三百年的歷史來看,任何強國,只要掌握住絕對制海權,又有力量打得起陸戰,就可以控制印度帝國」。29

印度前外交部長賈斯萬特·辛格(Jaswant Singh)在《印度的防務》一書中持與潘尼迦相同的認識,他說:「印度歷史的轉折點並不是最終發生在陸地上的衝突」,「我們只需思考一下17和18世紀的一個重要失誤,就可正確地評價印度洋和通向印度的海路的重要性。這個失誤導致外國勢力到達印度洋沿岸,最初是為了貿易,發展到後來就是為了征服」。「在這裡,陸地上的勝利是緊隨著海上的征服而來的」, 「因此有必要承認,出現一個意義重大的戰略轉移,即陸路被海路所取代」。30

自印度獨立後,印度洋的制海權從英國人手中轉到美國人的手中,印度人始終對其海上安全而保持警覺。潘尼迦對此看得清楚,他說:

二次大戰結束後,美國成了至高無上的海軍國。不錯,它還沒有能搞成世界海權國必備的一系列基地、油站、船塢等等,但是從它在對日戰爭中所表現的海軍聯合作戰規模之大,以及從它在海軍建設中強調航空母艦的重要,都說明了美國海軍可以遠離基地作戰,實際上是愛在哪裡動手,就可以在哪裡動手。它在太平洋上有珍珠港和馬尼拉,又佔領了從前日本手裡的雅浦島和關島,真是不可一世。而對印度洋,美國戰後確也搞了不少名堂。美國在阿拉伯、中東、巴林群島的油權,表明了它同印度洋區域的聯繫正在大大增長。就是對伊朗的統一,阿富汗的建設,美國也是興趣很濃。實際上,由於美國奉行到處「遏制」共產主義的政策,所以各國沿海,凡是共產主義可能插足的地方,此刻都成了對美國安全有關的地區。戰後的世界形勢給印度洋帶來的對立局面如此,它很可能又一次把印度變成一個主要的戰略性戰場。31

更令人敬佩的是潘尼迦發表上述見解的時間是中國和印度雙邊關係最吃緊的1962年。而持這種觀點的潘尼迦又能被任命為首任駐華大使,這不能不說與尼赫魯本人對二戰後印度安全大戰略的考慮有關。

印度獨立後首任總理尼赫魯在對印度共和國歷史有深遠影響的《印度的發現》一書中說: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消聲匿跡,中間地位不能引動我,我也不相信中間地位是可能的。」 32

這裡需要提及的是,有些中國學者寫文章將尼赫魯這句名言當作印度首屆領導人在南亞地區「推行強權政治」和「印度中心論」的霸權主義心態的表白,33其實,這是對尼赫魯思想的誤讀。對於長期受英國文化教育,並對英國地緣政治學說有深刻理解的尼赫魯而言,他在這句話中所表達的與其說是地區「強權主義」的野心,不如說是表達了他對存在於世界地緣政治體系心臟海區即印度洋並擁有巨大版圖的印度能否長期完整存在的前途的不安和憂慮。潘尼迦的話大概可較準確地解讀出這種憂慮,他說:

「印度如果自己沒有一個深謀遠慮、行之有效的海洋政策,它在世界上的地位總不免是寄人籬下而軟弱無力;誰控制了印度洋,印度的自由就只能聽命於誰。因此,印度的前途如何,是同它會逐漸發展成為強大到何等程度的海權國,有密切聯繫的。"34

印度的安全取決於印度洋的安全。一個值得說明的事實是,冷戰結束後,印度的安全環境並不是好轉而是嚴重惡化了。其主要表現是印度洋的制海權日益向美國人手裡集中,而不是象上世紀70、80年代那樣被分散在蘇美兩家手中。冷戰時期,作為印度洋東西屏障的中南半島和巴爾幹半島都在蘇聯人手裡,印度因支持蘇聯在阿富汗和越南在柬埔寨的軍事行動而與蘇越形成准同盟關係。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印度於70年代初才可能肢解巴基斯坦和吞併錫金。90年代初,蘇聯解體,經過海灣戰爭(1991)、科索沃戰爭(1999)、阿富汗戰爭(2001)和伊拉克戰爭(2003),印度洋西翼的巴爾幹已脫離俄國的影響。在印度洋地區,美國不僅全面回收俄國人的制海權,而且在相當程度上也獲得了印度洋北岸的部分制陸權。「9·11」後,美國在印度洋面上對阿富汗和伊拉克實施的快速有效和毀滅性的軍事打擊,不能不在印度領導人,尤其是視印度洋安全為第一生命的印度領導人的心理上投下重重的陰影。

1998年印度人民黨競選獲勝,為了扭轉日益惡化的安全困局,印度人民黨政府日益重視印度洋安全。印度在成功擁有核武器的基礎上,逐漸將國防資源向海軍傾斜。據印度國防部年度報告:1996年到2000年的國防支出中,陸軍軍費支出年均遞增15%;空軍約9%;海軍約18%。35《簡氏防務周刊》披露:印度2001—2002年度軍費比上年度增長13%,陸軍雖占整個預算的60.4%,但和上年度相比,陸軍在三軍中增額最少。2002年1月19日印度海軍參謀長馬德維德拉·辛格海軍上將在印度南部港口城市科欽表示,印度軍隊擁有可信的反擊能力,其造成的破壞程度超出對方的想像。印度海軍擁有的火力已超出「足夠」的範圍,能執行任何類型的作戰任務。在回答印度海軍是否已在軍艦上裝載了核武器時,他強調,任何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都會確保擁有海陸空三位一體的「第二次打擊」的核能力。2月8日,印度和俄羅斯簽署一個涉及範圍廣泛的軍事協議,為雙方即將進行的數十億美元的軍火交易奠定基礎。此前(2月6日)美國《世界網每日新聞》轉載美國戰略預測公司《印度擴展核能力》文章評論道:「印度的採購單清楚地反映了三個問題。第一,印度在集中發展海上能力。第二,它的戰略計劃範圍已經擴大,並非專門針對巴基斯坦的威脅。第三,印度真正想成為一個核大國」,「它突出反映了新德里決心發展能夠威懾南亞任何挑戰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並使印度取得該地區霸權地位。這是印度防務決策的主要目標」。「9·11事件」後,與美國投兵於阿富汗的方向相反,印度卻著手加強其在印度洋的防禦力量。2001年9月18日,印度國防部宣布成立安達曼—尼科巴戰略防禦司令部,它與印度大陸西側的海軍兩大軍區及印大陸本土陸軍相呼應,在空軍的配合下形成強大的陸海空一體化的綜合國防力量,並對美國在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亞基地形成犄角攻勢。

