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哲學家們的「古怪性情」,要不要也來感受下?
大凡有所建樹的哲學家,都具有特立獨行的思維方式和不為世俗所拘的執拗,在世人看來他們難免顯得卓爾不群、不合常情。
事實上,人類認識的進步很大一部分就包藏在這些人的「古怪」和「乖張」之中。
(一)
坦然求死的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出生於古代雅典。
他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在街頭和人家辯論,無論是誰,只要敢於和他辯論,他都非要將對方駁得啞口無言不可。有人於是拿他的長相來詰難他:「你常常討論美,那麼請問你怎麼說明自己的美呢?」
因為蘇格拉底自己長相醜陋:禿頂、金魚眼、獅子鼻、厚嘴唇、大嘴巴,走路像笨鴨子似的。對此,蘇格拉底回答說:實用的才是美。一般人眼睛深陷,只能向前看,而自己可以左顧右盼;一般人鼻孔朝下,只能聞自下而上的氣味,而自己嗅覺範圍可以更大;自己的大嘴巴、厚嘴唇,吻起來可以更豐潤而有力。
蘇格拉底身體特彆強壯,而且忍耐力驚人,無論春夏秋冬他都只穿一件衣服,從不穿鞋,即便是嚴寒的天氣,他也可以在雪地上行走自如,從來沒有人看到他畏縮的樣子。他不喜歡喝酒,可一旦喝起來卻沒有任何人是他的對手,從來沒有人看到他喝醉過。有時候,他思考一個難題,可以在同一個地方站上足足24個小時。
蘇格拉底知識淵博,但他卻始終強調「無知之知」,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唯一知道的一件事,那就是我什麼也不知道。」據他自己說,他和當時因智慧而得名的幾乎所有人都進行了接觸,結果總是發現他們並沒有智慧,「我發現了別人的無知,自己反倒被別人認為很有知識了。」
公元前399年春,蘇格拉底因為「以詭辯腐蝕青年人的心靈」而被法庭審判,501名陪審員投票的結果是281:220判決他有罪,量刑結果是死刑。
他的弟子柏拉圖等人用金錢買通獄卒讓他逃跑,但被他拒絕。弟子們只好計劃向審判團求情,但蘇格拉底決絕地說:「這是我死的時候了,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機會了。」
當時蘇格拉底已經是70歲的老人,但最大的兒子才20歲,最小的兒子還在懷抱。臨刑前,有名的悍妻帶著孩子們來和他訣別,蘇格拉底平靜地讓學生將他們送回去。
典獄官將盛滿毒藥的杯子遞給蘇格拉底的時候,自己泣不成聲,哭著而去。一旁的學生們也是哭成一片。
蘇格拉底很不滿意,說:「我之所以要把婦女打發走,就是要避免這種干擾。我說過,一個人應該精神鎮定地迎接他的末日。請你們堅強些,平靜下來吧!」
而他對審判官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走向死,大家走向生,但究竟誰更好,只有神知曉。」
(二)
至情無情的莊子
一生放任自然、「適己任性」的莊子常被人指摘「不近人情」,他生活窮困,靠打草鞋為生,卻將王侯允諾給他的官爵視為引誘自己去做牛做馬、奉獻祭壇的誘餌。堅稱「無用即大用」,認為「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他的妻子去世了,好友惠子前來弔喪,誰知只見莊子坐在家裡「鼓盆而歌」,絲毫沒有悲凄的表情。
惠子責備他怎麼這樣,莊子振振有辭地說,她起初本來就沒有生命,且連形體、氣息都沒有,現在生又為死,其實就像自然界的春夏秋冬一樣平常,人死歸於天地萬物,本該慶賀才對,哭哭啼啼反而是不通達了。
而對自己的死莊子更為達觀,他反對弟子將其厚葬,說自己以天地為棺木,以日月為連璧,以星辰為珠璣,以萬物為陪葬,因此本來就是最大的厚葬了。
弟子說:「我們擔心老鷹烏鴉來吃你啊!」
莊子大笑:「露天讓烏鴉老鷹吃,埋葬讓螞蟻蟲子吃,你們將我從烏鴉嘴裡搶來給螞蟻,難道不覺得太偏心了嗎?」
(三)
比鬧鐘還準時的康德
世界上的大哲學家幾乎個個都遊歷豐富、見多識廣,唯獨被稱為「德國哲學革命的先驅」的康德是個例外,1724年出生的他活了整整80歲,卻從來沒有離開他的故鄉哥尼斯堡一步。
康德有42年的工作時光是在講台上度過的,他上的課多達十數門,除了和哲學相關的課程外,還有礦物學、教育學等,甚至還有「要塞建築術」和「煙火製造術」。
他一輩子沒有結婚,過著獨身而循規蹈矩的呆板生活,每天定時起床、喝咖啡、寫作、講學、吃飯、散步,守時嚴格到分毫不差,以至於鄰居都可以按他的行蹤來對鐘錶。
康德飯後散步的習慣風雨無阻,平生只破例過一次,那是因為被盧梭的《愛彌爾》所吸引而決定一口氣讀完。正因如此,海涅評價康德說他既沒有生活也沒有歷史。
康德的著作文字艱深,大量使用抽象的專用名詞,面對別人的批評,他說:「文章能夠寫得複雜不是更好嗎?又何必力求簡明來遷就讀者呢?」
(四)「木頭人」黑格爾
黑格爾被譽為「美學上的金字塔」,但是他在耶拿大學做編外講師的時候卻是有名的「木頭人」,他盛年駝背,瘦削的臉上始終是嚴肅的表情,思考問題的時候經常發獃,有時候思考一個問題竟會讓他在原地呆上一天一夜。
散步時下起雨來他也渾然不覺,一次散步回家時才突然發現一隻腳上居然鞋子不見了。
黑格爾不善言辭,上課經常翻閱筆記,費勁地字斟句酌,結果越是淺顯的東西他越講不清楚,學生於是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木頭人」。
更好笑的是,他經常記錯時間,在別人的上課時間裡走進教室,打開講義就開始上課,讓師生們哭笑不得。也正因此,選修他課的學生最後落到只有11人。校方也對他很不滿意,連副教授的頭銜還是歌德出面才幫他爭取來的。
但黑格爾來到柏林大學後卻備受推崇,後來還被提升為校長,其黑格爾主義風行一時,年輕的叔本華不服氣,自負地要求和黑格爾同一時間上課,並大罵黑格爾是「江湖騙子」,說其哲學「四分之三是胡說八道,四分之一是陳詞濫調」,但叔本華最後慘遭失敗,聽他課的學生最多時只有3個人。
(五)孤獨至死的尼采
哲學家中孤獨者並不少見,但像尼采這樣孤獨至死的卻極為罕見。
有人將他稱為「孤獨中的孤獨者」。他甚至說:「在活著和死去的人中間,我沒感覺到一個人與我有稍微親密一點的聯繫。」
4歲喪父的尼采從小生活在女人堆里,導致其性格女性化,為了改變形象,他甚至一度酗酒打鬥,但終於復歸到寂寞、自閉的小圈子裡。他慢慢變得害怕陽光、厭惡城市,對他來說,孤獨即意味著恢復和自由。
他一生飽受疾病的折磨,著作被斥為「完全胡說」,連學生都不再來上他的課,求愛屢屢受挫,乃至於最後完全喪失信心,連喜歡他的女讀者也不敢去接受了。尼采終於感嘆「這世界――是通往沉寂的無數沙漠的門!」
幾乎被當時的人世所隔絕、所遺棄的尼採在自傳中寫道:「我不希望成為神聖的人,甚至寧可做個怪物――也許我就是怪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