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也稱蜀身毒道或茶馬古道,是一條起於現今中國四川成都,經雲南,到達印度的通商孔道。其總長有大約2000公里,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之一。早在距今兩千三百多年的戰國時期就已開發。它以四川成都為起點,經雅安、蘆山、西昌、攀枝花到雲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騰衝,從德宏出境;進入今緬甸,最後到達印度和中亞和西亞。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源文檔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96%B9%E4%B8%9D%E7%BB%B8%E4%B9%8B%E8%B7%AF>
|
|||
|
遠在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著幾條從南方通向沿海,通向今緬甸、印度地區的通道。一些重要的考古發現,如三星堆出土的海貝、象牙,大溪文化的海螺和象牙,茂汶和重慶塗山出土的琉璃珠,都不是本地所產,而是來自印度洋北部地區的南海,這些都充分證明巴蜀先民與南方世界有所交通和交流。漢武帝時,張騫在大夏發現邛竹杖和蜀布的故事,說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國)再到西亞早就存在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現代史學家沿用「絲綢之路」稱呼的慣例而稱為「南方絲綢之路」。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名山)、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那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
另一條是東道,稱為「五尺道」。從成都出發,到僰道(宜賓)、南廣(高縣)、朱提(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旄牛道重合。根據目前所能見到的文獻資料,最早走這條線路的古蜀先民的知名人物是秦滅蜀後南遷的蜀王子安陽王。安陽王率領兵將3萬人沿著這條線路進入了越南北部紅河地區,建立了甌駱國,越南歷史上又稱之為「蜀朝」。
源文檔 <http://www.yn.xinhuanet.com/topic/2005-09/22/content_5190641.htm>
傳奇的「南方絲綢之路」
2300多年前,早在張騫尚未鑿通西域、開闢西北絲綢之路以前,西南的先民們就已開發了一條自四川成都至滇池沿岸,經大理、保山、騰衝進入緬甸,遠達印度的「蜀身毒道」(身毒是印度的古稱)。蜀身毒道由靈關道、五尺道、黔中古道、永昌道等四條古道組成,由於它始於絲織業發達的成都平原,並以沿途的絲綢商貿著稱,因此也被歷史學家稱為「南方絲綢之路」。一些專家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對外陸路交通線,也是我國西南與西歐、非洲、南亞諸國交通線中最短的一條線路。
在中國西南大地上,萬道溝壑支架著雄渾起伏的峰巒,峽谷深幽湍急著濤濤巨響,在這壯麗而富於傳奇色彩的山河中,神秘地穩現著一條「古道」,成為古代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交通線,這就是「蜀·身毒道」,又稱南方絲綢之路。它出現於公元前4世紀,是蜀商賈,西南夷的先民們走出的。南方絲綢之路東到中原,西達印度,中原文化和印度文化通過這條道路相互交流,並通過這條道路對西南文化產生著深刻的影響,考察這條道路的文化特色,突出的有以下幾點。
一、濃郁的商業性
「古道」本質上是一條民間商道,它因商而辟,因商而興,也因商得以流傳,最後也因商被遺棄。濃郁的商業性特色,可以從幾方面得以證實。
首先,開闢古道的是經商的人和馬幫,古道上流通的是各地的商品。公元前4世紀,蜀地商隊驅趕著馱運絲綢的馬帶,走出川西平原,踏上了崎嶇的山間小道,翻山越嶺,跨河過江,進行著最古老的中印商業貿易業務,從而開闢了這條我國通往南亞,西亞以至歐洲的最古老的商道。
通過「古道」,奏漢時巴蜀的鐵、布、朱提的銀,邛都的銅,販到南中,而南中的笮馬、僮則販到內地;唐代南詔時,在古道上進行的貿易逐漸頻繁起來,南詔的河賧(今大理附近)成為重要的交易市場之一 ,當時印緬輸入中國的商品主要有氈、繒布、真珠 、海貝 、琥珀等,而從中國輸出的有絲綢、緞匹、金銀等;元代開滇以來數百年間,緬北的珠寶、玉器、瑪瑙、琥珀成為內地商人爭購的商品,因此古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便是玉石;明代中國通過古道輸往緬甸的最主要的貨物為食鹽,緬甸輸入中國的最大宗商品是棉花;19世紀中葉,中國最需要的緬貨仍是棉花,緬甸最迫切購買的是中國的生絲,通過古道輸出的商品有生絲、黃銅、雄黃、鞋子、藥材等等,輸入的商品則是棉花、象牙、燕窩、鹿茸、翠玉、琥珀、寶石、名貴蛇蚊石等。各地商品在古道上流通首,古道也主要因商貿而存在,成為商品的載體,發揮著其流通商品的功能。
其次,圍繞古道,從商者甚眾,由於商品流通量較大,且綿延不斷,有利可圖,因此沿古道各地從商者很多。漢晉時,永昌(保山)就雲集國內外商賈,不少身毒(印度)商賈和蜀地工匠僑居於此,一些中原派來這裡做官的人,也可以在此謀得富及十世的財富,《華陽國志 . 南中志》載:「益州西部寶貨之地,居其官者皆富及十世。」又載:「永昌郡,屬縣八,戶六萬,去洛六千九百里,寧州之極西南也,有閩、濮、鳩、獠、越、裸濮、身毒之民。」身毒之民即印度人,驃人即緬甸驃國人,這也許就是當時最早的印緬從商僑民。
第三,商貿已具一定規模,沿途商城興旺,沿古道所進行的商貿活動中,其規模無法從史籍中找到確切數字,但從考古發掘的成果中,可見一斑,。1980年,雲南文物學古研究所在劍川鰲鳳山發掘的古墓中,出土了海貝,其年代約在春秋中期至戰國初期;1979年,昆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在呈貢天子廟戰國中期基中,出土海貝1500多枚;解放後在晉寧石寨山及江川李家山古墓群中出土的貝,就達1230多斤,計247000多枚;在騰衝寶峰山核桃園還出土了漢代五銖1000多枚,考查錢幣的出土,不難看出,發現古幣的地方,往往與商道有關,離古道越近,出土的貨幣越多,離古道較遠,,則發現的較少,這些從印度西太平洋地區舶來的海貝,從戰國到明末清初,作為貨幣使用已綿延2000多年,它不僅是古道沿線各民族與海外民族交往的見證,而且也是古道沿線商貿較繁盛的見證。
商品的交流必然伴隨文化的交流,從而帶動經濟文化的共同發展而經濟文化的發展,又促進了古代市鎮的形成和擴大。如大理,是雲南最早的文化發祥地之一,公元前4世紀,蜀地的商隊就驅趕著馬帶不斷經過這裡,公元8世紀,南詔建立,大理不僅成為雲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嚴正王朝從南方通往中印半島直至歐洲諸國的最大口岸,成為中國內地與印緬諸國物資交流的最大集散地,是南方絲綢之路最大的貿易本樞紐,至於騰越,則被稱為「西南極邊第一城」,《永昌府文征》載;這裡常有暴風驟雨,四月以後有瘴病,風過此者,必策馬前進,不敢停留,商賈往來,十分艱難。險峻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騰越的咽喉地位,悠久的歷史,給騰越留下不少古迹和文物,往來的商旅,造就了騰越這個古老的商業城市,「昔日繁華百寶街,雄商大賈挾貨來」,由中國內地通往印緬的馬帶不斷經過這裡,每年總在萬數以上。古道的商業性特色,使古代西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如川西的蜀國,川東的巴國、黔西北的夜郎國,以滇池為中心的滇國,以大理為都城的南詔國等都建立在南方絲綢之路的要道上,並循古道的走向形成市鎮網路,而又以此為中心,向四周擴散效應,形成相對發達的區域經濟,至今,除東川、玉溪以外的雲南城市都在這條古道上,這不能不說是有其深厚的歷史和淵源。
二、獨特的地域性
奇險的山川,不出的精神,是古道地域性特點之一。「蜀.身毒道「由靈關 道、五尺道、永昌道組成。靈關道歷史悠久,道路奇險,從蜀地出發,經臨邛、靈關、笮、都、瀘沽、登相營古堡、邛都、鹽源、青嶺、大勃弄到葉榆,一路或峰巔嵯峨。山聳十里,山者險惡,道路盤折,或山嶺重疊,溪河密布,山高谷深,坡陡地薄,或江滾滾,白浪騰空,銀花飛舞,天險難度。五遲道從道(宜賓)南下,經鹽津石門關、朱提、漢陽、味縣、滇、楚雄至葉檐,因地處險 ,棧道寬五尺而得名。五尺道勢如天險,大多依山臨空鑿石而建,一路崎嶇入雲,岩石磊落,腳下萬丈深淵,山風勁吹,讓人影顫魂栗。永昌道由葉榆出發,經永昌、滇越、古永、撣國至身毒,永昌道又稱博南道,川大山高,路途險惡,更有熱瘴,毒蛇出沒,危及生命。永昌道要橫跨水流湍急、咆哮怒吼的怒江,翻越終年雲霧圍繞、寒氣襲人的高黎貢山,秋天陰雨綿綿,洪水泛濫,無法渡津,冬在雪虐風寒,不可涉嶺。
奇險龍偉的山川,象徵著古代西南先民的高大形象,而劈山開路的不屈精神,正是古代西南先民的內蘊。面對萬道懸崖,頑山巨石,各族先民運用了獨特的開路手段,他們用簡陋的錘、鑽、鋤、鈀、靠著粗壯的雙手,燃起大火,燒紅岩石,利用熱漲冷縮的原理,破碎頑石,裂開懸崖,以汗水和智慧,地寸一尺地向深山大川進軍,憑著開通域道路信念,使南方絲綢之路迎著風雪,上山下麓,過江穿峽,通向遠方,看著這條行走尚且困難的古道,怎能不對先民的開拓精神不油然而生敬意,對先民的堅韌風骨不備加讚賞和敬佩!
