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個老人走了,為他送別的人擠滿了靈岩山

很多人都已知道

靈岩山寺方丈明學長老

於12月2日晚22時整圓寂西歸的消息

第二天,靈岩山擠滿了趕來送行的人們

朋友圈也有很多人自發地悼念

為何這個老人的離去能引起這麼大的關注

送別的人擠滿了靈岩山

粉絲髮來的視頻是這樣的

很多市民自發趕至靈岩山恭送長老

祈願長老蓮登九品,乘願還來度有情!

十方信眾分立兩側,齊誦佛號

(圖片來源於陳雲剛、微博)

在朋友圈悼念

一代高僧明學長老往生了

2016年,12月2日晚22點

蘇州靈岩山寺、報國寺住持明學長老安詳示寂

享年94歲,一代高僧,圓寂西歸

2016年12月3日凌晨

明學長老治喪委員會發出訃告

明學長老不僅是靈岩寺、報國寺住持

也是中國佛教協會第九屆理事會咨議委員會主席

江蘇省佛教協會名譽會長

是當代凈土宗泰斗

當今中國佛教界健在的德高望重的幾位高僧之一

一時噩耗傳來,四眾哀慟海天同悲。老和尚一生荷擔如來家業,勤勉精進,禪風凌厲毫不拖泥帶水。

1923年出生於浙江湖州。

1947年8月離開家鄉到靈岩山寺修持念佛法門,1948年農曆二月,依普陀山三聖堂真達老和尚出家,同年在南京寶華山受比丘戒。

1949年4月至11月,福州舍利院拜慈舟法師學戒律。

1956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北京中國佛學院就讀,畢業後仍回靈岩山寺任監院。「文革」浩劫期間,靈岩山寺遭破壞,佛像被毀,明學法師被下放到蘇州天平果園勞動。

1978年11月中國佛協趙朴初居士專程上靈岩山寺視察,提出要恢復靈岩山寺,不久蘇州市政府將靈岩山寺歸還佛教界管理。

1979年底明學法師回到夢魂縈繞的靈岩山寺。主持靈岩山寺的維修建設和教務活動,一九八零年冬,明學法師升任靈岩山寺方丈,並於12月創辦了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

2013年5月24日,寧波慧日禪寺住持上傳下喜法師赴靈岩山寺拜訪明學長老,長老為傳喜法師揮毫留墨:佛光普照。

傳喜法師與明學長老合影

靈岩山寺的一元門票

蘇州古城以西,太湖以東,一座千年寶剎香火不熄,這便是靈岩山寺。前後幾千年的時間中,靈岩山寺在中國佛教發展與傳承中,擔當了重要的歷史任務。

蘇州有名的寺廟很多

但不大的靈岩寺

也是蘇州人最常去的寺廟之一

也是蘇州香火最為旺盛的寺廟之一

靈岩山寺的門票20多年沒變,一直都是1元,這在國內名剎中實屬罕見。票面上寫著:「參觀門票每位兩元,一律半價優惠。」靈岩山的一元門票一度是蘇州美談。

這個一元錢門票就是明學長老的堅持定下來的。在他的極力主張下,靈岩山才沒有被圈起來向遊客收費,進靈岩山寺也只是象徵性地收取一塊錢門票,持續了二十多年。

這位老方丈還否認了靈岩山寺不漲價的說法,「寺廟剛剛開放的時候票價才3分錢,現在已經漲了33倍了!老百姓的錢來得也不容易,大家做事情要憑良心」。

他說,不要讓過高的門票成為窮人香客的門檻。

他說,佛門弟子自身首先要勤儉節約,清凈修持,慈悲為懷。就靈岩山而言,無需向政府拿一分錢,僧人擔水種菜自給自足,已能安穩地生活。收1元門票也是為了統計人數方便,十方來、十方去,很大一部分錢他們還會捐給災區。

