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茶具鑒賞(五)

清青花瓷山水人物六方蓋罐

  這件清康熙山水人物六方蓋罐,以青花彩繪山水、人物、松鶴、雲氣等。胎釉光潤細膩,白中泛青。六方蓋罐製作風格挺拔渾厚,造型很有特色。青花繪畫的內容是文人雅士正以觀賞景色。青花彩繪技法很高,採用勾線分水,濃淡明凈清朗,有多層次的節奏變化。畫面構圖舒展,意境深遠,畫中人物的臉龐豐滿,髮髻高聳,眉似彎月,端莊穩重。山水是人物的背景,背景繪畫的用筆水分和主體人物一樣幽菁清新,濃淡相宜。山水景色的繪畫手法宗法於宋元時的傳統紙本繪畫技法,採用點線皴染。

  康熙時期青花瓷彩繪畫面里的文人雅士,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安居樂業的盛世時代特色。康熙中、後期,國家社會秩序井然,政局相對穩定,經濟發展。康熙瓷器除官窯外,民窯製品的繪畫等都很考究;和當時紙絹上的畫所產生的視覺效果十分接近。此蓋罐是康熙時景德鎮民窯的產品,工藝技法上接近官窯器,繪畫較之官窯更為生動。

清青花瓷嬰戲紋茶壺

  這件清雍正青花瓷茶壺,繪嬰戲紋飾,是景德鎮民窯產品。造型小巧玲瓏,風姿娉婷。嬰戲紋飾的畫風嚴謹,人物面目清秀、細膩嫵媚。

  清代,在瓷器生產中,民窯佔有重要的地位。景德鎮瓷器名揚海內外,主要是民窯的興旺所造成的。《景德鎮陶錄》中蘭浦著文說: 「此鎮之最精者,統曰官古。式樣不一,始於明。選諸質料,精美細潤,一如廠官器,可充官用,故亦稱官。今之官古,有混水青者,有淡描青者,有兼仿古名窯釉者。」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民窯中的上等戶,常有與官窯搭燒的任務。搭燒促使瓷器質量有所提高,質量與同時期官窯產品相近。搭燒促使了民窯的發展。民窯的產品是以滿足廣大人民生活需要為目的,而飲茶的風行,使民窯大量燒造茶具。民窯產的茶具,裝飾上布局疏朗、簡練,富有鄉土生活氣息,嬰戲等類吉祥圖案佔有一定的比重。民窯產品,以進入商業流通為目的,因此彩繪的題材大多是生活中喜聞樂見的。

清琺琅彩瓷時時報喜茶壺

  這件清雍正琺琅彩瓷茶壺,製作工藝之精,是其他幾個朝代所無法比擬的。茶壺的造型,一改清康熙時渾厚古拙之風,秀美而端莊,給人以高雅之感。此壺紋飾繪畫的內容是時時報喜,畫面由山石、梅樹、牡丹、喜鵲等構成,大面積利用瓷胎色之美,構圖疏朗,簡潔清晰,設色淺淡,用筆細膩、蒼潤、稚拙、意態清新俊逸。雍正琺琅彩瓷繪,揉合了紙本工筆繪畫技法,注重意境美,此康熙琺琅彩瓷繪壺清秀典雅。此壺上的山石錯落,梅樹枝葉相生,梅朵清香四溢,喜鵲筆墨酣暢,耐人尋味,充滿活力。

  康熙晚期出現的瓷胎畫琺琅,到雍正時已進入成熟期與發展期。雍正朝時間不長,但在彩繪瓷器上,卻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特別是粉彩瓷繪和琺琅彩瓷繪,以淡雅柔和的色彩和極強的立體感,逐漸取代了康熙時期一度取得迅猛發展的五彩瓷,成為彩繪瓷中佔據主導地位的品種。隨著國產琺琅彩料的成功配製,突破了進口琺琅彩繪料的色彩花色品種少的局限,使琺琅器具的彩繪色調更具中國民族特色,達到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歷史高峰。歷史上,名貴琺琅彩器物,均出於雍正朝,足以說明雍正朝在彩繪瓷上的成就不同尋常。

清琺琅彩瓷開光仕女茶壺

  這件由清乾隆年間製作的琺琅彩瓷茶壺,開光處畫了三個仕女在閨房中戲墨的情景。茶壺的琺琅彩繪,邊飾繁複,色彩鮮麗。瓷器圖案,具有多樣組合形式,以把各種紋樣組合在一起,達到裝飾的效果。運用開光,打破了歷代紋樣裝飾中的陳規舊俗,人們看閨房中的仕女如猶隔窗看美人。三仕女各具情態,一執筆戲墨,一執扇觀之,一扶紙牽引,好不快活自在。

  清代彩繪瓷器的紋樣,包羅萬象。「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圖式被廣泛運用,吉祥圖案,寓意深刻。此茶壺上的人物,反映出清乾隆時社會文化的提高和繁榮。三仕女專註於書畫技藝的交流,從世俗生活折射出乾隆時期太平盛世的社會景象。仕女圖歷朝均有繪製。在清代瓷器繪畫裝飾紋樣中更為常見。此壺的仕女佔據開光處空間,且主題鮮明,妙筆傳神。壺蓋上藍彩中的紅色蝙蝠紋樣,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蝠「幸福」的奇異對應,是俗常的價值祈願,是人們追求美好的反映。