獨特的交通工具是古道的另一地域性特點。面對西南橫斷山地,江河橫橫溢,山巒疊障的特點,西南各族先民創造了 獨具特色的交通工具:笮橋、棧道、馬幫。「笮橋」是當地笮族人創造的一種飛跨天塹的索橋,〈元和志〉卷32載:「凡言笮者,夷人於大江水上置藤橋處。」最初採用當地出產的笮、藤擰扭而成,繫於河谷兩岸,藉助木製溜筒,將人畜滑向對岸,以通往來。後發展為橋取本地之村,靠本族人之智慧,其氣魄之大,勇氣之猛,今天驚嘆,其架橋原理,至今天運用於現代橋樑建設中。「棧道」有土棧和石棧,土棧修於原始茂密的森林山地,鋪木為路,雜以土 石。石棧是在懸崖絕壁上鑿孔,孔中插入木樑,上鋪木木板。棧道使人膽寒,又極為壯觀,陡峻奇險處,牲口亦望而生畏。笮橋和棧道是西南高原民族在這備受自然環境制約的的天地里,以特有的才智和膽魄,別出心載創造出來的交通奇觀。如果說北方絲綢之路是由沙漠之舟——駱駝開拓的,那麼南方絲綢之路則是由山地之舟——馬幫開通的。馬是西南與內地貿易的重要物資,也是石道上最為常見的,效力最大的運載工具和經商工具,在望不斷的崎嶇山路上,終年有走不盡的隊隊馬幫,馬幫馱來了商品,馱來了文化,交流了友誼,創造了獨具特色的馬幫文化。
民族性是古道地域性特點的又一體現。古道是一幅民族歷史的長卷,它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民族文化財富和絢麗多彩民俗風情。「其價如金」的蜀錦,質地較厚,表面光滑,富有光澤,在漢化已生產空前,隋唐時規模更大,質量之佳,蜚聲於世,堪稱東方一絕。西方人正是通過絲綢這一商品開始認識中國,認識東方文明的。銅鼓是亞太地區最有代表性的青銅文化,源於滇西楚雄,據對萬家壩出土銅鼓的測定,其年代相當於春秋中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銅鼓自創世以來,便進入人類的一切活動中,無論節日、出征,還是播種、豐收、人們都以銅鼓作伴,並由於古道的原因,它集中原、西南乃至東南亞的工匠和生產技藝為一體,在古代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地的城鄉,以自己的山野魅力陪伴各民族每繁衍生息,成為民族性特色極強的地方文化。
三、明顯的融合性
南方絲綢之路是一條文化傳播的紐帶,它聯結中原,溝通中印,它為中原、西南、印緬文化互相交流,互相融合創造了條件,楚文化、巴蜀文化、青銅文化、佛教文化在交流中沉澱、積存、從而形成豐富的、獨特的並且有共融性特點的古道文化。
佛教在印度被定為國教,幽深石窟,成群的寶塔,錯落深山的寺廟無產顯示著佛教的興盛和佛教藝術的繁榮。佛教傳入中國,在古道沿途很流行,在文化發達的滇池地區和洱海地區都較盛行,尤其在大理,宋時達鼎盛時代,「蒼山與洱海,佛教之齊魯」,「大理三百六十寺,寺寺夜半皆鳴鐘」。大理的崇聖寺,方圓七里,屋宇890間,有銅佛11400尊,保留至今的崇聖寺三塔,劍川石窟,「大理國經幢」,天南鑲寶的「大理畫卷」,都是佛教文化的稀世珍品。元代郭松年在《大理記行》中說道:「此邦之人,西去天竺為近,其俗尚浮屠法,家無貧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珠。一歲之間,齋戒幾半,絕不茹勞欽酒,至齋畢乃已。沿山寺宇極多,不可殫記。」佛教的專入,使雲南的雕塑和繪畫藝術也融進了佛教文化,為招引更多的信徒,人們更運用原有的繪畫技巧和雕塑工藝技術來表現佛的威力,弘揚佛法,於是在汗池和洱海地區,出現了一批藝術水平較高的石刻雕像,如劍川石鐘山石窟、劍川金華寺山摩崖石刻、祿勸密達拉摩崖石刻、晉寧摩崖石刻、安寧法華寺石窟、涼山博什瓦黑線刻畫像。這些帶有佛教文化的石窟造像,無疑給西南地區增添了一枝異彩獨放的奇葩。
其餘如印度人民互相潑灑凈水,祝福祈豐的習俗,以及印度人民的拜住心俗都通過古道傳入雲南,成為傣族潑水節的來源和西南少數民族中有較廣泛的祭柱習俗的來源。
中原文化在古道沿途也紮下了根,如鼎,眾所周知是中原文化的代表器械,多為銅製,而春秋戰國時期,生活在味縣的古代民族,也同樣使用鼎,與中原所不同的是多為陶制鼎。豐滿於中原的龍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據〈華陽國志〉載,漢化以前,哀牢夷就在身上刺龍紋以為龍子,甚至在古代印度的岩畫上也有龍的形象,緬甸、越南、泰國、寮國一些民族中也有紋身刺龍的習俗。
馬幫的鈴聲日漸稀落,商賈的千金散盡,燦爛的文化卻在這條古道上侵入山谷的河流中長流不息。
源文檔 <http://www.yn.xinhuanet.com/topic/2005-09/22/content_5190641_1.htm>
沿著「南方絲綢之路」走四川(上) |
星島環球網 www.singtaonet.com |
雨城雅安上里古鎮 峽谷里的瀘定 中國南方的「絲綢之路」又稱作「蜀身毒道」,總長200公里,早在距今兩千多年的西漢時期就已開發,是中國最古老的國際通道。它以四川為起點,到達雲南,從德宏出境,進入緬甸、泰國,最後到達印度和中東。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在四川境內,「南方絲綢之路」主要經過雅安、蘆山、瀘定、石棉、西昌、攀枝花,雖然駝鈴聲已經遠去,今天走在這條路上,仍然可以在雅安靜觀大熊貓的憨態;站在瀘定橋上瞻仰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馳騁在甘孜的草場上感受別樣的少數民族風情…… 雅安—— 雅安地處四川盆地西緣與青藏高原過渡帶的邛崍山脈和大雪山脈之中,東鄰成都市和眉山地區,西靠甘孜州,南連涼山州,北接阿壩州。山水秀麗,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民俗資源豐富。 雅安是「熊貓故鄉」。這裡是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的發現地和命名地,野生大熊貓現存量和密度居世界之冠。新中國成立後,雅安地區先後向國家提供大熊貓120隻,其中16隻以和平友好使者的身份安居異國他鄉。現在遊客到雅安 ,除可以憨態可拘的大熊貓外,還可以看到小熊貓、金絲猴、白唇鹿、羚羊、黑頸鶴、雅魚等珍稀野生動物。 雅安是「石材王國」。境內有6個縣盛產大理石、花崗石,工業總儲量達40億立方米以上,石材產量佔全國10%,品種多,品質優,有紅、白、黑、綠、灰五大系列。50多個品種。「中國紅」、「三台紅」、「滎經紅」花崗石和「蜀白玉」大理石等名貴石材,蜚聲國內外市場,雅安已成為全國重要的石材基地。
瀘定—— 瀘定地處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自古即是川藏交通、商貿、軍事的要津,素有「康巴東大門」之稱,是近幾年以來蜀中大地新興的旅遊亮點之一。 瀘定氣候溫和,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7度,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雨量664.4毫米,年蒸發量1275.7毫米,全年無霜期279天,從河谷到谷嶺氣候、植被、土壤等呈明顯的垂直遞變規律,境內平壩、谷地、山原、高平原、冰川等俱全,屬典型的立體氣候,為國內所罕見。這裡生態古樸,林木參天,芳草蔭蔭,風景如畫,對於廣大的遊客而言,無疑是上佳的避暑勝地。 瀘定這片廣袤、古老而充滿神奇色彩的土地,浸染著先輩的汗水和鮮血。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22勇士在這裡驚險奇絕的飛奪瀘定橋,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挽救了中國革命,瀘定橋從此蜚聲中外,美國著名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稱瀘定為「傳奇的土地」。 www.singtaonet.com |
源文檔 <http://www.stnn.cc/culture/geography/t20060528_222747.html>
