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皈依的功德利益:惡業清凈、不墮惡趣、善神庇佑、得大福德等

《隨念三寶經註疏——吉祥妙音 》益西彭措堪布 著www.folou.com% b* h% _. P& D 頂禮上師曼殊師利!www.folou.com2 l# B# K$ n& O   具大慈悲法中王,一切種智引導師,   福慧功德勝海深,諸佛如來我敬禮。  清凈遠離貪慾塵,善能解脫惡趣道, 佛教人氣社區 佛友網上家園 網路凈土# F3 Y1 e5

最勝無上真實諦,寂靜妙法我敬禮。 www.folou.com" q" ~9 q2 {3 a) @2 |- l

己知宣說令他解,善能住於諸學處,  具諸功德勝福田,於諸僧伽我敬禮。 地藏緣論壇; x9 L2 I8 G8 I& v" {0 B皈命三寶之弟子,至心頂禮祈賜佑,   禳災增福灑甘露,願此註疏利眾生。

  為一切眾生皈依三寶,憶念三寶功德,獲得暫時與究竟利樂而發無上菩提心!

  (一)常遇佛法,趨入內道

  佛法住世,曠劫難遇。今作皈依,已為生生世世結下值遇佛法,趣入正道之緣。《大悲經》中云:"佛告阿難,若有眾生於諸佛所,一發信心,種少善根,終不敗亡。假使久遠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彼一善根,必得涅槃。如一滴水,投入大海,雖經久遠,終無虧損。"

  (二)昔作惡業,皆悉清凈

  為了遠離痛苦,清凈罪業,應當投身歸命,誠心祈禱,必得三寶威力加被,激發善根。猶如塵鏡經於擦拭才得光耀。《大集經》中云:"百壇年垢衣,可於一日浣令鮮凈。如是百劫中,所集諸不善業,以佛法力故,善願思維,可於一日一時,盡能消滅。"再者,現今社會,人心不古,惡法叢生,若不祈禱三寶,則為外境所轉。自己智慧淺薄,無有正見,心被誘惑,即使剛剛積聚的點滴之善,也容易轉成惡業。因此,應當了知,今生斷除不善業也是沒有比皈依三寶、憶念功德和誠心祈禱更殊勝的方法了。

  (三)不墮惡趣

《涅槃經》中云:"雖得梵天之身,乃至生非想非非想天,命終之時,還墮三惡道中。"《法句經》中有則故事說,曾有位帝釋天王,因五地藏緣論壇為綜合性佛教論壇,全國和海外眾多佛友交流的網路平台,交流修行體會,探討佛教經典,提倡素食放生,聆聽佛教音樂,分享佛教電影,溝通同城佛友。論壇下設般若文海、佛教導航、佛教在線念佛、佛教用品導航等站。A: r; s/ Q4 e德離身,自知命盡。用神通觀察,知道將墮入於驢胎,因而憂苦萬分。他暗自揣思:在三界之中,唯有佛陀能濟度厄難。便急忙來至佛前,稽首伏地,至心皈依三寶。在他暗念皈依佛法僧後的瞬間,神識已入母驢腹中。然而,母驢踏壞主人家中器物,主人一怒之下用棍杖責打它,帝釋神識又從母驢身中出來,重新現生天帝之身。佛陀讚歎道:"善哉!你能於隕命之際,歸命三寶,免墮惡趣,值得稱嘆!"佛遂為帝釋開示佛法,帝釋得證須陀洹果位。

  

(四)獲無量善神庇佑,不為人與非人等障礙所損

  佛陀曾經說過,只要有人誠心皈依三寶,便有四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隨身護持,可使三寶弟子辟除邪惡,出入無畏。

法王晉美彭措曾經為四眾弟子講了獲三寶庇佑,免除命難的兩則感人故事。在年輕時,法王出外參學。在一處深山老林中,突然遇到了一夥強盜。他們揮舞刀槍,恐嚇法王,不僅要留下身上的錢物,而且還要殺死他。法王面對眼前突如其來的災禍,鎮定地向強盜們說道:"你們慈悲一下,能否給我五分鐘時間,我辦點小事,到時殺我也不遲!"強盜們嚷著:"那哪行!要知道,你的命掌握在我們手裡!"法王以商量的口吻對他們說:"你們看,我真的有點小事,給三分鐘時間也可以,錢物都給你們,我的命不是早就在你們手上嗎?"一個強盜勉強說道:"好好好!就三分鐘!"

