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界六道、法印、八正道、四真諦、四念處、業力

三界六道、法印、八正道、四真諦、四念處、業力

三界六道  佛教對於世界的看法,除了關於時間和空間的論述外,還可以概括為有情世間和器世間兩大類。所謂有情世間,指世間一切有情眾生,按佛教所說是由業力招感,五蘊和合而成的有情生命個體。佛教的有情眾生,除了我們人類之外,還包括畜生、餓鬼以及諸天界。所謂器世間,則指有情眾生賴以生存的客觀環境,包括山河大地,草木稼禾,國土宮室等。   此外,佛教還將眾生世間的生滅流轉變化,按其慾念和色慾存在的程度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統稱為三界。界有軌持、差別之義,此三界為處於生死流轉中的有情眾生生存的場所。由於此三界都是沉溺於生死輪迴的迷妄眾生的生存處,故又稱為苦界,或苦海。   (一)欲界   欲界是指具有情慾、色慾、食慾、淫慾等各種慾念強烈的有情眾生所生存棲居的地方,以其慾念強盛,故稱為欲界。 居住在欲界的眾生,從下往上,又可分為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六種,稱為「六道」。   1.地獄   地獄,梵文音譯為「奈羅迦」,舊譯為「泥犁耶」、「泥犁」等,意為惡者。因其為六道之一,因此又叫地獄道、地獄趣。依佛教輪迴報應說,作惡者必受惡報,命終後,將墮於痛苦環境中,遭受種種罪苦,因此地獄的意思就是不可樂、苦具、苦器或受罪處。 在佛教中,所謂地獄,它既指遭受惡報的眾生所生活場所,又指受此惡報的眾生本身。因此對地獄有多種不同的解釋。據《長阿含經》中說,地獄有大小之分,大地獄有八種,稱為八大地獄,它們分別是:   一、想地獄,又作等活地獄。據說此中眾生互相殘殺,各懷殘害他人的念頭。手執刀劍,互相斫刺,剝皮割肉,身碎在地,冷風吹來,死而復活,重受諸苦。   二、黑繩地獄。此中獄卒,以火熱的鐵繩,捆綁罪人,燒皮徹肉,焦骨沸髓,苦毒萬端。   三、埠壓地獄。此獄中以大山石,擠壓罪人之身,使骨肉糜碎。   四、叫喚地獄。此中獄卒捉人,以熱湯沸水,反覆煎熬,令受苦者痛苦號叫。   五、大叫喚地獄。如前將罪人置沸水中反覆煎熬,反受痛苦較前更重,號叫之聲也更大,故名大叫喚。   六、燒灸地獄。此中獄卒將罪人放在鐵器中用火燒灸,皮肉焦爛。   七、大燒灸地獄。以鐵城、火炕燒灸罪人,比前更酷。   八、無間地獄(阿鼻地獄)。   此種種酷刑,使生此者輪番受諸罪苦,無有間息。八大地獄中,每一個又各有十六小地獄,合為一百二十八小地獄。按佛教所說,生前犯下種種罪行,行種種邪見,死後必墮此地獄受苦。 在諸地獄中,以阿鼻地獄受苦為最。所謂「阿鼻」,就是「無間」之意,是說此地獄中受苦不停,沒有間息。又據《觀佛三昧海經》記,阿鼻地獄有十八小地獄,各小地獄中又有十八寒冰地獄,十八黑暗地獄,十八小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火車地獄等等,據說眾生在世犯四重禁,毀十方佛,不孝父母,邪漫無道,命終之後,必將生於阿鼻地獄,受種種苦。   2.餓鬼   欲界六道眾生中的第二道為餓鬼,即鬼道。因為此道眾生中以餓鬼為最多,所以舊譯多作餓鬼。但佛教所說的鬼類中,也有如葯叉、羅剎等有大威力者,所以新譯不作餓鬼而單作鬼道。梵名音譯為薜多,或閉多等。據《大毗婆沙論》說:鬼者,畏之意。是說此鬼趣中眾生虛怯多畏,故稱為鬼。又說鬼是希求之意。此道中餓鬼常從他人,希求飲食,以活性命,所以稱為鬼。按佛教說,此道眾生,因前世之惡業,墮鬼道中,常受饑饉,長年得不到食物和水,身子贏瘦,醜陋不堪,見者望而生畏。其中有的餓鬼腹大如山,但咽如針孔,雖遇飲食而不得進食。   據《大毗婆沙論》、《善生優婆塞經》等說,鬼道住處有二,一為此閻浮提世界下方五百由旬處,是餓鬼界,此界中諸鬼由閻羅王統領。另一類住處不定,其中有威德者或住山谷,或住空中,或住海邊,都有宮殿,衣食甘美,果報勝於人處。其無威德者,則住於草木墳墓等污穢不凈處。 依《正法念處經》說,餓鬼大數有三十六種,如食吐鬼、食血鬼、疾行鬼、羅剎鬼、曠野鬼等,各因生前所作不同,故所受之報各別。《順正理論》則將諸鬼道分為三類:其一為無財鬼,包括炬口鬼、針門鬼和臭口鬼。此類鬼或口吐烈焰,或咽如針孔,見食物無法下咽,等等。二為少財鬼,包括針毛鬼、臭毛鬼和癭鬼。三為多財鬼,也包括三種,即希祠鬼、希棄鬼和大勢鬼,此類鬼者,得享祠人們所祭之物,或可得人所棄之殘物。此外,《瑜伽師地論》中,分鬼趣為三,一外障鬼,二內障鬼,三無障鬼。據《大智度論》、《善惡業報經》等說,眾生若行十種惡業,或因貪慾、嫉妒、慳財、欺誑等命終後將投生於餓鬼道中。 與地獄道相似,餓鬼道之說法,從今天看來,有其荒誕的一面。但它也是佛教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佛教往往以此作為勸誡人的手段。它往往還和中國民間信仰相結合,作為勸惡揚善的一種方法,在民間有廣泛和深刻的影響。   3.畜生   畜生,新譯作傍生,為傍行之生類之意。據新譯《婆沙論》中說,諸有情因造作種種愚痴業,或因身語意各種惡行,墮於畜生道中。《業報差別經》中說,具造十業,得畜生報。一身行惡,二口行惡,三意行惡,四從貪而起諸惡,五從嗔起諸惡行,六從痴起諸惡行,七毀罵眾生,八惱害眾生,九施不凈物,十行於邪淫。畜生道種類繁多,差別不等,《正法念處經》說有四十億種,《樓炭經》說畜生道各各不同,大約有三類,一魚,二鳥,三獸。此三類中各有無數種。   4.阿修羅   阿修羅又作阿須倫、阿素洛等。其含意有三:一是非天,指阿修羅有天人之福而無天人之德。據《婆沙論》等解釋,素洛是梵文音譯,即「天」的意思,「阿」是「非」的意思,合起來即為非天。二為無端正,是說阿修羅容貌醜陋。但佛經中又說阿修羅男容貌醜陋,阿修羅女卻美貌非凡。三是無酒,指阿修羅不飲酒。說是阿修羅在過去世持不飲酒戒。或說阿修羅過去好酒,曾釀酒而不得,無酒得飲,便斷了酒。   在佛教中,阿修羅是六道之一,又是佛教護法八部眾之一。據說阿修羅生性好鬥,又多疑善嫉,爭強好勝,常與諸天斗戰。眾生若犯嗔疑等,死後就會墮入修羅道中。 據《長阿含經》中說,有阿修羅王,名羅呵者,住須彌山北大海中,因見諸天從其頭上經過,即憤從心起,怒斥諸天對他無禮,於是發兵,與帝釋天為首的諸天發生大戰。他們之間的大戰經歷了很長時間,互有勝負,後來帝釋天等得到佛法相助,才終於戰勝了阿修羅。而阿修羅也最終皈依了佛法,還成了護持佛法在世的八部眾之一。   5.人   人指人道,是佛教所說的六道輪迴之一,眾生生命表現形式的一種。梵文音譯為摩兔沙、或末奴沙。據佛教解釋,人由色、受、想、行、識等五種物質及精神因素和合而成。據《立世阿毗曇論》說,在六道中,人具有八種性質,一是聰明,二是為勝,三是意細微,四是正覺,五是智慧增上,六是能別虛實,七是聖道正器,八是聰慧業所生,由此八種性質,故稱為人。  另據《婆沙論》中說,所謂人,意即止息,在六道之中,唯有人能止息煩惱惡亂。又說人即忍之意,是指唯有人能在世間安忍。在有情眾生輪迴的六道中,人有思惟之功能,如新譯《婆沙論》中說:「何故此趣,名末奴沙。答昔有轉輪王,名曼吠多,告諸人曰:汝等欲有所作,應先思惟,稱量觀察。爾時人即如王教,欲有所作,皆先思惟,稱量觀察。便於種種工巧業處而得善巧,以能用意,思惟觀察所作事,故名末奴沙。」 在此世間,人所居處,為四大洲,即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佛教所有學說,都是以人為中心展開的。佛教認為,人生在世,唯苦非樂;愚者認為是樂,識者唯見為苦。佛教所說的教法,就是教導眾生如何才能離苦得樂,所得的樂,就是佛家所說的涅盤境界。  6.天   天,梵語音譯「提婆」。