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長郝鵬在青海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上的講話
今天,在第十三屆文化旅遊節即將開幕之際,我們召開全省第六次旅遊發展大會,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國務院促進旅遊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全面落實省政府實施意見,回顧總結「十二五」旅遊業發展成就,謀劃安排「十三五」全省旅遊改革發展工作。長期以來,國家旅遊局對我省旅遊業發展給予了精心指導和大力支持。這次會議選擇在享有「彩虹故鄉」美譽的互助土族自治縣召開,還具有現場會的意義,大家要認真觀摩、加強交流。下面,我講五點意見。
一、接力奮進,全省旅遊業發展取得顯著成績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進入新世紀以來,已先後召開五次旅遊發展大會。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全省上下緊緊圍繞建設高原旅遊名省的奮鬥目標,凝心聚力,積極作為,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一是旅遊經濟快速增長。2011以來,全省旅遊總收入、接待總人數年均增幅分別達29.8%和13.1%,均高於全國平均增速。旅遊總收入和旅遊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分別提高3.4和1.4個百分點,達到8.7%和3.5%。特別是2014年旅遊接待人數突破20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200億元,提前完成「十二五」旅遊業發展目標。二是旅遊基礎條件明顯改善。玉樹、德令哈、花土溝機場建成通航,開通西寧到泰國、韓國、中國台灣等3條直航航線,國內航線聯通46個城市。蘭新鐵路客運專線建成投運,高鐵旅遊成為新時尚。西格鐵路關角隧道鋪軌開通,實現了青藏線大提速。全省高速化公路突破2000公里,年底可實現所有市州基本通高速公路,縣縣通等級公路,旅遊交通更加方便快捷。建成了一批賓館飯店、旅遊集散服務中心、自駕車營地、停車場、遊客中心等配套設施,旅遊保障水平不斷提高。三是產業素質持續提升。累計投資96.2億元,A級旅遊景區、星級賓館、旅行社數量分別達到90家、219家和247家,綜合接待能力顯著增強。深度挖掘各類資源優勢,旅遊產品體系逐步完善,黑枸杞、沙棘飲料、氂牛酸奶等特色旅遊商品倍受歡迎。2014年,省外遊客超過50%,入境遊客突破5萬人次,民航旅客吞吐量突破400萬人次,旅遊人均消費超過千元,是2010年的1.7倍。四是帶動作用顯著增強。與旅遊業密切相關的商貿、餐飲、住宿、運輸、旅遊商品加工等加快發展,全省直接從事旅遊生產與服務人數達到11萬,間接從業人員超過55萬。發展農(牧)家樂2850多家,旅遊收入3.3億元,12萬農牧民從中受益,4年來近兩萬貧困人口通過旅遊業實現脫貧。五是品牌形象日益彰顯。青海湖、塔爾寺兩個景區成功升級,5A級旅遊景區創建實現零的突破。青海湖、阿尼瑪卿雪山入選國家地質公園,昆崙山被評定為海拔最高、全部開放的世界地質公園,西寧、格爾木被評為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大美青海商標註冊成功,品牌吸引力、影響力與日俱增。各市州積極打造地方品牌,天上玉樹、天境祁連、彩虹故鄉等一大批地方特色名片,進一步豐富了大美青海品牌內涵。
回顧近年來我省旅遊業發展歷程,有很多經驗和做法值得認真總結。一是注重頂層設計。省委省政府把旅遊產業確定為主導產業,提出了「打造大美青海,建設高原旅遊名省」奮鬥目標,規划了「一圈三線」旅遊發展總體布局,先後出台了加快建設高原旅遊名省、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等4個重要文件,共86條含金量高、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在各項政策引領下,各地呈現出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二是注重項目建設。統籌規劃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推進互助、貴德國家旅遊休閑度假區建設,實施黃南熱貢文化旅遊區、三江源生態旅遊示範區、金銀灘—原子城、祁連旅遊風光帶、門源百里花海等重點旅遊項目,策劃設計了絲綢之路南線、唐蕃古道、玉樹康巴風情等10條旅遊精品線路。三是注重優化環境。深入推進誠信旅遊建設,建立旅遊服務質量信用等級制度,開展旅遊市場聯合執法檢查,營造了誠信、規範、安全、周到的旅遊環境。