冷戰後印度國防政策,特別是印度人民黨上台後的印度國防政策向印度洋傾斜,主要是基於印度對其安全環境,尤其是印度洋海區的安全環境急驟惡化的現實的擔憂。這不僅由於印度目睹和經歷了美國發起於印度洋的海灣戰爭(1991)、阿富汗戰爭(2001)和伊拉克戰爭(2003)及其毀滅性的後果,而且還由於印度海上防務力量與美國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嚴重不對稱的現實。印度已在印度洋地區已建立了以印度本土為依託的東自安達曼—尼科巴群島 ,西到拉克沙群島的海上防務體系,但這個體系也遭到美國北從阿富汗、沙特,南到迪戈加西亞島的海陸打擊力量的縱向切割。尤其是美國在印度洋上的軍事力量經過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牽動,日益向印度大陸逼近收緊,印度政府對此不可能不產生憂慮。

為了消除長期以來國防布局存在的南北掣肘的被動局面,將有限的國防資源集中用於確保印度洋安全,印度在核試造成的國際震蕩基本平息後,果斷採取步驟,在緩和印巴衝突和改善對華關係方面邁開較大的步伐。2003年4月18日,印度總理瓦傑帕伊首先向巴基斯坦伸出「友誼之手」,表示願意與巴方進行對話,以解決兩國間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10天後,巴基斯坦總理賈邁利給瓦傑帕伊打電話,邀請其在「方便的時候」訪問伊斯蘭堡。賈邁利的「電話外交」最終打破了印巴關係長達17個月的僵局。此後,印巴高層頻頻相互示好。5月2日,瓦傑帕伊宣布印度將與巴基斯坦徹底恢復外交關係以及航空聯繫,並表示他將為印巴和平作最後努力。7月15日,印度新任命的駐巴基斯坦高級專員(大使)梅農抵達伊斯蘭堡。此前兩周,巴新任駐印高級專員阿齊茲已赴新德里上任。印巴互派大使為兩國全面實現關係正常化和早日啟動對話進程鋪平了道路。與此同時,印度也大幅改善對華關係。2003年6月印度總理訪華。11月14日,中國和印度在上海附近海域舉行有史以來第一次舉行軍事演習。中印海上軍事演習結束不久,印度斯坦時報11月17日援引印度國防部發言人談話透露,由印度陸軍第四軍司令、中將莫欣德·辛格率領的一個印度軍方高級代表團接受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邀請,將訪問西藏。訪問期間,印軍代表團將參觀中國軍隊設在當地的若干個基地。這自1962年中印兩國間爆發邊界戰爭以來尚屬首次。

3.印度未來安全依賴於中國的發展

2003年6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在北京大學演講時,間接引用了鄧小平的名言說:如果中印攜手,21世紀必將是亞洲的世紀。36這句話婉轉地表達了瓦傑帕伊對中印關係四十多年曲折的看法,即如果中印之間還不能再次攜手,21世紀仍不能成為亞洲的世紀。

這是一個重要判斷,它不僅適用於啟示今天,也適用於總結昨天。

1923年列寧寄希望於俄國、印度、中國等東方國家的社會主義的勝利,他說:「鬥爭的結局歸根到底取決於這一點:俄國、印度、中國等構成世界人口的絕大多數。」37印度獨立和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印度、蘇聯三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有過一段蜜月時期,1950年中國抗美援朝更使中蘇關係具有戰略同盟的特點。 蘇共二十大後,蘇聯實行機會主義外交。1957年赫魯曉夫認為只要美蘇「兩個最強大的國家」達成協議,「世界局勢就將大大好轉」。1959年9月,赫魯曉夫訪問美國,兩國首腦舉行戴維營會談。這事後被蘇聯概括為以蘇美合作主導世界的「戴維營精神」。此後,蘇聯開始拋棄中蘇同盟關係,1960年初,蘇聯從政治和經濟上全面與中國拉開距離。與此同時,印度在外交上轉入「不結盟運動」。1962年中印發生邊境衝突,1969年,中蘇發生邊境軍事衝突,至此,中蘇印三國自50年代以來的良性互動關係結束。70年代,蘇聯在中國邊界大兵壓境,勃列日涅夫從世界範圍向美國發起全面攻勢。美國節節敗退。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請求與中國合作。此後中美之間形成反對蘇聯霸權的盟友關係,美國從亞太困境中由此得以抽身,全力反擊蘇聯的擴張,最終導致蘇聯由阿富汗戰爭引發的國內危機中解體。蘇聯解體後,美國並未就此停步,從1997年起,開始從東西兩向全面回收蘇聯時期的地緣政治遺產,並在北約東擴的同時,在西太平洋地區再次拉起意在堵截中國的從日本經台灣地區到澳大利亞的環島鏈條。2001年又將軍事力量通過阿富汗戰爭直接插入與中國西境接壤的中亞地區。2003年底,日本小泉再次提議通過「修憲」將自衛隊改為國家軍隊,之後不久,台灣陳水扁公開其「公投制憲」的時間表,「台獨」底牌已公示於中央政府。而在這一切的背後則是美國這些年的有形無形的推波助瀾。

21世紀開始的時候,在俄國、中國、印度這三個遠東最大的國家中,俄國已經隨蘇聯解體而倒下,就象多米諾牌一樣,現在整個壓力已倒向中國,與此同時,美國也正在拉攏印度,以孤立中國。現在中國頂著美國的霸權,這對印度是個機遇,印度可以從其機會主義外交政策中獲取更多的安全空間和安全資源。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國像蘇聯一樣倒下,接著倒下的就只能是印度;而且,在尼赫魯預見的「有聲有色」和「銷聲匿跡」的兩種結局中,印度很可能被迫接受後者。

西方人清楚世界地緣政治的中心在北印度洋。邱吉爾曾將印度比喻為「英王皇冠上的那顆真正最為光亮而珍貴的寶石。」38這是從地緣政治和資源政治角度看待印度的。佔領印度,就佔有亞洲陸地的財富和世界制海權的心臟。印度洋是地緣政治利益最密集的地方,是西方控制世界的關鍵海區。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印度未來的危險性比中國要大得多。印度現在跟美國打交道雖然有機會主義的成分,但其危險的處境它也是非常清楚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尼赫魯寫的《印度的發現》一書中體會出來。尼赫魯在當時是對英國地緣政治思想理解比較深入的政治家,他知道印度是生活在世界政治矛盾的火山口即世界海權的要害地區。所以,他判斷印度如果不能崛起為大國,就必然要被肢解性毀滅。鑒於此,尼赫魯始終不願與中國發生衝突。這他是有長遠考慮的。但是他在具體操作上耍小手段,在邊境上想賺便宜。毛澤東當然不幹了,既然和平共處,雙方就應信守承諾,各司其職,不應越界。尼赫魯不聽中國警告,於是在邊境上受到毛澤東的痛擊。儘管印度被打敗了,但在處理後事上,中國還是很寬厚,很給印度面子的。但不管怎麼說,尼赫魯明白印度的安全重心是在印度洋。印度駐華第一任大使潘尼迦與尼赫魯持相同的觀點,他在《印度與印度洋——略論海權對印度歷史的影響》中以斷言式的口吻告示後人:「誰控制印度洋,誰就掌握了印度」,「印度的安危繫於印度洋」,「印度的來日的偉大,在於海洋」,「今後,如果印度再搞純粹大陸觀點的國防政策,那是瞎了眼」。39