在佛教中,所謂「天」,主要是指有情眾生因各自所行之善業而感得的殊勝果報,為六道輪迴中的一種,稱為天道,或天趣,而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自然界的天。佛教認為,天是有情眾生輪迴轉生的六道中最妙、最善,也是最快樂的趣處,只有修習「十善業道」者才能輪迴投生於天界。依《大毗婆沙論》說,天為光明照耀之意,因生於天趣中諸眾生身有光明照耀,自然光亮,故名為天。又說天是顯的意思,以萬物之中,唯以天高顯在上。又據《立世阿毗曇論》說:「天名提婆,謂行善因,於此道生,故名提婆。」在六道中,以「天」一道,最勝最樂、最善最高。《立世阿毗曇論》中說諸天報身之相:「所謂諸天,皆無骨肉,亦無大小便利不凈。身放光明,無別晝夜。報得五通,形無障礙。」 然而,佛教中的「天」雖然是諸有情眾生中最優越的趣處,能得到種種享受,但仍未脫離輪迴,一旦前業享盡,則將重新轉入輪迴中。  所謂的天人五衰,意指天人壽命將盡時,所出現的種種異象。五衰又有大五   衰、小五衰兩種。大五衰之一是衣服垢穢,本來天人的衣服光潔曼妙,但命終時,   就會開始生出臟垢。二是頭上華萎,天眾平日總是頂著明媚的華冠,但命終之際,   這些華冠都會慢慢凋萎。第三是腋下流汗,照說天人平日身體是非常潔凈的,但   臨命終時,兩腋就會開始流汗。第四是身體臭穢,香潔的身體不再,而發出難聞   的氣味。第五則是不樂本座,本來天人過的是最安樂的生活,但是到了命終,卻   不安於座,甚至感到厭倦不耐。   小五衰則包括曼妙的天樂不再揚起、身上自然散發的光芒逐漸褪散、洗浴的   水居然會沾在天人滑膩的凝脂之上,同時對妙欲之境起了戀戀不捨的心,以及原   本無礙的天眼也受了影響,無法像以前一樣普照大千世界。   天人五衰是最終的悲哀   也因為天人平日過著極為享樂的生活,平均壽命又極長,以最短的四大王天   為例,是以人間五十歲為其一晝夜,估計可享壽五百歲;而在這種壽命長、生活   享樂的狀況下,天界眾生很容易產生「常、樂、我、凈」的顛倒想,所以一旦臨   到天人五衰的境界,很少不起嗔心的,也就很難不墮入惡道了。   因此在六道當中,天道誠然只有樂沒有苦,但是樂盡之後的苦,卻也是沒有   修行的天人難以承受的,較諸人道的有苦有樂,也有修行助道的因緣,長遠來看,   天道眾生反而有其不幸。   關於「天人五衰」,《法句譬喻經》里就有一則關於帝釋天的故事。帝釋在   臨命終時,知道自己即將墮入世間,受胎成為一個做陶人家裡蓄養的驢子。就在   他身體逐漸出現大五衰現象,憂心忡忡之時,幸好他及時想起佛陀是三界之中唯   一能濟人苦厄的救主,所以趕緊到佛陀處求法。   當他正專心一意虔敬皈依佛法之時,發現自己竟然在一瞬間已到了做陶人家   的驢腹里;還好這頭驢子不知為何突然掙脫繩索四處亂竄,弄壞了主人完成的許   多陶製作品,主人一怒之下痛打了驢子一頓,並傷及腹內的幼胎,帝釋因此逃過   一劫。   感念佛陀的威德力,帝釋不但得悟無常的意義,更加精進奉持解脫之道,成   為喜聞佛法、護持佛法的護法神。法印  佛教術語。佛教徒用以鑒別佛法真偽的標準。又譯法本、本末、憂檀那等。法指佛法,印喻能印證真偽的佛法之印。凡符合法印的為佛法,不符合的為非佛法。關於法印有三法印、四法印、五法印、一法印之分。①三法印。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盤寂靜。此說形成較早,多見於小乘經、律、論和大乘經、論。②四法印。在三法印上加一切諸行苦。見於《增一阿含經》。③五法印。在四法印上加一切法空。見於《維摩經》。④一法印。即一實相印。相即真如、法性。上述幾種說法並無實質上的差異。   大乘的教義,就是以佛說的《大集經》與《般若經》為依據,一法印就是諸法實相的道理,因為大乘教義是以實相真心為根本。實相真心,就是真如心,實相無有一切虛妄之相。真心就是真實之心,而不是虛妄之心。實相具有三種道理。   第一實相無相   它的本體,真實不虛,沒有種種千差萬別,虛妄生滅的幻想,就是不生不滅,不動不搖的平等一相,就是真諦的道理。   第二實相無不相   實相的本體,雖然是空無所有,無一法可得,但是他能夠隨緣顯現千差萬別,一切諸相,沒有一相而不是實相,這就是頭頭是道,法法皆真。具足四聖六凡,迷悟因果,萬事萬物一切諸相,就是俗諦的道理。   第三是實相無相無不相   這個實相真心,是不變隨緣。正當隨緣顯現一切諸相的時候。可是他的本體,空無所有,無一相可得。正當空無所有的時候,卻是真空不空,又能具足妙有。正當隨緣現出一切諸相的時候,但是妙有非有,本體乃是真空。這就是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不礙真空。這種真空妙有的道理就像一面鏡子照東西一樣,鏡子本體是空無所有,又能隨緣顯現青黃赤白種種顏色,鏡子雖顯種種顏色,而鏡子本來卻是空無所有。但是鏡中所顯現之色,若說他是有一定顏色,又是妙有非有,若說他是沒有一定的顏色,又是真空不空。所以說實相真心,正是真俗二諦融通,空有二相無礙。所以《華嚴經》說:『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我們能夠悟明實相真心,無相無不相的不可思議的道理,回過頭來看現在世間的眾生世界萬事萬物,一件件一樁樁都離不開這個實相真心。所以蘇東坡說得好:『溪聲便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這就是實相無相無不相的道理。   修行大乘的教法時,了解到世界上所有一切諸法,不論是有為法還是無為法,心法或色法等等,都離不開緣起因果的真理,這就是『諸法因緣生,緣滅法亦滅』的道理。因緣所生的諸法,緣起性空,這叫做色即是空,不是色滅之後,才歸於空,而是當體即空,其相雖妄有生滅,其性本真,不生不滅,唯是實相真心。因為實相它能生出一切諸法。譬喻虛空一樣,他的本體是空無所有,正因為這樣,所以虛空才能隨順明、暗、清、濁種種諸緣,而出現明、暗、清、濁等種種諸相。《楞嚴經》說:『日照則明,雲澄則暗,雨晴則清、氣凝則濁』。都是闡明色即是空的道理。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中道義,就是實相的即色是空,即空是色的真理。所以大乘菩薩,他雖然證得涅盤,而不住著於涅盤,他所修行六度、四攝普度眾生的法門,又不住著於事相,這都是以緣起性空為基礎,而達到真空不空,具足妙有,一切萬法,唯是實相隨緣顯現,這叫做大乘一法印的道理。   小乘三法印與大乘一法印的理論,是佛教教義中,最主要的論點。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  Ba zhengdao  佛教教義。亦稱八支正道、八支聖道或八聖道。意謂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盤)的八種方法和途徑:1、正見。正確的見解,亦即堅持佛教四諦的真理;2、正思維。又稱正志,即根據四諦的真理進行思維、分別;3、正語。即說話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說妄語、綺語、惡口、兩舌等違背佛陀教導的話;4、正業。正確的行為。一切行為都要符合佛陀的教導,不作殺生、偷盜、邪淫等惡行;5、正命。過符合佛陀教導的正當生活;6、正方便。又稱正精進,即毫不懈怠地修行佛法,以達到涅盤的理想境地;7、正念。念念不忘四諦真理;8、正定。專心致志地修習佛教禪定,於內心靜觀四諦真理,以進入清凈無漏的境界。  八正道中最根本的一道是正見,即堅定不移地信奉佛教的教義。佛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樣,認為只有自己的教義才是真理,其他宗教及各派哲學都是邪見。