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一章 地理坐標與天球坐標

發信人:yaclear(清一),信區:Astronomy標題:地球概論:第一章地理坐標與天球坐標(轉載)發信站:水木社區(TueJul1716:22:402007),站內【以下文字轉載自Geography討論區】發信人:yaclear(清一),信區:Geography標題:地球概論:地理坐標與天球坐標發信站:水木社區(TueJul1716:22:362007),站內  第一章地理坐標與天球坐標  第一節地理坐標  101經線和緯線  §101—1地球上的經線和緯線  大地是一個球體,稱為地球。作為太陽系九大行星成員之一,地球環繞中心天體太陽運動,同時繞軸自轉。地球的自轉軸叫地軸。地軸通過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兩個端點,是地球的兩極,分別叫北極和南極。  為了地理定位的需要,人們設置地理坐標系。我們知道,二直線相交於一點,點的位置可以用縱橫兩線相交來確定。舉例來說,人們憑入場券上的幾排幾座,就能在劇場里找到自己的座位。根據這個道理,人們在地球上劃分許多縱橫交叉的線——經線和緯線。  按中文意思,緯線意即橫線,經線則是豎線。平面上的直線,到了球面上就成了弧線。所以,緯線和經線都是地球上大大小小的圓。在幾何上,任何圓都代表一定的平面,因此,球面上的圓,都可以看作一定的平面同球面的截割線。緯線與經線的差異,在於各自平面同地軸的關係:前者垂直於地軸,後者則通過地軸。緯線平面垂直於地軸,經線平面都通過地軸。  一切垂直於地軸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圓,都是緯線。所有緯線互相平行,大小不等。其中,垂直於地軸,且通過地心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圓,是緯線中的唯一大圓,名叫赤道。赤道分地球為南北兩半球,是地理坐標系的橫軸。  一切通過地軸(也必通過地心)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圓,都是經圈。所有經圈都是大圓,因而有同樣的大小。它們都在南北兩極相交,並被等分為二個半圓,這樣的半圓叫經線。其中,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條經線,被公認為本初子午線,即0°經線。它是地理坐標系的縱軸。  經線和緯線處處相交。每一條經線通過所有的緯線;每一條緯線也通過所有的經線,而且相互垂直。地球上每一地點,都可以看成特定的經線和緯線的交點,從而確定它們的地理位置。  §101—2地球上的方向和距離  地球上的方向,通常是指地平方向。地平圈上的東南西北四正點,代表地平方向的東南西北四正向。我國古代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戌亥)表示地平方向,其中的子午和卯酉,分別就是南北和東西向。  在地球上,經線就是南北線(故經線也叫子午線)。所有經線都相交於南北兩極,向北就是向北極,向南就是向南極。南北兩極是世界的二個頂端,它們分別是南北方向的終點,同時又是二者的起點。北極是向南的起點,那裡的四面八方都朝南,沒有別的方向;南極則是向北的起點,與北極情形相反。因此,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有其起始和終極。  東西線垂直於南北線,因而緯線(垂直於經線)的方向,就是東西方向。緯線都是整圓,沒有起點和終點,因而東西方向是無限方向。一地如位於另一地的東方,它也必定位於該地的西方。當年哥倫布和麥哲倫等人都是向西航行,可他們的目的地卻是東方!因為兩地互為東西,所以,西行可以東達。但是,實際上人們總是採取二地之間的最短距離,即取圓的劣弧來定東西。任何地點不是位於另一地點的東方,就是位於它的西方,不能兩者兼而有之。這樣,兩地之間,理論上是亦東亦西,實際上則是非東即西。  我國中原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北,太陽上中天為南中,因此,我國古時把正南方定義為正午太陽所在的方向,而把日出和日沒方向視為東西方向。由此看來,地球上的方向,是同它的自轉相聯繫的。人們常說,地球向東自轉;事實上,正是把地球自轉的方向定為向東。旋轉方向通常是按時針的方向來表述的。然而,在這樣做的時候,觀測者必須明確,他是立足在哪個半球來觀測地球自轉的。在北極上空看起來,地球是以逆時針方向自轉的;而在南極上空看起來,則是順時針方向自轉。這樣的方向叫做向東,與此相反的方向便是向西。  地球是一個球體。在球面上,兩點間的最短距離,是通過它們的大圓弧線。