相繼開展「旅遊項目推進年」、「旅遊廁所革命年」、「旅遊消費和服務提升年」、「特色旅遊推進年」、「生態文明旅遊年」等主題活動,旅遊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四是注重宣傳推介。藉助青洽會、清食展、藏毯展、環湖賽等展會和賽事平台,加大旅遊品牌、景區景點宣傳推廣力度。連續十多年舉辦文化旅遊節,組團開展大美青海日本行、廣東萬人游青海、高鐵旅遊推介會等宣傳活動,我省已成為全國重要旅遊目的地和旅遊熱點地區。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旅遊業與建設高原旅遊名省目標相比,與經濟新常態下對旅遊產業發展的新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相比,還存在不足之處,突出表現在:一是發展方式較為粗放。以觀光游、過境游為主的格局尚未根本轉變,文化挖掘、品牌打造深度不夠,新景區、新業態開發不足,冬春季旅遊產品缺乏,5A級旅遊景區數量為全國最少。2014年,我省旅遊總收入僅高於寧夏,尚不足甘肅省的三分之一。二是市場主體少且不強。全省旅行社數量僅為甘肅省的五分之一,缺乏帶動力強的大型旅遊集團,涉旅企業普遍實力偏弱,品牌影響力、競爭力不足。旅遊商品多以低端土特產品為主,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遊商品少,購物占旅遊消費不足四分之一。三是基礎設施仍然薄弱。交通不夠便利,通達條件較差,營運資質車輛不多,停車場、廁所等配套設施不能滿足要求,自駕車營地數量少、規模小、功能不足。旺季遊客「井噴式」增長引發的交通、住宿等矛盾大,「一房、一車、一票」難求的問題多。四是服務功能不夠完善。旅遊服務標準化體系建設滯後,專職導遊季節性短缺,安全管理、投訴救助等公共服務不足,個性化和人性化服務不到位,各種不正當競爭現象依然存在,價格欺詐、強制消費時有發生,直接影響到遊客的消費體驗、滿意度和回頭率。五是體制機制還不健全。全省旅遊資源分散,條塊分割明顯,旅遊開發限制較多。聯合執法和綜合管理的長效機制尚未建立,直接影響景區開發、經營、管理和精品打造。景區建設主要依靠政府投資,市場化、多元化投融資渠道不暢。
二、把握大勢,切實增強加快旅遊業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旅遊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規律表明,一個國家和地區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旅遊業將進入大眾化消費階段,我國人均GDP已超過7000美元,我省超過6500美元,旅遊業發展迎來了爆髮式增長的黃金時期。我省作為旅遊資源大省,擁有壯美奇絕的自然景觀、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開發潛力巨大。同時,隨著交通條件、城鎮建設、景區景點的發展完善,我省旅遊知名度、吸引力明顯提升,多重疊加的綜合優勢日益顯現,條件得天獨厚,發展勢在必行。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我們一定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深化對發展旅遊業極端重要性的認識。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我省集西部、民族、貧困地區於一身,未來五年要實現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在於保持經濟平穩增長,難點在於持續促進城鄉居民增收,重點在於發展培育經濟新的增長點。旅遊業作為服務業的龍頭,是擴大消費、拉動增長的重要手段,旅遊投資每增加1元,可帶動其他行業投資5元;旅遊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收4.3元,對經濟增長具有乘數效應。近日,國務院再次研究並出台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政策措施,強調要通過發展旅遊業助力經濟發展。全國多個省份都要把旅遊業打造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百舸爭流,奮楫者先。我們必須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強力推動旅遊業快速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動力支撐。