清霽藍釉描金銀圖案蓋茶碗

  這件霽藍釉蓋茶碗,造型規整秀美,圖案紋飾金銀,描繪工細,盛世特徵鮮明,給人以華貴侈靡的時代風尚。

  金彩繪瓷器,是清代的創新品種之一,最早出現於康熙時期。此類器具耗資巨大,多見於小件器物。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金彩器,器外通體施金彩,珍貴罕見。金銀彩繪的施彩方法是,先將金銀磨碎成粉,與水混合,等金沉澱後,將其乾燥,使用時,取出溶於適量的橡膠水中,再摻加鉛粉,金子與鉛粉的配比為三十比三,然後同其他釉上彩繪顏色一樣,用筆繪於瓷器的表面,入窯焙燒。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鼎盛時期,金銀繪瓷器都採用此法。清代後期,德國人居恩發明的「金水」傳入中國,於是用金描繪的瓷器數量大增。金水的使用,改變了用金粉作畫耗金量大,成本高的缺點。金銀彩繪茶具,在清代後期較為普及。

  此蓋茶碗的色地是霽藍單色釉面。霽藍是景德鎮窯從元代開始成熟使用深遠的釉色,釉料以氧化鈷為呈色劑,含量為2%左右。清代乾隆霽藍釉瓷是名貴的單色釉瓷器。霽藍釉上描繪金銀圖案,更為珍貴。

清紅彩瓷開光荷花茶壺

  這件清乾隆紅彩瓷茶壺,開光處用紅彩繪荷花。茶壺通體釉上彩繪胭脂紅彩,繪畫工細,紋飾採用規矩的連續性牧丹圖案,畫風嚴謹。開光處的紅荷錦上添花,它採用明清園林建築設計中「借景」這一藝術表現手法,透過亭台樓閣,隔窗觀荷。

  胭脂紅彩繪釉上彩,創燒於清康熙期間,其著色劑主要是金或銅。乾隆紅彩色彩嫵媚柔和,顯得高雅華貴。由於瓷胎底釉極白,故襯托出的紅彩顯得更加柔和鮮明。

  蓮花,是古瓷器中使用較多圖案,常用此比喻夫妻和睦,並蒂同心。而牡丹,往往是富貴的象徵。而蓮花紋和牡丹紋同時出沒於茶壺上,那是「連連富貴」之意。

清粉彩瓷茶壺

  這件清乾隆粉彩瓷茶壺,造型和紋飾華麗豐滿,有西方藝術裝飾手法的痕迹。

  清代中國的瓷繪紋樣和造型,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發生了很大變化。清代瓷器中出現的明暗不同的處理,是在西方藝術處理方法影響下產生的。

  此乾隆粉彩瓷茶壺,造型和紋飾發生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乾隆盛世的自信心。自信的王朝,才會廣泛地吸收外來文化,將其溶入民族固有的文化之中,為本國的文化取得更大的發展開闢廣闊的道路。乾隆盛世的器具風格,正說明了這一點。盛世時期學習西方藝術的裝飾手法,在一定意義上,豐富了我國瓷器品種的內容。

清乾隆御制詩款茶碗、盤

  這件清乾隆御制詩款茶具,有兩個蓋茶碗,一個茶盤。造型端莊規整,製作均甚精緻。蓋碗、茶盤精美纖巧,令人愛不釋手。詩詞裝飾,以紅彩楷書書寫, 詩詞結尾寫著「乾隆己卯(即公元1759年)御 制」。邊飾紅彩蝙蝠紋。蝙蝠紋樣,在民俗文化中,寓意「幸福」,這種裝飾,在清代瓷繪中時有所見。特別是乾隆時,常把封建倫理和福祿寓意的畫面用於瓷器上。

  乾隆,在位期間曾六次南巡,飽嘗各地名茶美泉,寫下了不少品茶詩篇。史書記載: 乾隆四度親臨杭州西湖茶區,四次都留有詩文。第一次是乾隆十六年去天竺觀看茶葉採制,寫了《觀採茶作歌》。第二次是乾隆二十二年,去雲棲,又有《觀採茶作歌》一首。第三次是乾隆二十七年,到龍井,遊覽龍井風景名勝,作《初游龍井志懷三十韻》。最後一次是乾隆三十年,他們忘卻不了三年前嘗過的龍井茶,並寫下《再游龍井》。杭州龍井有乾隆封為「御茶」的十八棵茶樹,今遺址尚存。乾隆還去過湖南、福建等地訪茶問泉,史料記載:乾隆格外喜愛,湖南洞庭湖中產的「君山銀針」,自乾隆四十六年起,每年都被列為貢品,名曰貢尖。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如命,他經常設「茶宴」招待群臣。乾隆御用瓷茶碗等器具上,都摹有他御制的詩文。這些特製的茶具,為文物收藏界人士所青睞。

清粉彩瓷梅花蓋茶碗

  這件清道光粉彩瓷蓋茶碗,釉上粉彩繪梅花。粉彩瓷始創燒於清康熙時期,藉助的是琺琅繪技法,至雍正以後,得到空前的發展。道光粉彩瓷雖不如雍正極盛時精緻,但由於此時飲茶成為一種特別嗜好而風行於世,茶具的胎質、彩繪仍有特點。此蓋茶碗,造型雋秀,胎體薄輕,粉彩繪邊飾圖案和梅花畫筆十分精細,風格上清秀柔和。

  蓋茶碗最早為宋代景德鎮的青白瓷,自清康熙以後大量燒造。蓋碗在使用上除能保溫、防塵外,還可兼作泡茶器和飲茶器,是日常生活中招待客人最實用,最簡便的飲茶用具。粉彩瓷蓋茶碗的繪畫技法,既有五彩瓷繪的單線平塗,也有琺琅彩繪的渲染陰陽。