沿著「南方絲綢之路」走四川(下) |
星島環球網 www.singtaonet.com |
西昌是中國火箭發射基地之一 攀枝花山間風景 西昌(衛星城)——
西昌位於川西南的旅遊勝地,以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和現代化的航天旅遊觀光著稱。西昌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以獨特的人文歷史價值知名。遊客可以在邛海畔、瀘山下的"奴隸社會博物館"看到許多珍貴的民族文化史料。 全市境內地勢北高南低,地貌以南北展布、並列的寬谷中山為主,中間地帶為安寧河谷和邛海湖盆連接而成的寬谷平原,海拔1500米左右,屬亞熱帶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7.1℃,年日照2435小時,年降水量1013毫米,無霜期273天。西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有「小春城」之稱。 西昌是國務院批准的開放城市和旅遊區。素稱「川南勝景」的瀘山矗立於邛海南岸,主峰2377.5米,山上有茂密的雲南松,並有保存完好的黃杉、漢柏、唐柏等珍稀古木;林間掩隱著漢、唐、明代依山建造的隱溪寺等十餘座古剎、殿宇;山麓有全國罕見的地震碑林及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境內還有奇峰突兀、瀑布高掛、原始森林濃蔭蔽日、古冰川遺迹保存完好的螺髻山風光以及千姿百態栩栩栩如生的黃聯土林;這裡又是聞名於世的衛星發射基地。 攀枝花—— 攀枝花市位於四川省西南川滇交界的邊緣,金沙江和雅礱江匯合處,是一座以鋼鐵、能源和釩鈦為主的新興工業城市。面積7434.4平方公里,總人口110萬人。成昆鐵路和川滇西線國道公路縱貫全境,北距成都749公里,南距昆明351公里,為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樞紐和商貿物資集散地。 攀枝花早在「元謀人」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境內發現的「回龍灣智人洞穴」和大量文物,就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迹的佐證。三國時期諸葛亮南征「五月渡滬」和南絲綢之路均途經這裡,無數先民在此留下過歷史的足跡,如掛榜的望月樓、拉鮓古渡、方山諸葛營已成為遊客參觀懷古的景點。 攀枝花有二灘國家森林公園、大黑山風景區、玉泉仙人洞、龍沿石林、紅格溫泉、箐河裂谷、米易清真寺、回龍灣洞穴遺址等名勝古迹。所產苴卻聞名遐邇。有世界規模最大的原始野生蘇鐵林。 全市海拔高度最低937米,最高4195.5米,屬以山地地貌為主的川西南橫斷山脈區。西跨橫斷山脈,東臨大涼山山脈,北接大雪山,南抵金沙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攀枝花市東部為小相嶺-螺髻山-魯南山系,中部為氂牛山-龍肘山系,西部為錦屏山-柏林山系,山脈走向近於南北。境內最高點為西北部鹽邊縣境內的百靈山穿洞子,海拔4195.5米;最低點是東南部仁和區平地鎮的師庄,海拔937米。因為全年日照時間長達2300—2700小時,因此,攀枝花有「太陽城」的美稱。 |
源文檔 <http://www.stnn.cc/culture/geography/t20060528_222750.html>
南方絲綢之路西南夷道蜀身毒道
說起絲綢之路,許多人都知道那是一條古代從西安通過甘肅、新疆入中亞,過中東,遠達歐洲的通商之路。這條著名的絲綢之路是北方絲綢之路。中國古代的國際商道,除了北方絲綢之路之外,還有南方絲綢之路和水上絲綢之路。水上絲綢之路在我國東南沿海,形成比較晚,大約在宋朝後期,而南方絲綢之路卻比北方絲綢之路的歷史還要悠久。
南方絲綢之路的名稱,是借用北方絲綢之路的名稱而來,原來的名稱有「西南夷道」「蜀身毒道」等。南北兩條絲路,相同的是都為中國古代對外通商的一條通道。不同的是北絲路走的是西北沙漠路段,通的是中亞、西亞至南歐一帶,交通工具主要是稱為「沙漠之舟」的駱駝。南方絲綢走的是西南的橫斷山脈河谷,通的是南亞及東南等地,主要交通工具是稱為的「山地之舟」馬幫。
「南方絲綢之路」從甘洛縣境內穿過
北方絲綢之路早已蜚聲中外,而南方絲路卻鮮有人知。這是一條民間的國際通商大道,形成與漢,在戰國初期即有雛形,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古老的對外貿易的陸路交通,對溝通古代中國與南亞、西亞及西歐各國的關係,有著重大的影響,也是中國最早的對外交通線。它默默無聞地發展著中外的經濟文化交往,直到張騫出使西域時才發現了這條路。
據史書記載,漢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報告說:在大廈(今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帶)看見有蜀布、邛竹杖,說明蜀郡商賈已通商身毒、大夏等地。引起了漢武帝的重視,派人去打通「西南夷」即西南各少數民族控制的地段,談判不成,武力征服,終於在公元前69年打通了從四川成都經涼山州到雲南再轉進緬甸和印度的通道,南方絲路全線形成。
人們用張騫在大夏看見四川的布帛手杖之類的商品,來證明南方絲綢之路比北方絲綢之路要早200多年,其實也不準確。西南土著民族與南亞的外國貿易往來,應當遠比這些史書說的要早得多。比如近代發掘出的廣漢三星堆古蜀文物,被證明至少有3000年以上的歷史,而其中大量的齒貝,據專家考證系只產於南亞印緬一帶暖海域的。據此推算,古蜀與南亞的交往又該上推1000多年了。
「南方絲綢之路」經過的涼山州了涼山人
源文檔 <http://www.stnn.cc/culture/geography/headline/t20060528_222742.html>
南方絲綢之路西南夷道蜀身毒道
於是人們進一步探索緣由,找出了答案是南方絲路的前身,原來是遠古土著民族沿橫斷山系的山脈河谷,進行游牧和遷徙的自然通道。秦國在戰國時期的迅速崛起,迫使原來在黃河源頭和上游地區生息的羌人部落棄土南遷。羌人當時是游牧民族,南下入四川西部和南部,直到雲南北部,所經線路就是橫斷山脈形成的道道南北走向的伸溝寬谷。與此同時,這一帶的土著各部落間的相互征戰,失敗的部落逃逸遷徙的線路也大致如此。我們可以推想,古時這些民族部落從西域進入涼山,轉道雲南之後,再順著瀾滄江河谷走到緬甸、印度,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三星堆的齒貝來自印緬沿海就不足為怪了。
至於由官方開道,則是後來到了李冰任蜀郡太守期間開的「卜道」和「青衣道」,距今約2000多年。卜道是沿岷江從成都到宜賓的水上通道,青衣江是從成都經臨邛(邛州市)到蘆山縣(青衣縣)的陸路通道。後來李冰的繼承人常顎修建「五尺道「(道路寬五尺)將卜道從宜賓延伸到雲南曲靖,青衣道也延伸至漢源縣,都沒有出境。到了漢武帝時期,才將這條路進行了先後兩次大規模的開發。一條是將秦代的「五尺道」向東南延伸,通往廣西;另一條是將青衣道從漢源通向西昌,出會理,過攀枝花市的南部,通向大理。這條道到了東漢時期,由於保山一帶歸順朝廷(所謂「哀勞內附」),永昌道全線開通,就成了國際通商和文化交流的南方主要通道。漢朝經營南方絲路的行為,與過去的民間交往完全不同,他們採取的是,修路、設關、置軍屯、建郡縣、配備郵亭、驛站、移民實邊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南方絲路沿線確保暢通,也加快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漢朝以後,這條國際通道隨著歷代王朝的興衰而有所起落,但始終沒有斷絕過。民國時期,這條通道依然很興旺,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四川、雲南、緬甸的通道和1945年初修通的由保山經騰衝,進入緬甸密支那到印度利多的「中印公路」,有叫「史迪威公路」,更幾乎成了當時的唯一國際通道和抗戰軍事物資補給線。