法王正心定念,恭敬合掌,虔誠祈禱阿彌陀佛……時間一秒一秒無聲地流逝,林中的小鳥們也都停止了往日的鳴叫,山谷中一片寧寂,空氣彷彿凝固了……也真怪,那些強盜們身不由己地向森林中走去……法王向著他們遠去的背影祈禱祝福! 一次,在群山環繞之中,年輕的法王來到一座高山的頂巔。山崖下是一片碧綠的水波。忽然,法王從幾百米高的山頂墜下。在空中,法王默默祈禱阿彌陀佛……飄飄然,輕落水面,清涼沐浴,隨水漂浮……  在經典與許多前輩大德的授記中,明確指出法王晉美彭措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可是,為了度化有情,於命難之際臨危不懼,一心祈禱三地藏寶護佑,為四眾弟子顯示了聖者的風範。論中云:"無論身處山林曠野,還是遇到官法刑難,只要隨念三寶功德和佛菩薩名號,恐怖即滅。因此,皈依三寶,救護不虛。"古德云:"山有玉,則草木潤。泉有龍,則水不竭。住處有三寶,則善根增長,免除災厄。" 《法苑珠林》中記載了一則啟迪人心的故事。晉朝時,有個人名叫劉度,他的家鄉有著成千的住戶。整座城鎮的人們都皈依三寶信奉佛法(,經常供養僧眾。當時正逢兵荒馬亂,有許多境外災民湧入城內。他們善心相助慈悲救濟。 隨後追殺而來的主將大怒,以為這座城鎮的人留住逃民是與其作對,發誓要血洗全城。劉度面對即將到來的血腥之難,就帶領城中老少眾地 人,向三寶禱告,誠誦觀世音菩薩聖號。不久,在三寶總集之化身--觀世音菩薩的護佑下,在主將的庭院中,從天降下一物,纏繞在房屋檐柱上。主將一看,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不禁驚恐萬分,轉而大喜……這樣,全城老少免於塗炭。由於獲得三寶庇佑,感召了其它鄉鎮邑鄰,人) p! {5 L( c- S) y+ U4 w們紛紛皈依三寶。  

在學修佛法過程中,不能把製造違緣之人當作水火不相共容的怨敵對待。法王晉美彭措開示說:"對於三界有情,無論何者,都不要分別其w善惡。對於國家與國家之間,也不要好壞取捨。民族之間要平等相待。佛曾經警示弟子們說,"凡是皈依法寶的人,對待任一眾生,哪怕僅是其一根汗毛,都不要損害。只有心不存惡念,才能獲得清凈修法的機緣和佛法的加持力。""因此,修行之人不能對待怨敵"橫眉冷對千夫指",而應以"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心態,感謝他們提供了一次修習安忍、消除業緣的絕好機會。暫時的違緣逆境,暫時的威脅強迫,可以使修行人最終能遠離長期被輪迴繩索所束縛、不能得以解脫等一切痛苦的根源,而獲得自在。全知法王無垢光尊者說:"遭受損害遇正法,獲解脫道害恩大;痛苦憂傷遇正法,得永樂故苦恩大;非人損惱遇正法,得無畏故魔恩大;遭人忿恨遇正法,得利樂故敵恩大;因猛惡緣遇正法,獲無變道惡恩大;他人勸勉遇正法,獲真實義勸恩大。平等報恩善迴向。"因此,應當以清凈心,在虔誠祈禱上師三寶加被的同時,亦應將帶來違緣之人視為地自己往昔生生世世的父母,共懺罪業,祝願他們藉此因緣,早日皈信三寶,共獲輪迴解脫之果。《大毗婆沙論》中云:"若人於一時,對十方佛前,代為一切眾生修行五悔(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其功德若有形量者,三千大千世界著不能盡。" * u. q" |8 h; q7 w 在違緣逆境面前,唯一仰賴的只有上師三寶。上師三寶猶如慈母,雙眸淌下關懷愛護的暖流,撫潤眾生的心田,盼望我們於風雨飄搖中速得解脫安詳。上師三寶猶如嚴父,雙眸淌下庇佑警示的清涼,熄滅有情的熱惱,盼望我們於蹉跎歲月中速獲無畏自在。   