  傳世的清道光粉彩瓷茶具較多,此梅花蓋碗是傳世器物中的一件精品之作。

清粉彩瓷人物蓋茶碗

  這件粉彩瓷人物蓋茶碗,蓋頂篆書印款:「大清道光年制」。道光時景德鎮產的粉彩瓷,是彩瓷中的大宗,生產量較多,是當時陶瓷生產的主流產品。造型上,蓋合於撇口內,器壁下收,圈足。瓷胎薄而輕,釉層較稀薄。紋飾繪畫的風格,受當時仕女畫家金廷標、費丹旭等人的影響,線條纖細。畫面人物,衣著清代服飾。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王朝國勢逐漸衰敗,瓷器製造業也開始衰落。但清末封建享樂風盛行,此時飲茶已成為一種特別嗜好風行於世,茶具繪製仍十分生動細緻。道光粉彩瓷的圖案,往往接近生活情景,通俗易懂,茶具上的彩繪,除保持傳統纏枝花、龍鳳等紋樣外,漸失清康熙、雍正時的古雅趣味,也改變了乾隆、嘉慶時繪畫圖案的繁縟。道光時的粉彩瓷,沿襲了嘉慶朝粉彩瓷中描金工藝,精美的茶具,口部常採用描金裝飾。

清粉彩瓷人物蓋茶碗、托

  這件清同治粉彩瓷蓋茶碗、托,繪人物,筆法稚拙。器型製作規範,用模具成型工藝造型。釉面泛白、釉層勻凈。有近代瓷器的風格特徵。

  同治時飲茶器具與清初相比,質量一般。器具的成型和彩繪的精細分工已與近代的生產技術專業化相近,由於工匠分工專一,導致產品的造型和紋飾缺少生氣。

  清代,景德鎮制瓷的每道工序都有精細的分工。彩繪瓷分工更為精細,釉上彩和釉下彩繪都是這樣。據朱琰《陶說》記載: 「青花圓器,一號動累百千,若非畫款相同,必致參差,難以識別。故畫者,學畫不學染,染者,學染不學畫……」。

  清末的模型制器型,胎質高度瓷化,釉面高度玻化,表面火光十足。瓷器的製作處於時代交替的過渡變化時期,古代手工藝和現代技術等諸多特徵兼而有之。這一時期的普通飲茶用具的鑒別,只要明了更新換代的發展演變規律,就可作出正確判斷。同治的彩繪茶具,目前仿品不多。即使出現仿品,也較易辨認。

清壺、碗、罐三件組合瓷茶具

  這套清代三件組合瓷茶具,有<茶壺、蓋碗、茶葉罐。三件組合茶具的造型都雋秀爾雅,精巧玲瓏。釉面上,白釉白中泛青,色澤深沉,黃釉雖風姿娉婷,卻元飄浮感。蓋碗上的古彩繪畫工筆精緻,填色華貴平整。茶壺的腹上以正楷詩文裝飾,詩文題為《雨中烹茶泛臥遊書室有作》。又載:>

  陶瓷器具上題文,歷史久遠。但出現在茶具上的題文,每每和品茶有關。這件清三件組合瓷茶具上的題文,就是例證。

清青花瓷貯茶罐

  這件青花瓷罐,是茶葉的貯藏器,瓷罐上繪有青花牡丹紋飾。牡丹花的花頭採用「白描」手法勾勒,莖、葉採用勾線後填色方法,填色層次清楚、濃淡鮮明。貯茶瓷罐上,碩大豐潤的花型,優雅豐富的青花藍色色澤,使人似乎聞到濃郁的幽香,給人以美的享受。此罐為清末景德鎮民窯生產。

  陶瓷貯茶器具,在清代種類繁多,造型優美,既有實用價值,又富藝術之美,為飲茶愛好者所青睞。清代的茶具用品,主要有茶盞、碗、瓶、罐(貯茶器)等,質地以「瓷器為上」。作茶罐的瓷器品種,除青花瓷外,古彩、粉彩、鬥彩、單色釉等都有。

清嵌玻璃彩繪錫罐

  在中國歷史上,很早就有用金、銀、銅、鐵、錫等金屬製作茶具的,特別是在唐、宋時期,成為一種時尚,尤其是皇室貴族,用金、銀製作茶具,以顯示擁有者的尊貴地位。只是從明代開始,隨著散茶的興起,飲茶直接用沸水沖泡,金屬作為泡茶的用具,一些行家開始提出異議。明·張謙德在《茶經》中指出: 泡茶用壺,「官哥、宣定(指瓷器)為上,黃金、白銀次,銅、錫者斗試家自不用。」但用錫罐作貯茶器具,卻為時人所崇尚。明·馮可賓《岕茶》雲: 「近有以夾口錫器貯茶者,更燥更密。蓋磁罈猶有微隙透風,不如錫者堅固也。」這件清嵌玻璃彩繪錫罐,就是這種錫制貯茶器之一。

  這件錫罐,造型獨特,猶如三個柜子相接而成,櫃與櫃之間連成「品」字形,如此使正、背兩面各有三個錯落有致的立面,每個面上中間鏤成長方形框,框底為白色,上有花鳥彩繪,其上再嵌以玻璃,顯得十分幽雅。至於錫罐做成長頸圓形小口,以及與之吻合的長筒形罐蓋,其目的在於增強它的密封性能。這件錫罐,造型別緻,小巧玲瓏,集書畫於一體,因而使之不但成為一件很好的茶器具,而且還是一件藝術珍品,置於書房或客廳一側,平添一份文化氛圍,所以在明、清時期,這種錫罐往往是品茶世家的傳世之物。