因此,求地面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首先是它的角距離,然後把角距離換算為線距離。在這種情形下,為度量地面上兩點之間的線距離,要求所採用的長度單位同角度單位之間,最好有一種簡單的換算關係。這樣的長度單位,在近代自然科學精確測定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之後,相繼出現了。  在遠洋航行中,航海鄉們常用球面三角法推算兩點間的角距離。為了由角距離換算為直線距離的方便,人們創造了一種新型的長度單位——海里(nmile)。是經線1分的弧長。這樣,地面上兩地間距離的弧分值,等於其長度的海里數。採用這樣的單位,經線的全長為60海里×180=10800海里;赤道周長為60海里×360=21600海里。  公里(Km)本來也是這樣的長度單位。按照法國人原來的設想,地球全周分400°,每度分成100′,每分的弧長就是1Km(=0.621nmile)。因此,地球的周長,論角度是400°或40000′,論線距離是40O00Km。每度摺合100Km,1Km摺合1′,是周長的1/40000。這個辦法也是十分完美的。後來,分全周為400°的制度沒能流傳下來,作為長度單位的公里,卻在全世界通行。這才形成經線1°為=111.1Km的情況。這是一個有用且容易記住的數字。  我國的華里也屬於同樣的情形。1華里是指經線1°之長的1/200,即地球周長的1/80000。  總之,所有這些單位的定義,都把長度單位與角度單位直接聯繫起來,因為地球是一個球體,地面上兩點間的距離首先是角距離。  102經度和緯度  地球上有眾多的經線和緯線,需要給每一條經線和緯線命名,以示互相區別。最簡單的命名方式是編號。事實上,只有極少數的經線和緯線具有專名。除本初子午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外,其餘所有的經線和緯線,都是採用編號的方式命名;而這種「編號」是按一個特定的角度大小為序,故稱經度和緯度。按通俗意義說,本初子午線(0°經線)就是頭號經線(它的西名primemeridiam也含有這個意思);北緯30°線,就是赤道以北第30號那條緯線……余類推。  §102—1經度和緯度  在立體幾何上,緯度是一種線面角,即直線同平面的交角。其中的面指赤道面,線指本地的法線。本地法線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緯度。緯度在本地經線上度量,赤道面是起始面,所在地是終止點。由於赤道把地球分成南北兩半球,緯度向南北兩個方向度量:赤道以北叫北緯(以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叫南緯(以字母S表示)。南、北緯各從0°—90°。人們通常以南、北緯30°和60°為界,把緯度分成低緯、中緯和高緯三段。但這種劃分是相對的,沒有嚴格的地理意義。綜合上述緯度的南北方向和角度大小的兩個方面,我們可以說,一地的緯度,就是這個地點相對於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離,體現這一量度的是從赤道到所在地的一段經線。  緯度是線面角,即本地法線同赤道平面的交角;經度是兩面角,即本地子午面與本初子午面的夾角。  值得指出的是,如果把地球當作一個正球體,那麼,本地法線同時又是該地的地球半徑,緯度既是地面上經線的弧段,又是地球的球心角。實際上,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的扁球體,地面法線與地球半徑並不重合。地理上所強調的是地面法線和經線弧的度數,而不是地球半徑和它的球心角(詳見§602—3)。  經度是一種兩面角:一個是本地子午線平面,另一個是本初子午線平面。兩個平面的夾角,即為本地經度。經度通常在赤道上度量(也可以在所在地的緯線上度量),起始面是本初子午面,終止面是本地子午面。在赤道上度量經度是更為方便的,因為赤道是緯線中的唯一大圓,它使經度的度量不但有全球共同的起始面,而且有全球共同的起始點。這個點就是赤道與本初子午線的交點,即地理坐標系的原點。經度自原點起向東西兩個方向度量:本初子午線以東叫東經(以字母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叫西經(以字母W表示),東西經各從0°—180°。綜合上述經度的東西方向和角度的大小,我們可以說,一地的經度,就是這個地點所在的子午面,相對於本初子午面的東西方向和角距離,體現這一量度的是這兩個平面在赤道上截取的一段弧。  經線都是大圓,所以,緯度的間隔大體上相同,每1°約為1llKm。同一經度的兩地,根據它們的緯度差,就能估算它們之間的距離。緯線除赤道外,其餘都是大小不等的小圓,因此,經度的間隔隨緯度增高而減小具體地說,它與緯度的餘弦成反比。