因而把正見當作最重要的一道,而其餘七道則都是在正見的基礎上進行精進不懈的修行。  八正道也是針對婆羅門教和耆那教的苦行主義和「六師」中一些派別的享樂主義而提出的。佛陀提倡不苦不樂的中道,因之在原始佛教也把八正道稱為中道。原始佛教對這種不苦不樂的修行方法十分重視,列為四諦之一「道諦」的具體內容。對於八正道的詳細解釋有安世高譯的《佛說八正道經》、《增一阿含經》的《四諦品》和南傳《相應部經典》。  ===============================  八正道:  必須防止的兩個極端:  1 沉迷於貪慾、尋歡作樂的生活。這種生活是通向毀滅的道路。  2 自我施加的苦行、折磨。這種生活是不會帶來什麼收效的。  有一條在兩個極端之間的道路,它有盤旋直上的8個階梯,沿著它就可以登上絕對達到涅盤之境。即八正道。  各個階梯均按順序而設。  1正見 必須將懷疑、誤解、或成見統統置之不顧。這才能夠覺察出永恆與無常之間的差別。接受真諦的態度應該認識到對它的需要。這是第一階段。  2正思維 是一種欲達大悟的意志決心。它的基礎是自我修行,以及覺察出達到大悟的可能性。這是第二階段。  3正語 這是修行的第一步。不允許使用不慎之語、誹謗之語、辱罵之語和刻薄之語,只允許使用友善,純潔和有意義的詞句。這是第三階段。  4正業 行為舉動必須無可指責,高尚而清凈,這是不可不做的。現在開始,將所有想得到好處、利益的念頭全部滅除,因為動機與行動是不可截然分開的。不許報復,修行時不允許有衝動,不允許有出於愛、恨而導致的行為。每一行動都必須由身體內部的佛法來導引,它不論對誰都是公平一致的。各種行動必須遵從這種佛法,其最高的表現就是愛與憐。那時你就會很快地發現什麼行動符合佛法,什麼是褻瀆它--凡是不去追求利益、便宜的人都會受到賜福。這是第四階段。  #正語、正業這兩個階梯是非常難登的,誰一旦登上這個高度,眼前的各種景象就會一展而來,前景清晰、寬闊、高貴。這時就已取得了相當巨大的自制能力。  5正命 此階段包括正當營生,因為謀生有道與保持一個人的節操和道德是格格不入的。一個人必須時刻警惕避免淪入這種危險的情況,而且,如果他已經走過前四個階段,他自己的心會告訴他怎樣去做。這種人必須排除疑心。此時學生已成為老師。這是第五階段。  6正精進 到達這一階段的人充滿慈善心、睿智、大徹大悟。他致全力於神聖的事業,完全理解他自己所作所為的目的。達到這一偉大階段的人,無論是衣食住行,工作或休息,醒來或睡下,都是按照佛法辦理。忠順於佛法,他能夠達到至善至美之境。這是第六階段。  7正念 這是禪定中正確的思維。此時他只考慮真諦,完全拋棄了『我』的念頭,所以他的觀照十分清晰。虛幻已經不再出現在他的眼前,那裡只有真相,就像兩個交談中的朋友一樣。此時他已是知道真諦的人,自己就是真諦的化身。這是第七階段。  8正定 這是禪定中的心境。涅盤中還有什麼可值得悲痛的事呢?任何使我們傷心的事都不會在此出現,這裡只有那些使我們寂靜的事。懷疑、恐懼、麻煩和混亂此時都已消匿。無根據的信仰、妄想都被忘在腦後,此時達到的涅盤之境是不可理解的。達到這一階段的人絕不會再駐足後退。這是第八階段。  #施行八正道的理由:見四真諦  #但是,和尚們,也許你們會問施行這八聖道的理由是什麼呢?那麼就要從四真諦說起:  ===============================  四真諦:  苦 生就是苦的業因,生命就是受苦,從生到死要經歷一個個痛苦的階段,這是苦諦。  集 促成生的原因是對生命的渴求,生後的肉慾、視欲和對生命的驕傲促使人們從一生轉向另一生,這就是集諦。  滅 根治這種生就得消除對生命的渴求 辦法是,徹底絕除一切邪欲,不讓它們佔據頭腦,或是把它們清除出去,不使自己的頭腦里有一點裝進邪念的餘地,這就是滅諦。  道 八正道。即道諦。  佛陀說:「和尚們,我的眼睛通過苦諦看到了這些概念和結論,我的頭腦里形成了一幅圖像。解脫之道靠的不是祭祀,不是苦行,也不是祈禱,而是靠內心的佛性。」  ===============================  佛說八正道  1正見 對世界,對五陰,對六根塵,對苦,對因果業力,等等的正確認知。是熄滅苦火,五陰之火,輪迴之火的基礎。  2正思維 以正見為基礎的思維,通過對佛法的聞思修習,知道解脫和解脫之方法。是啟發內在佛性的重要手段。哪裡有什麼「佛性」,你能學會外在的知識嗎?,你能理解外在的世界嗎?這就是佛性,也就是覺悟的本能,能夠理解世界的本能。向外你能理解外在的世界,向內你就能理解內在的世界,即自身,自心。它是正語和正業的基礎。是讓痛苦之火,煩惱之火,衝動之火熄滅的開始。  3正語 通過讓言辭不再衝動,而讓內心不再衝動。讓言辭從心的衝動之火中解脫出來。也就是相關的戒律的遵守。  4正業 通過讓行為不再衝動,而讓內心不再衝動。讓行為從心的衝動之火中解脫出來。也就是相關的戒律的遵守。也包括當地社會的一些高尚的行為道德。  #引用: 正語、正業這兩個階梯是非常難登的,誰一旦登上這個高度,眼前的各種景象就會一展而來,前景清晰、寬闊、高貴。這時就已取得了相當巨大的自制能力。   5正命 不要因各種火讓自己落入毀滅,讓一切火熄滅,化作灰燼,冷確掉。通過1正見,2正思維,3正語,4正業等方面的修正來實現。  #於一切解脫法,舍離法,無執著法中得火熄滅。  6正精進 精進不止,注意觀察,直到每個有火的方面都得到了修正。  7正念 對五陰執著的火已基本熄滅,已能看見五陰的真象,一切生而又死,死而又生,一切都只是構成,無我,無常,是苦,是空得到了映證。此時正清凈的安住於四念處之中。邪念已經清除了,滅諦得證。  8正定 成就果位,定中之慧,有大利益。四念處  在佛教中,一般解脫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有四念處與八正道。  四念處是指四個安頓心念的處所,又稱為四念處觀。為什麼把它稱為四念處觀呢?因為它並不純粹在於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種法觀察四念處來破除四種顛倒,故稱為四念處觀。  四顛倒:因為我們先執著有我,故進一步執著我是常的、樂的、凈的,在佛法中稱為顛倒想。世間人有四種不正確的知見,稱為四顛倒,它們是:常、樂、我、凈。  四法: 四念處: 四種念: 四顛倒:  不凈--身念處--觀身不凈--凈:執著身心是乾淨的。  苦 --受念處--觀受是苦--樂:執著世間有快樂。  無常--心念處--觀心無常--常:執著世間有一個永恆的我。  無我--法念處--觀法無我--我:執著有一個我。  四念處是在身、受、心、法這四個處所,以不凈、苦、無常、無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觀察,就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以達到破除我們執著的凈、樂、常、我四個顛倒。破除四顛倒後,我們就不會有貪愛與憂愁,眾生之所以有種種憂愁,有各種貪瞋痴,就是執著常、樂、我、凈。  四念處觀行的修法:  一、身念處:  行時知行,住時知住,坐時知坐,卧時知卧,心中了了分明。既是說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對於行、住、坐、卧,一舉一動,內心對這些行動,要了了分明。  我們凡夫俗子,心念粗,行時不知行,坐時不知坐,打個比方說:剛才站起來時,你哪一隻腳先走?剛才你走進廟宇時,哪一隻腳先踏進來,你知道嗎?在修身念處時,我們要知道身體在做些什麼?我們的心念很微細,不容易觀察到,而這四念處中,身體的行動最粗,最容易感受到。修身念處時,不作任何事物,每天從行、住、坐、卧中去觀察。經過一段時日,對於自己行住坐卧的身體行動就會很清楚,了了分明。  