清陳鳴遠朱泥把壺

  此壺用朱泥燒制,坯體堅緻,表面平滑泛光,為朱泥小壺。它通高為6.0厘米,最大橫徑為11.5厘米。壺腹近似圓鼓,口沿與底足大小基本相似,只是腹身的最大處稍向下移,以增加壺的平穩感。其上的壺蓋,與腹身的上半部呈同一弧度收縮,正好形成一個饅頭狀。壺蓋上的蓋紐,猶似一個縮小的壺蓋,亦呈饅頭形,與蓋相接。這樣一小一大,使人看起來和諧一致,上下呼應。壺嘴彎曲,近出水處稍向外伸。壺柄有較大迴轉,呈倒耳狀。通體使人有落落大方,古拙藏秀之感。它應驗了錢鍾書在《談藝錄》中所說:「譬若圓然,其中心無所不在,其外緣不知所在」。壺的底部還題有「溪水綠生煙」詩句,其旁落款「鳴遠」,表明此壺為陳鳴遠所作。與此壺造型相接近的還有一把鳴遠小把壺,只是整體稍大了些,壺的通高為7.5厘米, 從嘴到柄的最大橫徑為13.0厘米。壺底用行書署名「鳴遠」,其旁有篆體「陳」字圓章和「鳴遠」小方印。

  陳鳴遠,生卒年月不詳,為清初人,號鶴峰,又號壺隱,紫砂大家,善制紫砂壺雅玩。由他製作的紫砂壺,式樣新穎,雕鏤兼長,是公認的清代紫砂大家中的傑出代表,當時就有「海外爭求鳴遠碟(壺)」之說,由此可見,鳴遠紫砂壺之珍貴。

清陳鳴遠包袱壺

  陳鳴遠,清初人,是明時大彬以後最重要的紫砂壺藝大家。其父陳子畦,亦是制紫砂的高手,以仿徐士蘅作品而聞名。陳鳴遠制壺,以技術精湛,雕鏤兼長,富於創新而聞名,在紫砂壺發展史上,他是一位技術全面而成熟的大家。他至今仍留存於世的作品有束柴三友壺,梅干壺、南瓜壺、中六方壺、瓜棱壺、葵花八辨壺等,這些作品,不但富含新意,有獨創精神,而且技法精熟,奇妙絕倫,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這裡介紹的包袱壺,就是陳鳴遠的傑作之一。

  這件包袱壺通高9.7厘米。 製作時作者將整個壺身處理成一個方中顯圓的包袱狀,繼而,又將包袱布兩邊扭束成一條帶,連接壺的嘴和把柄,而帶中間的結又正好落在壺蓋的中間,這樣,結也就成了茶蓋上的鈕,顯得貼切自然。在整把壺的上半部,還可見到包袱布的褶紋,線條十分流暢。壺的底部,刻有「兩腋習習清風生,鳴遠」字樣,這裡既道出了壺的製作者是鳴遠(陳鳴遠),又說明壺的功能所在,使壺更具文化品位。現該壺為美國佛立爾博物館收藏。

清陳鳴遠梅干壺

  這把梅干壺屬紫砂茶壺,為清代著名宜興紫砂陶藝大師陳鳴遠所作,成壺於康熙、雍正年間(公元1662—1735年), 迄今已有300年左右的歷史。現存於美國西雅圖博物館。

  梅干壺系仿生型紫砂茶壺,因形似梅干而得名。它由壺身、壺嘴和壺把組成,從壺的整體看,這把壺成了一件強有力的雕塑作品。壺上梅花採用堆花手法,用有色泥漿堆積塑造成形。壺身猶如一段蒼老古拙的梅樁,前傾,但由於上小下大,重心低,因此穩定性極好。而壺身兩側的壺嘴和壺把,似兩根茁壯生長的短枝,伸展自然。整個造型,給人以一尊精工細刻的雕塑之感,堪稱仿生壺中的佳作。至於作者採用梅干造型,是經過一番深思的。明·袁宏道有《梅花》詩曰: 「空階綠凈影疏斜,戲把清枝壓鬢華。老去已無兒女態,春來猶愛典刑(即型)花。蒼雲白石長相對,明月寒塘自作家,擯卻爐香與尊酒,幅巾聊試五夷茶。」近人徐珂的《清稗類鈔》, 也談到用「梅花點茶」清香自來。作者陳鳴遠仿梅制壺,足見其用心之良苦。

清陳鳴遠束柴三友壺

  陳鳴遠是清代最負盛名的紫砂壺藝大家,享有「清代第一大家」之稱。他的壺藝,繼承了明人的古拙高雅的造型特點,並不遜色於時大彬;同時又發展了自然寫實風格,在紫砂發展史上,他以技術精湛和富有創新著稱,其作品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所以深受後人稱頌。

  陳鳴遠所制的壺,形式多樣,著名的有南瓜壺,梅干壺、包袱壺等,束柴三友壺也是陳氏的力作之一,現為香港北山堂所藏。此壺通高13.5厘米,橫寬17.5厘米。壺身為仿自然型,由松枝、竹乾和梅樁組成,攔腰用藤柴緊束。壺蓋隱藏在枝幹上端的橫切面。壺嘴、壺柄由梅樁曲成。最為相映成趣的是壺身還盤踞著兩隻活潑可愛的小松鼠,極富生態,從而提高了壺的藝術感染力。壺底銘刻:「清風撩堅骨,遙途識冰心。」落款「鳴遠」。這把壺的整體造型,可謂匠心別具,妙趣橫生。壺底銘文,既點出了「三友」的浩然正氣,又道明此壺的內涵所在。眾所周知,三友「指的是松、竹、梅。松者,四季常青;竹者,經年不凋;梅者,耐寒開花。明代文學家程敏政曾作《歲寒三友圖賦》,頌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足見陳鳴遠束柴三友壺內涵之深遠。用三友壺沏茶、品茗、賞壺,其樂融融,其意濃濃。由於陳鳴遠製作的三友壺匠心獨具,奇妙絕倫;加之技法精熟,維妙維肖,每每為茶人樂道,堪稱「絕世之作」。