二是推動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實現資源富集、生態脆弱地區科學發展之路,必須大力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旅遊業能直接拉動交通、餐飲、住宿、零售等傳統服務業,有效拓展信息諮詢、文化創意、金融服務、會展博覽等現代服務業,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旅遊產業,有利於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在綠色低碳循環道路上推動更高水平的發展。三是增加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徑。旅遊業就業容量大、門檻較低,無論是旅遊資源開發、項目建設,還是旅遊服務、商品產銷,都能夠吸納大量勞動力實現就業增收,是最好的扶貧和富民產業,對我省提前一至兩年實現整體脫貧,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旅遊業開放度高,能促進人、財、物等要素加速流動,增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是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區的有效載體。四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中央對青海的生態保護提出了明確要求,賦予了歷史責任。旅遊業資源消耗少、環境破壞小。據測算,旅遊業萬元產值能耗僅約為全國單位GDP能耗的1/6和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的1/11,是公認的綠色低碳環保產業。青海藍、高原綠、江河清,已成為倍受歡迎的生態產品,向綠色要「發展紅利」的前景十分廣闊。大力發展旅遊業,讓「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努力實現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百姓富裕的有機統
一。
總之,旅遊業涉及面廣、帶動力大、綜合性強、開放度高,具有富民強省的戰略意義。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們既要看到面臨的難得機遇,進一步堅定信心,又要正視存在的困難問題,凝聚全省力量,集中優勢資源,強力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努力打造區域競爭新優勢,塑造青海發展新形象。
三、科學謀劃,進一步理清旅遊業發展思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旅遊業必須服務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認真貫徹執行國務院和省政府出台的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實施全國旅遊業「515戰略」,進一步創新理念,拓展思路,持續打造大美青海,在「十二五」打下的堅實工作基礎上,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主動作為,多措並舉,把大美青海品牌打造得更加響亮,把青海建設得更加和諧美麗;努力建成旅遊名省,把旅遊業培育成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把我省打造成為中華民族特色文化旅遊目的地、國家生態旅遊目的地、國家絲綢之路戰略支點上黃金旅遊目的地。總之,就是兩句話、十六個字,即:持續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遊名省。
實現這一目標,要創新發展理念。堅持深化改革、依法興旅,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堅持創新驅動、項目帶動,堅持產業融合、統籌推進,堅持生態為要、民生為本,推動旅遊開發向集約型轉變,推動旅遊產品向觀光、休閑、度假並重轉變,推動旅遊服務向優質服務轉變,實現旅遊業發展的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進一步提升全省旅遊信息化、標準化、特色化水平,促進旅遊業全面轉型升級。要優化旅遊布局。在原有品牌塑造、景區建設基礎上,按照「全域景區化」發展理念,把青海作為一個「大景區」規劃和建設。「十三五」期間,在「一圈三線」布局基礎上,整合資源,統籌規劃,著力打造「一圈三線三廊道三板塊」,形成以旅遊目的地為主體,以點帶面、以線連片的旅遊布局。「一圈」,就是繼續打造環西寧2小時旅遊圈,形成在全國具有較強競爭力、吸引力、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三線」,就是繼續加強青藏線、三江源(唐蕃古道)、祁連山等重點景區和線路建設,把三條旅遊線路打造得更加成熟、更加精美。