浮躁年代,這位老人太值得學習、敬仰

他曾說,人生最痛苦的是爭名奪利

明學長老曾說,人生最痛苦的是爭名奪利,一個人往往會因爭名逐利而荒廢道業,甚至走上邪路。長老曾教導年輕僧伽出家人只要真心修持,該有的自然會有。若福德因緣不具足,你想得到的東西,求也求不來。

身為名寺方丈的明學長老,雖然擔任的職務甚多,但長老卻把這些名譽、地位視之如「空中樓閣」,絕不縈懷。他在寺內或外出,常有人給他供養紅包,若據為己有也無人過問,然而他卻分文不動,全部上繳庫房,進入公賬,用於三寶事業,為信眾廣種福田。

在明學長老看來,中國佛教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培養後繼的僧才。沒有僧才,沒有僧團,再恢弘的寺院也只不過是處旅遊景點,無法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所以靈岩寺相比其他寺廟是稍顯寒酸的。

在日益商業化的一眾寺廟中,靈岩山寺堪稱一股清流。

靈岩山寺僧團與別的寺廟也不太一樣:「不募緣,不做會,不傳法,不收徒,不講經,不傳戒,不應酬經懺。專一念佛,每日與普遍打七功課同。」

早晨5點不到,寺廟裡的師父們就起床了,做完早課後便開始一天的清苦勞作。

寺廟裡的日常生活都是由師父們自己打理的,燒水掃地洗衣服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消防和安全也都是師父們管理著。

在靈岩山寺齋堂的後面有一條300來米長的小軌道,每天寺廟裡的物資運輸都是通過這兩節鋼絲拖掛的小火車進行的,這恐怕是寺廟通往外界最為現代化的設施了。

長久以來,多次有信眾自願捐資修建公路到山頂寺廟,這都被明學否決了。

明學長老的居所內唯有舊式的木床、書架及台桌、木凳,不見沙發、電視、空調,也沒有客廳和衛生間。有人供養他珍美衣食,實在推卻不過,就轉手送予他人。信眾供養的營養品和物件,他也是全部分給僧人,從不獨自享用。

下圖為長老2015年住院時候的照片,從照片中不難發現,身體違和的明學長老依舊手不離佛經,依舊念佛誦經!

關於慈善明學長老還有一句話:「行慈善不在於捐多捐少,關鍵是量力而行。」

明老語錄

凈土道場,依印光大師的祖訓:「專一念佛。」

佛法的弘揚還是要以宗派為依據,中國佛教的教育也要有所側重和以宗派為依據。對當今出家人個人而言,要切記,鈔票不可沒有,但要適可而止。來自十方信眾的供養,是用以安心、養道的。

慈善是回報社會和利益大眾的,行慈善並不是一定要看捐出多少,關鍵是開展慈善活動,並且也要量力而行。

不管佛學院的建設也好,乃至寺院的建設也好,關鍵還是要看僧人有無道心、道場有無道風。

尤其是出家眾,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質,發道心、正道風,內強素質,外樹形象,這才是當務之急。

作為出家人——如來家業的荷擔者,不管如何適應社會,發展經濟,我們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根本。發展經濟是為弘揚佛法,而非弘揚佛法是為發展經濟。

靈岩山寺一切規制,至今悉以印公所定五條寺規為據。

這位老人雖已離去

但留給我們的卻是滿滿的正能量

祈願一路走好

借用網友的一句話

一股清流靈岩凈地

一代宗師功成圓寂

聲明:本文章轉自微信公眾平台「深度蘇州」,如有不當請與我們聯絡,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感恩!

推薦閱讀:

濕疹抹完這個就好了,你猜什麼葯這麼神奇?
通過「找」這個詞來看中譯日過程中的要點
這個日子生的女人容易離婚
一炮打死努爾哈赤的不是袁崇煥,而是這個西洋火炮專家
這個世界在冷戰與熱戰邊緣飄搖

TAG:這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