是的,對於三寶應當有寧遇命難亦不捨棄的堅定理念。不應以自己的懦弱,愧對上師三寶太多太多的關懷、太多太多的撫佑,不應以自己的焦慮不安,而帶給上師三寶太多太多的擔心、太多太多的挂念。因為,在無始輪迴的怪圈中,我們不知有多少次愧對上師三寶慈悲的引導和! k" t, k- P) n$ p0 |美好的希望,不知有多少次在坎坷挫折面前,慚愧地低下了高傲的頭……請靜下心來,勇敢一些,踏著歷代高僧大德的足跡,一心皈命三寶,義無返顧!默默地祈禱!要知道,以上師為首的無量無際的本尊、空行、護法,垂目凝視,予以護佑,在共業所感驟風巨浪的大海中,期盼你這一葉小舟,平安抵達解脫的彼岸……  無論是外違緣、內違緣,還是密違緣,只要如理如法地祈禱上師三寶、憶念上師三寶功德,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都能無餘遣除。《日藏地經》中云:"有情誰人皈依佛,俱胝魔眾不能害,縱破戒律心散亂,彼亦定能趨涅槃。"法稱論師說:"無明二障皆已斷,無有妄語惟無因,現見一切智智尊,佛陀宣說諦實語。"  

《普賢上師教言》中有一則十分有趣的故事。從前,一個盜賊被主人抓住,主人一邊念皈依偈一邊用棍棒打他。每念一句皈依偈就打他一ww下,念完皈依偈也就將其釋放了。盜賊想:釋迦牟尼佛恩德真大,幸好皈依偈只有幾句,如果皈依偈再多的話,我可能已被打死了。在他心中好象皈依偈的聲音與痛苦成了無二無別,並且腦海中一直回想著朗朗的皈依偈聲。他到一座橋下躺了下來,這時橋上來了許多鬼魔,它們說:"這裡有一個皈依三寶的人。"而不敢下橋傷害他,也就吵吵嚷嚷地走了。

  (五)一切所作,皆得成辦

  蓮花生大師說:"具有堅信得加持,若離疑心成所願。"不用說了知三寶功德後生起信心而皈依,即便僅僅耳聞佛號或對佛身語意中任何一種結上一縷善緣,也能成辦所作,獲得暫時人天之樂,究竟解脫之果。  

從前有一個人在路邊看到一尊泥佛像,他想:這尊小泥像如果這樣放著,很快就會被雨水淋壞,不能讓它被毀壞。看到小泥像前面有一個被扔掉的鞋墊,便將鞋墊蓋在上面。又有另一人看到這種情景,他認為這麼骯髒的鞋墊蓋在小泥像上面很不好,於是將鞋墊扔掉了。蓋鞋墊和扔鞋墊的二人以賢善意樂的果報,後世獲得了王位。如頌云:"善意將鞋墊,置於能仁頂,他人捨棄彼,二者得王位。"所以最初造小泥像的人中間蓋鞋墊的人、最後扔鞋墊的人三者都暫時得到王位等善趣的樂果,究竟播下了解脫的種子,逐漸也已成佛。這是引自《普賢上師教言》中的公案。

  (六)常具廣大福德之因

《大論》中雲,供奉三寶是福源寶藏,如影隨形;供奉三寶是破滅苦難如意寶,能予人幸福歡樂;供奉三寶是導航舵手,能顯示天道之徑;供奉三寶是集善之府,能聚引善人賢士;供奉三寶是安穩之舟,臨命終時,心不怖畏。供奉三寶能獲福樂之果,是趣入涅槃之初緣,善法道行之根本。  《法化談叢》中說,以前有位商人,因經營有方,不久即成為一方巨甲豪富。由於金錢財物日豐,苦於無法收藏保管。他想:若將錢財埋於地中,唯恐地鼠偷走。若藏於森林,唯恐猿猴搬去。若藏於深水中,唯恐水中動物移動。要是交給兄弟妻子吧,唯恐他們揮霍無度……還是變換成黃金,纏在腰間自己帶著放心!  

