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詩詞賞析(二)
觀 滄 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賞析:詩的開頭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滄海,即大海,這兩句的意思是「我向東登上碣石山,以便來把滄海觀。」這兩句點出了詩人觀望滄海的地點——碣石山,「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海水蕩漾多麼遼闊,山島聳立於水的中間。樹木蔥蔥遍地生,百草繁密又茂盛。陣陣秋風瑟瑟響,激起大海滔天浪。」滄海之景,在曹操看來,是多麼的遼闊、壯麗啊!「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寫的是俯瞰滄海的全景;「樹木」、「百草」二句寫的是靜景,是近看所見之景,是特寫;「秋風」、「洪波」二句寫的是動景,是遠觀所見之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星漢:指銀河。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遠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燦爛無比的滿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間。」這四句是虛寫,寫的是詩人看到海水洶湧浩蕩所想像出的景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則是直抒胸臆之筆,意思是「慶幸慶幸多慶幸啊,我吟詩作歌抒豪情。」
考題: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博大的胸懷。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2、全詩是以哪個字展開的?觀。
3、詩中哪幾個詩句是寫現實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哪幾個詩句是寫想像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4、詩中哪幾個詩句最能體現詩人博大的胸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5、「東臨碣石,以觀滄海」一句中的「臨」是「來到」還是「登上」?登上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意思是(C) A.日月好像在滄海中運行。 B.日月好像從滄海中升起。 C.日月好像從滄海中升起,最後又落入滄海。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C)A.《觀滄海》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一章 B.「山島竦峙」一句中「竦」與「聳」同義,為「高」的意思 C.本詩結尾兩句,與正文的內容有直接關係,起深化主題的作用。D.建安文學時的「三曹」包括本詩作者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
8、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詩人運用了奇特的想像,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偉景象,表現了大海的胸懷。使我們從中領略到詩人開闊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詩人作為大軍統帥,這次出征,是為了解除北方後顧之憂,然後南下統一天下,因此,他借大海的形象抒發了自己建功立業的願望。
過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廖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解釋下列詞語:干戈:兵器,這裡指戰爭丹心:紅心,比喻忠心汗青:史書寥落:稀少四周星:四年。2、首句從回想自己的生活經歷寫起。「干戈寥落」四字,包含了多少辛酸和遺憾。3、「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這一聯以形象的比喻描寫國家和個人的命運。4、下列對詩句的解說有錯誤的一項是:(C)A.「辛苦遭逢起一經」說的是從中了進士,擔任起重要職務以後,就為國事辛苦奔波,有無愧國家、民族之意B.「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個比喻句,是說四年來沒有一天安定,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辛苦」一句的意思說的。C.「惶恐灘頭說惶恐」寫的是在江西起兵奔赴浙江,為解除臨時國都杭州被困時的驚恐心情的,有為國擔憂的意思在裡面。D.尾句的意思是「現在我以被元軍扣留囚禁,絕無生還之路,只有留下詩句,表達我對國家民族的赤膽忠心,在史冊上留名了。一語雙關的句子是: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5、該詩若分兩層該怎樣劃分?寫出各層大意。答:前三聯是第一層,尾聯是第二層。第一層寫國與家的不幸遭遇,第二層寫人死明志的決心。6、就表現手法和思想內容兩方面對頸聯做簡要賞析。答:這兩句利用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來抒寫憂慮不安的心情,一語雙關,極為巧妙新奇,形為神奇絕對。惶恐灘是贛江中的一個險灘,當文天祥的軍隊被元軍擊敗後,曾從此處退往福建,當時的惶恐心情正與地名暗合;當文天祥被俘後押經零丁洋時,孤苦伶仃的感覺,也與地名暗合。天然巧合加上詩人傑出的藝術構思,創造出這樣神奇的一聯絕對。7、「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這一聯以形象的比喻描寫國家和個人的命運。上句用凄涼的自然景象比喻國事的衰微,極深切地表現了他的哀慟。