例如,在南北緯60°,經度的間隔是赤道的一半(參見附錄表一)。  §102—2地理坐標  一地的緯度,表示該地相對於赤道的南北位置;一地的經度,則表示該地的子午面相對於本初子午面的東西位置。二者相結合,標誌一個地點在地面上的特定位置,被叫做這個地點的地理坐標。度量全球各地的地理坐標,需要一個統一的制度,叫做地理坐標系。按照這樣的制度,地面上同一個特定地點的地理坐標相聯繫的有三個大圓,它們就是赤道、本初子午線和本地子午線。赤道是緯度度量的自然起點所在,是地理坐標系的橫軸;本初子午線是經度度量的人為起始所在,是地理坐標系的縱軸;二者的交點即為坐標系的原點。它們是坐標系的框架,都是一成不變的。本地子午線則隨地點的不同,可以在本初子午線的東西兩側變動,而點在本地子午線上的具體位置,則隨地點的不同可以在赤道的南北兩側變動。通過這二種變動,同一坐標系可以用來表示地面上任何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  地理上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在讀取和書寫地理坐標時,總是緯度在先,經度在後;數字在先,符號在後。例如,北京的地理坐標是:40°N,116°E。它表示,北京的地理位置在北緯40°的那條緯線與東經116°的那條經線的交會處。  用地理坐標系的緯度和經度來表示特定地點的地理位置,是一種科學的方法。它不但表示一個地點的位置,而且還表示各個地點之間的方向和距離。在大海上航行的船隻和在天空中飛行的飛機,通過緯度和經度的測定,就可以確定它們在海上和空中的位置及航行的方向。  在墨卡托投影圖上的經線和緯線。經線互相平行,緯線的間隔由赤道向兩極增大,以致格陵蘭島比南美洲還大。如果把地面比作一座劇場,那麼,北京便坐落在赤道以北第40排(40°N)和本初子午線以東116座(116°E)  複習與思考  ●什麼是緯線和經線?什麼是緯度和經度?它們有何區別與聯繫?為什麼緯線是整圓,而經線是半圓?  ●為什麼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而東西方向是無限方向?怎樣理解地面上兩點間的東西方向既是理論上的「亦東亦西」,又是實際上的「非東即西」?  第二節天球坐標  103天球  §103—1天球和天穹  天空呈球形,這是有目共睹的。眾星列宿布滿天空,對於這些極其遙遠的天體,人眼無法分辨它們的相對遠近,似乎是等距的。它們同觀測者的關係,猶如球面上的點同球心的關係。既然天空看起來像個球面,人們就把廣漠的宇宙當作球體看待,並把天體在天空中的視位置,當作它們的真實位置。這對於那些無需考慮距離因素,如對時間、緯度的測定來說,帶來極大的方便。這樣一個假想的球體,叫做天球。天空的晝夜旋轉表明,天球不但存在於地平之上,而且還有一半隱入地平之下。人們所能直接觀測到的地平之上的半個球形的天空,又被叫做天穹。  天文上在定義天球時,規定了兩個條件:一,天球的球心是觀測者或地心;第二,天球的半徑是任意的。它包容一切,不論天體如何遙遠,總可以在天球上有它的投影。這樣,既承認天體事實上的距離懸殊;又可以利用天球上的視位置對於地球的等距性。概括地說,天球就是以地心為球心,以任意遠為半徑的一個假想的球體,天文學用作表示天體視運動的輔助工具。天球的半徑是任意的,所有天體,不論多遠,都可以在天球上有它們的投影  以上所說是地心天球。在說明地球或行星公轉的時候,人們也使用以太陽中心為球心的天球,叫日心天球。通常所說的天球,皆指地心天球。  §103—2天球的視運動  在地球上的觀測者看起來,整個天球像是在圍繞著我們旋轉。這種視運動是地球自轉的反映。地球繞地軸由西向東自轉。這種運動是人類感官無法直接感覺到的,人們所感覺到的,卻是地外的天空,包括全部日月星辰,概無例外地以相反的方向(向西)和相同的周期(1日)運動。這種視運動被叫做天球周日運動。  在北半球看起來,天球的周日繞轉中心是天北極。緊靠天北極有一顆較明亮的恆星,被稱為北極星。  天體周日運動行經的路線叫周日圈。天體愈近天極,其周日圈愈小;離極愈遠,周日圈愈大。這裡要先提請注意:天體的周日圈,就是它所在的那條赤緯圈。  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繞太陽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與其自轉方向相同,都是向東。這種運動同樣是不能被感覺到的。在地球上的觀測者看來,倒是像太陽在繞地球運動。當地球在其軌道上由E1公轉到E2,從地球上看來,太陽在天球上的投影便從S1移到S2。一年後,地球公轉一周回到E1,太陽則以相同的方向(向東)和周期(1年),在眾星間巡天一周。這叫太陽周年運動,其視行路線被叫做黃道。  天球周日運動,把攝像機鏡頭對準天北極,經長時間曝光攝成的照片。恆星都繞轉天北極。距極愈近,周日圈愈小。