「南方絲綢之落」線路圖
古代的南方絲綢之路,形成於漢代,以後歷代延續,線路有所變化,但主要的幹線都是一成都為起點的東西兩條,即所謂的「西夷道」和「東夷道」,具體說:
「西夷道」是出成都,南經邛崍、雅安,滎經,翻越大相嶺至漢源,渡大渡河,穿清溪管直抵西昌,然後沿安寧河南下,經德昌、米易到會理,渡過金沙江進入攀枝花市南部,再翻越川顛交界的方山入雲南永仁,過姚安,直達洱海邊的大理。此路因為要經過越西縣的零關,為進入「夷區」的關頭,故又名「零關道」。
「東夷道」也是成都為起點,順岷江南下,經眉山、樂山、建為至宜賓,溯橫江出筠連,過雲南的鹽津豆沙關到昭通,再南行至曲靖或東川,然後西行經楚雄到達大理。
據近年來對這條古道進行的綜合考察,證實這條路有東、西兩道。東線北起宜賓,南至曲靖市,因道寬僅五尺,史書上稱為「五尺道」。公元793年,背逆唐42年之久的南詔王,派使者請求歸唐。翌年,中央朝廷派御使中丞袁滋,奉命持節赴雲南冊封異牟尋為「南詔歸義王」。使臣們均經五尺道而來往。在五尺道的基礎上,後人逐漸延伸至昆明、楚雄、大理,在普棚驛與西線靈關道交匯。
東西線在大理交匯以後被稱為博南道或永昌道,經保山、德宏到緬甸印度、阿富汗等海外諸國,或經保山、騰衝至緬甸、印度阿薩姆等地,成為連接南亞、西亞而達歐洲的古代通商貿易和文化交流通道。
「南方絲綢之路」經過的雨城雅安
這條古老而又充滿神奇的道路,向世人傾訴著大西南文化之謎。兩千多年來,我國的絲綢布帛、金銀瓷器及農副產品等通過這條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輸往緬印及東南亞、中東國家,緬印及東南亞和西歐等殊方異域的山貨藥材、珠寶玉石等都由此路輸入我國。
源文檔 <http://www.stnn.cc/culture/geography/headline/t20060528_222742_1.html>
莫勒且河岩畫:古文明破石而出 2007,07,09 |
米蘭:伊循文明千年重生 2007,04,28 |
重訪來利勒克 2007,02,28 |
羅布泊消失了的部落 2007,02,01 |
小河墓地尚有七大謎待解 2007,01,06 |
神奇神秘玄妙悠遠—樓蘭之謎 2006,07,19 |
新疆文化發展歷史 2006,07,19 |
新疆境內也有長城 2006,07,19 |
神秘而誇張的生殖崇拜-小河墓地考古 2006,07,19 |
樓蘭人 2006,07,19 |
絲綢之路 2006,07,19 |
獨特文物提示昔日原始生活-小河墓地考古 2006,07,19 |
在牛皮包裹的船棺中入睡-小河墓地考古 2006,07,19 |
科學家解謎羅布泊消失命運 2006,07,19 |
巴州歷史 2006,07,18 |
源文檔 <http://www.xjbzly.com/slcd.aspx?lid=52>
>>> 巴州探秘 >>> 文明之迷 |
站內搜索: |
點擊:[962]次 更新:2006年07月19日 來源:本站原創 |
絲綢之路,指西漢(前202年-8年)時,由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從長安(今西安)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聯結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這條道路也被稱為「西北絲綢之路」以區別日後另外兩條冠以「絲綢之路」名稱的交通路線)。因為由這條路西運的貨物中以絲綢製品的影響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於兩漢時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條路線。 廣義的絲綢之路指從上古開始陸續形成的,遍及歐亞大陸甚至包括北非和東非在內的長途商業貿易和文化交流線路的總稱。除了上述的路線之外,還包括在南北朝時期形成,在明末發揮巨大作用的海上絲綢之路和與西北絲綢之路同時出現,在元末取代西北絲綢之路成為路上交流通道的南方絲綢之路等等。 絲綢之路(德語:die Seidenstrasse)一詞最早來自於德國地理學家費迪南·馮·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77年出版的《中國》,有時也簡稱為絲路。 雖然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但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張騫兩次通西域,開闢了中外交流的新紀元。並成功將東西方之間最後的珠簾掀開。從此,這條路線被作為「國道」踩了出來,各國使者、商人沿著張騫開通的道路,來往絡繹不絕。上至王公貴族,下至乞丐獄犯,最為有名的要算班超再次通西域和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他們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這條東西通路,將中原、西域與阿拉伯、波斯灣緊密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努力,絲綢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廣義上絲路的東段已經到達了韓國、日本,西段至法國、荷蘭。通過海路還可達義大利、埃及,成為亞洲和歐洲、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友誼之路。 路線 絲綢之路一般可分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為北中南三條線路。 東段:從長安到玉門關、陽關。(漢代開闢) 中段:從玉門關、陽關以西至蔥嶺。(漢代開闢) 西段:從蔥嶺往西經過中亞、西亞直到歐洲。(唐代開闢) 以下為絲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稱(括弧內為古地名)。 東段 東段各線路的選擇,多考慮翻越六盤山以及渡黃河的安全性與便捷性。三線均從長安出發,到武威、張掖匯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線:從涇川、固原、靖遠至武威,路線最短,但沿途缺水、補給不易。 南線:從鳳翔、天水、隴西、臨夏、樂都、西寧至張掖,但路途漫長。 中線:從涇川轉往平涼、會寧、蘭州至武威,距離和補給均屬適中。 公元10世紀時期北宋政府為繞開西夏的領土,開闢了從天水經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為宋以後一條新的商路。 中段 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內的諸線路,它們隨綠洲、沙漠的變化而時有變遷。三線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鎮(640年設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南道(又稱于闐道):東起陽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經若羌(鄯善)、和田(于闐)、莎車等至蔥嶺。 中道:起自玉門關,沿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經羅布泊(樓蘭)、吐魯番(車師、高昌)、焉耆(尉犁)、庫車(龜茲)、阿克蘇(姑墨)、喀什(疏勒)到費爾干納盆地(大宛)。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經哈密(伊吾)、吉木薩爾(庭州)、伊寧(伊犁),直到碎葉。 西段 自蔥嶺以西直到歐洲的都是絲綢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線分別與中段的三線相接對應。