印度長時間以來的國家防務總是在北方和南方之間徘徊。中世紀的時候北方是印度防務的重心,到近代南方海區則是其安全防務的重心。自從印度擁有核武器後,印度北方安全基本不會出現大問題,中印兩個有核國家發生大戰的可能性基本消失。,印度近幾年來的國防投資迅速向海上傾斜,這說明印度政治領袖們已充分認識到未來印度國防的主要矛盾在海上。他們同時也可能意識到,中國的發展對印度的未來安全有正面意義:如果中國真的垮下去,印度在印度洋面對的霸權壓力將不可承受;西方絕對不允許有像印度這樣一個有民族個性的核大國控制,甚至存在於印度洋。泰米爾猛虎組織能在印度和斯里蘭卡之間鬧到現在,可能就是某些大國為未來印度洋的地緣政治利益再分配埋下的伏筆。

4.印度擴大在印度洋的作用有利於中國的發展

核試驗之後,印度一些政府官員在不同的場合通過攻擊中國為本國核試辯解,但迄今為止,印度卻沒有採取什麼有實質性的挑釁中國的外交舉動,更值得玩味的是,印度一方面明修「中國威脅」的棧道,另一方面,其國防重心卻在往印度洋暗渡陳倉。當核試產生的外交震蕩過後,印度就採取措施改善與中國的關係。2003年6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雙方簽署了《中印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宣言》。在這份文件中,印度政府首次明確承認,「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這一承諾的意義在於,印度基本放棄了用分裂西藏的方式在印度北方建立中印緩衝區的安全戰略。

我曾在與印度學者交換看法時說,印度的西藏政策是自相矛盾的。你們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時你們又要收留達賴;如達賴在你們的幫助下實現「獨立」,屆時你們的北方邊界問題將會更難解決。現在你養著達賴,將來他是要反對印度的。他們說:印度講人權。我說你要真講人權,中國幫你們送十幾萬藏人過來與你們共享「人權」與「自由」成果如何,他們都大呼不可。因為停留在達蘭薩拉的藏人已搶了印度人的許多就業崗位,佔用印度大量的消費資源,政治和外交上也給印度添了不少麻煩。所以他們現在就是要解決這個矛盾,現在瓦傑帕伊有點兒回到尼赫魯路線的味道,想將國防重心移到印度洋。為此他要從北方擺脫外交困境,因為長期以來,北方防務已消耗印度太多太多的資源。

從中國方面看,印度在印度洋的發展有利於中國安全。印度越向印度洋發展,中國藏南邊陲就越安全。同樣,印度影響力在印度洋的擴大,對美國世界霸權力量的牽制越大。印度洋是西方的能源心臟,在全球戰略中這裡也是西方人優先考慮的目標。俄羅斯的對印政策的主線是擴大印度在印度洋上的作用:它將大量軍事裝備,特別是海上作戰裝備賣給印度,支持他們發展海上力量。印度有人說發展海軍為了「遏制中國」,其實,這是瞞天過海的幌子:要遏制中國,就直接到北方邊界就行了,幹嘛要從印度洋上遏制中國。如果印度能從印度洋上遏制中國,那就意味著它更可以遏制其他海洋大國,這當然要包括美國。如果從印度洋上發射遠程導彈是為了能覆蓋中國主要城市,那難道它這樣就不會覆蓋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主要城市嗎?歷史經驗表明,印度洋是印度未來安全所在,而本世紀初發生在印度洋北岸地區的由美國發動的幾場戰爭更進一步表明,在印度洋面上印度的真正對手已經主要是美國,而不主要是中國;對印度威脅最直接的就是美國的迪戈加西亞基地。所以印度實力在印度洋上的任何發展首先觸動的是美國利益而不是中國的利益。

值得說明的是,近年來,印度加強與越南關係,有艦隻進入南中國海的舉動,被輿論認為印度有一個龐大的「印度洋控制戰略」 。有一則報道是這樣介紹其內容的:

印度海軍在印度洋地區則全面推行 "印度洋控制戰略",重點發展遠洋進攻力量,力圖實現「有效控制"。向東,印度海軍已把其活動範圍擴大並前伸到南中國海及太平洋邊緣;向西,穿過紅海和蘇伊士運河,波及地中海;向南,其遠洋兵力將前伸到印度洋最南端邊緣,甚至繞過好望角遠達大西洋。為此,印度雙管齊下:一是建立對印度洋周邊國家的絕對軍事優勢,遏制它們向印度洋擴展;二是對印度洋外部的海軍大國實施威懾戰略,爭取達成海上力量均勢,限制它們在印度洋上的行動自由。「南擴戰略」是印度爭當世界大國總體戰略的一部分。據稱,印度一旦完全支配和控制印度洋,勢必還將以此為中心,將其勢力擴展至全球。印度海軍不僅提出了「遠海殲敵" 的作戰思想,甚至還提出要控制蘇伊士運河、保克海峽、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等五大戰略水道。

印度海軍的「全球擴展戰略」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口號上,去年10月,一支由5艘戰艦、1艘潛艇、以及若干補給艦船在內的印度海軍特混艦隊終於徹底甩開了各種幌子,浩浩蕩蕩地開赴太平洋,前往南中國海進行所謂的「遠航訓練」。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的資深記者拉胡爾·貝迪對此評論說:「印度海軍進入南中國海是一個大膽舉措,它說明印度正在走出它傳統的勢力範圍,進行新的和危險的嘗試。40