清康熙紫砂胎琺琅彩蓋茶碗

  這件清康熙蓋茶碗,是用宜興紫砂陶胎繪琺琅彩燒制而成的。紫砂胎,不如瓷胎細膩,因此對彩繪琺琅勾線和填色技術要求較高。此茶碗畫四季花卉紋飾,花卉繪製採用誇張的手法,畫得較大,葉莖描繪得很小,對比強烈。布局簡潔,構圖大方。

  清康熙陶瓷器燒造的一個重大成就,就是創造了琺琅彩繪陶(或瓷)。從傳世的琺琅彩器中可以看出,康熙時所制多屬碗、壺之類器物,大件器物則較少見。清代琺琅,多以白瓷為胎進行彩繪,色地品種較常見的就是紫砂胎,此外還有粉地、黃地等。康熙紫砂胎琺琅器,表面有凸凹不平的感覺,色彩濃艷,花卉紋樣造型飽滿。清代的琺琅彩發展到雍正,琺琅彩料自製成功,使琺琅製造工藝有了迅速發展。清代琺琅彩至乾隆晚期後,迅速低落。所以,這是一件紫砂胎琺琅彩發達時期的上乘之作。

清邵元祥琺琅彩掇只壺

  這件琺琅彩掇只壺,底有「邵元祥制」款識。這類在紫砂胎上進行琺琅彩繪的器具,風格上與雍正琺琅茶具非常接近。此壺裝飾上,在色地開光部位畫麒麟紋,用線考究,神形兼備。麒麟目視著天上的紅日,昂首於松林邊,有王者貴族之氣勢。

  麒麟,在民俗文化里,常寄寓「送子娘娘」的菩薩心腸。「麒麟送子」,在民間藝術中是主要表現之一圖式。在青花瓷器中,「麒麟送子」紋式在明、清兩代幾乎每個朝代都能找到。在古漢語中,用「麟兒」形容貴族子裔。杜甫有《賀人生子》詩: 「君不見徐卿二子生奇艷,感應吉夢相追隨。孔子釋氏親抱送,並是天上麒麟兒」。「麒麟送子」,實際上是人間祈盼的富貴人傑之子,清邵元樣琺琅彩掇只壺上的紋飾,就蘊含著這種寓意。

清彭年制曼生銘半瓢壺

  在清代江蘇宜興,制壺名家楊彭年與金石學家、與宜興相鄰的溧陽縣知縣陳曼生合作的作品,由於文化品位高,歷來被認為是藝林珍品,可惜存世之作極少。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的清彭年制曼生銘半瓢壺,就是罕見的珍品之一。

  這件紫砂陶作品,通高為7.2厘米,口徑5.8厘米,腹徑10.0厘米。整體平滑光亮,腹底大,呈半瓢狀。蓋及蓋鈕與腹呈相似弧形。嘴短而直,近嘴處稍曲向上。柄向外迴轉呈倒耳狀,此壺典雅古樸,造型朴掘,製作精工,與珍藏於南京博物館的清曼生紫砂壺相比,其造型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們之間只是在壺的圓嘴長短、曲直和壺的耳柄順倒,稍有不同罷了,其它部分基本一致。另外,在壺身一側,有陳曼生用刀刻的銘文:「曼生督造茗壺弟四千六百十四,為泉清玩」字樣。另外,壺底有「阿曼陀室」銘款,柄梢下有「彭年」小印一方,這是曼生壺的重要識別標誌。

清彭年制曼生銘套環鈕壺

  這件套環鈕壺,通高10.5厘米,滿灑冷金斑,壺體造型別緻,為平底。嘴直而短,近出水處稍向上彎。壺蓋呈饅頭形,有套環鈕。壺柄與嘴對稱,從肩出經迴環拉腹有跟。壺腹一側,陰刻行書: 「為惠施,為張蒼,取滿腹,無湖江,」署名「曼生」。壺柄下有「彭年」兩字, 壺底鈐「陳曼陀室」,當為楊彭年、陳曼生合作所制。

  楊彭年制壺不用模子,採用捏造法,隨手製成, 自有天然風致。 其作品印有「楊彭年」、「彭年」或其字「二泉」。但在鑒賞楊彭年作品時,應注意區分楊氏與另外三位名字與其相近,同時也對紫砂陶藝作出過貢獻的文人作品,他們是:

  彭年(約公元1511—1569年)字孔嘉,號龍池山樵、龍池山人。明正德六年進士。精於書法,與文徵明以詞名世。

  邵二泉(約公元1803—1860年)工鐫壺銘。紫砂陶匠邵景南製作的紫砂壺多由「二泉」刻字。其本亦善制壺。

清彭年制石梅銘方礎壺

  自18世紀末開始,金石學家陳曼生與當時紫砂名匠楊彭年合作,文人參與紫砂壺設計,並銘刻書畫,使紫砂壺的藝術品位更上一層樓。陳曼生作古後,楊彭年又與朱石梅合作製成竹段壺等,與錢杜合作製成寒玉壺等,與瞿老冶合作製成石瓢壺等。在楊彭年之後,名匠與名人合作,更為普遍。這件彭年制石梅銘圓角方礎壺,是楊彭年和一位稍晚於陳曼生的文人,即朱石梅的合作製品。