其中經裏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線是在唐朝中期開闢。 北線:沿鹹海、裏海、黑海的北岸,經過碎葉、怛羅斯、阿斯特拉罕(伊蒂爾)等地到伊斯坦布爾(君士坦丁堡)。 中線:自喀什起,走費爾干納盆地、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到馬什哈德(伊朗),與南線匯合。 南線:起自帕米爾山,可由克什米爾進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從白沙瓦、喀布爾、馬什哈德、巴格達、大馬士革等前往歐洲。 其他 此外還有,還有主要與南亞交流的南方絲綢之路和沿海路行進的海上絲綢之路。 歷史發展 上古時期 早在遠古時期,雖然人類面對著難以想像的天然艱險的挑戰,但是歐亞大陸東西之間並非像許多人想像中那樣地隔絕。在尼羅河流域、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黃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存在著一條由許多不連貫的小規模貿易路線大體銜接而成的草原之路。這一點已經被沿路諸多的考古發現所證實。這條路就是最早的絲綢之路的雛形。 早期的絲綢之路上並不是以絲綢為主要交易物資,在公元前15世紀左右,中國商人就已經出入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購買產自現新疆地區的和田玉石,同時出售海貝等沿海特產,同中亞地區進行小規模貿易往來。而良種馬及其他適合長距離運輸的動物也開始不斷被人們所使用,令大規模的貿易文化交流成為可能。比如阿拉伯地區經常使用,耐渴、耐旱、耐餓的單峰駱駝,在公元前11世紀便用於商旅運輸。而分散在亞歐大陸的游牧民族據傳在公元前41世紀左右即開始飼養馬。雙峰駱駝則在不久後也被運用在商貿旅行中。 另外,歐亞大陸腹地是廣闊的草原和肥沃的土地,對於游牧民族和商隊運輸的牲畜而言可以隨時隨地安定下來,就近補給水、食物和燃料。這樣一來一支商隊、旅行隊或軍隊可以在沿線各強國沒有注意到他們的存在或激發敵意的情況下,進行長期,持久而路途遙遠的旅行。 最初的發展 在商代帝王武丁配偶墳塋的考古中人們發現了產自新疆的軟玉。這說明至少在公元前13世紀,中國就已經開始和西域乃至更遠的地區進行商貿往來。依照晉人郭璞在《穆天子傳》中的記載,前963年周穆王曾攜帶絲綢、金銀的貴重品西行至裏海沿岸,並將和田玉帶回中國。雖然這種說法的真實性還沒有定論,但是目前在絲綢之路沿線的考古中,確實出土了部分在這一時期的絲綢製品。 在戰國時期,中原地區已經存在了相當規模的對外經濟交流。《史記·趙世家》中記錄了蘇厲與趙惠文王的一段對話:「馬、胡犬不東下,崑山之玉不出,此三寶者非王有已」蘇厲用趙國通過對外貿易得到的財富威脅趙惠文王一段從側面說明了這一點:因為人們相信,「崑山之玉」即為昆崙山下出產的軟玉,而胡犬則是產自中亞、西亞的一個狗的品種。 隨著公元前5世紀左右河西走廊的開闢,帶動了中國對西方的商貿交流,西域地區諸如鄯善、龜玆等國家紛紛在這一時期逐漸出現。而當時的歐洲國家已經出現了「賽利斯」(Seres,源自希臘語言「絲」,從漢語「絲」的音轉化的「Ser」。)——對中國的稱呼。這種小規模的貿易交流說明在漢朝以前東西方之間已有經過各種方式而持續長時間的貿易交流。 不僅僅是絲綢,同時絲綢之路上另一件著名的商品,產自今阿富汗巴達克山的天青石早在公元前31世紀就開始出現在中國、印度、埃及——這意味著中亞地區的商旅貿易開始的時間要比這一地區部分國家的誕生還要早些。約1000年後,天青石的貿易開始傳入印度的哈拉帕(Harappa)。後來成為佛教七寶之一。 作為世界上最早出現國家的文明之一,目前很多考古發現證明埃及人在很早以前就開始從事北非、地中海及西亞的貿易。人們相信,在前14世紀時期,埃及人已經造出了船。 在埃及,人們發現了距今5000餘年,產自阿富汗的天青石,說明埃及人已經開始沿著這條時候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道路上,展開了一定規模的貿易。一些人認為是前1070年左右絲綢殘骸的碎片已經被發現,這意味著至少在前1070年埃及可能已經與中國有了間接的貿易往來。不過此後不久絲綢在埃及的地位一落千丈,並絕跡於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的史冊。同時,這些前11世紀的絲綢究竟是中國養蠶技術所出現的絲綢,還是一個來自地中海沿岸或者中東的「荒野絲」(en:Wild Silk),就是一個極有爭議的話題了。 在一統巴比倫和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帝王大流士一世(前521年至前485年)統治下,四處擴張的波斯建立了在中、西亞的地區強權。史料記載這位帝王喜愛愛琴海生產的鮮魚和故鄉帕提亞的水。為此大流士建立了一條連接安息帝國首都蘇薩(位於底格里斯河下游流域)到小亞細亞以佛所和國土各地的「皇道」,這條僅由王室使用的皇道在沿線各段設立驛站,藉助每個驛站的好馬和馭手皇室所需要的一切通過這條道第一時間送至首都,再將帝王的指令傳播到波斯全國。依照皇道的效率,一位向大流士進獻快信的人只需9天即可送至首都,而同樣的距離對於普通人而言需要3個月。一方面安息利用這樣一條遍及各地的古代國道加強了中央政府對各地的統治,另一方面也直接帶動了這一地區的商貿活動。 在亞歷山大建立他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有學者認為,這就是中國古籍記載的「犁軒」,伯希和:《犁靬為埃及亞歷山大城說》,見馮承鈞譯:《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第二卷)第七編,商務印書館,1995年。)後,他的繼承者托勒密一世在前323年最終控制了埃及。希臘人開始積極促進小亞細亞、印度和東非之間通過希臘管轄的港口進行的貿易活動,在陸地上希臘人也一樣在貿易領域非常活躍。這一時期歐亞之間的繁榮的經貿並不僅是希臘人的成就,地處阿拉伯半島及中亞的阿拉伯人——尤其是那巴提斯人(前106年為羅馬帝國所滅)為中亞的貿易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希臘人的第一步就是利用帝國在中亞乃至更東方的擴張來打通並控制東西方之間的陸上絲綢之路,帝國東部邊境也許已經到達了大宛國(今吉爾吉斯斯坦費爾干納)——如今中國新疆省的西部。如今人們在這一帶的考古發現了亞歷山大大帝在前329年建立的城市——苦盞(希臘人命其為「極東亞歷山大城」,即亞歷山大東征的最遠處)。 接下來的300年間,希臘人保持了這個龐大帝國在亞洲的統治。塞琉古帝(Seleucid,參見已不存在國家列表)的將領歐提德姆斯據大夏和粟特獨立,他和他的兒子德米特里(死於公元前167年)向四周塞種人地區、安息和大宛擴張領土。繼續沿著亞歷山大過去的道路向西拓展。在大夏國王歐提德姆斯(前 230-200 年)執政時期國土達到極致:大夏控制的土地不僅超越了複次忽氈,有證據顯示他們的偵察隊在前200年左右已經到達過喀什,這是有史以來最早的,有據可考的一次連接中國與西方的活動。古希臘歷史學家斯特雷波曾這樣評價這次行動「他們甚至將自己國家的國土拓展至塞利斯(中國)和弗林尼(Phryni)。」(參見古代歐亞的交界地--諸文明的匯聚區和傳播區,《世紀中國》)。 小結 但這種交流不完全等同於公元前1世紀繁榮的的絲綢之路,也並沒有持續下來。隨著游牧民族的不斷強盛,他們同定居民族之間發生了不斷的爭鬥,之間也在不斷的分裂、碰撞、融合,這使原始的文化貿易交流僅存於局部地區或某些地區之間。不過,隨著各定居民族的強國的不斷反擊和擴張,這些國家之間往往發生了直接接觸,如西亞地區馬其頓亞歷山大的東征、安息王朝與羅馬在中亞和地中海沿岸的擴張,大夏國對阿富汗北部、印度河流域的統治,以及促使張騫動身西域的大月氏西遷。 這些都說明上述地區之間進行大規模交通的要素已經具備,出入中國的河西走廊與聯通大陸上各國的道路業已被游牧民族所熟知。