無坐標便無方向,無戰略則無情報。這則很有想像力的報道既缺乏印度「坐標系」,也缺乏美國「參照系」。只要去過印度的人都不會懷疑,即使它有這樣的想法,也無異於痴人說夢,因為在相當的時間內,印度根本不可能有相應的財力來支撐這樣一個龐大的所謂「印度洋控制戰略」。近現代史上,只有英國和美國這種壟斷著世界資源的國家,才有能力實施這樣的海洋戰略。其次,如果印度真的實施了這樣的戰略,那印度首先威脅的更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南中國海的制海權目前是在美國人手中,也是美國人的關鍵利益所在。報道中所列印度所要控制的「五大戰略水道」,均觸及美國至關重要的制海權利益,實現這些目標,印度則需要有當年日本發動對美「太平洋戰爭」的財力、能力和膽量,目前看這是不可想像的。由此不能不說,上面報道披露的所謂「戰略」及其分析,確實缺乏小心求證的工作。儘管如此,印度急迫強化和擴大對印度洋制海範圍的需求和努力,確是真實與合乎邏輯的。

我們應當注意,制海權是英美國家戰略的命根子。蘇聯與美國矛盾的激化表面看是為中亞阿富汗,實則是為印度洋的制海權,因為在雅爾塔體系中,西方已向蘇聯讓與了廣大的陸上地緣政治空間;20世紀70、80年代,中美關係改善的前提是中國還沒有向太平洋發展的迫切需求,而90年代後期以來中美矛盾升級,也是由於中國在台灣問題和資源進口及海外利益保護問題上對制海權的需求日益迫切;那麼,可以肯定,不要說印度想有將其制海權「擴展到全球」的願望,即使印度要想在北印度洋海區擁有真正有實效的制海權,它所面臨的來自美國的壓力決不會低於中國在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區面臨的同種壓力,儘管這些海區對中印兩國都具有生死攸關的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印度在印度洋上的擴展與中國在台灣海峽和南中國海主權海域的海權擴展,有正面互補和互動的意義。

四、太平洋地區地緣政治格局與台灣問題

現在讓我們將目光轉向世界地緣中心的東翼即太平洋,尤其是西太平洋地區。這一地區關係到中國生死攸關的安全利益。41

(一)亞太地緣政治與中美關係

太平洋地區涉及到中、美、日、俄四大國之間的關係,對中國而言,核心是中美關係。中美目前看似對手,但從戰略層面上看,中美應當是朋友。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美國曆來只以打不敗的對手為朋友,無原則尾隨它後果必然是被拋棄,從吳庭艷、蔣介石、達賴,乃至葉利欽、薩達姆和最近剛下台的喬治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都先後被美國利用和拋棄。日本也是早晚要被拋棄的,所以日本對美國總是懷著不信任的感覺。日本沒有歸宿感,它無力單幹,又不知道跟誰干。李登輝想把台灣送給日本,日本人真想要卻又不敢馬上要,李登輝本質是要當一個日本人,但一時半會做不到。中美之間的地理相距很遠,今後雙方也會有一些較量,但上世紀一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大凡亞太地區遇到重大的政治災變,都是在中美合作下解決的。

上世紀初,歐洲一些國家要肢解中國,美國堅決不同意,今後美國也不願意看到中國徹底解體,美國必須保證亞洲有中國這個板塊的存在。如果中國垮下去,亞洲就出現了一個大的政治黑洞,印度、日本就會起來,俄羅斯力量就會南下,美國就無法收拾局面。徹底肢解中國曆來是日本的戰略,現在又加上了李登輝及其「台獨」死黨,李登輝寫的《台灣的主張》中的重要觀點之一就是消滅中華民族和肢解中國。因為他太知道在亞太地區,中國和俄國不垮,日本就不可能再重溫「大東亞」舊夢,而日本如起不來,「台獨」就永無指望。

最近有個「對日新思維」,說日本必然走向強大。這句話本身就沒有前提,大國較量不僅是比經濟總量及人均GNP,要是這樣的話,瑞士也就成大國了;也不能單純比軍事力量,如果有軍事力量而無這種力量發揮的地理空間,那這種力量就會因國家狹小的地理條件而大打折扣。所謂國際格局,實質都是大國安全空間分配後的格局。大國的存在必須有其相互默認的安全外圍地區。從拿破崙戰爭之後的維也納體系到結束二戰的雅爾塔體系,都是圍繞著戰勝國,特別是其中大國間的外延安全空間如何分配而展開的。兩個人坐得太近會覺得就不舒服,國家,尤其是大國之間也是這樣。大國之間小國多,這有利於緩衝大國矛盾。

日本的地緣政治條件四面掣肘,極其脆弱。在北方,俄國人踩著「北方四島」後尾。南方還有美國在沖繩島牽著日本的韁繩。美國人既然對日本那麼好,為什麼不支持日本把北方四島收回來?美國人從來沒這樣說,更沒這樣做,相反在這個問題上,倒是中國曾在60、70年代支持過日本。可見美國人對日本是不放心的。日本一直盯著中國台灣地區,中間有美國的阻擋,美國不會把台灣給日本;當年正是因為日本在甲午戰爭後拿走了台灣,才有後來日本法西斯的崛起和珍珠港事件。日本巴掌大的地,夾在中、美、俄之間,東南亞國家還不買它的賬,因此,它沒有任何地緣政治空間,更談不上安全外延空間。所以它無法成為大國,除非我們有些先生們用「新思維」讓出一些中國利益,以更「博大的胸懷」和更「高的戰略視野」來給日本崛起創造條件,那樣日本就有可能真的從經濟大國走向政治和軍事大國。

日本人明白,沒有外延安全空間,日本是不可能崛起的。20世紀40年代,日本搞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在近衛內閣時,日本已經將中國東北、華北、華中和華南地區拿下了,處於最有利狀態。如果日本按近衛內閣的政策,組成汪精衛傀儡政權後,就不要向南觸動英美利益,更不要打珍珠港,那今天的中國就很難說是什麼樣的。歷史真的是此一時彼一時,多做一點兒和少做一點都會前功盡棄。現在李登輝希望與日本一起肢解中國,他只想要當時汪精衛的地盤。如果李登輝的企圖變成了現實,那麼,未來的西太平洋地區就是以日本和台灣為鐵盟,以日台為軸心並以美國為依託的反制大陸的政治格局。屆時我們就會體會到,目前有人提出的「對日新思維」與用體溫暖蛇的農夫思維並無兩樣。