接下來對於自己在看東西,吃飯,穿衣等動作,要保持一心。所謂的一心就是剛才我的心想這樣,現在我的心也是這樣。修身念處的人要一心的觀察身體的行為。不只是這樣,他更應該坐禪。坐禪時身體不動,呼吸是最粗的動作,最容易觀察到它。我們觀察呼出吸入的氣息,它的長短,是呼出的氣息長,還是吸入的氣息長?是呼出的氣息短,還是吸入的氣息短?它們是冷或是暖的等等,都要用心覺察它。我們更要觀察氣息入體內,出來有進去,對呼吸要了了覺知。觀行、住、坐、卧及出入息,並沒有觀身不凈。四念處中身念處是觀身不凈,因為眾生執著其身是乾淨的,我們對於自身有愛染心,執著它;不只是如此,我們對於他人之身,也有愛染與執著,故有淫慾之念,故應修四念處中的觀身不凈來破除之。  修學觀身不凈應從內身觀察起,從頭頂到腳跟,觀察我們的皮、骨、肉、毛髮等,這一切沒有一樣是乾淨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幹凈的,所以我們要天天沖涼。沖涼後就以為它乾淨,然後對它起愛執,越看越乾淨。如果我們能深一層的去觀察:皮膚有污垢,皮膚內的血肉是腥臭的,骯髒的;肉內的骨頭是沒什麼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話,可以到市場看肉攤上的豬肉、牛肉、羊肉,它們和我們是沒什麼兩樣的,我們身體皮膚內的包裝就是這麼一回事,但是我們從未想過,天天沖涼,頻頻照鏡子,認為很滿意,這就是我們執著身體是乾淨的。  坐禪使心安定下來後,用心觀察自身的皮膚、血肉、骨骼……至於身內的大小腸里消化過的食物,都是污穢、骯髒的;我們的五臟六腑,沒有一個是乾淨的。如此觀察,我們對身體的愛執就會消除,就不會認為自己的皮膚是滑嫩的,身體是漂亮的,頭髮是烏黑美麗的等等。  此外是觀外身--他人的不凈,這要從觀死屍中去破除對他人身體的貪愛與執著。觀死屍(九想觀):從一個人死後,觀察他到變成骨灰的過程:  先從人死(死想)後,屍體會膨脹(脹想);不久變成紅一塊,白一塊,青一塊(青瘀想);慢慢的屍體生膿(膿爛想),會變壞、腐爛(壞想);屍體上流出的血散布在這裡那裡,一團血塗(血塗想);到了一個時候,有鳥、蟲來啄吃(蟲啖);屍體就會被撕破而不成人形,只剩下筋骨,更進一步,連血塗都沒有了,只剩下一副骨頭(骨鎖想);屍體暴露在曠野中久了,筋肉與骨頭都分散,後來骨頭變成象從海中拾起來的螺一樣白。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太陽曬,骨頭變成碎開來的枯骨(散想),乃至最後變成塵土,與土壤混合在一起。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死後最終是這樣的,有人說那兒有一隻老虎,我不走過去,它絕不會咬死我;但人生下來就是在等死,你我都無可奈何的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絲毫沒有選擇的餘地。佛陀說眾生的分段生死是即可悲又可憐的事,由不得我們做主,死後身子變壞,剩下白骨一堆,最後與塵土同住!  修學四念處中的觀身不凈,是以觀察死屍,以達到認清楚世間的真相。這個真相是:我們的身體是由皮膚、毛髮、爪甲、血肉、骨骼,五臟六腑組成的,沒有一樣是乾淨的,最終是會變壞的,是不值得我們貪愛與執著的,身念處就是要如此這般的觀察。  二、受念處:  受念處是觀察六根與外境接觸時身心所產生的感受。它可分為身受:苦、樂、舍受;心受:憂與喜受,共五種。  身念處中的身體我們可以看到,但很多人對受念處中的感受是不知不覺的。這個受不止是感受到現在是快樂或是苦惱,還要感受到不苦不樂的情形。比如風吹來,皮膚感受到涼爽;坐在那兒腳癢,感受到哪一部分癢,癢就是苦受。又比如喜歡拍照的人,在拍照時閃光燈照到眼睛,強烈的燈光使眼睛受苦--身苦,但他喜歡拍照--心喜。  對於受我們要去知道它,覺察它。如果一個人對於觀察身體還不清楚,他觀這個受一定沒辦法完成。我們必須對於身體的行、住、坐、卧的行為很清楚之後,才進一步觀察身心的感受,我們必須要知道這個感受是從六根而來,如風吹來身體感受之;聽到聲音是從耳根感受到。如人坐禪時,聽到公雞啼,耳根感受到,如果當時觀察到那只是耳根感受到刺激,就完了,是身受苦,心是不苦不樂受。若他想:「真是豈有此理,我坐禪,你來吵我。」那他就生起貪瞋痴,心在受苦了。  又比如有很大的炮聲,耳朵受到刺激,受不了,耳根受苦;有些聲音,好像人聲,耳根聽慣了,聽了很舒服,那就是樂受;反之雜訊使我們耳朵與心受苦;有時寂靜無聲,那我們的耳朵就沒有感受了。此受會生起,當然也會消失,所以當我們觀察受的生起時,要知道它是從耳朵或眼睛來,它怎樣的滅掉,都要知道。接下來我們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處,一心觀察它,慢慢地就會發覺有受皆苦,因為受源源不絕而來,我們身不由己,不能做主的緣故。當我們可以很細微的觀察受後,就可以繼續觀察心。  三、心念處:  當我們感受到外境時,心在作用,這個知覺的心,我們要知道;但是我們往往會在知覺的心上加入貪、瞋、痴等種種煩惱,我們也要覺知;乃至這個心念是否專註在禪定或散亂等,我們也都要念念覺知這個心識所在之處。  比如在靜坐時,突然聽到聲音,耳識在作用,耳朵在感受。我們要觀察到心在耳朵作用,然後又跑到頭腦中想,我們要覺知它。這樣的慢慢觀察就會發現:原來我們的心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跑來跑去,很快地生滅。佛陀說世間上生滅最神速的是我們的心念,最容易觀察到無常,所以在四念處中佛陀教導我們觀心無常!  四、法念處:  法念處主要的是指法塵。法塵是:心中念一、二、三、四……。心中的念就是法塵。當念「一」時,心知道念「一」,就是心識。念「一」時心識知道念「一」;念「二」時心識知道念「二」,……。沒念「四」時,心識不知道,還沒念「五」時,心識不知道。念「一」時,心識就生滅一下,念「二」時,心識就生滅一下,所以我們的心識念念在那兒生滅而覺知。古代開悟的禪師說:「念念不相到。」意思既是說:我們的前心念與後心念毫不相干,互不相到。而每一念的法塵組成凡夫所以為的心,其實它不是心,那是法塵。我們的法塵有很多,每每想東想西,想要罵人的心想等等,都屬於法塵。  在這些法塵中,心念處最先要觀察的是五蓋。五蓋是貪、瞋、睡眠、掉悔及疑。因為一個人要修定、修慧,這五蓋會掩蓋住他,使他沒有定力,沒有智慧,故觀法念處時,要觀察我們是否有此五蓋的煩惱?它是從何來?從何滅?它生滅的原因?我們應如何使它不生?假使我們用心觀察,慢慢的就能掌握消除五蓋的方法,它就會消除掉,那我們就不會再懷疑佛法,對它深信不疑了。  觀察五蓋後,接下來是觀察五蘊。我們身心的一切活動都包含在五蘊當中。法念處不止指法塵,它還包括一切法。五蘊包含一切有為的生滅法,世間的一切法沒有一樣不在生滅,所以觀察法塵時是要觀察它的生滅,從中發現一些事實。  在觀法念處時,除了觀察五蘊外,還要觀察另一些法,那就是六根與六塵。六根與六塵接觸後會產生什麼後果?我們都要了了分明。比如在靜坐時,心念集中在耳朵,我們就去聽聲音,要覺知這個過程。過一會兒,我們的心念又去觀察景物,對於這些心念轉移的過程,我們要知道,更要了了分明。我們要注意六根與六塵為我們產生了一種結縛,既是我們的煩惱從六根與六塵中源源不斷的生起;十二因緣中說明,如果一個人沒有六根,他就沒有「受」,所以我們的「受」時從六根而來。觀察這個受後,接著觀察心,再觀察受的來源是從六根與六塵接觸而來,我們要了了分明這個受的生起。一旦你看到它的生起、再滅掉,那麼我們的貪瞋痴很快就會消滅。為什麼這麼講呢?打個比喻:以聲音來說,有人罵你一句「他媽的」粗話,你鬧起煩惱,罵人、打人、與人過意不去等,如果你當時很冷靜,以智慧觀察,聽後就會發現:因為我的耳朵與聲音接觸後,就產生  「他」、「媽」、「的」這些聲音的分別心。