亮星畫出的弧線較粗,暗星的弧線較細,但所有弧段的孤度相等。北極星的周日圈最小(距極近)最粗(亮度大)  太陽周年運動的圖解是十分明顯的。但是,這種天象卻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在天象館裡能清楚地演示),因為太陽的眩目光輝掩蔽了星空背景。因此,古代天文學家從觀測夜半中星的變化,間接地推出太陽的周年運動。我們知道,中星大多位於「天南」,夜半太陽沉入「地北」。夜半中星不斷改變,證明太陽在恆星間不斷移動。例如,北半球的觀測者在每年春分(3月21日)夜半,看到獅子座中天。這時,從地球的另一側看來,太陽在天球上位於飛馬座方向。隨著地球軌道位置的改變,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和冬至(12月22日)的夜半中星,分別為天蠍座、飛馬座和獵戶座;這些日期的太陽,相應地位於獵戶座、獅子座和天蠍座方向。  這樣,夜半中星的變化,反映了太陽在天球上從一個星座到另一個星座的巡天運動。歷史上,人們就是根據太陽的周年運動,發現地球繞太陽公轉的。  如此看來,天空中的太陽同時參與兩種相反的運動:一種是由於地球自轉,隨同整個天球的運動,方向向西,日轉一周;另一種是由於地球公轉,表現為相對於恆星的運動,方向向東,每年巡天一周。這後一種運動使太陽周日運動的速度比恆星每日延緩約1°,周期延長約4分鐘。如果說,晝夜(太陽日)以24小時交替,那麼,星空便以23小時56分(恆星日)輪轉。於是,造成星空形象的季節變化。  §103—3天球上的圓和點  天球雖是假想的,但天空給予人們以球形的印象卻是逼真的。因此,同地球一樣,天球上也有相應的圓(圈)和點。這裡,首先要說明與建立天球坐標系相關的三個基本大圓,它們是地平圈、天赤道和黃道,以及各個大圓的極點和它們彼此間的交點和遠距點。  ——地平圈是通過地心,且垂直於當地鉛垂線的平面的無限擴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圓。它把天球分成可見和不可見兩部分。地平圈的兩極是天頂(Z)和天底(Z′)。  ——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無限擴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圓。天赤道分天球為南北兩半球。它的兩極叫天北極(P)和天南極(P′)。  ——黃道是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的無限擴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圓。它就是太陽周年運動的視行路線。黃道的兩極是黃北極(K)和黃南極(K′)。  上述三個基本大圓中,無赤道和黃道是唯一的,地平圈則因地而異;還應該注意,地平圈是天球的大圓,它屬於天球,而不屬於地球。  球面上任意二個大圓相交,必互相等分。它們有二個交點,彼此各有一對遠距點。交點與遠距點的間隔為90°。  ——天赤道與地平圈的兩個交點是東點(E)和西點(W)。它們的交角大小因緯度而不同(等於當地余緯)。地平圈對於天赤道的二個遠距點是南點(S)和北點(N)。上述的東點、南點、西點和北點,是地平圈上的四正點;在任何地方,它們分別是東方、南方、西方和北方的標誌。天赤道對於地平圈的兩個遠距點,一個在地平之上,可稱作上點(Q);另一個在地平之下,故稱為下點(Q′)。  左:地平圈與天赤道的交點(東點、西點)和遠距點(南點、北點和上點、下點)  右:黃道與無赤道的交點(二分點)和遠距點(二至點和無名點)。  ——黃道與天赤道成23°26′的交角(稱黃赤交角)。它們的兩個交點稱為二分點。對北半球來說,按太陽周年運動方向,黃道對於天赤道的升交點為春分點(),降交點為秋分點();黃道上的兩個遠距點稱為二至點,北至點為夏至點(),南至點為冬至點()。沿黃道作周年運動的太陽,分別於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和12月22日,依次經過春分點、夏至點、秋分點和冬至點,它們分別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和冬至日。天赤道對於黃道的兩個遠距點,尚無正式定名,暫稱為無名點。  §103—4天球上的方向和距離  天球上的方向也是以地球自轉為基礎的。簡單地說,它是地球上的方向的延伸。天軸和南北天極是地軸的延伸;天赤道則是地球赤道的擴大。在地球上,南北兩極是南北方向的標誌,向北就是向北極,向南就是向南極。天球上的南北方向也是有限方向。若某天體比另一天體更接近天北極,那麼,該天體就在它的北方,反之亦然。在地球上,赤道和緯線方向都表示東西。在天球上,天赤道和赤緯圈方向也表示東西方向。