而且同時連同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西域地區小國林立,中亞地區也是戰火紛飛。西域西北側與中國北方又有強大的匈奴在側,控制西域諸國,與周邊民族和中國中原王朝爭鬥不止。經濟文化的交流僅僅是一個相對安定的地區內才能做到的。所以當時的東西方之間並沒有深刻的了解,對文化上的交流更是相互隔絕。就連上古曾經存在過的貿易往來,這是也往往變成了傳說和神話,殘留在東西方人民的心中。 公元前1世紀到7世紀 張騫的西行 前2世紀,中國的西漢王朝經過文景之治後國力日漸強盛。第四代皇帝漢武帝劉徹為打擊匈奴,計劃策動西域諸國與漢朝聯合,於是派遣張騫前往此前被冒頓單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帶一百多隨從從長安出發,日夜兼程西行。張騫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虜,遭到長達十餘年的軟禁。他們逃脫後歷盡艱辛又繼續西行,先後到達大宛國、大月氏、大夏。在大夏市場上,張驀看到了大月氏的毛氈、大秦國的海西布,尤其是漢朝四川的鄧竹杖和蜀布。他由此推知從蜀地有路可通身毒、大夏。前126年張騫幾經周折返回長安,出發時的一百多人僅剩張騫和一名堂邑父了。史書上把張騫的首次西行譽為「鑿空」即空前的探險。這是歷史上中國政府派往西域的第一個使團。前119年,張騫時任中郎將,又第二次出使西域,經四年時間他和他的副使先後到達烏孫國、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國。 自從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國,向漢武帝報告關於西域的詳細形勢後,漢朝對控制西域的目的由最早的制御匈奴,變成了「廣地萬里,重九譯,威德遍於四海」的強烈願望。為了促進西域與長安的交流,漢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政府配給的貨物,到西域各國經商。這些具有冒險精神的商人中大部分成為富商巨賈,從而吸引了更多人從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活動,極大地推動了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物質文化交流,同時漢朝在收取關稅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潤。出於對匈奴不斷騷擾與絲路上強盜橫行的狀況考慮,加強對西域的控制,漢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設立了漢朝對西域的直接管轄機構——西域都護府。 以漢朝在西域設立官員為標誌,絲綢之路這條東西方交流之路開始進入繁榮的時代。 大規模的貿易 當羅馬人在公元前30年征服埃及後,加之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國後遠東中國傾國力向西拓展的機遇,通過絲路的交流與貿易在印度、東南亞、斯里蘭卡、中國、中東、非洲和歐洲之間迅速發展。無數新奇的商品、技術與思想來是源源不斷的歐亞非三洲的各個國家。大陸之間的貿易溝通變得規則、有序。 羅馬人很快就加入到這條商道中,從1世紀起羅馬人開始狂熱的迷戀著從帕提亞人手中轉手取得的中國絲綢——即便當時的羅馬人相信絲綢是從樹上摘下來的。「賽利斯人們(中國人)以從他們的樹林中獲取這種毛織品而聞名於世。他們將從樹上摘下的絲綢浸泡在水中,再將白色的樹葉一一梳落。(絲綢的)生產需要如此多的勞役,而它們又來自於地球的彼方,這令羅馬的少女們可以身著半透明的絲衣在大陸街上炫耀。」(老普林尼,《博物學》)那時,絲綢成為羅馬人狂熱追求的對象。 古羅馬的市場上絲綢的價格曾上揚至每磅約12兩黃金的天價。造成羅馬帝國黃金大量外流。這迫使元老院斷然制定法令禁止人們穿著絲衣,而理由除了黃金外流以外則是絲織品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我所看到的絲綢衣服,如果它的材質不能遮掩人的軀體,也不能令人顯得莊重,這也能叫做衣服?……少女們沒有注意到她們放浪的舉止,以至於成年人們可以透過她身上輕薄的絲衣看到她的身軀,丈夫、親朋好友們對女性身體的了解深知不多於那些外國人所知道的」(Seneca the Younger,《雄辯集》,第一卷) 不僅僅是羅馬人對來自東方的神奇玩意兒感興趣。埃及歷史上著名的艷后克利奧帕特拉也曾經被記載穿著絲綢外衣接見使節,並酷愛絲綢製品。97年,東漢將軍班超在重新建立起漢朝在中亞地區的主導地位後,派甘英攜帶大量絲織品到達條支(可能是今日土耳其的安條克),而當時安條克以南正是埃及和安息爭奪的國土。因而中國與埃及最早的官方溝通應當就是在這一時期。而記載中的中國和其他大國的官方溝通似乎不止於此。 《後漢書》記載了公元166年羅馬使節通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並在中國建立了大使館的紀錄。然而,當中國進入東漢時代以後,由於內患的不斷增加,自漢哀帝以後的政府放棄了對西域的控制,令西域內部紛爭不斷,後期車師與匈奴年年不斷的戰爭更令出入塔克拉瑪乾的商路難以通行,當時的中國政府為防止西域的動亂波及本國,經常關閉玉門關,這些因素最終導致絲路東段天山北南路的交通陷入半通半停。 7世紀到12世紀 二度繁榮 隨著中國進入繁榮的唐代,西北絲綢之路再度引起了中國統治者的關注。為了重新打通這條商路,中國政府借擊破突厥的時機,一舉控制西域各國,並設立安西四鎮作為中國政府控制西域的機構,新修了唐玉門關,再度開放沿途各關隘。並打通了天山北路的絲路分線,將西線打通至中亞。這樣一來絲綢之路的東段再度開放,新的商路支線被不斷開闢,人們在青海一帶發現的波斯銀幣是目前中國境內最多的,這證明青海也隨著絲路的發展成為與河西走廊同等重要的地區,加上這一時期東羅馬帝國、波斯(7世紀中葉後阿拉伯帝國取代了波斯的中亞霸權)保持了相對的穩定,令這條商路再度迎來了繁榮時期。與漢朝時期的絲路不同,唐控制了絲路上的西域和中亞的一些地區,並建立了穩定而有效的統治秩序。西域小國林立的歷史基本解除,這樣一來絲綢之路顯得更為暢通。 不僅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也開始成為絲路東段上重要的一分子。往來於絲綢之路的人們也不再僅僅是商人和士兵,為尋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們也逐漸出現在這一時期。中國大量先進的技術通過各種方式傳播到其他國家,並接納相當數量的遣唐使及留學生,讓他們學習中國文化。同時佛教、景教各自迎來了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機會,一時間唐朝人在文化方面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絲路商貿活動的直接結果是大大激發了唐人的消費慾望,因為商貿往來首先帶給人們的是物質(包括錢財等)上的富足,這些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其次是不同的商品來源地域帶給人們的精神差異的影響。絲路商貿活動可謂奇貨可點、令人眼花繚亂,從外奴、藝人、歌舞伎到家畜、野獸,從皮毛植物、香料、顏料到金銀珠寶礦石金屬,從器具牙角到武器書籍樂器,幾乎應有盡有。而外來工藝、宗教、風俗等的隨商進人更是不勝枚舉。這一切都成了唐人尤其是唐時高門大戶的消費對象與消費時尚。相對而言,唐人的財力物力要比其它一些朝代強得多,因此他們本身就有足夠的能力去追求超級消費,而絲路商貿活動的發達無非是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機遇而已。理所當然的就有許許多多的人竭力屯奇居異,有錢人不僅購置奇珍異寶而且還儘可能在家裡蓄養寵物、奴伎。帝王皇族帶頭,豪紳闊戶效之,庶民百姓也以把玩異域奇物為能。