你也會發現原來外面有聲音,你裡面有耳根,它們接觸後生起受,生起心識;然後你就會發現到,原來是法塵這個罪魁禍首添加一些煩惱進去,使你做出反應或反擊。當你發現到這一點時,你就懂得如何放下,使它不再生起來。我們凡夫聽聲音後,鬧起煩惱來,就只會怪外面的人,絕不會怪自己內心有這個煩惱。  如果有人說:「You are stupid」對聽不懂這句話的人來說,那隻不過是個聲音罷了,但是聽的懂的人的法塵中就有「Stupid」的意義存在,他的耳朵與聲音接觸後,感覺到這個語言,法塵中生起分別、然後比較,那他的煩惱就來了。他不責怪自己過去業中有這些「廢物」,就只會責怪別人罵他「Stupid」。如果一個人觀察法念處中的六根與六塵,到了了分明時,就知道煩惱從何處來?煩惱如何滅?他就懂得如何放下煩惱,使它不生起。  修學法念處進一步要觀察一切法是生滅無常,我們不能做主,不自在;不自在故是苦、無我。我們凡夫深深的執著這一念一念會想的心就是我,但佛法中卻說它只不過是法塵罷了,所以我們要觀法無我。法塵與外境的色塵是同樣一回事,只是不同東西,同樣的作用,而我們把色塵當成外在的身體與世界,法塵當成是我,所以佛陀要我們觀法無我,而且要觀一切法都無我。法塵是內在的,但這法念處不止是指法塵,它還包括五蘊及世間的一切,裡面都沒有一個我。  四念處要完成的觀行是: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雖然如此,但是在做觀行的過程,並不是永遠去觀想不凈、無常、觀苦、觀無我,而是要把我們的心念、行為、舉動等覺察到了了分明。  五、總相念處:  四念處除了這四個不同的觀行外,還有一個總相念處,既是在這四念處中觀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苦、無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受念處是無常、苦、無我;心念處是無常、苦、無我;法念處是無常、苦、無我。無常、苦、無我在大乘佛法中以一句話來總括它,既是所謂的「性空」。一切法都無自性,既是空性,故要觀空。  《俱舍論》中說:「身受心法各別自性名為自相,叫做別相念處。」既是各別的觀察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稱為別相念處。如果以法的總體來看,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一切有漏的皆是苦,一切法皆是空性、無我性,這稱為一切法的共相。我們可以一切法的共相來觀察一切法,乃至以此法來觀察四念處,這樣的觀察稱為總相念處。  六、修四念處的此第:  根據《大智度論》以及南傳經典《四念處經》(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都教導我們應該從觀察呼吸開始,然後才觀身不凈,因為我們的心散亂,應先把心定在呼吸上,慢慢地使我們的心念微細後,才觀察身體的不凈。在經論中說,如果我們以散亂的心來修觀身不凈,會得到反效果,結果是越觀越 覺得可愛,因為我們凡夫一向來認為自己的身體好,別人的身體漂亮的緣故。  觀身後就觀受、觀心、最後觀法,其原因是身體的行動最粗,接下來是感受,再下來是心念。其實心念比法塵更微細,在這兒先觀心,後觀法,因為觀心念無常比較容易,觀法無我難。這個觀法無我,並非是叫我們想:「無我,無我。」的這樣想,而是觀察法塵念念之中,哪一念是我?這樣的觀法無我比較難,反而是關心念無常容易。  中國佛教不大提倡這四念處的修法,只有天台宗的智者大師曾寫一本《四念處》,他是以大乘思想來講解四念處的修行。自此以後,就沒有人宣揚此修行方法了,這是很可惜的!  南傳佛教很注重「四念處」的修行,尤其是在緬甸,他們有一套修行的方法及步驟,修禪者要學習那套方法後,才被認為有資格做導師,教導其他的人修學。  緬甸禪師教導四念處的方法及步驟:  首先修行者要放下一切事物,住在廟宇中,然後跟隨一位有資格的導師學習。每天起來,坐禪與經行。所謂經行是保持一心前後來回走。修行四念處者每天少做事,只是坐禪與經行,為什麼要這樣呢?那時因為靜坐久了容易產生昏沉,同時久坐會生病,所以採取坐、走,坐、走的方式。導師會安排靜坐半小時,經行半小時或靜坐一小時,經行一小時的功課,有些甚至經行兩小時,在經行時觀察身體的一舉一動,念念要分明;要知道何腳先起,然後踏在地上,甚至於踏到地上的情形,也要知道。開始經行時心念粗,就要用心念左右,左右地訓練,慢慢地對身體走路行為很清楚,到心念微細時,就不要念,只要保持知道就好了。  接下來他要知道是腳走了他的心知道,或是他的心叫腳走,他也要發現到:是心叫腳提起,腳踏到地,心才感覺到;他要發覺到這兩個過程。走到盡頭的時候,誰叫他轉彎回來;他站著也要知道,他要對這些心念了了分明。這樣經行的結果,他的心會慢慢定下來,觀察力會越來越敏銳。他靜坐時要觀察呼吸,肚子的膨脹與收縮,呼吸的出入等。在靜坐的過程中,發生任何事情,他都要知道。  每天晚上導師會個別與修行者對話,問今天做什麼修行?有何感受?導師就會慈悲教導,糾正錯誤,有些嚴格的導師在與修行者做個別對話時,不允許別人聽,因為有些修行者聽後會模仿別人的修學。比如某些修行者在修學的過程中,發現到在左右,左右走時,心念在控制他的腳,那他與導師對話時被另一個人聽到,當那個人被導師問時,也給予同個答案,他沒有發現到,也沒有感受到,只是學來的,這對他完全沒有好處。  導師與修禪者做一對一的對話,考問後,知道個別修行者的程度,就會逐步教導,不能做三級跳,避免在修禪的過程中產生偏差。這與中國禪宗祖師的教導相似。每晚禪師與禪和子(修禪者)有小參,那就是祖師以對答方式來考問參禪者。  四念處是一個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因為我們凡夫有常、樂、我、凈四顛倒。沒修學四念處的人,根本不知道有這四個顛倒,即使是念佛,常、樂、我、凈依然存在,但是修行四念處就容易破除它。煩惱少,智慧生,那就容易解脫生死,所以它是修解脫道者的良藥。  佛陀在他的遺言中指示比丘應當依止四念處修行。依據經典中說,認真修學四念處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方可證悟初果。經典中又說:四念處是能使眾生清凈,剋制一切煩惱和悲哀、祛除痛苦和憂愁,而走上正道、覺悟涅盤的唯一之道。  有關四念處修行的經典有《四念處經》,它是被編入《增一阿含經》中。南傳經典中有印成巴利文的單行本,我們也可以在《原始佛典選譯》中找到這部經。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第四十八卷中特別提到關於四念處的修學方法,而且強調修菩薩道者也應該修學四念處。  一。業  梵文: ??????  英文: Karma  古代中文:羯磨  現代中文:業  印度宗教一個普遍的觀念。  解釋  一種認為一個人的行為在道德上所產生的結果會影響其未來命運的學說。   或「辦事」-- 指僧團按照戒律的規定,處理僧侶個人或僧團事物的各種活動。如受戒羯磨、懺悔羯磨等。   * 具體請參考http://baike.baidu.com/view/256217.htm  (* 印度傳統宗教包括印度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都有業力的觀念,  梵語,梵文,?????????。是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印度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性質的專門用語。)  