「三廊道」,就是重點打造以黃河旅遊經濟帶和多民族文化為主題的黃河旅遊景觀廊道;以青海湖世界級原生態自然景觀為主題,融紅色文化、唐蕃古道文化、安多藏族文化等多元文化為一體的青海湖人文旅遊景觀廊道;以河谷田園、高原森林、雪山草地立體原生態山水環境為主題的祁連山風光生態旅遊景觀廊道。「三板塊」,就是著力打造以格爾木為核心,以雅丹地貌、萬丈鹽橋、茶卡鹽湖、綠洲農業等為主要景觀,融崑崙等文化於一體的柴達木旅遊板塊;以玉樹市為核心,以可可西里、江河源頭等為主要景觀,融康巴等文化於一體的三江源旅遊板塊;以年保玉則景區為核心,以高原冰川湖群、阿尼瑪卿雪山、瑪多國家公園等為主要景觀,融格薩爾史詩等文化於一體、連接甘川的大年保玉則旅遊板塊。要實施翻番行動。到2020年,力爭新增5家5A級旅遊景區;接待遊客達到4000萬人次,省外遊客比重佔到60%以上;旅遊綜合收入達到500億元,旅遊人均消費達到1500元;旅遊業直接從業達到16萬人,間接從業超過80萬人,旅遊業增加值佔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以上,實現旅遊人數翻番,實現旅遊收入翻番。
四、強化舉措,推動旅遊業發展取得更大突破
「十三五」是我省旅遊產業轉型的攻堅期和發展的關鍵期,要緊緊圍繞既定目標,突出重點,強化舉措,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大力開發旅遊產品。旅遊產品開發是旅遊產業發展的核心,是創品牌、樹形象的關鍵環節。要充分挖掘我省旅遊發展潛力,著力打造全年全景全要素式旅遊。要重點開發冬春旅遊產品。目前,我省旅遊業最大的問題是夏季人流如織,冬春門可羅雀,景區基礎設施長時間閑置,餐飲住宿價格暴漲暴跌,各方投資熱情不高,產業提檔升級困難。「十三五」期間,要下決心打造一批豐富多彩、停留時間長的旅遊產品,推出一批富有特色的民俗風情之旅、冰湖穿越之旅、雪山探秘之旅、攝影採風之旅,把「拳頭」產品做出來,讓冬春旅遊「火」起來。要大力發展特色城鄉旅遊。按照城景融合、城鄉融合的理念,建設一批有山水依託、鄉土記憶、地域特色的名鎮名村。要在城鎮規劃與建設中注入旅遊元素,把八寶鎮、拉加鎮等打造成為國家級特色旅遊名
鎮。要依託高原美麗鄉村建設,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培育一批高品質農(牧)家樂、休閑農莊和庭院旅遊實體,努力打造鄉村旅遊品牌。要加快完善旅遊產品體系。在鞏固發展傳統大眾旅遊產品的同時,重點規劃一批自駕游、徒步游、自行車游精品線路,大力發展野外拓展訓練、戶外露營,開發多樣化的老年旅遊產品,發展中藏葯健康旅遊,形成適應不同層次需求的旅遊產品體系。要依託自然和文化遺產、科研機構、工廠礦山、大型農場等開展研學旅行,寓教於樂,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成為一種行為常態和時尚追求。
第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要樹立融合發展、生態發展理念,推動我省旅遊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實現產業結構和素質的優化提升。要促進旅遊業與相關產業互動發展。推動旅遊業與信息諮詢、文化創意、影視娛樂、會展博覽等現代服務業互動發展,完善旅遊要素,延長產業鏈條,促進旅遊業由門票經濟向「吃住行游購娛」發力、向「商養學閑情奇」拓展。要加快發展旅遊裝備業,積極開發具有青海歷史人文特色的旅遊商品和紀念品,積極爭取在我省設立入境免稅店,增強旅遊業輻射能力和發展後勁。要促進旅遊與文化深度融合。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我省有以格薩爾、熱貢藝術、花兒、納頓等為代表的傳統民族文化,有以柳灣彩陶、喇家遺址為代表的歷史符號。金銀灘的大草原上,一首歌傳唱經久不衰;德令哈海子詩歌館中,一首詩描繪了一座城。各地要充分挖掘山水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等資源,創演一批高水準文化演藝節目,將文化元素植入旅遊各個環節,講好青海故事,彰顯青海旅遊的獨特魅力。要促進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協調並重。充分發揮我省生態環境獨特優勢,積極推動「可可西里」申報世界自然遺產,推進以國家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自然保護區等為代表的旅遊開發建設模式,適度開發雪山、草原、濕地、森林、湖泊等生態旅遊產品,努力打造生態旅遊品牌。在旅遊資源開發利用時,要多出精品,少留遺憾,促進生態資源永續利用和旅遊業可持續發展。