天球周日運動的方向,就是向西;與此相反的方向,則為向東。值得注意的是,若在天外俯視天北極,天球周日運動(向西)是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地球上仰視天北極,則天球周日運動(向西)呈逆時針方向旋轉。  地球上的距離,有角距離和線距離。但在天球上,只有角距離而沒有線距離,因為天球的大小是任意的。至於兩天體間的實際距離,例如,牛郎星和織女星相距16.4光年,那是指空間的直線距離,而不是天球上的距離。天球上的任何一點,都只代表一個空間方向;任何兩點間的弧長,實際上就是兩個方向間的夾角。例如,牛郎星和織女星的角距離約為35°,  左:如在天球外俯視天球和地球,那麼,天上和地上的東西方向一致,順鐘向為向西。  右:在地球上仰望天極,那麼,天上的東西方向同地上相反,逆鐘向為西。  牛郎和織女在地心天球上相距35°,它們的空間距離16.4光年,無法在天球上反映出來。  104天球坐標  §104—1球面坐標系概說  為了確定一個地點在地球上的位置,人們設置地理坐標系;同理,為了確定天體在天球上的位置,需要設置天球坐標系。地理坐標系和天球坐標系,都是球面坐標系。在天文學上,根據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天球坐標系。各種天球坐標系,有不同的特點。但是,它們都有球面坐標系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是:  ——球面坐標系都有一個基本大圓,稱為基圈。例如,在地理坐標系中,赤道就是它的基圈。  ——基圈上都有一個原點。原點的擇取是以通過它的輔圈為標誌的。輔圈就是通過基圈的兩極、因而垂直於基圈的所有大圓。在地理坐標系中,它們就是經線。通過原點的輔圈,叫做始圈。例如,地理坐標系中的始圈,就是本初子午線。  ——球面上任一點相對於基圈的方向和角距離,用緯度表示,是點的縱坐標。例如,地理坐標系的縱坐標叫地理緯度。  ——球面上任一點所在的輔圈平面相對於始圈平面的方向和角距離,用經度表示,是點的橫坐標。例如,地理坐標系的橫坐標叫地理經度。  根據上述特點,人們可以歸結球面坐標系的一般模式:對於特定的點來說,這個模式實際上是一個球面三角形。構成這個三角形的三條邊,分別屬於三個大圓,即基圈、始圈和終圈(點所在的輔圈)。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是基圈的極點、原點和介點(終圈與基圈的交點)。三邊中的基圈和始圈,分別是坐標系的橫軸和縱軸,是固定的框架。終圈則是可變動的,體現這種變動的是點的經度;點在終圈上的位置也是可變動的,體現這一變動的是點的緯度。通過這兩種變動,球面上任何一點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定的經度和緯度的結合來確定。前者是點的橫坐標,後者是點的縱坐標。  在天文學上,常用的天球坐標系分兩大類:右旋坐標系和左旋坐標系。前者與天球周日運動(地球自轉)相聯繫,因天球周日運動方向向西(右旋),因此,經度向西度量,有地平坐標系和第一赤道坐標系。後者與太陽周年運動(地球公轉)相聯繫,因太陽周年運動方向向東(左旋),因此,經度向東度量,有第二赤道坐標系和黃道坐標系。  它是一個由基圈、始圈和終圈構成的球面三角形。三角形的三頂點為極點、原點和介點。天體的緯度就是天體所在的球半徑與基圈平面的交角;天體的經度就是始圈與終圈平面的夾角。天球坐標系有右旋與左旋之別,本圖為左旋模式。  §104—2地平坐標系:高度和方位  (1)用途:地平圈把天球分割成兩部分,人們所見的天空,是地平圈以上的一半。隨著天球的周日旋轉,天體相對於地平的升落和移動,是人們目睹的最直觀的天象:旭日東升,夕陽西下,如日方中……,都是對太陽的方位和高度的描述。地平坐標系就是用來表示天體在天空中的方位和高度及其周日變化。  (2)圓圈系統:地平坐標系同地平圈相聯繫。地平圈的兩極,是當地的垂線向上下兩個方向無限延伸,與天球相交的兩個端點,叫天頂和天底。通過天頂、天底且垂直於地平圈的一切大圓,是地平經圈,或簡稱平經圈;一切與地平圈平行的圓,是地平緯圈(也叫等高線)。地平圈與天赤道相交於東點和西點;它對於天赤道的二個遠距點是南點和北點。通過南點和北點(也必通過南北天極和上點、下點)的平經圈,被叫做子午圈,必要時以天頂、天底為界,分為子圈(北半圈)和午圈(南半圈);通過東點和西點的平經圈,被稱為卯酉圈,必要時以天頂、天底為界,分為卯圈(東半圈)和酉圈(西半圈)。地平圈、子午圈和卯酉圈,是相互垂直且等分的三個天球大圓,它們把天球分成8個相等的球面三角形。  (3)基本要點:有了上述的圓圈系統,我們就有條件來說明天球的地平坐標系。根據球面坐標系的一般模式,地平坐標系有如下要點:  ——它的基圈是地平圈。  ——它的原點通常是南點,始圈通常是午圈。  ——地平緯度稱高度(h),是天體相對於地平圈的方向和角距離。高度自地平圈起,沿天體所在的地平經圈向上(下)度量,自0°—±90°。高度的餘角為天頂距(z)。  ——地平經度稱方位(A),是天體所在的地平經圈相對於午圈的方向和角距離。方位以南點為起點,沿地平圈向西度量,自0°—360°。南點、西點、北點和東點的方位,分別為0°,90°,180°和270°。方位之所以要向西度量,是因為周日運動方向向西,使天體方位隨時間遞增,便於計量。  基圈為地平圈,引進天赤道,根據地平圈同它的關係,得到地平圈上四個相距90°的點,即東點、西點、南點和北點,從而得到子午圈(通過南、北二點的平經圈)和卯酉圈(通過東點和西點的平經圈)。  §104—3第一赤道坐標系:赤緯和時角  (1)用途:第一赤道坐標系也稱時角坐標系。顧名思義,這種坐標系的設置,是用於時間度量。  我們知道,時間的度量總是與事物的均勻運動過程相聯繫。在天地間,最理想的均勻運動,莫過於天球周日運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鐘錶的設計,事實上就是太陽(嚴格地說應是平太陽)周日運動的翻版。  天球周日運動本身是均勻的。但是,反映在地平坐標系中方位的變化是非均勻的。這是因為,天球的旋轉軸——天軸通常並不垂直於地平圈。所以,地平坐標系不能用於度量時間。要使經度隨時間而均勻變化,只需把天球坐標系的基圈,由地平圈改為天赤道即可(因為天軸垂直於天赤道);與此同時,坐標系的原點也由地平圈上的南點,改為天赤道上的上點,保留始圈(午圈)不變。坐標系的名稱隨之改稱赤道坐標系。  (2)圓圈系統:天赤道為基圈。它的兩極是地軸向南北兩個方向無限延伸與天球的兩個交點,稱天北極和天南極。通過南、北天極,垂直於天赤道的一切天球大圓,是天球的赤道經圈,簡稱赤經圈;一切與天赤道平行的圓,是天球的赤緯圈。天赤道與地平圈相交,從而得東點、西點(交點)和上點、下點(遠距點)。通過上點和下點(也必通過天頂、天底和南點、北點)的赤經圈,就是前述的子午圈。所不同的是,赤道子午圈是以南、北天極來劃分子圈和午圈。通過東點和西點的赤經圈,航海天文學上稱為六時圈,必要時以南、北天極為界,分為東六時圈和西六時圈。天赤道、子午圈和六時圈,是相互垂直和等分的三個大圓,它們把天球分成8個相等的球面三角形。  第一赤道坐標系的圓圈系統基圈為天赤道,引進地平圈,根據天赤道同它的關係,得到天赤道上四個相距90°的點,即東點、西點、上點和下點,從而得到子午圈(通過上點和下點的赤經圈)和六時圈(通過東點和西點的赤經圈)。  (3)基本要點:有了以上的圓圈系統,我們就有條件來說明天球的第一赤道坐標系。根據球面坐標系的一般模式,第一赤道坐標系有如下要點:  ——它的基圈是天赤道。  ——它的原點是上點;始圈是午圈。  ——第一赤道坐標系的緯度稱赤緯(δ),是天體相對於天赤道的南北方向和角距離。赤緯自天赤道起沿天體所在的赤經圈向南北兩個方向度量,自0°—±90°。按北半球習慣,天赤道以北為正,天赤道以南為負。赤緯的餘角叫極距(p)。  --第一赤道坐標系的經度稱時角(t),是天體所在的赤經圈相對於午圈的方向和角距離。時角以上點為起點,沿天赤道向西度量,為的是使天體的時角「與時俱增」,用以度量時間。如春分點的時角表示恆星時;以太陽的時角推算太陽時。經度既稱時角,赤經圈便改稱時圈,並採用時間單位表示(每15°摺合1時)。上點、西點、下點和東點的時角,分別為0h,6h,12h和18h。  §104—4第二赤道坐標系:赤緯和赤經  (1)用途:表示天體在天球上相對不變的位置,用於編製星表。  在地平坐標系中,天體的高度和方位,皆因時間和地點而變化;在第一赤道坐標系中,天體的赤緯不再變化,而它的時角仍隨天球周日運動而「與時俱增」。二者都不能提供編製星表所需要的相對不變的位置。為適應這方面的需要,天文學上創立第二赤道坐標系。其法是,保留天赤道為基圈,摒棄屬於地平系統(超然於天球周日運動)的午圈,在赤道系統另擇原點和始圈。  (2)圓圈系統:第二赤道坐標系與第一赤道坐標系,有彼此不同小異的圓圈系統。二者的差異在於:第一赤道坐標系以天赤道與地平圈的相互關係為基礎;第二赤道坐標系則以天赤道與黃道的相互關係為基礎。天赤道與黃道相交於春分點和秋分點。通過二分點的時圈,稱為二分圈,必要時以南北天極為界,分為春分圈和秋分圈。與二分圈垂直、通過無名點(也必通過黃道上的二至點)的時圈稱為二至圈(夏至圈和冬至圖)。天赤道、二分圈和二至圈,是相互垂直且等分的三個天球大圓,把天球分成8個相等的球面三角形。  第二赤道坐標系的圓圈系統基圈為天赤道,引進黃道,根據天赤道同它的關係,得到天赤道上四個相距90°的點,即二分點和二個無名點,從而得到二分圈(通過二分點的時圈)和二至圈(通過無名點,同時也通過黃道上的二至點的時圈)  (3)基本要點:有了這樣的圓圈系統,我們就有條件來說明第二赤道坐標系。根據球面坐標系的一般模式,第二赤道坐標系有如下要點:  ——它的基圈是天赤道。  ——它的原點是春分點;始圈是春分圈。  ——第二赤道坐標系的緯度是赤緯,與第一赤道坐標系同。  ——第二赤道坐標系的經度稱赤經(α),是天體所在時圈相對於春分圈的方向和角距離。赤經以春分點為起點,沿天赤道向東度量,自0h—24h。隨著天球的向西運動,天體的中天時刻,要按其赤經的次序而定;且中天恆星的赤經,即為當時的恆星時。  從某種意義上說,第二赤道坐標系是地理坐標系的摹製品,都用於定位。地理坐標系以赤道為基圈,第二赤道坐標系則以天赤道為基圈。時圈相當於經圈。地理坐標系以通過格林尼治的經線(本初子午線)為始圈;第二赤道坐標系則以通過春分點的時圈(春分圈)為始圈。從這個意義上說,春分點好比「天上的格林尼治」。所不同的是,春分點是第二赤道坐標系的原點,而格林尼治並非地理坐標系的原點。此外,第二赤道坐標系與地理坐標系在度量經度和緯度的具體細節方面,也存在一些差異。  §104—5黃道坐標系:黃緯和黃經  (l)用途:表示日月行星在星空間的位置和運動。  (2)圓圈系統:黃道坐標系同黃道相聯繫。黃道的兩極叫黃北極和黃南極,它們是地球軌道面的垂線的無限延伸(黃軸)與天球的兩個交點。通過南、北黃極,且垂直於黃道的一切大圓是黃道經圈,簡稱黃經圈;一切與黃道平行的圓是黃緯圈。黃道與天赤道相交,從而得到二分點和二至點。通過二分點的黃經圈尚無定名,暫稱無名圈;通過二至點的黃經圈,即前述的二至圈。黃道、無名圈和二至圈,是相互垂直且等分的三個大圓,把天球分成8個相等的球面三角形。  (3)基本要點:根據上述的圓圈系統和球面坐標系的一般模式,黃道坐標系有如下要點:  ——它的基圈是黃道。  ——它的原點是春分點;始圈是無名圈(通過春分點的黃經圈)。  ——黃道坐標系的緯度稱黃緯(β),是天體相對於黃道的方向和角距離。黃緯自黃道起沿天體所在的黃經圈向南北兩個方向度量,自0°—±90°。黃道以北為正;黃道以南為負。  ——黃道坐標系的經度稱黃經(λ),是天體所在的黃經圈相對於春分點所在的黃經圈的方向和角距離。黃經以春分點為起點,沿黃道向東度量,自0°-360°。太陽沿黃道周年運動,其黃緯始終為0°;黃經向東度量,使太陽黃經「與日俱增」(每日約增加l°)。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太陽黃經,分別為0°,90°,180°和270°。  基圈為黃道,引進無赤道,根據黃道同它的關係,得出黃道上四個相距90°的點,即二分點和二至點,從而得到無名圈(通過二分點的黃經圈)和二至圈(通過二至點的黃經圈)  §104—6各種天球坐標的區別  天球有各種不同的坐標系。因此,同一天體就有各種不同的坐標。不同的坐標系之間,既存在區別,又有相互聯繫。  (l)地平坐標系與第一赤道坐標系  這兩種坐標系都屬於右旋坐標系,它們的經度(方位與時角)都是向西度量;而且,二者都以子午圈為始圈。但是,前者以地平圈為基圈,因而以南點為原點;後者以天赤道為基圈,因而以上點為原點。這樣,天體的高度便不同於赤緯,方位也不同於時角。它們之間的具體差異,與當地的緯度有關;緯度愈高,二者愈接近。在南北兩極,天赤道與地平圈重合,天北極位於天頂。這時,高度就是赤緯,方位等於時角。  體現地平坐標系與第一赤道坐標系的聯繫,有如下關係式:  仰極高度=天頂赤緯=當地緯度  天球的南北兩極,一個在地平以上,叫做仰極;另一個在地平以下,叫做俯極。對北半球來說,仰極就是天北極。圖中的內圓表示地球,外圓是天球子午圈,顯然,一地的緯度(j)與當地天頂的赤緯屬同一個角,它等於當地仰極的高度,二者都是天頂極距的餘角。在我國歷史上,仰極高度被稱為北極高。人們正是根據這一原理來測定所在地的緯度。  二者都屬右旋坐標系,且有相同的始圈。但由於基圈不同,天體的高度不同於赤緯,方位不同於時角。二者之間的具體差異,與當地的緯度有關。  仰極高度和天頂赤緯,都等於當地緯度。它體現了地平坐標系與第一赤道坐標系的關係  (2)第二赤道坐標系與黃道坐標系  這兩種坐標系都屬於左旋坐標系,它們的經度(赤經和黃經)都是向東度量;而且,它們有共同的原點(春分點)。但是,前者以天赤道為基圈,因而以春分圈為始圈;後者以黃道為基圈,因而以無名圈為始圈。這樣,天體的赤緯不同於黃緯,赤經不同於黃經。與前述二種右旋坐標系一樣,它們之間的具體差異,同黃赤交角有關。  由於軌道面和赤道面受日月行星攝動的影響,黃赤交角發生微小變化。近期,黃極向天極靠攏,黃赤交角每世紀減小約47″,將延續約15000年後轉為增大。從1984年起,採用其約數為23°26′。  (3)第一赤道坐標系與第二赤道坐標系  這兩種坐標系都以天赤道為基圈,因而有共同的緯度(赤緯),所不同的是它們的經度。第一赤道坐標系以午圈為始圈,其經度(時角)自上點向西度量(屬右旋系統)。第二赤道坐標系以春分圈為始圈,其經度(赤經)自春分點向東度量(屬左旋系統)。所以,天體的時角不同於赤經;二者的具體差異,同當時的恆星時有關。  