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筆墨丹青-清初畫僧髡殘國畫欣賞

真羨慕你 這麼早就能認識

國畫書

還有10萬人和你一樣

歡迎交流學習,合作推廣,請加微信18463397410

書法史上的「二石」指誰?今有齊白石和傅抱石,古有石濤與石溪。這個「石溪」是誰?

他是清初四大畫僧之一,雖削髮為僧,卻難了紅塵,一生孤耿剛烈,不忘亡國之恨。他勤奮自律,以書畫傾瀉胸中塊壘,尋求人格完善。他的人品、筆墨俱高人一頭,但三百年來,世人多不識。

靳尚誼《畫僧髡殘》髡(kūn)殘(1612―1692),明末清初畫家,為清初四畫僧之一。俗姓劉,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法名髡殘,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電住道人。他好游名山大川,43歲時定居南京大報恩寺,後遷居牛首山幽棲寺,度過後半生。性寡默,身染痼疾,潛心藝事,與程正揆(號青溪道人)交善,時稱二溪,藝術上與石濤並稱「二石」,善畫山水,師法王蒙,亦工人物、花卉。

《山水圖》髡殘生於明萬曆四十年,據說出生時其母夢僧入室。他年歲稍長時,得知此事,就常思出家。十九歲時,父母令他成親,他堅絕不從,「有來議婚者,大罵絕之」,並且從此就放棄了舉業。其性情剛烈已初露端倪。

《林麓樂志圖》關於髡殘出家的確切年月,有說二十歲,也有說二十七歲。他出家時「一夕大哭不已,遂引刀自剃其頭,血流被面」。果真是一個血性漢子。後來他雲遊江南,向各地高僧參究禪學。曾遇一老僧受雲棲大師剃度,他便請老僧懸掛雲棲大師遺像,拈香禮拜其為師,並由老僧取法名智杲,遂為雲棲派僧人。

《擬元人筆意圖》崇禎十七年(1644),清兵入關,國內大亂,烽煙遍地。髡殘對清兵的血腥征服十分痛恨,心向南明政權,一度參與湖南何騰蛟部的抗清復明活動,但兵敗逃亡。髡殘一生始終以大明遺民身份自居,雖然他身體孱弱多病,卻先後13次赴南、北二京拜謁明皇陵。其心若此,能不感人?

《仙源圖》何騰蛟兵敗後,髡殘曾為避抓捕逃入桃源深山處,藏身於荒山野嶺之中。關於這段不凡的經歷,程正揆《石溪小傳》有載:「甲申間避兵桃源深處,曆數山川奇辟,樹木古怪與夫異禽珍獸,魈聲鬼影,不可名狀;寢處流離,或在溪澗枕石漱水,或在巒猿卧蛇委,或以血代飲,或以溺暖足,或藉草豕欄,或避雨虎穴,受諸苦惱凡三月……」髡殘的意志受到了磨鍊,更與大自然有了親密的接觸,這使他開闊了眼界,充實了胸中丘壑,為此後的山水畫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報恩寺圖》髡殘43歲時來到南京,居於城南大報恩寺。住持覺浪禪師十分器重他,命其主持祖堂山幽棲寺。覺浪禪師圓寂時,遺命將其法偈及竹如意授於髡殘,這意味著將整個宗系託付於他。但是到了次年,髡殘主動辭去幽棲寺主持之職,而作行腳僧尋師訪友,遍游吳越名山勝景,流連黃山,領略自然的博大境界和無限生機,開廓胸襟。

《雨洗山根圖》順治十七年(1660年)8月,髡殘返回南京,在幽棲寺附近的牛首山獨自幽居,靜心修禪。幽居十年間,髡殘除潛心讀書、修禪外,便傾心於山水畫的構思與創作。髡殘的畫藝,於他四十歲左右開始成熟。自從到了南京以後,生活安定,便進入創作的高峰。他現存作品上的紀年,最早是1657年,而以1660年後四年為最多。

《山居圖》髡殘從事繪畫,要比別人更難,付出的心力也更多。這是因為他早年避禍山林,遭風寒侵襲而身染疾患,而晚年病勢更趨嚴重。但他從不消沉懶散,而勤於創作。他如此說道:「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懶惰。若當得個懶字,便是懶漢,終無用處。……總之不放閑過。所謂靜生動,動必作一番事業,端教作出一個人立於天地間無愧。若忽忽不知,惰而不覺,何異於草木!」這段頗具氣魄的文字,是他一生勤奮不輟的寫照,也可見其成功決非偶然。

《江山臥遊圖》對於髡殘來說,繪畫不是娛樂消遣,也不是求得騰達的手段,而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可調治「心病」。他在繪畫中體驗追求的快樂,以達成人格的完善。

《黃山圖》髡殘的一生,與山水十分結緣。他的家鄉武陵,山川古茂雄奇,林木蓊鬱。為僧後,雲遊四方,曾飽覽黃山之奇。中年後定居南京,古金陵踞龍蟠,鍾靈毓秀,深得滋養。最後幽居牛首山,牛首山雙峰突兀,山色黝黑,登山頂遙望,長江襟帶,四處青山綠野,沙渚平疇,無一不是天然圖畫。他的足跡所至,似乎都可從作品中心領神會。但他卻自謂平生有「三慚愧」:「我嘗慚愧這雙腳不曾閱歷天下名山;又嘗慚此兩眼鈍置,不能讀萬卷書,閱遍世間廣大境界;又慚兩耳未嘗親智人教誨。」

《秋暉蒙釣磯》髡殘山水得江山之助,往往頃邈幽深,引人入勝。他的構圖,不作危崖奇峰,叫人怪異,而寫出屋舍村墟,垂釣讀書景色,只覺得系可游可居之地。讀了他的畫,使人感到祖國河山的壯偉,胸襟為之寬闊,給人一種壯美的感受。

《岩穴棲真圖》髡殘的晚景較為凄涼,年老多病,加上早年的風濕病、胃病及疥癬不時發作,令他痛苦不堪。他曾給友人寫信說:「老來通身是病,六根亦各返混沌,惟有一星許如殘燈燃,未可計其生滅,既往已成灰矣。」他囑託僧人,在他死後將遺骸焚化,投入江流之中。示寂後,僧人遵囑函其骨灰投入長江邊上的燕子磯下。他死後十幾年,有一個盲僧人,請工匠在燕子磯絕壁刻了「石溪禪師沉骨處」幾個大字以紀念他。

《山水圖》畫技小道,興衰亦關乎時運;丹青一理,庸奇全賴以人品。髡殘,這位用袈裟掩裹著精神苦痛的明朝遺民,在一生的創作中堅持著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審美追求。他的人品、筆墨俱高人一頭,堪為美術史上的重量級人物。三百多年來,其人品與畫品並重的高華之氣,一直影響著畫壇,成為畫家心目中的豐碑。髡殘繪畫欣賞:

《人物圖頁》

《蒼翠凌天圖》

《層岩疊壑圖》

《仿關仝山水》

《行腳風雨圖》

《活法圓機》

《結社林泉圖》

《老樹寒崖圖》

《墨筆花卉圖》

《秋蟲豆莢圖》

《秋山晴嵐圖》

《山水卷》

《松岩樓閣圖》

《溪橋策杖圖》

《溪山垂釣圖》

《溪山隱居圖》

《雲房舞鶴圖》


推薦閱讀:

客廳沙發背景牆掛上這些國畫作品,品位顏值都有了
十二生肖(寫意國畫版)
國畫技法:75種動物寫生畫法(下)
國畫大師許麟廬遺產糾紛案開審

TAG:國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