以史為鑒,可知得失。看看當時日本是怎麼起來的,就會知道它未來的可能走勢。18至19世紀初,中國為世界大國,日本根本沒有向中國挑戰的念頭。19世紀40和50年代,中國在兩次鴉片戰爭中被打敗。這令日本人吃驚。1854年美國武力強迫日本打開門戶,此後日本相繼與美、英、荷、俄、法等國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但日本人在民族危機時沒有膽怯,而是積極進取,銳意改革:1866年開始明治維新,制定了一系列發展國家資本主義的政策,軍事上海軍效法英國,陸軍效法德國,結果只用了20多年的時間,就扭轉了困局。1895年甲午海戰日本打敗中國,1905年又打敗了俄國。中國和俄國力量退出東北亞後,日本在亞洲迅速崛起,其外延安全空間迅速擴大。1910年日本強迫朝鮮簽訂《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朝鮮。1927年日本召開「東方會議」,決定侵略中國。此後日本國內政策迅速軍國主義化,並從30年代始日本以扶持傀儡政權的方式逐步侵佔中國東北、華北和華中地區。1941年10月東條英機組閣,突破近衛政府的有限擴張政策,進一步將戰爭引向東南亞英美勢力範圍並突襲珍珠港。這導致美國參戰並同中國結盟。自此日本開始衰落,1945年戰敗後,日本從哪來又回到哪去:其地緣政治利益回到一百年前即明治維新前的狀態。

有觀點說貿易帶來和平,可據美國學者孔華潤(Warrn I. Cohen)提供的數據表明,1940年美國對中國及日本的出口分別佔美國出口總額的1.9% 和5.6%。42但是隨著日美貿易的增加,雙方政治矛盾也在上升,政治矛盾如無法調和,到最後只能用軍事力量來解決。40年代初,日本打過了北緯30度,闖入東南亞英美利益範圍。同期中美之間沒有什麼貿易量,相反中美後來倒結成了盟友關係。美國還將中國拉到開羅會議上,蔣介石先生一下子成了政治明星。那個時候,美國人對中國的要求就是拖住日本。中美聯合解決了日本問題,雅爾塔體系在遠東地區就是把日本推回到明治時期的起點。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日本在近衛政府時期就將戰爭停止在北緯30度以北地區,不要進入英美利益區,那美國就有可能不在軍事上介入遠東問題,如果是那樣的話,中國抗日戰爭的後果很難說是怎樣的。

接下來是蘇聯人。上世紀70、80年代,蘇聯的咄咄攻勢把美國在世界範圍逼得節節後退,美國經濟也一路下滑。1960年美國在世界生產總值中所佔的百分比為25.9%,到1970年下降為23%,1980年繼續下降到21.5%。而與此同時,日本、中國等在世界生產總值中所佔的百分比則快速上升,1960年至1980年間,日本在世界生產總值中所佔的百分比從4.5%增長到9%;中國從3.1%增長為4.5% 。43幸虧尼克松及時調整美國外交政策,與中國結盟,結果才有效地遏制了蘇聯在亞太地區的擴張和美國的衰退。可以斷定,在未來的世界上,美國人仍不能單獨解決亞太問題。最近美國又開始找中國,因為它在亞洲又陷進去了,伊拉克成了第二個越南:在伊拉克,美軍每天都有死亡,且規模愈來愈大。小布希臉色不好看,拉姆斯菲爾德精神也低落了許多。

今天中美之間的矛盾類似19世紀美國與英國的矛盾。從表面上來說是地緣政治矛盾,這是直接的。如果從更深的角度來說,是對世界資源的配額的矛盾。中國經過20多年的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中國國內支撐經濟的資源已近枯竭。中國已不能再在國內大規模「採掘」下去,不然,西北的黃沙就不僅是飄到北京,明天還會飄到杭州和廣州。大自然報復是很厲害的,我們看一下衛星地貌圖,在中國許多地方是黃色而非綠色的。所以,中國現在要參與世界資源的分配,沒有資源,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沒有物質支撐。昨天的美國人在反霸中成功地參與並與霸權國家分享了國際資源利益,那麼對今天的中國人來說,也不會有別的更好的出路。

但長遠看來,中美戰略上應是朋友。只是中國要知道和美國打交道的前提,即在它打你的時候,如不還手,你也至少要讓它手疼。中國在亞太地區有重要的安全利益,對台灣的主權是事關中國生死存亡的國家利益。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大國不能妥協的方面。現在的問題是美國正在如法炮製兩百年前英國限制美國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排擠中國的海上利益,台灣問題是中國安全利益的底線,但這卻不是美國要求中國讓步的底線。面對這樣的苛求,想必即使美國人也不會接受,也會起而抵制。

(二)台灣問題牽動亞太戰略格局

對亞太大國而言,台灣問題牽扯到地區格局問題,其中,釣魚島是格局變動的關鍵。釣魚島問題的要害不完全在於它「自古」就是誰的領土,而在於在地緣政治上它是可能出現的台日鐵盟關係的「七寸」所在。而實現中國在釣魚島的主權,則是打斷台日鐵盟聯繫的關鍵。如果「台獨」得逞,台灣與日本必成鐵盟。這就是為什麼李登輝否認中國在釣魚島的主權地位的深層原因。44李登輝明白,徹底與「台獨」分子志同道合的並不是美國,而是日本右翼分子。歷史上日本一直需要台灣,而台獨分子在未來更需要由右翼組閣的日本。李登輝們知道,一旦台灣回歸中國大陸,不管再有多少「新思維」,日本右翼也起不來,「台獨」也只有死路一條。所以釣魚島問題不完全是一個學術的問題,而是一個地緣政治問題,是亞太地區地緣政治格局問題。

日本問題本質上是遠東雅爾塔體系問題,因此,它本質上是中、美、俄三國與日本關係問題。而台灣問題本質上是中國內戰遺留問題,但自從20世紀50年代初朝鮮戰爭開始及美國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台灣問題又被迫捲入雅爾塔體系的冷戰格局之中。蘇聯解體帶給世界的重大變化,是雅爾塔體系在歐洲隨華約解散和科索沃戰爭及北約東擴而瓦解,但在遠東地區卻大體完整保留。但是,如果說是科索沃阿族人的「獨立運動」造成了雅爾塔體系在歐洲的終結,那麼,在遠東顛覆雅爾塔體系的導火索可能就是今天以李登輝為「教主」的「台獨」活動。從這個視角看,本來不屬於但後來又被強迫捲入雅爾塔體系的台灣問題將牽動遠東大國格局。這就是目前美國、俄國一致反對台灣「獨立」的重要原因。

在台灣統一的日程表上,台灣陳水扁當局正在與中央政府展開時間博弈。中國中央政府希望有較久的時間來等待台灣多數民眾認識到「台獨」的危險性,並與中央政府一起遏制「台獨」勢頭,最終達到海峽兩岸和平統一的目標。而台灣當局,從李登輝起就加緊策劃「台獨」的步驟。2003年11月11日陳水扁表示,希望在2006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時舉行公民投票,決定新「憲法」的內容。就在台灣陳水扁提出「公投制憲」的時間表前不久,日本首相小泉則(11月4日)再次表示要修改戰後和平憲法第九條,使自衛隊成為「名副其實的軍隊」。現行日本憲法明文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拒絕「以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2003年12月12日,即66年前日軍侵佔南京的前一天,日本交流協會駐台北事務所舉辦了天皇生日招待會,不顧中國反對,邀請台灣當局「外交部長」、「總統府秘書長」等出席。這幾個前後緊跟的重要信息透露出未來幾年日台互動將浮上東海水面並會緊鑼密鼓地拉動亞太地緣政治變局。日本因素將日益明顯介入而不只是用所謂「周邊有事」 45含混地影射「台灣問題」 ,是一個值得中國密切關注的新變化。