天體赤經(a)與天體當時的時角(t)之和,就是兩坐標系原點的距離(Q),即等於春分點時角(tr)或上點赤經(aQ)。春分點時角被用於表示恆星時(S),即  S=tr  對於任一恆星來說,在任何時刻,它的時角(t)與春分點時角(tr)之間,總存在一個差值;這個時角差,就是二者的赤經差。又因春分點是赤經度量的起點,所以,這個赤經差就是該恆星赤經(a)本身。於是又有(如圖l—27所示):  S=t+a  而當恆星中天時,t=O,便有:  S=a(中天)  這就是說,任何時刻的恆星時,等於當時中天恆星的赤經(也即上點赤經)。春分點()在天球上沒有標誌,因而它的時角是無法實測的;而測定恆星中天則是「輕而易舉」的。這為恆星時的測定提供極大的方便!  第二赤道坐標系與黃道坐標系二者都屬左旋坐標系,日有相同的原點。但由於基圈的不同,天體的赤緯不同於黃緯,天體的赤經不同於黃經。  第一赤道坐標系與第二赤道坐標系二者都以天赤道為基圈,因而天體有相同的赤緯。但前者為右旋坐標系(時角自上點向西度量),後者為左旋坐標系(赤經自春分點向東度量),因而天體的時角不同於赤經。任何時候,天體的時角(t)與其赤經(a)之和,總是等於春分點時角,即為當時的恆星時:t*+a*tr=S  對初學者來說,天球坐標顯得頭緒紛繁,難以接受。這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在本書的以後章節里,它們主要用來闡明與太陽相關的各種變化過程:如正午太陽高度;求半晝弧長的日沒時太陽時角;造成真太陽日長度周年變化的太陽赤經差和黃經差;回歸運動中太陽赤緯的周年變化;以及按太陽黃經劃分二十四氣等。太陽是人類最關注的天體!  茲將各種天球坐標系列表比較如下:  複習與思考  ●何謂天球周日運動和太陽周年運動?為什麼會有夜半中星的變化?  ●舉出下列天球大圈的兩極:  地平圈___________子午圈___________  天赤道___________卯酉圈___________  黃道___________六時圈___________  ●舉出下列天球大圓的交點:  子午圈與地平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午圈與天赤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午圈與卯酉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午圈與六時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赤道與地平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赤道與黃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什麼時角向西度量,而赤經則要向東度量?  ●天球上哪一點的赤緯()和赤經(a)等於零?又,該點的黃緯(b)和黃經(l)是多少?  ●北天極的黃緯和黃經是多少?北黃極的赤緯和赤經是多少?(查天球儀)  ●某恆星的方位和高度都是45°,問:須在天空的那一級分去尋找?(西南方半空)  ●在何地(指緯度)觀測,天體的赤緯與高度相等,時角與方位相等(即地平坐標系與第一赤逍坐標系合一為一)?  ●已知恆星時S=6h38m,某恆星再過2時10分上中天,試求該恆星的赤經。  ●已知某恆星的赤經a=20h38m,當恆星時(S)為23時17分時,該恆星的時角是多少?  ●對35°N而言,當春分點剛升起地平的時刻,黃道與地平田成多大交角?當春分點剛沉入地平的時刻呢?  (先調整天球儀的緯度,然後把春分點移至東[西]方地平,就是使天赤道、黃逍和地平圈同時相交於東[西]點,便可直接讀數)。  ●試推算二分二至時太陽的黃道坐標和赤道坐標,填下表:  ●已知緯度j=31°.5N,恆星時S=9h45m,試推算下列各點的地平坐標和赤道坐標。填下表:  提示:  ①上表所列的10點,皆互為對蹠點,即兩者緯度相等(符號相反),經度相差180°(或12h)。  ②上表中的10點,有8點位於子午圈上。位於同一經線上的點,有相同的經度。  ③基圈和始圈上的點,其緯度或經度為零;極點的緯度為90°,經度則為任意。  ④表中各點的方位和時角是給定的,與上述的已知條件無關。--且小知不及大知,固其宜也。※修改:·yaclear於Jul1716:23:01修改本文·[FROM:211.99.222.55]※來源:·水木社區newsmth.net·[FROM:211.99.222.55]
推薦閱讀:

一部坐標不明的觀念史——《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

TAG:地理 | 坐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