第三,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旅遊產業的發展與基礎設施、城鎮建設和景區配套密不可分,圍繞發展旅遊,要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建設力度。要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果洛、祁連等機場建設,規劃建設青海湖、年保玉則(久治)、黃河源(瑪多)等支線機場。加快格敦、格庫鐵路建設,儘快開工西成鐵路,抓緊謀劃西昆、格成鐵路,規劃建設門源到祁連地方旅遊鐵路。積極推進大通至張掖、武威,循化至臨夏等出省通道建設,加快建設共和至玉樹、德令哈至久治等一批高等級公路,改造、拓寬通往青海湖、門源、坎布拉等重要景區公路,加快普通國省幹線路網升級改造,打通主幹線與旅遊區的連接線,逐步實現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解決旺季遊客「進不來、出不去、走不動」問題。加快寬頻青海建設,在重要旅遊景區和鄉村旅遊點增設4G基站,擴大光纖、光纜和無線網路覆蓋面。要健全旅遊城鎮功能。西寧要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增強承載能力,完善遊客集散中心、諮詢中心和消費中心功能。海東、格爾木、德令哈、玉樹等重要旅遊城市要加快餐飲、住宿、交通、購物、娛樂等服務配套設施建設,促進旅遊城市向城市旅遊轉變。遊客密集區、重要交通節點城鎮要完善諮詢、服務和救援體系,增強應急處置能力,最大限度滿足遊客需求。要加強旅遊項目建設。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十三五」項目和投資要圍繞旅遊業展開,抓好一批核心景區、主題公園等重點旅遊項目建設,改造提升一批傳統重點旅遊項目,規劃建設一批高端旅遊項目。加快建設遊客中心、景區道路、休息設施、導覽標識等基礎設施,完善供水供電、應急救援、垃圾污水處理、醫療保障等配套設施。統一規劃建設自駕游基地、戶外活動營地、汽車旅館,到2020年,自駕游營地要達到100個。
第四,著力抓好「廁所革命」。廁所不僅代表青海旅遊形象,也是各級幹部行政能力的具體體現。我省旅遊廁所經過多年建設有了較大改善,但與遊客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突出表現為數量偏少、分布不均、管理不善,存在臟、亂、差現象,是我省旅遊業發展的短板。要加快旅遊廁所建設。初步考慮,明年旅遊旺季前新建、改造、提升500座旅遊廁所,2017年累計新建成1000座旅遊廁所,力爭旅遊廁所儘快覆蓋旅遊景區、旅遊交通沿線和旅遊集散地。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明確分工、加大投入,協調解決資金、用地、用水、用電等問題。各企業要履行社會責任,加油站等經營性場所必須配套建設廁所。鼓勵以商建廁解決資金來源問題,力爭旅遊廁所數量與遊客的容量及增量相適應。要加強旅遊廁所管理。建立旅遊廁所管理聯動機制,實行屬地管理、政府補貼,鼓勵以商養廁、以商管廁。依照國家旅遊局《旅遊廁所建設管理指南》,研究制定全省旅遊廁所管理規範標準,並納入景區等級和飯店星級評定考核體系,力爭全省A級旅遊景區旅遊廁所全部實現標準化管理。要推動自用廁所向遊客開放。社會經營場所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廁所,要對遊客免費開放,著力解決旅遊旺季廁所不足問題。引導遊客愛護設施、文明如廁,努力營造健康文明的廁所文化。抓緊編製新一輪旅遊廁所建設規劃,儘快制定旅遊「廁所革命」實施意見,力爭一年大突破,三年徹底解決旅遊廁所問題。
第五,全面優化管理服務。旅遊業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服務質量的競爭。必須強化「遊客至上」理念,全面提升服務水平,努力讓遊客感受到大美青海的好客和熱情。要大力發展智慧旅遊。積極推動「互聯網+旅遊」,加快建立集交通、氣象、治安、客流信息等為一體的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儘快實現景點門票、住宿餐飲、旅遊購物、汽車租賃等在線預定和支付,建立旅遊公共微信平台,及時發布旅遊信息、接受遊客投訴建議。要加快建設一批智慧城市、智慧景區,力爭到2020年,西寧、海東以及納入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的格爾木、貴德、共和建成智慧城市,所有4A級以上旅遊景區要實現免費WIFI、智能導遊、電子講解、信息推送等,提升旅遊服務信息化水平。要提升旅遊服務質量。景點再好,如果服務跟不上,遊客必然乘興而來,掃興而歸。要做好景區信息發布、客流疏導、諮詢服務、應急處置等服務工作,建立健全景區突發事件、高峰期客流應對處理機制,確保旅遊安全有序,把「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體現到每個方面、每個細節。提高遊客文明素質,提倡旅遊者文明出遊。要規範旅遊市場秩序。一些省份「購物游」、「低價團」給當地旅遊業造成了惡劣影響,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要建立旅遊服務行業標準,健全旅遊監管體系,組織開展聯合執法,保障遊客合法權益。景區所有收費項目要向社會公示,嚴防嚴懲景區門票捆綁銷售、隨意提價,景區商品強制消費、價格欺詐,景區餐飲偷工減料、摻雜使假,為遊客營造安全放心、溫馨舒適的旅遊環境。