(三)台灣問題關乎中國現代化全局

研究地緣政治要抓主要矛盾,中國的亞太地緣政治的核心是台灣問題,台灣問題不僅是中國主權的問題,還是中國海權及現代化全局的問題。

台灣是中國尚未統一的地區,同時也是中國出入太平洋,實現其海權利益的東海前沿基地。統一台灣,中國就徹底突破了自冷戰以來美國在西太平洋構建的意在封鎖中國的環島鎖鏈,其意義遠比美國獲得夏威夷的意義巨大。統一台灣,中國北可遏制日本軍事對中國東北再次覬覦的可能;南可與海南省一道對中國南沙主權諸島嶼形成巨大的鉗型保護,並由此對通過馬六甲海峽的中國海運安全產生有效的保障;西可擴展中國東南安全空間,對中國東南沿海黃金經濟帶形成前鋒拱衛。

另外,中國的統一進程還與中國的海權實現進程相一致,這決定了統一台灣是中國發展不可繞行的門坎。台灣不回,南沙則不保。如果說南中國海地緣政治的關鍵是馬六甲海峽,那麼,對中國而言,中國主權範圍內的南沙諸島則是中國實現南中國海海權利益的關鍵。作為一個大國,中國在南中國海區必然要有自己的海上基地。如果釣魚島和台灣回歸祖國,則中國在東北亞和東南亞的安全利益就有保障。與甲午海戰時不同,日本航空母艦在衛星制導時代對於東海作戰沒有多大意義。歷史上日本在東北亞崛起的前提是俄國和中國的衰落,在太平洋地區崛起的前提是中美俄的衰落。蘇聯在上世紀90年代解體,但是俄國又頂住了;中國今後只要不垮下去,一看地圖就知道在可預見的將來,日本不可能成為大國:它北部有俄國踩尾,南部有美國牽韁,中間還有亞洲國家不斷的敲打日本右翼們的脊梁骨。問題是,現在倒是我們自己有人要搞對日「新思維」,要幫日本再次崛起。

應當將台灣問題看作是中國現代化問題的有機組成部分。與20世紀50年代不盡相同,台灣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主權問題,它更是影響中國實現其發展權的問題。19世紀60年代,德國當時分成幾百個城邦,嚴重影響德國經濟發展。俾斯麥用鐵血政策七八年就將德國統一,而中國卻在這一問題上談了半個世紀。主權問題哪能是談出來的?台灣問題對中國而言,也是海軍問題。大規模地發展中國海軍是解決「台獨」的關鍵。應將李登輝及其死硬「台獨」骨幹拉到中國海軍邊防所,而不是什麼「國際場合」來談。台灣只有被抱在中國海軍的懷裡,才會有台海的「和平統一」。在這方面,毛澤東同志當年解放北京的「北平方式」大有可借鑒的地方。台灣好似當年的北平,其經濟成就也好似故宮珍寶,不要破壞,一定要安好無損地成為中國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此,非大規模地發展中國海軍則不可能。

台灣問題之所以不能迴避,還在於它牽動著中國現代化全局。台灣是我國東南經濟黃金地帶的前鋒保護屏障,失去台灣,海上威脅就會直逼中國產值,尤其是高技術產值增長的黃金地帶,這是任何一個大國都不會容忍的。當年毛澤東打朝鮮戰爭,部分原因就是東北有決定新中國命運的重工業和能源基地。國家安全一定要有外圍地區,何況台灣是在我們主權範圍內的地區。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未來的東北亞政策不可避免地要與中央政府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掛勾。有人說,如果沒有朝鮮,我們的邊境貿易會增長多少,但他們也沒想,正是有了朝鮮我們在東北減少了多少駐軍,朝鮮戰爭迄今,近半個世紀中朝邊界無戰事。地緣政治就得考慮安全外圍。

我們說台灣問題牽動中國現代化的全局,還因為「台獨」一旦得逞,且不說南沙地區難免有連動效應,而且還會反向拉動中國東南沿海的離心傾向。如無國家約束,富人總不願跟窮人在一起。原始社會就是由於部落間的生產力增長而導致部落內部經濟收入差異拉大而解體的。如果我們經濟發展反導致中國分裂,那就不是我們發展經濟的目的了。

(四)在主權統一上,俾斯麥、林肯是我們的老師

20世紀20年代末,毛澤東說在槍杆子問題上,我們要學蔣介石先生;今天在統一台灣問題上我們要學19世紀德國俾斯麥和美國的林肯先生。台灣是中國主權利益所在,必須有不惜代價的「鐵血」決心。統一台灣是中國向世界的宣誓,也是中國信譽的承諾。但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宣誓和承諾還不僅在於統一台灣本身,而在於統一台灣後,中國還要走俾斯麥儘可能與大國交好而不衝突,有實力而不炫耀實力,敢用武力而不濫用武力的道路。未來中國要大力加強國防力量,但要極謹慎地使用它。

在統一台灣問題上,我們還要學美國的林肯不懼霸權、敢於鬥爭與善於鬥爭的精神。美國獨立戰爭後,英國仍不甘心,1812年入侵美國,1814年曾一度打入華盛頓,試圖再次肢解美國,結果被美國人擊敗並被迫退回歐洲;美國南北戰爭期間,英國支持美國南方分裂國家,結果在林肯堅定的國家意志前再次失敗。美國自此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國家主權和統一的民族市場,才有了後來美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基礎。到19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已成為世界工業強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國內因經濟發展造成貧富差距擴大並由此產生社會動蕩,這要求美國必須關注海外市場。為此美國必須打破英國等海上霸權國的海上封鎖。美國人說干就干,1898年一氣拿下了夏威夷、古巴、菲律賓。自此美國的海權邊界擴張到遠東地區。46