正逢佛教齋月,四眾弟子紛紛向塔寺燒香散花。人們將一金屬鑄成的大缽,放在四衢道中央。來往行人都探囊取錢,投入缽中。金錢與缽壁相碰,叮噹有聲。這位富商路經此地,見到此情此景,深感驚訝。就問旁人,人們在作什麼事?眾人對他說:"你不知道嗎?這是公共福田,舍一得百千萬億倍酬報,往後都受用不盡。佛在《大寶積經》中說:"吾不捨財,財將捨我,我今當捨,令作堅財。"告訴你,這口大缽,就是堅牢藏。金錢財物一入其中,五家不能共享,惟供養者獨自享有。五家就是:"王臣以法令取之,盜賊以非法奪取之,不肖後人以放逸衰敗之,水火溺焚而毀壞之,由人共取由天沒收之……"只有這寶缽,金錢財物寄供之處,才是有萬利而無五害。"富商聞聽歡喜雀躍,說道:"我得到寄託的好地方了!"就解開腰帶,將黃金無餘放於缽中。又到寺中誠心皈依三寶,眾比丘為其懺罪誦經,他心開意解,獲得須陀洹聖者果位。

  (七)能作法師,為眾所依

  既已趣入正法,應當聞思修並進,則能化導眾生,離苦得樂。《賢愚經》中云:"行者欲成佛道,當樂經法,讀誦演說。正使白衣說法,諸天鬼神,悉來聽受,況出家人。出家之人,乃至行路誦經說偈,常有諸天隨而聽之。是故應勤誦經說法。"

  (八)速證菩提地藏緣論壇1 n# v* o4 ~/ `+ }" w0 M  在《木槵子經》(槵huàn)中,談到一則耐人尋味的故事。有位名叫波金璃的國王,向佛祈問道:"佛法深廣無比,很難令人抓住要領而修習。祈願佛陀,垂愍於我,恩賜殊勝法要。"

  佛陀對國王說道:"若想滅除煩惱障的人,應當用線穿木槵子(即菩提子)一百零八個,手不離珠,心無散亂,摯心稱念南無佛陀、南無達; v) X: ]( G" E" p* kA3 r摩、南無僧伽,乃至能滿百萬遍者,可速斷一百零八結業煩惱,獲得無上果位。"國王聞佛之語,歡喜許諾:"佛陀慈悲開示,我當依教奉行。" 地藏論壇,地藏菩薩,地藏經,佛教,佛教論壇,佛教網,佛教,歌曲,佛教音樂,佛教在線,觀音菩薩,凈土,禪宗,藏傳佛教,密宗, 6 Y- i. u$ k佛教人氣社區 佛友網上家園 網路凈土! i* s1 K4 V- l/ w. S& Z  為了激勵國王精進修法之心,佛陀說道:"曾有一位莎斗比丘,虔誠恭敬誦持三寶名號,隨念三寶功德,經歷十年時間,恆無間斷,得證斯佛教人氣社區佛友網上家園網路凈土7 b$ |5 `& ~3 . X3 O陀含果位。因努力修持,現今已在普香世界作辟支佛。"國王聽佛一番鞭策的話語,更加堅定信心,精進修持……  皈依三寶,起堅固心,具不壞信,去除惡業增上善業,遠離怖畏,成為一切功德之源,總攝一切善法,獲得善神庇護。皈依三寶,是內道與外道的根本區別標誌,是三菩提最初之因……一切正道的基礎,無疑就是憶念三寶功德,在此,不妨簡單敘述一下《隨念聖三寶經》的功德。www.folou.com# Z7 j3 P5 [; b- c9 J4 f7 X

《隨念三寶經註疏——吉祥妙音》益西彭措堪布著


推薦閱讀:

頂禮、供養、皈依金剛手菩薩(大勢至菩薩)
大圓滿前行引導文·09 皈依
皈依的功德
皈依佛門能拯救心靈嗎?
皈依意味著什麼?如何皈依?

TAG:利益 | 皈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