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能創造新的生命體嗎?
人造生命
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宣稱他即將完成人類的一個古老夢想——創造新的生命體。編譯 陳舒君
大廳里人頭攢動,無數記者和科研人員焦慮地等待著。在正前方的展台上,一個神秘物體被黑布遮得嚴嚴實實。主持人拿起話筒,發表了一個簡短的演講,接著在一陣眩目的閃光燈照耀下揭開了那塊黑布。眾人大失所望:台上只有一個盛著一些液體的廣口瓶……就在這個時候,大屏幕亮起,向在場人士展示了瓶內玄機。那是用顯微攝像機拍到的一個放大千倍的圖像:一個奇怪的細胞,表面布滿了細絲,緩慢地在液體中遊動。「這是一種細菌。」主持人說道,「但是,各位請注意,這可不是普通的細菌,它從裡到外,全都是在座科研人員發明、製造的結晶。」 這麼說,他們成功了?完全由人類設計並創造的第一個生命體終於走出實驗室了?那倒沒有,但最終的成功只是個時間問題。至少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克雷格·文特爾(Craig Venter)是這樣宣稱的,他雄心勃勃地要創造新的生命體,把科學引入一個嶄新的時代。他的近期目標並不縹緲。他計劃首先創造出一些最基本的、可以發育並完全自主繁殖的單細胞生命體。「這是些按科學家意願組裝,並能為人類服務的生命體。」克雷格?文特爾如是定義。我們能否相信他呢?人類真的可以製造出新的物種嗎?這樣做會有什麼危險嗎?
複製生命語言 對於有些人來說,克雷格?文特爾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生物學家,但對另一些人而言,他就像恐怖電影中的弗朗肯斯坦教授一樣瘋狂。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他的一舉一動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克雷格?文特爾曾是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比起上課,他更喜歡去衝浪。不過那都是上世紀70年代他投身於生物學領域之前的故事了。很快,他就開始對各種生物的基因組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們可以簡單而形象地把基因組比作一個信息程序,裡面寫滿了完成所有生命活動所必須的代碼。這個程序存在於所有生命體的細胞之中,根據物種的不同而有微小差異。 在那個年代,人類對基因組幾乎一無所知,而克雷格?文特爾卻樂在其中。他決定破譯基因組,先從一種基因組較為簡單的細菌入手,並在1995年獲得成功。但這不過是牛刀小試,更輝煌的成就還在後面。2000年,他與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研究團隊同時破譯了人類基因組!但對他來說,這似乎還遠遠不夠,他可不滿足於閱讀這些現成的基因「程序」,他的追求在於創造!創造新的基因組!創造新的生命體! 然而那時,還沒有人能夠製造,甚至複製足夠多的基因用以創造生命。個別實驗室雖然成功地複製出一些基因,但從未複製過整個基因組,因為它們真的是太脆弱了。就拿微小的細菌來說,別看它們的基因組看上去像個圓環那樣簡單,操作起來難度卻相當大。但有些人就是為挑戰而生,越難就越要一試! 生殖支原體(mycoplasma genitalium)是一種極其微小的細菌。克雷格?文特爾首先對其基因組進行解碼,隨後藉助「DNA合成器」忠實複製了該基因組的每一個片段,最終獲取101段各含4~6個基因的絲狀合成物。難的是接下來要做的事。因為要使這些片段相互協調並形成一個程序,必須使它們首尾相接持久地串連在一起——你該不會以為只要把散裝的發動機零件一股腦兒扔進引擎室,就能順利發動汽車吧?為此,克雷格?文特爾的團隊先是以酶為工具,對這些基因段進行精確地剪切和粘貼。 