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集注(487)——念佛教法
06-07
大智度論集注(487)——念佛教法我的觀點念法的方法可以從兩個方面契入,一是體念佛的教法,二是體念佛教法的含義內容。念佛教法,即是理解、感悟、體會佛教法的種種殊勝功德。大智度論原文「八念」釋義A念教法的種種功德念佛所演說者,佛語美妙,皆真實,有大饒益。重語無失,各各有義故。佛所演說,亦深亦淺:觀實相故深,巧說故淺。佛所演說住四處[1],有四種功德莊嚴:一、慧處;二、諦處;三、舍處;四、滅處。有四種答[2],故不可壞:一、定答;二、解答;三、反問答;四、置答。佛所演說,或時聽而遮,或時遮而聽,或聽而不遮,或遮而不聽。此四皆順從無違。佛說得諸法相故,無戲論;有義理說故,破有無論。佛演說隨順第一義,雖說世間法亦無咎,與二諦不相違故。於美語、苦語中,亦無過罪。隨順利益說,於清凈人中為美妙;於不凈人中為苦惡;佛語皆隨善法,亦不著善法[3]。雖是垢法怨家,亦不以為高;雖種種有所訶,亦無有訶罪;雖種種贊法,亦無所依止。佛言說中,亦無增無減,或略或廣。佛語初善,久久研求亦善。雖種種雜語,義亦不亂。佛語雖多,義味不薄;雖能引人心,亦不令人生愛著;雖殊異高顯,亦不令人畏難;雖遍有所到,凡小人不能解。佛語如是有種種希有事:能令人衣毛為豎,流汗氣滿,身體戰懼;亦能令諸天心厭,聲滿十方,六種震地[4];亦能令人於無始世界所堅著者能令舍,所不堅著者能令樂。佛語,罪惡人聞之,自有罪故,憂怖熱惱;善一心精進入道人聞,如服甘露味,初亦好,中亦好,後亦好。複次,多會眾中,各各欲有所聞,佛以一言[5]答,各各得解[6],各各自見佛獨為我說。於大眾中雖有遠近,聞者聲無增減,滿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無量世界;應度者聞,不應度者不聞。譬如雷霆震地[7],聾者不聞,聰者[8]得悟。如是種種念佛言語。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專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我只代表我自己
※如何從初禪進入第二禪?
※禪宗修行的三個境界
※如何理解佛教徒所追求的極樂世界?
※【雲居山夜話】初上雲居之一:鯨魚未遂守江河
TAG:佛教 |