下句寫自己如無根的浮萍漂泊在水上,象徵了他政治上的一生坎坷不平。這一聯對仗工整,比喻貼切,形象鮮明,感情真摯,讀之使人愴然。8、結尾兩句,一激勵人心的議論,表現出詩人高尚的情操和捨生取義的生死觀,慷慨悲壯,正氣凜然,已成為愛國志士激勵民族氣節的警句名言。9、這首詩慨嘆抗元事業的失敗,表達了作者寧死不屈的堅強決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賞析】此詩是送別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承之,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偉詞自鑄,傳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聯點出「送」的主題。【考題】1、這首詩的作者是王勃,他和駱賓王、楊迥、盧照鄰並稱「唐初四傑」。2、這首詩之所以成為送別詩的上乘佳作,就在於一掃離愁別恨,充滿了樂觀情緒和積極向上的精神。3、首聯點明了送別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處。一個「望」字,將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聯繫起來。用「五津」代蜀川,前加「風煙」二字,尤顯得杜少府任所的卑濕荒遠,上任路途的艱險。次聯用「跳脫」的修辭,從正面寫離情轉為勸勉。三聯以理性的議論展現友情和別情的新境界。顯得氣象闊大,志趣高遠。尾聯中「在歧路」照應題目中的「送」字。
4、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D)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B.首聯第一句點出送別的地點,第二句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C.頷聯寫離情別意,重在點出相同之處,即同為宦遊人。D.尾聯緊乘頸聯而來,詩人嫌棄杜少府在臨別時象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寫出和頸聯立意相同和相反的兩句唐詩。相同: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相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寫作特點:贈別詩大多是根據各自的特點和所處的環境,描寫人物「黯然消魂」的心理狀態,情調很感傷。但王勃這首詩一反其道,另闢蹊徑,不作悲酸語,全無世俗態,字裡行間體現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體現出作者高遠的志趣和曠達的心胸,已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情厚誼的不朽名句。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塞下秋來風景異」的「異」字表現了邊陲之地的氣候、景物特色獨具。
2、談談你對「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一句的理解。將軍和戰士們憂國思鄉,不禁熱淚盈眶,愁白了頭髮。
3、詞的上闋寫邊塞秋色,下闋寫思鄉之情,筆力雄健,感情沉鬱。
4、「千障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緻?請加以描述。答:群山連綿,炊煙裊裊,夕陽西下,一座孤城城門禁閉,表現了邊塞的悲涼。
5、誦讀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C)A、濁酒/一杯/家/萬里C、美管/悠悠/霜滿/地B、燕然/未勒/歸/無計D、將軍/白髮/征夫/淚
6、賞析不當的一項是:(A)A、「衡陽雁去無留意」是說衡陽的大雁毫不留戀地離開了,可邊防軍人沒有走,他們堅守在邊關。B、「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是說邊塞軍人一邊飲著濁酒,一邊思念著家裡的親人,但抗敵的大功還沒有完成,回家的事就不能去計議了。C、「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中的「人」包括全體邊防將士,將軍由於戰事的持久和勞苦,髮絲都發了;戰士們因為久戌邊地,不免流下思鄉的淚。D、誦讀這首詞,我們感覺到凄清,悲涼、壯闊、深沉,還有些傷感;而就在這悲涼傷感中,有一種悲壯的英雄氣概感染著我們,這就是作者對祖國的深沉的愛。
7、寫出跟「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意境相近的一句唐詩:一片孤城萬仞山。
8、詞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什麼?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9、用「/」劃分下面詩句的誦讀停頓節奏。長煙/落日/孤城閉
10、評析「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答:這兩句詩寫出了邊塞軍人思念家鄉親人的內心情感,真實合理。但抗敵大功尚未完成,回家的事也就不去計議了,這突出了他們以天下為先,以國事為重的胸襟。
11、古詩中既有寫江南美景的,也有寫北國風光的。請寫出一個表現西北風光的名句,並談談你的理解或評價。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2、下面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D)A、「塞下秋事風景異」的「異」字寫出了邊塞秋天的景物和江南一帶的不同。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樣並列的山峰。C、「濁酒一杯家萬里」形象地寫出戌邊將士的思鄉之情。D、「美管悠悠霜滿地」寫出了邊關雖寒冷,但有美管鳴奏,生活並不艱苦。