「多少事,從來急」,美國人一年內就打破了英國的霸權封鎖,實現了一個工業大國必需的世界地緣政治利益。反視中國,我們統一台灣的口號喊了50多年,台灣卻離我們越來越遠。所以在國家統一問題上要有俾斯麥的決心和林肯統一國家行動中的反霸勇氣。有人說,我們得先把國內的事情搞好。但問題是現在中國的問題已與世界問題連為一體,中國的利益已正在日益深刻地融入世界。大家查一下歷史,19世紀80年代的時候,美國人的社會問題比今天中國多得多,厲害得多。到了20世紀初,美國打破「西方」海上封鎖,大量海外利潤迴流到美國後,美國反倒走入福利國家行列,國內開始有了注重保護消費者、提高教育投資等政策。為什麼?有錢了。錢從哪來,從海外高額利潤迴流中來。我們再查一查新中國建國初的歷史,1949年10月建國,那時的國內百廢待興,按現在一些人的道理來說,更應該「把國內的事搞好」 ,「先把經濟搞上去」 ,但毛澤東恰在1950年初決定出兵西藏,年底決定出兵朝鮮,由此為新生的共和國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國基。

中國現在有些人忘記了陳雲同志「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遺訓,不看資源供給允許的限度,一味埋頭於經濟發展。這樣的話中國就真麻煩。中國提出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的奮鬥目標,但背負著這個目標的卻是傳統和正在解體的小農業,是近十億收入日下的中國農民群體和日益匱乏的資源環境。民族的而非附屬於國際資本的現代化農業和豐富的資源供給是現代化國家工業的基礎。美國的農業已工業化和市場化了,美國又有來自世界的資源供給,所以它巨大的生產發展就是可持續的。中國農業不僅沒有經歷工業化和市場化改造,而且目前正面臨失去其民族性的同時又陷入拉美化困境的危險,這會極大制約中國工業可持續性發展。農業破產將造成大量農民蜂擁進城,其數量對容納外來人口能力極為有限的中國城市而言,將是災難性的。今天中國正在經歷美國一百多年前同樣的歷史進程,如果中國要實現其崛起的目標,大概也只有學習早期美國:在反霸中統一國家主權,在反霸中強化統一的民族市場,並在反霸中不惜用槍杆子捍衛主權國家本應具有的平等分享世界資源的權利。

五、大西洋地緣政治格局與歐亞互動的世界意義

(一)大西洋兩岸地緣政治互動與英國的衰落

接下來我們來看大西洋。由於大西洋與中國的現實地緣利益太遙遠,這裡我們且不多作大西洋的地理要道及歐洲大陸內部各大國的地緣政治分析,而只板塊式地討論大西洋兩岸及歐亞大陸之間的地緣政治關係。

所謂大西洋兩岸的地緣政治關係,在近現代史中,對歐洲大陸而言,是與英國和後來的美國的關係;對英國而言,則是與大西洋兩岸國家的關係,而組構這些關係的原則,則是大陸的地緣均勢原則。

英國對歐洲的傳統政策是大陸均勢。其要義是確保大陸國家力量平衡,在這種平衡中使之相互制衡,從而造成誰也不能單獨挑戰英國霸權地位的地緣政治格局。16世紀初,英國首席大臣 T.沃爾西支持西班牙同法國作戰,但當西班牙取得支配歐洲的優勢時,轉而傾向法國。1896年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在倫敦市長宴會致詞時提出:英國應該不參加固定的同盟與集團,保持行動自由,便於操縱「歐洲均勢」。均勢外交在歐洲政治中有很廣泛的影響。黎塞留(1585—1642)、拿破崙(1769—1821)、梅特涅(1773—1859)和俾斯麥(1815—1898)均是推行均勢外交的大師。梅特涅是以強大的中歐為支柱,聯合英國,團結普魯士,對沙俄若即若離,其目標是建立奧地利在中歐的霸權。為孤立法國,防止兩線作戰,俾斯麥的均勢結構是鞏固德、俄、奧三皇同盟。但由於英國所處相對超脫的地理位置,均勢外交理論和實踐相對圓熟。美國崛起後,美國政治家全面繼承並在全球範圍內推行源於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在歐洲使西歐與俄國相互制衡,在西歐則是德法制衡等;在亞洲是中、俄、印、日等國相互制衡。

在地緣均勢戰略的運用方面,值得提及的是拿破崙。如果說,黎塞留、梅特涅、俾斯麥等利用均勢手段創造的只是有利於本國的地緣政治格局的話,那麼,拿破崙則利用其均勢手段創造了一個多極化的地緣政治格局和多極化時代。

拿破崙時期,法國的主要對手是英國,而獲得獨立後的美國,則始終是平衡英法關係的砝碼。拿破崙不僅從軍事和經濟上考慮打敗和封鎖英國,而且他還通過人為製造新的地緣政治格局來最終削蝕英國。

1789年法國爆發革命,1793年,英國組成第一次反法聯盟。1799年,拿破崙通過「霧月政變」成為法國最高執政。1802年3月英國被迫與法國簽訂《亞眠和約》表示與法國和解。為了確保法國在歐洲大陸的政治優勢和軍事優勢,拿破崙並未因暫時休戰而放棄打擊英國的計劃。英法關係再度惡化。1803年5月英法斷交,轉入軍事對抗。1804年英俄奧就締結反法聯盟達成原則協議。

就在英法關係大起大落之際,拿破崙對美政策也迅速變化。當時法國在北美洲密西西比河與落基山之間擁有面積82.8萬平方英里的路易斯安那。美國13州全部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地區,總面積為32萬多平方英里。1801年3月,托馬斯·傑斐遜就任美國總統(1801—1809),上任伊始就與法國談判,渴望購得路易斯安那。此時,法英關係轉向緩和,拿破崙不僅不想讓出路易斯安那,而且還要從西班牙手中奪得佛羅里達。然而,就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法英關係急劇惡化,開戰在即。如何最終在世界範圍摧毀英國的霸權地位,成了拿破崙的首要考慮。1803年1月11日,傑斐遜派門羅作為特使前往法國商談。拿破崙態度急轉,同意將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1804年,法美簽訂《路易斯安那條約》,美國以每英畝3美分的價格買下整個路易斯安那。美國領土一夜間擴大近兩倍。47主動出讓路易斯安那等於在英國的西面再造一個大國,而英國的世界霸權只有在東西兩個大國的夾擊下才能垮台。法國要最終打敗其長期對手英國,除了經濟軍事手段外,還要在地緣政治上在英國的西面扶植一個像法國這樣並與法國有同樣版圖的對手。如果美國起來了,美國和法國在大西洋兩岸同時牽制英國,英國即使不垮,法國也會因美國的牽制而減輕來自英國的壓力。反之,如果美國垮下去,或分裂的話,英國就是法國永遠的痛,英法矛盾就是世紀性的無解矛盾。為此,拿破崙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用英國力量制衡原理,也為英國製造了美國這樣一個永遠的對手。目前尚未見到直接資料證明這是拿破崙當時的考慮,但這確是拿破崙迅速決定將路易斯安那賣給美國後所造成的事實。美國獨立戰爭後,英國一直不希望美國繼續擴大版圖。而在1803年3月法英矛盾在歸還英佔馬爾他島問題上激化後的一個月,拿破崙就把路易斯安納州賣給美國。這顯然是針對英國的行動,但這給美國製造了一個很大的機會,路易斯安那加上美國原來的13個州,美國竟兵不血刃地將領土擴大了近兩倍。不僅如此,拿破崙進一步挑拔美英關係,導致第二次英美戰爭於1812年6月爆發。此前一個月美國宣布將佛羅里達併入密西西比地區。