  這件圓角方礎壺因形似方柿,所以又稱柿壺。它通高8.0厘米, 壺身為方礎,惟沒有稜角;而壺嘴、壺蓋、壺柄,又稜角分明,這種鮮明的反差,使人在渾圓中見到銳氣,在厚朴中見到多姿,自有情趣在其間。壺身一側,銘刻「范佳果,試槐火,不能七碗,興來惟我」字樣,其旁的落款是「石梅制」。壺柄下有陽文篆體「彭年」小印。壺底有「石梅仿製」陽文篆書印。由上可見此壺應為楊彭年和朱石梅合作製品,而造型仍是仿陳曼生的。

清吳月亭泥繪鐘形壺

  這件泥繪鐘形壺,通高9.0厘米,有短直嘴,耳形柄,圓面蓋,珠狀鈕。在鐘形壺身上,雕刻著一幅錯落有致,有遠有近,且層次分明的山水圖景。壺的造型獨特,做工精細,極富觀賞價值。在壺的底部,有花邊篆體方印一枚,銘為「竹溪月亭制」。這樣,既道明了此壺的作者,又使此壺平添了文化品味。

  作者吳月亭(約公元1812—1864年),字竹溪,為楊彭年弟子,最善雕刻。在這件鐘形壺中,他把山水畫雕刻和書法署款撰銘融入壺藝, 從而使這把鐘形壺集書畫、篆刻、雕塑、造型於一體,成了一件綜合藝術之作。眾所周知,自茶成為飲料以後,文人學士無不與茶結緣,至今還沒見到歷代文人墨客中有不愛品茶的。紫砂壺作為文人與茶之雅趣的媒體,自然深得其愛,他們在要求有佳茗、好壺的同時,還要在壺上寄情寓意。吳月亭在製作鐘形壺的同時,在壺上雕刻山水圖案,以及壺底鈐蓋藝術化了的印章,既是作者切茗、切壺、切情的一種藝術追求,也是作者樂於壺藝,淡泊人生,陶冶情操的一種人生表白。

清逸公朱泥扁腹壺

  這件朱泥扁腹小壺,為扁腹,低圈足,環形柄,微曲嘴。壺蓋稍凸呈饅頭狀,與壺身處於同一弧度,十分和諧,其上的鈕,卻是一個扁圓粒。在壺底,銘刻楷書「兩頰清風生,逸公制」字樣,表明壺的作者為逸公。整把壺看上去高度不足,但寬度有加,猶如一個含蓄文靜的睡卧少女,婷韻致,風流蘊藉,妙不可言。有人形象地將紫砂壺的敦厚比作關東好漢,而稱靈秀的朱泥小壺為吳越少女,它們給人以不同的氣質。在用朱泥小壺泡茶時,應先用開水合蓋沖湯提溫,而後開蓋泡茶,以防茶壺開裂。在使用時,也要特別小心,以避免蓋洞或嘴唇的破損。總之,對朱泥小壺,要倍加愛護。

  這把朱泥扁腹壺的作者逸公,即惠逸公(約公元1766—1831年),他大小壺兼制,以工巧聞名,可與惠孟臣相提並論。惠逸公與惠孟臣,世稱「二惠」。只是惠孟臣的作品以渾樸精巧出名,比較而言,惠逸公則工巧有餘,渾樸不足。就逸公的書法而言,楷、行、草書俱長,尤其是楷書,有唐人遺風,更為後人讚賞。至於逸公在壺上的刻字,或竹刀或鋼刀,或飛舞或沉著,均為佳作。以制壺而言,更擅長於制小壺,但手制大壺亦有古樸可愛之感,同樣不失為上乘之作。

清留佩朱泥小把壺

  這把朱泥壺,通高為6.8厘米,從柄到嘴的最大寬度為12.2厘米。為平底鼓腹。壺蓋稍隆,蓋鈕呈扁圓形,與壺蓋、壺腹相互協調。壺嘴微曲稍向上,壺柄向外迴轉呈倒耳形,以求得視覺上的調和,這表明製作者對壺的造型有著深刻的創意。為提高這把壺的藝術性和文化品味,作者又在壺身一側,用竹刀刻下詩句: 「壺中日月長, 山容無依樣」。落款「留佩」。 壺底加有隸書「邵景南印」章。這把壺無論是造型、做工,還是裝飾,都堪稱上乘之作。

  作者邵景南,號留佩主人,為清道光年間(公元1821—1850年)人,以制朱泥小壺聞名,制壺善仿明式,深得古法。與他同時期出名的紫砂名匠,還有邵大亨、黃玉麟、馮彩霞、邵二泉、吳岐陶、申錫、胡遠、俞國良等。作者還制過一把造型與這把朱泥壺類似的作品,只是壺蓋增加了一圈邊沿而已。壺身一側也用竹刀行草題詩: 「金波初泛彩,玉宇乍生輝」。同樣用「留佩」落款,壺底加蓋「邵景南」篆體印章。這種工藝格式和章法,為後人鑒賞邵景南作品提供了依據,也是名匠邵景南固有風格的表現。

清清德堂款圓珠壺

  據朱炎《陶說》載,紫砂器加彩掛釉始於明代: 「明時,宜興有歐姓者,造瓷器,曰歐窯。有仿哥窯紋片者,有仿官均窯色者,彩色甚多……頗佳。」不過,從包括已發掘出土存世的實物看,這種加彩掛釉的紫砂壺,並無明代之物,全為清代之作。清德堂款圓珠壺就是其中之一,它的燒制時間大約在17世紀中後期,即清代前期的作品,代表著紫砂發展史上的一種新格局。

