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拉球之腿腰發力訓練
一、目的:學會腿髖腰轉動發力;二、腿髖腰轉動方法:
1、從引拍到揮拍的全過程要先學會放鬆,手臂放鬆,不收縮,拍型保持不變;
2、引拍時, 先把身體重量壓向右腳, 再把左腳前腳掌當支點來轉腰,從而帶動身體向擊球方向迎前, 把重心從右腿往左腿轉移,實現用身體控制球的方向與弧度。
兩腳重心交換細節: 重心往右腳移動時, 腿帶髖轉動,髖帶腰轉動, 所以左腳放鬆不踩死,向右內屈。 重心往左腳移動時, 同樣是腿帶髖、髖帶腰轉動,此時右腳不要踩死 。擊球完畢後,兩腳立刻恢復平衡,還原到準備姿勢。
三、訓練方法: 先從遠台開始。 兩人站右大角打斜線, 手臂放鬆不收縮, 把球撞過去不帶磨擦,放高球, 轉身動作要大點。 打球時,要感覺到力量是從右腳、右髖、右腰、右背逐漸往上傳達的。 擊球時,等球到下降期時,勇敢地由下往上打! (這是外弧弧圈的基礎動作)
四、動作要領:1、站中遠台是為了先把力量放大; 2、先不帶磨擦是為了先放鬆小臂, 這樣就會很自然的蹬腿轉腰; 3、站右大角, 是為了能把重心轉移跟轉腰的力量帶出來;4、揮拍時,拍型要固定,腕部固定,手臂放鬆,不收縮、不移動,不要壓拍,盡量靠身體控球;5、擊球時,要由下往上、由右而左擊打,要打出弧度,球的軌跡不能低平; 6、不要怕打飛,不要有必須打到台上的壓力,也不要怕弧度太高,打的越高越遠越好; 7、使球吃透拍子打響, 要盡量把身體的力量找出來, 一定要有用身體打球的感覺。 感覺穩定之後,再加上磨擦。 8、力量要先小後大, 身體擺動、力量都要均勻,不要瞬間加力,一定要把動作做確實了; 9、做完此練習後,手臂酸、肩膀酸的都屬動作錯誤,若動作正常情況下腿、腰、背會酸痛。 10、這樣的發力訓練, 不強調手的動作, 也不強調蹬腿, 而是要想著如何用重心轉移把力量傳遞到腰和手, 想傳遞的力量有多大,相對的蹬腿力量就會有多大,是很自然的動作。刻意地蹬腿反而不自然, 會導致動作不協調。 11、體會不到重心轉移力量的人, 可嘗試把兩腳站開些,一定要比肩寬。 12、 練習時,不要主動收臂, 小臂僅做微調用,不要發力。等蹬轉順暢了, 再加上小臂的發力收縮動作不遲。練習中遠台對攻, 會發現整個腿腰手的合力力量是驚人的,是穩定的。 13、這個練習方法,不動手臂時,也可以用來練習和體會迎前的感覺。 14、 蹬腿要很自然,不能太刻意, 否則會不協調。先把轉體、重心轉移動作放大, 養成習慣後再慢慢縮小。 蹬腿是果,不是因。蹬腿力量要多大, 必須引拍時把多少重心移往了右腳,準備要把多大的力量往左傾斜, 這才是因。15、把從肩膀到手的部分當做木頭,決不要主動發力,身體放到最松,力量放到最小,只靠重心來引導出身體擺動的力量,先把球打高、打慢、打出弧度。感覺是腿在發力打球後, 再把力量放大、放快。我今天運用這個理論,讓一個平實只會甩大臂,靠手腕去壓拍磨擦球,打加轉的朋友(內弧)經過三小時的發力訓練, 讓他輕鬆拉出爆發力非常集中的外弧式前沖弧圈球(算是很爆了,有時太沖,連我都擋不住)越來越深信, 爆發力的來源始於放鬆。腿、腰、手的發力順序太重要了。奉勸還在苦研手上功夫的朋友,好好徹底覺悟吧……。請球友特別注意一個重點, 蹬腿是很自然的,不能太刻意, 否則會有協調性的問題。一開始把轉體,重心轉移動作放大, 養成習慣了,再慢慢縮小。想像你要發力投出一顆棒球時, 一開始準備發力的那一刻, 身體會是怎樣的感覺? 是不是先把重心往右集中,再往左以左腳當支撐,把重心的力量往左傾瀉? 在手發力丟球之前, 是不是有轉體,以腰帶手,加速的過程? 這方法我試過好多人, 大家一開始都無法控制住小臂, 總是會不自主去收縮發力,不然就是無法控制"不磨擦", 身體擺動總是不夠。練習時一定要注意, 等速放鬆去擺動身體,肩膀到手的部分當做是木頭人,不要主動發力。一定要放鬆,先把球打高、打慢、有弧度、力量放到最小、身體放到最松。只靠重心來引導出身體擺動的力量。感覺是腿在發力打球了,才開始把力量放大、放快。要慢慢來,業餘朋友起碼要一小時以上才能抓到感覺,才能完全做到不收縮小臂來擊球。呵呵,因為業餘朋友打球時,手都太僵硬了,無法控制羅……,不然就是向左轉體的動作,重心轉移的動作不夠 , 剩餘的動作只好靠小臂收縮來完成。我也請教了一位體校學生, 他說這個練習方法其實不容易, 但如果有耐心的練, 效果會很驚人。呵呵,好好體驗看看。對於感覺蹬腿動作不順暢,不協調的球友要好好體會……。蹬腿是果,不是因。蹬腿力量要多少, 還必須看您引拍時, 事先把多少重心移往右腳,準備要把多少的力往左傾瀉,這才是因。會用身體控球的人, 揮拍的弧度其實是有一部份是來自身體, 拍型基本上可以不必做出很大的變化, 就能打出外弧。內弧的動作。看看波爾到底是用手, 還是身體在控制內外弧 ? 呵呵……我感覺是身體也有很大的關聯, 這是我的親身體驗。小臂收縮的軌跡, 相對於身體來看, 應該是接近或越接近直線越好。
推薦閱讀:
※過目不忘記憶力訓練方法
※「感悟」當與「訓練」並舉
※精彩的人生——提高情商訓練之(人際關係)
※效果醒目的偏門胸肌訓練
※增長步幅的5項訓練
TAG: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