二。業力  是組成因果關係的原素。業力是指個人過去、現在或將來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可能性以及責任。而業力也是主導輪迴的因,所以業力不單是現世的結果,還會生生不息地延伸至來世。  佛學思想中最重要、最困難、最難解釋,因此最易使人誤解的,要算業力(Karma)論了。業力思想影響了整個亞洲文明。多數之亞洲人,皆以業力論為其道德規範和宗教信仰之思想基礎。業力論在整個佛教中占極重要的地位,因佛學之基石實建築在業力思想上。業力論極難了解,極難解釋,因為業力之究竟深邃無極,畢競非人類之智慧所能盡其幽微。業力思想常為人所誤解,因為有系統的分析和介紹此思想,實在異常困難,因此直到目前,我想尚無一個使人滿意的業力論在任何佛學書籍中出現。下面就愚見所及,嘗試對此極基本,但極複雜和困難之佛教思 想,作一簡單之介紹。   業力,梵文叫做Karma(古譯羯磨)。Karma(或Karman)之字根是Kar,是去做或去行的意思。所以業力之「業」原是作業或行為的意思。但是今天佛教徒心目中的「業力」,卻代表一.個極端複雜的多方面思想。在這多角的思想中,最根本的是說:「業力者,即控制一切自然界和道德界現象之因果律也。」此一界說看似簡單,但若進一步檢討,則發覺業力思想之極端複雜性和含混性。為便於了解起見,茲從六個角度來研討業力論之思想。   印度教業力觀  業力觀是構成印度教理想主義中的主要部份,印度教中,業力是解釋邪惡問題的主要方向,而和佛教及耆那教不同,印度教中的神對於業力有特定角色。根據印度古典梵文史詩《摩訶婆羅多》記載,主角阿朱那(梵文:??????, arjuna)在準備參與一場戰事前,他得知有他自己的家屬成員加入了敵方陣營,因而有放棄參戰的打算。但阿朱那的戰車御者,即是印度教中最崇高的黑天(天城文:?????)解釋責任的觀念,使阿朱那明白到自己肩負參戰的責任。(右圖)正當阿朱那思想矛盾的時候,黑天來到阿朱那跟前,給阿朱那講述神學方面的知識  業力是指行為或廣義地包含因果關係。業力不同命運,人在自由的情況下所做的決定會影響將來的命運,根據《吠陀經》,如果我們播種善因,將結善果。業力就是泛指今生及前生所有行為及伴隨行為而起的反應,凡此種種行為結果都會決定我們的將來,但業力並不一定會即時顯現,也有可能會經過積累,在今生或來生遇上特殊的條件時才顯現。  印度教認為,業力是非個人及形而上的法則,人沒有改變這個法則的能力,而業力也不是懲罰或獎賞,只是自然的法則。  佛教的業力觀  佛教業力的分類  身業,口業,意業  身業----由身體行為所做的業;   口業----由語言行為所做的業;   意業----念頭;身、口之所造業都是隨著念頭而造是業,念善則造善業,念惡則造惡業。   十惡業  惡業有所謂十惡業,分別是三身惡業、四口惡業和三意惡業。身三惡業:是殺生、偷盜、淫慾,此三業皆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口四惡業:是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此四業不但是生死輪迴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災人禍的根本;意三惡業:是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無量無邊之煩惱根源和三惡道的直接業源,是致人身體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水災、火災、風災的直接原因,如水災的業因是貪慾,火災的業因是嗔恚,風災的業因是愚痴。另有大惡業,就是「五逆」: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善業、惡業、無記業   業又根據動機或道德意志分為:善業、惡業、無記業。 善業有「有漏善」和「無漏善」。無記業則是不善不惡,但又分二種:「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不善不惡但能遮住本性的,叫「有覆無記」;分不出善惡,但不會遮蓋本性的,則叫「無覆無記」。  一、業力是一種力量  業是行為,而任何行為都自然會產生一種力量,此力量又迫使人去作新的行為,此新行為又產生新力量……如此行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為,輾轉相生就形成一個循環式的業力推動圈。  我們如果看「西部影片」,就能看見早期開發美國西部的一些情況,開發任何邊疆之處女地時,首先必需要造公路或鐵路。造鐵路是一種行為,由此行為就會產生種種的新力量;例如更多的財力、人力、物力都會在鐵路沿線之各據點接踵而來。這些新來的力量又必然地迫使人去作新的活動,因而又產生新的力量。又如我們先用某種行動來賺錢,有了錢就發生新的力量,購買力和活動力都不斷增加,接著就有了新的要求,新的慾望,因而產生新的關係,衣食住行皆發生了改變,愈來愈趨於複雜。賺錢的目的原是要用錢替人服務,結果往往變成人替錢服務了。人發明機器,原是為了替人服務,作省力的工具,但今天卻因為機器,費心煩神之事越來越多,人也幾乎成為機器之奴隸了。由此看出,行為不但產生力量,而且會產生一種壓迫人和約束人的力量,使人不得不接受由行為所產生之後果或約束力。再舉一淺顯之例:結婚是個行為(業),作了此行為之後,就要履行此行為所引起之種種義務及後果。因此凡做一事(或一業),必會產生一種力量,此力量一面驅使作者去繼續作新的行為,一面會產生一種不可見之約束力。此即業力之基本含義。因此,行為大多不能產生自由,卻能產生約束性的後果。俗話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是為了避免作某種業而反被束縛的意思。業力之「力」,雖然眼不易見,但卻能感覺得到。我們如果站在鬧市中的高樓上,向下面的馬路上冷眼觀察,看見那些熙攘往來的汽車和人群,那種匆忙緊張向前奔跑的樣子,就會自然地感覺到,在人群的背後,有一股巨大不可思議的力量在驅使他們,不由自主地往前奔趕,這就是業力。如果我們自己也夾雜在馬路上的人群中一齊向前奔走,則不太容易覺察到業力在驅策著我們。只有抽身局外時(如站於高樓上),才能深切的感到此業力。如果我們現在閉起眼睛,試想近代都市之各處百層大樓中,有千萬個公司,千萬所公事房,其中有千萬人正忙碌著在討論,在計劃、爭辯、陰謀、欺騙、爭取、擬稿、打字、散發文件……等各種作業,我們亦會感覺到在他們背後,有一股驅使他們向前活動奔走的巨大業力。  每人所做之業,皆產生一種力量,百千人之業就產生百千人之力量,萬億人之業力匯聚起來,就成為一股巨大無匹的力量,即所謂「共業」是也。所以個人之業力名為別業(個別的業力),群眾的業力則名為共業(共同的業力)。共業是指許多眾生所作之集體行為所產生匯聚之業力大流,它是推動人生、推動歷史和推動宇宙流行之大力。  業力即是驅使、創造和毀滅一切有情生命及其世界之原動力。然則此動力之因又是什麼呢?佛家的回答是:「是由無明與『行』之俱生欲力推動所致」。無明,梵文是avidya,是不知、愚痴的意思。 「行」是Sanskara,是一種衝動(impurse),一種必須要去行動的本能衝動。用現代的習語說,「無明與行」就是一種先天的盲目活動欲,或深藏於潛意識中的盲目衝動欲;此即佛法四聖諦中的集諦所明者。但為了易於了解起見,茲引用西哲叔本華氏對此問題之解釋或更為清楚。他說推動世界之原動力,就是人類潛意識中俱生所藏之意欲。此根本意欲,主要的有兩個:一是生存欲,一是活動欲,此意欲即是真正之自我。