第六,加大營銷推介力度。進一步整合宣傳營銷資源,完善政府主導、企業聯手、媒體跟進的營銷機制,構建全媒體時代的立體營銷網路。要加強大美青海主題宣傳。經過多年塑造,大美青海品牌影響力日益劇增。要繼續在主要客源地機場、車站、地鐵、碼頭等場所投放大美青海品牌公益廣告。要推廣「湟魚洄遊」宣傳經驗,加強與國內外主流媒體合作,運用電影、動漫、電視劇、代言人等多種宣傳手段,高水平創意策劃,發出青海好聲音,全方位提升大美青海品牌形象。要大力開展智慧營銷。一則「茶卡鹽湖———天空之鏡」的微信廣為傳播,吸引了大量遊客慕名而來,起到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電影、APP客戶端等新興媒體,提高宣傳營銷的現代感和親和力,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疊加效應,讓大美青海風行天下,讓更多年輕人青睞青海。要積極拓寬客源市場。充分運用青洽會、清食展、環湖賽等展會和賽事平台,積極推介精品線路和重點景區。要緊貼遊客需求,把握宣傳節奏,赴主要客源地舉辦專題推介,吸引更多遊客紛至沓來。全省還有16個縣尚未對外開放,要積極爭取擴大開放區域,加大與國際旅遊組織合作力度,下大力氣鞏固日韓、東南亞、港澳台、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等傳統客源市場,有針對性地開拓中東歐、北美等新興客源市場,增開旅遊包機和國際航線,不斷擴大國際旅遊市場份額。力爭到2020年,入境遊客達到20萬人次。
第七,大力培育市場主體。要分層次培育壯大各類涉旅企業,逐步構建形式多樣、互為補充、充滿生機的旅遊市場主體發展格局。要組建省旅遊投資集團。積極借鑒外省成功經驗,以國有旅遊企業為依託,以政府投入為牽引,以產權為紐帶,以資源整合為手段,對相關企業優良資產進行戰略重組,組建省旅遊投資集團,打造省級專業化旅遊產業投融資平台。省發改委、國資委、旅遊局等部門要抓緊組成專門班子,儘快拿出可行性強的重組操作方案。要積極培育本地旅遊企業。全面放開旅遊市場准入,引導各類資本和各種所有制企業投資旅遊開發和經營。扶持培育一批成長性好、機制靈活、發展能力強的本地中小旅遊企業,鼓勵發展同業聯盟,推進連鎖經營,充分釋放旅遊市場主體發展活力。要大力引進戰略合作夥伴。積極引進有實力的旅行社、旅遊飯店和汽車租賃公司,在我省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實現規模化發展。力爭到2020年,年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上的旅遊企業達到10家以上,重點培育5家億元旅遊企業。
第八,著力深化旅遊改革。必須把體制機制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打破思維定式,深化改革開放,充分激發旅遊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活力。要深化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簡政放權,使市場在旅遊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加快推進旅遊領域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建立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著力構建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和各方協同推進旅遊業發展的體制機制。要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加快推進與周邊省份的區域聯動,構建西北旅遊一體化格局。加強與青藏沿線、中國長江、黃河之旅等旅遊推廣聯盟的協作,推進青藏旅遊一體化,構建大年保玉則旅遊圈。整合省內旅遊資源,打造無障礙旅遊區,實現旅遊規劃、線路、營銷一體化抱團發展。我省大通、門源、祁連三縣加強縣域旅遊合作,以察汗河、鷂子溝、百里油菜花海、卓爾山等景區為依託,共同打造「絲綢之路227線旅遊合作聯盟」,已成為遊客必選的黃金線路,值得各地借鑒和推廣。要創新景區管理和人才培養機制。推進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分離,完善利益分配機制,全面理順景區管理體制。充分發揮高校教育、職業教育作用,優化學科結構,增設旅遊相關專業。依託我省現有資源,研究組建旅遊職業技術學院,加快培育旅遊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對口援建平台作用,選派人員到旅遊業發達地區學習,逐步形成送出去、引進來相結合的旅遊人才隊伍建設新格局。