拿破崙讓與路易斯安那及由此造成的美國領土在不到十年的時間神奇般地成倍擴大的後果,引起英國的巨大恐懼。1814年,美英戰爭形勢對英國有利,拿破崙在歐洲也是敗局已定。8月英國佔領華盛頓燒毀白宮國會大廈。8日,英國向美國議和代表提出「沿美國邊界成立一個中立的印第安緩衝國」48的要求——這與今天美國支持達賴分裂中國西藏的作法何其相似。只是由於歐洲維也納會議談判不順和法國國內的混亂,才使英國放棄這一要求並與美國於12月24日簽訂《根特和約》。但英並未最終放棄分裂美國的意圖。1860年11月林肯當選美國總統,南方南卡羅來納州於12月宣布退出聯邦,接著又有六個州步其後塵。1861年2月成立南部各州同盟,公開打出分裂旗幟。由此爆發美國南北戰爭。5月13日,英國宣布對美國內戰奉行中立政策,承認南方同盟為交戰國,這是承認南方同盟為獨立國家的重要步驟。同時英國秘密向南方提供金錢、武器和其他物資援助,英國還將海軍開入美國海域,向聯邦政府施加壓力——這些都與今天美國在中國台海之間扮演的角色如出一轍。只是由於後來的戰場優勢迅速倒向北方,「英國承認南方和干涉美國內戰的計劃徹底告吹。」49從此一個強大國家——美利堅合眾國,在大西洋西岸迅速崛起。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促成一個強大的美國可以此牽制英國,這在當時歐洲大國中有著較多的共識。

與拿破崙一樣,沙皇俄國也曾對美洲有著強列的擴張野心。早在1799年就成立「俄美公司」殖民機構。計劃將俄國控制範圍從俄屬阿拉斯加擴張到加利福尼亞。1821年9月,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頒布《白令海航行敕令》,宣布俄屬阿拉斯加的南部邊界在北緯51度,規定在北緯51度以北的沿岸100海里以內的地區禁止一切外國船隻航行。俄美關係曾為此一度緊張。1853年到1856年,俄國在克里米亞戰爭受到英法聯軍的打擊,俄英關係嚴重惡化。這促使俄國「希望強大、統一的美國成為抗衡英國的力量」。50美國南北戰爭期間,俄國採取與英國完全對立的支持北方統一國家的立場,並於1863年9月派兩支艦隊分別駛入美國東西海岸的重要港口紐約和舊金山,成功阻止南方同盟艦隊對舊金山海上攻擊的計劃。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之初,俄國的東西伯利亞總督正式向沙皇尼古拉一世提議將阿拉斯加賣給美國。南北戰爭一結束,俄美就此商談加速,最終於1867年3月30日雙方正式簽訂了購買阿拉斯加的條約。由此美國成為一個擁有位於北緯35—70度之間龐大版圖的大國。具有諷刺意味的是,20世紀後半葉,當美國成為唯一可以主導世界事務的超級大國時,當年陰險狡詐的英國人卻成了美國鐵杆朋友,而在美國南北戰爭中堅定支持美國聯邦政府並「受到了幾乎是歇斯底里般熱情歡迎和招待」51的俄國人,這時卻成了美國人的死敵。當然這是後話,這裡要表明的是,自拿破崙將路易斯安那出售給美國後,美國就註定成了英國世界霸權的剋星,以至最終取代了英國世界霸主的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拿破崙不僅是地緣政治大師,同時也是多極化運動最初的締造者。

(二)歐亞板塊地緣政治互動及其世界意義

今天美國人也在學習當年英國對付他們的方式來對付中國,也用老英國的大陸均勢手段來對付亞洲大陸。美國既不希望中國真正崛起,當然也不希望中國徹底垮下。因為這樣就會打破亞洲大陸均勢格局。

但是我們更應注意到,今天的歐洲也從美國的單邊外交中感受到了當年英國對歐洲的壓力。「9·11」以來美國在一系列問題上對歐洲施加壓力並受到歐洲人的抵制。在《京都議定書》、TMD,特別在美國退出《反導條約》等問題上,布希根本不體諒歐洲人的感受,歐洲人明顯感到壓迫。52在這次伊拉克戰爭及其戰後重建問題上,歐美矛盾表現明顯。這將迫使歐洲人再次重複他們當年反抗英國壓迫的方法:在美國西部地區再造一個牽制美國的力量。這個力量目前看就是中國。看來現在歐洲人也是自覺或不自覺地選擇了這條道路。除了歐盟一體化進程加快之外,歐盟日益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係。1995年、1998年和2001年,歐盟分別發表《中歐關係長期政策》、《與中國建立全面夥伴關係》和《歐盟對中國的戰略:1998年聲明的執行情況與今後使歐盟政策更為有效的措施》等一系列對華戰略文件報告,這些都是歐盟對華政策自1989年以來轉變的重要標誌。2003年9月10日,歐盟委員會通過歐洲未來三年對華關係題為《走向成熟的夥伴關係-歐中關係的共同利益和挑戰》的戰略文件,該文件,闡述了未來三年內歐盟對華政策和行動的指導方針與短期戰略發展框架。文件中包括了加強對華關係的六個主要方面:歐盟與中國共同承擔的責任;支持中國社會的全面改革;促進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加強實施歐盟與中國之間的互利合作計劃;提升歐盟在中國的形象和改善雙邊對話機制,在提高對話水平的同時注重對話質量。53作為回應,10月13日,中國政府發表《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表明中國「致力於構築中歐長期穩定的全面夥伴關係」的願望。10月14日,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表示,中國政府發表的《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是對進一步加強歐中對話與合作的「重要貢獻」,歐盟將深入細緻地研究中?/p>


推薦閱讀:

國家安全普法教育宣傳片——《國家安全法》
請警惕挑撥民族關係者!

TAG:中國 | 安全 | 國家 | 政治 | 世界 | 地緣政治 | 國家安全 | 地緣 | 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