在《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中,叔本華說:「在意識之深處,我見到了那個真實的基層的真我……那是一個元始的,超越時空的和無有起因之活動力。此活動力所表現的是一種本能的慾望衝動、渴求,……此俱生之意欲就是真正的我。人之肉體只不過是此俱生欲之標幟而已。……此俱生意欲表示於盲目動力,即形成(無生命的)石頭或金屬;表現於意志活動,即形成人類之自覺的心意識活動。……在植物界中,我們也能看見此朦朧意識之衝動及掙扎。樹林因為需要陽光,所以(不自覺的)拚命向上長;因為需要水份,所以死命的延伸至地層深處,……意欲導致各種生物之有序生長及指導其種種適宜之活動。意欲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就創造出各種適宜的器官以達成目的。例如,野獸因為要呑食及攫取動物,所以長出尖齒利爪和堅實之肌肉來,因為要用頭來自衛,所以就長出角來。……所以說『生存之意欲』乃生命現象之原動力。」   叔本華此處所說的意欲,似乎具有極大之「神秘智慧和能力」,因為它能巧妙的創造出生物之奇妙器官來。老鷹有一雙特別銳利的眼睛和爪子,以為其求生之工具,刺蝟渾身都是刺,烏龜長出硬殼來自衛;此皆潛意識之意欲使之如此生長,以達成生有之目的者。至於活動欲為眾生本能之要求,則更屬明顯的事實;被捆綁的動物是苦不堪言的,牢獄的生活人皆視為畏途。凡此種種皆人類強烈的需要滿足其種種活動欲之明證。此先天的意欲又大都是無意識或朦朧意識的。意即此根深蒂固之原始衝動,皆是在一種混沌和不太明覺之意識狀態下活動的。明覺之思惟意識是後天的,此生命推動力之意欲則是先天的、原始的,所以亦是深藏於無意識或潛意識中的。   總之,業力之起因,乃是眾生心中潛意識中之本能的生存欲及活動欲,由此俱生盲目的意欲之鼓勵而形成的。  業力用最簡單的話說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日子未到」。用農作收成的話說,業力可解釋成:假使你播下好的種子,你將會有好的收成,假使你播下壞的種子,你將得到不好的收穫。  用科學的話說:業力是因果律,每一個原因就有一種結果。另外也可稱為道德因果律,道德因果律應在道德領域中,正如物理領域裡的運動律一樣。  法句經中業的解釋是,心是善、惡業的主導者,假使你的語言和行為基於善或惡的發心,則愉快或痛苦(不愉快)將跟隨你,如同牛車跟隨牛蹄,如影隨形般永不離開。  業力就是一種行動,生命體中有一種動力,名叫本能傾向或意識等等,這種固有的習性推動每一種意識,包括推動心理和生理,這一動起來即成行為,這種行為的重複就是習慣,此習慣變成他的個性,在佛教中,這種過程稱它為業力。  就「業」的終極意義來說,它是有善有惡的,可以是心智活動,也可以是意志作用。佛說:「業是意志力」。如此說來,業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以一種實體,它也是一種行為、能力和力量了。有人解釋這種力量為「行為影響力」,這是我們自作自受。人所經驗到的苦樂都是他自己的身、口、意活動的結果。成功、失敗、愉快、憂愁,都是由我們身、口、意的造作而來。  二、業力思想之淵源   業力思想之淵源,究竟始自何時,尚無定論,但業力思想非始自佛教,則是明確之事實。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以前,印度之土著達爾哇丁族之原始宗教,原可能已有業力、瑜伽及解脫等思想。近賢金姆及巴香皆主此說。今天印度宗教之各派中,與原始土著之宗教最接近者,歷史最悠久者,當推耆那教。早期佛典中,佛教與耆那教徒之交往和論道之事迹頗多,耆那教之教義與原始佛教亦有若干相同之處。業力思想則二者同異互見。其不同點此處有提出討論之必要。依佛教之觀點,善惡業之構成,必須通過心理之動機或意樂才能成立。心中若不先存善惡之動機,則不能構成所謂善業或惡業。業力所造成之因果循環,亦不是完全機械的。耆那教中之尼健陀派,認為徹底消滅痛苦,必須徹底消滅業力;而業力之構成,又完全是一種機械性的如是因生如是果的必然現象。你作了何種業,就必須受何種報,不管作者之動機是善、是惡或無意的,都必需受其作業之果報。例如說,人如果無心去殺生,而誤殺了生命,亦必需受種種殺業之報。佛教則認為,若無瞋恨及謀殺之動機,無意之誤殺,並不能構成一完全之殺業。耆那教這種百分之百的業力機械論,自然就會產生如下的主張:  「人之一切經驗和遭遇,無論是痛苦的,或快樂的,皆為往昔業力所帶來的果報,因此,如果以種種苦行來折磨自己,則能補償對昔日業力之所欠,而能消滅往業。同時能不再繼續去作新的業,則亦不會受未來之果報,這樣以苦行去抵銷而毀滅往業,以無為去制止未來之業纏,則能徹底消滅一切業力,及由業力所導致之苦痛……。」  耆那教的這種非故意殺亦必遭受殺報的見解,為佛典所破斥。  佛教之業力觀則與此種「完全機械化式的」耆那教業力觀,完全兩樣。佛教重個人之倫理心理,以動機之善惡來決定業力之構成,不拘泥於外表之作業行為,因此對業力觀起了一個嶄新的革命。佛教之業力觀,已不再把表面的行為作為衡量善惡之準繩,而是要教化人們由內心去向上。覺音尊者評論佛教與耆那教對業力看法不同時說道: 「佛教徒們像是獅子一樣,當獵者射擊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會奮勇的向獵人猛撲,他們努力去止息苦惱,同時知道消滅苦惱的方法是消滅造成苦惱的根因,[而不是去消滅根因以外的東西]。外道(耆那教)們卻像狗一樣,當狗被棍擊的時候,他們不老咬打狗的人,卻去咬棍子!他們說,消除苦惱的方法,是用種種折磨自己的苦行。這是在果報上糾纏,而不是直接去對治造成果報的因……」。  由上所論,我們知道佛教業力論的同類相應原則,並不是機械式的和定命式的;這樣才能建立自由意志之業力觀和倫理性之業力觀。  綜觀上述各點,可清楚的看出,佛家之業力論是一個極複雜、極廣博和牽涉極廣之宗教思想。茲為業力論作一簡單之摘要如下:  (一)從宇宙論的觀點來說,業力代表一種巨大無匹之力量,能夠創造、推動和毀滅個人,乃至整個宇宙。  (二)從道德哲學的觀點來說,業力是一個無差錯、無謬誤之自然道德規律,它能支配和執行道德行為上之因果報應。  (三)從形而上學的觀點上來說,業力運行之道,乃遵循同類相應之基本原則,但終非人類之理智所能忖測,它是宇宙之一大神秘。   佛教中的詳細解釋  (一)佛教傳統相信「一因常生多果」;例如,某甲於酒後殺人,此為一業力之因。酒醒後某甲即覺其良心不安,不但無故斷送了一人之性命,而且被殺者之妻眷兒女將孤苦無依。此極度之良心痛苦,是殺人業因之第一個結果。不久事發某甲被捕,定讞入獄,這是第二個結果。因此某甲之事業及前途皆一筆勾銷,家庭亦為之破碎等……是第三個結果。除了這一串連鎖反應以外,此殺業還會使某甲來世受被殺者的報復和多病及短命之報,這在佛學上稱之為異熟果。  現代人閱讀佛經,在看到「因果報應」時,可能會感覺其有過分誇張之嫌。例如,某經中說,於往劫時,有一人,在佛陀經過路街時,曾用幾粒米投灑佛身作為供養及敬意的表示。經過若干劫之後,此人即因供養此數粒米之功德,感得轉輪聖王之報,為世界之主,其國土、城堡、妻眷、珠寶、車乘……不計其數云云。  又如佛經中常說,作惡業之報應亦大得不可思議。《賢愚經》中有一個故事說,從前有一婆羅門,因其母之教唆,侮辱比丘以百獸之名咒罵之。以此惡因,多生多世,竟感得一個魚身,且有百獸之頭,苦不堪言。教唆此婆羅門之母,亦墮入無間地獄中云云。這樣的故事,在佛經中極為眾多,  現代人對佛教的這類說法,通常認為這不過是佛教勸人行善的教化之言,把善惡果報特別加以誇張得極大,則能使人止惡向善,全屬宗教的實效主義,並不一定代表真理就是這樣的。  西藏有個民間故事說,從前有一個老太婆去參加一個法會,聽大喇嘛講業力的故事。