美國學者謝弗指出:「七世紀(中國)是一個崇尚外來物品的時代,當時追求各種各樣的外國奢侈品和奇珍異寶的風氣開始從宮廷中傳播開來,從而廣泛地流行於一般的城市居民階層之中。」受到這條復興了的貿易路線巨大影響的國家還有日本。 8世紀日本遣唐使節帶來了很多西域文物到日本首都奈良。這些寶貴古代文物現代也在奈良正倉院保存下來。 所以,奈良正倉院被稱為絲綢之路的終點。日本最大的宗教佛教也是通過絲綢之路傳來的。1988年奈良縣政府在奈良市舉行大規模的絲綢之路博覽會。日本最大的電視台NHK曾從中國到歐洲以實地拍攝方式製作絲綢之路節目[1]。 海上絲綢之路的興起 經過安史之亂後的唐朝開始衰落,西藏吐蕃越過昆崙山北進,侵佔了西域的大部;中國北方地區戰火連年,絲綢、瓷器的產量不斷下降,商人也唯求自保而不願遠行。唐以後中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因而相對穩定的南方對外貿易明顯增加,帶動了南方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成都和泉州也因此逐漸成為南方經濟大城。當中國人開始將他們的指南針和其他先進的科技運用於航海上時,海上絲綢之路迎來了它發展的絕佳機會。 北宋南方高度發達的經濟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當然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可說是不得已而為之:經濟最為發達的北宋沒有控制以往絲路的河西走廊,這成為日後絲路上青海道繁榮的機遇。到了南宋時期,南宋政府早已無法控制整個西北。因而西北絲路的衰落日益明顯,而南方絲綢之路與海上絲路的開闢,逐漸有取代西北絲路的現象。 12世紀以後 自唐末以來西北絲綢之路已經錯失了它發展的大部分機遇——中亞和新疆地區荒漠地區的草原、綠洲被連年的戰火所摧毀:這對以一個綠洲國家的農業生產而言毫無疑問是致命的,而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正是古代國家立國的根本。唐代安史之亂後中國各地戰火紛飛,為絲路直接服務的北方地區經濟大受打擊,史料記載黃河流域的絲綢生產幾乎陷於停頓。 當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孫們孜孜不倦的開闢著廣闊的疆土時,絲綢之路——不僅是這條西北絲綢之路,包括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都已經在相當程度上成為蒙古帝國內部的交通路線。雖然蒙古帝國的統治者們並沒有建立嚴格的、十分完善的中央集權體系(這也許與其游牧民族的特性有關),各地並沒有統一的行政體系。但蒙古帝國也摧毀了以往在絲綢之路上大量關卡和腐朽的統治,令絲綢之路的通行比以往各個朝代都要方便一些。蒙古帝國和它在中國的權利繼承者,對這些從西方前來的旅行者抱以非常歡迎的態度,元朝統治者甚至任命一些外國人——主要是基督教徒,擔任地方的行政長官。不過沿著絲路前進的人們,大多是以宗教信仰及其他文化交流為使命的人們,而不再是以商人為主導的絲綢之路了。諸如馬可·波羅和長春真人的遊記就體現了這一點。這從側面反映西北絲路的衰落。 此外,包括中國在內亞歐大陸進入了逐漸寒冷的階段。當絲路的歷史步入14世紀——中國稱其為「明清小冰期」的開端後,西域地區脊背上已不再適合當時的人類居住。西北絲綢之路的東端幾乎已經荒廢。而西域各古國大多已不復存在,成為流沙之中見證絲路輝煌的遺迹。 經濟文化交流 商品交流 正如「絲綢之路」的名稱,在這條逾7000公里的長路上,絲綢與同樣原產中國的瓷器一樣,成為當時一個東亞強盛文明象徵。絲綢不僅是絲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費品,也是中國曆朝政府的一種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國的友好使節出使西域乃至更遠的國家時,往往將絲綢作為表示兩國友好的有效手段。並且絲綢的西傳也少許改變了西方各國對中國的印象,由於西傳至君士坦丁堡的絲綢和瓷器價格奇高,令相當多的人認為中國乃至東亞是一個物產豐盈的富裕地區。各國元首及貴族曾一度以穿著用腓尼基紅染過的中國絲綢,家中使用瓷器為富有榮耀的象徵。 此外,阿富汗的天青石也隨著商隊的行進不斷流入歐亞各地。這種遠早於絲綢的貿易品在歐亞大陸的廣泛傳播為帶動歐亞貿易交流做出了貢獻。這種珍貴的商品曾是兩河流域各國財富的象徵。當天青石流傳到印度後,被那裡的佛教徒供奉為佛教七寶之一,令天青石增添了悠遠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蘿蔔、胡椒、胡豆、波菜(又稱為波斯菜)、黃瓜(漢時稱胡瓜)、石榴等的傳播為東亞人的日常飲食增添了更多的選擇。西域特產的葡萄酒經過歷史的發展融入到中國的傳統酒文化當中。商隊從中國主要運出鐵器、金器、銀器、鏡子和其他豪華製品。運往中國的是稀有動物和鳥類、植物、皮貨、藥材、香料、珠寶首飾。 文化交流 中國古代技術西傳 造紙術曾經為中國古代科技領先於世界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這種技術似乎只有東亞及南亞部分國家才有發達的造紙工業。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紙製品開始在西域以及更遠的地方出現。人們已在在樓蘭遺迹的考古發現了2世紀的古紙。而中亞地區雖然也是用紙,但沒有發現造紙工業的證據。很多人認為造紙術的西傳為歐洲及中亞帶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而最初這場變革卻是殘酷的:唐朝與新興的阿巴斯王朝在中亞的勢力摩擦不斷。在對中亞政治格局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怛羅斯戰役中,阿拉伯人將中國戰俘沿著絲綢之路帶回撒馬爾罕,而這些戰俘中就有長於造紙術的中國工匠。最終造紙術就這樣傳播到世界各地。 西域地區沙漠密布,各國的繁榮與水往往是脫不開關係的。天山與昆崙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補給水源之一。然而收集這些雪水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後積聚在山腳的水很短時間就會被蒸發或滲入地下。自漢朝派遣軍隊囤積在西域發展農業時,流傳於山區的坎兒井和井渠技術被同樣需要水源的軍人使用在西域,並逐步流傳至更遠的國家。早先西域地區坎兒井技術究竟是由中國還是波斯傳入西域一直事件有爭議的問題。不過井渠技術和穿井法被證實是用中國傳向西方:《史記》中記載,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斷絕水源的方式圍困城市。然「宛城中新得漢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堅持了很長時間。 中國古代印刷術也是沿著絲路逐漸西傳的技術之一。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已經發現了用於雕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其中唐代的《金剛經》雕版殘本如今仍保存於英國。這說明印刷術在唐代至少已傳播至中亞。13世紀時期,不少歐洲旅行者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國,並將這種技術帶回歐洲。15世紀時,歐洲人谷騰堡利用印刷術印出了一部《聖經》。1466年,第一個印刷廠在義大利出現,令這種便於文化傳播的技術很傳遍了整個歐洲。 宗教思想交流 東漢初期,佛教自於聞沿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南北側之「絲綢之路」子孔道,全面傳到西域各國。關於佛教傳人西域地區,目前尚有許多說法。