13、「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都是范仲淹詩文中的名句,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麼?答:更喜歡後一句。因為後一句流傳更廣,更能明顯地表示作者的遠大抱負和仁人之心。
14、「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描繪出一幅什麼樣的景象?由此可以聯想到已維《使至塞上》的什麼詩句?答:描繪了邊塞荒涼而壯闊的景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5、「將軍白髮征夫淚。」抒發壯志難酬的感慨和憂國思鄉情懷。
16、古詩常常一字傳神,請自選一個句子賞析。開頭一句用「異」字概括總感受。作者是江蘇人,來到西北邊地,自然覺得風光奇特。他圍繞「異」字勾勒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塞下秋景。17、詞中描繪了邊地奇異的秋景,表現作者慨嘆功業未立和戍邊將士思念家鄉的複雜心情。開頭一句用一「異」字概括總的感受。傍晚時分,四面傳來北疆特有的聲響,與軍中的號角聲交織在一起,在層巒疊峰之中,只見風煙直上,夕陽殘照,襯出一座早早閉門的孤城。詞人筆下的西北邊境的秋景,多麼悲涼奇異,而從「孤城閉」三字中,也隱隱透出當時軍事態勢的嚴重。
18、「人不寐」中的「人」指誰?既指身為經略副使的詞人自己,也包括廣大的戍邊士卒。將軍為什麼深夜不寐、愁白了頭髮?顯然是「燕然未勒歸無計」造成。愛國的情懷,思鄉的苦悶,構成了守邊將士複雜的心態。
19、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寫景緊緊圍繞「異」字著筆,勾勒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塞下秋景;抒情重在揭示孤城將士內心的苦悶,那種壯志難酬、有家難歸的抑鬱情懷。寫景抒情的完美結合,表現出一種蒼涼悲壯的藝術風格。
20.「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寫出了塞外怎樣的景緻?答:群山連綿,暮靄沉沉,夕陽西下,一座孤城,表現了邊塞的悲涼。早閉的城門也點明了戰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21.「塞下秋來風景異」一句中的「異」字是整首詞的關鍵,是核心,全詞圍繞「異」字著筆,分別從三個方面敘述:大雁南飛 邊聲四起 孤城落日
22、請自選一角度,對這首詩作點賞析。例如:這首詞的上闕寫景,下闕抒情。詞中塑造了熱愛祖國、堅持抗敵的戰士形象。全首詞的格調慷慨悲壯,感情強烈真摯,語言清新自然,意境開闊。
行路難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1、本篇抒寫世路艱險、功業難建的苦悶心情。前四句寫京城友人為李白餞行。「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寫詩人因內心苦悶而表現出來的動作神態。「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這兩句想像離開長安後渡過黃河與攀登太行山的情景,時間上是以山川的險阻比喻世路的艱難。「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兩句詩人引用兩個典故表達自己的願望。希望能像姜太公、伊尹那樣遇到明君建功立業,也讓作者在茫然四顧中看到一點希望,增加一點信心。「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寫出詩人的矛盾心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暗用典故,表示自己乘長風破萬里浪的時機一定會有的,到那時將掛起風帆直渡大海。表現了詩人遠大的政治報復和強烈的自信心。2.「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萬錢」的「玉盤珍羞」,為什麼勾不起詩人的食慾?答:因為此時詩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鬱不平,倍感世事艱難。3、有一位同學在好友的畢業留言上寫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句話,他想表達什麼意思呢?請結合這首詩談一談。答:「長風」句表現了詩人衝決黑暗、追求光明的積極樂觀的精神,同學們用它作為贈言,是希望友人對自身的能力堅信不疑,對人生前途充滿希望。4、詩中表現詩人內心苦悶抑鬱和感情激蕩變化的四個動作是:停 投 拔 顧
山坡羊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 全曲分三層:開始三句寫潼關的雄偉險要的形勢。寫景。「聚」「怒」賦予山河以人格化的動感特徵,將山的雄偉和水的奔騰之勢勾勒出來,讓人感到潼關的險要。四至七句寫由長安萬間宮闕化為焦土而產生的深沉的感慨。六、七句點出作者無限傷感的原因。抒情。最後四句指出歷代王朝或興或亡,帶給百姓的都是災禍和苦難。這幾句表現出作者同情人民的立場。這四句是這首小令的主旨句。議論。
2、 品讀下列詩句,說說加點的詞好在哪裡。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主要是寫潼關的雄偉氣勢,其中一「聚」字,賦予靜止的峰巒以動感,把潼關在重重山巒的包圍之中的情形表述出來了。「怒」字則生動地表現出黃河水流湍急,奔騰怒號的氣勢。
3.你是怎樣理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句話的深刻內涵的?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依據曲的內容及意境,你能揣摩出作者「望西都」時的心理嗎?請用一段文字將其心理活動描述出來。例:駐馬遙望西都,我心潮起伏,感慨橫生:昔日繁華的京都,如今一片荒涼,昔日無數的宮殿,如今一片廢墟。這一些都是戰爭的帶來的後果啊,你們為了自己的帝王之位,卻不顧百姓的死活。
4、一個「聚」字寫出了峰巒重重疊疊;一個「怒」字表現了黃河怒濤洶湧。
5、這首小令的明顯特點是借古諷今。本曲篇幅雖小,但容量極大,格調悲壯沉鬱,氣勢雄渾磅礴,語言警策有力描寫生動,議論深刻。這首詩借憑弔潼關古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表達了作者憂慮國計民生的思想感情。