  這件圓珠壺,腹身呈圓珠形,與圓珠形的蓋鈕正好上下呼應。腹身前後兩側,分別粘接著耳狀圓形把柄和圓形略微斜直的曲嘴,顯得十分得體。加之通體為一色紫砂胎,並在壺蓋的蓋鈕四周及腹身之上加有彩繪,特別是壺身上彩繪的一條老龍怒目、張嘴、抖須、翹角,四肢張舞,顯得異常威武,使這把壺在俊秀中透出幾分威嚴之氣。

清陳次偉葡萄杯

  清康(乾)乾(隆)年間的紫砂茶具,總的說來,造型較簡單,惟注重裝飾。清陳次傳葡萄杯就是具有這一時代特徵的紫砂茶具之一。

  這件葡萄杯的造型繼承了前人琢玉、金工的工藝和形式,以連著枝葉的半個葡萄作杯,杯的口沿和壁的內外磨得平整光潤,顯示出杯的細膩和潔凈。又將捏得粗老蒼勁的葡萄主幹,以單柄的形式,與主幹相連的枝、葉、果、須等和杯的外壁相貼,從而增強了杯的裝飾美。又利用稍稍伸出杯底的枝幹和葉端,形成三足鼎立,而它們的最低點,正好處於同一水平面上,成為杯底的支撐點,使杯子具有穩定感。從葡萄的葉較長,果較稀的特徵來看,這種葡萄是標準的南方葡萄品種之一。最有天趣的是在葡萄的枝幹上,有一隻躍躍欲試的小松鼠,形象十分可愛,似在偷吃葡萄。小松鼠的出現,使這隻葡萄杯顯得更加生意盎然,趣味橫生。

  葡萄杯的作者陳次偉,為康熙、乾隆年間宜興人,雖有作品傳世,但平生事迹不詳,不過,從存世作品來看,其藝不凡,精捏造,尤善雕刻。

清素麵六方壺

  大約從19世紀初開始,宜興紫砂壺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這時的紫砂壺,造型並不複雜,但常常在壺上刻文作句,內容或切壺,或切茗,或切情, 這種情況雖在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即已出現,但為數不多。而在文人陳曼生的極力創導下,此時在壺上刻字開始普遍起來。與此相適應的是,紫砂壺一般造型簡單,大多素麵平滑,便於刻銘。這一時期,大致處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1850年),當時的紫砂名匠有楊彭年、楊寶年、楊鳳年、萬子厚、朱石梅、馮彩霞、邵景南、邵柏原、瞿子冶、申錫等,他們的作品,都具有上述特徵。這把清六方壺,為素麵,壺身六方形,壺底銘刻: 「捷普玉蘭」。字樣,此壺為何人所制,不得而知,但根據六方壺的造型風格和特點來看,它很可能是清嘉慶道光年間的作品。

  這件六方壺,通高4.9厘米,橫寬8.9厘米,用陶模壓制。製作時,先壓成六邊形的碗,再將同樣大小的兩隻碗對準口沿,相對銜接,挖開壺口,成為壺身。爾後接上嘴和柄,就成了一把六方壺。該壺壺身上下共十二瓣,大小均勻,稜線直中帶曲,斜面豐滿而不呆板。加之壺的嘴、柄、鈕搭配得當,大小適宜,特別是壺嘴和壺柄的粗細、弧度與壺身的線條配合自然洒脫,顯得既高雅,又挺秀。難怪該壺為人樂道,稱讚不已了。儘管該壺不知為何人所作,但仍被列為紫砂珍品之列。

清邵大亨束竹八卦紋紫砂壺

  這把束竹八卦紋紫砂壺, 制於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1850年),為著名紫砂陶藝匠師邵大亨的作品。屬泡茶、飲茶器具。現珍藏於南京博物館院。我國郵電部1994年發行的《宜興紫砂陶》郵票,其中有一枚畫面上便是此壺。

  該紫砂壺通高8.0厘米,口徑9.6厘米。坯體用64枝細竹圍成。每枝竹工整光潔,一般粗細,壺身攔腰另用一枝圓竹緊縛。壺底有四個分別由腹部伸出八枝竹子組成的足,使整壺上下一體,生態自然。壺蓋面有微凸的八卦方點陣圖,蓋鈕做成太極圖式。蓋里鈐有「大亨」楷書陽文印記。壺把和壺嘴飾以飛龍形。這樣,壺身選取64枝竹子,加上32枝小竹做成了4個底足,使整把壺含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意。《易經》中一分為二,再分為萬象萬物,有殊途同歸的觀念,在這件紫砂壺中得到集中的體現。古人譽竹有「高風亮節」,梁劉孝先《詠竹詩》道:「竹生荒野外, 梢雲起百尋。無人重高節,徒自抱貞心。恥梁湘妃小,羞入上宮琴。誰能制長笛,當為作龍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所以,以竹為題材的仿生型陶瓷茶具,在清代屢見不鮮。

據查,「大亨」,為清代宜興砂陶藝匠邵大亨之名。生卒年月不詳,大約活動於清道光、咸豐年間,和楊彭年、楊寶華、楊鳳年差不多是同一時期的人,為清代制紫砂壺的代表人物。高熙在《茗壺說》中說:「邵大亨所長,非一式而雅,善仿古……力追古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而透過這把束竹八卦紋紫砂壺,人們可以從中了解和認識一些邵大亨的為人之道,以及他的高超制壺技藝。