講完之後,老太婆趨前對大喇嘛說:「說到因果報應,若按照佛經所說的善業果報之大,非但你這位大喇嘛可以成佛,就是連我這個平凡的老太婆也可以成佛。說到惡業果報之大,不但我這個老太婆會墮地獄,連你這位大喇嘛也會墮地獄!」這是一個極了不起的故事,是西藏佛國平民心中,由人本主義之直覺所引起的衷心共鳴。  這一段話,雖令人發生無限之同情,但就業力論之中心思想而論,則不必輕易予以同意。因為在業力現象中,果量確是常常大於因量若干倍的。如前面所舉的殺人之例即是。佛經中對「小因生大果」亦確有其哲學根據,此點容後再談。再從宗教學的眼光來看,則這一類的話,除了能夠影響宗教行為,發揮實效主義之目的外,還有其更深的象徵意義存在。  佛經中講業力故事時,常有人和獸類及異類之獸,說話交談之記載。在《雜寶藏經》中,白香象養育父母之故事中,並肯定「上古畜生,皆能人語」。這一類的故事,今天看來,除具有象徵意義及教化作用外,實難承認其為不折不扣的事實。《雜譬喻經》之命名為「譬喻」,亦是說明經文具有象徵之意義。話雖如此,佛經中所說的「小因能生大果」之記載,就業力哲學之觀點而論,則是確定不移之真理。  業力思想是「同類相應論」,而不是「同量相應論」。就業力因果的現象來說,果的量確是常常比因的量來得大的。佛教徒常以自然界的現象來說明此理。例如,一粒麥子所結的麥粒果實,何止十百?曾記得一本雜誌上說,今天紐約市之中心,價值萬億的曼哈頓島,據說兩百年前是從一個紅印第安人手中,以兩塊美元買來的。今天曼哈頓島的價值和當年兩塊錢的售價相比,顯然不成比例。   但有人說,如果在兩百年前,把兩塊錢存入銀行,以複利計算,兩百年下來也能成為一個極為可觀的天文數字了。果量大於因量的事實,在生物界中亦極為普遍,如細胞的不斷分裂,成長而形成各種個體:一個精蟲與卵子結合,分裂成二,又分裂成四,如斯不斷分裂形成人體,合有萬億細胞。如果一個細胞的因,能夠結成億萬細胞的果,則果量大於因量的事實,可能本來就是宇宙的一種常理了。  所以我們讀佛經時,除應明白佛學闡述的目的和象徵意義之外,還要了解其象徵意義後面的哲學基礎,不可因為看其表面奇特,而武斷的稱其為怪誕不經之說。  (二)業力雖一因可生多果,但不能生無限果。一粒精蟲細胞可以分裂成長為人體,含有萬億個各種不同的細胞,但此一精蟲之因,至完成一人體時,其果實就算全部完成。此人以後再生之子女,就應該從另一重因果關係算起。  因此,此原始之一粒精蟲,對以後繁衍之子女,只有間接之關係,而無直接之關係。所以說,一因可生多果但不能生無限果。  換言之,有限的因不能生無限的果,否則就和「同類相應」的原則相抵觸了。有限因不能生無限果的意義是,眾生的惡業不管多麼大,亦不至召來無限的苦果,所以佛家不承認有永恆的地獄。即使那最長最可怕的無間地獄,亦不是永恆的。同理,有漏的善業不管多麼大,也不能使人生入永恆的天堂。因此,其他宗教所說的天堂永生,在佛教看來是不符合邏輯的。所以佛學的三界宇宙觀中雖然承認天道(天堂)的存在,但是佛學認為天堂並不是永恆的。  佛家中除「常寂光土」或報身佛之凈土外,其他化身佛之凈土亦非永恆的。因為前者是無限因所生之無限果,而後者則仍是各有限因果的範圍。  基督教之天堂或神之天國,究竟是一種處所或是一種境界,說法不一。若是一種處所,具有無限生命之天國,於道理上,也可能說得通。因為承認神是無限的,則有限之人仰仗無限的神的恩寵,也可能使有限達成無限,進入永恆之天國。  但佛教則因為對於同類相應原則之看法頗為嚴格;所以只承認,唯無限之因始能產生無限的果。所以說,那相對的,有執著的和有能所的善業,無論如何偉大,亦只能算是有漏之善業,不能導致解脫。唯有那超越能所、相對及我執之善業,才能算屬於無限之範圍,才能產生無限或永恆之解脫果報。在思想之淵源上,佛教重自力,可能與業力之同類相應思想,有密切之關聯。  在早期和上座部佛教中,用的是狹義解釋,把業力的因果現象加以區別,認為一種果必由多種因而成,業力不過是因的一種。此後佛教則廣泛使用廣義的解釋,把造作之體、造作之用、造作之因、造作之果都叫做業,那持其體、顯其用、種其因、產其果的力用就是力。因此「業」字便是指宇宙間一切因果現象中的一切事物,「力」字便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的一切因果現象。「業力」二字,便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和一切因果現象而言。  因為業的涵義很多,用這個名詞的地方,要分別解釋。如有時指業的基本,就應當作基本上的「身口意」三業解釋,有時指業的行相,就應當作行相上的「善惡無記」等解釋,有時指業的體量,就應當作體量上的「共業不共業」等解釋,有時指業的時期,就應當作時期上的「定不定」業等解釋。從基本上來說,人的造作是通過人的身體、語言、意識的一切活動來體現的,所以人的「身口意」三業的活動都叫做業,通俗舉例來說:  一、業力是一種力量。人的「身口意」三業活動造成行為,而任何行為都會自然產生一種力量,此力量又迫使人去作新的行為,此新的行為又產生新的力量……如此行為產生力量,力量又產生行為,輾轉相生而形成螺旋式的業力圈。行為不但產生力量,而且會產生一種壓迫人和約束人的力量,使人不得不接受由行為所產生的後果或約束力。每人所做的業,皆產生一種力量,百千萬人之業就產生百千萬人之力量;萬億人心聚起來就成為一股巨大無邊的力量,就是「共業」,個人所作之業,名為「別業」。共業是指許多眾生所作的集體行為所產生所彙集的業力大流,比如現在的全球氣候變暖,這就是典型的眾生共業。  二、業力意味著命運的必然性。人依賴社會和自然的條件而存在,受自然和社會條件的約束,不能自由自在,從這方面說,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但人又可以改造和造作自然和社會條件,掌握規律,發展自己,從這方面說,人又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合著這兩方面來說,支配人們命運的必然性規律就是業力。所以業力不是宿命論,不是命定論,因為業由人造,自己造成的東西或局面既有其約束性,也有可變性。在人文和生命現象中,有定和不定即「定業」和「不定業」兩種因素存在。  三、業力是一種關係。人與自然和社會形成各自不同的關係圈。如人為生物之一種,需陽光及水,這個生物圈是極共榮圈。人有運用語言使用工具能力,與其他生物不共,這人類共業圈是大共業圈。人受自己所屬國家、民族約束限制,各國各民族之間情況不一,這是國家民族的共業圈,如機關、學校社團不同而又形成各別共業圈。家庭形成家庭共業圈,如夫婦關係則形成極不共業圈。單獨個人世界,獨有自我,是最極不共業圈。以上幾層圈,一圈比一圈大,一圈比一圈複雜,最小的圈,一般來說,譬如個人,較易改變,圈越大,改變就越難。人的意識即主觀能動性是可轉變環境和業力的,人是有意志自由的。但人受著許多圈圈條件約束,又是有很大局限性的。  四、業力是道德的公正自然法律。業力遵守同類相應原則,如是因生如是果,若是這樣,就必會這樣。自然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道德界,善因善報,惡因惡報。玩火者自焚,多行不義必自斃。有同類不相應事實,大多數因為一是時機當未成熟,二是條件尚未具備,但同類相應原則不會改變,這個原則便是業力。


推薦閱讀:

甩不掉的業力就是這麼任性
夢參老和尚 為什麼他信佛了還出車禍死亡?宿世善根深厚 遇到外境也會信佛法 宿世根性不厚遇到外境就會垮掉
胡因夢:揭示人的奧秘的業力占星學
明因果 解業力 幸福圓滿人生(第四集)黃柏霖警官主講
老和尚,為什麼世界這麼不公平?夢參老和尚:我活了100歲了,我看一切都是公平的,自作自受,還不公平啊

TAG:業力 | 四念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