6、「興,百姓苦;之,百姓苦」是萬口傳誦的千古名句,他揭示了怎樣的歷史規律?答: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
7、暗示了封建必然由興盛走向滅亡,擺脫不了滅亡命運的句子是: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千都做了土。這首詩借憑弔潼關古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表達了作者憂慮國計民生的思想感情。
水調歌頭(蘇軾)
1、前小序,作用是交待寫作緣由。文中說的字由是詞人的弟弟,其名為蘇轍,他和蘇軾、蘇洵共稱文壇「三蘇」。
2、全詞以問句開篇,上片問天,下片問月,歸根到底是在問人生。
3、上闋寫月下飲酒。下闋寫對月懷人。
4、「明月幾時有」「今夕是何年」這連發的疑問,反映了詞人對天上宮闕的嚮往。他寫這首詩的時候正處在政治失意的時候,這首詞反映了他內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現實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滿足,因此萌生了乘風歸去、飄然高舉的奇想。「何似在人間」,這是詞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這時作者的思想從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現實,表現了作者對人間生活的讚美和熱愛。
5、「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借用李白的什麼詩?答:借李白的《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何?我今聽杯一問之。」
6、詞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是什麼?答: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7、下幾句朗誦停頓不正確的一項是: ( C )A、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B、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C、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8、對這首詞賞析有錯誤的一項是:( B ) A、上闋寫詞人把酒問月,萌生了「乘風歸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轉向對人間的喜愛。B、下闋寫詞人望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向對離的祝福。在詞人眼裡,月圓、人團圓是一種自然常理。 C、「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D、全詞以「明月」貫穿,詠月兼懷親人,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9、這首詞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積極的處世態度終於戰勝了消極「遁世」的念頭,表現了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全詞深沉婉曲,流轉自如,以美麗的想像,明睿的這裡,創造出幽深高遠的境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考題:1、詞中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的詞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2、直接寫明月的詞句是:「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3、表現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曠達胸襟的詞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4、道盡千載離人心愿表明詩人對遠方親人美好祝願的名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5、《水調歌頭》中被千古離人傳誦的名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6、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望月遙祝兄弟平安的詩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7、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節,賈慶林在講話中也不忘給與會的台灣朋友送上節日問候,並用北宋蘇軾在《水調歌頭》中的名句結尾。「又是一年月圓時,共同祝願兩岸同胞『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8、《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指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9、蘇軾在《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下的寄寓離情,卻釋離怨,從美好的想像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10、②《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中,作者向世間所有離別的親人發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