清邵旭茂提梁壺

  這件提梁壺是仿明作品,製作於乾隆、嘉慶年間。整件作品,造型渾樸,氣勢恢宏,製作甚為精細。此壺高22.0厘米,口徑12.3厘米。壺底有印兩方: 一方為圓形,書「荊溪」兩字;一方為方形,書「邵旭茂制」四字。壺蓋里亦蓋有橢圓形印,刻「旭茂」兩字。其印均為篆文。壺的泥質細勻秀潤,色澤沉著古樸,此壺現珍藏於宜興紫砂工藝廠。

  邵旭茂,為清乾隆、嘉慶時人,制壺高手。其製作的壺,敦樸雄健,高古厚實,簡練周正,為後人所難及。

程壽珍掇球壺

  這件作品,出自晚清史家程壽珍之手。他製作的壺曾獲南洋勸業會金獎,在巴拿馬國際賽會上也獲過獎。

  掇球壺壺身似球,壺蓋呈半球狀,蓋鈕亦呈球形,猶如三球重疊。整壺造型,線條圓潤、豐滿,氣勢宏偉,神韻高昂,顯得渾厚穩重、高雅不俗。壺高13.4厘米,橫寬12.6厘米。壺底鈐陽文印: 「七十二老人作此茗壺,巴拿馬和國貨物品展覽會曾得優獎。」壺把手下有楷書「直記」印,壺蓋上是一方「壽珍」篆書印。此壺現珍藏於宜興紫砂工藝廠。

  程壽珍(1858—1939年),又名陳壽珍,號冰心道人,江蘇宜興人。師承養父邵友廷,基礎厚實,制壺粗獷而瓢逸,擅長掇球壺等方圓紫砂茶壺製作,掇球壺是代表作之一。

顧景舟石瓢壺

  文化人參與紫砂壺藝,是明清以來的傳統。近代書畫名家,也樂於此道。這把由顧景舟製作,吳湖帆書畫的石瓢壺就是這種作品,曾為當代中國畫大師唐雲生前珍藏。

  這件作品,呈扁圓形,上窄下寬,富有穩重感。壺蓋為扁圓狀,壺鈕似一緩坡的拱橋,壺底有三隻圓足,線條流暢,寓意深邃。壺面有修竹數枝,落款「湖帆」;與此相對的壺面,是行書壺銘,上書「無客盡日靜,有風終夜涼。葯城兄屬」字樣。壺蓋內有「景舟」篆書長方印,壺底鈐「顧景舟」篆書方印,表明此壺是顧景舟製作,書畫乃是書畫大家吳湖帆所為。

  顧景舟,又名景洲,江蘇宜興月埠人。學識修養卓然,善馭諸家之長。由於他的紫砂壺創作和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是一位紫砂工藝集大成者。所以,有人把他和明代紫砂大師時大彬並稱為「一代宗師」。

蔣蓉果品系列壺

  這組蔣蓉果品系列壺,共有四件茶壺組成,它們分別是西瓜壺、南瓜壺、桃形壺和荸薺壺,屬仿生型作品。每件作品,或連枝,或帶葉,栩栩如生,十分自然。制壺者巧妙的構思,精細的製作工藝,惟妙性肖的造型技術,使人有忘記是壺,而在欣賞鮮活果品之感。這件系列紫砂組合茶壺,現珍藏於宜興紫砂工藝廠。

  果品系列壺的作者蔣蓉,是女陶藝家。她出生於宜興紫砂陶藝世家,早年在上海鐵畫軒制壺,尤喜製作仿自然的壺,作品秀麗瓢逸,雅俗共賞,人見人愛。現在是高級工藝美術師。

程苗根仿古掇球《茶經》壺

  這件紫砂壺,形似掇球,通高10厘米,寬15厘米。壺體上刻有唐代陸羽《茶經》全文,合計8360餘字,可謂是紫砂制壺史上的妙品。

  此壺作者程苗根,浙江長興人。他製作的紫砂茶具,在省內外工藝美術精品展中多次獲獎,並為國內外紫砂茶具愛好者青睞。 經他創作的「陸羽茶具」等,已為中國茶葉博物館所收藏。最近,他又創製了紫砂陸羽塑像,也引起文化界和藝術界的矚目。

陶昌鵬金玉滿堂石壺

  石壺,是本世紀80年代以來新發掘的制壺新材料,它以完整的天然原石製作而成。通常所用的材料有端石、靈壁石、菊花石、木魚石、麥飯石等。用這些材料製作而成的石壺,具有透氣性強、茶湯不易變質和有益人身健康等優點。

  金玉滿堂石壺,以菊花石為材料,形似一枚帶殼的玉米,色澤金黃。石壺的嘴、柄用形似玉米棒殼捲曲而成。而壺身一側及壺蓋之側,露出黃色飽滿的玉米穗粒,它們排列有序,顯得十分豐滿。因此,喻此為「金玉滿堂」壺,自然十分貼切。

  此壺作者陶昌鵬,為上海陶泓齋主人,治硯、治壺名家陶氏五兄弟之一,自涉足石壺雕刻藝術以來,不斷創新,逐步顯示了陶氏藝術的實力。除金玉滿堂石壺外,由他創作設計的八寶箱石壺、玉米石壺、高風亮節石壺等均獨樹一幟,獲得行家讚賞。


推薦閱讀:

你這是在壺說八道「You gotta be potting me」(一)
美食不如美器 中國歷代茶具的演進
【知識】茶具小史
一套標準茶具使用過程?
如何評價欽州坭興陶的工藝水準?

TAG:中國 | 茶具 | 鑒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