但是國內外「學術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紀以後,晚在公元前1世紀末已傳入西域了」。據此,佛教公元前87年傳入西域于闐以後,公元前60年至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聖地于闐向西或北方向傳播到葉城、莎車、塔什庫爾干、喀什、阿克蘇、庫車、焉首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北路各地和向東北方向傳播到且末、若羌、米蘭、樓蘭等西域之「絲綢之路」南北路諸地是理所當然之事。 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隨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並沿著絲綢之路的分支,傳播到韓國、日本與其他亞洲國家。 拜火教(一名為襖教)是中國人對波斯瑣羅亞斯德教(這可能與西域地區與拜火教敵視的伊斯蘭教有關。)的稱呼,該教於前5—前1世紀沿絲路向東方傳播,被認為是最早傳入西域的宗教。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國教,在阿拉伯帝國興起後被迫東移。有記載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受到當時南北朝時代的北方各國皇帝的支持,唐朝時也有許多祆祠以備「胡商祈福」,地方統治者為控制拜火教的發展,設立薩薄一職,試圖將宗教納入國家管理體系中。但該教宋朝以後則基本消失。其宗教風俗則被維吾爾族、塔吉克族所保留,成為一種民族文化的風俗。 景教則是敘利亞基督教聶斯脫里教派的一個分支,史料記載景教在唐代初期搏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准教徒在長安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為「羅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年間,阿羅本被奉為鎮國大法主,往後教堂亦掛上歷代唐朝皇帝像。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景教徒伊斯曾協助郭子儀平亂,後被賜紫衣袈裟。從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150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在會昌法難之後,景教慢慢走向衰弱,但一直延續到明朝天主教進入中國時。 從西方到東方 絲路在元朝之後的逐漸不受注意後,間接刺激了歐洲海權興起,馬可·波羅的中國遊記刊行後,中國及亞洲成為許多歐洲人嚮往的一片繁榮富裕的文明國度。西班牙、葡萄牙國家開始企圖繞過被義大利和土耳其控制的地中海航線與舊有的絲綢之路,要經由海路接通中國,並希望能從中獲得比絲路貿易更大的利潤。一些國家也希望將本國的所信仰的宗教傳至東方。 1492年,哥倫布遠航的一個目標就是最終能到達中國,並開創另一條比絲路更好的貿易要道,但他卻在大的失望中帶領歐洲發現了美洲這一塊新大陸。於是哥倫布之後的探險家在美洲開啟了新世界的殖民地時代,17世紀之後,荷蘭與英國也陸續在非洲、美洲、南太平洋擴展他們的勢力。 19世紀初期,儘管歐洲強權已在海上遍布,中國依然被西方認為是嚮往之地,是最興旺與古老的文明,學者多認為這是絲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帶來的精神性影響,也造成西方在近代200年期間,認為與中國交易能獲得巨大利潤的印象。 參考書目 《文明探索——漢朝》 ISBN 7-5347-3651-X 《中國歷史地理學》 ISBN 7-04-010621-3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 ISBN 7-220-06556-6 《海市蜃樓中的帝國 絲綢之路上的人,神與神話》 喀什維吾爾出版社 2005年1月 ISBN 7-5373-1329-6 |
源文檔 <http://www.xjbzly.com/sj1.aspx?id=5770>
源文檔 <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080222/000cf1bdcc970928d52f1e.jpg>
瑞麗——中國翡翠源頭(2)
時間:2009-06-07 12:08來源:瑞麗江網責任編輯:孔雀之鄉
核心閱讀:瑞麗珠寶市場重新興旺發達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瑞麗邊境貿易日趨繁榮,南方絲綢之路重放異彩。邊貿的繁榮同時帶動了瑞麗珠寶產業的急... ...
瑞麗珠寶市場重新興旺發達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瑞麗邊境貿易日趨繁榮,南方絲綢之路重放異彩。邊貿的繁榮同時帶動了瑞麗珠寶產業的急速發展。緬籍華人、傣族、景頗族等民族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國珠寶翡翠商紛紛從泰國清邁和緬甸各地轉向瑞麗珠寶街經營珠寶翡翠。往日古勐卯王國車水馬龍的姐相珠寶翡翠街的盛況,今天又真實地重現在世人面前。
雲南的騰衝、大理一度是翡翠玉石的集散地,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已換成了瑞麗。如今的瑞麗翡翠市場是我國翡翠交易品種最齊全和最具有人文特色的大市場。經營者有緬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泰國等國家的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膚色,在同一塊土地上、中國的西南邊陲瑞麗經營著同樣的珠寶翡翠。瑞麗翡翠市場的繁榮,不僅得益於瑞麗獨特的地理位置、國家一級口岸和姐告唯一的境內關外政策,還與緬甸政策緊密相關。緬甸政府從1998年3月起,正式允許翡翠毛料以邊貿的方式進入瑞麗。每年從緬甸進口到瑞麗的毛料約有6000噸左右。今天的瑞麗,仍然是中國翡翠的源頭和全國最大的翡翠集散地。
翡翠礦區及翡翠市場分布示意圖
進入21世紀,瑞玉憑藉得天獨厚的口岸優勢,使珠光寶玉帝王翡翠再次大放異彩。其玉雕精品巧奪天工、精美絕倫,玉雕作品曾經多次獲得大獎。雕刻工藝獨樹一幟,蜚聲海內外。如今,瑞麗珠寶交易日漸繁榮和興旺,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路子。近幾年緬甸調整珠寶經營政策,不允許帕敢翡翠產區原石直接經過密支那轉向中國口岸盈江的那邦、昔馬和騰衝的古永、猴橋等口岸出口,必須將原料運到曼德勒(瓦城)珠寶交易市場和仰光進行公盤交易、納稅。緬甸最大的珠寶交易中心曼德勒(瓦城)到瑞麗姐告口岸僅390公里,盈江528公里,騰衝650公里。姐告距緬甸最大翡翠交易中心最近。近水樓台先得月,獨一無二的地域優勢造就了今天姐告和瑞麗珠寶翡翠市場的繁榮昌盛。
2006年11月18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珠寶首飾委員會、亞洲珠寶聯合會翡翠研究會、《財富珠寶》周刊共同冠名「瑞麗——中國翡翠源頭」之殊榮。2006年11月9日,中國寶玉石協會授予瑞麗為「全國珠寶玉石特色產業基地」。萬分相信,明天瑞麗珠寶翡翠業的發展,將更加燦爛奪目!
源文檔 <http://www.dehong.gov.cn/culture/industries/2009/0607/culture-16853_2.html>
推薦閱讀:
※一帶一路,開啟經濟全球化新時代
※《絲路山水地圖》地名考證(完善中)
※紀錄片絲綢之路新篇
※中國的陰山道通向哪裡?地球知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