但粘貼到一定階段後,操作變得越來越困難,只要再粘就會使已經組裝的整個基因鏈解體,前功盡棄。於是研究人員決定採用另一種工具——酵母。把需要組裝的剩餘基因段交給酵母,由它們進行幾十次地複製後,按照正確順序完成最後組裝。2008年2月,克雷格?文特爾終於成為完成整基因組組裝的第一人,他莊嚴宣布:「對基因密碼,我們完成了從讀取到書寫的偉大轉折!」 現在就剩最後關鍵的一步了,那就是開動這個人造基因「發動機」,為細胞帶來生命!也就是說,把人工複製的基因組導入某一細菌,完成對其控制。恰恰在這最後一關,工作陷入僵局。「我們試了很多回,但還從來沒有成功過。」克雷格?文特爾的生活伴侶以及工作夥伴希瑟·科瓦爾斯基(Heather Kowalski)似乎臉上也有些掛不住。導入複製基因組控制細菌的工作已經不懈地進行了一年,但還是毫無起色。 「克雷格?文特爾團隊好比是成功地複製了一份樂譜,將其刻錄到了CD上,又把CD插入了播放器,可就是放不出音樂來。」法國合成生物學專家菲利普·馬爾利耶(Philippe Marlière)解釋道,「可能樂譜里還有些錯誤,但估計很快就能修正。」或許是酵母的介入在這張CD上留下了人所不知的痕迹,使得「樂譜」不能被細菌正常讀取。這就是目前克雷格?文特爾團隊正在著力弄清的事情。
組裝生物即將問世 只要第一個人造生命體成功存活,人類創造生命體、發明新生物的可能性便將得到證明。屆時,克雷格?文特爾團隊就將告別現有基因組的複製工作,而開始新基因組的設計編寫,以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新物種。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先得選擇合適的基因。首先自然是生命必需的基因,如那些負責生命體成長和繁殖的基因。其次是賦予細胞一定能力的基因,如確保其能源物質生產的那些。 接下來就得把所有這些元件組裝成細菌基因組那樣的環狀物件,這工作有點像樂高積木遊戲。然後將全新的基因組整個地移植到一個細胞空殼中,等待細胞解讀這份新的「樂譜」。「我們將製造出一系列從未有過的微生物,利用它們把二氧化碳轉化為生物燃料,製造新的藥品,降解污染物……」提到未來,克雷格?文特爾團隊成員們便異常興奮。 「事情絕不會如此簡單。」菲利普·馬爾利耶更為冷靜,「究竟哪些『樂譜』能被讀取並獲得表達?在通向真正人造生物的障礙跑中,我們目前所越過的不過是最容易的障礙。」克雷格?文特爾並不是孤軍作戰,菲利普·馬爾利耶也試圖書寫新的基因樂譜,只是他採用了另一方法,藉助於一種類似DNA的物質。
第一樂章,誰來譜寫? 「改編生命語言的目的在於創造前所未有的、絕不可能通過自然機制產生的細菌。」菲利普·馬爾利耶解釋說,「因此,它們的遺傳信息絕不會被其他生物讀取,在自然環境中雜交及擴散的風險便可得到控制。」 美國生物工程師德魯·恩迪(Drew Endy)也在這個未知的領域摸索,他希望能像發動機製造或集成電路生產那樣,在最大程度上使裝配基因組所需的零部件得到簡化與標準化,從而方便生命體的製造。他推出了一套「生物磚」,那是一組功能確定的DNA片段,供用戶在組裝基因組時選用。 除此之外還有更大膽的構想。以皮埃爾·路易吉·路易茲(Pier Luigi Luisi)為首的一批義大利生物學家不但準備創造新的基因組,而且還打算為他們所要創造的生命體自造細胞!他們可不願像克雷格?文特爾那樣利用細胞空殼——一切都得人工製造,包括用脂類小滴生成細胞殼。 總而言之,全世界的研究人員你追我趕,人人都在為製造第一個人造生命體而爭分奪秒。按照科學家們的說法,這是為拯救地球而進行的偉大探索之一。風帆已經扯起,迎接我們的將是未知的汪洋……
推薦閱讀:
※新聞晨報:人類可以被擊敗 但圍棋依然在那裡
※人類大腦的記憶容量有多少?
※人類終於可以不死?美科學家發現永生秘密
※霍金預言:2032年地球「滅亡」!人類你往哪裡逃?
※大腦實際是一個生物計算機,人類的意識可以在死亡後釋放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