五、狠抓落實,努力開創旅遊業發展新局面各地各部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落實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優化發展氛圍,破解發展難題,奮力推進高原旅遊名省建設。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旅遊業涉及行業多、範圍廣、關聯度大、產業鏈條長,組織協調責任大、任務重。省政府正在研究組建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以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推動旅遊業快速發展。全省上下要建立旅遊協調聯動機制,旅遊旺季各類資源要素要為旅遊服務,為遊客讓路。各級政府要牢固樹立抓旅遊就是抓經濟、抓發展的意識,進一步加強旅遊機構建設,充實工作力量。各級旅遊主管部門要認真履職,加大產業規劃、市場監管、政策研究和宣傳推介力度。各涉旅企業要誠信經營,創新發展,積極開發旅遊精品線路和旅遊商品。要建立健全旅遊發展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對旅遊業發展貢獻突出、成效顯著的地方政府、部門、企業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充分調動和激發各方積極性。
二要加大支持力度。從明年起,省財政每年要安排3億元旅遊發展專項引導資金,重點支持景區開發、配套建設和旅遊商品開發,各市(州)縣也要加大對旅遊業發展的投入力度。發改部門對涉及旅遊業發展的重點項目要特事特辦,加快審批。國土部門對投資大、前景好的旅遊項目,優先安排用地指標。各類金融機構要開發個性化金融產品,增加對旅遊項目建設的貸款規模。支持旅遊企業通過上市、發債等方式直接融資,通過收費權、經營權抵(質)押等方式融資籌資,鼓勵社會資本通過PPP模式投資、建設、運營旅遊大項目。
三要科學制定規劃。抓緊編製全省「十三五」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依據本次會議確定的總體思路,進一步細化旅遊業重要任務和重點工作,著力解決制約旅遊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要主動對接國家規劃,積極爭取將我省一批旅遊發展重大項目納入國家規劃盤子。要堅持「多規合一」,加強旅遊產業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的銜接。要切實抓好本次會議精神的落實,逐項分解目標任務,明確每項工作的牽頭單位和具體責任人,確保事事有著落、件件有成效。
四要營造良好氛圍。按照「兩最一優」要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積極營造寬鬆開放的投資創業環境。認真落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鼓勵分段靈活安排休假,將研學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納入中小學生教育範疇。各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我省旅遊業發展取得的成績,積極推廣各地加快發展旅遊業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典型,儘快形成全社會支持、關心、參與旅遊發展的良好局面和輿論氛圍。
同志們,加快旅遊業發展,事關全省大局,事關民生福祉,事關青海形象。我們要動員全省人民,調動一切力量,採取更加有力舉措,持續打造大美青海,努力建成旅遊名省,為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推薦閱讀:
※保定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兩天兩夜安徽宣城鐵匠山探險之旅(五一特別策劃)
※桂林市有哪些客棧或青旅值得推薦?
※在南極露營是什麼樣的感受?
※為何你越來越不願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